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生煎包哪裡最正宗
上海人愛吃生煎饅頭,這是烙印在血液里的本能。要說哪家最好吃,問十個上海人或許有十個不同的答案。老上海的生煎饅頭分為兩大幫派,大壺春的「清水生煎」和蘿春閣的「混水生煎」,蘿春閣如今已吃不到了,不過現在的豐裕生煎和小楊生煎也屬於這類上海的生煎包還是比較有名的,上海比較有名的生煎包店有
大壺春生煎
大壺春的無湯生煎可以說是老上海的傳統小吃了,位於四川中路的旗艦店今年更是第三次榮登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
大壺春生煎的一大特色就是採用全發酵面(麵皮帶有松軟度),餡內不放肉皮凍,所以肉餡汁水很少,褶子朝上。
以前的生煎褶子一般在5–6個左右,而大壺春將其進行了改良,每隻生煎上的褶要達到17-18個左右(絕對海派去的當天買到的生煎目測沒有)。出鍋以後,個頭飽滿,就算是放一段時間也不會癟掉。
一口咬下去,生煎底吃口又酥又脆,肉餡扎實,吃起來甜滋滋的,再配上一碗咖喱牛肉湯,老吃客的標配!
地址:黃浦區四川中路136號,另有多家分店
營業時間:6:30-19:00
曉燕生煎
這家位於中山公園附近的店,雖然門頭裝修都十分不起眼,但生意可是相當不錯,即使不是高峰時間段,來取外賣的小哥還是超級多。
招牌鮮肉生煎,皮薄底脆,湯汁十分飽滿,一不小心就會漏出來,可記得要拿勺子接好了哦!肉餡吃起來也是有股鮮甜的味道,果然是上海人愛吃的口味!
地址:長寧區定西路1226號(安化路與定西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東)
營業時間:7:00-20:00
東泰祥生煎館長寧路店
「東泰祥」也是一個上海傳統的生煎品牌,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前上海橫浜橋地區。2015年,東泰祥的上海傳統生煎製作工藝更是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東泰祥的生煎用的是半發酵的麵粉,煎生煎時有皺褶的一面朝下,煎過之後變成一層香脆的底板,而另一麵皮薄,一口咬下去就能吸到湯汁,肉質緊實,格外好吃。
他們家裝生煎的盤子也很特別,有一格專門用來倒醋的分隔,方便又貼心。除了生煎,東泰祥還有湯團、餛飩、各類澆頭面等三十多個品種,是一家非常適合解決午飯的店啦。
地址:長寧區長寧路63號(近萬航渡路),另有多家分店
營業時間:6:30-20:30
豐裕生煎 美麗都店
豐裕生煎也曾經是開遍上海大街小巷的小吃店了,一度也是每到飯點就人滿為患的老牌網紅店,絕對海派上學的時候也經常會去吃。
他們家的生煎個頭比別家的小一圈,麵皮也稍許有些厚,咬下去沒有什麼湯汁,肉吃起來還有股淡淡的肉腥味,著實讓絕對海派失望了一把。希望這些「老字型大小」在廣開分店的同時也能夠把控好品質。
地址:黃浦區四川中路148號(近福州路),另有多家分店
營業時間:5:30-21:30
光頭生煎
光頭生煎就開在種滿梧桐樹的山陰路上,和鼎鼎大名的光頭面館是同一個老闆,生煎店裡是沒有堂吃的哦,要想堂吃就要坐到隔壁面館去。
光頭生煎就像開在弄堂口的鋪子,不少虹口小囡都是吃著他們家的生煎長大的,店裡就連餐桌都是老式的八仙桌。哪怕到現在,都還任性的只收現金哦!記得准備好零錢~
他們家的生煎是放了肉皮凍的混水派,全發酵面團比較薄,松軟不粘牙。
地址:虹口區山陰路139號(近吉祥路)
營業時間:6:00-18:30
金彪生煎王
老早來七浦路逛街,絕對海派的標配就是一兩金彪生煎王的生煎加上一碗鴨血粉絲湯。
前兩年,七浦路開始改造,他們家也搬到了附近的乍浦路上,雖然門面還是小小的,但是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得好!
