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什麼好吃的雲南月餅
我第一次吃雲腿月餅時,咬下一口,滿嘴肉香味,驚訝月餅還能這樣做?拿在手裡沉甸甸的,裡面餡料很足,肉粒很多,而且不是那種邊角碎肉,吃起來油潤軟糯,咸香滿口,甜咸也合適。餅皮有些厚度,但是恰到好處,可以放進微波爐熱一下,那香味應該會更濃郁!雲南的雲腿月餅有很多廠家生產,各種類型口味的月餅,我們買時選大品牌,口碑好的即可。{ 流心奶黃月餅 }
流心奶黃月餅這2年是大火,最有口碑的是香港的美心奶黃月餅,包裝很精緻,盒子也是比較沉,手感很好,當然價格自然很貴。流心奶黃月餅能讓餅中的蛋黃流動起來,咬一口,流心真的在流動!!小小個的,一下能吃好幾個!餅皮非常軟,口感很細膩,並不太甜。
流心是一種甜甜的漿,充滿著蛋香和奶香,漿裡面有沙粒感,應該是鹹蛋黃,沙沙的蛋黃讓口感富有層次,非常好吃!{ 冰皮月餅 }
介紹一款榴槤餡冰皮月餅,口味不一樣的月餅!味道是很甜的啦,每一口都能嘗到新鮮,軟綿綿、醇香的榴槤肉很飽滿!冰皮月餅屬涼性食材,有利於降火氣,與榴槤的熱性互補,美味可口,入口甜而不膩!{ 廣式蓮蓉 }
蓮蓉月餅應該是我們非常有印象的!鐵盒包裝,好多年都沒換過,個兒比較大,餡料很足,雙蛋黃裡面的蛋黃油汪汪的,吃起來咸香適口。白蓮蓉餡味道香甜,口感細膩軟糯,價格一般,有貴的也有便宜的,但總體上還是非常不錯的。{ 南普陀素月餅 }
如果是減肥人士或者不想吃葷膩口味的朋友,這個南普陀素月餅就非常合適。雖然包裝很普通,但是味道卻是非常好的,口感松軟,不太甜也不膩,真心好吃。裡面有南瓜餡的,綠豆沙餡的,椰蓉餡的,榴槤味,綠茶味。南瓜餡的最軟而且很細膩,特別適合老人家吃!月餅保質期不長,不能超過一星期,不然就不好吃了。{ 乳酪月餅 }
乳酪月餅帶有點西式風味,喜歡乳酪味的,可以試試米旗法式乳酪月餅,吃起來味道很不錯,香濃酥軟,有一股濃郁的乳酪味,感覺有點像乳酪蛋糕口味,完全不像傳統的月餅!它的甜度適中,吃起來很酥,吃著還容易掉渣!可以配上一杯咖啡慢慢品嘗!{ 雙合成月餅 }
這是很有特色的北方月餅,雙合成月餅,咋一看就像是現烤的小蛋撻,可這就是它的特點!它的外皮是蛋餅皮,吃起來雞蛋味濃郁,香酥可口,甜而不膩,裡面的紅豆餡很好吃!{ 子洲果餡月餅 }
這是沒有什麼名氣的小眾月餅,但味道很接地氣,裡面的棗泥很足,真材實料,餡料有點微酸 ,是紅棗原本的酸甜味,喜歡棗泥味的朋友可以買來嘗嘗。{ 豐鎮月餅 }
豐鎮月餅名字比較大氣,是內蒙的特色月餅,外型有些像桃酥,完全顛覆了傳統月餅的印象,味道很香甜,還有獨特的胡麻油香味。有種「冰糖口味」的,香甜清爽,味道很不錯,適合嘗嘗鮮呢!
