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蘇州甜品哪裡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蘇州甜品哪裡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6 01:30:54

『壹』 蘇州旅行必體驗之美食攻略

蘇州,古稱吳,簡稱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蘇州座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就被文人稱作人間天堂,也被馬克波羅驚嘆為東方威尼斯。 (一)最有蘇味最老字型大小的蘇州早點: 01雙塔點心鋪

他家總共就賣韭菜蛋餅、蔥油餅、豆漿、豆腐花等幾種點心,蛋餅和蔥油餅的油酥都很足,吃起來香酥可口也不會覺得油膩,豆腐花和豆漿味道很純正。很多爺爺奶奶都會坐在小小的店鋪里一手一個餅,一手喝著豆漿或是豆腐花,還能遇到很多從新區、園區趕來的死忠粉。 推薦:豆腐花、蔥油餅 地址:鳳凰街雙塔菜市場大門處 02老西白點心店

他家的生煎和湯圓最好吃,也有人覺得他家的大餛飩最好吃,還有人強推他家的小籠,美食本來就是因人而異,不過可以說明他家這些東西都不錯。開了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生意一直很好。 推薦:生煎、湯圓 地址:白塔西路104號(近接駕橋) 03新年點心店

吃過他家湯團的人,都說吃到了過去蘇州湯團的感覺。皮子黏黏QQ的,一口咬下去芝麻餡兒流出來,就像拍廣告一樣。鮮肉餡兒的湯團也是湯汁滿滿,湯團都是現包的,按照蘇州人的吃法,早飯一碗小餛飩兩個湯團,幸福一整天。 推薦:鮮肉湯團、小餛飩 地址:山塘街351號(近星橋堍) 04啞巴生煎

生煎只吃蘇安新村裡的啞巴生煎,生煎絕對的夠味,周末早起只為美美的吃上它一口。剛出爐的先涼上那麼一會,煎皮薄底脆肉香,一口咬下去湯汁滿溢,吃下一客不是問題。配牛肉粉絲湯亦或是泡泡小餛飩都不錯。 地址:山塘街329號(阿坤鹵菜對面) 05 姚記豆漿

吃過鹹的豆漿嗎?咸豆漿是這家的招牌。24小時經營的老店,老闆人特別好。不變的裝修,不變的味道。想吃早餐標配豆漿油條的話就來這吧,家裡懶得燒粥也可以到這里來一趟。從店裡吃完早餐走出來會覺得回到了小時候,街道不寬卻很熱鬧。 推薦:豆漿、油條 地址:西中市60號(老閶門城門) 06海珍飲食店

附近的居民都推薦的早餐店,每天早上路過都會很擠。最受好評的是他家的小籠,經常要排隊才能買到,皮子是半發酵的,湯汁很多,就算打包帶回家再熱熱也依舊能嘗到爆滿的汁水。大排面、燜肉面也做得不錯,很多人都覺得,在這家店能吃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州味道。 推薦:小籠包、大排面 地址:新莊新村(近新莊菜市場) 07小姜鍋貼

如果有人問蘇州哪裡的鍋貼好,我就推薦這家。新鮮出爐的鍋貼香噴噴的,皮有嚼勁,鮮肉的肉很鮮美,牛肉的味道更濃郁,帶著點咖喱味。鍋貼底口感類似生煎脆脆的,卻又沒那麼厚,皮子上的芝麻香氣很足。早飯一客鍋貼,夠啦! 推薦:鮮肉鍋貼、牛肉鍋貼 地址:書院巷81號 08萬福興

又是一家老字型大小,一年四季的糕團都很好吃。不愛吃糕團的(青團是離開蘇州後至今還很懷念的一個小甜點,不管愛不愛吃甜的都請一定替我再嘗一口 TwT)到店吃餛飩、面、湯團,他家的湯團也是很好吃的。 推薦:青團子、炒肉團子 地址:東中市12號 09潘玉麟糖粥

名牌小攤位,做的是經典的蘇州甜點,愛吃甜品的姑娘們可得留著肚子來這里嘗試,糖粥是用糯米精心熬制的,還會加入厚厚的紅豆沙和香香的桂花,潘玉麟老夫婦倆笑呵呵地為顧客盛粥,讓你還沒有吃就已經甜滋滋了。 推薦:桂花酒釀圓子、酒釀小圓子、赤豆小圓子 地址:皮市街172號花鳥市場北門外(史家巷西口) (二)平江路必吃美食: 01雞腳旮旯