他們家的特色就是生煎里的湯特別多,皮子很薄,一咬一包湯,鮮甜鮮甜的!吃的時候可要小心點燙口哦!
烘烤過的生煎「底盤」香脆卻又不焦,肉質飽滿吃起來又很有彈性。二兩生煎+一碗油豆腐牛肉粉絲血湯,作為午飯,哈嗲~
地址:虹口區乍浦路36號(近海寧路)
營業時間:7:00-20:00
舒蔡記生煎
小小的一個門面,招牌就是簡單的貼在店內牆上的一張紙。絕對海派去的時候整條街都在改造,要不是生煎鍋子就放在店門口,就差點錯過了這家店。
煎的脆脆的生煎,咬一口,火候正好。湯汁倒是不少,油基本上都被收幹了,吃起來也不會覺得油膩。
雖然店鋪的環境一般般,但是開在四川中路這里,來吃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不過絕對海派吃了上面這么多好吃的生煎,對這家還是稍感失望。
地址:黃浦區四川中路530號(近北京東路口)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6:00-19:00,周六至周日6:00-15:00
高記生煎GAOCHI(K11店)
58元2兩的價格,對於吃慣了路邊小店生煎的絕對海派來說,著實高得嚇人,好在還附送一瓶豆漿,稍稍有些安慰。
高記生煎來自台灣,60多年前,高記生煎的創始人把正宗的無湯生煎帶到台北,2016年,高記生煎又重回學藝的故里,只為實現老人家多年的回鄉期待。
高記生煎採用全老面發酵,使得生煎的皮子帶著小麥的原始香氣,口感扎實勁道。
『貳』 上海生煎去哪裡吃
說起生煎,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上海,生煎是上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它是滬上小吃的代表之一,每年慕名而來的旅客絡繹不絕。那麼在上海哪裡可以吃生煎的?大壺春、金彪生煎王、三兩春、陳興記生煎、沙富生煎大王等等。
1、大壺春:一口老上海傳統味道
大壺春的無湯生煎是老上海傳統的口味,餡內不放肉皮凍,汁水少,饅頭褶子朝上。吃起來特別香!
地址:四川中路136號
人均:20元
2、金彪生煎王:肉餡最大的生煎
小口咬下去裡面一包湯水,火候也很到位,生煎底又厚又酥。裡面的肉特別大,皮是薄的,湯汁也是一口也吸不完的節奏,特別鮮美!
地址:虹口區乍浦路336號(近海寧路)
人均:15元

3、三兩春:傳統上海味道
很傳統的上海生煎口味,底又脆又香,湯汁不算多,肉質帶點甜味
地址:嶗山路664號(近濰坊路)|浦三路26-1號(網魚網咖樓下,近浦東南路)
人均:12元
4、陳興記生煎:生煎里有魚肉
獨家招牌黃魚生煎,裡面真的有黃魚肉。咬下去黃魚的嫩滑口感,鮮得不得了,筷子稍碰下都有湯汁流出來。
地址:多家分店
人均:30元
5、沙富生煎大王:外賣送到希爾頓
生煎皮鬆軟有彈性,一咬就飆湯水,肉一吃就知道很新鮮,非常典型的上海味道。而且開在萬航渡路上外賣都送到希爾頓去了,口碑真心好!
