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石林縣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石林縣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1-18 03:30:42

⑴ 石林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石林好吃的小吃有:一、羊湯鍋,二、馬全席,三、乳餅,四、蕎粑粑蘸蜂蜜等 。其中蕎粑粑蘸蜂蜜是石林特有的彝家特色菜;它採用本地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煎成餅,即為蕎粑粑;食用時蘸上一些蜂蜜,又香又甜,讓人食之難忘。

一、羊湯鍋

羊湯鍋是石林火把節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是用石林特有的圭山黑山羊製成,將宰殺的羊洗凈後全部混在一起熬,柔嫩皮脆,味道鮮美,讓你終生難忘。當地人用很粗獷的方式來烹制這道菜,最大程度保持羊肉的原味。

二、馬全席

吃石林馬肉可以除塵排毒,適當的吃些馬肉對都市的人來說是最天然的排毒養顏品。石林馬肉有馬乾巴、馬湯鍋、紅燒馬肉、馬腸鍋、小炒馬肉等,道道口味十足。

三、乳餅

石林乳餅,產於石林彝族自治縣的圭山、石林、維則、畝竹箐、西街口等。這里地處滇中沃野的山區、半山區,氣候溫和,水草豐茂,山間有著星羅棋布的天然牧場,適宜放牧奶山羊。撒尼農民歷來有成群飼奶山羊養羊群的習慣,很多人家都能自製乳餅。

四、鹵腐

石林鹵腐在雲南省醬菜中名列前茅,與宣威火腿齊名。石林鹵腐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清光緒年間就成為遠近馳名的饋贈佳品,許多遊客都慕名選購。石林鹵腐以豆腐為原料,用食鹽、辣椒面、八角面、花椒面等精心配方,經傳統工藝腌制而成。

五、狀元餅

「狀元餅」又名「花餅」、「酥餅」,是一種傳承民間數百年,獨具地方風味的傳統名點。狀元餅用料普通,原汁原味,不含任何添加劑,工藝獨特做工考究,包裝獨到科學。

⑵ 石林幾月去比較美

去石林遊玩的話,大部分遊客可以選擇什麼時間呢?

春秋兩季是旅遊旺季。經過景區的路,沿著甬道前行,不經意間就來到大石林區,經過「雙鳥渡食」「犀牛望月」「蓮花峰」「石林勝境」「石屏風」等奇景,也走的有點累了吧,晴朗的中午在獅子亭稍作休息,欣賞對面獅子池的峰林倒影,也不失為一種寧靜的享受。

石林的門票信息

景區暫時停業,詳情可電話咨詢;

想了解更多景點信息,可以看石林的相關介紹:

石林景區是昆明的必游景點之一。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特色地貌,石峰、石芽、落水洞、地下河遍布,峰林幻化成各種形態,劍狀、塔狀、蘑菇狀等等,千奇百怪美輪美奐。

石林景區的幾大片區分布較為疏散,以大小石林景區為中心,乃古石林位於大小石林景區以北約12公里處,大疊水景區位於大小石林景區西南約29公里處,長湖景區則位於大小石林景區東南方26公里處。常規的遊玩石林多指大小石林。

去石林遊玩可以關注下周邊美食。

石林周邊美食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普世老民族、彝米水鄉。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野菜 , 白豆腐 , 薄荷 , 鹹菜 , 豆尖 , 帶皮驢肉 , 帶皮羊肉 , 時鮮蔬菜 , 美味沾水 , 羊肉火鍋湯 , 驢火鍋 , 豆腐皮 , 大白菜

普世老民族:黃燜雞 , 小炒肉,黃燜雞 , 普世老乾媽雞丁蓋飯 , 普世清湯羊肉 , 普世酸菜炒肉蓋飯 , 普世薄荷牛肉末蓋飯 , 普世小米辣牛肉蓋飯 , 普世蕎面飯、包穀飯、米飯 , 普世涼白雞

彝米水鄉:菜品也很好吃,量大,地道的彝族口味!環境古樸,干凈衛生,食材原生態!價格實惠! 宜良燒鴨必吃!彝族自釀酒必喝!吃飯必點:飯遭殃還有彝家的火腿色紅味香,羊肉也不錯!

