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南的文山有什麼小吃
文山有名的小吃有椒鹽餅、火燒、溫淘米線、油炸粑、扭磁粑、豆沙粑粑等,在一般的小餐館就能吃到這些東西。還有文山縣平壩鄉的壯酒,是當地人自己釀的糧食酒。如果到壯族人家做客,他們都會用這種酒來招待客人,有些小店裡店主人也自己釀,就是散裝酒那樣的,舀到瓷碗里喝,是不是有點很豪爽的味道。 特色菜:肉火鍋 三七汽鍋雞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特色菜 ·狗肉火鍋 ·三七汽鍋雞 http://3608.com/city/c_restaurant_321.html
② 文山椒鹽餅哪家最出名
如下:
1、文山市老六椒鹽餅
地址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2、姐妹椒鹽餅
地址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河濱路休閑廣場西南側約90米。
3、趙家椒鹽餅(環北二路店)
地址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新民路141號。
介紹
椒鹽餅是文山獨特的名優食品之一,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吃。
它以上好麵粉、熟豬油、鹽和花椒粉揉攏成酥,製作工藝相當復雜。做餅時,取發過的面扯成坨擀薄。以酥為餡包圓,再擀薄疊起,再擀再疊,反復多次,而後切成兩半,背合背扭成螺旋形狀,再擀薄入鏊。鏊須底火微、蓋火旺,方能使餅黃發香,分絲分層,酥而不脆。
③ 雲南文山小吃特產有哪些
文山的美食真的特別多,蒸的、烤的、油炸的、冷的、熱的、酸的、辣的、甜的、鹹的,應有盡有,口味豐富!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吧!
平壩蕎酥:文山平壩鎮的特色食品。除平壩蕎酥之外,還有豌豆粉和臭豆腐等有名的小吃。蕎酥在平壩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至今為止無論是在文山城區還是在平壩街道上,我們都能夠看到有商販在叫賣平壩蕎酥的身影。
文山涼蝦:相信這是文山本地人夏日必備的甜品之一,一碗涼蝦下肚,全身瞬間涼爽起來,而且一切的燥熱也能夠在此時瞬間消失。因此對於文山人來說,生活中還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夏天沒喝過涼蝦的人,就不算真正地過夏天。」由此看來就知道涼蝦在文山的重要性了吧
酸湯涼米線(卷粉):文山人的夏天,除了有一碗清涼爽口的涼蝦之外,還少不了一碗酸辣開胃的涼米線(卷粉),因為這也是文山本地人夏天必吃的一種小吃!也就是說文山的米線不僅能做成湯的還能做成涼拌的,而且對於涼拌的米線(卷粉)來說它最主要的特色就在於酸湯,如果你吃涼米線(卷粉)不放酸湯的話,其味道就少了一半了
酸菜飯:對於文山的酸菜飯來說,既是當地人的主食也是他們的小吃,和以上的涼米線、涼卷粉、涼蝦合稱是文山夏天小吃界的「四大天王」!酸菜飯,其酸、辣、香、鮮的味道無一不刺激著我的每一個味蕾。在炎熱的夏天來一碗酸菜飯真的是人間美味啊
炸洋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狼牙土豆,小時候上學時幾乎是每天必吃的食物。一般來說街邊小吃攤上的炸洋芋其味道才是最為獨特的。炸洋芋我相信對於每一個文山人來說,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非常喜歡吃的一種小吃。對於在外省工作的文山人來說,每當過年回家的時候吃的都是一種情懷!
米線:不只是文山人的最愛,而且還是全部雲南人的最愛。因此在全中國的小吃當中米線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一種風味小吃。對於文山人來說,文山的土雞米線和汆肉米線是當地人最喜歡的!但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米線的吃法已經發展成多樣化了!
燒烤: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燒烤都是人們必備的食物。當然對於文山城中來說,我們在大街小巷也能經常看到一些燒烤店。文山的燒烤最厲害的就是,我們身邊常見的食物幾乎什麼都能烤!
