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瀘州豆花飯在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瀘州豆花飯在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09 19:05:06

⑴ 瀘州小吃

珠子街,多的很的小吃,包你滿意哈。吃到爽歪歪

⑵ 請問太原哪裡有瀘州豆花飯

好像沒有吧
網路里
在太原根本
找不到瀘州
豆花飯店

⑶ 瀘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瀘州好客,但請人「吃飯」往往不是真的,你根本沒有吃飯的機會,喝酒才是真的。 2、瀘州人在酒桌上的行酒令的方式可以申報吉尼斯,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種,但萬變不離其宗,沒有一個酒城人願意自己喝酒,都希望別人喝酒。 3、在瀘州人的餐桌上,一頓就可以吃到古今中外各種酒,從瀘州老窖到郎酒到啤酒到葡萄酒,作為酒城人,瀘州人在酒文化上包容性很強,不排外,曾經流行在白酒中加紅牛飲料便是明證。 4、和瀘州人在一起喝酒不可能喝到假酒、歪酒,很多人都是行家,不要說品種,香型、度數、年份都是他們選擇酒的理由。 5、瀘州酒文化崇尚酒仙、酒神,反對酒鬼。 6、瀘州是中國最北端的「南國風景線」,可以吃到典型的嶺南水果一一荔枝和桂圓,楊貴妃是否吃的是瀘州荔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年最後一顆新鮮荔枝和桂圓都是讓瀘州人給吃掉的。 7、瀘州的小吃和特色菜餚看起來更符合北方人的口味:黃粑、豬兒粑、倫教糕以及葷豆花、酸菜豆花,都不以川味的麻辣取勝,質朴而個性突出,一如瀘州人的性格。 8、在瀘州吃早餐絕對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光麵食就有幾十種「常規武器」的佐料讓人選擇。 9、瀘州很多小飯館炒的萊比大飯店還好吃,找這樣一家館子並不難,坐下點一份回鍋肉就知道好壞。 lO、在瀘州吃一頓美味很便宜,一毛錢的串串香、l 0元錢隨便吃的片片魚、幾塊錢的豆花飯處都是。 11、瀘州的街邊零食「豆腐魚」不用吆喝,不用做廣告,滿街的香辣味就會把人吸過去。 12、瀘州擁有外地人最不可能的模仿和引進的美味享受一一在魚船上吃江河魚,於是到長江邊漁船上吃魚成為不少外地人到瀘州的必修功課。 13、到瀘州吃火鍋沒有人會放過最有瀘州風味的魚頭火鍋,憑著這道菜,有人斷定四川火鍋起源於瀘州。 14、瀘州的飯館非常喜歡設置雅座,連非常小的館子也不例外,但雅座不「啞」一一喜歡熱鬧的瀘州人用來隔離雜訊。 15、任何一種交通方式都可以到瀘州一一無論是鐵路、公路、水路還是航空。 16、瀘州人創造並發展了公路超長客運的交通方式一一用汽車把旅客運送到幾千公里以外,歷時幾天幾夜,對上干萬的打工者而言,瀘州成了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和衣錦還鄉的見證。 17、雖然瀘州城的橋梁越修越多,多到大家都不知道沱江三橋、長江三橋在哪裡,但瀘州人依然保持了坐渡船過河的生活方式,沱江渡口保持了幾百年也許上千年,長江渡口已經成為四川最大的渡口。坐船渡河的獨特感覺是過橋沒有的,尤其是在客輪運輸漸漸衰敗的今天,據有關人士考證:狀元楊升庵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客居瀘州時寫的。 l8、每到枯水期,長江、沱江江邊和江心就會露出河灘沙壩,瀘州人可以享受海灘的樂趣。 l9、無論從成都還是重慶到瀘州,瀘隆高速公路的開闊都讓人眼前一亮,比起小氣的成渝高速,讓駕車人和旅客一進入瀘州就有個好心情。 20、瀘州人看飛機編隊飛行表演已是家常便飯,作為抗戰時期著名的「駝峰航線」重要的後方基地,軍民共用藍田機場給了瀘州人很多開闊眼見的機會。 2l、瀘州的街道高低起伏,讓瀘州沒有成群結隊自行車的煩惱。當然,擁有一輛自行車也不錯,至少在城市裡騎得很悠閑。 22、瀘州沒有三輪車——很多年以來就沒有,讓城市不會顯得擁擠不堪,這在繁華而狹小的中心半島意義更大。 23、瀘州的的士車很多,打的非常方便,而且瀘州的的哥眼睛特別尖,在街上用手梳一下頭都會引得幾輛的士停車。 24、花上1元錢就可以坐上214路的雙層觀光車觀賞全城景觀。 25、瀘州的城市主幹道並不長,也不太大,但堵車的時候很少,充分體現了一句話 「小的是美好的。」 26.7,占州的城市廣場個個都有個性,在白塔廣場看噴泉、在館驛嘴廣場看兩江匯合、在鳳凰山游園晨練、在澄溪口廣場喝茶、在國窖廣場品味酒文化、在大梯步跳舞、在北梯步隔江看新區,這樣的城市生活其樂無窮。 27、「瀘州有座塔,離天三尺八」。說對了,報恩塔離天堂最近一一購物天堂。這里聚集了近10家大商場。 28、「瀘州有座鍾鼓樓,半截在天里頭。」雖然鍾鼓樓已經變矮了,但聲音還是很宏亮,半個城都聽得到。 29、忠山公園不用門票就可以進去,這個曾經是不少瀘州人童年嚮往的地方,很多人小時候都玩膩了,搞得現在不怎麼去,但就園林景觀而言,這里依然是瀘州最好的。 30、曾經是江邊連綿不斷的垃圾堆,在整治後成為最適合居住的濱江路,也創造了數量巨大、最為集中的再就業崗位,瀘州人不僅會生活,也很有想像力。

