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小面誰吃過嗎,哪家店好吃
我是很喜歡吃重慶小面的,感覺「小面023」的味道挺好的,去那裡吃過幾回。可能是因為面味道太好了吧,每次都吃的乾乾凈凈的,要是能多一點面就好了,面裡面的菜看起來也很新鮮。
Ⅱ 重慶小面哪家最好吃
從上面我認為應該有很多的家政應該都是比較好吃的,而且我認為這個味道口感應該是比較不錯,所以認為這乾脆選擇性能會更加的時候還非常不足的。
Ⅲ 重慶小面哪賣的最好吃
重慶小面五十強總匯
1、一熱勝三鮮:大溪溝轉盤往人和街方向走大約100米馬路的左邊
2、大渡口牛肉面:鋼花電影院附近,大渡口公安局旁右邊一小巷進去後再右轉
3、彩電中心旁的彩電面庄
4、望龍門的老虎灶鼎鍋小面
5、南坪商學院對面的黑娃面
6、馬家堡的開半天耳朵面:人行天橋附近,公路邊
7、華新街大橋下的猴兒面
8、兩路口工會大廈對面交行路口往裡走30米右手臨華面庄
9、兩路口面向體育場大門的右邊,交警隊的對面的面
10、南岸的小苑面庄小芳村酒樓旁
11、學田灣文化宮後門的陳氏面庄
12、402起點站的面館
13、文化宮上大門對面的常腸長肥腸粉
14、朝天門交易市場金竹宮旁邊的麻辣小面
15、七星崗上海一百旁邊的董小面
16、大坪菜市口的毛毛面
17、競地花園的牛肉麵
18、沙坪壩南開城口的小面攤
19、上清寺電信局的小面
20、一中後門馬路對面面庄
21、四公里教院對門李家牛肉麵,推薦那裡的泡椒肉絲面
22、十八梯下面的眼鏡牛肉麵!(現在搬到了江北五里店創新綠色花園)
23、黃桷坪老字型大小豆花面
24、沙坪壩磁器口的拽老頭貓兒面
25、上新街路邊有一家小面館,味道也真是不擺了
26、上清寺團市委旁邊的豌雜面
27、兩路的老字型大小東門面館豌雜面
28、鄒容廣場背後仔仔面館,臨江門二十九中大門旁邊,沿著鐵門進去是一個停車場,再往裡走可以看見兩家面館,其中「仔仔面館」的牛肉麵、雜醬面
29、重賓對面有老虎灶小面「開水面館」。在重慶賓館對面朝臨江門方向,門面不大,門口放著一個油炸台灣牛柳的油鍋
30、玉帶山110路終點站,化研對門,沒店名,老闆人稱「劉肥腸」,自稱自己的是「中國牛肉麵(全牛筋)」「中國肥腸面」。便宜,吃了要上癮,不喜歡吃面的都喜歡吃他的。
31、石橋鋪的洞子刀削麵
32、資中最出名的兔子面,味道絕佳,還便宜得很,鍾樓旁的汪水粉也好吃得不得了
33、『少婦面』南方之夜進去支路路口第一家,南方花園原來的那個香積櫥對面,少婦開的小面館,推薦酸菜肉絲面
34、沙坪壩現代書城對面口磨米線、宜賓燃面
35、南坪公安局旁邊,道基面館,只開半天。老闆娘甚是傲慢,但是它的黃豆排骨麵、碗豆雜醬面霸道。
36、南坪萬壽花園旁邊,月月紅餐館。這是從小不喜吃面的我唯一定點面館。一定要老闆娘打的作料,一定要豬油,多放鹽菜和花生顆,還有那一碗熱豆漿,沒地方吃得到這么濃的!
