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金門哪些好吃的美食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金門哪些好吃的美食

發布時間: 2022-12-14 22:00:09

❶ 廈門特產小吃有哪些

廈門特產小吃有哪些

廈門特產小吃有哪些?廈門有什麼不可錯過的特色小吃?下面梳理了廈門特產小吃大全,快帶上小夥伴一起去吃吃吃吧。

1、沙茶麵

最好的是烏糖沙茶麵和月華沙茶麵。分別在民族路60號和鎮邦路78號。配料種類相當多,但一碗只需兩~三種即可。推薦加料有米血、魚丸、豬肝、豆腐。烏糖和月華都很好。月華靠近中山路商圈,烏糖靠近盧卡國際青年旅社以及環島路。 要排隊,請盡早去。面不是主要的,湯和料是精華。所以少吃面,多喝湯和料。

2、葉氏麻糍

鼓浪嶼龍頭路三優街。葉氏麻糍雖然在廈門也有,但是鼓浪嶼這家很正宗。晚上是沒有賣的,白天才有。

3.日月潭雪花冰

在去廈門前我就知道日月潭雪花冰是廈門十大冰品之一,吃的時候沒有綿綿冰的冰沙的感覺,雪花冰有冰淇淋的口感,很綿密味道真的很贊,來廈門旅遊的小夥伴們可不能錯過哦。

4、八婆婆燒仙草

中山路好又多入口。燒仙草配蜂蜜或煉乳。推薦配蜂蜜。不算是龜苓膏,比龜苓膏更細。

5、南普陀寺齋菜

南普陀寺的齋菜。據說可以一試。我自己沒去,拍下來給大家作參考。圖片中的為推薦菜。菜名為:絲雨弧雲、南海金蓮、彩雲迎賓、香泥藏珍、椰風竹韻、前程似錦、半月沉江、千層百葉、竹影情長。

6、佳味再添

大同路49號。類似於小吃城,可以找到性價比不錯的小吃。記得點餐時,要說點基本款,否則收銀員熱情好客,會建議點貴一點,多一點料的。但基本款味道已足夠。五種必吃:蝦面和鹵面、春卷和芋包、油蔥稞。

7、賴厝埕扁食

大元路10號。扁食就是抄手啦。個小湯美,推薦!

8、阿吉仔餅屋

大元路37號。最好吃的是馬蹄酥!趁熱吃!

9、營平農貿市場

開平路附近。如果自己想買海鮮打理,就去營平農貿市場。

10、黃則和花生湯

中山路22-24號。黃則和在中山路那家靠近肯德基,如果是坐公交車,可以在海濱大廈站下,直接沿中山路進。除了花生湯,還必須點韭菜盒、包子,咸炸棗,面線糊。圖片為韭菜盒子和咸炸棗。黃則和的零食也可以買,其中必須買“米老鼠”。矮油,很好吃的。但是保質期很短,只有4~5天。

11、烤肉

中山路昇平路(東海大廈)。如果想找點辣的調劑,可以從黃則和出來,對門就有這個賣烤肉的。在中山路昇平路路口。晚上才有。

12、雅子泡芙站

中山路步行街69號。廈門本地泡芙,在中山路步行街上,晚上才有。靠近局口路。

13、葉氏麻糍

中山路步行街。葉氏麻糍沒嘗過,因為實在是撐不下了。在中山路步行街的黑面蔡附近。但據朋友介紹,最好吃的在鼓浪嶼上。後面有介紹。

14、紅記德

中山路步行街近局口街。紅記德的土筍凍和北仔餅是特色啦,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在後面有介紹。在這家吃的是蔥糖卷,包的像春卷,脆脆甜甜的,很清爽。

15、思西沙茶烤肉

局口街盡頭(局口街130-132號)。沙茶烤肉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體驗,麵包配沙茶醬。

16、海蠣餅和地瓜餅

思明西路16號附近,據說,這里的海蠣餅和地瓜餅很不錯,在這個路邊攤。不好意思,既沒有吃,也沒有拍到全景,只留下這個路排號供大家參考。記住喲,思明西路16號旁邊。

17、王師傅臭豆腐

局口街某巷口。據說這是廈門比較好的臭豆腐,沿著局口街走,就能見到這個大招牌。

18、蓮歡海蠣煎

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4號。廈門最著名的'海蠣煎,沿著局口街慢慢走。10 元一份。不要一粒一粒的吃,要大口大口的舀。男同學們,很補喲!