⑶ 有人知道石林有些什麼好吃的么

雲南石林美食推薦

石林鹵腐

石林鹵腐在雲南省醬菜中名列前茅,與宣威火腿齊名。石林鹵腐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以豆腐為原料,用食鹽、辣椒面、八角面、花椒面等精心配方,經傳統工藝腌制而成。石林鹵腐,形狀整齊,色澤紅艷,內里金黃,細膩醇厚,鮮香可口,堪稱色、香、味俱佳,為佐餐上品。石林鹵腐的品種有:酒鹵腐、油鹵腐、雞樅鹵腐、乾巴菌鹵腐等,各具特色,有各種包裝可供選擇,品牌不一。在石林土產雜貨店內及商場內均可買到,為饋贈佳品。

購買推薦:石林本地生產腐乳的廠家較多,如孟家腐乳,雲林醬菜腐乳等,縣內各中大型超市均有出售

乳餅

乳餅是石林一大特產,是當地人把新鮮的羊奶煮沸,再加入適量酸水,使其凝固,然後壓製成塊,晾乾後即成乳餅(屬乳酪的一種)。乳餅的吃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燴,亦可生吃,還可以做成火腿夾清蒸乳餅,青豆燴乳餅等菜餚,冬季生產的乳餅品質較好。

購買推薦:

1、石林雙龍菜市場(又名新商場):這里的乳餅以農家自製為主,稱重計量;

2、朋成乳餅,羊奶媽乳餅,石林縣境內兩家較大的乳餅生產企業。產品規格350g/袋,真空包裝。縣內的金方超市及副食商店均有銷售。

剁碎骨頭成美食——石林骨頭參

骨頭參它是雲南石林撒尼人一年四季天天食用的傳統鹹菜,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滋味鮮美,香、酸、甜、辣、咸俱備,是含鈣質、脂肪、蛋白質等營養豐富的佳品。

每逢春節,撒尼山寨喜氣洋洋,家家戶戶殺豬過春節。一頭豬除板油煉成油,豬肉腌成臘肉以外,剩餘的骨頭、肚雜、油渣,用扎骨刀剁細成粉白色。適量加入姜、蔥、蒜、辣椒粉、包穀酒、精鹽等配料攪拌揉勻,裝入陶瓷罐腌制。

野生食用菌

石林的野生食用菌品種很多,有雞樅 、牛肝菌、乾巴菌、青頭菌等等。你如果七、八月份來石林,就可以大飽口福,或炒、或炸、或燒湯……都美味異常。

石林湯鍋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農歷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長湖或乃古石林景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火把節。這時如果你來到石林,就可以在觀看了精彩的鬥牛,摔跤比賽後,在場外不遠的樹林里大吃一頓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湯鍋,其中有羊肉、狗肉、驢肉等。這里的湯鍋烹飪技術極好,各種肉燉得恰到好處,不硬不軟;無膻味、腥味等怪異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後回味無窮。

蕎粑粑蘸蜂蜜

蕎粑粑蘸蜂蜜,是石林彝家有特色的一道菜,它採用本地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煎成餅,即為蕎粑粑。食用時蘸上一些蜂蜜,又香、又甜、讓人吃了難忘。

圭山臘肉

圭山臘肉質地優異,和當地的獨特自然條件相關。圭山地處山區和高寒山區,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0—13℃,農歷冬臘月平均氣溫6℃,是腌制臘肉的最佳季節。且氣候乾燥,日常強,霜期長。養豬以玉米土豆米糠和綠葉植物為飼料,肉質細,瘦肉多,油脂薄,為腌制膜肉創造條件。

羊湯鍋

石林地區地處高原,山區的黑山羊是本地特有品種,肉質細嫩,香而不膻,常連皮切成大塊以大鐵鍋熬至七八分熟撈出冷卻,切成帶皮薄片加入原湯煮開即可盛上待客,配以用干辣椒面、花椒面、鹽巴、蔥、薄荷等調制而成的醮水食用,其湯色白味鮮,羊肉酥而不爛,回味無窮。亦可用小鐵鍋邊煮邊吃,可放入各種蔬菜、面條、粉皮等,鮮香撲鼻,營養豐富。

⑷ 石林有什麼特色小吃

石林湯鍋、乳餅、石林鹵腐、石林甜柿、圭山山羊。

1、石林湯鍋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農歷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長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火把節。

這時如果你來到石林,就可以在觀看了精彩的鬥牛,摔跤比賽後,在場外不遠的樹林里大吃一頓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湯鍋,其中有羊肉、狗肉、驢肉等。這里的湯鍋烹飪技術極好,各種肉燉得恰到好處,不硬不軟;無膻味、腥味等怪異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後回味無窮。

