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麥芒有哪些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麥芒有哪些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2-12-09 00:31:01

Ⅰ 新鮮青麥仁怎麼吃

青麥仁做法介紹:
一.富貴青麥仁
富貴青麥仁特點:中西結全,沙拉口味。
富貴青麥仁製作過程:
原料:青麥仁200克,玉米、馬蹄各50克,土豆150克。
烹飪方法:將土豆切成細絲,入四成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鍋中注水放入青麥仁,玉米、馬蹄焯水倒出放入調米中拌勻用手擠成小丸子,放入炸好的土豆絲,用手捏成圓形狀,裝盤即可。
二.麥仁牛仔骨
麥仁牛仔骨特點:干香微辣。
主料:牛仔骨150克。輔料:青麥仁150克,美國杏片15克,青紅椒各5克,蒜片3克,蔥白段3克。
調料:鹽3克,雞粉3克,生抽王4克,香油少許。
製作:
1、牛仔骨切成厚度為1厘米的小塊,放入鹽2克、雞粉3克、糖2克、食粉0.5克、生粉適量、蔥姜少許,腌制2小時備用。
2、青麥仁仁用清水浸泡6小時後,隔水蒸1小時,取出入滾水中飛水待用(青麥仁仁蒸好後表面會有點黏黏的,飛水是去掉這層東西,以免煸炒時粘鍋)。凈鍋上火,入青麥仁仁小火干炒至出香。
3、杏片入100度的烤箱內烤3分鍾取出待用。
4、走菜時,平底鍋上火放色拉油,入牛仔骨煎透,至兩面金黃、味焦香出鍋待用。另起鍋入底油,爆香蒜片、蔥段、青紅椒,入青麥仁仁、牛仔骨,入鹽、味精、生抽王調味炒勻,淋香油出鍋擺放成山形,撒上烤好的杏仁片即可。
三.野菜花炒青麥仁

特點:青麥仁鮮韌,有嚼勁。農家風味十足,菜式風格顯著富有吸引力。

原料:青麥仁150克,土家醬肉50克,野菜花50克

料頭:薑末5克

湯料:上湯100克

調料:料酒,鹽、味精、糖、雞精粉、蔥油。

製作過程:

1、鍋內燒水,將青麥仁倒入,煮5分鍾後倒出,用手搓洗一下,將殘留的麥芒麥皮用流水清理後備用。

2、土家醬肉切粒備用。(也可以換成新鮮牛肉切粒後腌制後拉油,與青麥仁同炒)