平江路上有很多賣雞爪的小店,雞腳旮旯這家店在網上是一家很紅火的店,來平江路當然不能錯過。這家店是開在平江路上的一個小巷子里的,門口有大大的旗子招牌,所以很好找。店小小的,門口有人排隊,但是流水操作其實還是蠻快,他家把雞爪,鴨胗,事先裝好在牛皮紙里,還配有一次性手套。雞爪10元4個,鴨胗10元2個,雞腳煮的很透很軟爛,啃起來也方便。鴨胗很入味,而且鹵的味道也好,吃起來有嚼勁剛剛好,不會難嚼也不會煮太爛。 推薦:雞腳、鴨胗 地址:平江路中段邾長巷 02蘇妃乳酪

蘇妃乳酪也是我來平江路必點的小吃之一!通常乳酪+雞腳是標配。好吃得不要不要的。乳酪口味也很多可以選擇,不用擔心單一。平江路的各種手工酸乳酪甜點什麼的作歇腳之用挺好,但並不屬於姑蘇美食噢~ 推薦:原味乳酪 地址:南石子街(青石橋西側) 03姑蘇特色小吃店

說起蟹殼黃又是一陣咽口水,蘇州的這家蟹殼黃和揚州東關街的一家蟹殼黃都是心頭肉。蟹殼黃其實就是是一種蟹殼大小的小燒餅,咬起來口感有點類似福建的光餅。蟹殼黃一定要趁熱吃,酥的滿嘴屑。 推薦:蟹殼黃 地址:大儒巷53號(近平江路) 04魚食飯稻土灶館

這是一家吃農家菜的飯館,裝修較為傳統,進門處的古裝模型、窗邊的鳥籠、牆上的漢服勞作圖,配合著店內的方桌木椅,使這家店多了一絲古韻。菜單在牆上,帶有一絲鄉土風情。菜都符合大眾口味,分量足,性價比挺高的。人很多,不想排隊的話還是要早點去哦。 推薦:雞頭米炒百合 , 剁椒魚頭 , 豆腐 , 椒麻雞 地址:平江路68-76號 05隨柳居

簡介:主營一些蘇州傳統特色小吃,開在臨頓路的和基廣場後面麥當勞那一排,還有其他分店。里頭什麼酸梅湯赤豆糊圓子冰凍牛奶酒釀各類傳統甜品很豐富,填肚子的面跟蓋澆飯也有。夏天有蘇式涼拌面。桂花糖芋艿有淡淡的桂花清香,湯頭濃郁,芋艿又甜又糯,實實在在老蘇州的味道。除了蘇州小吃甜品,還有蘇式湯面、蓋澆飯,吃個簡餐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推薦:桂花糖粥、薺菜餛飩、桂花赤豆糊、桂花糖芋艿 地址:建新巷17號 (三)其他美食: 01同德興面館

這家面館我認為是必吃中的必吃,遊客推薦去十全街那家總店,環境最好。以前吃面口味很重,這種清一色的面我是拒絕吃的。但這家的面味道鮮美到原味就很好入口,再點上幾個小菜,熱熱湯面大口下肚的感覺真的活似神仙。 推薦:紅湯/白湯面 地址:十全街624號(近鳳凰街)感謝 02美味漁家蟹園

太湖的一家農家樂,來這里吃太湖三白很推薦,味道正宗、價格合理。老闆服務很周到,會幫顧客挑選肥壯的大閘蟹,現撈現煮,一切透明化,讓你吃的放心。土雞也是自家養殖,太湖三白選料講究,農家樂風情呈現,有著朴實的幸福感。來太湖除了吃知名的太湖三白,另外再推薦個白鰻,清蒸黃燜都好吃,跟豆腐似的入口即化。

推薦:太湖三白、土雞湯 地址:吳中區金庭鎮金鐸村白塔灣(太湖旁) 03藏書羊肉

藏書羊肉是江蘇省蘇州漢族風味小吃。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燒煮技藝,烹調成各式羊肉菜餚。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

