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招遠有什麼好吃的
招遠,山東省轄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中國百強縣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的'招遠好吃的地方,供大家閱讀!
歐家夼板栗
歐家夼村位於山東省招遠市區東北11公里的羅山腳下,藏馬澗之水出於羅山、毛公山(馬山)之間,匯流村後形成大山夼,屬低山丘陵。東與大蔣家相接,北與羅山林場、龍口市大圓村、張星鎮上院村交界,西面隔山與後花園、王家、盛家村為鄰,南與潘家集、前花園接壤,村轄區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南北略長於東西。該村自然環境優美,處在羅山、毛公山(馬山)、金山、東山、麒麟山、玉皇頂等山的環抱之中,三面環山一面坡,山清水秀,羅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聞名國內外;物產豐富,黃金、蘋果、大柿子、板栗、中草葯等享有盛名,有「山區小平原」美稱,是全國小康示範村、全國文明村。
歐家夼藍莓
歐家夼村位於山東省招遠市區東北11公里的羅山腳下,藏馬澗之水出於羅山、毛公山(馬山)之間,匯流村後形成大山夼,屬低山丘陵。東與大蔣家相接,北與羅山林場、龍口市大圓村、張星鎮上院村交界,西面隔山與後花園、王家、盛家村為鄰,南與潘家集、前花園接壤,村轄區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南北略長於東西。該村自然環境優美,處在羅山、毛公山(馬山)、金山、東山、麒麟山、玉皇頂等山的環抱之中,三面環山一面坡,山清水秀,羅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聞名國內外;物產豐富,黃金、蘋果、大柿子、板栗、中草葯等享有盛名,有「山區小平原」美稱,是全國小康示範村、全國文明村。
② 延慶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延慶區隸屬北京市,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氣候獨特,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以下是我整理的延慶有什麼好吃的地方,歡迎閱讀。
(一)井庄鎮柳溝「火盆鍋豆腐宴」
砂鍋中放五花熏肉、白菜、豆腐等原料進行燉煮,砂鍋四周配以油餅、驢打滾等十幾種特色小吃,砂鍋燉好即食。
咨詢電話: 61191703
自駕路線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直行至迎賓環島右轉直行,沿濱河南路行駛至艾官營路口右轉可到柳溝民俗村
(二)張山營鎮玉皇廟「水豆腐」:
是豆腐和豆腐腦中間的一種食品,口感細膩,似粥,亦似涼粉。浸豆前去殼篩盡,在熬漿和放石膏前反復沖漿,再配以多種精緻的調料,口味香濃爽滑,您還可以觀賞古龍路沿途桃花、杏花、蘋果花,逛應夢寺祈福。
咨詢電話 :69111135
自駕路線: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沿媯水南街向北直行頂頭右轉至慶隆街直行,丁字路口左轉沿舊京銀路直行,過龍聚山莊後右轉至古龍路直行可到
(三)千家店鎮河口村「灶台魚」:
灶台魚是以活水魚和綠色蔬菜為原料,加工後按一定比例放到大鍋里,鍋四周配以農家貼餅子和花捲,經過慢火燉制而成。本季主推滋補佳品——白河鯉魚,有賴於白河流域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的白河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產於山區的特色山野菜更是難得之佳品,滋補魚鍋讓您盡情體驗山村餐飲的綠色與健康,彰顯本地特色的餐飲文化。
咨詢電話: 60188087
自駕路線: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直行進入延慶縣城,右轉至東外大街向東直行至延琉路,左轉沿八龍路直行道龍慶峽路口右轉,沿香龍路行駛至劉千路可到
(四)四海鎮南灣村「河撈面」:
