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裡的大骨頭好吃
當然東北醬骨頭好吃:具體做法如下:豬骨頭3.5斤;料酒2大匙;老抽2大匙;生抽2大匙;冰糖25克;八角2顆;桂皮1塊;香葉2片;生薑1塊;大蒜4瓣;花椒約20顆;干辣椒適量;鹽適量;黃豆醬3大匙;做法:
1、豬骨頭斬成大塊(一定要大塊,大骨從中間斬開成兩截就可以了),用水沖凈表面的血沫,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一小時,期間換幾次水;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豬骨煮3至5分鍾,撇凈湯面上的浮沫;然後將豬骨撈出,用水洗凈表面的血沫,瀝干待用;2、准備好各種調料(生薑拍破,大蒜去皮);鍋內放油,下入黃豆醬,小火將其炒香;湯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約2000毫升),放入調料1中全部的調料及炒好的黃豆醬,大火將其燒開;3、然後放入焯燙過的豬骨頭,再次燒開;此時湯面上還會有一些浮沫,用湯勺撇凈;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燉煮約1.5小時即可。
當然是!東北的醬大骨啦!!!
食材:
棒骨或脊骨5斤、蔥、姜、黃豆醬、生抽、料酒、鹽、糖、八角、香葉、白芷、干辣椒、草果、丁香、山楂
做法:
1、將骨頭置於冷水中浸泡2小時,中間換水1次。
2、骨頭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撇去上面浮沫,保持骨湯滾沸半小時後轉小火再燉半小時
3、炒鍋開小火放少量油,放入干辣椒1-2隻、香葉3片、八角3顆、白芷2片、草果1顆,炒到香料散發香氣。
4、放入一大勺黃豆醬,開中火炒10-20秒,倒入3湯匙料酒,放入一袋生抽,大火燒開
5、放入蔥段、2-3大片薑片、2-4小勺鹽、適量糖、2顆丁香、2-3顆干山楂。
6、將烀骨頭的湯倒出一部分留作他用
7、再將炒鍋中燒開的醬汁倒入烀骨頭的燉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繼續醬制。
8、根據骨頭肉質,約半小時後(若是棒骨需1小時作用),達到肉質軟爛,但用筷子不能輕易將骨肉剝離的狀態即可。最後在鍋內燜20分鍾左右,就可以撈出享用了。
醬大骨做法雖說也是鹵制,但豬肉肉質鬆散,在醬湯中泡時間長了味道過重反而壓了本身的肉香味,故而不宜關火後在醬湯鍋中長時間浸泡,最好烀到上佳狀態後稍燜一會兒就及時撈出。之前留出的大骨湯是上佳的湯汁材料,燉菜煮麵都是營養美味,一定要好好利用。醬湯更是好東西,不說保存好下次醬骨頭還可以再用,鹵蛋、醬雞翅、雞雜、做醬湯干豆腐都沒問題,更有滋味的就是做肉湯面,取五花肉切小丁或片在醬湯中煮上二三十分鍾,連湯帶肉澆在煮好的手擀麵上,再撒上蔥花香菜,啃大棒骨,吃大肉面,再剝兩個紫皮蒜…哈喇子忍不住流出來了…
簡介版:放薑片去味,大蒜加味,雞精,杞子,砂糖,食鹽.大火燉開再加冷水中火燉一個小時再加冷水小火燉5個小時,最後可以加蔥苗.具體食譜版:材料:腔骨、山葯、冬瓜,白菜、當歸、大料、姜、桂皮、黑胡椒、鹽、雞精
做法:
1、把腔骨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這么做的目的是把肉里的殘血和臟東西煮出來,煮完了你回發先水上有一層沫,那些都是臟東西拉。
2、把飛過水的腔骨撈出,在慢燉鍋中加入溫水,腔骨放入水中。一定要是溫水!!!放到冷水裡的話,肉會變緊,就不好吃了。。。如果你沒有慢燉鍋的話就用別的鍋,水變溫了以後下排骨。
在水中放入大塊的姜、大料和桂皮、當歸。如果用慢燉鍋的話,就將火調到大火,如果你是早晨做可以調到小火,這樣煲一天,晚上回家就可以喝了呵呵。如果是普通鍋,就先調大火,水開後小火煮著。
3、山葯和冬瓜去皮切塊下入鍋中,山葯是補氣的,平時說話多的人合適多吃呵呵。而且山葯燉湯很好吃的。