油燜糯米飯:其實文山的「糯米飯」做法還是很有講究的,之所以叫油燜,那是因為需要把蒸熟的糯米飯,再回到大鍋中加油鹽繼續翻炒,最後蓋上紗布即可。
椒鹽餅:椒鹽餅之所以叫椒鹽餅,那是因為該小吃最主要的配料是花椒粉和食鹽,其次是麵粉和豬油等等!在文山,幾乎每一個米線館裡面,都能看到椒鹽餅的存在;當然了單從椒鹽餅來說,個人覺得文山的趙家椒鹽餅和姐妹椒鹽餅等,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牌子。
花糯米飯:在文山,廣南縣的花糯米飯是做的最有特色,也是最具原生態的。其中對於廣南壩美鎮的壯族來說,他們做的花糯米飯其顏色採用的都是天然植物的染料。花糯米飯在文山又被稱為是五色飯。其中糯米飯的5種顏色分別為:黑、紅、黃、紫,以及白色,因此得名。
④ 雲南文山小吃店
1、盤龍公園門口擦辣醬的小燒烤(代表作:脆洋芋,小奶包)
2、西後街一品雞翅(代表作:雞翅尖)
3、硯山二級站對面的很窄的小店(代表作:牛肉串)
4、縣城建局對面一家婚紗店傍邊的一小家(代表作:不擦油的燒豆腐、辣雞腳)
5、七花廣場中段那條路不中段叫什麼一進去有好幾家買烤魚的(代表作:烤羅非魚)
6、陽光外灘B二燒烤(代表作;筒子骨,老闆用兩條狗拉車,是標准捏動物虐待狂)7、 州幼兒園旁邊一小間房子的燒烤( 代表作;辣雞腳 )
早點:
1、小兒全「文味」(代表作:脆腸米線)
2、小兒全酸湯辣子雞米線(代表作:酸辣米線)
3、綠色家園小區(代表作:膳魚米線)
4、老林酒家(代表作:油炸凍菌米線)
5、陽光外灘太陽雨對面,即佳立賓館傍邊點(代表作:餃子)
6、小兒全口(代表作:糯米飯)
7、耀翔狗肉館小洞天對面(代表作;狗肉米線,佐料齊全,老闆鬍子很大B,我去一般都吃20的)
8、文新市場雞肉米線館(代表作;辣子雞米線)
9、小雨餐館去大龍灘的路上(代表作;悶雞米線,政府接待早餐都在哪)
10、鍾樓對面羊肉館(代表作;羊眼睛,)
11、東風牛肉館(代表作;牛肉米線)
12、大興街鮮面館(代表作;炸醬乾麵)
涼卷粉:
1、威遠街涼品店地址1:普陽路千賦茶苑後面。地址2:軍分區那條路過去(名聲大點,越來越難吃,老闆人品差,來文山玩的朋友可以參考)
2、地質隊對面(老闆是個老奶,她的涼卷粉很好我經常去)
3、游泳池廁所過去的一家(猴二哥家,老闆不化妝就tm像個壞蛋,涼面很好但是他家辣子很辣。個人覺得他家糖沙梨更好)
4、總站裡面(他家涼豬腳是我的最愛。分店在金山狗肉館斜對面) 5、老大本營旁(廣南風味,烤腸十分銷魂)
飯店:
1、陽光外灘花積廚(代表作:麻辣牛肉火鍋)
2、陽光外灘小洞天尹氏酸湯牛肉(代表作:酸湯牛肉火鍋,蘸水很爽)
3、陽光外灘香草酸湯雞(代表作:雞、豬腳肉火鍋)
4、七花廣場公安大廈旁巷子里(代表作:重慶來鳳魚)
5、軍分區那條路」禾心緣「(代表作:脆皮鴨)
6、果園街」老知青「(代表作:酸湯雞火鍋、烤腸)
7、文新綜合市場內(代表作:地灘狗肉)
8、文山城郊磚瓦廠附近(代表作:馬大腸火鍋、雞絲豆腐)
9、品品香(代表作:小炒)
10、三蘇小飯店(代表作:水煮肉片)
11、州一中新校門右直下裕香狗肉館(代表作:豆漿雞火鍋還可以吃狗)
12、七花廣場味道江湖(代表作;若干我比較喜歡冰鎮蘆薈,架子白肉老貓可以吃兩份)
13、滇味圓飯店(代表作;滇味鹵鴨,我比較喜歡鴨舌)
14、稻香飯店文山人都知道(代表作;條子肉)
15、發能羊肉館發古寨內(代表作;羊肉火鍋)
16、莫錯過酒家永通橋河邊(代表作;干鍋雞,干鍋羊肉)
17、騾子肉火鍋發古寨內(代表作;騾子肉火鍋,騾子乾巴)
18、魚味園州公安大廈附近(代表作;各種河魚火鍋,我比較喜歡黑魚)
