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元宵節吃什麼,有哪些傳統美食
北方人要吃元宵。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盡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製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生菜,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元宵茶,陝西等地方在元宵節的時候有食用元宵茶的習俗,雖然叫做元宵茶,但是和元宵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元宵茶是在熱湯面中加入各種的水果和蔬菜烹飪而成的,在過年期間食用了大魚大肉之類油膩的食物之後,正月十五的時候食用這種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元宵茶,能夠緩解油膩感。
『貳』 元宵節吃什麼 元宵節傳統美食盤點
吃湯圓、餃子、元宵茶、面條。
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餃子,是中國傳統食物。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
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面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面以及國外的香濃義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叄』 元宵節的美食有哪些
1、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
『肆』 元宵節要吃什麼 元宵節傳統美食有哪些
1、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乾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營養價值就「更上層樓」。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節,北方人要吃元宵。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盡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製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3、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著茶麵下鍋做油茶也曰麵茶。
4、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面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5、面燈
說起元宵節的習俗,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闔家幸福,家業興旺。
6、豆面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面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後磨面,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7、糟羹
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8、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說原因是饅頭為發面,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9、面條
江北地區民間流傳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的民諺,當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條,聽起來與元宵不相關,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志慶。」落燈時吃面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
10、元宵茶
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11、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12、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13、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御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臟、增加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
14、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所以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伍』 元宵節吃什麼 各地元宵做法享盡美味
1、吃元宵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2、吃餃子
餃子,是中國傳統食物。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3、吃年糕
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陸』 元宵節吃什麼 元宵節傳統美食盤點
湯圓、元宵、豆面團、面條、棗糕、元宵茶、餃子、生菜。
1、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2、元宵
元宵節,北方人要吃元宵。元宵是「滾」出來的,所以只有一種形狀,不像湯圓可以捏成各種形狀。
3、豆面團
很多地方在元宵節時喜歡做些豆面團,做法與元宵的做法相近,吃起來也比較Q彈,現在多流行在昆明地區。
4、面條
在江北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俗諺語,「上燈元宵,落燈面,吃完以後旺明年」,在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也會來上一碗面條,預示著來年的喜慶綿綿不斷。
5、棗糕
在中國古代,棗糕是特供皇宮的貴族糕點,寓意吉祥如意,尤其是元宵節這樣的佳節,棗糕是少不了的。現在在豫西地區一帶較為流行。
6、元宵茶
雖然叫做元宵茶,但並不代表是元宵所做的茶,也區別於普通意義上的茶。而且在湯面之中加入各種菜品與水果,與粥相類似。在中國陝西一帶比較流行。
7、餃子
餃子應該不用多說了,是中國人最喜愛也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食物。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逢年過年中國人最喜歡用餃子來表達,所以元宵佳節怎能少的了咱們的餃子。
8、生菜
在我國的廣東地區,人們在元宵節時還喜歡吃一種蔬菜就是生菜,因為生菜又諧音生財,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許,也是吉祥菜。
『柒』 赤豆元宵是什麼地方的小吃 赤豆元宵怎麼做粘稠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很多地方都會吃湯圓或者元宵哦,十分的美味好吃,赤豆元宵是江浙一帶的美食,下面來看看吧!
