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裡涼皮好吃,求推薦
邯鄲好吃的涼皮
涼皮,是山西,河北,陝西,河南,山東,甘肅等北方一帶非常受歡迎的傳統小吃,主要是由麵粉做成。把麵粉洗出麵筋,然後蒸熟切條,拌上辣椒、大蒜、黃瓜絲等配料,香辣爽口,很適合夏天吃。
在邯鄲,也到處都是賣涼皮的,但是哪家好吃呢,小編推薦
金記釀皮
量足、吃起來過癮,推薦招牌四合一涼皮,由涼皮,牛筋面,油絲面,冷麵混合後搭配花生和芝麻醬。
地址:陵西南大街陽光世貿廣場1層
關中涼皮
他家除了涼皮,還有就是精肉肉夾饃,這個吃起來保證超乎你的想想。
地址:叢台區叢南胡同
袁記肉夾饃
他家的涼皮有麻醬涼皮,寬涼皮,米皮,擀麵皮多種選擇,寬涼皮吃起來滑溜,入味。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吃他家的肉夾饃啊,一定要吃!
地址:邯山區光明南大街83號
二姐涼皮
這個怎麼說呢,普通的涼皮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多加紅油!
地址:邯山區水院北路10號院
楊記擀麵皮
這個是麵皮,沒有洗過的面擀出來的,他家有擀麵皮,朝鮮冷麵,熱面,辣椒讓你根本停不下嘴來。
地址:邯山區綠化路8號院12號門市
Ⅱ 天津老字型大小祥禾餑餑鋪的貴妃餅,你不想嘗嘗嗎
2017年,食神蔡瀾北上簽售新書,同時也沒停歇自己的 美食 之旅。
這位年屆七旬的老饕,研究「吃」一輩子,此次惦記的,是尋訪各地的傳統老味點心。
走到天津這站,他專門探訪了一家傳了四代的糕點店:祥禾餑餑鋪。
食神蔡瀾(左)與楊鴻年(右)
「餑餑」,滿語里是糕點的意思。
取這樣一個復古的名字,是因為祥禾的點心是傳承了清朝宮廷糕點的老派手藝,結合南派糕點的多種技法而成。
如今 64 歲的三代掌櫃楊鴻年,做這個行當也已經40餘年了。
手裡握著貴妃餅、薩其瑪、松仁奶酥等製作絕活兒,口口都是不折不扣的「老味兒」。
祥禾老掌櫃楊鴻年(中)
店裡的糕點讓蔡瀾專程趕來,一品就是大半天。
實際上,早在這之前,故宮就已先一步找到了祥禾。祥禾幾代人堅守的宮廷手藝,令故宮覺得彼此契合,「欽點」合作。
故宮看中了他們的古法宮廷技藝,首批「故宮御膳系列糕點」就是祥禾生產的。
楊鴻年拿著故宮系列糕點
故宮御膳系列糕點
其實,楊鴻年的爺爺楊公廷,拿手的是火燒和一品燒餅。
而父親楊慶鈺,繼承了手藝後走南闖北,有緣學到了南派酥點的技藝。
後來楊慶鈺到了北京當糕點學徒,跟著給王公貴族做御膳的老師傅,得了宮廷御用糕點的真傳,並憑著天賦和肯琢磨,將南北兩派進行了融合。
最後,一身技藝傳到楊鴻年這里,讓他年紀輕輕已成了國營糕點廠裏手藝最好的師傅。
後來國營廠改制,楊鴻年才創立了祥禾。
製作糕點的楊鴻年
可不管在廠里還是單干,楊家信奉的唯有一絲不苟的老手藝。
2017年,店裡還發生一件大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拍攝找上了祥禾,轉年播出後,祥禾徹底「火」了。
人們忽然發覺,鋪天蓋地的「網紅」西點一個個嘗過去,最惦記還是那口吃慣了的中式老味道。
也驀然發現,原來還真有這樣的老店在堅持著傳統。
傳統中式糕點沒辦法機械化生產,拿祥禾當家的貴妃餅來說,那層酥皮,完全仰賴師傅們的經驗和手感。
往「面球子」里裹餡兒,多在手上待幾秒,烤出來都達不到那「簌簌落雪」的酥白。
有前去采訪的人試過,當場認輸:「球子」軟到出奇,光是裹餡這一樣事,沒幾年的勤練下不來。
祥禾餑餑鋪的各項糕點技藝,可是實打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鴻年對這些名聲不怎麼在意,他更關心的是怎麼把手藝傳下去,因為他見慣了太多「離場」。
傳統糕點的技藝不是什麼秘密,原本會的人多了,但就是因為純靠手工、靠吃苦,能堅持住的有幾個?