3、炒鍋上油加熱,倒入薑末、風干五花肉切粒,炒香,贊入料酒,加入野菜花再炒片刻後加入青麥仁同炒。

3、鍋離火,加入上湯100克,加入調料:鹽、味精、糖、雞精粉,開旺火,快速翻炒後起鍋,落蔥油,裝在燒熱的白煲中。

Ⅱ 銀川美食特色

銀川是我國回回民族最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銀川的飲食也就以回族的飲食習慣為主,是中國清真飲食的代表,回族飲食便是在保持傳統清真飲食的基礎之上,較多地、有選擇的和中華飲食文明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回族飲食文化豐富多彩,講究調料的運用,在吸收中華飲食文明的同時,較多地保留其民族特點,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飲食體系。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是回族和中華文明融合的結果,這里有著正宗的清真食品和清真菜餚,同時還許多獨特回族風味小吃,其品種之多,味道之精美,都充分顯示出了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美味一:羊肉、枸杞嫩芽特點:羊肉枸杞芽是把羊肉切片後,用精鹽和花椒水入味,加上蛋清、水澱粉等用熱油滑散,再把枸杞的嫩芽用涼水去掉苦味,然後將二者加上調味料爆炒,最後撒上枸杞即可,三色相間,口味獨特。 美味二:糖醋黃河鯉魚 此菜色澤明亮,造型優美,外焦里嫩,是「塞上江南」的美味佳品。其製法是:先將黃河鯉魚去鱗,剖腹,去內臟,洗凈;然後在魚背上切成斜形刀紋,再裹黃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澆以事先烹制的糖醋調汁即成。 美味三:香酥雞 銀川地方風味小吃,特點是香酥脆嫩。製法:先把煮熟的母雞去骨不去皮,將雞肉撕成長條形,拌以鹽、香油、味精,另用3個蛋清,加澱粉、白面各半,攪勻;將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盤中,然後投入雞肉條,用剩餘的一半泡沫糊將雞肉條包起。包好的雞肉條放進7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白黃色撈出,切2刀3條,再橫切、碼盤,蘸椒鹽食用。 美味四:丁香肘子丁香肘子又稱燎毛肘子,是銀川的特色風味食品。其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軟爛適口,味道醇厚,是銀川市同福居大酒家的一道傳統名菜。製作方法是:肘子先經燎毛、刮洗後,皮凈質潔,然後經白煮、上色、改刀、定碗、籠蒸、澆汁。每道工序的操作十分精細,加上選料講究,調料中的丁香濃郁襲人,風味獨特,深受顧客歡迎。 美味五:回族碾饌兒製法:(1)將籽粒飽滿的青稞穗摘來,裝入毛線口袋裡反復甩拌,去掉耙麥芒、皮殼。(2)放入大鍋中爆炒,炒成能吃的「青籽兒」,再放到筐籮里,揉搓篩簸,吹去灰塵及薄皮殼兒,放入石磨上推碾,磨兩遍,變成青綠色粉條狀食品,這就是寧夏回民的「碾饌兒」。(3)食用時,加鹽、醋、油、辣湯等調味品,就食酸菜,拌以蒜瓣。特點:翠綠松軟,清香好吃。有的回族群眾磨下的碾饌兒吃不完,曬干冬天吃。用開水浸泡,稍帶酸味、味道很美。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葡萄糖和其它維生素。寧夏回民還用干「碾饌兒」醫治痢疾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美味六: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凈,擺在碗內,放上生薑、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鍾左右;然後扣至湯盤內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美味七:炒糊餑 炒糊餑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流行於吳忠、靈武、銀川等地。「糊餑」系一種用烙餅切成餅條的俗稱,又稱「糊餑子」。原料:麵粉、鹼、羊肉、豆腐、干辣椒、蔥、蒜、蒜苗、精鹽、味精、蔥姜水、花椒水、醋、醬油、植物油。製法:麵粉加鹼和成較硬的面團,稍餳後揉勻,再擀成薄餅,放入餅鍋中烙至半熟,取出後切成長條。燜炒時,炒勺里放適量植物油,先將羊肉絲煸炒至肉色變白,再依次放進豆腐條、干辣椒片等料和幾勺羊肉湯。燒開後,將切好的餅條抖散放進勺內,蓋上蓋子。燜至餅條熟透,再撒上蒜苗終一即成。特點:肉嫩餅爽,微咸稍辣。 美味八:燕面揉揉 燕面揉揉是一道民間小吃,開始時僅在固原地區行,現在寧夏各地都有製作和供應。燕面即莜麥面(固原人習慣將莜麥稱為燕麥),且成品吃時口感柔韌有筋,故名。現多用於冷盤上桌。原料:莜麥、熟韭菜、熟菠菜、蒜苗、精鹽、油潑辣椒、油潑蒜泥、醋、熟植物油。製法:莜麥用開水漿過後,再放在鍋里炒至六七成熟,然後磨成細粉。製作時,將磨好的面用開水和成燙面面團,揉勻後分成劑子,放在床子里擠壓成細條直接落在籠屜里,然後用旺火蒸熟即成。吃時,可拌人熟韭菜、熟菠菜、蒜苗絲等配料。特點:色澤白亮,條細不斷,口感柔韌,配料講究。銀川鄰近的沙湖盛產鯉、鰱、鱅、鯇、鯽魚,以及北方罕見的武昌魚等,在沙湖的餐館里,專門設有沙湖魚宴。每有嘉賓,這些餐館便以剛剛出水、重達二、三十斤的鱅魚上席,令人既飽口福、又飽眼福。