19、局口拌面

局口街局口橫巷(近蓮歡海蠣煎)。廈門最著名的局口拌面,面是吃不下了,但是湯一定要喝。推薦鴨湯。

20、天和西門土筍凍

斗西路33號(近中山公園西門),土筍凍是一個神奇的食物,雖然廈門到處都有,但最出名的在中山公園附近的這家。至於土筍凍怎麼來的,建議就不要查了。

21、真真廈港鹵味

蜂巢山路20號104,真真廈港鹵味,應該是和之前介紹的盛意小籠湯包相鄰。如果各位想嚼點什麼開胃或配啤酒,當然是這個啦!

22、亞尖大排檔

大學路213號之4-5號(廈大附近)。一定要吃廈門海鮮,並配上金門產的52 度高粱酒…好喝…

23、集正超市

大同路86號(佳味再添小吃對面)。如果想買點小吃回家,可以去集正超市,買麵茶、桔紅糕、素餅、貢糖、穆記的老婆餅、冰沙綠茶餡餅以及我剛之前提到的黃則和的米老鼠。其中穆記的老婆餅需要預定,

24、林記魚丸

鼓浪嶼泉州路54號

25、沃頭蚝干粥

鼓浪嶼泉州路51號。干粥店就在林記魚丸的對面,兩個人吃一鍋38 元的就可以了。料很足,粥很美。 ;

❷ 象特產店的金門美食

金門美食,容易被人誤解在賣金門三寶特產店。這家店開到萬古植物園,旁邊是賣金門三寶的。時常把人搞暈。以為是那家店延展。

知道這家的基本上是老主顧。吃了帶朋友來品嘗。

一方水土一方菜,這里的菜與本土廈門的菜差不多,沒什麼特殊。最大程度保留原滋原味,堅持走傳統的路子。

習慣了廈門口味的話應該會喜歡的。

這家菜除了海鮮類本土做法外,有幾道菜頗有特色。

金門手雷果,乍一聽,不知所雲。原來是竽泥包炸的。

一口咬下去便能感受到濃香的竽泥餡料。

沒有附加其他雜七雜八的輔料,完全的竽香。外脆內綿,口感綿甜,不會膩,甜味做到恰到好處。

煲類是另一道亮點,比如紫菜海蠣煲、蛋卷花菜煲、招牌鰻魚煲。

紫菜海蠣煲,海蠣是裹上澱粉過油,爆過的蔥頭,端出來的那刻,香味溢滿餐桌,保留很好的鮮。

入口立刻征服味蕾,最簡單卻最極致在嘴裡纏綿彌漫。一鍋香氣四溢的煲濃厚又不會口感過咸,無腥味,滋滋入味。

鵝肉也很嫩,這道醬汁更傾向於廣式醬汁。吃多了會有一點膩,味道略帶甜味。

湯類推薦淮山龍骨湯、酸筍老鴨湯,將調味卻不掩蓋本味的水平展現出來。 

據說這家的泥螺很贊。

總的來說,這家店環境一般,菜性價比還是比較高。菜品耐人尋味卻不花哨。

❸ 台灣都有什麼美食啊

台灣美食聞名世界,散落在民間的小吃成千上萬,台灣匯聚著來自中國各地的人們,他們帶來家鄉的飲食,與當地食物和烹調相結合後,發展出獨特的美食料理。現在就向大家推薦幾種台灣美食。

1、牛肉

牛肉麵不僅僅是台灣獨具一格的代表性美食,更作為一種飲食文化深深影響著台北。一碗好吃的牛肉麵是將新鮮牛肉燉爛,用牛肉湯煮麵,再將牛肉切塊放在面上,要做到肉香而不膩、湯味鮮美,面條筋道。


向左轉|向右轉


在台北的「胡須張」可以吃到美味正宗的鹵肉飯,除此之外,街邊的飯館、各大夜市也都可以品嘗到這道美味,小心別吃得太撐啊

❹ 台灣哪些海產品是比較好吃的呢

烏魚仔

「烏魚仔」筆者在內地不但沒吃過,而且也沒聽說過。據朋友告訴我,烏魚平日都在暹羅灣一帶海底棲息,每年靠近冬至,海水漸涼,烏魚群才游來高雄海面。筆者初來台灣,在一位朋友家喝啤酒聊天,他拿出一對黃中透亮,色如琥珀的烏魚仔來,先用棉花蘸著上好白乾酒,一遍又一遍地擦,把表面一層薄膜,擦得都脫了皮。然後把皮一齊撕掉,切成小薄片,架在小炭爐上,用文火慢慢地烤。烤到魚仔上鼓起一粒一粒的小泡,才算大功告成。配上切得菲薄的大蒜片來下酒,香鮮適口,柔而不膩,比吃荷蘭的高級忌司下酒,還來得夠味兒。