到如今,味道正宗的中式點心竟然成了稀罕物。
前些年,祥禾第四代掌櫃楊明開始接手經營,這位 八零 後「少東家」選擇了線上發展,這么好吃的中式糕點,應該讓更多人嘗到。
父子之間發生過長達一年的激烈爭執,楊鴻年以為做網店是不可能的,祥禾追求的是質量,又不是銷量。
再者,點心酥軟,入口即化,哪裡經得起長途運輸呢?
少掌櫃楊明
互聯網出身的楊明還是把網店開起來了,效果非常好。事實上,故宮也正是因為網上的好口碑才了解到祥禾。
而楊鴻年也意識到,糕點走到的地方遠了,這門手藝才真正是發揚了出去。「英國、美國的同胞都能吃到我們做的糕點,覺得特別欣慰。」
楊鴻年親手製作貴妃餅
故宮,《舌尖》,「非遺」, 美食 家探店......這些加身的標簽與其說是光環,不如說是世界認識祥禾的入口。
畢竟,這里的老味點心是真的地道,一口酥腴香甜,糕點就成了餑餑,人也回到了那些心平氣和的老時光里。
- 1 -
貴妃餅
貴妃餅,是祥禾最俏的當家餑餑,《舌尖》記錄的正是它。
唐代已有了這種糕點,傳說尤為浪漫,是玄宗命御廚為楊貴妃創制的,小餅如月,似貴妃膚如凝脂。
如果用糕點的語言來介紹,貴妃餅則是中式糕點色、形、味、意融合的代表。
唐宋時,月餅的雛形便是貴妃餅,一隻潔白豐潤的圓餅,月的形態與意念淋漓表達,是中式飲食的含蓄風雅。
千年的小食傳到當下,必得與時俱進,祥禾的幾代人將其改良成了老少皆宜的糕點。
先是降油、降糖。古時飲食匱乏,糕餅中多豬油和糖蜜,吃來是難得的快樂。
一塊現代貴妃餅的油和糖卻是有節制的,清甜不膩,酥軟過後是滿口的花果香。
麵皮起酥不再使用豬油,多次改良後形成植物奶油與動物(牛)奶油混合的形式。
沒有反式脂肪酸,皮酥細膩,淡淡奶香,一咬下去,撲簌簌如雪珠下落。
製作這款餅皮的「搓」「疊」手法是祥禾的看家技藝,油與面充分混合又不壓死。
餡料填進「面球子」,10秒必須離手,手與面的接觸在恰當的溫度和力度,這一切只能憑經驗獲得。
對於口味也是精益求精,有棗泥、山楂、玫瑰豆沙3款餡料可以選擇。
祥禾的食材用最好的,卻不一定舍近求遠,老掌櫃楊鴻年親自去產地評估,眼見為實才是好,有的原料已經用了幾十年未改。
像棗,就產在河北滄州,卻是正宗的金絲小棗。玫瑰,來自京郊妙峰山,清朝就是皇家御用。
每一刻核桃都是手剝,確保新鮮,嚼起來飽滿香脆。豆沙來自北緯45°黑土紅小豆,去皮熬制,口感綿密,細膩香軟。
漂亮的包裝、輕盈的規格,讓餑餑們能跟你去想去的地方,傳達一份心意,走到更多人身邊,成為聽風賞月、伴茶小點的日常。
- 2 -
薩其瑪
司空見慣的薩其瑪,是祥禾登上《舌尖》的另一款糕點,有何特別之處呢?
薩其瑪是正宗的滿族吃食,滿語意為「糖纏」,條條面糕纏裹蜜糖,很是生動,乾隆非常中意這款餑餑。
祥禾幾代掌櫃遵循的是宮廷傳統技藝,薩其瑪以清朝食譜為藍本,將這道皇家茶點嚴謹復刻。
與貴妃餅麵皮的輕柔搓疊不同,薩其瑪需要大開大合的「甩面」,製作場面很有力量感。
不斷甩打出來的面,口感方能勁道。和面只用鮮雞蛋,一滴水也不摻,掰開就聞到濃郁的蛋香。
蜂蜜熬制的糖漿也有大講究,夏季要熬黏稠老漿,冬天漿易凝固,則要熬得嫩些。
糕條炸至金黃,20秒撈出;芝麻打底,澆上漿,再滿滿鋪上枸杞葡萄乾,壓實切塊。
不含一點膨鬆劑,每一塊都是足料的豐盛與扎實。
包裝也很輕巧美觀,除了自己吃,也適合做一份小禮,將好味道分享給在乎的人。
最後,是大家關心的價格
貴妃餅,有3種口味可以選
2盒只要65.8元!