2、乳餅

乳餅是雲南大理白族人和路南撒尼人製作的一種乳酪(cheese)的名稱。白語稱為yond bap用牛奶或山羊奶製成。用山羊奶製成的質量最好。白色塊狀。酷似豆腐塊。 沾白糖、椒鹽生吃或者下油鍋煎吃都很爽口。

3、石林鹵腐

雲南人習慣把腐乳稱為鹵腐,鹵腐是以豆腐腌制而成的一種佐餐醬菜。路南腐乳,色呈紅黃色,香辣可口,入口即化,是雲南省著名的醬菜品種之一。相傳製作鹵腐的歷史已有貳佰余年。用發源於本縣黑龍潭的巴江水製作豆腐,其品質上佳。

用此上佳的豆腐和傳統工藝加工出來的鹵腐,色澤紅黃,富有彈性,細膩潤滑,入口即化,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品。石林鹵腐主要分為兩個品種:其中在豆腐中摻入菜油、鹽等配料的稱為油鹵腐;在豆腐中摻入酒、辣椒粉、鹽等配料的稱為酒鹵腐。

4、石林甜柿

石林甜柿,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09年05月2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石林甜柿」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5、圭山山羊

石林縣地處低緯高原,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分明,適宜養殖山羊。圭山縣飼養圭山山羊已有2800多年歷史。圭山山羊外貌特徵:體格中等,體質結實,胸寬長,體驅豐滿,近於長方形。

成年公羊體長76厘米,體高68厘米;成年母羊體長71厘米,體高63厘米。圭山山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濃郁。

⑸ 石林的特點有哪些

石林坐落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特色明顯。

石林特色

世界地質公園、自然遺產風光。

石林介紹

石林景區是昆明的必游景點之一。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特色地貌,石峰、石芽、落水洞、地下河遍布,峰林幻化成各種形態,劍狀、塔狀、蘑菇狀等等,千奇百怪美輪美奐。

石林景區的幾大片區分布較為疏散,以大小石林景區為中心,乃古石林位於大小石林景區以北約12公里處,大疊水景區位於大小石林景區西南約29公里處,長湖景區則位於大小石林景區東南方26公里處。常規的遊玩石林多指大小石林。

石林的周邊美食也是比較多的。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普世老民族、彝米水鄉。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野菜 , 白豆腐 , 薄荷 , 鹹菜 , 豆尖 , 帶皮驢肉 , 帶皮羊肉 , 時鮮蔬菜 , 美味沾水 , 羊肉火鍋湯 , 驢火鍋 , 豆腐皮 , 大白菜

普世老民族:黃燜雞 , 小炒肉,黃燜雞 , 普世老乾媽雞丁蓋飯 , 普世清湯羊肉 , 普世酸菜炒肉蓋飯 , 普世薄荷牛肉末蓋飯 , 普世小米辣牛肉蓋飯 , 普世蕎面飯、包穀飯、米飯 , 普世涼白雞

彝米水鄉:菜品也很好吃,量大,地道的彝族口味!環境古樸,干凈衛生,食材原生態!價格實惠! 宜良燒鴨必吃!彝族自釀酒必喝!吃飯必點:飯遭殃還有彝家的火腿色紅味香,羊肉也不錯!

⑹ 石林是在哪個地兒

石林坐落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已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從石林出來,可以到周邊逛一逛。

石林周邊景點

阿詩瑪化身石、未來也來公園、石林冰雪海洋世界。

阿詩瑪化身石:位於昆明市東石林風景區內。阿詩瑪是雲南彝族神話傳說里的一個聰穎美麗的姑娘,她與阿黑哥堅貞的愛情家喻戶曉,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電影《阿詩瑪》更是讓阿詩瑪故事傳遍海內外,美麗的阿詩瑪更是深入人心。那座形似阿詩瑪的石林是石林風景區著名的景點,也是人們懷念阿詩瑪、重溫那個美麗傳說的好地方。

未來也來公園:毗鄰石林風景區,位於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二樓,集科普教育、珍寶鑒賞、發光探秘等於一體,於2019年7月28日開放,由中華祖母綠宮、中華發光石宮、中華碧璽宮三部分組成,突顯的是地球結晶體的精緻和璀璨,彰顯的是地球鬼斧神工的精湛造詣,呈現的是地球的美麗、美妙和美幻。