4、然後就是煮了。一定要小火慢燉,煲湯這事是很費時間的,所以這個就體現出慢燉鍋的好了呵呵,放里就不用管了。秋冬是進補的好時候,大家可以在湯里加些中草葯,但是一定要先考察好葯性哦!不要亂加!向當歸、枸杞這樣的是比較安全的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放心加。另外,羅漢果是止咳的(和瘦肉燉湯很棒的),天麻是治頭疼的、川貝母也是止咳的,阿膠是補血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如果身體有些虛的話可以少放一點花旗參。進補一定要溫補,不要人參鹿茸什麼的一起上,那樣怕是要出事了。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5、在快要吃的時候,在湯里加上洗好切好的白菜,再煮一會就可以吃了!白菜不可以煮太久,會失蹤的。。。如果不喜歡白菜也可以放其他蔬菜。不過我的建議是煮湯的蔬菜最好是本身沒什麼味道的,否則菜的味道會掩蓋湯的鮮味。 東北醬骨頭,其實什麼位置的骨頭隨你拉,一般我們都用大骨頭棒子,可以吃到骨髓的。或者是脊骨。但是如果自己家做一般是排骨,肉多。主要在於你放的調料,調料對了,口味就對了,其實做法很簡單的,說白了就是加足了調料開燉,然後就開吃拉~~~~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和一些紅燒菜,紅鹵菜相比,東北醬骨頭在調料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大不同,主要特色來自對主料選用(帶骨頭的活肉)和每塊骨頭的SIZE的「豪邁」—大約三兩塊醬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塊的肉經煮燉後往往會更加鮮美,肉香撲鼻。
做法: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X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採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 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萬家香牌陳年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味全醬油露和李錦記豉汁,及少許美極鮮醬油。
4. 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乾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醬骨頭做法
一般選用腔骨,除了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也有脛骨,主要吃筋。
做法:首先將大塊豬骨頭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換水數次;然後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十三香少許,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然後用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沫,加精鹽適量,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加雞精適量,轉中火敞蓋燉約30分鍾即可。
口味:醬骨頭的料多,味香。
手抓醬骨頭
原料:豬後腿通水骨30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0克、味精15克、姜、蔥各8克,八角3克、桂皮2克、香葉兩片、草果3克、原汁老湯400克,水2000克,冰糖20克,紅曲米5克,排骨醬15克
製作:1、先將調料放入桶里調成鹵汁備用。2、把通水骨從中間砍成兩段,大火沸水氽1分鍾,放入調好的鹵汁桶里小火燜燒40分鍾至爛,撈出控干,放入凈鍋內,加鹵汁200克,放入冰糖、排骨醬,大火收濃鹵汁裝盤即成。
特點:醬香濃郁、油而不膩、回味悠長
醬骨頭都用什麼材料?