薩其瑪2盒只要65元!
如果你想要將4種「口味」都帶回家(貴妃餅三種口味*1,薩其馬*1),僅需 131 .2元!
而且,更有誠意的是,現在任意購滿4盒點心,還送薩其瑪一盒!
溫馨提示 :
Ⅲ 天津最著名的小吃是什麼呢
天津毗鄰北京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貿易城市、交通樞紐,是全國直轄市之一。不光如此,天津也是全中國最講究飲食文化的,天津人喜歡吃講究吃!這里不只有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還有耳朵眼炸糕、麵茶、麻將酥餅等等許多你並不知道的真正傳統的津門美食。
而天津中山路美食街,這一條歷史悠久的路上我們除了欣賞名人故居以外還可以可以探尋到什麼樣的傳統美食呢?那麼,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吃過哪些!
5.秀澤熟梨糕
熟梨糕的起名也頗有意思,和耳朵眼炸糕一樣,它其實與梨無關,它裡面的「梨」字與「哩」字相通,意思是「熟哩兒」。小時候小編常常拿它當做零食和父母討要。
熟梨糕用大米磨成粉面,製作時將米放於蒸籠內蒸熟後在其上塗抹豆餡、白糖、紅果等餡料隨著時代發展現在有了水果口味比如說梨子味、蘋果味等等,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也是一種地道的天津風味小吃。
個,香甜的醬料便侵佔了你的口腔。熟梨糕別名甑糕,但不同於陝西的甑糕,不過小編去西安玩的時候也愛上了這道美味,三元錢一大盒非常實惠!
Ⅳ 天津的包子,哪裡最好吃具體位置最好能說下
天津小吃歷史悠久,以麵食品種居多,選料廣而精,製作嚴且細,花色繁多,檔次分明,製法全面,各味兼備,富有北方特色,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天津城早期的居民聚居點,形成於宋遼時期,到元代特別是明、清兩代得以發展,日漸繁華。明、清以來,天津城北門外沿河一帶逐漸成為手工業、商業、飲食業的集中地。據清《津門紀略》記載,當時天津的著名小吃已有侯家後「狗不理」大包、鼓樓東小包、查家胡同小蒸食、小伙巷牛肉、鼓樓北炸螞蚱、甘露寺前燒賣、大胡同雞油火燒、襪子胡同肉火燒、西頭穆家飯鋪熬魚等多種。曾在1914年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銅質「佳禾」獎章的楊村糕乾,即是早自明朝初年便開始制售的。清末民初,天津的小吃聚集處有南市「三不管」、鳥市、河西謙德庄、河東地道外、南開新「三不管」等,號稱「小吃五群」。各種小吃應有盡有,種類繁多,大擺大賣,盛極一時。、
天津地處平原,瀕臨渤海,氣候適宜,物產十分豐富。清張燾在《津門雜記》一書中曾寫道:「津沽出產,海物俱全,味美而價廉。春月最著者,有蜆蟶、河豚、海蟹等類。秋令螃蟹肥美甲天下,冬令則鐵雀銀魚,馳名遠近。黃芽白菜,嫩於春筍;雉雞鹿脯,野味可餐。而青鯽白蝦,四季不絕,鮮腴無比。至於梨、棗、桃、杏、蘋果、葡萄各品,亦以北產者為佳。」其他如小站稻米、紫蟹、黃韭、紅小豆、薊縣紅果、沙窩青蘿卜、對蝦等,均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如此豐饒的物產,為天津小吃形成、發展為一方風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天津「地當九河津要,路通各省」,特別自金朝天德元年(公元1149年)建都北京(大興)後,這里逐漸成為漕運的樞紐,「舟車商賈之所萃集,五方人民之所雜處」。因此,天津小吃得以汲取南北各地技藝,匯集眾多的行家高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著名小吃嘎巴菜,最初是由遷移到津城的山東貧民在山東煎餅的基礎上加工製作的。以後,這一小吃幾經演變,適應天津大眾的口味,最終形成為天津獨有的、別具風味的名食。《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曾在《煎餅賦》中提到了煎餅的一種吃法:「更有層層卷摺,斷以廚刀,縱橫歷亂,絕似冷淘。湯合鹽豉,末銼蘭椒,鼎中水沸,零落金條。」這里描寫的,即是嘎巴菜的製作過程。蒲松齡還贊道,在當時,這雖是一種窮苦百姓的食物,但好吃而實惠,「時霜寒而水凍,佐小啜於凌朝,額涔涔而欲汗,勝金帳之飲羊羔」。
