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賓陽縣有哪些好吃的菜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賓陽縣有哪些好吃的菜

發布時間: 2022-12-11 16:25:50

⑴ 賓陽的特色美食作文

狗腳
賓陽有句俗語:狗腳滾三滾,神仙徛毋穩。寒冬吃狗腳,
賓陽狗腳
是賓陽夜宵美食中的精品。挑選狗爪子,嫩的比效好吃,(狗爪子)分二種類型,前爪子短一點,後爪子長一點,一般吃狗爪子如果要是補筋,補筋選擇長的比效好一點,筋比效多。
酸粉
賓陽酸粉歷史悠久,它以特有的地方民間風味聞名縣內外。賓陽酸粉作為冷盤小吃,它粉質雪白幼嫩,配料金黃噴香,上面放上幾片清脆的酸黃瓜和少許鮮紅的辣椒末。
酸粉
1990年,在南寧舉行的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賓陽酸粉被指定參加食品小吃一條街展銷,由於其風味獨特,運動會期間每天早上8、9點鍾眾多食客排長隊等候品嘗,會後統計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寧南方大酒店舉行的全區名菜、名點、名小吃評比活動中,賓陽酸粉榮獲「優秀小吃」稱號,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稱號。
白斬狗
賓陽白斬狗肉是以本地產的土狗為原料,宰殺後佐以特殊的中草葯蒸煮熟而成
白斬狗
,肉鮮嫩味香醇,為上等的溫補食品,起滋陰壯陽之功。食用賓陽白斬狗肉時,佐以酸姜、酸蕎頭、洋桃、蒜泥、指天椒、紫蘇、上等花生油以及自配的特殊醬料,味道更是可口。每年夏至,為賓陽人民傳統的「狗肉節」。在賓陽招待外地客人都要上白斬狗,謂之:不吃白斬狗和賓陽酸粉等於未到賓陽。1990年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在南寧舉行,賓陽「白斬狗」和「賓陽酸粉」參加食品小吃一條街展銷,每天都銷出幾十條白斬狗。1995年,在南寧南方大酒店舉行的全區名菜、名點、名小吃評比中,賓陽白斬狗被評為「優秀菜點」,2000年,又被授予「廣西名菜」稱號。

⑵ 賓陽韭菜炒螺絲 賓陽有道菜叫韭菜炒螺,不知道是什麼螺。據說長在田間地頭。知道的介紹一下

可以的韭菜炒螺絲<br _extended="true">原料:<br _extended="true">螺絲肉,去殼的我們這里賣8塊錢一斤,我買了半斤。韭菜2塊錢的。<br _extended="true">做法:<br _extended="true">步驟1、螺絲肉買回來,要好好的洗洗,先用鹽泡個5到10分鍾,然後用手用勁的抓抓,多沖洗幾遍,一定要洗干凈的,不然會澀嘴的。<br _extended="true">步驟2、把韭菜洗干凈,然後切段。<br _extended="true">步驟3、鍋中油熱,放點干辣椒,薑片爆一下,然後倒入洗好的螺絲肉煸炒一分鍾加點料酒接著煸炒一下。<br _extended="true">步驟4、倒入韭菜,煸炒一下,加鹽大火煸炒2到3分鍾。<br _extended="true">步驟5、加點雞精就可以起鍋了,不知道外省的朋友有沒有吃過這道菜,反正江蘇人吃的比較多,簡單口味也不錯。

⑶ 賓陽都有哪些特產

賓陽酸粉、賓陽鹽糕、白香糯糍、賓陽壯錦、賓陽竹編等。

1、賓陽酸粉

賓陽酸粉產生於中國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因賓陽夏日天氣潮濕炎熱,食慾不振。因此產生了這一種米粉製作方式。賓陽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賓陽鹽糕

賓陽鹽糕是一種小吃,傳統的鹽糕有杯糕和碗糕兩種,後來又增加了芋頭糕和七色糕。用瓷製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頭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盤蒸制的,蒸好出盤時再切成一塊塊菱狀體。

