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來貴州必嘗的特色美食,你知道幾個分別是什麼
1、蜂岩黃餃
。蜂岩黃餃色澤金黃,光亮度好。性脆、酥,味甜、香。營養豐富,口感極佳,深受消費者歡迎。
蜂岩黃餃跟蜂岩麻餅、蕎皮、米花、米皮、米線、提餃等形成一個特色食品系列。廣泛流行於民間的飲食之中,統稱為「泡茶」。
2、南白黃糕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上等的黃糕粑切口斷面呈金黃色。
細膩而油潤,其中的糯米粒晶瑩閃亮,吃進口中糯而不沾,香甜可口,有冷食或蒸、炸、烤、煎等吃法。切片蒸食,吃起來綿、軟、香、糯,滋潤爽口。
3、腸旺面
腸旺面又稱腸益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漢族風味麵食。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
腸」即豬大腸,「旺」則是豬血,加上面條,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 「腸旺」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貴陽市區內各小吃街均有賣。
4、貴陽絲娃娃
絲娃娃是一種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乍聽這名字,真嚇人一跳,如同《西遊記》中唐僧面對高徒拿來娃娃狀的長生果大喊:罪過,罪過!
絲娃娃因其形狀上大下小猶如裹在襁褓中的嬰兒,故名。貴陽絲娃娃用米麵粉做成薄氏狀小圓餅烙熟,包在麵皮裹成小卷食用,別名素春卷。口感綿香四溢,極富特色。
Ⅱ 雲南美食有哪些
雲南省省會昆明位於雲貴高原中部,這里終年陽光湛藍,溫暖如春,是著名的「春城」、「花都」。在昆明,有一絕是你不能錯過的,那就是昆明的美食,與其他地方菜不同的是昆明美食不論從原材料到飲食習俗都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品嘗昆明美食,不僅讓你大飽口福,還能讓你大飽眼福。本文就來介紹下雲南美食有哪些,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
進餐時,以大「海碗」盛湯,加味精、胡菽、熟雞油。湯滾油厚,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磕入碗內,繼而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雪白、細嫩。然後再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2、宣良烤鴨
宣良烤鴨是別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烤鴨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帶享有盛名了。宣良烤鴨製作考究。先將「湯褪」干凈的鴨,從腋下開洞,剔棄內臟和腳爪,配以佐料,在鴨的皮肉間吹氣,把鴨身吹鼓,再用鐵絲鉤吊住鴨脖將鴨掛於爐壁內側慢慢燒烤。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塗沫蜂蜜水、豬油和鴨唷撲於表皮。這樣烤出的鴨,皮黃脆不焦,肉酥鬆軟,甜嫩離骨,色鮮味美,香氣四溢,非常可口。
烤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食味香甜;肥鴨油脂較多,肉質老香,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製品食用,那更是別具風味。
3、汽鍋雞
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建水縣盛產陶器,有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稱為汽鍋。
汽鍋雞做法獨特,吃起來雞肉嫩香、湯汁鮮甜,是一道美名越傳越遠的雲南名菜,深受中外食客的贊譽。
加入「三七」、天麻、蟲草等名貴葯材烹飪,便成為「三七」汽鍋雞、天麻汽鍋雞、蟲草汽鍋雞,為雲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
4、蕎麵包子
蕎面被稱為保健食品。雲南的高寒山區普遍種植蕎麥,部分地區還把蕎麥當主食。蕎類食品很多,如糕點中的蕎坨、蕎餅等,面點中的面糕、蕎面條、蕎炒麵等。
蕎包子是雲南大眾面點之一,製作方法頗多,經歷代廚師研究創新,四味蕎包曾在全國第二屆烹飪比賽中獲銀質獎章,深受國內外營養學及食品工藝學的專家好評。
蕎包子色澤金紅,外表酥鬆有小裂紋,口感酥、化、膩、香、甘,食後回甜,中老年人特別喜歡。按照中醫葯膳的觀點,蕎麥具有清熱解毒、降氣寬腸、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的功效,適用於腸胃熱積泄痢、自汗偏頭痛、紫癜、瘡毒等症。
5、洋芋粑粑
洋芋的學名叫馬鈴薯,俗稱土豆。中醫認為土豆性平,有和胃、調中