河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品種,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四海鎮南灣村,所有遊客均可在此租車騎游、賞杏花,並可在南灣村參與體驗壓河撈面,品嘗正宗的三色河撈面。
咨詢電話 :60187019
自駕線路: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沿快速路行至迎賓環島駛入110國道,行至京張路口向東進入延琉路去往四海方向南灣村可到
(五)沈家營鎮曹官營村「春餅宴」:
環媯河生態走廊東段,可進行騎游、徒步等健身活動,河兩岸綠樹成蔭,芳草萋萋,是您踏青賞花的好去處。同時還可品嘗曹官營村特色餐飲「春餅宴」。
咨詢電話: 61180998
自駕線路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沿快速路行至迎賓環島向東駛入110國道,沿濱河北路至曹官營村可到
(六)康莊鎮太平庄村喻海庄園「開河魚」:
喻海庄園緊鄰官廳水庫,官廳水庫的水質清澈優良,魚在河水中經過一個冬天的'滋養,肉質肥美鮮嫩,春季是吃魚的最佳時節。庄園內還可租車騎游媯河生態走廊西段。
咨詢電話 :69130678
自駕線路: 沿京藏高速延慶城區62出口出,沿快速路行至迎賓環島向西直行至康張路口左轉至太平庄村東可到
【延慶特色小吃 】
1.火勺
延慶的火勺是火烘烤而成,裡面有瓤,有一股椒鹽的香味兒,外焦里嫩。一面帶有金錢圈、呈虎皮色,一面烤熟、一面烙熟,香脆適口,具有濃郁的麥香和椒鹽味,是延慶風味名小吃之一。
2.黃米面炸糕
經過傳統工藝製作的炸糕,皮脆里嫩,粘有口勁,甜帶香爽,備受遊客青睞。
3.攤黃兒
用玉米面與小米麵製成。攤黃兒色澤金黃,口感香甜,軟糯可口,粗糧細作,老少皆宜,媯川特色。而玉米性平味甘淡,有益肺寧心,健脾開胃。
4.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驢打滾是一種形象比喻,呈金黃色,豆香餡甜,製得後放在黃米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故而得名,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5.涼粉魚
以澱粉、細玉米面為主料,蝌蚪狀涼粉魚色澤潔白,晶瑩剔透,濃淡隨意,嫩滑爽口。
6.煎油糕
油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以黃米面糕坯為主料,製成的油糕軟糯香甜,色澤金黃。
7.玉米面小窩頭
以玉米面、黃豆粉為主料,製成的玉米面小窩頭色澤金黃,香甜,暄軟,可口。
8.炸枕頭
以紅薯、麵粉為主料,紅薯洗凈去皮蒸熟,加入麵粉、鹽和白糖趁熱和成面團,然後擀成片狀切成長條形狀,放油炸至金黃色即可,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9.菜窩窩
以玉米面、麵粉、野菜為主料,製成的菜窩窩色澤金黃,暄軟膨鬆,口感柔和,有野菜的香味。
10.玉米面條子
以玉米面、麵粉為主料,製成的玉米面條子,加上輔料,入口爽滑筋抖,口味酸辣清香。
③ 山西各地美食有哪些
刀削麵
據老年人講,起碼在清代,炒麵已為百姓普遍食用。原始的干炒麵是將玉米粒上火干炒,磨成麵粉即成。左權炒麵是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簡易麵食。隨著時間推移,左權人民對於干炒麵不斷加工改進,發展為「香炒麵」、「甜炒麵」,它的優點不僅製作簡單,而且易貯存、易攜帶,干食或以茶、湯拌和食用皆可,非常方便,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④ 有人知道石林有些什麼好吃的么
雲南石林美食推薦
石林鹵腐
石林鹵腐在雲南省醬菜中名列前茅,與宣威火腿齊名。石林鹵腐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以豆腐為原料,用食鹽、辣椒面、八角面、花椒面等精心配方,經傳統工藝腌制而成。石林鹵腐,形狀整齊,色澤紅艷,內里金黃,細膩醇厚,鮮香可口,堪稱色、香、味俱佳,為佐餐上品。石林鹵腐的品種有:酒鹵腐、油鹵腐、雞樅鹵腐、乾巴菌鹵腐等,各具特色,有各種包裝可供選擇,品牌不一。在石林土產雜貨店內及商場內均可買到,為饋贈佳品。