⑷ 瀘州豆花飯怎麼做好吃

【瀘州豆花飯】的做法步驟

1
黃豆,大米提前4個小時泡漲【大米放點,主要是增加潔白度】

2
黃豆放料理機內,在添加適量的水。【料理機我分4次來打。每次打水不要加的太多,剛剛能攪拌最好。】

3
每次我打基本打20秒,我就停一分鍾

4
連續打了3次,打的特別的細

5
打完好的漿,往裡面添加水,我差不多一次加了3斤的水

6
倒入布袋子過濾了【鍋里就是純正的豆漿】

7
裝豆渣的口袋,放入清水盆中,洗。裡面豆渣洗的白白凈凈。在一起到入豆漿鍋中

8
開始燒豆漿。這時候要不間斷,攪鍋底【以免巴鍋】

9
硫酸鎂我用了2勺子,在往裡面加開水,拌勻

10
趁熱,用鍋鏟舀硫酸鎂點豆漿面上;一邊的點,就看見豆花一點點的出來;我差不多用了20分鍾來點,讓豆花跟水分離【還有些笨的辦法,把硫酸鎂液一下倒入,但這樣豆花出來要少很多,口感要差點】

11
用有篩子的,把裡面多餘的水打掉

12
壓緊,讓豆花凝固

13
用刀劃成一塊一塊的

14
在用小火,燒開,就可以啦

15
蘸水的調料【蔥花,木姜油,醬油,菜油,油辣椒,豬油,鹽巴,味精】

16
吃的時候,豆花蘸上蘸水就好啦

⑸ 成都哪些豆花飯比較好吃

地處西南的四川,火鍋、缽缽雞、串串、兔頭……吸引無數人為成都競折腰。

大家對成都美食的認知,逃不出「麻辣」二字,但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里不管是火爆麻辣的重口味,還是綿香悠長的溫和一面,兼容並包的氣質讓食物的甜咸辣味融合得恰到好處,從晨早到夜幕降臨總有各種美食來挑逗你的味蕾。


上面一層是豆花,下面有牛肉、酥肉、肉丸子、豆芽、蝦餃、冬瓜、土豆、海帶等等。 賣相很一般,味道確實黑巴適。

吃了三碗飯,撐得要命,真希望我有兩個大大的胃,裝滿豆花兒!