地址:萬航渡路218號(近烏魯木齊北路)
人均:14元
『叄』 上海哪家品牌的生煎最好吃
上海裕豐生煎兩大王,老字型大小了。4元4個,分店多,南京西路有門店。味道也不品牌的歷史不長近幾年才有的人氣,個大,湯多,但是個人覺得吃多了容易膩
『肆』 上海十大生煎排名是怎樣的哪家的最好吃
上海十大生煎排名:生煎俠生煎包、包掌櫃生煎、壹號煎包、阿三生煎、半煎鋪子、德志生煎包、裕豐生煎、介福林生煎、小飛生煎、吳江路生煎。生煎俠生煎包最好吃。
1、生煎俠生煎包
在於在京人明白只有秉承誠信、團結互助才能把小產品做成大事業。總部負責加盟商裝修,全面裝修設計方案,總部安排妥當。總部提供經營,公司經驗豐富的技術老師,手把手教學,輕松收益。選址店面選擇,商圈考察,市場流量。
4、阿三生煎
上海耀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依託由董事長張家偉先生為首的張氏三兄弟創始的「阿三生煎」品牌,匯聚了一批滬上餐飲界的精英人士,以生煎這一傳統上海美食為代表,開創出一系列融合傳統與海派特色的上海經典小吃產品,種類豐富,口味多樣,深得廣大食客的喜愛。
『伍』 上海有名的生煎叫什麼上海還有哪些值得嘗試的美食
上海有名的生煎叫什麼?大壺春是上海市傳統式生煎包的意味著,也可以說是很具備上海市傳統式生煎包特點的生煎加盟知名品牌。門店並不大,且部位比較難找,但卻是上海市最有名的生煎包子店。她們家的餃子餡不但有小鮮肉,也有鮮蝦、法國鵝肝餡等,價錢都是性價比高劃算。而且製做的是傳統式的上海生煎,傳統式的生煎煎皮偏厚,塊頭也比較大,吃起來是表皮與內陷的多重享有。上海市,阿拉管生煎包叫「生煎饅頭」,都是有幾百年歷史的特色美食了。它形狀圓潤,上部有黃澄澄的白芝麻,和翠綠的香菜;下半邊包底金黃色脆香,陷料細嫩鮮美,醬香型濃厚。
『陸』 生煎品牌十大排行分別是誰
生煎包十大品牌排行榜
生煎包是我國比較常見的早點,在早餐和晚餐中比較常見,美味的生煎,多種不同的餡料,一直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美食。生煎包店的生意一直以來都非常好,想開一家生煎包加盟店就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消費者信賴的品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以排行榜的形式推薦十家知名的生煎包品牌店,來幫助加盟商選對品牌,實現財富夢想。
NO.1、小楊生煎
作為上海一家特色生煎店,已發展有二百餘家連鎖店。小楊生煎個大湯多,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其他調料製成。2006年「小楊生煎」獲得「上海名點、名小吃」稱號,其後又被評為「信用資質AAA」企業。小楊生煎位於上海市,是家有著18年歷史的生煎店,已擁有數十家連鎖店。由於講究生煎的品質,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旅遊團隊,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的遊客及本市的很多新聞媒體,文藝界知名人士前來品嘗小楊生煎後贊不絕口。小楊生煎是行業的知名品牌,被許多人所認可,品牌優勢能讓您在眾多生煎加盟店中脫穎而出,讓加盟商的店是被消費者所熟知。小楊生煎總部實行線上線下雙線推廣,增加受眾人群面積,提升品牌知名度,從而降低加盟商的宣傳力度,節約宣傳成本。小楊生煎看中技術發展,大力發展技術,不斷研發和研製更美味的生煎包,供消費者品嘗,供加盟店售賣。
創業經營生煎包店,想要成功很簡單,要能夠抓住消費者味蕾,因此,在生煎包品牌的選擇上一定要慎重,美味爽口的生煎包讓消費者愛不釋手,自然可以為店面帶來客源。那麼,要怎麼選擇客源呢?小編希望上面對生煎包十大品牌排行榜的介紹,能夠讓人們更好地選擇。