材料: 脊骨,1片桂皮,1個大料,4,5 粒花椒, 調料: 2個小辣椒, 鹽,胡椒,糖,醋,醬油,酒, 蒜 3,4個(切成大片), 5,6片姜做法: 1.將骨頭入沸水煮掉肉腥味, 約5,6 分鍾.撈出.2.將調料和骨頭拌在一起爆(15分鍾到2,3個小時),時間越長味道越好.3.油入鍋, 待熱後, 入骨頭和調味料,炒至水差不多沒了.再多加入水,醬油, 醋,酒,糖,桂皮,大料,花椒(依據個人口味,本人喜歡色重,口味重的,所以就放多些).4.先用大火煮10分鍾,然後換小火煮1小時.5,出鍋前10--15分鍾把鍋蓋拿掉,放入澱粉,多攪拌, 至到水沒有.好了, 盛出,就可以享受了. 原料:豬脊骨5000克 郫縣豆瓣100克 石橋大醬400克 生薑30克 大蔥100克 糖色100克 排骨味王25克 精鹽、味精、香菜各適量 香料包1個?內有八角、三柰、桂皮、小茴、豆蔻、香葉等? 色拉油100克 鮮湯6000克
製法:
1?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投入生薑、大蔥?均拍破?爆香,下入郫縣豆瓣?剁細?炒至吐油,再下入石橋大醬炒出香味,摻入鮮湯,放入糖色、排骨味王、精鹽、味精,待燒沸後起鍋倒入鋼桶內,即成醬汁。
2?豬脊骨用刀剁成5厘米大小的塊,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沖洗干凈後便與香料包一起放入鋼桶中,用大火燒開,撇凈浮沫,改用小火燉約1小時,待肉熟且離骨時,將脊骨分別舀入窩盤內,再舀少許原湯,撒上香菜,即可上桌。
營養價值
1、大骨比較適合用手抓著吃,可以用一次性手套避免手沾上油脂。
2、大骨里的骨髓可以用在超市買到的吸管用來吸。
3、燉的時候也可以多加點湯,用來提取高湯。
4、大骨棒,當然要選豬骨頭的,要兩頭大,中間小的那種,不要兩邊是扁扁的,那樣的沒骨髓。然後就是要是要注意不要選擇肉太多的,因為吃的不是肉哦。
做法:
材料:豬棒骨、燉肉的各種調料(大料、桂皮等)、蔥姜蒜、鹽、醬油、料酒、豆瓣醬
步驟
1、先將骨頭洗凈,
2、把骨頭入開水焯
3、高壓鍋中放適量水燒開,放入各種調料(蔥姜、料酒、醬油、大料等)
4、把焯好的骨頭放入高壓鍋中壓20分鍾,關火。待放完汽後將骨頭撈出。
5、炒鍋內放一點點油,加入適量豆瓣醬炒香,適當放點兒水,然後把骨頭放鍋內翻炒,使骨頭均勻地粘上醬汁,即可出鍋。
你是想學做法,還是問哪裡部位的好吃,如果學做法其實沒有特別復雜的,主要需要真材實料比如豬大骨,牛身上的,羊身上的都可以。一定要保證新鮮,其次就是你需要高湯了。家裡人吃就簡單了自己慢慢躲就行了,如果要是開店的話,前期准備母雞,大骨頭,雞油,熬高湯。熬好後把那些碎渣撈出來不用,以後你用大骨頭湯時候就可以用高湯了,口味也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改變的。
這的大骨頭好吃
簡介版:放薑片去味,大蒜加味,雞精,杞子,砂糖,食鹽.大火燉開再加冷水中火燉一個小時再加冷水小火燉5個小時,最後可以加蔥苗.具體食譜版:材料:腔骨、山葯、冬瓜,白菜、當歸、大料、姜、桂皮、黑胡椒、鹽、雞精
我覺得還是筒骨好吃吧,最好是煨湯比較好,買來的筒骨先用開水煮下,撈去血抹,在把骨頭處理干凈,重新加干凈的水在下筒骨,這樣煮的骨頭湯干凈,清爽不油膩,最好加點去腥味的料酒,小蔥。快出鍋在家調料比較好。
每個地方都有好吃的大骨頭
那裡的大骨頭好吃。各有所愛吧。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味道。
② 大腳骨在東營有做的嗎我上班沒時間去濟南做,可腳上的疙瘩都疼了很長時間了。很苦惱!
在東營就可以做的,到中醫醫院做吧,我和我的同事都在那裡做的是微創的那種,換葯時口確實很小。真的搞不懂那麼小是怎麼給做好的,不過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聽說以前還去濟南做現在不去了。在盛泰路上去看看吧。中心醫院我去問過做的是傳統的切口還不能活動可別去那裡做!
