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襄陽襄城區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襄陽襄城區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2-10 23:41:13

Ⅰ 襄陽最值得游覽的景點有幾處你知道有哪些特色嗎

黃家灣自然風景區,襄陽唐城影視基地,襄陽古城,古隆中,習家池,鹿門寺;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適合人類居住,有很多的好吃的,地域特色謀略。

Ⅱ 襄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古隆中

隆中也稱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區,也是襄陽市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距襄陽城西約20里。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重修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觀星台、棋盤石等眾多景點。

2、仲宣樓

仲宣樓是為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個仲宣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懸掛沈鵬等名家題寫的「仲宣樓」等8幅匾聯。樓內有壁畫石刻建安七子圖。可分為城牆、城台和主體樓三大部分。

3、夫人城

東晉時梁州刺史朱序鎮襄陽時,前秦苻丕來攻,序母韓夫人登城巡視,見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領女婢及城內婦女於此斜築新城一段,後此角果被攻破,幸賴新築之城垣,方擊退攻城之敵,因稱此段城垣為夫人城。明初在此擴建子城。

長24.6米,寬23.4米,上嵌石匾,鐫「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數通,其中同治年間(1862~1874)樹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勝跡夫人城為最」等字樣。

4、鹿門寺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門寺位於襄陽城南約15千米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郁立神祠於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復名鹿門寺。

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在此建「三高祠」,並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於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保存有石鹿、龍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碑刻。

5、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東道樓,位於襄陽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磚築台,中以條石拱砌洞,洞高4.5米,寬3.5米,台上建5開間重檐歇山頂式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橫屋4間,西南有鼓樓、鍾樓各一。

6、古城牆

襄陽城牆位於襄陽市襄城區境內,起初築於漢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長7.6千米,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築,外用大塊青磚壘砌。



(2)襄陽襄城區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擴展閱讀

襄陽市地形為東低西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部、中部、西部分別為丘陵、崗地、山地,約占襄陽總面積分別為20%、40%、40%。

東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間,主要分布在棗陽東部的新市鎮、鹿頭鎮、劉升鎮、吳店鎮、平林鎮、王城鎮等,最高點是與河南省交界處的玉皇頂,海拔778.5米。

中部為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棗陽西部各鄉鎮和襄陽、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東部鄉鎮,宜城孔灣鎮八角廟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點。西部為山區,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全市最高點。

Ⅲ 襄陽有什麼好吃

街邊隱藏的那種小吃
襄陽人民廣場肯德基最右邊的玻璃房,燒魷魚。
火車站附近晨光小學門口三輪車小攤,烤麵筋。
襄城區北街裡麵店面,泡芙。
人民廣場名都小吃城下樓梯間,瓜子餅。
佰人王,口水吧那一條街都有小吃

襄陽特色菜餚
三鑲盤
是襄陽地區的傳統風味名菜,它是集中「炸紫芥(炸豬肝)」「炸排骨」,「炸腦泡」三菜之所長於一饌。三菜各呈一色,各獻一味,一菜三吃,故名「三鑲盤」。
清蒸槎頭鯿
襄陽的鯿魚早在南北朝時就著盛名。相傳當時襄陽刺史張敬兒為取寵齊高帝,特別製造了「陸艫船」,載運一千六百尾鯿魚往京都建業上貢。為此,齊高帝以鯿魚的地方名「槎頭鯿」賜封張敬兒為「槎頭刺史」。食用槎頭鯿魚,以清蒸最佳。
糖醋白菜

糖醋白菜是襄陽市飲食業創新菜品之一,已編入《中國菜譜》。 糖醋白菜取材襄陽卷心大白菜(又名「襄陽白」)。此菜十分爽口,甜酸適度,兒童特別愛吃,也適合上海人口胃。
醬豬大骨
又名手抓筒子骨,主料為豬腿筋骨。這道菜的特點是:清香宜人,汁濃味醇,實屬滋補佳品。吃的時候需備好一次性塑料手套和塑料吸管,用戴手套的手取筒子骨,吸管插入骨筒內吸凈骨汁,然後再食肉。
回鍋肉
回鍋肉是襄陽的代表菜餚之一,也是襄樊人喜愛吃的一種具有家常風味的葷菜。回鍋肉選料大多選用帶皮豬肉的精華腿股部分,這種肉有肥有瘦,用紅鍋爆炒之後,薄薄的肉片捲起小窩。也可用較肥的五花肉煮後爆炒,煮肉的湯還可加點時鮮蔬菜,這樣就湯菜俱全了。
襄陽麵食
包面
包面在襄陽又叫餃子或餛飩。襄陽人逢年過節或改善伙食,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家庭,總要吃一頓傳統的小吃--包面。襄樊的包面歷史悠久,相傳明、清之間即已盛行,不僅省內聞名,也吸引了不少全國過往旅客。
襄陽酸辣面
襄陽人俗稱火巷口酸辣面,該面聞起來酸中帶肉香,入口酸、辣,但與普通的四川、雲南等的辣味又有所不同。雖然主味以酸為主,但食用後,又不會出現普通的酸性食物的消化快、飢餓早、胃酸過多等現象,酸性食物又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等功效,該面實為襄陽早餐之一絕!
炸醬面
炸醬面、豆腐面都是襄樊較普遍的風味小吃,是典型的早餐。其做法與牛油麵一樣,只是其佐料與牛油麵佐料有異。炸醬面以炸醬為主料,豆腐面以豆腐、海帶為主料,面主要是以鹼面為主。
酸漿面
為襄陽市棗陽的獨特麵食,已有300 多年的歷史。經幾代人的不斷改良、更新,所做出的酸漿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開胃、預防傷風感冒等功效。時至今日,在琚灣條條街道,酸漿面的香味充斥著人們的口鼻,許多襄樊市區居民經常駕車前往棗陽品嘗美味的酸漿面。
襄陽風味小吃
襄陽王府小點
明代襄憲王朱瞻的襄陽王府天天必備的小吃點心,且花樣眾多,後由於賓客在外廣為傳播而流向民間,成為歷史悠久的襄陽名點。王府小點以優質雜糧和天然綠色植物為原料烘焙而成,低糖低脂,香氣濃郁,酥脆無渣,風味獨特,長期食用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夜壺油茶
襄陽的「夜壺油茶」是一種適宜於冬季夜晚的小吃。油茶製作方法簡單,但調味講究。先把麵粉溫火炒香,略呈黃色,後將羊油或牛油、胡椒、豆豉、蔥、姜、鹽等放入適量,加水煮成糊狀即可。吃時,放碎蒜苗、炒花生米(壓成小粒),香味四溢。睡前來一碗,可暖胃、潤肺、生熱。舊時冬季,叫賣者身背好幾十斤重的大銅壺,走街串巷叫賣,所以人們戲稱它為「夜壺油茶」。
米窩
以大米、黃豆漿,入專用勺,下油鍋炸制而成。色金黃,圓窩狀,中間薄焦酥,邊圈厚柔軟,含有蔥、姜、芝麻香味。
油饃筋
麵粉加適量鹽、明礬和水調和,用手按成片後切成條形,置沸油中炸黃即可,味外焦內軟。有點像油條,但比油條勁道多了,口感非常棒。
玉帶糕
系谷城縣地方傳統名點,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歷史。該品選用精糯米粉、高級白糖、上等麻油等為主要原料,佐以青絲、紅絲、核桃仁、金桂等,採用特殊手工藝精心製作而成。具有健脾開胃、潤肺生津等功能,食、葯兩宜,清香爽口,甜而不膩。因糕體形似皇袍玉帶,故名" 玉帶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