推薦:羊肉火鍋 地址:平江區臨頓路204號(全大魚羊館旁邊) tips:最最最正宗的臧書羊肉當然還得去藏書鎮品嘗了,藏書鎮的協會評定了羊肉餐館的星級,門口有銅牌,其中最高3星級的大約有7-8家,價格都差不多,比非3星級的稍貴,但七人200元左右已經吃得很好了。推薦店家:老慶泰,位置在藏書鎮最繁華的地段,藏書羊肉美食城門大招牌下第一家。 另外姑蘇區定慧寺巷裡的興奮羊肉店也值得一試,每人15塊錢左右的羊肉羊肚加白菜粉絲血油豆腐做個明爐再切點羊雜,再來倆小菜真是濕冷的蘇州寒夜裡最大的享受了。 04綠楊餛飩

又一個蘇州百年老字型大小的店,分店有很多家。推薦的這家位於臨頓路。他們家的湯是用老母雞熬制的,所以味道特別鮮美,而且餛飩是當天包的,不用冷凍的餛飩,所以吃起來特別好吃。綠楊的餛飩皮薄餡兒多,湯汁清亮,肉質也很有彈性。 推薦:三鮮餛飩 地址:臨頓路239號

蘇州餛飩也是必嘗的一個小吃,除了知名的綠楊餛飩外,還有幾家不錯的:

樂惠餛飩店,坐標吳趨坊44號。劉嘉玲說她小時候住那邊從小吃這家,他家餛飩湯團的皮吃起來有別於以往吃過的。泡泡餛飩最為推薦。他家的湯團也很棒,皮子軟糯有彈性但不黏牙餡很扎實。

味雅餛飩店,坐標錦帆路通關坊對面皇廢基斜坡上(樂橋的東南方向)。特色是骨頭湯底以及口味豐富的大餛飩,小餛飩也不錯。大餛飩有芹菜肉韭菜肉薺菜肉等。餛飩都是現包的,很新鮮。 05得月樓

如果說去杭州一定要吃的正餐是樓外樓,那麼來蘇州必定是得月樓了。觀前街附近的太監弄里的一家百年老店,圓形拱門、高高懸掛的燈籠、木質大圓桌,古色古香,頗有味道,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上菜速度很快,雖然有點小貴,但是味道真的是沒話說的。既然來了蘇州,那麼作為蘇州最有名的飯店之一!你一定要來嘗試一下。

推薦:荷葉粉蒸肉 , 松鼠桂魚 , 碧螺蝦仁 , 櫻桃肉 地址:太監弄43號 06黃天源

蘇州玄妙觀隔壁的黃天源,是家響當當的糕團老字型大小了。過去,蘇州人大都愛吃甜糯之食,糕團食品自古也是蘇州人時令飲食的一種習俗。窗口有散裝的現制點心,店內有包裝的特產手信。雖然糕團是這家店的一段佳話,但答主還是最喜歡青團吶~ 推薦:糕團、薄荷糕、玫瑰松餅必吃;黃天源的面,也屬於蘇州十碗面之一!值得一試。 地址:觀前街86號 07湘城人和園

簡介:他們家有著最蘇州味兒的麻餅,老字型大小,棗泥餡的裡面還有松子,軟軟的,甜而不膩。特色在於里頭有豬油,豬油融化了會讓棗泥不那麼干,香味更濃郁。非常建議買回去作為伴手禮。私信也會收到一些小夥伴問去蘇州帶什麼伴手禮特產回家,推薦這家的麻餅和黃天源的糕團。建議在微波爐加熱30秒,不是大熱天放一個月沒問題。 推薦:麻餅 地址:王天井巷61號(分店有好幾家,大家可以地圖搜一下就近前往) 08阿四蟹庄

簡介: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天下,上千家的吃蟹飯店和船舫,分布在陽澄湖邊,吸引了全國各地不少的食客。如果你是陽澄湖大閘蟹上市的季節來蘇州遊玩的話,一定要去陽澄湖邊品嘗一下大閘蟹。這家店老闆三代本地人,特別厚道。招牌菜—清蒸大閘蟹,至今都保持著最傳統的做法,深受顧客歡迎。現場挑選,捆紮好,大閘蟹沖洗干凈,將大閘蟹的肚子朝天 ,隔水放置鍋中蒸架,蓋好蓋子大火蒸。蒸蟹的大師傅火候把握的恰到好處,出鍋的大閘蟹,外表色澤橙黃,肉鮮香甜美。翻開底蓋,連著把蟹背也一同剝開,蘸著特製的蟹料,然後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原汁的鮮美讓人回味悠長。若叫上一壺溫熱的上等花雕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人生快意不過如此。 推薦:清蒸大閘蟹、蟹粉獅子頭、鹽水河蝦、紅燒鰻魚、醬爆螺絲地址:蘇州市崑山相石路春秋水城蟹舫苑1號入口