石林冰雪海洋世界:石林冰雪海洋世界位於石林大道,有極地館、海洋館和海豚館等。在雲南這個高原內陸地區能有一個海洋館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在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可以看到各種海洋動物,還有美人魚表演和海豚表演等精彩演出。這里適合帶小孩子一起遊玩。

逛累了還可以嘗嘗周邊美食哦。

石林周邊美食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普世老民族、彝米水鄉。

老圭山彝味帶皮驢羊肉館:野菜 , 白豆腐 , 薄荷 , 鹹菜 , 豆尖 , 帶皮驢肉 , 帶皮羊肉 , 時鮮蔬菜 , 美味沾水 , 羊肉火鍋湯 , 驢火鍋 , 豆腐皮 , 大白菜

普世老民族:黃燜雞 , 小炒肉,黃燜雞 , 普世老乾媽雞丁蓋飯 , 普世清湯羊肉 , 普世酸菜炒肉蓋飯 , 普世薄荷牛肉末蓋飯 , 普世小米辣牛肉蓋飯 , 普世蕎面飯、包穀飯、米飯 , 普世涼白雞

彝米水鄉:菜品也很好吃,量大,地道的彝族口味!環境古樸,干凈衛生,食材原生態!價格實惠! 宜良燒鴨必吃!彝族自釀酒必喝!吃飯必點:飯遭殃還有彝家的火腿色紅味香,羊肉也不錯!

⑺ 昆明特色小吃有哪些

昆明好吃的特色小吃有:

1、過橋米線,米線特別細滑,裡面可以放入各種蔬菜,肉類,味道更鮮美。這道美食享譽國內外,在很多城市都能夠看到,但這里的最正宗。

2、燒餌塊,是當地的一種傳統民宿美食,主要食材是煮熟的大米飯,做成圓餅狀烤制,吃的時候抹上醬料,菜餡,味道特別好。

3、小鍋米線,比較受當地人喜愛的一種米線烹飪方式,做法簡單,吃起來特別爽滑,尤其在裡面加入鮮肉,味道香濃。

4、石林乳餅,是石林縣的特色美食,使用的是新鮮的羊奶製作而成。吃法眾多,可以直接蒸著吃,也可以煮著或炸著吃。

5、摩登粑粑,也叫椒鹽餅,是一種麵食。外面比較酥脆,裡面很松軟,味道清香,因此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

⑻ 石林特色美食攻略

石林特色美食攻略

石林風景區又稱為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350平方公里,景奇物豐,風情濃郁,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石林有什麼特產呢?下面是由我為你精心編輯的石林特色美食攻略,歡迎閱讀!

1、板橋涼卷粉

板橋涼卷粉主要以「陳記老燕風味涼卷粉店」為代表,店鋪位於石林縣鹿阜街道板橋片區。距縣城約十公里。該店在石林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經過祖孫四代傳承、百年歷練發展而形成的名小吃店,具有深厚的地方飲食文化特色,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在石林家喻戶曉。由於其獨特的風味和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蘊,2012年12月21日取得了「商標注冊證」,2013年10月被雲南省烹飪協會授以「雲南名小吃」榮譽稱號,2014年成功申報了「昆明老字型大小」。2014年期間在石林縣城、昆明、曲靖等多地開設賣點,於2014年9月成功開設3家分店,分布於石林縣城石林南路,板橋農行老營業所,板橋客運站斜對面。

「石林陳記風味涼卷粉店」的小吃以酸甜味、酸辣味、香辣味為主,純手工製作的卷粉配上秘制甜醬油、秘制辣椒醬、秘制花生醬、秘制酸湯、花椒、菜籽油等,豐富的調料讓食客深愛不已。

2、袁國棟鹵肉米線

石林袁國棟鹵肉米線店位於石林縣鹿阜鎮東門街,由原雲南著名大廚袁公國棟於七十年代創辦,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現由其子袁和生等掌管、經營;袁公一九五三年參加工作,先於宜良縣人民政府招待所任廚師、廚師長,其間曾被派任至昆明跟隨中國烹飪大師解德坤、陸發榮學習烹飪技術,3因工作成績突出受中國烹飪協會特別表揚並頒發榮譽證書,一九九一年榮獲特三級廚師稱號,後調至石林縣人民政府招待所工作,曾任石林縣(原路南縣)政府招待所副所長,主管餐飲接待。