、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疼、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症。
將洋芋洗凈、煮熟、剝皮、搗呈泥狀,加入適量麵粉製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鍋里炸至焦黃、定型,取出後即成一圓勺狀,邊上較薄,中間稍厚,上面撒上椒鹽和辣椒面,吃起來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這就是昆明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吃攤上的洋芋粑粑。
6、路南乳餅
路南縣圭山、石林、尾則、畝竹箐、西街口等,盛產馳名中外的乳餅。乳餅是選用新鮮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凝固後加壓製成塊狀,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餅。優質乳餅色白略帶黃色,表面有油質,無酸味。民間將乳餅放入罐內密封,可存放半年不變質。乳餅的吃法很多,可煎、蒸、煮、烤,切絲炒肉,還可生吃,切成片與火腿片相間,即可製成聞名的雲腿乳餅罐頭。
由於乳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可烹製成各種美味菜餚,加之製作簡單,容易保存,深受人們喜愛。
7、滇八件糕點
昆明風味糕點,系選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採用傳統「兩面火」烘烤工藝精心配置而成。
每盒裝八件,有八個品種、八種口味,故稱「滇八件」。有硬殼火腿餅、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雞棕酥、火腿大頭菜酥。風味獨特,包裝精美,為饋贈佳品。
9、鹽餅子
鹽餅子是昆明地區的大眾小吃。分甜、咸兩種,以鹹味的居多。用小麥麵粉加酵母和水調和成面團使其發酵,加入小蘇打中和酸味。用熟豬油、花椒油、食鹽、炒熟的麵粉拌成 椒鹽面團。將酵面團摘成小劑,每個小劑中間包上五分這一椒鹽面團,用擀麵杖經過反復疊、壓擀,呈斧頭形,用平底鍋上火,鍋底布少量植物油,下入生坯用小火烙至兩面金黃。
由於鹽餅子用的是發酵面團,成品形膨鬆柔軟,外皮香酥焦脆,有不太明顯的酥層,內部軟和化膩,口味酥香微麻。如是甜餡,則是內部包上由白糖、炒香的芝麻、陳皮和糖板油切成的`小丁拌合的餡,香甜可口。
10、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
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入口冰涼。
11、抓抓粉
抓抓粉,是雲南夏季消暑的涼食。成品清涼甜潤,富有韌性。因是用特製的有洞鏟形器往凍粉上面抓成細絲,故有此名。
12、豌豆粉
豌豆粉是雲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後凝回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姜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
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症。
13、餌塊
餌塊是一種風味食品,大理一帶的餌塊更是別有風味。清早走在大街上,你隨時可以看到一個個小攤,一個火盆上放置著張鐵絲網,下面是紅紅的栗炭火。攤主正在翻烤著一塊 塊白色的園餅,餅比較薄,一會兒就烤熟了,聞起來有點香,這就是餌塊餅。隨後,攤主將餌塊餅放在一個盤子里遞給食客,由食客隨需放上佐料。有的喜歡在餌塊中裹上一根油條,有的則喜歡將燒餌塊掰成小片後放到熱豆粉湯里吃,這就是大理街頭常見的早點——燒餌塊。
餌塊也可以製作成絲狀,叫餌塊絲。有兩種煮餌絲比較出名,一種叫扒肉餌線,另一種叫脆香餌絲。扒肉餌絲是先將雞胸肉或豬腿肉煮扒至肉泥狀,剔骨後備用。用雞湯作輔料,放入煮熱的扒肉,再加上蔥、芫荽、辣椒、酸菜等佐料,然後將煮熟的餌絲撈進碗中。扒肉餌絲吃起來綿軟香爽,富有營養而又不油膩。脆香餌絲製作工序較復雜,先用臘豬頭熬湯作輔料,佐料用煎雞蛋絲、油炸豬皮脆丁、油炸洋芋丁、沸水中汆過的苦菜絲、沸水煮過的豆芽、瘦臘肉絲等,再加適量蔥花芫荽、辣椒油等,然後將蒸熟的餌絲放入湯碗中即可。
餌絲還可以炒吃、鹵吃。炒餌絲中有一種叫「大救架」,傳說明永曆帝逃難路過滇西,途中腹內飢餓,向路邊的一村婦討飯吃。村婦當即用火腿肉、韭菜、酸菜等作輔料,炒了一盤餌塊給皇帝吃,皇帝吃後贊賞不已,後來就把這種炒餌塊叫做「大救駕」了。
製作餌塊的原料其實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舊時,舂餌塊可是一景。春節前,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也有用木模壓製成餅狀的,木模上有喜字、壽字、福字、魚、喜鵲之類的圖案,壓制出的餌塊餅也就有各種花樣了。
14、燒豆腐
燒豆腐是昆明夜市中的著名風味小吃。以優質的石屏豆腐,用炭火燒熟,配以佐料而成,皮黃香酥,心白素嫩。入夜,昆明街頭巷尾爐火映照,香味四逸,自成民俗一景。