② 雲南特產大紅豆的做法
先把紅豆提前一個晚上浸泡在清水裡
2
第二天把紅豆撈出來,放進湯鍋,湯鍋加少量水,沒過紅豆就可以,水燒開之後再加一碗涼水,再燒開,再加一碗涼水,再燒開煮一會兒就熟了,想要豆子完整,煮熟之後不要用蓋子燜,蓋子一定要打開。
3
豆子撈出來裝保鮮盒裡,一勺豆子一勺白糖,最後一層澆些蜂蜜,等涼了之後蓋好蓋子放冰箱保存就可以了。這樣就是蜜紅豆的做法了。
4
豆子撈出來之後你會發現湯很濃稠,那也不要浪費了,1:1加入牛奶,白糖,燒至糖溶化,這樣就成了健康美味的紅豆奶茶了。
5
煮紅豆沙用的同樣的方法,不過最後想要豆子開花,就要用蓋子燜。最後撈出豆子,放在炒鍋里跟白糖一起炒,甜度自己掌握,本來應該是一斤豆,四兩白糖的。邊炒邊用木勺子碾,碾成泥就可以了,不用去皮,吃起來更健康。
③ 雲南有什麼特色美食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匯集的省份,因此,雲南美食也是不勝枚舉,並且獨具特色,我就給你介紹幾種吧:過橋米線。白果土雞。版納哈尼族期瑪。版納竹筒飯。大理白族乳扇。彝鄉鍋仔。雙糯玫瑰糕。
雲南 特色小吃--雞豌豆涼粉
版納
冬瓜豬
2.竹筍、酸筍
3.瀾滄江魚
4.愛伲稀飯
5.野生菌類
6.野菜
7.葛根全席
雲南,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大少數民族聚聚大省。這里有文青都想去的麗江古城,有洱海盪漾的湖水、玉龍雪山的皚皚白雪,還有美麗的少女搖曳的舞姿和清麗的嗓音。雲南的美食也和美景、美人一樣吸引人,來看看你都嘗過哪些吧?
第一道:過橋米線
雲南的過橋米線因該是遍布全國各地吧。雲南的過橋米線中,米線是南方特色的米線,細軟綿韌;湯是由排骨或者雞、鴨熬制而成,香濃美味;片是用各種魚或者鮮肉切成的薄片,美觀大方;佐料主要是豌豆、韭菜等提色提鮮。吃上一碗粉、喝上一碗湯,就能感受到雲南的特色。
第二道:香竹飯
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曾有一個情節:唐僧他們吃飯的時候就是把竹子掰開,吃裡面的飯。當時我被深深震撼到了,還有這種吃法。直到吃了香竹飯,我才懂了,傣族人民真是機智呀。香竹飯是將糯米放在香竹蒸制而成,蒸好之後,破竹即可吃。香竹飯帶著絲絲香竹的香氣,軟軟糯糯,吃起來非常的美味。
第三道:汽鍋雞
汽鍋雞是雲南的特色之一。它是將仔雞和各種香料包括生薑、花椒、蔥等放在汽鍋裡面,再蒸煮而成,雲南人還喜歡在汽鍋裡面加上一些非常珍貴的葯材,如蟲草、天麻等。這樣蒸出來的雞,湯非常鮮美、雞肉入口即化,還帶著中葯的幽香,非常滋補,獨具雲南的特色。
第四道:餌塊
餌塊應該是雲南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就像四川人桌上的辣椒,陝西人桌上的夾饃。餌塊有很多種吃法,可以烤、可以油炸、可以炒、還可以煮,對於雲南人來說每一種都各有特色。對於那些遠離他鄉的雲南人來說,餌塊可以勾起他們關於兒時純真的記憶。所以,去雲南,一定要嘗一次對於雲南人來說最常見但又最重要、最不平凡的餌塊,這樣才算是沒有白來一趟吧。
雲南的這些美食,用的也都是最常見的食材,卻做出了獨具雲南特色的美食。這大概也是中國人民智慧的體現吧,總是能用最常見的東西,做出最不普通的美味來。那這些你到底吃過哪些呢?
④ 紅豆餅的做法有哪些哪種做法是味道香甜超好吃的
平時我們可以看到紅豆餅的話,有很多做法的,不用活面的方法做出來的紅豆餅味道是非常的好吃的。
就是我們也是可以看到紅豆餅的話,還有很多其他的做法,並且做出來味道也是非常的好的,這個只是比較家常的一點做法,我們平時在外面買的話,紅豆餅就是一個圓餅狀,然後裡面厚厚的紅豆沙,吃起來味道也是非常好吃的。
⑤ 紅豆餅的做法竅門
紅豆餅最簡單做法,不發面不醒面,外酥里糯又香甜,出鍋搶著吃
今天用紅豆分享一款簡單又好吃的紅豆餅。不發面不醒面,開水一燙大鍋一烙就搞定,外酥里糯
、香甜可口,簡單又好吃。一次做了20個,上桌眨眼功夫就吃光了。愛吃紅豆的朋友可以在家試一下哦。
【所需食材】
400g麵粉、400g涼水、半碗米紅豆、少許食用油
【具體做法】
1、鍋中倒入400g涼水,大火燒開之後關火,分次少量加入大約400g普通麵粉,攪拌成絮狀。開水和面和涼水和面,水的用量差別很多。
2、稍微不燙手時,加入少許食用油,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面團。
3、揪一小團面,揉成實心小圓球,再用拇指旋出一個窩窩。
4、放入自己喜歡的餡料,按成小圓餅。肉餡、菜餡、糖餡、豆沙餡等都可以。我這次放的是蜜紅豆,蜜紅豆可以買,也可以自己做,做法很簡單,紅豆提前浸泡一夜,煮熟後控干水分,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5、平底鍋或電餅鐺預熱刷油,放入做好的紅豆餅,上面再刷一層油,可以鎖住水分口感更柔軟。中火烙至兩面金黃,按壓可以快速回彈就熟透了,一張餅大概五六分鍾。餡是熟的,餅皮是開水燙過的,也很容易熟。
6、出鍋裝盤即可食用。這樣做的燙面紅豆餅,皮酥脆軟糯,有一點點類似於糯米餅的口感。裡面的紅豆香甜可口,吃起來非常不錯。而且燙面餅涼了也不會硬,愛吃紅豆的朋友可以在家試一下哦。
⑥ 介紹一下雲南有名的小吃及特產吧!