袁公創辦鹵肉米線店之初經營過手工蛋面,其美味使當年有此口福的群眾至今仍津津樂道。內的鹵湯由三十多種中葯、香料並配以秘制高湯熬製成,各種成品均選用品質上乘的鮮貨精心烹飪而成,其中三選三漂是選料及製作的重點,火侯的掌控是成就美味的關鍵,經此製作的小吃色澤質朴、口感純正、香味醇厚,中葯及香料的特殊香味滲入食材,使之鮮甜美味,令人食之難忘。店內主營鹵肉米線(面條)、鹵熱乾麵、鹵豬肉、鹵雞、鹵雞翅、鹵雞腳、鹵雞蛋等。

3、老韓、老曹(曹記)牛肉米線

石林老韓、老曹(曹記)兩家牛肉館創立20年有餘,源於傳統湯鍋,選用圭山青壯黃牛(土牛)為原料。烹制的清湯牛肉、牛乾巴、牛肉米線、牛肉麵條等系列美食。配以自製的胡辣子蘸水(秘制)。多年來深受周邊地區和中外遊客的青睞,成為石林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4、楊氏百年蒸蒸糕

楊氏百年蒸蒸糕是石林縣一家很傳統的甜品小吃店,被譽為雲南名小吃。其湯圓一直都是純手工製作,口感很細很滑很軟,入口即化。店裡的蒸蒸糕、藕粉調糕、藕粉紫米調糕、熟糖玫瑰糕,熟糖芝麻糕等,是一種很有特色的甜品小吃,且價格適中,在石林小有名氣。

5、楊靜銅鍋米線店

楊靜銅鍋米線店,始創於1985年,30年的時間,歷經兩代人,現有3家店面。老店位於鹿阜鎮城古樓圖書館旁,到目前為止,專營招牌銅鍋米線。一分店位於鹿阜鎮蓮花池旁,二分店位於鹿阜鎮交警大隊對面,分店除招牌銅鍋米線外,現已包含其他如蒸餌絲,蒸餃,銅鍋洋芋燜飯,鹵品等一系列特色小吃。

6、狀元餅

「狀元餅」是石林人家喻戶曉的小吃,自1980年嘗試經營至今從未間斷過,現已有35年的歷史。起初只是為了貼補家用,逐漸被人知曉後,生意越來越紅火,2003年開始成為了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

「狀元餅」剛開始叫做燒餅、粑粑,2003年店家兩個兒子相繼高考奪得全縣理科狀元後,當時的縣領導給取了個「狀元餅」的名字,並逐漸流傳開來。如今,狀元餅的生意越來越好,靠的不僅是店家純正的食材和精湛的手藝,更是因為它已成為石林人教育孩子的典範。

現在的「狀元餅」依舊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攤點,食客卻絡繹不絕。店家二老的淳樸、老實和與世無爭的淡薄總是能給人一種觸動,咬上一口香酥的蕎麥餅,感受到的是老人對子女滿滿的愛和對食客滿滿的情誼。在他們身上,你看不到一丁點生意人的精明,因為他們是用心和愛來裝點每一份餅。

7、李氏涼雞米線

「李氏涼雞米線」品牌老店現位於石林縣阿詩瑪南路。新分店位於石林縣東門坊(戴斯大酒店旁)。李氏涼雞米線店的經營主要以招牌涼雞、獨有的.麥筋卷粉、特有的涼雞米線和涼面等風味雋永特色小吃為主。2014年榮獲「雲南名小吃」稱號。該店從1993年經營至今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開店時起便成功獲得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8、彝家砂鍋燜飯

砂鍋本身就是頗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砂鍋是以陶土和沙所製成,具備受熱均勻、保溫持久、保留原味與耐長時間烹煮的特性,所烹之飯(砂鍋飯)渾厚濃郁的香氣是金屬鍋做不出來的。

砂鍋飯充分體現了中國烹飪中講究色, 香,味,形,器的文化內涵。由於其風格獨特,味美價廉,受到越來越多的群眾喜愛。

9、韓大姐豬腳

韓大姐豬腳號稱 「石林最好吃的豬腳」,店面位於石林縣城邊緣大屯石材廠旁,就餐環境一般般,味道卻很不一般。

店主韓大姐經營豬腳店已有十多年了,店裡的豬腳歷經燒、洗、炸、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出來的豬腳皮香肉嫩不油膩、湯色清爽鮮美。店內售賣豬腳米線、豬腳涼片、豬腳火鍋,火鍋又有清湯、酸湯、麻辣多種口味。韓大姐家的豬腳製作完成後可直接剔除骨頭,無論是在店裡吃還是外賣都相當快捷方便,因為美味實惠、營養豐富,在石林當地口碑極好,秋冬季節時每天可賣出40多公斤。