37、大興村糧店口口上行200米老地方面館,雜醬好吃得很。
38、馬家堡的「開半天」,耳朵蓋過面
39、兩路口宋慶齡故居門口的胖妹小面
40、402車站旁邊的小面。要少湯吃,無敵。
41、萬豪對面的豌雜面。門面點都不起眼,黑好吃。
42、實驗劇場對面的蔣氏面庄。老闆娘說有個廣州老闆到她那裡吃了面後,還要把面佐料打包帶回廣州。
43、江北金科聚園面館,老闆不高興就甩筷子不下了,然後你又要去求他下。
44、傳呼面:江北大興村車站下往水廠支馬路下20米的坎下,本來叫坎下小吃,但在我以前家的背後經常叫他端2兩來,因此呼作「傳呼面」
45、望龍門的老虎灶鼎鍋面(農貿中心斜對面,有個牌牌寫的「老虎面&rdquo。可以自己想辦法停車。望龍門安逸,最好是小面,特色是花椒嘿香,芝麻醬捨得放,面是放的干溜,新華路電器幫的都喜歡在那裡吃。他的小面最有老重慶特色,狗屎椒麻死人,可以要2兩老白乾,不要忘了自己是個老重慶。
46、臨華村的牛肉麵(捍衛路一直往下走,張家花園那個洞子下面一點點)。
47、中華路小學對面一家麵店的豆花面。還可以。
48、江北南橋寺「老劉面館」
這家面館的雜醬面簡直不擺了,說起都讓我流口水。還有牛肉、肥腸、豌豆也很不錯喲!記住:每天下午2點後就不營業了,除春節外,其他節假日照常營業。
49、信義街的雲南酸辣粉(以前在留真對面陽光酒店右側)。可以。
50、小濱樓是老字型大小的重慶名小吃中心了,他的擔擔面和紅油抄手、素椒雜醬面都很不錯。
Ⅳ 重慶小面哪家最好吃
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評判標准很難統一。每家店也各有特色,有的店雖然名氣不大,尤其是一些路邊小店,但味道很贊。重慶市餐飲行業協會曾在2018年舉行了「首屆重慶金筷子小面品牌」評選,通過粉絲投票、專家評審到店試吃、網路直播等方式評選出重慶必吃的50家小面品牌。前三名是歪小面、仇婆、胡壹碗。
Ⅳ 無錫重慶小面培訓哪家好
重慶小面做法:
A、面一定要新鮮的水面(北方那種鹼面不行,有點鹼就可以,超市有賣的)
B、准備好調料,按以下步奏放到面碗里:
1:少量醬油,不需要多貴的生抽老抽,黃豆醬油即可。
2:味精和雞精
3:油辣椒,小面的靈魂。就用在超市買袋裝的辣椒面,放在小罐里,熟菜油加熱到7成熱淋進去就成為辣香撲鼻的油辣椒。
4:花椒面,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更香。以上2種調料一定要非常新鮮才可以達到最美味的效果。
5:混合油(豬油、菜油、香油),油一定要多放點,這也是關鍵。不喜歡吃豬油的朋友可以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
6:蔥花,多放。以上調料是必備,以下有條件和喜歡吃的朋友的可以准備
7:少量榨菜粒
8:少量芽菜末
9:炒香的花生碎粒
10:少量姜蒜末,也可以用超市有賣的姜油蒜油代替
11:醋,對於喜歡吃酸辣小面的朋友來說很重要,但不要放太多
C、不知不覺放了這么多調料到碗里了,加點沸水進去把它們調勻一下(有骨頭湯當然最好)。聞一下,是不是香氣已經飄出來了?喜歡干拌面
的少放點水
D、先往燒開的水裡煮點蔬菜(冬天推薦萵筍),等2分鍾把面放下去,攪拌一下,煮到斷生(用手掐開一截面,沒有白點即可)就可以裝碗了
一碗熱氣騰騰的麻辣小面就完成了。
Ⅵ 誰知道無錫附近哪裡能學正宗的重慶小面
無錫小學旁
Ⅶ 朋友讓我陪他去吃重慶小面,我還不知道哪家的好吃呢
我自從大學畢業後去外地工作就再也沒吃過正宗的重慶小面了,前面時間回了一趟家,看到有一家「小面023」,在那吃面的人特別多,進去點了一碗面,味道真的很不錯,桌子樸素但很乾凈。
Ⅷ 重慶小面哪家強
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和《嘿,小面》開播以來,重慶小面火遍了大江南北,僅重慶主城區至少新增了上萬家小面館,外地、國外更是不計其數。
在重慶,小面原本指不加任何澆頭的素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衍生出很多附帶澆頭的品種,如牛肉麵、豌炸面、肥腸面、雞雜面、鱔魚面、燒白面等,甚至還出現了天價牛鞭面這等妖艷貨。
央視的紀錄片帶紅了一批小面館和做小面、吃小面的人。各家面館都自稱有獨門秘笈,不算推出各種噱頭的概念來吸引食客。對於這些饞覓貓只能說:」呵呵",唯有一碗素小面才是饞覓貓的至愛。喜歡素小面的原因很簡單,價廉物美!小時候口袋裡沒多少錢,能吃一碗素小面已經很奢侈的事。饞覓貓固執的認為,一碗素小面才能體現出面館的真正功底,從中也能看出小面從業人的態度。於是乎饞覓貓冒出一個想法,做一期重慶本地知名小面館素小面測評,看看到底是真有實名還是浪得虛名。