購買推薦:石林本地生產腐乳的廠家較多,如孟家腐乳,雲林醬菜腐乳等,縣內各中大型超市均有出售
乳餅
乳餅是石林一大特產,是當地人把新鮮的羊奶煮沸,再加入適量酸水,使其凝固,然後壓製成塊,晾乾後即成乳餅(屬乳酪的一種)。乳餅的吃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燴,亦可生吃,還可以做成火腿夾清蒸乳餅,青豆燴乳餅等菜餚,冬季生產的乳餅品質較好。
購買推薦:
1、石林雙龍菜市場(又名新商場):這里的乳餅以農家自製為主,稱重計量;
2、朋成乳餅,羊奶媽乳餅,石林縣境內兩家較大的乳餅生產企業。產品規格350g/袋,真空包裝。縣內的金方超市及副食商店均有銷售。
剁碎骨頭成美食——石林骨頭參
骨頭參它是雲南石林撒尼人一年四季天天食用的傳統鹹菜,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滋味鮮美,香、酸、甜、辣、咸俱備,是含鈣質、脂肪、蛋白質等營養豐富的佳品。
每逢春節,撒尼山寨喜氣洋洋,家家戶戶殺豬過春節。一頭豬除板油煉成油,豬肉腌成臘肉以外,剩餘的骨頭、肚雜、油渣,用扎骨刀剁細成粉白色。適量加入姜、蔥、蒜、辣椒粉、包穀酒、精鹽等配料攪拌揉勻,裝入陶瓷罐腌制。
野生食用菌
石林的野生食用菌品種很多,有雞樅 、牛肝菌、乾巴菌、青頭菌等等。你如果七、八月份來石林,就可以大飽口福,或炒、或炸、或燒湯……都美味異常。
石林湯鍋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農歷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長湖或乃古石林景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火把節。這時如果你來到石林,就可以在觀看了精彩的鬥牛,摔跤比賽後,在場外不遠的樹林里大吃一頓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湯鍋,其中有羊肉、狗肉、驢肉等。這里的湯鍋烹飪技術極好,各種肉燉得恰到好處,不硬不軟;無膻味、腥味等怪異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後回味無窮。
蕎粑粑蘸蜂蜜
蕎粑粑蘸蜂蜜,是石林彝家有特色的一道菜,它採用本地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煎成餅,即為蕎粑粑。食用時蘸上一些蜂蜜,又香、又甜、讓人吃了難忘。
圭山臘肉
圭山臘肉質地優異,和當地的獨特自然條件相關。圭山地處山區和高寒山區,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0—13℃,農歷冬臘月平均氣溫6℃,是腌制臘肉的最佳季節。且氣候乾燥,日常強,霜期長。養豬以玉米土豆米糠和綠葉植物為飼料,肉質細,瘦肉多,油脂薄,為腌制膜肉創造條件。
羊湯鍋
石林地區地處高原,山區的黑山羊是本地特有品種,肉質細嫩,香而不膻,常連皮切成大塊以大鐵鍋熬至七八分熟撈出冷卻,切成帶皮薄片加入原湯煮開即可盛上待客,配以用干辣椒面、花椒面、鹽巴、蔥、薄荷等調制而成的醮水食用,其湯色白味鮮,羊肉酥而不爛,回味無窮。亦可用小鐵鍋邊煮邊吃,可放入各種蔬菜、面條、粉皮等,鮮香撲鼻,營養豐富。
⑤ 薊縣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薊縣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薊縣的特色食品有:盤山磨盤柿、天津板栗、核桃、金絲小棗、香白杏、紅果、獼猴桃;山野菜、野山珍分布廣泛;地方特色小吃有花生蘸、涼粉、切糕、大棗蒸餅、驢打滾、油酥燒餅、螺絲餅、一品燒餅等。下面我們來看看薊縣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咯吱盒
咯吱盒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白面、鯰面為輔料,將黃豆磨好成漿狀,放入姜黃、白面、鯰面混合成糊糊狀,放在大鍋中攤成片狀,兩個片中間夾餡,切成四方形或棱形,放入油鍋中炸透,其味道鮮美可口,令人回味無窮。薊縣的各個集市均可買到。
豆腐乳