昆明滿街的吃真是讓人垂涎,街邊的小吃、燒烤、環境優雅的室內餐廳都有當地的特色食品。在昆明品嘗獨特的民族食品,是遊客難忘的選擇。民族風味菜餚在製作上有烤、腌、凍、焐、舂等多種方法,器皿有石板、香竹、羊皮、卵石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的山珍在全國都很有名,山珍中的野生菌類,更是百吃不厭。不過,昆明菜的口味有點偏咸偏辣,對於四川、湖南那些口味重喜歡吃辣的地方來說算不了什麼,而江浙一帶口味清淡偏甜的人可能有點不太適應了,入鄉隨俗吧,否則那麼多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就太遺憾了。總體來說,昆明吃喝較為集中的地方是北邊的北大門美食街,西邊的興苑路,也就是在西山區政府大樓旁,另外還有滇池路、關上中路、官南大道、世博大道等。
昆明的小吃數不勝數,對遊客來說,恐怕敞開肚皮吃,短短的幾天里也難以享遍美食,就讓我們給你一點小小的提示吧。以下可是各種特色小吃的簡略指南哦!西南商業城的炸臭豆腐、師大附中的鹵餌絲、西山貓貓溝的農家菜、海埂公路大壩鱔魚、大滇園的糊辣魚、牛街庄的燒烤夜市、胖子火鍋、關上的野山菌火鍋、石閘立交橋下的黃燜羊肉火鍋、昆明理工大學新迎校區宿舍門對面馬路的沙鍋米線……實在是不勝枚舉啊!分類來說,大家會有個更清晰的概念。
小吃:西南大廈旁邊的小吃一條街
野生菌:關上路野生菌一條街
燒烤:東邊的牛街庄燒烤;穿金路官房廣場旁邊的燒烤攤子;北邊的「豆腐廠」;西站客運站附近鐵路旁邊的建水燒烤;西邊還有豐菱小區趙家堆和魚翅路,再往西就到紅聯燒烤了。
狗肉:南市區的雙龍橋狗肉店,十多家連成一片已有些年月,午夜時分那個熱鬧自不必說了,最好吃的在梁源小區內的區內的曲靖來的那家,味道特好。再就是老海埂路黃瓜營,那是昆明最老的狗肉攤了,狗肉米線,烤狗排,老遠就讓人聞著流口水。
夜市集中的地方:景星街花鳥市場附近、滇池電影院、祥雲美食城(柏聯廣場後面、金馬碧雞坊斜對面)、紅聯燒烤(春苑小區對面)、人民路上的「西南夜市燒烤城」、「幸福魚」雲南風味自助風味小吃(大觀商業城內),「清明上河食廊」的自助式風味小吃,尚義街,官渡古鎮(離昆明城區5公里)。
昆明十大名特風味小吃:過橋米線、四喜湯圓、蕎包子、太師餅、都督燒賣、薺菜餃、火腿豆燜飯、小鍋米線、餌塊、什錦涼米線。
小貼士:昆明的物價不高,這里價格便宜的誘人的熱帶水果也是特色食品。
一個對小吃有興趣的人,到了雲南,就幾乎等於到了天堂。早起吃一碗餌絲、肚子餓了吃一碗餌絲或餌塊,便宜又美味。此外,老豆腐綿軟和氣,下飯得很;涼雞米線,調味不見得比四川的涼面少……而與這里的小吃相呼應的是雲南的特殊調料——「喃咪」,它的意思和西餐中的沙司類似,代表一種醬。在這里,小吃和喃咪構成了雲南美食的最初雛形。
小吃如鮮花一樣繁多
雲南小吃種類繁多得如同那裡的鮮花。由於地域復雜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飲食。建水的草芽、石屏的豆腐、蒙自的過橋米線都以精製著稱;而滇東北地區是進入中原地區的必經之路,菜豆花、蕎涼粉、酥紅豆等都是那裡的地方名小吃;麗江的麗江粑粑、八大碗也是不能錯過的。
大救駕:大救駕是雲南的名小吃之一,其實就是炒餌塊。餌塊用米製成,為雲南獨有。據古籍記載,麥類製作的食品古時統稱為「餅」,米類製作的為「餌」。雲南是古人類的發祥地,水稻栽種歷史悠久,民間到了農歷歲末,家家戶戶都要挑選最好的大米,洗凈浸泡後蒸熟,放在碓中舂細如泥,案板上用蜂蠟抹好,再搓揉為長方、橢圓、扁圓等形狀,用作饋贈的食品,稱為「餌饋」,時間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諧稱為餌塊了。
炒餌塊本為普通小食,成為名吃是因為一則典故,據傳說,明末吳三桂打進昆明,永曆帝桂王朱由榔倉皇逃往滇西。逃至騰沖,天色已晚,住在村子裡,主人炒了一盤餌塊讓其充飢。這位落難皇帝本是深宮弱質,又經數月來長途奔波,歷盡艱辛的劫難生活,今天進食此物,如食山珍海味,遂言「真乃救駕也」,從此,騰沖餌塊名聲遠揚,譽名「大救駕」。此點紅、綠、白、黃相映,餌塊細糯滑潤,鮮香甜美,油而不膩,膾炙人口。