天津小吃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往往隨著時令的變化而變化,與歲時風俗有著緊密的聯系。《津門雜記》中對天津民間食俗作了大量記載。如「正月元旦昧爽,長幼皆起,盛衣冠,設秀燭,拜天地先祖,父母以次,而同食角子(即餃子),取更新交子之義……」「二月初二日,以百蟲皆蟄,謂之龍抬頭,以轂糠引錢龍至家。是日食餅,煎糕粉(即煎『悶子』),並祀土地神」等。另外,如初伏吃面,端午節吃角黍(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食糕,冬至日食餛飩,臘八日煮臘八粥、泡臘八蒜等,一直沿襲至今。
天津小吃尤其是一些著名小吃的風味,是與其獨特的製作方法、嚴細的選料分不開的。以曾作為獻給慈禧太後貢品的「狗不理」包子為例,即與其他包子的製法迥然有別。其麵皮的製作,採用「一拱肥」的揉肥方法,即將酵面與麵粉、清水和勻,發酵一段時間,待有肥花拱起來時,便對鹼、下劑、擀皮。用這種方法制出的麵皮,柔軟而有咬勁,加上蒸制火候的嚴格掌握,可使成品不塌陷、不走形。其餡心的調制,採用制水餡法,即將一定數量的骨頭湯和上等醬油按一個方向、分次徐徐攪入精選過的豬肉末中,再放入味精、小磨香油和蔥、薑末等,製成稀軟適度的肉餡。要把比重很大的骨頭湯和醬油攪入肉末內,使骨頭湯和醬油完全與肉末融合在一起而不出湯,並非易事。但「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就是憑這樣不同尋常的做法,創出了名揚中外的津門美食。
再如「桂發祥」夾餡什錦麻花(俗稱「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名品,都因操作方法各有「絕」處,才使其與眾不同、聞名遐邇。
Ⅳ 天津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吃店
還用擔心年前吃土嗎?
當然不用!
隱藏在天津街頭的那些
便宜又好吃的小店
人均不到20卻依然人氣爆棚
想吃還得乖乖排隊!
市內六區的幾家
好吃到炸裂的小店
味道杠杠的!
說不定它就在你家門口兒呦
趕緊約起來吧~~
【和平區】
地道的津味煎餅果子
在天津, 煎餅果子 遍布大街小巷,但是想要親眼 看到薄脆和面料的製作過程 ,一定要來這里哦,每一步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每一步都能確保 干凈與新鮮 !
攤的 又軟又薄 的面餅打上兩顆雞蛋,再撒上少許的 精品黑芝麻 , 蛋香、餅香和黑芝麻香完美的融合 ,只是聞味兒就已經饞的咽口水啦!裝煎餅的 包裝袋也是暗藏玄機 ~看見包裝袋上的兩道痕跡了嗎? 吃到哪撕到哪 ,超貼心的吧!
店名: 倒著吃老味兒煎餅果子
地址: 馬場道與圍堤道交口
人均: 12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9:00-02:00
麻辣鮮香的板面
這里的牛肉板面, 重油重味 ,吃得過癮~~ 傳統板面、番茄牛肉板面、海鮮板面, 很多種類可以供寶寶們選擇,是不是很棒!而且每份板面都可以 免費加一份菜 哦,絕對是好吃又營養!
點一碗板面,加上 豆皮雞蛋 , 滿滿一大碗~~ 軟爛的牛肉,勁道的面條,入味的配菜, 吃上一口就能得到滿足 ,其實幸福來得就是那麼容易!