19、下沙壩小洞天餐館(代表作;豆沙肉,燒腸) 20、灰土寨(福園對面)平安飯店(代表作:花生漿、牛舌)21、州電信公司旁巷子里蘇家農家飯庄(代表作:吊漿湯圓、蘿卜煮心肺)22、州交通局前行50米石屏人家(代表作:石屏豆腐、少婦潑辣雞、水煮系列)23、建設家園後門望江樓(代表作:大汽根燉雞、鹵拼)24、頭塘壩前行左手邊龍泉山莊(代表作:烤雞)25、頭塘壩不到石鍋魚26、西華公園鮮魚27、休閑廣場旁天天羅非魚28、陽光外灘金太陽香辣蟹
⑤ 想問雲南文山有什麼特色小吃
一、三七汽鍋雞
三七汽鍋雞被譽為《十大滇菜》之首,以湯鮮味美,飄香誘人而著稱。說起《雲南美食》——三七汽鍋雞,文山人都知道,但三七汽鍋雞曾經被列為《國宴菜譜》,作為招待參加國慶慶典的各國國家元首的菜餚,就鮮為人知了。三七汽鍋雞以獨特的民族飲食文化被繼承發展,弘揚光大,突破地域界限,經久不衰,食而不厭,成為州外來客光臨文山的必品之菜,流行區域范圍較廣。
三七汽鍋雞
二、壯家岜夯雞
《壯家岜夯雞》為文山州廣南縣一道傳統名菜。所謂岜夯即壯語酸湯菜之意,用紅青菜或細葉芹竹筍皮等為原料,加米湯腌制呈粉紅色酸湯,按一定程序和適度火候輔以各種佐料同剔骨肌肉相煮而成。這道菜突破地域界限,登上昆明及省內一些中小城市賓館、飯店的大雅之堂,並紮根於民間食店的普通餐桌之上,食而不厭,成為很多外地人光臨文山的必品之菜。
廣南壯家岜夯雞
三、苗家狗湯鍋
馬關苗家狗湯鍋,俗稱地攤狗肉,它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一道特色美食,歷經民間自然取捨而保留下來的極富邊疆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馬關地攤狗肉較為盛行,縣城狗肉湯鍋店比比皆是,木廠鎮、小壩鎮等地均有傳統名店,遠方的朋友若到馬關縣城來,既可以到縣城新農村市場品嘗地道的地攤風味,也可以到文化路的胖仔狗肉館、馬關一中對門的木廠地攤狗肉、園中西路下段和環城路狗肉店品嘗。
苗家狗湯鍋
四、大氣根燉雞
大氣根具有排毒、順氣的葯理,因而有減肥的功效。由於文山無撮口音,菊與氣的韻母同為齊齒呼前高母音,又因其有理氣功能,便誤呼為大氣(jì)根。又有人誤認為是大薊(jì)根,其實大薊根俗名抱母雞剌,具有止血功能,只能入葯,一般不用於膳。在眾多大菊根燉雞的餐館中,新聞路疾控中心對面廣南人開的史家餐館尤其獨出心裁,將大菊根和奶漿根等中草葯和雞一起裝進洗凈的嫩豬肚中,扎緊口子,置於大鍋中熬熟,因此得名曰口袋葯膳雞。
大氣根燉雞
五、牛肉乾巴
傳說早在1284年,來自義大利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馬可波羅到達昆明時,看到回族人以一種奇特的方法製作牛肉,記敘為截成小塊,浸在鹽水中,再加幾種香料,這就是清真牛乾巴最初的記載。有回族的地方,就有‘牛乾巴’,這是硯山回族人自豪的宣言,這種承載回族文化、風味獨特的肉類腌製品,在回族人的餐桌上傳承了至少700餘年。牛乾巴被公認為是回族美食的奇葩,這種美食文化被極富商業頭腦的回族人開枝散葉,席捲全國。商業化、規模製作牛乾巴的項目正在茁壯成長。
文山牛肉乾巴
製作牛乾巴已無季節之分,有的作坊、工廠還人工調節溫度濕度,利用真空膠袋密封包裝,以方便運輸,暢銷到全國各地,得到廣大食客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椒鹽餅:色澤金黃,酥脆爽口,老少咸宜,通常和文山米線搭配食用。是文山人喜愛的傳統小吃。
地攤狗肉:就是狗肉大排檔,以火鍋為主。
蕎酥:蕎面製成,有甜咸兩種口味,有的還混入了玫瑰糖。其中以文山平壩鎮蕎酥最為正宗。
花糯飯:源自當地壯族食品,用天然植物色素加以染色,味道清香。
氽肉米線:文山米線的質量有口皆碑,佐料豐富、湯底醇厚,食過便知。涼品宴:通常在中午為餐,品種多樣,可達上百種,涼雞和涼卷粉為必食經典,每家涼品店各有風味。