小譚豆花

說起豆花,大多數成都人第一反應就是小譚豆花。他家豆花用料足,很有老成都的味道。饊子豆花里的饊子又香又脆、豆花面麻辣十足。

冰醉豆花也相當巴適,加了醪糟和枸杞,清涼爽滑,帶著絲絲甜蜜,人氣很旺。

人均:15元

地址:西大街86附13號

⑹ 豆花飯(一)

四川南部鄉村,家裡來了稀客,推豆花接待是最高的禮遇。即使到了今天,生活好了,雞鴨魚肉都不稀罕,桌子上擺上幾碗白生生的嫩豆花,那個檔次一下子就提高到讓人心滿意足的地步。

推豆花是最具儀式感的。家家戶戶的屋檐下,大多有一架石磨,平時閑置,一到家裡要來貴客,勤勞的家庭主婦,早早的把堆在磨盤上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後挑來清水,翻起可以轉動的磨盤,露出磨心,從里到外仔細洗過。

那邊廂,早把自家去年秋天收獲的黃豆精挑細選,一顆顆飽滿圓潤的豆子,清洗干凈後用溫水浸泡。天一見亮,家裡的大人就把能推磨、添豆子的人叫醒。屋檐下,響起單調的推磨聲,間或有勺子碰在石磨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這是推豆漿的過程。鄉下講究的人家,為了多出漿,會用新豆老豆搭配浸泡,如果自家地里正好有茁壯生長的豆苗,也可扯幾片豆葉子磨進豆漿,要的就是那綠色自然。幾千年農耕文化的熏陶,不要小看了鄉下人的廚藝,他們深諳飲食調和之道。

豆漿推就,倒進平時煮飯炒菜的大鐵鍋,柴火勻勻的燒開,豆漿沸騰了,待面上的泡沫消失,散發出濃郁的豆香,取來紗布口袋過濾,去除豆渣,重新洗凈鐵鍋,倒入過濾後的豆漿。這時候,如果有早來的客人進屋,或者家裡還有小孩,主婦自會舀起一小盆豆漿,用白瓷碗裝了,請遠道來的客人喝。

從豆漿轉換形成豆花,這是個飛躍。從火候到點膽巴水(或是石膏),最看手藝技巧,川南農村用一個字形容,點!點代表量,卻又沒有準確的數量,只是一個概率,全憑掌握大局的主婦去悟。用點形容豆漿到豆花的過程,是禪的智慧,是恰到好處,是拿揑到位。

從推豆子到熬豆漿、點豆花毎一道程序都不敢馬虎,必須認真對待一氣呵成,所以才會有一句話,"殺牛都等得,推豆花等不得。"

你家的豆花好吃不好吃,標准很簡單,必須要有純正的豆子的香味,豆窖水是甜的。川南樂山的豆花,最美在於淳樸。作家汪曾祺曾說:"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東西!北京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雞湯煨成,過於講究。"談到吃,我認為本真為上,花式太多就過了。遠不如樂山鄉壩頭的豆花更存其本味。

樂山農村,不會做豆花的很少,因為以豆花待客,已成樂山鄉俗,每到貴客至,必有豆花,方能應景,至今仍保留。至於各家做法,總有絕技,嫩、老均有奧妙,嫩須得筷子可夾起,老不能有穿孔,穿孔即過。豆花除了自身的香味,還要靠蘸水更上一個台階。豆花的蘸水,是把豆花推向星光大道的介紹人,一城一地、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絕配,川南夾江、峨眉山一線的食客,喜歡用豆瓣加上辣椒油,我母親是白馬場的,從小傳承的豆花吃法,必須用純正的菜籽油煎朝天椒,加上性感的小香蔥和迷妹性的元荽,加油加少許醬油,她們家以為,這樣本色出演才能完美體現豆花的香味。現在市面上許多打著豆花飯招牌的館子,所賣豆花一股水臭,絲毫沒有一點豆子的香味,完全是對豆花的污辱。

我在這里反復強調豆花本身發散的香味,是因為世上許多人的嗅覺存在差異,他們僅有味覺,停留在甜、咸、麻、辣、酸、苦的層面。而嗅覺則是一種感覺,人對很多美味的辨識都是通過嗅覺進行的,據說人的嗅覺可以分辨三百多種不同的味。比如同是一根蔥,炒肉的大蔥,做作料的小蔥,那香味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小蔥,在講究食材口味香味的眼中,也分大頭的和小頭的,根部有頭有紅色外衣包裹的小蔥稱為香蔥,是做豆花蘸水的不二選擇。