店名: 有板有面
地址: 新華路101號與錦州道交口
人均: 24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1:00-21:00
【河西區】
味道濃郁的黃湯拉麵
第一次吃這里的拉麵就給我 「驚艷」的感覺 , 濃厚的湯底 , 足足的料 , 勁道兒的面條 ,再放點辣椒,這香香辣辣的味道, 讓人回味無窮 !而且價格也很 「實惠」 ,難怪「天天爆滿」!
黃黃的咖喱濃湯是讓人無法抗拒的, 香菜、牛肉、辣椒 混合在一起,飄出的香味沁人心脾!再 配上一份小冷盤 ,或者 經典的炸豆腐 ,神仙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店名: 美玲拉麵
地址: 小海地微山路桂江里底商153號
人均: 25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21:30
醇香勁道兒的涼皮
涼皮也能有花樣~~ 秘制涼皮、麻將涼皮 ,隨意選,不管你吃不吃辣,總有一款適合你! 秘制涼皮 , 軟韌滑溜的麵皮 拌上 酸辣的調汁 和 紅亮的辣油 ,再配上 黃瓜絲兒 和 西 蘭花 ,上面還有 朝天椒 哦,愛吃辣的寶寶們千萬不要錯過,那叫一個爽!
麻醬涼皮 口感 相對勁道兒 ,用天津人最愛的 醇香麻醬 再配上 醋 ,吃起來一樣 「帶勁兒」 哦!他家還有 熱乎乎的粥 哦,一份涼皮配上一碗熱粥,即使 在冬天也可以 解解饞,過過癮啦!
店名: 魏家涼皮
地址: 大沽南路陽光新生活廣場底商
人均: 21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22:00
【南開區】
顏值爆表的大肉龍
天津人都知道,想要吃到正宗的 大蝦肉龍 和包子中的 「戰斗包」 就得來這兒!他家雖然店面不大,但是 客流不斷 ,很多人買完在路邊就吃起來, 完全不顧形象!
像手臂一樣長的肉龍 上面都「鑲嵌」著蝦,肉餡裡面也有 大顆的蝦肉 ,都是 小時候的味道~~ 在這里,只有 眼大肚子小 ,沒有吃不飽哦!
店名: 吉祥大包圓
地址: 西湖道西湖裡4號(大橋道糕點旁邊)
人均: 16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9:30-18:30
排長隊也要買的「 炸串兒 」
團子最討厭排隊,但是 這里的炸 串排隊也要吃 ,新鮮的肉肉都是 手工腌制 的,一下鍋 從遠處就能聞到香味 ,光想想就心動了,怎麼能拒絕呢!
雞排、牛排、鵪鶉蛋、素串 每次必點,尤其是再配上他家 調制的番茄醬 , 酸甜可口 ,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店名: 穆記炸串
地址: 鞍山西道322號增8號鮑師傅糕點對面
人均: 17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2:00-20:00
【河北區】
讓人慾罷不能的烤香雞
這里的燒雞 皮脆肉嫩 ,脆香的雞皮, 不焦不幹 , 火候剛剛好 ;鮮嫩的雞肉, 咸香的汁水 在口中爆開, 刺激著味蕾 ,吃上一口,我就深深的愛上了!
這里的燒雞有 蜜香和孜然2種口味 哦,哪種更好吃,嘗了就知道!來個大雞腿解解饞吧,一口咬下去, 滿滿的肉肉 ,吃著雞腿喝著小酒的日子才叫滋潤!
店名: 金冠烤香雞
地址: 中山路150號(宇緯路口)
人均: 29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0:00-18:30
金黃微焦的烤玉米
這里的烤玉米 想吃就要預約 ,不預約就要 乖乖排隊 ,就是這么酷!烤的 金黃微焦 的玉米,刷上獨家的 秘制醬料 ,一口咬下去, 醬香混合著玉米的香甜 ,讓人愛愛愛不完!
不得不說的是賣烤玉米的大叔,是個 相當有性格 的人, 「我的玉米我說了算」 ,不喜歡就不賣,絕對 是條硬漢 !很多吃貨不但被他的烤玉米征服,也 被大叔的霸氣所征服!
店名: 牧馬君玉米店
地址: 王串場五號路與幸福道交口
人均: 8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2:00-13:00 16:30-19:00
【和平區】
又麻又辣的牛雜面
這里的 牛雜面 是團子一直鍾愛的,每次從他家經過都能聞到 誘人的香味兒 ,情不自禁就會往店裡走,點上一碗牛雜面吃吃, 頓時就開心了 !