1、媒體報道過或達人極力推薦的知名小面館,只挑老店(或總店)。
2、點店裡售價最便宜的素小面二兩(即小碗),不加任何澆頭和其他食材。
3、盡量選擇非高峰時段就餐,保證有充足時間煮麵、搭佐料。
4、測評人每天最多隻能吃一碗面,吃面前處於微餓狀態。
5、採用同一相機(或手機)拍攝,圖片不加任何處理。
Ⅸ 無錫市李姐重慶小面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自從重慶小面之風刮遍神州大地,無錫角角落落也遍布重慶小面館。凡是看見有人稱道的,總會找機會去嘗試。吃過很多家了,在心目中排第一的是以前開在五星家園北門,現在換地盤升級叫做麻麻香的重慶小面,味道真的是一級棒!無論湯頭,面的口感、澆頭,都極地道。可是他家也有短版,抄手水平不行。還有奧林花園那兒的一家重慶小面,是年前上了無錫2016無錫草根美食榜的,也按地圖找了去,嘗過她家的特色紅油抄手,味道十分贊!甚喜歡!面條有細圓面和扁寬面兩種規格,也是面條、湯頭、澆頭俱佳!水平緊隨麻麻香。只是離我的出沒地太遠了,沒時間常去,憾!李姐重慶小面也聽說有些時日了,趁著今天去濱湖萬達辦事情之機,就找去嘗一嘗。店裡除了小面、抄手還有各式蓋澆飯、蒸餃、鍋貼。選擇不少。點的微辣豌雜面,價目表上寫有細寬兩種選擇,說要寬面,收銀員說沒有,他家不供應寬面已有些日子了。可是既然這樣,應該把價目表上的品種改一下吧,就我一個客人,速度挺慢的,等了好長時間才見面端來,湯頭味道改良過度了,沒體現出重慶小面的特點。店家可能會說你點的是微辣,怎麼體現?我在麻麻香及其它小面館都只點微辣,所以味正不正,完全可以比較出。面煮得過爛了,已無口感,這點和萬洲婆婆家一樣,似乎只會煮軟面,不喜歡這樣口感的面條,面雖欠佳,豌雜澆頭卻十分贊!豌豆軟糯肉醬香濃,另外加點的牛肉、肥腸澆頭就顯得一般般了,味道不是特別好。蒸餃蒸過頭了,皮子已無口感,鍋貼不錯,可是內餡較少,各嘗了一個,打包回家。這家重慶小面留給我印象的盛面容器,比較個性的面碗,看著挺有趣的。由於要來萬達這邊理發,就開始了尋找小吃的旅途,正好在理發店邊上看到了這家店,由於本人至今還沒吃過傳說中的重慶小面,然後就選擇了這家去吃了,點了一份招牌的牛肉麵,還是大碗的,主要太餓啦,端上來後我驚呆了,牛肉好少,就幾粒,面真的好多,對於我這小胃真心吃不下!口味一般吧,感覺就和普通的無錫面差不多,沒有太多的重慶口味!希望下次牛肉多點,不知道我是食肉動物啊!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李姐重慶小面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Ⅹ 無錫市重慶小面黃燜雞米飯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這家店就在茂業的對面,葯店旁邊,算是一家經常換門面的小飯店,什麼熱門賣什麼,原本黃燜雞熱火的時候就開啟了黃燜雞米飯的店,然後後來黃燜雞風頭稍過,重慶小面紅火了起來,然後這邊就一邊賣黃燜雞米飯一邊賣小面其實這個無可厚非的,蠻好的,對於我們周邊的居民來說,還是挺方便的,像個小食堂一樣,價格也還行吧,畢竟旁邊就是茂業,要比普通的就是一些老的通揚路上面的黃燜雞米飯稍微貴點重慶小面也不算便宜吧,市場均價左右黃燜雞米飯還是一樣,有小份大份可以選擇,黃燜雞米飯應該配方都差不多吧,感覺和別的店吃到的味道差不多,砂鍋熱氣騰騰的,配上米飯可以吃的很飽了雞肉也比較整塊的,量也正常店裡面還有凈水器,可以自己倒水喝自助式很方便但是重慶小面就有點坑了,這個完全就是有辣味的陽春面啊,反正這家的小面你當陽春面吃吃還可以,當重慶小面那就算了吧,面的量很足總的來說,環境也尚可,服務么就是兩個人:收銀加廚師,所以也不用要求太多服務黃燜雞還行,重慶小面太和調,隨便吃吃還是可以的如果只是簡單的解決溫飽問題的話,還是要比茂業的要快捷和方便的,性價比也高,要是說作為美食品鑒的話,那就不要要求了吧好像就百草堂那邊,路口處,位置好找,去過好幾次了,以前是賣的黃燜雞米飯,我也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重慶小面,有一次路過看到有重慶小面就去嘗了一下,味道不錯,湯濃不像南禪寺那家,那個湯跟開水沖泡的差不多,一點都不好吃,自從吃了這家,以後再也不去南禪寺那家了…好吃的人也多每次去都是佔座的,不然都沒位子!以後還會去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重慶小面黃燜雞米飯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