10、八方客燒烤

對於美食,不得不提燒烤。燒烤在過去的時間里對人類一直都是一種形式與味覺的誘惑。燒烤所具有的文化屬性,是它包含的物質原味及即食效果對慣常飲食的反叛,另一面則受到人類遠祖在漁獵時代的飲食記憶符碼的認同。在今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燒烤更能對人的美食情節發生引誘。

走遍大江南北的食客們,吃著北方草原的烤全羊、正宗的新疆烤肉串,一路南下,南方的烤乳豬、烤海鮮,以更加細膩的口味讓人唇齒留香。而到了雲南,傣族風味燒烤、彝家風味燒烤等風味獨特、食材新鮮、種類豐富的燒烤更是讓人垂涎欲滴。來到彝鄉——石林,欣賞完絕美的自然景觀、享受著阿詩瑪故鄉熱情好客的民俗氛圍,尋找一個彝家風情客棧讓放飛的心暫緩休息。此地為您推薦萬城阿詩瑪小鎮,這里有溫泉酒店、彝家客棧、酒吧、商店、夜市。入夜,華燈初上,夜色琦旎,夜市上的彝家風味燒烤喚醒著人們飢餓的味覺,聞香尋味,邀約親人和摯友,沿街撿一舒適角落而坐,看著新鮮蔬菜、腌制的羅非魚、牛肉、雞肉、五花肉、豆腐、竹蟲、蜂蛹、螞蚱在木炭的的煙熏火燎或油鍋的沸騰中升華,頓時味蕾綻放。熱騰騰、香噴噴,似乎還吱吱冒著油汁的燒烤上桌,讓人瞬間少了文質彬彬,多了一些江湖氣息,吃相畢露,大快朵頤;喝著彝家人自釀的桑葚酒、葡萄酒、苦蕎酒,再來一碗冰鎮木瓜水,那種悠閑、舒適、愜意,在言行中極度膨脹。頓時覺得幸福就是衣服上面,那從街邊燒烤攤染來的煙熏味道。

11、好吃來早點店

石林本地的早餐店賣粥的幾乎沒有,早晨想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粥可不易。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家粥、粉、面、水餃、餌絲全都有售又好吃不貴的早餐店——好吃來。

好吃來小店位於石林縣城中心石林大酒店副樓,已經營了近十年。小店不大的鋪面窗明幾凈,店主魯女士和幾名店員利落地忙碌著,各司其職,井井有條。

好吃來一直堅持「每日一粥」,從周一到周日,香米粥、紫米粥、黑米粥、百合粥、玉米粥、八寶紫米粥、銀耳大棗粥七種粥品按菜單逐日播放,從不斷片。該店的粥都是當天熬制,當天售完,店主魯女士每天早晨五點就開始煮粥,原料好,火候足,粥品晶瑩清香,濃稠軟糯,加糖或是就著店中的酸蘿卜絲、鹵蛋來吃,都是極好的。好吃來每天早上六點開店,粥品經常九點不到就賣完了。

12、華華鹵品店

華華鹵品店是石林一家專營鹵品和傳統本地菜的餐館,於1992年開始經營,店面幾經搬遷、擴建,本地食客卻始終口耳相傳,追隨而至。

華華鹵品店的招牌菜就是鹵味,鹵肉、鹵大腸、鹵豬肝、鹵豬肚、鹵雞、鹵雞腳、鹵雞雜……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其中以鹵味拼盤和鹵炸腸最受歡迎。華華鹵品店的鹵味是最傳統的石林口味,老鹵入味,鹹味適中,鮮香微甜,大都分人都能接受,重口味的食客則將鹵味蘸上店內提供的麻辣調料食用,眾口可調。