愛吃辣的寶寶們一定要嘗嘗 他家的辣子 ,是經過 熱油爆香 產生的辣香,超級棒~~點一碗全套牛雜面, 麻麻辣辣的面+香嫩的牛雜 ,再來份 拌 豆腐絲 ,這頓飯給我山珍海味都不換!
店名: 劉記特色牛雜面
地址: 祁連路與衛國道交口北行50米
人均: 21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0:00-21:00
記憶中的老麵茶
天津人對 麵茶 的喜愛難以言表,將 厚厚的一層芝麻醬 澆在熬好的 糜子面兒 上,再撒上 黑白芝麻鹽 ,趁熱 順著碗邊兒轉著喝 ,特別講究!
這里的麵茶 柔軟順滑, 稀稠度恰到好處~~ 團子喜歡吃雙料兒的, 香醇的芝麻醬+咸香的芝麻鹽 再配上根 油條 ,那味兒簡直不能再正了,好吃到起飛!
店名: 殷記老麵茶
地址: 靖江路廉江里樓群內(近革新道)
人均: 8元
營業時間: 無
【紅橋區】
口感鮮嫩的羊湯
這里的羊湯 不腥不膻,香醇不膩 ,絕對經典!喝上一口, 濃濃的麻醬味兒 瞬間刺激味蕾, 鮮嫩的羊雜 配上 軟軟的血豆腐 ,簡直太美味~~
這里不僅羊湯做的很好,服務更是棒~~ 醬料可以自己加,湯可以免費續,肉肉可以半份來點 ,團子都忍不住要誇兩句,真是太貼心!
店名: 四輩羊湯
地址: 咸陽北路與光榮道交叉口興城裡底商1-3-101-107號
人均: 27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6:00-14:30
外焦里嫩的煎燜子
這家的 燜子 可不能小瞧, 香味兒從老遠就能聞見 ,剛一出鍋就 被搶空 ,想吃就得早早來排隊! 酥酥的外皮 , 軟糯醇香 的內里,配上搭配好的 麻醬小料 ,口水都忍不住的流了吧!
都說他家的燜子 看著鮮亮有光澤 ,都是因為王老爹在生抽里 加了「料」 ,是一種你說不出來的 鮮香地道~~ 至於加了什麼,自己去問問就知道啦!
店名: 王老爹燜子
地址: 光榮道怡和中學對面(郵政儲蓄旁)
人均: 12元
營業時間: 春季、夏季 周一至周日 09:00-20:30
秋季、冬季 周一至周日 09:00-20:00
有那麼多便宜又好吃的 美食
雖然天氣依然很冷
但是也不要虧待自己的胃哦~~
該吃吃該喝喝
身體好才是真的好!
天津小吃全國有名。早上吃早餐去買趙師付和楊姐或者是二嫂子煎餅果子。吃大福來鍋巴菜順便來個耳朵眼炸糕。中午去紅旗飯荘吃上正宗天津菜罾蹦鯉魚。九轉大腸。清炒蝦仁。獨麵筋。下午嘗一嘗楊村糕乾。崩豆張。果仁張。卉丸子熟黎糕。去南巿食品街喝一碗茶湯。晚上在吃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狗不理包子。順便去古文化街看看泥人張。楊柳青年畫。
天津一些8錯的小店~1。在解放南路上有一家東光酒樓,牌匾是寧書倫題的,他們家的中式牛柳超好吃,還有阿凡提小炒,喜歡吃素的朋友可不要錯過.還有腰果蝦仁,裡面蝦仁又大,量又足,才26元,超值啊,蜜汁八寶飯是不錯的甜食,還有香滑花生糊,如果趕上有新鮮帶魚,再來一份家熬帶魚,絕對沒治了,我覺得請客去那吃飯是不錯的選擇,價錢便宜,又能享受高檔美味,幽雅環境2。在中環線與隆昌路交口紅旗飯庄對過有家新派飄香,那的醬爆鴨片是我吃過最好的,超嫩,還有炸香芋卷,入口及化,價錢中檔偏上,但上菜速度稍慢。還有,老北京炸醬面館的醬爆鴨片也8錯。3。再說紅旗飯庄,老字型大小,別的不說,偏偏愛吃那口肝泥,超過所有西餐廳,香滑細膩。4。在樂園4路終點站對過有家凱樂喜(記不太清了)西餅屋, 那的肉鬆麵包最好吃,兩元一個,好多學校的麵包都是從那批的5。大沽路與利民道交口有百粵灣,我喜歡那,環境好,有些貴且量少,最愛吃百粵灣蝦餃皇,12元4個,香蔥豬肉腸粉,8元,澳門燒肉,甜口的,20,皮蛋瘦肉粥,12,好吃的太多了,記得帶足銀子6。百粵灣旁邊有田野家,感覺像是吉野家和永和的綜合,又有牛肉飯,雙拼飯等,還有粥,豆漿,面,油條什麼的,總之不錯,大人小孩都能接受,可能是門面太漂亮了,以至於人們以為很貴,都不敢進,實際很便宜,環境又好。特色小吃太多了。