『柒』 上海的生煎包哪家最好吃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舊時的生煎饅頭店一般開在老虎灶的隔壁,門口立著柏油桶改造而成的爐子,上面架一口平底大鍋,生煎煎到快熟時,澆水進熱油鍋,"滋拉"一聲脆響,不久,皮酥汁濃肉香的生煎就此出爐,這樣的場景想必存在於很多上海人的記憶中。
萬航渡路 沙富生煎
8年來,沙富生煎給人的印象就是傳統的上海味道,而保證這份傳統味道的前提,就是手工。不變的味道似乎讓嘴刁的上海人找到了一份懷舊的感覺,許多老食客把這份感覺變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浙江中路 大壺春生煎
大壺春的生煎,用專業的行話叫做清水生煎。饅頭里用的肉餡中,皮凍的成分非常少,所以咬開表皮,沒有一包湯的感覺,那一點點汁水會浸潤在饅頭皮和底中,從而有一種肉饅頭的感覺。
生煎饅頭口味的好壞,不僅要看原料,還取決於很多必不可少的工序。生煎的面點師們要提前來打面、發酵,用師傅們的行話說,發完的麵粉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讓他們醒一醒,用這樣的麵粉包出來的生煎才稱得上口感松軟。
在解放前,上海灘上的生煎大戰呈現了「大壺春對蘿春閣」的局勢。位於福州路的蘿春閣是舊時大亨黃楚九開的一家茶樓,後來引進生煎饅頭作為早餐茶點,名聲大噪。可惜黃楚九過世後,蘿春閣也一點點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到如今,當年的生煎兩強只有大壺春流傳了下來。
據一位老食客介紹,以前的大壺春開在人家過街樓下面,地方很小,連燒一鍋牛肉湯的地方也沒有,所以只能擺出一壺大麥茶,讓食客們用來「過」生煎饅頭,就這樣「大壺」的名聲就傳遍了上海灘。
吳江路 小楊生煎
說起小楊生煎,上海市民不會陌生,而對於遊客來說,無論是 旅遊 雜志或是點評網站,都會向大家推薦這家中國規模最大的生煎饅頭連鎖店。
20年前,小楊生煎還是一家門面不足3米的個體戶餐飲店。一個二十幾歲的上海姑娘用一個20元買來的汽油桶做火爐,擺起了生煎攤,這就是第一家小楊生煎店。
西康路 阿美生煎
在恆隆廣場、梅龍鎮伊勢丹和中信泰富組成的南京西路黃金商業圈,集中了大批高級白領,而在這里,還有一家專門為白領打造的生煎店。
這家不起眼的門麵店只有廚房,沒有客堂,但一眼望進去,統一的制服,干凈的廚房,給那些不滿足於連鎖店口味的高級食客一個個性化的選擇
這家生煎店的口味都是店主黃阿姨按照記憶中上海生煎的老味道而製作的。28年良好的口碑,每天12點一到,門口就開始排起隊來。
茂名南路 老夜上海夜市生煎
近百年來,生煎被裝在鋼鬃鍋子里,作為早餐,來傳遞父母對孩子的愛。生煎被裝在牛皮紙袋裡,作為下午的點心,來表達主人的好客之情。生煎也被裝在搪瓷盤子里,作為一件作品,體現點心師精美的手藝。
但是上海人向來只有白天吃生煎,還從沒有過晚上吃生煎的。
但在茂名南路上的老夜上海到了晚上十點竟然還有夜市生煎,這到底是噱頭還是五星級飯店的生煎饅頭真的獨具特色?恐怕真要試過才知道。
記憶中的美妙味道讓許多懷舊的人難以割捨,他們放不下的除了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生活滋味。
生煎有老式的和新式生煎。
老式生煎皮子是半發酵的,不是很薄,餡料也不以附加的湯汁取勝,整個生煎不是很大。
老式生煎的代表:大壺春,蘿春閣,王家沙,喬家柵
老式生煎更貼近於老上海人的口味,味道濃郁,通常存在於老字型大小中,一直深受上海爺叔和阿姨的喜愛。
新式生煎走的是混水、全發酵的路數。
小楊生煎是新式生煎的代表,小楊生煎個頭大、餡料多,小楊生煎華麗麗地橫空出世確實給當時的顧客驚艷的感覺,而且其第一家門店恰巧在上海電視台邊上的吳江路,電視台工作人員在驚艷之餘為其做了推廣,一時間成為滬上知名的小吃。
新式和老式生煎各有各的味道,也各有特色,如果有興趣可以都品嘗一下!