赤豆元宵是什麼地方的小吃
南京的吧
赤豆元宵,在南京的小吃界中算是小有名氣的了,很多點心店都有赤豆元宵賣,芳婆、蓮湖、劉長興、綠柳居、南京大排檔......,各有各的特點,味道不盡相同,我比較喜歡蓮湖糕團店的和南京大排檔的,蓮湖的濃稠香甜,缺點就是偏甜,大排檔的元宵是方塊的小糕狀,QQ的很好吃,貌似缺點也是偏甜,敢情是都打死賣糖的了。
赤豆元宵怎麼做粘稠
原料:小圓子一包、赤豆適量。
1、豆子最好泡6、7個小時,泡發後更容易煮開.泡好後的豆子加足量的水(自己家裡吃的話,半斤豆子,放1升的水差不多了;做生意的話,一斤豆子5升或以上的水,根據你想利用多少的東西做出多少的成品來看)
2、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豆子全部開花,豆子酥爛即可。不要煮的太過,要不然豆子和皮全部分開,全是豆皮就影響口感了。
3、放入白糖調味,放入桂花,轉大火放入元宵,勺子攪拌,防止粘鍋,煮至元宵全部浮起,加入一點冷水,繼續攪拌,待元宵再次浮起時,火調成中火,倒入用冷水事先調好的藕粉芶芡,邊倒邊攪,藕粉倒進去容易結塊而且會粘鍋底。
4、藕粉倒進去,湯就開始稠了,攪拌幾下就可以關火了赤豆加水煮成比較稠的豆粥;另取一鍋燒水,水開後放入小圓子,煮到浮起;把煮好的小圓子撈到豆粥里,繼續煮幾分鍾,加紅糖調味即可。
赤豆元宵和糖芋苗是同一種嗎
糖芋苗是南京的著名傳統甜點,屬金陵菜、金陵小吃,和桂花蜜汁藕、梅花糕、赤豆酒釀小圓子一同被譽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頭小食。
光潔的芋苗口感潤滑爽口、香甜酥軟,湯汁呈醬紅色鮮亮誘人,散發著濃郁的桂花香,吃後唇齒留香。選用新鮮芋苗,蒸熟後剝皮;加上特製的桂花糖漿,放在大鍋里慢慢熬制。煮的時候要放一點口鹼,這樣芋苗煮才會煮出紅彤彤、誘人的顏色。
『捌』 帝都高人氣的元宵和湯圓,哪些值得吃
稻香村、錦芳小吃、白記元宵、護國寺小吃、功德林素菜飯庄等。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玖』 在哪些地區是元宵吃洋粉粥,為什麼,有什麼根據
上海青浦地區,就是一種風俗。
元宵節晚上各家各戶都要吃「洋粉粥」,是一種糊塗羹,主要原料是薺菜、青菜、油豆腐、梗米粉、黃花菜、紅棗等做成。吃洋粉粥的寓意是祝福新的一年大平無事,糊里糊塗過好一年。
據說青浦這里有個習俗,大年初一如果打了噴嚏,就要在元宵這天,走七座不同的橋,到七個不同姓氏的人家裡討七份洋粉粥吃了才行。
『拾』 全國各地的小吃有很多,赤豆元宵是哪裡的小吃呢
赤豆元宵濃稠甜膩,是南京的特色甜品。
赤豆元宵的做法1、紅豆洗干凈,中小火煮20-30分鍾。
2、糯米粉放入碗中,舀一小勺熱水,攪拌均勻,再加入冷水,揉成面團。
3、面團壓至1cm厚,切成小塊。碗中加入適量水,放入紅豆,攪碎酒釀倒入鍋中。
4、藕粉加入水融化,放入元宵至鍋中,元宵飄起來,倒入藕粉,粘稠後即可出鍋。
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主要的集中地有老門東、夫子廟、獅子橋等,如南京大牌檔、尹氏雞汁湯包、蓮湖糕團店、綠柳居等,此外還有秦淮八絕、鴨血粉絲湯、小籠包、煮干絲、皮肚面、如意回鹵干、什錦豆腐澇、牛肉鍋貼、狀元豆、五香蛋、活珠子、臭豆腐、烤鴨包、金陵片皮鴨、南農燒雞、桂花糖芋苗、東山老鵝等風味小吃。
金陵四大名菜包括蛋燒賣、美人肝、鳳尾蝦、松鼠魚,南京三燉是清燉生敲、菜核、雞孚、金陵三叉是叉烤鴨、叉烤桂魚、叉烤酥方,以及芙蓉蝦仁、松子熏肉和金陵醬鴨、南京板鴨、鹽水鴨等,有以旱生、水生植物為特徵的「旱八鮮」、「水八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