是滇南地區的風味小吃,每塊約二十克重,是採用優質黃豆經磨豆、去殼、泡發、磨漿、煮漿、濾漿、成型、濾水、發酵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其中發酵工藝是關鍵,發酵時間短了豆腐發硬且有酸苦味,過長則腐 敗變質。所謂燒豆腐實際是一種小型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豆腐經發酵處理後許多不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的營養素,受到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於人體需要。
15、乳扇
乳扇是產於大理的奶製品,形制更為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頗難形容。
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制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應是一種特形乾酪。乳扇可作各種菜餚,涼拌、油煎、小炒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
16、菠蘿飯
菠蘿飯是具有傣族的糯制食品。製作時,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七至八小時,然後淘洗干凈,與剁細的豬肉攪拌均勻,把准備好的菠蘿用刀在其頂部端切出一個蓋,然後掏去菠蘿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去的蓋蓋上,放到甑鍋里蒸熟,當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時,即可食用。其味香甜可口,並有補血潤肺之功效。
17、油淋乾巴
18、竹蟲
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寄生在竹筒內,以食嫩竹為主,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筒內,到11月份體肥停食,宜捕,過時則變蛹。
19、蜂蛹
蜂蛹又名蜂胎、蜂子,是蜂幼蟲在封蓋房未羽化的變態蟲體。蜂蛹(包括雄蜂蛹、工蜂蛹及少許蜂王幼蟲)在發育中均以王漿、蜂蜜、花粉為食,其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保健食品。據資料介紹,雄蜂蛹含蛋白質20.3%、脂肪7.5%、碳水化合物19.5%、微量元素0.5%、灰分9.2%、水分42%、尤其是維素A大大超過牛肉、雞肉,僅次於魚肝油,維生素D的含量超過魚肝油,是目前人們食用昆蟲食品的佼佼者。
蜂蛹的吃法很多,有蜂蛹煎蛋 、姜蔥炒蜂蛹、椒鹽蜂蛹、煎荷包蛋蜂蛹、金沙蜂蛹生菜包、蜂蛹四吃、油炸蜂蛹、香辣蜂蛹、蜂蛹上玉樹、松籽炒蜂蛹、甘藍椒鹽蜂蛹盞、蜂蛹花仁羹、咸酥蜂蛹、脆皮蜂蛹等。
Ⅲ 貴州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16個「貴州八大名小吃」:腸旺面、豆腐圓子、戀愛豆腐果、糕粑稀飯、牛肉粉、貴陽雞肉餅、黃粑、破酥包、碗耳糕、黑糯米八寶飯、荷葉糍粑、絲娃娃、米豆腐、牛打滾、燉雞面、豆沙窩。20個「貴州十大名菜」:糟辣脆皮魚、蕨菜炒臘肉、小米鮓、雞茸白果、糟辣茄夾、八寶甲魚、泡椒板筋、鹽酸干燒魚、辣子雞、魔芋鍋巴炒肉絲、酸菜蹄膀、黔味紅燒肉、綉球蹄筋、宮保雞、魔芋燒鴨塊、辣子醬、糟辣苦蒜肉末、折耳根炒肉、炒青岩豆腐、狀元蹄。
雖然說現在很多人出去旅遊都喜歡去一些網上比較火的地方,像之前在某軟體上面非常火的陝西、成都等等地方,導致當地的人直呼不要再去了,不然東西都吃不起了,其實出來這些地方,貴州也是有非常多特色小吃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5種最受歡迎的貴州小吃,看著就好吃,少吃一樣都別說你去過貴州。
第五種:洋芋耙
它是在貴州很常見的一種街頭小吃,當你還在很遠的地方是,你就能聞到香味,被烙的金黃的洋芋耙哦,吃起來也是非常的香,
Ⅳ 雲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是什麼
滇菜即雲南菜,是中國菜體系中民族特色最為突出的一個地方性菜系,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名廚多匯,兼收歷代地方、民族飲食之精華,雲南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復雜性、融合性等特點在這一地區表現尤為突出和鮮明,下面就來看看雲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1、大理白族酸辣魚風味獨特的玉溪酸湯涼米線,以味美聞名全省,到過玉溪的人,不品嘗一下涼米線的味道,是會後悔莫及的,這道美食早在清康熙年間就有記載製作,其製作手法一直流傳至今,不過有些人第一吃還是接受不了其味道,就像喝胡辣湯一樣,雖然沒有濃重的胡椒味道,但想要適應習慣這道美食還需要多吃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