豆腐乳是一類以黴菌為主要菌種的大豆發酵食品,所含成份與豆腐相近,可開胃消食。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植物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故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您不防品嘗一下薊縣西關生產的豆腐乳,其質地綿軟,回味悠長。
回頭
這種小吃既可油炸又可水煎,而這種小吃的名字由來顧名思義:把做好的長條型的面條上放好牛肉餡後再折回去兩頭包緊,既為回頭。做法雖簡單但餡料卻很講究,要放的作料需有:花椒水、青菜、蔥、姜、蒜、醬、麻油、味精、醬油,這些可是一樣也不能少喲。
特點:色澤金黃、透亮,外脆里嫩,味咸鮮香,管保愛吃肉的你大呼過癮。還等什麼,趕緊來薊縣品嘗吧。
炸花椒芽
炸花椒芽是山區農家特色菜品。花椒芽多為農戶或者遊人從花椒樹上揀新鮮葉芽採摘下來,外面裹澱粉、鹽,下鍋炸,待花椒芽呈嫩黃色即可撈上來,端上餐桌就可以實用了。這道菜保留了花椒葉獨特、鮮美的味道,香脆可口。
炒柴雞蛋
炒柴雞蛋是遊客在農家院用餐的必點菜。薊北山區的柴雞蛋多產自山地散養雞,又稱柴雞,該雞採用天然綠色喂養,飼料來自大自然的野蟲、草籽等,所產雞蛋個兒小、黃兒大、色澤鮮黃,營養價值是普通雞蛋的10倍,且味道鮮美,深受遊客青睞。炒柴雞蛋也成為薊縣農家飯的.代表菜之一。
煎燜子
以綠豆澱粉熬成,切為方丁,於熱鍋中油煎,佐以醬油、麻醬、醋、蒜等佐料。清香適口,別有風味,與芝麻燒餅共食最佳。
水庫鯽魚 鯽魚俗稱鯽瓜子,它肉味鮮美,肉質細嫩,極為可口。鯽魚營養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
一品燒餅
一品燒餅也是薊縣特有的傳統風味宮廷食品之一。一品燒餅,配方講究,燒制精細,是薊縣傳統的著名糕點。其外形扁圓,色澤麥黃,外粘一層芝麻,用油炸過,層次均勻,每個約重30克,具有味道純正、香甜可口、脆而不硬、酥而不綿、口感細膩、餅餡清香等特點。
碗坨
碗坨以蕎面為主要原料,雜豆面為輔料,將兩者混和在一起,倒入碗中,放在籠屜上蒸,蒸熟後,放涼,吃時用刀子將其切割成小塊,然後放芝麻醬、蒜泥、醋、辣椒油等佐料。這道小吃在薊縣的大街小巷均可買到。
子火燒
子火燒是薊縣特有的傳統風味宮廷食品,原名叫「子餑餑」,因其形狀像算盤子,故名「子火燒」。子火燒在清朝最盛行,特別是康熙、嘉慶、乾隆等皇帝,每逢清明節謁陵路過薊縣,或赴盤山行宮時,均攜帶些子火燒回宮食用,從而成為京東的名特傳統食品之一。 「子火燒」有獨特的製作工藝,它選用精製麵粉、小磨香油,拌有芝麻、花椒鹽為餡料。近年來,邦均食品廠繼承了傳統的製作工藝,精選原料,還增加了果脯、蜜餞、瓜子仁、山楂糕等原料,既增加了營養成分,又保持了傳統的特殊風味,使子火燒具有味道純正、酥香適口、食而不膩的特點,為老人和兒童所喜愛,亦為饋贈親友之佳品。
白記水餃
以牛羊肋條、脂蓋的肥中瘦肉,伴以膏菜或西葫蘆成餡。皮薄餡大,口松味鮮,不膻不膩,味道醇厚。
曹記驢肉
因創始人姓曹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曹記驢肉,精選新鮮優質驢肉,配以多種香料,放進鍋里慢火煮七至八個小時。曹記驢肉,富含蛋白,酥爛易嚼,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恩發德蒸餃
清真風味小吃。1921年由時文德創建。用洗凈的西葫去皮去瓤,羊肉末用開水烙透。攪入醬油、花生油、香油、精鹽、蔥薑末。最後將西葫餡投入拌勻。將擀成的面擠捏成道士帽形的餃子生坯,上屜用旺火蒸熟。特點:有咬勁、不滲油、肥而不膩、鮮嫩味美。
鍋貼
鍋貼餡料同樣有韭菜和豬肉,只是包的手法不同。包好之後,下鍋煎成金黃色,就可以上碟。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吃鍋貼是沒有配上姜絲的,因為檔主說,他們北方人本來就是這樣吃的。
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是農家飯必冷盤之一,所用原料均為新鮮的黃瓜、小蔥、水蘿卜、苦麻菜、生菜等,有些蔬菜就產自農家院自家的小菜園,遊客可以自行採摘、清洗,拿到餐桌上,蘸著農家自製的豆瓣醬、甜面醬,味道香甜爽口,營養豐富,深受廣大遊客的歡迎。
⑥ 魯山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來到河南魯山旅遊,肯定要吃遍魯山啦!魯山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魯山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山攬鍋菜