天津菜,又叫「 津菜 」,小吃品種較多,天津小吃有三絕分別是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天津有很多 歷史 悠久的老字型大小店,比如說 桂順齋、祥德齋、一品香糕點店、恩發德羊肉包子鋪、起士林西餐等名店, 走在天津街頭,就能找到很多有名的小吃店。
狗不理包子是清朝年間發明的,製作工藝講究口味好,每個包子都有18個褶,而且非常均勻講究,來到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等於白來一趟,來到天津想要吃到天津小吃三絕 狗不理包子 , 就去狗不理包子總店:和平區山東路77號。
十八街麻花又叫桂發祥什錦麻花,也是天津食品三絕之一,主要以發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核桃仁等材料油炸而成,口感香甜,為啥叫十八街因原店鋪設在繁華喧鬧的十八街巷子,叫做 十八街麻花,這家小吃店在十八街麻花總店:河西區大沽南路566號。
龍嘴大銅壺茶湯是以開水沖成稀糊狀,加上紅糖、白糖、青絲、芝麻、葡萄乾、松子仁等配料,吃起來香甜,滑爽可口,位於 天津南市食品街的小吃攤中。
天津海鮮有魚、蝦、蟹,天津民間有句話說得好 「吃魚吃蝦,天津為家」, 想要吃到天津市區海鮮,可以到這幾家店吃,有 周記海鮮酒樓、和記海鮮餐廳、上古林海鮮一條街、友鵬海鮮酒樓連鎖店, 去這幾家吃比較有名。
天津有太多好吃的, 有八大碗、鍋巴菜、官燒目魚條、曹記驢肉、 天津壇子肉、小李燒雞、熟梨糕、
Ⅵ 天津最地道的小吃街在哪
天津最地道的小吃街有很多,如天津食品街、天津古文化街、遼寧路小吃街等,如下:
1、天津食品街
天津南市食品街是天津歷史比較悠久的一條美食街,始建於1984年,於1985年初開業。這里
的美食還是很多的,比較有名的天津美食都有,這里不僅可以吃美食,還能購物、娛樂,是比較
受歡迎的天津美食街區之一。
所以這里還是很值得一去的,體現不同國度民俗風情,前衛與
懷舊、沉靜與喧嘩、音樂與美酒,構成了津門夜色中一道旖旎的風景。友誼路酒吧街是天津標志
性文化休閑區之一。
5、中山美食街
中山美食街位於河北區中山路,因為交通方便,所以來這里吃飯的人很多。中山美食街是一
條很熱鬧的美食街,在裡面吃飯還是比較舒服。味道還是不錯的,真的很不錯,辣得夠味,店的
生意很不錯的,新老客戶很多,一直深受這周邊老百姓的一直好評與喜愛。
Ⅶ 你們吃過最好吃的涼皮是哪家的
雖然各地的做法各有不同,口味各有差別,但一樣的味美價廉。比如在陝西吃的魏家涼皮,麻醬涼皮,岐山擀麵皮都非常好吃。後來在蘭州吃過當地回族那種擔子挑著賣的釀皮,勁道得很,搭配上辣椒油,蒜水等等,好吃的很。也是連吃兩碗,吃完還買了兩個(偽)豬油盒子吃,爽得很。
Ⅷ 天津市哪有賣擀麵皮的
擀麵皮和擀米皮河南街頭很多賣的;但天津這邊不認這個,我也曾經找過,工業大學那邊以前有賣的,但現在沒了。聽我爸說河東區變電所(二號橋一帶)附近個西北面館有的,目前還沒去吃下確認。建議樓主去那些西北面館找找,可能能找到麵皮(和洛陽本地的調料不一定一樣)。
問過附近賣涼皮的商販,為什麼不做米皮,答曰: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