蘇式月餅皮,裡面是鮮肉,有湯汁,因此只能現吃(也是甜咸口的肉)。臨頓路的長發西餅口買月餅的從早上七點多就開始排隊,而且前面常有人四五十個一買,更有甚者一口氣買一百個。這誇張的排隊有力地證實了肉月餅的吸引力和饞嘴度。看看一鍋鍋出爐的月餅,看看一張張快點買到月餅期盼的臉,這就是它的魅力,無可替代。除了以往的鮮肉月餅和蝦肉月餅之外,這幾年更是推出了肉鬆月餅和榴槤月餅。雖然推出些其他口味,但鮮肉卻是永遠的經典。

更多關於蘇州旅行必體驗之美食攻略,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ab932161573087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貳』 蘇州人很喜歡吃甜食,那蘇州有哪些有名的甜食

老子曰:"五味使人口爽"。甜、酸、苦、辣、咸,這五味的調和,是千變萬化。如果過於偏重於一種滋味,就會導致人的味覺爽傷。一個重慶麻辣火鍋,會讓一個沒吃過川菜的蘇州人立即味蕾爽傷。吃一個蘇州超甜的大饅頭,會讓一個山東大漢如鯁在喉。


中國四大菜系,川菜偏辣,魯菜偏咸,粵菜偏鮮,蘇菜偏甜。


蘇州梅花糕


蘇州是中國消費食糖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其實,與世界平均水平對比,中國人的食糖消費量並不算高。近年來,全球平均年食糖消費量大約是每人24kg,中國人只有11kg。


所以中國人,或者說蘇州人,不用為吃糖而有罪惡感。


二,蘇州人喜愛甜口味的量化研究


蘇州人吃的肉包子都是甜的!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極端事例的籠統感性歸納,認為蘇州人口味偏甜。但這是一種極少樣本的不完全歸納法,並不可靠,我們需要數據!通過對433種典型蘇州菜餚進行量化分析,可以得到更嚴格的結論。這433種菜餚,已經涵蓋了絕大部分的蘇州菜。


通過對433種典型蘇州菜餚所用調味料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使用糖的菜餚佔57.27%。


通過對433種典型蘇州菜餚味型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甜味菜餚佔33.72%,酸甜味菜餚佔6.93%。兩種帶甜味的菜餚合計占總數的40.65%。


也就是說蘇州人餐桌上,平均有四成以上的菜是帶甜口味的。你可以默默回想一下,聚餐時,你用餐的甜度超過蘇州人的平均值了嗎?


再來一個對比,蘇州和廣州。它們都靠近海,蘇州靠近東海,廣州靠近南海,蘇州在長江三角洲,廣州在珠江三角洲。


廣州也有甜點,也有蜜汁叉燒、燒臘等甜口味的菜餚。但粵菜大部分是原汁本味菜,清淡鮮為主,注重新鮮、爽滑、脆嫩等風味,口味香松軟肥濃,喜歡用蚝油、魚露調味。


2009年,首屆中國粵菜峰會評選出的十大粵菜,只有明爐烤乳豬和掛爐燒鵝這兩道菜是用了糖調味的。


廣州甜口味的菜在二成左右,比北方口味要甜,但比不上蘇州的口味甜。

『叄』 蘇州好吃到爆7大特色美食!第6種一次一盆都不夠吃,你吃過幾種

蘇州,是我國的 歷史 文化名城和風景 旅遊 的城市,同時還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其中,蘇州的 美食 也數不盡數,受人大贊絕口,每一位來到蘇州的旅客都會迫不及待的嘗盡蘇州的 美食 ,不但美味有特色的,最重要的還是性價比很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蘇州的經典特色 美食 吧!