魯山攬鍋菜是古老與現代精湛烹調技術相結合、精工細做「雜燴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據傳,起源於明朝洪武年間,後經楊氏幾代人的潛心研究,結合當地人酷愛咸鮮、滑嫩、香軟的特點製作而成。
豆腐過油燜,黃里透白,軟硬適度。粉條精選上乘好粉,柔細綿長,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過,黃澄澄、香酥酥。攙雜蒜苔、金針、當地蕨菜、時令青菜等。再加上數十種中草葯配製的特等香料,使該菜鮮香軟嫩、咸辣適口,色形兼備。
魯山羊雜湯
魯山羊雜湯是魯山縣的特色小吃。魯山羊雜湯,味道鮮美,羊肉的味道不濃不淡,剛剛好。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魯山羊雜湯的做法:取羊雜中口感最好,最有嚼頭的腸、肚;由於用羊肉湯會有很重的羊肉味道,而且成本會比較高,所以採用豬骨頭燉湯,湯呈乳白色,鮮香而不膩;湯中再加入霉乾菜和香菜作配料,味道更加誘人。
魯山水席
「魯山水席」始創於1908年,以魯山宴席傳統風味為基礎,融取宮廷御膳烹飪技術,工藝講究,製作精細,形成了具有魯山風格,色、香、味、形俱佳,符合中原地區社會風俗習慣的宴席佳餚,其魯山水席「八碗八」更是別具一格,錦上添花。
「魯山水席」名稱的由來,一是緊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二是指似水流雲的上菜順序。魯山水席以湯取勝。這湯,就像一首徐緩有致的音樂,開始時味道淡淡的,然後加選點麻辣,最後再加糖變成甜味兒。
魯山黃燜肉
黃燜肉系魯山縣魯陽鎮具有特色的回族食品之一,是已故回族老人買寅亭創始於民國初年,現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所燜肉全部為牛、羊肉,鍋內放內三層,上層為酥肉、中層為塊肉、下層為肉丁。具有色鮮、肉爛、味美的特點,適合老、中、青各類顧客的飲食。
槲墜
槲墜是魯山縣西部、西南部山區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傳統製作上以甜味為主,現代人製作時則根據個人品味而定。魯山槲墜的獨特風味在包裹物槲葉上,槲葉是山毛櫸植物槲櫟之葉片。魯山西部、西南部山區鄉,該資源極為豐富。
槲葉有種特殊的.清香味,用其製作的槲墜剛出鍋時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剝開後咬上一口軟甜香糯,清香漫入肺腑,食者如入仙境。更令人叫絕的是槲葉又是一種天然防腐劑,煮熟的槲墜只要浸沒在煮時的原液中,可一月左右不變質。
魯山羊肉燴面
羊肉燴面在魯山小吃市場上資歷不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從鄭州引進的。當時在魯山縣向陽路中段開了一家鄭州羊肉燴面館。經過多年的時間,魯山羊肉燴面在鄭州羊肉燴面的基礎上,經過從原料的選擇,佐料的配比、加工的程序、製作手法上的創新後,形成了獨具風味的魯山羊肉燴面,在眾多品種的魯山小吃市場上獨樹一幟。
微友推薦:東關老十字街的丸子湯,實恵好吃。湯清、丸酥,可口鮮香;西關大街的清真胡辣湯,粉皮、牛肉、麵筋,可得勁。早上來一碗丸子湯或者胡辣湯,再咬一口酥香火燒,幸福不過如此。
魯山胡辣湯
胡辣湯也是魯山的一道地方名吃,其味道和逍遙胡辣湯以及北舞渡胡辣湯的味道都不一樣,魯山胡辣湯發源就是西關柵子門老國營食堂。湯的顏色和逍遙鎮的紅色不同,沒有糖色染過的,所以呈自然的褐色。魯山胡辣湯是精選羊肉片、豆腐絲(油炸過的豆腐乾切為細絲)、粉皮、麵粉(勾芡用)、蔥、胡椒、其它佐料等熬制而成,是魯山人們早餐的最愛。
魯山漿面條
河南的不少地方都有漿面條,但是在我心中,唯有魯山的漿面條味道最好也最為特別,是魯山人家鄉的味道。魯山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黃燜肉
黃燜肉系平頂山市魯山縣魯陽鎮具有特色的回族食品之一,是已故回族老人買寅亭創始於民國初年,現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所燜肉全部為牛、羊肉,鍋內放內三層,上層為酥肉、中層為塊肉、下層為肉丁。具有色鮮、肉爛、味美的特點。