3、白香糯糍

白香糯糍以糯米為原料,將糯米洗凈後浸透,放入蒸籠內蒸至熟軟松化。撈出放入石臼內,用一根大木頭舂成糊狀。然後將糊狀的粑粑撈在盆內,趁熱分成小團,再將小團捻扁成圓形,白白的、軟軟的,然後根據個人喜好放入黃豆粉、紅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餡料。

4、賓陽壯錦

賓陽壯錦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起源於漢代,形成於唐宋時代。賓陽壯錦編織技藝傳承了傳統壯錦古老的織造器械、編織工藝、編織材料和圖案風格,其產品有生活日用品類,藝術品類,旅遊紀念品類三大類。

5、賓陽竹編

賓陽竹編以竹子或以竹為主兼雜木、藤、絲、草等輔助原料編製成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籃、花盤、花托、箱子以及各種家居裝飾品。賓陽竹編生產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⑷ 賓陽哪有回鍋肉賣

賓陽,可以在賓陽鍋鍋旺簡餐、龍老弟辣子雞、鄉居上品、蒙記食府等買到回鍋肉。回鍋肉起源四川農村地區。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會製作。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⑸ 廣西39個縣市最特色美食大搜羅,看看你吃過幾個

西林縣----白軌麻鴨

中國沙糖桔之鄉--西林,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旅遊資源豐富,有萬峰湖景區,八萬水源洞、周邦洞群、那勞岑氏建築群、古商埠達下、古鎮火柴等,還有古句町國古跡銅棺、銅鼓古跡銅棺、銅鼓等人文景觀。

樂業縣 ----野生刺梨

樂業,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位於廣西西北部,居住著壯、漢、瑤、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個民族,其中壯族佔50%,漢族佔48%,其他少數民族佔2%。

凌雲縣---白毫茶

凌雲縣百歲以上壽星有365人,高過世界長壽區認定標准占人口的比例,是中國首個「全國異地長壽養老養生基地」,先後獲得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重點產茶縣」、「國家西部地區教育『兩基』攻堅先進縣」、「廣西衛生縣城」等國家、省部級榮譽稱號。

蒼梧縣---六堡茶

蒼梧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是著名黑茶六堡茶的原產地。榮膺「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八大產脂縣之一"、「全國詩詞之鄉」和「全國初級電氣化縣」等稱號;縣內有石橋龍岩名勝風景區和爽島民俗風情旅遊區等旅遊景點。

巴馬縣---巴馬香豬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顯得很珍貴。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百歲以上壽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巴馬是「中國香豬之鄉」。2005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田林縣---八渡筍

田林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所轄的一個縣,是廣西土地面積第一大縣。位於廣西西北部,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區。聚居著壯、漢、瑤、苗、彝、布依等11個民族,總人口28萬。 2015年,田林縣城總面積達4.96平方千米。

都安縣---都安山羊

都安瑤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全國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發育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縣城奇峰異洞,岩溶景觀,全國遐邇聞名。都安是中國都安山羊之鄉、中國竹藤草芒編織工藝品之鄉和中國野生山葡萄紅酒基地。

羅城縣---野生毛葡萄酒

羅城縣,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羅列如城而得名;又傳因縣城建於先之羅義村,遂定名羅城。羅城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三江縣---荷花鯉

三江侗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屬於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山地谷地氣候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著名景點有:石門沖自然生態景區、程陽八寨景區、丹洲景區等。

環江縣---香鴨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地處廣西西北部,廣西第三林業大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全國綠化模範縣,境內有九萬山久仁和木論喀斯特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廣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環江還是「全國蘭花之鄉」。

上林縣---黑豆豬腳煲

上林縣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是大南寧經濟圈的重要一員,被人們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後花園」。中國老年學會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向廣西上林縣授予「中國長壽之鄉·廣西上林」牌匾和證書。

隆林縣---黑米棕

隆林各族自治縣是廣西僅有的2個各族自治縣之一和百色市12個縣(區)中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1997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是電站庫區,「九五」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和平班水電站就在隆林境內建設。

馬山縣---黑山羊

馬山縣位於廣西中部,地處紅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駱越長壽之鄉。全縣現轄7個鎮4個鄉,145個村,6個社區,總人口51萬人,有壯、漢、瑤等9個民族,總面積23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區。