一.啞巴生煎

啞巴生煎是來蘇州比打卡的一道 美食 ,分店也開了非常多,每一家點每天都非常多人排隊。據說有些已經有幾十年的 歷史 了。啞巴生煎一份有八個,皮薄肉多,外皮有嚼勁。外脆里嫩,最重要的特色是肉餡多,湯汁也多,咬下一口可以讓湯汁流出來。口感偏甜,充滿了江南的風味,值得品嘗。

二.芋頭麻薯黑糖冰

芋頭麻薯黑糖冰在蘇州是一道比較受歡迎人氣較高的甜品,麻薯和芋頭更是滿滿的一大碗,軟糯有嚼勁。層次分明,最上層是芋頭泥和麻薯,底下是紅糖刨冰,口感細膩,入口即化。還可根據自己的喜愛再進行加料、備注甜度等。

三.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是蘇州的傳統經典名菜,桂花魚切的非常漂亮,魚刺也被處理的非常的干凈。裹上麵粉再放入鍋里炸的剛剛好,吃不出麵粉的感覺。魚的外表被炸的酥脆酥脆的,但是裡面的魚肉非常的鮮嫩,上面再澆上酸甜酸甜的醬,口感酸甜,是糖醋口味的。魚的上面通常還會撒點蝦仁和肉丁,是一道非常獨特的菜。

四.蘇式鮮肉月餅

蘇式鮮肉月餅屬於蘇式的糕點,也是江南的傳統糕點,許多蘇州人在中秋節這天也會自己動手製作。鮮肉月餅一層一層很分明,外皮酥脆而粉,裡面的餡是由滿滿的鮮肉組成,鮮肉汁也滲透在裡面,再混合上酥皮的香味,非常的美味可口。

五.炒肉團子

炒肉團子是蘇州的一道特色傳統 美食 ,蘇州人吃東西也是比較講究的。炒肉團子做法也比較獨特,糯米皮裡麵包著各式各樣的餡料,比如:蝦仁、肉末、木耳等,最後再澆上一層肉汁,吃起來非常的鮮甜,夾雜著不同的餡料吃上一口簡直是滿滿的幸福感。

六.肉鬆醬骨頭

肉鬆醬骨頭在蘇州的餐館里,幾乎每桌都會點的一道菜,吃過的人都給予非常高的評價。濃油醬的色澤,一個的分量也非常的大,骨頭上肉滿滿的,足夠兩人的量。骨頭肉非常容易脫落,肉很入味,口感稍微偏甜,有甜醬的口感。骨頭的筋膜部分也很Q彈有嚼勁。

七.桂花鴛鴦糖粥

鴛鴦糖粥是蘇州的有名傳統小吃,是豆沙加上白粥的搭配組合。糯米糖粥煮的非常的粘稠,白色的糖粥帶有赤紅的豆沙,非常有食慾,甜度偏高,但一份剛好不會有膩的感覺。同時還帶有清香的桂花味,口感獨特。剛出鍋的糖粥熱乎乎的,冬天吃下一碗身子暖暖的,很舒服。

除了這些 美食 以外,還有非常多的 美食 街,如平江路、觀前街、山塘街等,那裡的 美食 豐富多樣,有糕點類、面館、燒餅等等,蘇州這個地方對於吃貨來說,簡直就是一個 美食 天堂。等疫情結束後,趕緊和朋友一起約起來吧!

『肆』 大家覺得蘇州必吃甜品美食是什麼

在蘇州,糕團的誘惑力是相當大的,老蘇州人都有過在老字型大小排隊買糕的經歷。蘇式糕團品種多,味道全,工藝精,至今仍秉持全手工製作,香、甜、軟、糯。今天給大家列了十種糕,你吃過幾種呢?
梅花糕
在眼花繚亂的數十種糕團中,朵朵似梅花綻開的梅花糕,只需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內注豆沙、鮮肉、玫瑰等各種餡心,面上撒滿紅綠絲和瓜子仁。細心的糕點師傅一邊放在小紙上遞給你,一邊好心叮囑「慢慢咬,小心不要嘴裡燙出個泡來」。

海棠糕
比梅花糕略小,花朵的形狀,琥珀色的糖漿,也是豆沙餡心,7個模孔拼成一朵7個花瓣的美麗海棠花,上面還要加上果絲、瓜仁、芝麻等五色點綴。曾有詩頌之:「海棠餅好儂親裹,寄與郎知儂斷腸」。

蔥豬油糕
老蘇州人記憶里最深的蔥豬油糕潔白晶瑩,蔥香脆綠,軟糯濕潤,油而不膩。在過去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口感肥潤的豬油糕,夾上大餅或油條,無疑是一頓補油水又補營養的早餐。可直接食用外,亦可切成小塊和南瓜烹燒。