Ⅲ 寶寶可以吃水果麥片嗎

可以吃的。
1 寶寶多大可以吃燕麥?
寶寶從開始添加輔食時就可以吃燕麥了,也就是6個月大之後。但對於剛添加輔食的嬰兒來說,燕麥的顆粒可能較大,所以建議先從成品燕麥米粉開始吃起。一勺燕麥搭配四到五勺配方奶粉,吃完觀察寶寶反應,確保孩子對燕麥無過敏反應。
之後隨著寶寶月份的增長,咀嚼和吞咽能力變強,可以逐漸增加燕麥的添加量,等寶寶到了一歲半左右,就可以食用傳統的燕麥了。
NO.2 全穀物類食品多多益善嗎,長期食用會不會傷胃?
既然燕麥這么好,那麼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呢?有人發出疑問:「全穀物食品中的麥芒對消化道會不會有刺激,長期食用會傷胃吧?」
其實燕麥麥芒刺激胃的說法並不準確。首先燕麥麥芒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長在稻子上尖尖的長須,而是燕麥表皮的絨毛,雖然這種絨毛對胃產生的傷害有多大尚無查證,但我們可以知道,在燕麥食品加工過程中,通過清雜、打毛、煮熟等步驟,絨毛早已經在顆粒與顆粒之間、顆粒與設備時間的摩擦中被磨平了,所以對胃的傷害幾乎可以忽略。
雖然排除了麥芒對胃的傷害顧慮,但全穀物類食品仍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首先,全穀物類食品屬於粗糧,若煮制不熟不爛,還是會對胃產生一定壓力。再者對於寶寶和老人來說,腸胃的消化功能並不完全,若食用過量或咀嚼不細的話,也會給腸胃帶來額外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適。
怎樣挑選全穀物食品?首先要挑選包裝上明確標注「純燕麥」、「全麥」這樣字樣的產品,而標注「混合穀物」的燕麥通常就不是全穀物食品了,裡面會有很多添加物。再者需要留意產品營養成分表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含有越多的膳食纖維,越是比較靠近全穀物食品。另外特殊人群也應注意特殊說明,如糖尿病人群需看一下是否含糖。
而對於寶寶來說,原味不含糖的燕麥是最好的選擇。
市場中的燕麥種類超級多,光挑選就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哪種才是寶寶真正需要的那款呢?我們來細細說一說。
對於燕麥,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種是需要烹飪煮熟後才可以食用的輕加工燕麥;
一種只需用開水或牛奶沖泡就可以食用的重加工燕麥。
對於寶寶來說,輕加工的燕麥更優於重加工燕麥,因為輕加工的燕麥沒有過多的加工工藝,其營養價值被保存下來的更多。但輕加工的燕麥食用時需要煮制20~30分鍾,將燕麥煮爛煮熟才可以吃。

Ⅳ 青麥粒怎樣做好吃

再香不過青麥仁

  • 這一次搓的不是很乾凈。。。

  • 小貼士

    直接剝下來吃也是一樣啦,不過烤過之後還有一點小焦焦的味道,小時候更喜歡這樣邊玩邊吃

    Ⅳ 青麥仁可以生吃嗎

    嫩麥穗你吃過嗎?生吃好還是燎麥好吃?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在孩提時代一般都吃過嫩麥穗,但究竟是直接用手揉搓生吃,還是用火燒過之後再吃,一方面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另一方面與人的懶和勤快程度有關。

    一、為啥嫩麥穗會有人吃

    嫩麥穗多指成熟度大概在六成左右的小麥,其與完全成熟的麥穗相比,往往具有不一樣的清香氣息和滑嫩口感,吃起來也完全感受不到麵粉的味道,同時它還有麥綠色、類胡蘿卜素等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的營養成分,這也是為什麼受當前人們喜歡的原因。

    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不管是直接生吃還是燎麥來吃,都是為了在無過多零食吃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自己零食庫,有點類似於小時候上山摘酸棗、溜柿子。

    二、嫩麥穗究竟有幾種吃法

    其實對於孩提時代來說,嫩麥穗無非是直接生吃和用火燎著吃兩種吃法,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追求,嫩麥穗的價值被逐步發現,也開始走上城裡人的餐桌,比如用嫩麥子來熬粥、炒菜。當然近年來市場上也出現了嫩麥子的系列產品,比如青麥仁飲料、青麥仁粽子等。

    以上是「果農益友」針對此問題的個人看法,如有任何不當之處,歡迎您及時指正批評,謝謝!