同時,老字型大小生煎也在做革新,比如大壺春出了鵝肝生煎,在生煎中加入濃郁的鵝肝,一時間也引得食客紛至沓來。
新式生煎的小楊生煎一直不堪落後,小楊生煎的小龍蝦生煎以及現在的黑色藤椒魚肉生煎,都是創新改良後的版本,甚至一躍成為新一代網紅。
上海人吃生煎如同初戀。初戀總是最好的。爸爸媽媽的初戀是大壺春,小楊生煎年輕人的初戀。
如果論流派,這上海的生煎有兩種流派:
一是清水生煎,老上海人的小時候,蘿春閣、大壺春、王家沙、喬家柵都是這種風格的。特徵是:肉餡湯少,收口朝上,皮厚薄適中,底略厚。清水生煎的肉餡緊,但並不呆滯,嫩嫩的,帶一點湯汁,是調味後熱氣豬肉本身的肉汁,而不是額外加入的肉皮凍。半發酵的皮子不松不僵。焦香略厚的底子,沾著鮮美的湯汁蘸一點米醋送入口中,完滿精彩的收梢。
另一種是混水生煎,肉餡湯多,收口朝下,皮較薄。混水生煎的餡料里,加入了肉皮凍,所以湯汁比較多,雖然也鮮,稍嫌粘膩。
蘿春閣時代是生煎登堂入室的關鍵時間節點,生煎確實在蘿香閣完成了從茶館到小攤再到高檔茶館的王者歸來。再後來,始創於1932年的大壺春在其對面出現,打起了擂台,雙方各擅勝場、競爭給彼此帶來了雙贏,更促成了生煎的風靡滬上。
作為後來居上者,小楊生煎備受推崇,他家的個頭大、餡料多,確實給當時的顧客驚艷的感覺,而且其第一家門店恰巧在上海電視台邊上的吳江路,電視台工作人員在驚艷之餘為其做了推廣,一時間成為滬上知名的小吃。
其實,生煎的兩個版本,難分伯仲,以大壺春為代表的上海老牌堅守老派經典的流派風格和口味,據說現在大壺春仍然有從業30年以上的老師傅堅持根據天氣調整麵皮配方,
一般天氣上下浮動3-5個攝氏度,配比就要換了,這個訣竅只有老法師才知道。
但是在連鎖經營、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等等現代快餐行業的模式革新和發展方面,老品牌肯定是比不上小楊的。
但是很多新生品牌的混水生煎生煎,一味追求所謂皮薄、餡大、湯多,拚命往肉餡里加肉皮凍,直吃得矯舌不下。生煎皮又盲目地薄,甫一出鍋,便一副縮縮癟癟的倒霉相,令人毫無食慾。更要命的是,用了太多的油,生生把個生煎底子炸成了油麵團。要知道,生煎是加水慢煎出來的,底子是少油烘出來的。
記得8.9拾年代,上海對於生煎有一個口語。以西藏路為界「西面友聯,東面大壺春」幾乎統吃上海的生煎市場,別的品牌只是穿插其中,比如石門路的吳宛餅家,四川路羅春閣生煎,至於那些弄堂小攤星星點燈不計其數了。
還有一個真正的老店,因為拆遷已經沒有了,年輕一代知道的不多了。淮海電影院對面有一個叫春江的生煎店,在行業里是二類戶(國有企業以1.2.3類劃分經營價格和檔次)比如友聯,蘿春閣,大壺春,吳苑餅家售價是一毛一,那麼它的核定價格是一毛三,可見它的市場歡迎程度了吧。
翻開陳年記憶,曾經新閘路西海電影院對面一家門面很小的名叫友聯的小店的生煎饅頭很好且名氣極響,陝西北路南京西路口也有同一名字的友聯,同一深受客戶歡迎,一座難求。其實生煎看似簡單,但從和面,配餡,火候等工藝上都不簡單。近幾年以較有名的小楊生煎也很紅火,因其連鎖規模有了一定影響,但其無論以品種還是大小及價格上上都走了和傳統生煎不太相同的路子。我認為作為一個大眾的點心,質優價廉親民是必須的,消費者的口碑和市場的認可是極為重要的。即使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別看肯德基,麥當勞滿天飛,但真正老上海人可親可近從內心認可的還是生煎饅頭,小籠包,大餅油條豆腐漿。它們既是價廉物美老少皆宜的食品,同樣也是海派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早上若只是在家吃了碗泡飯而沒吃這幾樣的話,一般老百姓一天里肚裡也總會覺得空盪盪地缺樣什麼似的,因為這已經從習慣釀成了上海人的一種情結。
上海生煎饅頭/味道基本差不多/本人二十年前/在浦東海洋學院附近的小吃店,吃得生煎包/味道真不錯/好像外地做得生煎饅頭/做不出上海生煎饅頭味道/離開故鄉幾十年』以後還會去上海/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此外/上海的鮮肉月餅,絕對好吃o
大壺春!上海人尤其老一輩都熟悉的呀!