早年台灣的上林花,是著名的酒家。因為乍到台灣,還不懂得點菜,有一位酒家小姐外號叫航空母艦的,以拳雅量宏,一口氣能半打啤酒下肚,面不改色而得名。據說她的拿手好戲是給客人點菜。有一次她給我點了一客生炒「龍腸」,其形狀好像迷你式的小魷魚,入口一嚼既脆且嫩。據說這種龍腸,是從公烏魚肚子里掏出來的近似魚膘的東西,除了好吃,還非常滋補。尤其不是每一尾公烏魚都有,所以比較名貴。這個菜只在上林花吃過一次,以後在酒家飯館露店海鮮,點過幾次生炒龍腸,都回說沒有,到現在想起來,那一種脆嫩爽口的味覺,仍然時繞齒頰。

九孔鮑魚

「九孔鮑魚」在台灣簡稱九孔,屬於蚌科。外殼質薄而堅,煥化五彩花紋,非常璀璨悅目,背上有九個螺紋小孔,所以名為九孔。九孔大半產於花蓮台東沿海一帶,據說以台東所產為正宗。凡是台東所產,背殼上一定是九個螺孔;北殼螺孔,不是九個,或多或少,老饕們甭吃,一瞧就知道不是台東出產的真正九孔啦。

九孔的好處,是比一般蚌類都肥碩細嫩,吃一隻就是一隻,非常擋口(耐嚼的意思),不像吃海瓜子,鮮則鮮矣,實在太摳索不解饞。九孔以鹽鹵塗搽,在火上干燒,最能保持本身鮮味。可惜花東一帶大小飯館的大師傅,烹調九孔的手藝都不甚高明,老嫩的火候沒法把握住,挺好的一般九孔,十次有九次是嚼不動的,遇上沒除韌帶,還會塞牙,真要替九孔叫屈。後來在高雄李家花園,吃到了一次老嫩適度、鮮醇味濃的九孔,才算引卮大嚼了一通。

螃蟹

在台灣,嘉義的布袋港,台南的安平港,高雄的紅毛港,都以出產螃蟹馳名。台灣螃蟹分兩種,一種叫紅�,一種叫青蟹。此地的青蟹,自然比不上內地的大閘蟹膏腴肉滿,可是台灣出產的紅�,內地也很少見到。

至於吃螃蟹,平津講究七尖八團,江浙講究九月尖臍十月團,總要在中秋月圓,桂子飄香,或是重九登高東籬採菊,才是持螯對酒的季節。可是台灣吃蟹,要在暮春三月鶯飛草長的時光,紅�才能膏滿膘足。這時候,一打開蟹蓋,真是所謂頂蓋黃,整個蟹蓋長滿了蟹膏,愛吃蟹黃的朋友,足可大快朵頤。可是到了秋末冬初,內地吃蟹的季節,反而肉鬆膏稀啦。

什麼事都有例外,記得早年客居嘉義的時候,我們幾位吃螃蟹的老饕,偏偏遇上嘉賓酒家有個叫阿昆的養蟹專家,他有一手絕活,把買來的紅�養在瓦壇子里,四周用雜糧谷糠塞緊,讓蟹在壇子里絲毫不能動轉,每天喂兩次煮熟碾碎的鴨蛋黃,就是隆冬三九,寒風刺骨的季節,您要是到嘉賓吃紅�,仍然能夠吃到頂蓋黃的大肥蟹。近年來醫學界研究出來,吃紅�的油膏,最容易增加膽固醇,因此美餚當前,凡是血脂肪濃度稍高的朋友,都懷有戒心,不敢多打牙巴骨啦(北平土話「大啖」的意思)。

蚵兒

「蚵」,內地叫牡蠣,台灣叫蚵,是人工在鹹水港養殖出來的,也是最平民化的海鮮。高雄的新打港,台南的安平新港鯤�湖四周,都是養蚵的大本營。養蚵人家有的採用固定式吊蚵,有的採用浮力式吊養,大約一隻蚵吊養十四天到二十天,就肥大可吃了。近年社會上流行吃海鮮,電視檯布袋戲里也穿插有買蚵兒煎的表演,所以蚵兒煎、蚵兒面線,變成男女老幼人人歡迎的美食了。