一個合格的美食家必須具備嗅覺靈敏和味覺功能,否則就是南郭先生。

現在而今大大小小飯館里賣的豆花,以我對豆花的理解來看,很少有幾家合格的。以樂山城為例,吃過的豆花飯館子應超過百位數,打及格分的僅有幾家,麗景園的渾漿豆花、牟子大悲寺邊上的姐妹豆花、江南人家對門的三娘母豆花等。有一天,一個戰友看見岷河路上有飯館在門口支起石磨,每天都有人推豆花,我去了,直到湊近點豆花的鐵鍋,都沒聞到豆子的香味。既然來了,勉強點了豆花和幾道菜,果然,豆花不及格,充滿了水腥臭。還有一次,住在草堂寺的楊哥說,鼓樓街巷子里有家小館子,賣黑豆花,已經二十多年,想來應該不錯,結果一去大失所望,除了豆花是用黑豆子磨的,幾乎聞不到一點豆子的香味,有形無味。

古郡犍為縣倒是吃過幾家不僅合格,甚至可以打分到良好的豆花,一次是去文廟,看望對古文有相當造詣的賴金普老師,就在文廟街邊,一家簡陋的蒼蠅館子賣的豆花;還有一次是嘉陽煤礦的三姨媽帶我去鷺島小區,一家小館子,無論是紅燒豆腐還是炒牛肉絲,都達到完美的口感。

當然,走過路過樂山市許多區縣鄉鎮,夾江城頭的"文豆花",去遲了豆花賣光,只有豆腐可吃,生意興隆。以我之見,豆花飯之魁首當推嘉陽煤礦所在地的三井,那裡有條小街,三四家賣豆花的店子,其中一家叫"畫眉豆花",那家人的豆花,是我認為唯一達到良好成績的,我經常為了吃上那一碗豆花,不惜早起,從樂山開車六十多公里,經高速公路從犍為下轉一段山路,就是為了那一碗彌漫著濃濃的傳統香味的豆花。

⑺ 瀘州合江城裡有哪些好吃的特色菜

合江特色菜:南灘河魚、合江白果燒雞、合江蘿卜半湯魚、合江桃杞雞卷、泡椒鳳爪 、川辣瓜條、棒棒雞、堯壩煙筍湯、合江葷豆花、白油藕丁、薑汁豇豆、土龍蝦、麻辣兔腰、福寶豆花飯和臘肉、合江葷豆花、堯壩煙筍湯、水尾大竹、合江古樓山臘肉、合江天堂筍

合江旅遊:福寶國家森林公園、玉蘭山風景區、自懷風景區、筆架山、法王寺、天堂壩景區、將軍湖、堯壩古鎮、漢棺博物館、四方碑、玉泉寺、風音寺、清源寺廟村、觀音庵、合江白塔、古佛寺、文昌廟、五同廟、縣人民公園、仙鵝湖景區、老瀘州遺址、試院、天華教育館
網路貼吧有「合江吧」,可以進去找人聊聊,都是合江的。

⑻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

榕山鎮,位於合江縣東北部,距離合江縣縣城11公里,始建於宋代的王家場,是有著上千年 歷史 的老牌場鎮。因地處於川渝黔三地結合部,固有合江出川第一鎮之說。以前經常在合江與白沙之間來回跑,路過榕山鎮的無數次,只是時間的倉促,沒能停下腳步看一看,感到很惋惜。此次趁著假期的機會,轉乘來榕山鎮遊玩,算是給自己對榕山鎮嚮往而許久未來彌補的遺憾。

合江縣是四川省著名的水果之鄉,幾乎是一年四季都有當地產的水果上市,可能是個人的喜好,印象最深的要屬榕山鎮的荔枝。老家廣西南寧市隆安縣是荔枝主產地之一,對荔枝的感情那是相當的深厚,更何況自家還有10多畝的荔枝園。香蕉更不必說,每次回老家,看著連綿萬畝的香蕉園,看著更是大飽眼福。不知此地售賣的香蕉是外地貨還是本地產,如果是本地產的那就有些稀奇,這香蕉是熱帶植物,在溫帶地區也能種植,不可謂是奇跡。

這幾年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對自己的廚藝感到很驕傲,所以都喜歡往菜市場擠,而每次都是購買很多蔬菜。特別是新鮮的蔬菜或者是為所未見的農副產品,看到了不買心都不安,感覺遇見不買有所損失一般。最近自己弄得一手好菜,涼拌茄子不知大夥有沒有聽說過,茄子切條鹽巴浸泡半個小時,用力擰緊脫水,然後放米醋或者陳醋,能吃辣的就放辣,自己比較喜歡超辣,所以每次做涼拌番茄放的都是紫天椒,有米山椒更好,吃著絕對讓你吃撐肚子。