我想說的是大壺春生煎,打小時候一直在雲南路的大壺春吃的。小時候不懂為什麼它家的生煎外皮是鬆鬆軟軟白白地,並且褶子朝上的。現在知道了它家的生煎是採用傳統做法半發酵面,待油煎和灑水後就呈現底子金黃鬆脆,包身松軟又有面香的氣質,雖然湯水不算多,但松軟的麵皮加上適量的湯汁,讓人有種吃介於肉包和小籠包之間的感覺,清清爽爽一點也不膩。大壺春生煎的肉餡很大,鮮鮮甜甜很是滿足上海人的口味,加上現在新開發的蛤蜊肉餡,真的是嗲呀!
如有不對 歡迎指正
吃過全上海的生煎,真心推薦 三兩春的生煎 是最正宗的。
上海的生煎有很多,街頭巷尾或是商場。我所了解的一個是隨處可見的小楊生煎,一個是 歷史 悠久、但少有人知道的大壺春。不過本身就是兩種不一樣類型的生煎,清水和渾水。清水派生煎是沒有湯汁的,代表人物大壺春,渾水派是和小籠一樣有湯汁的,皮咬開那燙口的汁水才是渾水生煎的精華,代表是小楊生煎。
此圖為大壺春
在上海,經營這種風味小吃的店鋪遍地都是。曾經最為出名的是「大壺春生煎」,皮香肉嫩,後銷聲匿跡,現在知曉的已經不多。大壺春的生煎,以焦香酥脆的生煎底而出名。雖然近幾年上海流行薄如紙的生煎皮和涌如泉的肉湯汁,但是大壺春卻仍舊堅持著靠肉餡自身燒出的湯汁,雖然不多,但是真正的鮮美。
兩種生煎價格差不多,虹橋火車站就有小楊生煎,旁邊的虹橋天地大食代也有大壺春生煎。路過的人可以前去品嘗一番。
上海的生煎包是上海獨創一格的小吃點心的,上海灘的生煎包都是是非常得好吃的,但上海最好吃的生煎包就要屬,上海雲南南路上的「大壺春」的生煎包了,大壺春的生煎包的一口湯水太鮮太鮮,希望大家去品嘗品嘗一下了!
『捌』 上海外灘的特色生煎小吃好吃嗎
非常好吃。
大壺春做生煎主要憑經驗,而東泰祥更接近於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每一步都慎重嚴謹。中筋麵粉、水和酵母的比例皆有規定,揉得光滑白嫩,擀成大片又滾成長條,分成20克的小劑子。廚師手邊擺著電子秤,時不時就要扔一個劑子上去過秤,保證分量如一。半發酵的麵皮微帶松軟氣孔,而褶子朝下的底板煎出了脆麻花般的口感。咬開後湯汁滴答,卻不會噴涌而出,倒進勺里,也不過是鋪滿底部的一小勺。一切都是拿捏得當,絕不失了分寸,彷彿低調的炫技。有人說東泰祥的生煎是“折中主義”,倒也頗為形象。
『玖』 上海哪家生煎包做的正宗有特色
上海哪裡生煎包最正宗?