(6)偏遠山區好吃的地方擴展閱讀:魯山的著名景點
1、堯山景區 AAAAA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頂上,千岩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堯山,並為堯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堯山也稱大龍山,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又因山上眾多石峰酷似人形,後史稱之為石人垛、石人山。堯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
2、畫眉谷 AAAA
畫眉谷是國家AAAA景區,位於河南魯山縣堯山鎮境內,總面積30平方公里。景區距平頂山市100公里,距鄭州、洛陽、漯河、許昌、均在200公里以內,距鄭石高速出口僅11公里,311國道從景區門前穿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畫眉谷因有眾多畫眉鳥在此棲息繁衍而得名。景區中,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石洞、湖面、雲海、紅葉、山花、野果、中葯材、珍禽異獸,原始森林,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各類景點100餘處,植被覆蓋率達95%。景區中有碧潭成串、基岩光滑,跌水歡歌的盤龍谷;碧波盪漾,山清水秀,被譽為「袖珍三峽」的杜鵑湖;造型奇特、山峻澗深,岩石呈紅色的紅石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紅石瀑、六疊瀑;如火如荼、花香四溢的千畝杜鵑花海;古木參天,蔽雲遮日的原始森林。景區中還有巧奪天工、如神來之筆的駱駝峰、仙掌峰、二蹬崖、東、西光石腦、老虎石、雞冠石、金龜、石猴、石人、天井、葯王洞。
3、中原大佛 AAAA
中原大佛1997年開始奉建,2008年9月初一開光,歷經12年,投資12億元。大佛高208米,用黃金108公斤,合金銅3300公斤,特殊鋼材15000噸。大佛法相庄嚴,巍峨聳立在堯山腳下佛泉寺,周圍九層山峰環圍,左似青龍盤繞,右如白虎伏卧,前有朱雀展翅,後有玄武鎮守,加上佛前四季長流的沙河聖水,佛泉湯地,景觀資源豐富,環境秀美,是難求的風水寶地。
中原大佛造像慈祥庄嚴,神聖而靈驗,注目大佛,與人無窮的智慧和心靈的慰藉,給朝拜的信眾增添了信心和福報,是理想的祈願、修身之地,其教人向善的文化精髓,亦將凈化大眾心靈,創造和諧社會環境,祈福國泰民安。
中原大佛聳立於河南中原,五方五佛之中,是留於世人又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財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都親筆題寫「中原大佛」,世界佛光會會長、人間佛教創始人星雲長老更是題寫「世界第一中原大佛」。
4、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AAAA
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段,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石)海拔2153.1米,主要景觀240多處,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座,海拔2000以上的山峰30座。其因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水質優良,人文景觀輝煌而得名。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降於堯山腳下,現有墨子故里遺址。