華華鹵品店的招牌菜還有石林傳統土八碗宴席里不可缺少的「粉蒸肉」和「扣蒸」。這兩道菜都是甜口,大葷重油,香甜軟糯,石林傳統宴席必上。

粉蒸肉各地都有,雲南很多地方都做這道菜,口味有咸有甜,石林的口味卻是一邊倒的傾向於甜,且必定是要重油蒸到軟爛,為了去油膩常會加老南瓜或紅薯塊同蒸。

扣蒸是石林本地叫法,更通俗的叫法應為「千張肉」,取帶皮五花肉煮透過油切片鋪於碗底,上面放酸腌菜加紅糖蒸制。因為蒸熟出鍋後要將碗倒扣於盤中,使肉呈碗底半球狀才上桌,所以石林人給取了這么個名字。有意思的是千張肉在很多地方是咸鮮口味的菜,到了石林也變成了甜的,常有外地人夾一筷子入口就傻眼的,而石林人在外吃到鹹的千張肉也是萬分吃驚。

這兩道菜都必須蒸制四五個小時才能出鍋,許多餐館早已不做,而華華鹵品店卻一直堅持每天炮製,店裡的粉蒸肉和扣蒸火候十足,甜味適中,香軟糯滑,常有食客專門前來點了這兩道菜打包帶走。

13、羊湯鍋

石林地區地處高原,山區的黑山羊是本地特有品種,肉質細嫩,香而不膻,常連皮切成大塊以大鐵鍋熬至七八分熟撈出冷卻,切成帶皮薄片加入原湯煮開即可盛上待客,配以用干辣椒面、花椒面、鹽巴、蔥、薄荷等調制而成的醮水食用,其湯色白味鮮,羊肉酥而不爛,回味無窮。亦可用小鐵鍋邊煮邊吃,可放入各種蔬菜、面條、粉皮等,鮮香撲鼻,營養豐富。

14、黃燜土雞、土雞蛋

石林山區的土雞個體較小,肉香而不易煮爛,加入辣椒、花椒、草果、八角、臘肉等暴炒後加水熬煮,嚼勁十足,唇齒生香。土雞蛋色澤金黃,口感醇厚,放入青椒大火炒制,只需一點鹽巴便是一道佐餐佳品。

15、野生菌

石林山多林密,野生菌資源豐富,上品的有雞棕、乾巴菌、牛干菌、青頭菌等,做法各不相同,但味道都離不開鮮香二字。

16、 彝家臘肉

石林山區的彝家有殺年豬的習俗,山區氣候涼爽,吃不完的豬肉用鹽腌制,掛在房梁窗下,經年不壞。這樣製成的臘肉沒有煙熏味,清香可口,油而不膩,切片佐以辣椒、蔥段、姜絲,大火炒制,肥肉黃,廋肉紅,色香味俱全。

17、蕎粑粑蘸蜂蜜

蕎麥是石林山區常見的農作物,其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但口感粗礪而味微苦,聰明的將蕎面與麥面以一定比例配合做成薄餅,再佐以蜂蜜食用,成為一道香甜可口的美食——蕎粑粑蘸蜂蜜,生態健康,老少咸宜!

18、油炸蜂蛹

采野生蜂盤,取蜂蛹用油炸香,無需任何調料,菜色生猛,滋味妙不可言,優質蛋白營養價值高,但多吃易上火。

19、疙瘩飯

石林取苞谷面、蕎面、麥面等麵粉,加水後用手搓成小顆,與米飯一起蒸熟食用,原本是困難時期節度過飢荒的權益之計,但因其風味獨特,生態健康,反而成為廣受歡迎的特色食品。

20、乳餅

乳餅是由羊奶或牛奶煮沸,加入適量的食用酸,使其漸漸凝固,壓製成塊,晾乾成餅的。色澤乳白微黃,乳香味純,油潤光滑,細膩爽口。乳餅食用的方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燴,亦可生吃,「青豆米燴乳餅」是回族的傳統菜餚。「乳餅夾火腿」又是雲南漢族的傳統菜,深受雲南彝族、漢族、回族各民族的喜愛。普通人家常吃「水煎乳餅」,吃其本味。

21、豆腐

石林地區屬於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多石灰岩,造成水質較硬,燒水來喝水垢多到嚇人,但入口清洌甜美,用來做豆腐卻是上佳。質地細膩、口感豐富的臭豆腐,煎到兩面金黃,外焦里嫩,讓人不做個逐臭之徒都不行。而臭豆腐腌制而成的石林鹵腐,色澤明艷,外層鮮紅內里金黃,鮮美可口,香辣適中,為一道別具特色的佐餐佳品。 ;