苦蕎粑粑:雲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粑粑,比如大理喜州粑粑、麗江粑粑等等。而苦蕎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苦蕎麥是雲南高寒地區出產的一種粗糧,又有苦蕎和甜蕎之分,做粑粑實際上用的是不很苦的甜蕎。蕎麥具有清涼爽口、又純又香的特點,而且同時具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一直都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主食之一。因為苦蕎粑粑味道略苦,所以在彝族地區,每當春暖花開盛產蜂蜜的季節,把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人們都從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而在深圳吃到的苦蕎粑粑口味並不很苦,因為考慮到本地人接受的程度而在裡面適當地加了糖和雞蛋,煎成金黃的苦蕎餅十分松軟,看起來有點像玉米餅,嚼起來清甜香口。
「喃咪」是地道的民俗滋味
雲南美食是在極具個性的原材料基礎之上再配以特殊調料和加工手段才料理出來的,相比之下,雲南菜比其他地方的菜系,更多地使用了一些醬料、香料,吃的方法也有其獨特之處。而「喃咪」的意思和西餐中的沙司類似,代表一種醬,是傣族的一道傳統美食。
醬料:雲南的很多菜都用醬料當作調料,比如咸、鮮、辣、香的昭通醬,有點類似廣東的XO醬,燒肉炒菜時搭配一些,味道十分香濃。此外,玉溪特產的甜醬油,是製作涼米線必不可少的調料。另外還有各種什錦醬、甜面醬、豆瓣醬、湯池的老醬等等,都是滇菜製作里常見的調料。
蘸水:雲南菜的另外一大特色是蘸水,這一點和廣東的潮州菜有點相像,不同的菜要搭配著不同的蘸水一起吃。比如吃蜂蛹竹蟲,要配椒鹽蘸水,吃銅鍋豆腐要配糊辣子,吃雲南春卷要配腐乳,「喃咪」辣醬更是傣族的特色蘸水,吃很多菜的時候都要搭配上一點。正因為這些「蘸水」,才讓滇菜的味道更添幾分濃郁。
鹹菜:鹹菜乍聽起來有點突兀,其實雲南的很多「鹹菜」既可以單獨吃,也是做菜調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地方都有當地著名的「鹹菜」,如彌度的酸腌菜、江川的蘿卜酢、易門的豆豉、石林的腐乳等等,像其中的腌酸菜和腐乳是很多滇菜中必不可少的調料。
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
進餐時,以大「海碗」盛湯,加味精、胡菽、熟雞油。湯滾油厚,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磕入碗內,繼而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雪白、細嫩。然後再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2、宣良烤鴨
宣良烤鴨是別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烤鴨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帶享有盛名了。宣良烤鴨製作考究。先將「湯褪」干凈的鴨,從腋下開洞,剔棄內臟和腳爪,配以佐料,在鴨的皮肉間吹氣,把鴨身吹鼓,再用鐵絲鉤吊住鴨脖將鴨掛於爐壁內側慢慢燒烤。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塗沫蜂蜜水、豬油和鴨唷撲於表皮。這樣烤出的鴨,皮黃脆不焦,肉酥鬆軟,甜嫩離骨,色鮮味美,香氣四溢,非常可口。
烤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食味香甜;肥鴨油脂較多,肉質老香,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製品食用,那更是別具風味。
3、汽鍋雞