酸菜飯:和涼卷粉做法一致,只是材料為米飯。但口味獨特,是文山又一道經典美食。
越南小卷粉:壯族食品,周邊地州也有,不過風味自成一家。
更多關於雲南文山有什麼特色小吃,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da2b0161573147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⑥ 文山市區好吃又不貴的地方
文山市區廣場附近有一家飯店裡邊的菜非常好吃,還可以唱歌。
⑦ 雲南文山的這些美食,當地人覺得很平常,外地人卻贊不絕口
烤全羊原是新疆少數民族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但當下什麼地方都有烤全羊。做法不一,味道不一,不過,當你來到丘北就能感受到,同樣的烤全羊別樣的味道別樣的風情。
在丘北,開始烘烤時,要把搭在鐵架上的羊肉放在前後兩個支點的最上面那個叉,握著鐵叉的手柄慢慢轉動,並使用溫火。烤上十來分鍾,就用一把刷油漆的刷子醮上早准備好的作料水細致地刷在鋪開來的羊身上,刷完一面就把它轉到下面烤著,然後刷剛翻起來的那面。刷在羊身上的這種作料水叫鹵水,是用拍爛的蒜果、搗碎的生薑、切細的辣椒、花椒(或是麻面)、蔥、草果、八角等等好多種香料配製而成的一種湯汁,乍一看,有點像吃早點的作料,特別齊全。
廣南有著不少獨特的萊餚,簡單一道萊:南瓜酥。在其他地方似乎聞所未聞,更不用說品嘗過這一「素齋」。既然是酥肉,為何稱其「素齋」。就因這南瓜酥,原本是廣南老一輩吃齋念佛之人所發明製作。
原料就是老南瓜、糯米面、白糖或紅糖、植物油。製作方法是.先將南瓜去皮剖成瓣,再切成絲狀,後撒上糖拌勻浸10分鍾,隨即灑放糯米面調拌成稠糊狀粘合南瓜絲。將油放鍋中燒至七、八成,用調羹或筷條將糊狀瓜絲放下油炸,熟透過心,撈出控干余油,即可裝盤上桌。如炸成橢圓狀酥肉就用調羹或小勺舀放而炸,如炸成螃蟹狀,就用筷條拈了放炸,讓其瓜絲橫七豎八,形成趾爪狀。
和菠蘿一樣,芭蕉不僅是水果,還可以當菜。把熟透的芭蕉去皮,切成長片,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起鍋,在表層灑點淡淡的鹽,名為「油炸芭蕉」。軟黏的芭蕉經此油炸後,外面變成香脆,裡面卻還是原味,吃起來有種特別的感覺,像吃油炸冰淇淋。新鮮、熟透的芭蕉吃不完怎麼辦?切成片,曬成芭蕉干,看電視時當做零食吃。芭蕉干比新鮮芭蕉還要甜,又不似紅薯干那樣堅硬,是很好的零食。
文山椒鹽餅是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的特色小吃。椒鹽餅餅黃發香,分絲分層,酥而不脆,吃時咸麻適中,香酥可口,滿口噴香,極富地方風味。
椒鹽餅是文山獨特的名優食品之一,是一種 歷史 悠久的特色小吃。它以上好麵粉、熟豬油、鹽和花椒粉揉攏成酥,製作工藝相當復雜。做餅時,取發酵過的面扯成坨擀薄。以酥為餡包圓,再擀薄疊起,再擀再疊,反復多次,而後切成兩半,背合背扭成螺旋形狀,再擀薄入鏊。鏊須底火微、蓋火旺,方能使餅黃發香,分絲分層,酥而不脆,吃時咸麻適中,香酥可口,滿口噴香,極富地方風味。
岜夯雞是文山州廣南縣壯族獨有的一道傳統美味菜餚,為雲南一絕。「岜夯」為壯語,意為酸湯,是用紅青菜或野菜製作的一種酸菜湯。烹制岜夯雞時,首先將洗凈的雞肉切為小塊,用佐料拌勻浸透;再把准備好多種佐料入鍋,倒入酸湯;沸騰後放入青菜、豬油,煮一至三分鍾後放入雞塊。湯沸後即可食用。也可放入粉絲、木耳、海帶等一同煮吃。岜夯雞以香甜、鮮美和奇特的酸味為特色。如果您來到廣南,要是不嘗一嘗這「岜夯雞」,可就枉此一行了。