③ 烤骨頭哪家最好吃
東北醬大骨頭我看還是自己做的好!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做法: 1. 將大塊豬大骨棒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3-6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 2. 將泡凈血水的大骨棒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4斤。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
我覺得一鳴川的招牌醬排骨還行,另推薦椒鹽笨雞蛋
中華南新一中對面百年老湯燉肉館味道不錯。
④ 東營有什麼既便宜又好吃的飯店
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同,有的愛吃辣,有的愛吃甜,酸等等。我喜歡川菜,但更喜歡粵菜和淮陽菜。可惜東營除了川菜、魯菜外,別的菜系幾乎沒有。好象很多山東人口味重,都喜歡川菜和魯菜,對南方菜不感冒,東北菜和新疆菜也有一定的擁躉。口味清淡和甜酸為主的淮陽菜、粵菜好像在東營沒有大的市場。這里只是想和大家交流飯館,所以就不談了!飯店尤其是小店要有特色才能紅火。一、川菜:燕山路重慶酒家的川菜很棒,酸菜魚、魚頭不錯。價位一般靠上。每次到了飯點,一般都爆滿,要早去。中建八局附近的山城酒家也不錯,最好的是水煮鱔魚。價位中等。職工大學北門的「新四川麻辣魚」川菜為主,味道也還可以。價位中等。青島路的川桂園,麻辣魚最出名!有它出名的道理!!大明西邊還有一家叫川妹子的飯店,也不錯,麻辣魚不能跟川貴園比,但也算不錯了,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建議大家逛商店的時候可以就近嘗一嘗。在勝利報社北的勝泰路有一家叫:《一家人火鍋魚》的小店,店面不大,滿店只有那一個菜-火鍋魚。小鍋25元,中鍋38元,送4個菜,非常實惠,口味重味道很好,到飯點去晚了還沒座。東平路(即物華苑內物華花園北門前)與朝陽路(即花園東牆前)交叉路往東10米路南天川麻辣魚真不錯,價格實惠,去的基本都是回頭客。旁邊的西來順面館,店面雖小品種味道都不錯。西一區附近有很多小店,我多去「我家川味」,實惠,味道也過得去。是周末去基地逛的省錢好去處。二、湘菜:青島路的星期六餐館湘菜做的還湊合,推薦菜:肉末酸豆角。粒粒肉末和青青豆角,炒的濃香四溢,薄薄的小餅一卷,酸、辣一起湧入口中,那叫一個香。最好周六去,周六的時候他們一般贈菜或打折。價位一般。三、西餐:上島咖啡的牛排不錯。但偏貴!青島路的幾家西餐館都過的去,為了嘗個新鮮可以去,但終究吃不慣。好象淄博路的「客香來」的中式快餐更實惠些。職工大學對面西一點有家好象叫豪客香之類的西餐店,便宜,25元/人,就是一套西餐,能吃飽,包括開胃酒(我覺得象飲料的味)一杯,一鐵板上有一大塊牛肉,一個一個煎蛋,一小碗沙拉,兩個麵包,一杯紅茶,還可以。也有中式餐,我沒吃,看著也還行,也是25元。四、粥店:至於西一區北門的「一品粥」和西四區的「阿嬌婆」做的粥都還可以,但後者好象更實惠好吃些。西三區對面西二區西的「時代粥店」的粥雖然花樣多,但價格貴,味道也一般。五、面館:說到吃面,那要說的可太多了。五台山路的老店穆斯林飯庄,那裡的牛肉麵還可以。還有中建八局對面,居然有3家面館。「黃師傅面館」做的一般,面的口感和湯都很普通。「鼎立拉麵」花樣多,炒、拌、溜,牛肉、豬肉、雞等等,花樣很多。湊合。「蘭州牛肉麵」的面口感不錯,也還可以,那裡大骨頭不錯。大明大廈旁邊有一個飯庄,名字記不輕了,在什麼招待所的北面,那裡的新疆拉條子很地道。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據證實,已無必要。編者注。