    果農益友
    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 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
    6萬粉絲 · 3026贊
    搜索
    紅燒麥穗魚的做法
    青麥仁的做法大全竅門
    紅燒麥穗魚竅門
    野菜麥飯正宗做法
    青麥仁的做法大全
    麥苗菜怎麼蒸好吃

    Ⅵ 寧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是什麼

    寧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是燴羊雜碎,燴小吃,燕面揉揉,炒糊餑,燴腰柱,碾饌兒,羊肉搓面,固原羊肉泡饃,紅燒牛尾,羊肉臊子面。

    Ⅶ 剛收的青果麥如何吃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泄之後,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於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編輯本段飲食調養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具體方案如下: [養肺為要]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2]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葯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宜多吃粥]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宜補充健身湯]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宜多吃魚]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鯽魚:又名鮒魚,味甘性溫。功效為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清熱解毒等,主治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症。 帶魚: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食用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症。青魚所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鯉魚:味甘性溫。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症。 草魚:又稱鯇魚,有青鯇、白鯇兩色,味甘性溫,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古人認為,鯇魚肉厚而松,治虛勞及風虛頭痛,以其頭蒸食尤良。 泥鰍: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鰍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病後盜汗等症。 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 編輯本段起居調攝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早秋熱濕,中秋前後燥,晚秋又以涼、寒為主,所以人們在起居上應提高警惕,注意養生。 [睡眠調節]秋天,天高風勁,使肺氣收斂,因此睡眠應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時頭向西卧為好。深秋時節氣候較寒冷,不宜終日閉戶或夜間蒙頭大睡,要養成勤開窗通風,夜間露頭而睡的習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呼吸疾患。 [秋季服飾]秋季服飾特別提倡「秋凍」。所謂「秋凍」,通俗地說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這樣,避免因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陰氣外泄等情況,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陰氣內守的養生需要。此外,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增加皮膚的血流量,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有利於避免傷風等病症的發生。當然「秋凍」還要因人、因天變化而異。若是老人、小孩,由於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氣溫驟然下降,出現雨雪,就不要再「秋凍」了,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以稍做活動而不出汗為宜。秋季氣候變化大,衣服的增減要及時、適時。 [節制房事]中醫認為,在秋季應注意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這點對於中年人特別重要。因為當人年過40 歲以後,陰氣由旺盛逐漸減弱,到了老年精力更加衰退,是自然的趨勢。如果能善自珍攝,不過分透支體力,注意養腎保精,則能延緩衰老,達到長壽,所以中年人節欲十分必要。 編輯本段運動鍛煉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此時機體活動隨氣候變化而處「收」的狀態,陰精陽氣也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所以秋季運動項目不宜過猛。 [登山]登山是一項集運動與休閑為一體的健身養生運動。登高可增強體質,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在登山的過程中,人體的心跳和血液循環加快,肺通氣量、肺活量明顯增加,內臟器官和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登高還有助於防病冶病。患有神經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壓、冠心病、氣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登高鍛煉,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此外,山林地帶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山河壯麗,陶冶性情,這樣宜人的環境怎能不利於健康!雖然登山的好處很多,但我們還是要提出登山的諸多禁忌與不宜,如什麼人不適合登山,登山應注意哪些事宜等。 [冷水浴]秋高氣爽,氣溫、水溫、體溫比較接近。冷水對人體的刺激較小,所以此時最適宜開始冷水浴。冷水浴健身可以提高身體對寒冷的快速適應力,不易患因著涼而起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同時冷水浴會促進皮膚與內臟間的血液循環,預防血管硬化及因此而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及高血壓病等;冷水浴還能使內臟血管包括消化道血管內血流量增多,增強消化系統功能。 冷水浴鍛煉前應先熱身,如出汗時應待汗干或用毛巾擦乾後才可入浴,然後用雙手快速地摩擦全身,從身體到四肢,由上而下,均勻摩擦,用力適度。感覺發熱時,可將冷水先抹在臉、手臂和大腿等處,或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擰干後擦身體,讓身體由不適應逐步轉為適應。當身體能夠適應時,便可直接用冷水進行沖洗,邊沖邊摩擦。沖洗時間一般為10分鍾(冬天為5 分鍾)左右,以身體能夠適應為宜,皮膚起雞皮疙瘩是冷水浴的禁此外,也可以用葯物來預防。目前常用來預防瘧疾的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服葯一次就可以達到預防的目的,但需要經常服用。中葯預防在這方面也大有作用,如常山、鴉膽子、青蒿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忌信號。浴後迅速用干毛巾擦乾,穿上寬松的衣服,並用雙手摩擦身體關節部位,以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冷水浴不宜在寒天突然開始;臨餐前、飢餓時、剛吃完飯都不宜洗冷水浴。當然,冷水浴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洗的。高血壓患者洗冷水浴,血管會急劇收縮,大量血液涌回內臟,使本來就高的血壓更高,嚴重者會使腦血管破裂、出血、中風、昏迷甚至死亡。坐骨神經痛及其他神經痛的人也不要洗冷水浴。因為神經受寒受涼後,疼痛會更加劇烈。患有寒冷性蕁麻疹、冬季瘙癢症的人,在疾病發作期間不要洗冷水浴。不發作時如想鍛煉皮膚,可採取逐步降溫法,即最初洗熱水浴,漸改為溫水浴,再漸漸降低水溫,直到水溫已相當低但又能夠耐受為止。 [運動禁忌]秋日清晨氣溫低,鍛煉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因為人體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鍛煉時,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多餘的衣服。