坨肉是彝族人民吃肉食的基本製作方法。在製作上,不論豬、牛、羊,宰殺後均連骨帶肉切成如拳頭船大小的塊塊,用清水煮至八成熟,便撈入簸箕內,撒上鹽巴來回簸盪,使鹽滲入即可食用。吃時除放鹽外,不放任何佐料,也不用碗筷,直接用手取而食之。吃時佐以小涼山土法腌制的一種干酸菜湯(有克油腥的作用),將砣砣肉抓在手上,邊啃邊嚼,由於這種肉做法特別,又不是很肥,吃起來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開。
坨坨肉製作的訣竅是掌握適當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過遲肉綿。彝族製作的坨坨肉,既鮮又香,別有風味,特別是選用四五斤重的仔豬肉。
⑧ 文山能帶走的美食有哪些
特有小吃:
A、水晶涼粉:在昆明叫木瓜水,但製作更勝於昆明的木瓜水。除了水晶涼粉,還要加入涼蝦、西米、甜白酒、玫瑰糖、芝麻。夏天消暑佳品。東風路步行街上到處都有,農行旁巷子里兼賣燒烤的那家最好吃,現在應該拆遷了吧~~
B、三鑫第一城對面的大眾超市門口的《丘北沈家酸菜》,其酸黃瓜、酸蘿卜、酸菜、夾李我每次經過必買,好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用著名的丘北辣椒,香味更大於辣味。雖然只是個小路邊攤,但我父母講賣酸菜的老奶奶的奶奶就已經開始賣了。
C、糯米飯:文山人一般叫的糯米飯是鹹味,用油炒過的,咸香適口,可以選擇不同的肉鋪於飯上:牛乾巴、甜香腸、咸香腸、火腿腸、雜醬肉絲。鹹菜種類很多,味道很好,而且是自取免費的。地點在小而全坡腳與東風路交叉的地方。
D、小卷粉:在就業市場門口,一般要下午6點以後才開始賣。豆米湯很好喝,蘸水也不錯,現在拆遷不知道搬到什麼地方了。
E、烤年糕:現在很少有人賣烤年糕了,以前有人挑著擔子賣,很懷念啊。
F、椒鹽餅:這可是文山能寫進書里的小吃,小而全坡腳的一家糕點店大量有售,但這家的是用電烤箱烤的,不是用傳統的碳火烤的。據說二小坡腳有一家賣碳火烤的,路邊小攤,8點賣,不到半個鍾頭就沒了;果園街坡腳也有一家賣碳火烤的小店,這家應該經常能買到,並且這家現在開始有禮品盒裝的賣。
G、砂糖餃(鹽糖餃?):小時候經常學校門口都有賣的,現在果園街還有一家路邊小攤賣。和椒鹽餅、豆漿稀飯、在一片,這3家都是賣了10多年的老字型大小了。
H、油炸粑:最好的油炸粑應該是外殼香脆,內部幾乎沒有面團,文山都沒到這種水平,富寧才有。工商局門口那家有油炸粑,老軍分區門口以前也有一家賣,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I、粽粑:粽粑有的縣也叫馬腳桿,是壯族的特色小吃,把糯米用穀草灰染成黑色,中間加黃豆面,加一條肥臘肉,用一種什麼植物的葉子包起來,然後煮熟食用,再煎炸更香。以前只是端午節自己家包了吃,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人賣,在州醫院門口還有煎好的賣。《小洞天》有真空包裝的對外出售。十字街中段也有一家賣。
J、花糯米飯:和粽粑一樣是壯族的小吃,用天然植物煮水做染料(比如俗稱「羊咪咪花」的能染黃色;「九股牛」能染紫色,加石灰水又能染紫紅色;「紅飯葉」能染紅色;穀草灰能染黑色)用染料水浸泡糯米,然後將糯米煮至剛過心,撈起留少量水靜置,待水被米吸收後放入蒸子內蒸熟即可。富寧一般能染五種顏色,所以叫「五色花糯米飯」,並且富寧人喜歡在糯米飯上放豆面。一般常見的是黃色、紫色和黑色。花糯米飯小洞天也有真空包裝好的出售,十字街中段賣粽粑那家也有賣。
K、褡褳粑:也壯族特色小吃。雖然主料和粽粑、花糯米飯一樣都是糯米,但褡褳的做法跟前兩種差別很大。首先要把糯米磨成米漿,吊漿濾渣,只取糯米的精華部分。然後蒸熟,用「搥」(i)沖(敲到使其軟糯,提升口感)。最後中間加入豆沙或者豆面、花生面、砂糖等,用另一種植物的葉子包起來蒸食。這個的做法有一部分是我猜測,具體再請教高人。