忻城縣---乳鴿酒

忻城縣原屬柳州地區管轄的縣份,2002年12月28日起屬新成立的來賓市管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物產豐富。是一座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除壯族外,還居住著漢、瑤、仫佬、苗、回、滿等15個民族, 其中壯族人口佔92.8﹪。

天等縣--指天辣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屬廣西崇左市。1952年由鎮向縣、龍茗縣合並為鎮都縣,1957年改天等縣,即壯語Hin daengj的音譯,意為聳立的石頭。

富川縣---富川臍橙

富川瑤族自治縣種植的水果、糧食,養殖的畜禽、淡水魚遠銷歐、美、亞。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棗、臍橙、銀魚、桂花魚被列為廣西基地縣,臍橙獲中國同類產品金獎。富川瑤族自治縣擁有「富川八景」、「古明城」、「靈溪廟」等旅遊景點,被譽為「小桂林」。

隆安縣---粉蒸肉

隆安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代管縣,是大西南鐵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面積2277平方公里,人口40.53萬,有壯、漢、苗、瑤等13個民族。

天峨縣---六畫山雞

天峨縣是廣西林業重點縣,素有「森林王國」、「綠色寶庫」之稱。龍灘水電站座落在距縣城15公里處,被譽為「西南水電之都」。天峨縣是著名的 「中國山雞之鄉」、「中國油桐之鄉」和「中國金花茶之鄉」、「廣西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廣西內陸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

融安縣---金桔

融安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景區有紅茶溝國家森林公園、大洲風景區等。農副名產有金桔、沙田柚、羅漢果、香菌、頭菜等,金桔是全國著名特產。有目前廣西保存最完好的騎樓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稱。

宜州市

宜州,位於廣西中部偏北,隸屬河池市,是著名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一座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更是一座擁有21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宜州是「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遊名城,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明星城市和中國最具有民俗特色旅遊目的地。

靖西市---大果山楂

靖西市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代管的縣級市,是全國典型的壯族人口聚居地。境內以溶蝕高原地貌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異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譽,是旅遊、度假和避暑的理想勝地。

鹿寨縣--- 椪柑

鹿寨縣位於廣西中部,柳州市東南部,有壯、漢、苗、瑤、回等18個民族。鹿寨的導江上龍橙為古代貢品,鹿寨碰柑於1994年和1997年兩度獲得國家農業博覽會金獎,享譽國內。

靈川縣---狗肉

靈川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桂林市東北部,東、南、西三面環抱世界風景名城桂林市,為歷代「楚粵往來之要沖」;境內氣候適宜,特產豐富,是廣西重要的商品糧、柑桔、毛竹生產基地,素以「地靈人傑山川秀,物華天寶五穀豐」而著稱於世。

田東縣---芒果

田東縣位於廣西西部,地處右江河谷腹部,地處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從西至東貫穿其中,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境域版圖頗似一隻巨大的芒果。

扶綏縣

扶綏縣,隸屬於崇左市,有「五鄉之城」。「上龍之鄉」、「白頭葉猴之鄉」、「甘蔗之鄉」、「劍麻之鄉」、「瓜菜之鄉」的美譽,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先後榮獲廣西經濟發展十佳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等榮譽稱號。

興安縣---桂林米粉

興安,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屬桂林市轄縣,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

荔浦縣

荔浦縣,隸屬於桂林市,荔浦縣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是享譽中國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產基地,榮獲「中國衣架之都」稱號。荔浦是「文場」戲劇的發源地之一,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全州縣---紅油米粉

全州縣是桂林市轄縣,歷史文化悠久,以「地靈人傑川秀,物華天寶五穀豐」而著稱於世,是桂林市行政區規劃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是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桂北湘南的物資集散中心,是「中國金槐之鄉」。

容 縣---沙田柚

容縣古稱容州,玉林市轄縣,是楊貴妃的故鄉、沙田柚的原產地,沙田柚居「廣西三寶」之首,古代列為朝廷貢品,容縣也是廣西最大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萬人。