大家好,說到生煎包這種傳統小吃,上海很少有人不會流口水。它流行在江浙一帶,皮酥,汁濃,肉香,外皮底部焦脆,再伴隨蔥、芝麻的香氣,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
生煎包有利於驅除體內的寒氣,補鈣補鐵,所以特別適合早飯使用,能夠保證一上午的體力。生煎包的製作並不簡單,需要遵守嚴格的流程,才能烹飪出美味的生煎,肉香四溢,口感酥脆。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上海比較正宗好吃的生煎包子店。
大壺春
推薦理由:經典的老式上海生煎包
提到生煎包,大多數人的腦海里就會跳出「大壺春」三個字。作為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大壺春的人氣始終位於榜首。生煎包是全發面的,所以肉餡緊實,一點也不油膩。
招牌生煎是雙拼的,鮮肉和蝦仁,口感略帶甜味。底部焦脆。價格也是非常公道,4個售價9元。配上一碗清爽的小餛飩,午飯就輕松解決啦。美中不足的是,無論什麼時間段來大壺春都是要排隊的。
敲三記生煎饅頭
推薦理由:招牌鹹蛋黃生煎
敲三記的裝修很文藝,走的是小清新風格。店內招牌的仍舊是上海傳統的生煎,鹹蛋黃餡的絕對能吃出青團和月餅的味道。
春季還上新了時令薺菜鮮肉生煎,特色額蟹粉生煎,鮮蝦生煎等。不同口味可以滿足你的各種選擇。店內還供應雙檔湯,一份套餐售價約30元左右。
曉燕生煎
推薦理由:皮薄汁濃肉緊底脆
曉燕生煎的鋪子不大,但總是里里外外排滿了慕名而來的食客。他家新鮮出爐的生煎熱騰騰的,撒上芝麻和蔥花香氣十足。和前面推薦的不同,曉燕的生煎包皮薄汁水多,咬下去一口立馬能嘗到鮮肉的滋味。
除了招牌的生煎包以外,鍋貼也是小滬的心頭愛,焦脆的底皮和鮮嫩的肉餡,一個上午都活力滿滿!
三兩春
推薦理由:上海知名古法生煎
作為滬上的人氣店,星尚頻道的人氣 美食 曾經報道過三兩春。餐廳走的是30年代老上海風格,八仙桌上擺放著清雅的茶壺和餐具,四周石庫門牆面上裝飾著美女月份牌。
背景音樂是周璇的《天涯歌女》,老唱片咿咿呀呀,情調十足。三兩春的招牌生煎的個頭不大,上面的黑芝麻香氣誘人。生煎底又脆又香,蘸上醋,搭配一碗粉絲湯,色色藝藝!
大壺春代表老派上海生煎,小楊生煎代表新派上海生煎,無可否認的是小楊生煎的新派做法已經被多數人所接受,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門店了。
從小到現在一直覺得大壺春的最好吃。但是現在也沒有以前好吃了。
小楊生煎好吃,但不是我小時候吃的味道。湯汁是白色的,上面的皮也是厚厚的。前幾年吃過豐裕的有點像,還有大壺春的。
還是浦東昌里東路的無名生煎做的正宗,它可是上海阿姨親自動手調的餡。
小楊生煎就不錯呀,經常吃。
『拾』 浦東哪裡的生煎好吃
浦東大道 東方醫院旁 大壺春 另附上海其他好吃的生煎店鋪: 蔡記生煎 詳細:地址:黃浦區雲南中路146號 蔡記生煎(新閘店)詳細:地址:新閘路1151號 飛龍生煎 詳細:地址:四川北路188號弘基假日廣場內 飛龍生煎(東泰廣場)詳細:地址:四川北路2002號東泰休閑廣場1樓 豐裕生煎(嘉頓店)詳細:地址:黃浦區鳳陽路216號 豐裕生煎(漕溪店) 詳細: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漕溪路270號 羅春閣生煎館(長寧店) 詳細:地址:長寧區遵義路1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