L、「老白花」粑粑:丘北春天才有的一種糯米為主料的粑粑。特點在於加入了「老百花」,花為純白色,類似百合花但稍小一點,有淡淡的清香味。將老百花碾細(最好保存其花汁),加入糯米麵粉、砂糖、摻水揉勻,比湯圓面稍稀,鍋內少許油炕至表面略微焦香就可食用。炕好的老百花粑粑顏色是紫黑色的,花放的越多,越接近黑色,花多的才好吃。
⑨ 文山有什麼好吃的
文山米線很經典 市醫院對面有米線一條街 過橋米線廣南米線各種各樣的都有 那裡還有涼品 比如涼雞涼豬腳味道不錯才 中午有涼卷粉 涼卷粉在州一中對面的那條街上 一條街全部都是 我很喜歡吃 文山還有椒鹽餅 在果園街附近都有很好吃 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 我覺得你可以在19號之後 一些高中初中開學之後 去學校旁邊轉轉 哪家學生擠的多哪家就好吃 學生最會挑好吃的了 而且都是小吃
⑩ 文山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文山市國土面積2977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7個鄉(含5個民族鄉),居住著漢、壯、苗、彝、回、傣等10餘種民族,2013年末,全市總人口49.3萬人。文山市境內盛產名貴中葯材——「文山三七」,是全國最大的三七種植和加工基地,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三七之鄉」,被譽為「三七花開的地方」。接下來我為你介紹文山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希望你喜歡。
血旺豬肉在文山壩子居住的壯族土佬支人,喜食紅豬肉(即血旺豬肉)。此菜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獨特。血旺豬肉伯做法也獨特:取剛宰殺的豬瘦肉或者三線肉(通稱五花肉)四兩,洗凈後以清水煮熟取出,待冷卻後切片,放入盆內。取鮮酸柑子、香臘柳和雞香草嫩葉洗凈切碎,再加入適量鮮檸檬汁、蒜泥、花椒、辣子、食鹽、味精,調合後倒在肉片上。取豬槽旺(即豬胸腔內的存血,非殺豬時流出之血)一碗,也倒入盆內,用竹筷將盆內的肉、佐料和豬血旺混合攪拌均勻,再擱置20分鍾,讓所有的味道都浸入肉片內,即可裝盤上桌。
那榔酒 那榔酒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那榔酒業有限公司的產品,因產於那榔村而得名。傳統的那榔酒生產,已有近百年歷史,曾銷往越南、寮國等國,頗有名氣。 那榔,在壯族語言中有吉詳、聖潔、美好的含義。在那榔鄉,有一汪清泉,水質很好。據說飲用這泉水,身體健壯,皮膚滋潤,用它洗頭則滿頭青絲。這里還出產一種珍貴的大米——「八寶米」,是進貢朝庭的貢米,那榔酒就是以八寶、稻穀為原料,以那榔泉水作釀造用水,以根霉母純培小曲作為糖化發酵劑而生產出來的一種地方特產酒。「郎誤闖入須盡醉,量難勝酒莫相逢」這是清代舉人陳龍章對那榔酒的贊譽詩。據說道光皇帝的'老師宋湘(廣東嘉州進士,1919—1820年任廣南知府)任廣南知府時,道光皇帝懷念老師,准備了老師愛吃的名菜佳餚和京城名酒賜給宋湘,宋湘知道後上書道光皇帝說「佳餚名菜臣承接了,廣南此處有那榔名酒,京城名酒可免送」,由此可見那榔酒在當時的興盛和名氣了。