金錢方糕
蘇式糕團中的方糕,有大小兩種。但不論哪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外形正方,稜角整齊,餡心居中。口味上可葷可素,可咸可甜,薄荷、玫瑰、豆沙、南瓜、鮮肉等都可作餡,顏色從內里透出來。

百果蜜糕
蜜糕,甜蜜似糖,名字極為喜慶。早年間,蘇州人過年走親訪友時,帶上一盒百果蜜糕,算得上是一件高尚的禮品。現在的百果蜜糕,包裹著核桃仁、松子仁、青梅干、玫瑰醬等果料,口味更豐富。

定勝糕
兩頭大、中間細的定勝糕,在蘇州一直是民間喬遷、建屋、祝壽等喜事上的重要角色。定勝糕不但吃口好,更重要的是討個好口彩。

松子黃千糕
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松子黃千糕,是春末夏初的時令糕點。輕咬一口,松軟細綿,松子的清香和焦糖的甜香充盈齒間。許久以前,知名糕團店的松子黃千糕每日有定數,非早起不能得。

松仁椒鹽夾糕
糯米和梗米做成的糕塊放於兩側,把椒鹽味的松仁,或是其它諸如棗松豬油、紫芋等餡料夾在當中,盡可依口味挑定不同輔料。

瓜子仁玫瑰拉糕
提及拉糕,人們最先想到的定是蘇州名點「棗泥拉糕」。實則名曰「拉糕」,是因食時用筷子挑起,拉開,再送入口中。因不同的季節出產不同的輔料,所以拉糕也有了許多不同的小種類。如瓜子仁玫瑰拉糕,松仁南瓜拉糕,薄荷拉糕之類。

雲片糕
薄薄的片狀,雪白的色澤,其間偶爾還夾在少許桂花、玫瑰,一片片掰下放入口中,細軟甜蜜。最覺奇妙的,是它能久藏不硬。略加琢磨後才知道,這小小一條雲片糕,製作上很是講究,如糙糯米粉,一般要貯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方才使用。

『伍』 我想問一下蘇州旅行必體驗之美食攻略

蘇州,古稱吳,簡稱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蘇州座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就被文人稱作人間天堂,也被馬克波羅驚嘆為東方威尼斯。(一)最有蘇味最老字型大小的蘇州早點:01雙塔點心鋪

他家總共就賣韭菜蛋餅、蔥油餅、豆漿、豆腐花等幾種點心,蛋餅和蔥油餅的油酥都很足,吃起來香酥可口也不會覺得油膩,豆腐花和豆漿味道很純正。很多爺爺奶奶都會坐在小小的店鋪里一手一個餅,一手喝著豆漿或是豆腐花,還能遇到很多從新區、園區趕來的死忠粉。推薦:豆腐花、蔥油餅地址:鳳凰街雙塔菜市場大門處02老西白點心店

他家的生煎和湯圓最好吃,也有人覺得他家的大餛飩最好吃,還有人強推他家的小籠,美食本來就是因人而異,不過可以說明他家這些東西都不錯。開了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生意一直很好。推薦:生煎、湯圓地址:白塔西路104號(近接駕橋)03新年點心店

吃過他家湯團的人,都說吃到了過去蘇州湯團的感覺。皮子黏黏QQ的,一口咬下去芝麻餡兒流出來,就像拍廣告一樣。鮮肉餡兒的湯團也是湯汁滿滿,湯團都是現包的,按照蘇州人的吃法,早飯一碗小餛飩兩個湯團,幸福一整天。推薦:鮮肉湯團、小餛飩地址:山塘街351號(近星橋堍)04啞巴生煎

生煎只吃蘇安新村裡的啞巴生煎,生煎絕對的夠味,周末早起只為美美的吃上它一口。剛出爐的先涼上那麼一會,煎皮薄底脆肉香,一口咬下去湯汁滿溢,吃下一客不是問題。配牛肉粉絲湯亦或是泡泡小餛飩都不錯。地址:山塘街329號(阿坤鹵菜對面)05姚記豆漿

吃過鹹的豆漿嗎?咸豆漿是這家的招牌。24小時經營的老店,老闆人特別好。不變的裝修,不變的味道。想吃早餐標配豆漿油條的話就來這吧,家裡懶得燒粥也可以到這里來一趟。從店裡吃完早餐走出來會覺得回到了小時候,街道不寬卻很熱鬧。推薦:豆漿、油條地址:西中市60號(老閶門城門)06海珍飲食店