吃蚵兒煎一定要用平底鍋煎,平底鍋不吃油,可以少放油,用雞蛋蔥花經油煎來,才不膩口而香嫩。台南的蚵兒煎、擔仔面是全省聞名的,本來只是在街頭露店才有蚵兒煎吃,不登大雅的。自從高雄的大統公司開幕,九樓的大排檔里,蚵兒煎居然也高踞一席啦。

海瓜子和大黃魚

內地江浙一帶的人士,認為「熗活蝦」「海瓜子」都是呷酒的雋品。台北的淡水也有海瓜子出產,雖然鮮度不差,可是殼厚肉羸,沙礫又多,大家嫌麻煩,都不願意弄來下酒。1972年,筆者到金門,出乎意料吃到了又肥又嫩的海瓜子。同席是一位浙江黃岩人,彼此同嗜,一大盤海瓜子,三下五除二,吃得清潔溜溜。隔席全是魯豫老鄉,大概對海瓜子不感興趣,還剩下大半盤,我們把它拿過來大啖一番。曾經聽朋友說金門的海瓜子是海鮮里一絕,一試之後,果然不凡。

筆者最喜歡吃的魚有三種,松花江的白魚,蘇北里下河的�魚,還有一種就是大黃魚。這三種魚都是肉質細嫩,腴而刺少的。在台北吃過不少次名庖烹制的大黃魚,據說都是金門來的,因為冰凍過久,總覺鮮味稍遜。這次到金門,所住招待所有一位廚師,是天津西沽人。有一天午餐,居然有海碗侉燉大黃魚。所謂侉燉,就是天津一般住家戶家常做的熬魚。金門吃黃魚都是從海里現打上來的,離水不過三幾個小時,自然是鮮肥細嫩,美到極點。魚身上的蒜瓣肉,到嘴裡還帶點甜絲絲的。說實在,就是當年在天津也沒吃過這么甘肥腴潤的熬魚呢。那次到金門的成員,平津老鄉占的比例很高,有人一誇好,大家隨聲附和,連著三餐都有侉燉大黃魚,再配上飯卷子吃,真彷彿回到老家,坐在炕頭兒上吃家鄉飯呢。

珠螺

真正台灣海鮮特產是「珠螺」,這種螺螄在內地沿海各省都沒見過。螺的體形特別小巧,長度只有二分左右,產在淡水鹿港海岸一帶,當年住在淡水的英國人就常常用珠螺加奶油,做奶油珠螺湯饗客,其味有點像鮑魚,可是鮮美過之。英人史密斯管這種珠螺叫迷你螺,因為一隻珠螺剔出來的螺肉,比火柴頭大不了多少。買一大筐珠螺不過台幣幾十元,可是剔出的螺肉僅只一小撮,剔工倒要幾十元呢。珠螺也可以用淡水燙熟,加各種調味料來吃。有一次在鹿港吃海鮮,叫了一盤熗珠螺,敢情每隻珠螺尾巴上都附生一個近乎半圓的小石塊,跟螺尾堅固難分,不是同去朋友教我訣竅,我幾乎拿不下來。據說這塊小石頭,其硬度可以媲美金剛石,用鐵錘來敲也不容易砸碎。我想如果把這種螺石搜集起來,做個手鐲或鑲項鏈,倒是一件別出心裁的裝飾品呢。

「日月潭」

本省有一種蚌類,殼形扁薄,一面雪白,一面赤褐,我們一班好吃的朋友,給它起名「日月潭」,蚌肉鮮嫩,有如血蚶。這種蚌類賦性陰寒,夏日如生熱火癤子,連吃幾次「日月潭」,火癤即可消除。不過陰寒特重,婦女不宜多吃。吃「日月潭」,只宜白煮後蘸調味品下酒。高雄大水溝有一家露店,用小蔥頭、朝天椒、檸檬魚露調味,不用醬油,酸咸馥辣,別具一格。旅美畫家錢葆昂,前年搜集「日月潭」貝殼一百多片,用化學葯物將殼內瓷光褪去,遍請繪畫界名家,畫了若干鱗介草蟲,配上錦盒,倒也是別開生面的文房清玩呢。

台灣以前因為海鮮是最價廉食物,所以每頓飯都離不開海味。可是現在,大家一起鬨,你開海鮮園,我開海鮮樓,東邊是活海產,西邊是海味珍。應酬場合里,也認為吃海鮮是時髦新鮮玩意兒。於是海鮮時價直線上升,變成大宴小酌不吃海鮮,反而顯得不夠意思了。