在勝利報社那兒,萬葉書園總店、王子理發店邊,有家中國風面館,五元一小碗,六元一中碗,七元一大碗,好吃。我最喜歡擔擔面,適合想吃辣又不能太辣的人。裡面沒有炒菜,有小冷盤,素的3元,葷的5元。一個月前和老公去吃的,兩碗面,兩份小素菜,20元,小菜還沒吃完。六、其它:香山雞店的雞味道一成不變,我吃著還可以,吃過後,可以要清水面,拌濃郁稠稠的雞湯,我喜歡這口。師專附近的東興光棍雞也是老店,味道菜式已經不再有什麼新的變化,但久了不吃還是想。吃了雞,可以要那裡專門烤的的芝麻燒餅,撕一塊蘸湯吃,香。新悅和東勝的自助倒是夠貴!花樣也多,人少的時候,可以去,前一段是每5個贈一個人的費用,現在不知道如何了。但每次回來總是胃難受,哈哈。肚子缺油水了,可以去職工大學西面的「一口豬」吃豬內臟,煎炒烹炸都有,東北菜的風韻,吃個過癮,價位中等。勝利大酒店的飯菜質量有所上升,跟朋友聚會,有大的場面可以考慮去那裡。推薦一個不錯的小飯店,是我最新挖掘出來的(^_^),在燕山路往南過了海河路,中建八局家屬區旁邊,一品花園對面,路西有一家新開的飯店叫「北大荒」,菜味想當不錯,手工水餃也很好,建議夏花如我等愛吃之人去嘗嘗哦,價格比較合理,也許下次去的時候大家能碰見哦,哈哈。鑽井和井下之間路西有家《小銀龍餃子城》,鋪面素雅干凈,,那裡的免費粥很不錯哦雞毛信逢去必吃的菜是:爬蝦炒雞蛋,毛血旺(28元)尤其是蝦腦白菜(12元)好吃的不得了,還有正宗的北京烤鴨,一鴨三吃,不錯不錯,那裡的餃子品種豐富,7元或9元一份,餃子的味道嘛只能算可以嘍,包間要提前預定哦。鑽井的小銀龍里有北京烤鴨是好吃,可以雙吃,鴨皮入口即化,鴨湯味道鮮美,好象是48元或58元,我媽媽最愛吃這一口了。這里我再給大家推存勝南社區機廠的烤鴨,是外賣的,好象在市場,你去了一打聽就行了,一隻鴨子,包括一份小餅,一份醬才18元,還給你片好,能裝兩個紙快餐盒,鴨架再一個紙盒,據我的經驗,再要一份小餅,多花一元錢,這樣夠一大家子人吃了。這家店不太好找,勝采准備大隊東,有家叫《福祿大酒店》的,老闆叫王福祿,因為管理局的局長都慕名來這朵頤所以揚名,每到飯點小小的茶坡村的公路兩邊停滿了各色轎車,是勝采一景。這里也就是蛤喇湯出名,水煮肉片和其它菜館的味道很不一樣,好吃。不過來這切記一點:拒絕老闆娘熱情推薦的螃蟹。福祿的螃蟹個大黃厚是出了名的,可S貴。註:列位有到過鑽井的吧,鑽井到東安的十字路口往西走,對就這條路一路走就是了,偶就是鑽井的。石油大學西門市場有個單縣羊肉館,烤羊腱很好吃,油滋滋的,撒上蒜末很香,不貴,好象一個5元。掛爐燒餅也不錯,是現烤的。兩三個好友吃最好。旁邊的川魯王的餃子也不錯,不過記得他是按面算得,一般一人要個二兩就行。各樣菜也行,價位不高,雅間沒標准,朋友聚會交一點費用就可以自帶酒水了。淄博路客香來不錯。有免費的飲品。價位高低都有,環境也不錯。簡直是平民版的上島。年輕的情侶適合來這里。周末和朋友去那裡吃的中式快餐,排骨飯,味道還可以,而且也比上島實惠些。淄博路客香來去過一次,環境不錯,喜歡在二樓盪著鞦韆一口一口吸杯里的紅茶,心情有點庸懶,有點閑散,透過明凈的落地窗看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不知道有人和我一樣嗎?青島路勝大中心超市西面有一家<永和順排骨米飯>飯店,味道非常不錯,價錢便宜,10元一大份,最主要是排骨味道特別獨特,那的小沙鍋也很不錯呦!我舉手,真的不錯呢。不過是勝大中心超市西的對面,嘿嘿~~~~ 七、不在推薦之列的:至於柏拉蒙,它始終都沒有徵服我。價格偏貴,味道太一般。不喜歡!填肚子也不去那裡。