鍛煉後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編輯本段葯物養生秋季氣候乾燥,肝氣旺盛,肝氣虛弱,脾胃易受影響,所以季秋葯補的基本原則應是以滋潤為主,忌耗散,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葯物有:西洋參、沙參、茨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乾地黃等。 除上述幾味葯外,秋季葯補還可選用一些中成葯,如:黃精糖漿、復方蜂乳、雪蛤參精、復方胎碟片、人參健脾丸、生脈飲、玉靈膏等。上述各種中成葯,均有消除燥熱對人體危害的功效,即使沒有口乾、舌燥等症,亦可少量服用,以達到養生目的。 編輯本段疾病預防秋季氣候乾燥,氣溫多變,加之夏天人們的體力、精力消耗較大,體質相對較弱,所以要高度重視秋季疾病預防。 [瘧疾的防治]瘧疾,俗稱「打擺子」,是夏秋季節最常見的傳染病,其病原體是寄生在人體肝細胞和紅血球中的瘧原蟲,其傳播者主要是蚊子。 瘧疾發病的主要症狀是發冷、發抖,持續幾分鍾左右就開始發高燒,熱度可以高達40℃,大約經過3~4 小時大出汗,體溫逐漸下降到正常。除了發冷、發燒以外,病人常感到無力、疲乏、頭暈,不想吃東西。若是小孩,有時可出現抽風。重症瘧疾病人,可能昏迷、說胡話、脖硬,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瘧疾的預防,關鍵是要做好防蚊滅蚊。應清除垃圾、雜草,填平污水坑;居室要掛好門簾、窗紗,晚上睡覺時放下蚊帳;可噴灑滅蚊劑,也可點蚊香滅蚊片及艾蒿等;還可口服些維生素B1。同時,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傍晚時開始穿長袖衣褲,裸露部分塗敷驅蚊劑,睡覺時應注意避免身體緊貼蚊帳。 [支氣管哮喘的防治]哮喘屬於過敏性疾病,它的發作多半是季節性的,每年夏末秋初開始發作,仲秋季節發展到高峰,寒冬臘月減緩。這種病各種年齡、不同性別都可患,且易反復發作,平均患病率為2%。哮喘發作前常有先兆症狀,如反復咳嗽、胸悶、連續噴嚏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急喘。因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嚴重者可出現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狀。發作時間從幾分鍾到數天不等。哮喘是一種容易發作的慢性病,因此哮喘者在緩解期要積極預防:首先要盡量避開過敏源:常見的過敏源有風媒花粉(枸樹、蓖麻、蒿草等)、黴菌孢子、蟎、某些生產性粉塵(如棉塵、蠶蛾、粉塵、山葯粉)等;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對什麼過敏,就應盡量避而遠之。其次要暑天治療:從小暑至立秋,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慢性咽炎的防治]秋天之所以要特別重視對咽喉炎的防治是因為秋天氣候多晴少雨、氣候乾燥。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徹底治療,就會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為耳鼻喉科常見病。慢性咽炎的主症狀為咽部乾燥而痛、咽部暗紅,多由陰虛、虛火上灼所致,防治上宜滋陰清熱,清咽喉,可用葯物防治,如用麥冬3 克、甘草1.5 克、金銀花3 克、烏梅3 克、青果3 克,以開水泡,經常服用。在飲食上應常吃綠豆飲或雪梨漿。 [心血管病的預防]秋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據有關資料報告,秋末冬初時節,腦血栓、腦溢血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季節。由於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葯,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編輯本段精神調養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以「收」為要,做到「心境寧靜」,這樣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靜呢?簡單地說,就是要「清心寡慾」。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在現實生活中,則要求人們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獻。 另外,秋天固然天高雲淡,碩果累累,令人愉悅,但難免也有「凄風苦雨」。自然界的秋風、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常有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稱心的事,極易導致心情抑鬱。研究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稱作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可使人產生消沉抑鬱之感,而陽光可使褪黑激素分泌減少。同時,褪黑激素還有抑制人體內其他激素(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作用,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相對減少,會使細胞懶散癱瘓,從而使人們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為此,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也就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 編輯本段秋季保健「三拒絕」秋天氣候涼爽,人們的飲食、睡眠、精神都好了起來。此時,「秋乏、秋燥、秋膘」也正向我們走來,如果保養不當,也會增添許多新的煩惱。 1.拒絕秋乏 告別了炎夏,迎來了天清氣爽的秋天,人們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會有睏倦疲乏的感覺,這種現象被人們稱之為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但為了不因此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首先,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將會增加身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其次,盡可能充足睡眠。第三,要調整飲食,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鉀的食物。第四,要適當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2.拒絕秋燥 秋天乾燥的氣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乾燥以及發生燥咳,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秋令還可出現大便燥結。此外,秋燥還可導致口唇乾燥、皮膚乾裂以及毛發脫落。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開水。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基本原則,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卜及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中老年人在秋季洗澡不宜過勤,每周洗1~2次為宜,每次不超過半小時,水溫在25℃左右。不宜用鹼性肥皂洗澡,應選用刺激性較小的肥皂等。秋季還應笑口常開,經常笑,不但能保養肺氣,還可以驅除抑鬱、消除疲勞、解除胸悶、恢復體力。 3.拒絕秋膘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氣候,讓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天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來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卜、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3] 編輯本段秋季將息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秋天為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大地處於收容平定狀態的季節。為了應順天地自然,養生家應當早睡早起,和雞的睡起時間一樣。此時,在精神行為上要使志安寧,收斂神氣,使肺氣清降,避免秋天肅殺之氣的侵害。這些都是適應秋季的養身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將會損傷肺氣;到了冬天,還會發生「饗泄」的毛病,如此就「奉藏者少」了。關於秋天的養身之道,丘處機《攝生消息論》提醒:「但春秋之際,故(舊)疾發動之時,切需安養,量其自性將養。」又說:「又當清晨,睡覺(醒來)閉目叩齒二十一下,咽津,以兩手搓熱慰眼數次,多於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這些,都可供作養生家秋季將息的參考。 編輯本段秋季養生保健常識及注意事項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Ⅷ 小麥麥芒吃下去會怎樣