附近的居民都推薦的早餐店,每天早上路過都會很擠。最受好評的是他家的小籠,經常要排隊才能買到,皮子是半發酵的,湯汁很多,就算打包帶回家再熱熱也依舊能嘗到爆滿的汁水。大排面、燜肉面也做得不錯,很多人都覺得,在這家店能吃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州味道。推薦:小籠包、大排面地址:新莊新村(近新莊菜市場)07小姜鍋貼

如果有人問蘇州哪裡的鍋貼好,我就推薦這家。新鮮出爐的鍋貼香噴噴的,皮有嚼勁,鮮肉的肉很鮮美,牛肉的味道更濃郁,帶著點咖喱味。鍋貼底口感類似生煎脆脆的,卻又沒那麼厚,皮子上的芝麻香氣很足。早飯一客鍋貼,夠啦!推薦:鮮肉鍋貼、牛肉鍋貼地址:書院巷81號08萬福興

又是一家老字型大小,一年四季的糕團都很好吃。不愛吃糕團的(青團是離開蘇州後至今還很懷念的一個小甜點,不管愛不愛吃甜的都請一定替我再嘗一口TwT)到店吃餛飩、面、湯團,他家的湯團也是很好吃的。推薦:青團子、炒肉團子地址:東中市12號09潘玉麟糖粥

名牌小攤位,做的是經典的蘇州甜點,愛吃甜品的姑娘們可得留著肚子來這里嘗試,糖粥是用糯米精心熬制的,還會加入厚厚的紅豆沙和香香的桂花,潘玉麟老夫婦倆笑呵呵地為顧客盛粥,讓你還沒有吃就已經甜滋滋了。推薦:桂花酒釀圓子、酒釀小圓子、赤豆小圓子地址:皮市街172號花鳥市場北門外(史家巷西口)(二)平江路必吃美食:01雞腳旮旯

平江路上有很多賣雞爪的小店,雞腳旮旯這家店在網上是一家很紅火的店,來平江路當然不能錯過。這家店是開在平江路上的一個小巷子里的,門口有大大的旗子招牌,所以很好找。店小小的,門口有人排隊,但是流水操作其實還是蠻快,他家把雞爪,鴨胗,事先裝好在牛皮紙里,還配有一次性手套。雞爪10元4個,鴨胗10元2個,雞腳煮的很透很軟爛,啃起來也方便。鴨胗很入味,而且鹵的味道也好,吃起來有嚼勁剛剛好,不會難嚼也不會煮太爛。推薦:雞腳、鴨胗地址:平江路中段邾長巷02蘇妃乳酪

蘇妃乳酪也是我來平江路必點的小吃之一!通常乳酪+雞腳是標配。好吃得不要不要的。乳酪口味也很多可以選擇,不用擔心單一。平江路的各種手工酸乳酪甜點什麼的作歇腳之用挺好,但並不屬於姑蘇美食噢~推薦:原味乳酪地址:南石子街(青石橋西側)03姑蘇特色小吃店

說起蟹殼黃又是一陣咽口水,蘇州的這家蟹殼黃和揚州東關街的一家蟹殼黃都是心頭肉。蟹殼黃其實就是是一種蟹殼大小的小燒餅,咬起來口感有點類似福建的光餅。蟹殼黃一定要趁熱吃,酥的滿嘴屑。推薦:蟹殼黃地址:大儒巷53號(近平江路)04魚食飯稻土灶館

這是一家吃農家菜的飯館,裝修較為傳統,進門處的古裝模型、窗邊的鳥籠、牆上的漢服勞作圖,配合著店內的方桌木椅,使這家店多了一絲古韻。菜單在牆上,帶有一絲鄉土風情。菜都符合大眾口味,分量足,性價比挺高的。人很多,不想排隊的話還是要早點去哦。推薦:雞頭米炒百合,剁椒魚頭,豆腐,椒麻雞地址:平江路68-76號05隨柳居

簡介:主營一些蘇州傳統特色小吃,開在臨頓路的和基廣場後面麥當勞那一排,還有其他分店。里頭什麼酸梅湯赤豆糊圓子冰凍牛奶酒釀各類傳統甜品很豐富,填肚子的面跟蓋澆飯也有。夏天有蘇式涼拌面。桂花糖芋艿有淡淡的桂花清香,湯頭濃郁,芋艿又甜又糯,實實在在老蘇州的味道。除了蘇州小吃甜品,還有蘇式湯面、蓋澆飯,吃個簡餐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推薦:桂花糖粥、薺菜餛飩、桂花赤豆糊、桂花糖芋艿地址:建新巷17號(三)其他美食:01同德興面館