淄博路上的「聚福家常菜」是魯菜為主,當年多火呀,可惜現在價位提升,味道下降,只能算一般了。淄博路的「孤島鮮魚湯」不好,湯做的非常一般!!高湯太濃,加的太多,胡椒、辣椒大大的破壞了魚湯的味道。價位一般。劉羅鍋瓦罐味道還可以,但是菜量偏小(好象喂鳥,實在別致的器皿),價位偏高,不值!順風?一點不順 店大氣客,昨天中午在那吃飯,服務員帶搭不理,最後連帳都算不清,耽誤了偶半個小時。
⑤ 在東營,哪些菜館比較好吃
1.大國泰旁邊胡同里的青蛙腿。2總機廠旁邊的紫光閣炒雞。3勝泰路大骨王的大骨頭。4勝泰路芳芳餐廳的干鍋牛蛙,干鍋魚雜。5海鮮西市場旁邊錦秋大吃的骨頭湯。6黃河路運興小區裡面狗杠魚大酒店的紅燒狗杠魚。7海鮮西市場旁邊殿福全羊。8西五路的衛海餚驢肉。9勝泰路小川府的酸菜魚。10五干橋五干全羊。11二郎燒烤金辰店的鍋包肉。12勝利大街和運河路清風狗肉館的狗肉和哈啦湯。13八分場的八分場涼皮。14八分場老北京火鍋的羊肉和麻辣兔頭。15運河路牛肉湯的牛排。16金辰美食街羊庄故事的香辣羊蠍子。17北二路天地人鴿子窩的烤鴿子。
⑥ 東營市西城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嗎 好吃不貴的餐館
你可以去鑽井的餐館,像老地方、三耳飯店、大不同、這條路上的飯店都很實惠都很不錯的
⑦ 東營有哪些比較好吃的飯店
東營市我覺得淄博路上的哥倆好餃子館不錯。要是小飯店的話,勝泰路上那幾家都不錯。現在的飯店真的越來越不好吃了。
⑧ 東營西城哪裡有批發半成品無骨雞柳的
西城菜市場。東營區是在油田礦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組團式新興城區。東營西城菜市場是有批發半成品無骨雞柳的,該店價格便宜,雞爪質量很好,在當地口碑很高。西城菜市場位於東營區西四路與黃河路交口。
⑨ 東營比較出名的餐飲有哪些
第一種東營美食:史口燒雞 史口燒雞是東營市史口鎮最有名的小吃之一,史口鎮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小鎮,這里的人們都非常的善良淳樸,在很早之前史口鎮就有燒雞之鄉的美譽,如果大家...
第二種東營美食:黃河口蜜桃 黃河口的蜜桃小編我只在菜市場買過,味道確實不錯,主要是富含的...
第三種東營美食: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是山東利津縣最有名氣的小吃之一,利津水煎包在製作的...
第四種東營美食:北嶺丸子 北嶺丸子是利津有名的特產小吃之一,
⑩ 東營哪家餐廳吃飯最好最實惠
我住東城,去萬達、銀座、金辰美食街、運河路吃了一圈,最後還是覺得金辰美食街上佳二妞烤骨頭吃飯最好最實惠!去他們家辦理一張會員卡,每次去都贈送你一斤烤脊骨,還送大碴粥、小鹹菜都是無限自取的。現在周二、周四還是會員日,可以任選一道菜品半價,真的吃的又便宜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