以前是個懶漢,有喜歡賴床,8:30上班打卡的時間卻在7:過後起床,包子饅頭也就成為早餐的主食。小區門口的包子鋪成了熟客,上班地點步行15分鍾,一邊走一邊吃,走到上班地點正好吃完兩個饅頭,有時候時間富裕還來點稀飯,吃得更飽。俗話說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知道饅頭稀飯供不上所需的養分,但為了生活和生存,早餐也只能這么將就吃了。

鹵肉以前那可是餐餐不離頓頓不剩,吃得肚子飽脹,滿嘴油膩才收嘴。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內機能跟著下降,消費能力大不如前,現在也只能按量吃。盡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己真的很喜歡吃鹵肉,特別是豬頭肉和鴨子,好吃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或許這就是喜歡遊玩場鎮的原因,不僅能看到民間各式各樣的 美食 ,還能美美地品嘗一番。剛來重慶生活的時候,都不知這玩意叫什麼,呆在重慶久了,也就知道這等民間美味叫粑粑了。只是有些不解,為何什麼都叫粑粑,還真有些不解。

打麻將在川渝兩地民間,是一項普及率很高的 娛樂 活動,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打麻將。而喜歡湊熱鬧的自己,每次看到人家打麻將,都會湊上去觀看,無奈的是自己是個麻將盲,在重慶生活多年不會打麻將,可能就是人生最大的敗筆了。

空閑的時候,約上幾個好友發小,到茶館去喝喝茶聊聊天,倒是一件極美的享受。經常在川渝兩地的鄉鎮遊玩,茶館麻將館是最常見的 娛樂 場所,也只有這兩個地方最熱鬧。特別是趕場天的時候,趕場的村民都散場了,唯有茶館和麻將館堅持到最後才散場。今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任何行業收益都不好,唯有麻將館和茶館最賺錢。

轉眼就到午飯時間,來一份豆花飯,外加一道小菜,絕對讓你吃個大飽。超愛吃豆花飯,每次趕場幾乎都是奔著豆花飯去的,有時候也感到好奇,有些人吃豆花飯還能下酒,而且又是喝個大醉,都不知豆花飯到底是飯還是菜了。

來到榕山鎮正好是遇上趕場天,只是來到榕山鎮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的12點,沒能在最熱鬧的時間里,體驗榕山鎮的趕場習俗,感到有些遺憾。希望下次再來榕山鎮的時候,挑個好時間再來,湊一回這里的趕場文化。

合江到榕山鎮也就12公里的距離,有合江直達榕山鎮的公交車,全程路費5元,平均一公里5角錢的出行成本不算高。或許正是因為出行成本的偏低,縣城與榕山鎮兩地間的居民互動較頻繁,使得榕山鎮一片繁榮景象。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直接開通公交車,再把出行成本壓低,相信兩地間的居民互動得更加頻繁,榕山鎮會更加的繁榮。這只不過是個人的膚淺見識,具體情況還是依據當地的實情決定,畢竟自己是個貪玩的遊客,來此地也就是圖一樂,僅此而已,希望有時間再來榕山鎮遊玩。

⑼ 德昌縣永郎鎮哪家豆花飯最好吃

德昌縣永郎鎮:德昌鄉村豆花家常菜的豆花飯好吃。在德昌縣永郎鎮108國道旁。豆花對於重慶人來說,是一種很特別食物,配上一碗飯一碗香辣油碟,就可以當正餐吃,食量大的人還可以一口氣吃下幾碗飯。不管是午餐還是晚餐,豆花飯都能帶給重慶人溫暖。

⑽ 川南豆花是富順的好吃還是瀘州的好吃

富順豆花,漢武帝時,漢高祖劉邦的孫兒劉安承襲父親封為淮南王。他喜歡招賢納士,門下食客常有數千人。為了解決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他們利用淮河流域產鹽有鹵水做凝固劑的條件發明了豆腐。三國時期,豆腐製作技術傳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慶)後,在江陽縣(今瀘州市)的金川驛地區(今富順縣)很受歡迎。因為這里也是一個重要的鹽產區,有一口「出鹽最多」的富世鹽井。

劉錫祿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長期鑽研,又形成了風味獨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只要將滾燙的豆花往蘸水中一滾,放入口中,那感覺即令人銷魂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