浦北縣---香蕉

浦北縣隸屬於欽州市,是中國種蕉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縣,被譽為「中國香蕉之鄉」。公路兩旁的山嶺林木茂盛,鬱郁蔥蔥,繼2005年榮獲廣西綠化先進縣後,2006年,又摘取「廣西綠化模範縣」的桂冠。

賓陽縣---酸粉

賓陽縣由南寧市所轄,賓陽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以「百年商埠」聞名於桂中南。

藤 縣

藤縣是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百強縣、全國綠化百佳縣、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商品糧食基地縣、全國十大松脂生產基地縣、全國八角之鄉、玉桂之鄉。

靈山縣

靈山縣隸屬於欽州市,縣城與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貴港市六市形成了1個半小時經濟圈,是著名的中國荔枝之鄉、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養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

陸川縣---陸川豬

陸川縣隸屬於玉林市,縣境內因有九洲江、米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陽河和清湖河六條河流而得名。是中國鐵鍋之都、全國最大的小型挖掘機生產出口基地、全國八大良種豬之一陸川豬原產地。

博白縣---京都片皮鴨

博白縣,古稱白州,隸屬於玉林市。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縣,與廣東湛江市以及廣西北海、欽州相鄰,是沿海與內地的交匯點,具有西部的東部、西部的沿海區位優勢,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岑溪縣----三黃雞

岑溪市,位於兩廣交界處,是珠三角經濟圈與大西南和兩廣交流的結合點之一。享有中國花崗岩之都、中國古典三黃雞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玉桂之鄉等的美譽,榮獲中國綠色名市、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市等稱號。

橫 縣---魚生

橫縣著名的的「中國茉莉之鄉」,是典型的農業大縣,是國家商品糧和蔗糖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雙孢蘑菇生產基地、甜玉米生產基地,廣西最大的桑蠶生產基地之一。

北流市---荔枝

北流市,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市)」、中國陶瓷名城」,是廣西第二大僑鄉。

桂平市---綠豆糕

桂平市,別名潯州,是農業重鎮,是廣西第一人口大縣,廣西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內河船舶生產基地、休閑服裝生產基地、黃沙鯊養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首個以「佛教文化」為主導的旅遊城市。

⑹ 賓陽武陵菜糍由來

賓陽武陵菜糍是南方很流行吃的糍粑。長得好像是餃子的Plus版內容卻大有乾坤—— 韭菜、豬肉、魚肉、白蘿卜,買到的都是阿姨們現包現炸的,到手熱騰騰入口第一口酥脆,第二口又有點粘糯的感覺,餡兒又香又好吃。

賓陽武陵菜糍的做法

首先,糍的餡料頗為豐富,匯聚了多種新鮮食材拌炒而成。其中包含著芥菜、韭菜、豆腐皮、白蘿卜、豬肉、魚肉等,分別切碎剁成末,再分別放入油鹽等炒熟,最後把各種熟食放到一起撈勻備用。

糯米打成粉後,用篩子篩取精細糯米粉,取一部分用水搓成粉團,放進鍋中煮熟,然後摻和餘下的糯米粉用手搓擦,使其均勻,而後捏成適當大小的糯米團子,加入炒制好的餡料,就可以把糯米團的邊緣捏實,其形狀類似於漂亮的大貝殼。

煎糍的製作程序不算太復雜,但想要完美製作還是需要考究。放進油鍋里生煎,生煎時,邊煎邊不停地翻動,使其厚薄一致,圓圓勻稱,幾分鍾後撈起,涼一會再煎,如此三四次,直到表皮呈金燦燦即可。做成無褶大餃子的形狀香煎,總之很好吃。童年的記憶。

喜歡吃帶湯的很簡單,糯米搓成圓球狀,和把已經調好的餡料一起放進鍋里煮,加入適當的鹽,湯圓糍浮起來就表示熟了,當然,已經包好陷的月亮糍粑也可以放進鍋里一起煮,或者蒸著吃,不過要注意火候,別讓月亮糍露餡噢。香氣撲鼻,吃一碗熱騰騰的賓陽菜糍,再冷的冬天都不怕。

⑺ 賓陽有什麼特產

賓陽有什麼特產

大地回暖,流浪已久的太陽又回來了,接下來我為您帶來了賓陽有什麼特產,歡迎閱讀!