石人山有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的眾多山峰;有萬頃波濤、恍若仙境的雲海;有造型奇特、似字如畫的千年古松;有超凡脫俗、不拘一格的瀑布;有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四季風光。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60-200米高的瀑布17處,高的石柱40多處,石人、將軍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轎。
5、昭平湖風景名勝區 AAA
昭平湖風景名勝區,原名昭平台水庫,源於漢光帝劉秀與王莽昆陽之戰時,劉秀在此拜始祖劉累後築台招兵而得之。它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城西10公里處,面積40餘平方公里,是依託原昭平台水庫開發建成的風景名勝區。它橫斷沙河,形成了高峽平湖,面積約38平方公里的湖面一望無際,水面浩瀚,容量達6.5億立方米。水庫內有金山島、姑嫂石及夏代劉累邑、魯陽古洽所邱公城遺址。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石人山與昭平湖相映成趣,風景奇特壯觀。
水天一色,周圍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充滿了詩情畫意。昭平台水庫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里,蓄水量7.27億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為一體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景區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8平方公里,這里自然景觀秀美,人文內涵豐富,1995年8月,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凡到過這里的人都說:「廬山奇,峨嵋秀,昭平湖美景看不夠」。
⑦ 黃山宏村有哪些必吃的特色美食
毛豆腐, 芙蓉糕,豆腐老鼠,石雞,蟹殼黃,臭鱖魚這些食物都是必須要去吃的特色美食,臭鱖魚和毛豆腐外地的遊客根本接受不了這些味道。
⑧ 漠河有什麼好吃的 特色美食小吃介紹
漠河好吃的美食
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是東北特色菜品之一,漠河人在遵循此菜原有烹飪手法的基礎上,又加了一道蒸的工序,即在燉肉前,先將白肉上鍋蒸20分鍾。這樣做出的白肉血腸,色澤鮮明、口感香醇。漠河各大小餐館都能吃到此菜,一砂鍋大概30元。
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漠河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之一,因漠河鄰近山區,所以這里的蘑菇種類繁多,且原汁原味。通常用來燉雞的夏天一般用鮮蘑,冬天則干蘑菇居多。此菜的特點是營養豐富、口感咸鮮,漠河各大小餐館都吃得到,一砂鍋差不多30元。
鱈魚燉豆腐
鱈魚是漠河特產的珍貴冷水魚之一,用它燉豆腐,可謂營養豐富,鮮上加鮮。但這道菜的季節性比較強。夏秋季節鱈魚肉肥,且打撈量多,40元左右就吃得到。但是到了冬天河面凍結,鱈魚就非常難得,而且魚肉也比較少,菜價自然會相應貴些,差不多一砂鍋60元。
烤狗魚
狗魚是漠河特產的冷水魚之一,夏秋季節尤其多。當地人的吃法多數是紅燒和燒烤。漠河北極村在夏季有很多燒烤攤,幾乎家家都有這個菜品,幾塊錢一條,味道鮮美,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去品嘗一下。
油炸糕
油炸糕是漠河當地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糯米中間加豆餡,下油鍋炸制而成。特點是糯米粘而津道,豆香濃郁,口感酥軟,味道香醇。通常1元可以買到2個或3個。在漠河各小飯店、攤位的早點里都可以吃到,是當地必不可少的食品。
鍋包肉
經典的東北菜,口味酸甜。20世紀初,道台府宴請中東鐵路官員阿法那西耶夫之時,主廚鄭興文按照俄國人喜歡的酸甜口味,把中國傳統的「焦炒肉片」改了口味,並根據烹調方法起名為「鍋爆肉」,只是後來俄國人發音不準,逐漸傳成了「鍋包肉」。
⑨ 中國哪裡的小吃最多最有特色而且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