不過海鮮雖然好吃,可是稍一不慎,非常容易引致河魚之疾。要是喝點五加皮或大麴茅台一類白酒,不僅消毒又可暖胃,凡我老饕,定有同感。

❺ 台灣的金門縣有哪些美食小吃

高坑牛肉、大陸水梨、閩式燒餅、王阿婆蚵仔煎粉、廣東粥、和記油條、阿婆面線
金門貢糖
http://food.kinmen.emmm.tw/
http://lu505.myweb.hinet.net/files/eat/890/890.htm

❻ 台灣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和好吃的東西啊

台灣12月份由北到南的平均氣溫如下:
台北:17.2℃ (最高溫度:28.0℃、最低溫度:9.8℃)
台中:17.7℃ (最高溫度:29.4℃、最低溫度:10.1℃)
台南:18.8℃ (最高溫度:29.5℃、最低溫度:11.4℃)
因為台灣為海島,濕氣重,所以不要跟大陸的溫度比。
台灣的冬季濕冷,可以選擇薄羽絨服、牛仔褲。如果你是女生那就厚衛衣、厚打底褲、雪地靴吧。
吃的部份:台灣隨處可見甚至發揚光大的庶民美食,個人很喜歡臭豆腐跟米粉羹、太祖魷魚羹。
飲食方面如:烤肉、生煎包、蚵仔煎、肉粽、擔仔面、鹵肉飯、炸雞排、烤玉黍、烤蕃薯、烤香腸、蔥油餅、紅豆餅、臭豆腐、肉圓、蚵仔面線、米粉羹、麻糬等。
飲料方面,如:聞名世界的珍珠奶茶、愛玉冰、木瓜牛奶等。
最經典的應該是蔥油餅、臭豆腐、珍珠奶茶等。
回來時可以帶當地的太陽餅(台中)、花生糖及蜜餞(宜蘭)等。
景區部份:台灣觀光局提供。個人喜歡海,所以東北角及南端恆春的鵝鑾鼻我非常推薦。
台灣以高山聳立聞名國際,是個有名的「高山島嶼」。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比比皆是,而將近4000公尺的【玉山】,更是東北亞的第一高峰。也因地理資源的豐沛,台灣擁有許多特殊地形及奇特的地理景觀。除了高山外,還有優美的海岸風光。北起擁有各類特殊海岸地形的【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沿途山青水秀、天藍海深,廣闊的海天視野乃是此段的特色。經過風光明媚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及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的綠色走廊,其景色令人贊嘆與驚喜。一路往南,可達陽光四溢、具南國風味的【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就順著山勢還可一逛原民風情的【茂林國家風景區】,一探台灣蝴蝶世界、魯凱石屋及大自然美景。美麗的神話傳說描繪【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凄美,日出、雲海的美景,更滌清一身的沉重。【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八卦山】賞鷹、水果之鄉的【梨山】、佛教聖地的【獅頭山】都可讓你感受到台灣多元且不同的風貌。
【澎湖群島】星羅棋布於台灣海峽中,是由90個島嶼組成,地勢平坦,與台灣本島地形完全相異,是台灣最壯麗特殊的海島景觀。馬祖卸下武裝鐵甲後,傳統閩東石屋、渾然天成的海蝕奇景和特殊的閩東人文特色,散發出誘人的風情。造訪區內擁有黑面琵鷺、鹽、陽光、海等四大自然資源【雲嘉南國家風景區】。擁有【曾文】、【烏山頭】、【白河】、【尖山埤】和【虎頭埤】等5個水庫之外,尚有獨特青灰岩地形的草山月世界、左鎮化石遺跡、平埔文化節慶活動、關仔嶺溫泉區及豐富農特產資源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是觀光局第13座國家風景區。
台灣自然觀光資源相當豐富,共設置了8個【國家公園】,分別為在台北市近郊,以火山地形著稱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橫跨新竹、苗栗兩縣,並以台灣特有魚種-櫻花鉤吻鮭著稱的「雪霸國家公園」;東部花蓮縣境內,以立霧溪畔高聳深邃的峽谷地形而聞名國內外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中部橫跨數縣市的「玉山國家公園」;以燦爛陽光聞名、位於台灣南端,充滿南洋風味的「墾丁國家公園」;以戰地文物地景著名的「金門國家公園」;由珊瑚碎屑及貝殼風化形成獨特白沙地質景觀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兼具人文歷史及生態保育的「台江國家公園」,這八大國家公園除了有美麗的景色之外,更蘊涵著豐富的生態,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大自然神奇奧妙的無窮力量。
此外,台北市近郊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更是來台旅客必訪之處,收藏著中國五千年來文化的菁粹,豐富的館藏文物,讓人不禁要贊嘆中華文化之博大。台灣,絕對是一個讓你驚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