⑼ 石林有哪些好玩的

石林(Stone Forest),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坐落在昆明南邊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市86公里。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公里,參差峰巒,千姿百態,巧奪天工,是一個以岩溶地貌為主體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 所謂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澱、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這些現象總稱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都有分布,其中發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當屬昆明路南石林首屈一指。1966年,中國第二次喀斯特學術會議建議將「喀斯特地貌」改為「岩溶地貌」,故在中國又叫岩溶地貌。 石林風景名勝區范圍寬,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石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雲南省繼麗江古城、三江並流的第三個世界遺產。 彝族服飾、路南鹵腐、宜良烤鴨、油炸蜂蛹是游覽石林值得購買或品嘗的特色產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文化內涵。石林風景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石林一帶還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約二億八千萬年前的石炭紀,石林才開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經過海水流動時不斷沖刷,留下了無數的溶溝和溶柱。後來,這里的地殼不斷上升和長時間的積淀,才逐漸變滄海為陸地。海水退去後,又歷經了億萬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沖蝕、風化、地震,就留下了這一童話世界般的壯麗奇景。遠遠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石林的主要游覽區李子營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游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軼名的打油詩所雲:「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但這里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把它詠嘆吟哦;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詩瑪等無數象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蘑菇、玉管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整個李子營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任憑遊客去觀察,去發現,去自由馳騁地想像。景區內峰迴路轉,曲徑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宮仙境,游者莫不流連忘返,贊不絕口。景區內建有獅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千島湖畔有座奇美的石林,方園10平方公里,屬迷宮式喀斯特溶岩地貌,由藍玉坪、玳瑁嶺以石獅為勝,西山坪石林舊稱白雲山,是千島湖石林主要游覽部分。區內群峰壁立,層巒疊嶂,藍青色的石頭平地拔起,如春筍,如樹林,如城堡,如屋宇,如村寨,如大海揚波,如狂潮驟起,如群獸賓士,如蛟龍騰空,如飛鳥展翅,如三軍爭戰,硝煙騰空,人仰馬翻,旌旗獵獵……有「華東第一石林」的美譽。是我國四大石林之一。千島湖石林多藤蔓植物,青藤緣石而上,有的穿石而過。這種藤石交纏的景觀叫人驚喜不已,好事者將它叫做藤石緣。 千島湖石林景區,張良洞很具魅力。張良洞是一個不深的洞,與其說是洞,不如說是一道內凹的深坎,橫長約五米,深約兩米。內有一石桌,名棋盤石,是當年張良隱居此時,與其師黃石公下棋的地方。張良是漢代開國元勛,傳說,他曾遇仙人黃石公。黃石公拿出一編《太公兵法》,授予他。黃石公說:「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也。」張良將此書溫習精熟後去投劉邦,終以此書的智慧幫助劉邦奪取了天下。漢朝建立時,漢高祖劉邦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張良沒有戰功,如何賞?劉邦說:「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於是,封張良為留侯。於是,張良成了歷代謀臣的典範,「王者師」的旗幟。劉邦的那句「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也就成了千古名言。令人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黃石公說他本是一塊黃石。史載,張良十三年後到谷城尋師,真的發現了一塊黃石,感嘆不已。他死前,特意囑與黃石並葬。 千島湖石林還有一個洞名曰琴音洞。洞門流出流水,呈小瀑布,聲音清脆響亮,抑揚頓挫,如琴音悠揚。走進洞內,洞雖不大,但高、有天光射入,甚明亮。洞壁潔白,豐滿而又光滑,疑若女性的肌膚。 景區有很多肖形石,極像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其中,比較明顯且富有情趣的是:唐僧朝觀音、猴王誦經、八戒探路、神龜馱經等。唐僧、觀音是相距十數米的兩座石峰,從側面看,是很像唐僧與觀音的。早晨與傍晚,浴著霞光,兩尊石像熠熠生輝,很是好看。 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為名勝,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政府才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認真進行勘察、設計、施工、修築游路和外面的公路、賓館、飯店、商場等,給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漸名揚五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游覽石林也可以從距石林6公里的「石航」乘直升飛機鳥瞰,又別有一番情趣。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火把節,石林四周的彝、漢等各族群眾都要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石林歡慶佳節。人們在白天舉行摔跤、爬桿、鬥牛等比賽活動,夜晚則燃起熊熊黃火,耍龍、舞獅、表演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大三弦舞則是最受歡迎的傳統節目。成千上萬的中外賓客盡情狂歡,通宵達旦。神奇的自然景觀和優美的人文景觀相結合,更使石林錦上添花,撼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