1、艾菜糍

每年清明節前後,有個綠綠的團狀食物就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了。有人叫它青團,也有人叫它艾葉粑粑,但是賓陽人更喜歡叫它艾菜糍。

賓陽人童年記憶中的艾菜糍是這樣的,摘下春天的第一把鮮嫩的艾葉,清洗干凈瀝干水份,將適量的艾葉焯水,焯水後放一個大盤子里裝著備用將焯水過後的艾葉分批放入石碗中加入艾葉水一起搗碎。

將艾葉水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做好皮後塞入黃豆、紅糖、花生混合的粉末包好,外層撒上一層白色粉末。

賓陽有一些地方做的.艾菜糍,不加餡料,會直接用簡單粗暴的吃法——蘸紅糖醬,稠稠的紅糖劃過糍粑柔軟的身體。記得小時候,當熱氣騰騰的艾葉糍粑端上來,我立馬就抓起一個塞進嘴裡,入口還有一股艾草的清香,滿滿的紅糖和艾葉混合的香味,令人懷念。

2、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又叫花米飯、烏飯,是壯族在傳統節日時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因上過《舌尖上的中國》而廣為人知。它是用糯米泡在楓葉汁(黑色)、紫藍草汁(紫色)、紅草汁(紅色)、黃花汁(黃色)里分別染成黑色、紫色、紅色、黃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蒸熟後的糯米飯,五種顏色混在一起,色彩繽紛,非常好看。

五色糯米飯是用從植物中提取的顏色來給糯米染成五彩繽紛的顏色,將洗干凈的植物摘葉去梗後搗碎,然後倒入鍋中並加入冷水煮沸後繼續小火煮8分鍾,然後將水和渣分離,把水裝入碗中放涼。植物上色的糯米飯還會帶有植物的清香。

五色糯米飯顏色艷麗好看,但味道不免單一,加入臘腸、蘿卜乾等搭配一起,或者撒上紅糖、白糖,也能夠品嘗不到不同口味的五色糯米飯。

3、古辣香米酥

古辣香米酥軟可口名揚四方,嘉德八度筍香脆美味享譽全區,在廣西飲食店用戶達500多家,年銷量200多萬斤。糯米甜酒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強身健體的滋補食品,甘棠三寶粽子、粉利、扣肉純手工製作,富有民族特色,香醇爽口,十分鮮美,甘棠扣肉被評為「廣西桂南地區名菜」,新埠美酒口感美味,功能獨特,包裝精緻,深受顧客喜愛。

;

⑻ 賓陽酸粉的菜品歷史

廣西賓陽酸粉作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誘人而聞名遐邇。酸粉是一種涼拌粉,把酸甜的醬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紅燒肉、臘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現在你的眼前。
相傳,北宋皇祐五年(1053),朝廷派樞密副使狄青率部南征儂智高來到賓州(今賓陽縣),而儂智高則在距賓陽縣城以西19公里的昆侖關憑險固守。狄青於元宵之夜在營中張燈結綵、歡宴過節以迷惑對方,暗中卻派出兩千輕騎從背後偷襲昆侖關,而後突然前後夾擊。儂智高措手不及,大敗而逃,遁往雲南大理,狄青大獲全勝。在賓陽居留期間,狄青部下多為北方人,不喜歡吃米飯,提出要吃面條,而賓州盛產大米,沒有面條,難以滿足要求。但是,再難也難不倒精明的賓州人。人們用大米浸泡後,磨漿蒸成米粉,配以鹵水肉片等作料送到營中。將士食後,對米粉嘖嘖稱贊。時逢南國早春,氣溫驟升,悶熱如夏,北方將士不服水土,出現了拉肚、發痧、不思飲食等現象。賓州人又精心將米粉再度改造,蒸成薄薄的粉片,配以米醋、酸黃瓜、香菜等調料讓將士食用。想不到,這種酸粉真神,將士們食後頓覺胃口大開,神清氣爽,拉肚和發痧竟也不治而愈。將士都稱這種有提神、消暑、止渴、開胃、祛濕除熱功效的粉為酸粉。從此,賓州酸粉成了當地一種奇特的小吃,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賓陽人愛吃酸粉,粉店食者如雲,加上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外地食客,使得賓陽縣城的賓館酒樓和小飯店、大排檔,到處都有酸粉供應。而滿街的酸粉攤中,要說歷史最久、味道最佳的,當首推蘆圩南街酸粉了,這里的顏家、關家、鄒家、老扁酸粉世代相傳,歷久不衰。南街酸粉選料上乘,手工製作,別具一格。
關於可口的賓陽酸粉,還有一段美如其味的傳說呢。傳說有一孝順的媳婦對家婆特別好,家婆生病了,不能吃硬的食物,沒有胃口,媳婦看著家婆日漸消瘦,心裡著急,就變著法子給她做好吃的。可是炎炎夏日,家婆又吃不下油膩的東西,媳婦就把米磨成粉,和著水蒸得酥軟酥軟的,加以糖醋、佐料,使家婆的胃口大開。經過媳婦的精心侍候,家婆的病很快好了,酸粉也就隨著媳婦孝順的佳話傳了下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⑼ 南寧十大特色菜