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建水縣盛產陶器,有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稱為汽鍋。
汽鍋雞做法獨特,吃起來雞肉嫩香、湯汁鮮甜,是一道美名越傳越遠的雲南名菜,深受中外食客的贊譽。
加入「三七」、天麻、蟲草等名貴葯材烹飪,便成為「三七」汽鍋雞、天麻汽鍋雞、蟲草汽鍋雞,為雲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
4、蕎麵包子
蕎面被稱為保健食品。雲南的高寒山區普遍種植蕎麥,部分地區還把蕎麥當主食。蕎類食品很多,如糕點中的蕎坨、蕎餅等,面點中的面糕、蕎面條、蕎炒麵等。
蕎包子是雲南大眾面點之一,製作方法頗多,經歷代廚師研究創新,四味蕎包曾在全國第二屆烹飪比賽中獲銀質獎章,深受國內外營養學及食品工藝學的專家好評。
蕎包子色澤金紅,外表酥鬆有小裂紋,口感酥、化、膩、香、甘,食後回甜,中老年人特別喜歡。按照中醫葯膳的觀點,蕎麥具有清熱解毒、降氣寬腸、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的功效,適用於腸胃熱積泄痢、自汗偏頭痛、紫癜、瘡毒等症。
蒙自年糕 :用糯米粉、紅糖、豬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調成糊狀,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圓球形。深棕紅色,鮮艷油潤,味甜香糯,柔韌適口,能存放較長時間,生產一兩天者可直接食用,存放時間較長者,則切片油煎、烘烤或蒸食。
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人口冰涼。
原料:
主料:上自米500克。
調料:紅糖300克,玫瑰糖100克。
製法:
(1)米淘洗干凈,用水浸泡30分鍾,磨成米漿入盆。鍋內注入清水,旺火燒開,將米漿徐徐淋入,邊淋邊用手勺攪動,防止糊鍋。熟後注入清石灰水,改用微火煮至糊狀。取盆:個,注入冷開水,將米糊趁熱放入漏勺,進冷水中即成米涼蝦。紅糖熬成糖水,玫瑰糖加開水調稀晾涼。
(2)食用時,用漏勺撈出米涼蝦入碗,放上紅糖水、玫瑰糖稀即成。
大理乳扇:乳扇是雲南省的特產,為大理白族人民的風味食品。當地少數民族利用剩餘的牛奶製成。由於美味可口,不但是當地人們喜愛的小吃,也是宴席中的名點。
製作方法:
1.先在鍋內加入半勺由木瓜製成的酸水,加溫至70℃左右,再以碗(約500毫升)盛奶倒入鍋內,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時迅速加以攪拌,使乳變為絲狀凝塊。
2.然後把凝塊用竹筷夾出並用手揉成餅狀,再將其兩翼捲入筷子上,並將筷子的一端向外撐大,使凝塊大致變為扇狀,最後把它掛在固定的架子上晾乾,即成乳扇。在晾掛中間必須用手鬆動一次,使干固後容易取下。
按此法製造乳扇時,在每制一張乳扇後,需將鍋內酸水倒出,重新放入新酸水。但使用過的酸水收集起來,經發酵後還可以備用。一般放入鍋內的酸水與鮮乳的比例約為1∶2,每10千克鮮乳約可制1千克乳扇。
3.酸水的制備:利用鮮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後,經一定時間取其酸液即為酸水。在沒有木瓜的季節或北方地區,可用烏梅代替木瓜。製作時可按烏梅與水1∶3的比例煮沸半小時,然後取其清液即為酸水。
產品特點:乳白色,呈半透明狀。光滑油潤,形如扇子,故名乳扇。產品含水分5.5%、脂肪49.3%、蛋白質35.0%、乳糖6.8%、灰分2.5%。(
宣威火腿:宣威火腿產於雲南省的宣威縣,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其外形端正,個大骨小,肥瘦適中,肉質細嫩,吃起來清香撲鼻,它以獨特的風味蜚聲中外,早在二十世紀初就行銷國內外,並多次在國際上得獎。現在當地還用宣威火腿加工成各種食品,主要有:雲腿罐頭、雲腿午餐肉、雲腿月餅及雲腿奶糖等。(
等等等等,雲南是個多民族的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