那榔酒釀造十分考究,除了優質的水(深層優質軟水,四季恆溫,不受干澇季節影響,清澈透亮)及地方特產大白谷和白粒玉米外,還需用多種中草葯秘方配成酒麴,採用土壇密封,低溫糖化發酵,慢火蒸餾,掐頭去尾,分級儲存,精心勾兌等傳統工藝精製而成。且有晶瑩透亮,醇香濃郁,口感柔綿,回味甘甜等特點。那榔酒屬地方名特產品,多次榮獲省、州優質產品稱號,文山國際三七節金獎產品,1992年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酒」稱號。酸湯雞和三七雞 在文山,一定要吃當地的三七根燉土雞、文山狗肉、文山酸湯雞,這是文山美食的三大地方特色。雲南的土雞有兩個地方最出名,一個是武定,另一個就是文山了。文山的土雞大多是山間的農民放養,吃草吃蟲子,回家喂一些包穀等雜糧,肉質細嫩、鮮香可口。其中烏骨雞最好,是強身健體的傳統美食。文山的酸湯雞很有名,幾乎家家都會做,因為簡單。在菜市場,我們見到有專門賣酸湯的攤子,一大盆酸湯和長長的酸菜可以買回家自己煮雞。這種方法煮出來的雞也叫岜夯雞,它是壯族的傳統風味美食。
岜夯的壯語就是酸湯的意思,是用紅青菜或者野菜曬干放入米湯內浸泡數日,讓它變為紅色味酸的湯汁,十分開胃。在煮雞的時候,還要放進壯家的酸竹筍,再加入草果、八果、山奈、香草等香料,一鍋美味無比的正宗酸湯雞就十分合格了。在文山城中,賣酸湯雞的餐廳很多,會做酸湯雞的家庭也很多,基本上就體現本地的特色了。 文山的三七根燉烏雞最為有名,用小仔雞加入三七根燉,香中有苦,苦中有香,味道獨特。我們來到文山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餐廳稻香酒家吃飯,發現一鍋三七根燉雞裡面,三七根佔了四分之一,雞肚子中還藏著一包滋補的葯材。這家的菜中,還有一盤三七根炒肉片,肉片與三七根同炒之後,香中微苦,食後有微微的回甜。據介紹,三七具有很強的補血作用,用它來燉烏雞,對血虛本虛的人,有著特別的效果廣南八寶米 文山州廣南縣的八寶米,在歷史上被列為「貢米」,封為「皇糧」,「每歲貢百擔,專送京都」。
八寶位於廣南縣境內,自古有「小桂林」之稱,山青水秀,風光綺麗,魚肥米好。此地,有萬畝良田栽種八寶水稻,其中,以坡峴、壩尾、同伯、安樂等地的2000畝田產的八寶米最為優秀。產區海拔1131米,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日照1865小時,年平均氣溫16.5℃,全年無霜期330~340天,平均相對濕度70~80%,冬無嚴寨,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十分宜於農作物生長。水田土壤肥沃,略帶灰黑色。1979年經農科所取土化驗證實,這些水田的泥土含有機質3.3136%,氮0.1789%,磷0.1257%,鉀1.2578%,酸鹼度(PH值)為7.6,速效磷0.548,速效鉀0.572,鹼解氮10.4881,氮碳比為10:8。 特殊的環境培育了八寶稻特異的生態現象,使外地無法引種。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人曾引種過八寶米,但都沒有成功。
八寶米為何不能引種,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個謎。八寶稻屬秈型稻。株高120~154厘米,穗長22~24厘米,穗粒平均78.6粒。穀粒長0.7厘米,寬0.3厘米,每千粒重25克。谷殼呈淡黃色,顆粒包滿,易脫粒。畝產200~400公斤。生長期為180天。單株分櫱10~20株。空秕率5~10%,出米率70~72%,出飯率230~240%,飯粒軟糯,味香可口。驚蟄送肥,清明育秧,立夏始栽,10月秋收,與一般水稻栽種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