10.賓陽酸粉

酸粉在賓陽當地可是出了名的好吃,據說賓陽酸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這種粉的特點是酸甜可口,柔滑香脆,非常適合夏天食用,解饞又開胃。難怪當地人會說:「夏天吃酸粉,病貓都精神」。

9.生榨米粉

這是一種頗具特色的米粉,跟我們吃過的米粉有很大區別,當地簡稱「榨粉」,外地人聽口音以為是油炸的米粉,其實不是,這個「榨」應該是壓榨的意思。生榨米粉加工的時候會放存一段時間再拿來食用,所以會有一股酸味,這個酸味恰好是當地人的最愛。

8.橫縣大粽子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的習慣,橫縣也不例外,不過橫縣的粽子跟外地的粽子大不相同,僅從大小上來看一個起碼挺10個,一個人還真吃不完。橫縣大粽子不僅個頭大,味道也很好,現在已經成為廣西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7.炒粉蟲

把大米磨成漿蒸熟,然後搓成條狀,看起來像蟲子,所以叫粉蟲。

6.南寧炒螺

正宗的南寧炒螺採用殼薄肉厚的田螺,加上一種叫紫蘇的植物同炒一鍋,那叫一個香,讓人口水直流。炒螺在南寧的夜宵攤隨處可見,炎熱夏天的晚上,一碗炒螺配一兩瓶啤酒,好不爽快。

5.五色糯米飯

南寧是一個壯族聚居的城市,所以每年三月三的時候五色糯米飯在南寧開始流行起來。五色糯米飯有黑、紅、黃、白、紫五種顏色,除了白色其他四種顏色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不同顏色不同味道,每一種味道都清香可口,可惜這個季節吃不到。

4.酸野

為什麼叫酸野呢,很多人都吃過到不了解,其實「酸」字大家都懂不用解釋,「野」是南寧白話,指的是「東西」,酸野意思就是酸東西。酸野一般採用當地應季果蔬加工而成,這些果蔬包括蘿卜、李子、木瓜、番石榴、黃瓜、芒果等。酸野生津解暑,非常適合夏天食用。

3.橫縣魚生

廣西人吃魚生是出了名的,但廣西最會吃魚生的地方應該是橫縣了吧。橫縣魚生無論是選材、加工、擺盤都讓人賞心悅目,配料也是非常豐富,包括紫蘇、薄荷、魚腥草、酸橘等20種。

2.檸檬鴨

檸檬鴨做法十分講究,鴨子一般採用當地的土鴨,配料主要是陳年腌制的檸檬,外加十多種調味料加工而成。檸檬鴨味道非常沖,第一口感覺強烈,但第二口之後你就停不下筷子了。

1.老友粉

廣西歷來有嗦粉的習慣,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友粉是南寧當地特色美食,與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梧州炒河粉並稱「廣西四大粉」。老友粉酸辣可口,咸香具備,夏天吃了開胃,冬天吃了暖身,南寧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