    容易卡著其他沒事

    Ⅸ 黑小麥都有哪些吃法呢

    1、黑小麥鄉村麵包。它的主要原料有黑小麥200克、富強粉300克、牛奶250克、無花果發酵水50克、鹽4克、糖12克、橄欖油20克。

    Ⅹ 麥子的吃法

    刷抖音看別人在烤麥子吃,家鄉的麥子都能吃了嗎?

    忽然很懷念從前媽媽熬的麥仁兒湯!

    每年麥子黃稍時,媽媽都會從田裡掐幾把麥穗,在簸箕里揉啊揉,把麥子都揉下來,然後把麥芒和殼簸出來,就剩下白白嫩嫩的麥仁兒。再把麥仁兒放案板上,用擀麵杖把麥子擀成扁的。鍋里添上水,把擀好的麥仁兒放進去,開始燒火,直到鍋里的水滾了,看著麥仁兒在水裡翻滾,一股麥子的清香溢出來!

    熬好的麥仁兒里倒入麵糊糊,用勺子不停攪拌,直到湯熬得粘稠就算熬好了,那一碗湯喝得回味無窮,麥仁兒筋道,湯水香甜。

    其實麥子還有其它吃法,比如烤麥穗,蒸麥穗。

    燒火做飯時,拿一把麥穗在火上烤,麥芒被燒烤著,一會就沒了,青青的麥穗被火烤的黑糊糊的,拿幾棵烤熟的麥穗用雙手揉著,吹去麥殼,迫不及待的把麥子送到嘴裡,香甜的嚼著,嘴角都被染成黑色也顧不上擦。

    蒸麥穗要比烤麥穗好吃,因為筋道。把麥穗放到蒸籠里蒸,蒸熟的麥穗是黃色的,麥子也是黃色的,吃到嘴裡既筋道又有一股香味。

    不知道你都喜歡什麼口味的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