這家面館我認為是必吃中的必吃,遊客推薦去十全街那家總店,環境最好。以前吃面口味很重,這種清一色的面我是拒絕吃的。但這家的面味道鮮美到原味就很好入口,再點上幾個小菜,熱熱湯面大口下肚的感覺真的活似神仙。推薦:紅湯/白湯面地址:十全街624號(近鳳凰街)感謝02美味漁家蟹園

太湖的一家農家樂,來這里吃太湖三白很推薦,味道正宗、價格合理。老闆服務很周到,會幫顧客挑選肥壯的大閘蟹,現撈現煮,一切透明化,讓你吃的放心。土雞也是自家養殖,太湖三白選料講究,農家樂風情呈現,有著朴實的幸福感。來太湖除了吃知名的太湖三白,另外再推薦個白鰻,清蒸黃燜都好吃,跟豆腐似的入口即化。

推薦:太湖三白、土雞湯地址:吳中區金庭鎮金鐸村白塔灣(太湖旁)03藏書羊肉

藏書羊肉是江蘇省蘇州漢族風味小吃。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燒煮技藝,烹調成各式羊肉菜餚。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

推薦:羊肉火鍋地址:平江區臨頓路204號(全大魚羊館旁邊)tips:最最最正宗的臧書羊肉當然還得去藏書鎮品嘗了,藏書鎮的協會評定了羊肉餐館的星級,門口有銅牌,其中最高3星級的大約有7-8家,價格都差不多,比非3星級的稍貴,但七人200元左右已經吃得很好了。推薦店家:老慶泰,位置在藏書鎮最繁華的地段,藏書羊肉美食城門大招牌下第一家。另外姑蘇區定慧寺巷裡的興奮羊肉店也值得一試,每人15塊錢左右的羊肉羊肚加白菜粉絲血油豆腐做個明爐再切點羊雜,再來倆小菜真是濕冷的蘇州寒夜裡最大的享受了。04綠楊餛飩

又一個蘇州百年老字型大小的店,分店有很多家。推薦的這家位於臨頓路。他們家的湯是用老母雞熬制的,所以味道特別鮮美,而且餛飩是當天包的,不用冷凍的餛飩,所以吃起來特別好吃。綠楊的餛飩皮薄餡兒多,湯汁清亮,肉質也很有彈性。推薦:三鮮餛飩地址:臨頓路239號

蘇州餛飩也是必嘗的一個小吃,除了知名的綠楊餛飩外,還有幾家不錯的:

樂惠餛飩店,坐標吳趨坊44號。劉嘉玲說她小時候住那邊從小吃這家,他家餛飩湯團的皮吃起來有別於以往吃過的。泡泡餛飩最為推薦。他家的湯團也很棒,皮子軟糯有彈性但不黏牙餡很扎實。

味雅餛飩店,坐標錦帆路通關坊對面皇廢基斜坡上(樂橋的東南方向)。特色是骨頭湯底以及口味豐富的大餛飩,小餛飩也不錯。大餛飩有芹菜肉韭菜肉薺菜肉等。餛飩都是現包的,很新鮮。05得月樓

如果說去杭州一定要吃的正餐是樓外樓,那麼來蘇州必定是得月樓了。觀前街附近的太監弄里的一家百年老店,圓形拱門、高高懸掛的燈籠、木質大圓桌,古色古香,頗有味道,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上菜速度很快,雖然有點小貴,但是味道真的是沒話說的。既然來了蘇州,那麼作為蘇州最有名的飯店之一!你一定要來嘗試一下。

推薦:荷葉粉蒸肉,松鼠桂魚,碧螺蝦仁,櫻桃肉地址:太監弄43號06黃天源

蘇州玄妙觀隔壁的黃天源,是家響當當的糕團老字型大小了。過去,蘇州人大都愛吃甜糯之食,糕團食品自古也是蘇州人時令飲食的一種習俗。窗口有散裝的現制點心,店內有包裝的特產手信。雖然糕團是這家店的一段佳話,但答主還是最喜歡青團吶~推薦:糕團、薄荷糕、玫瑰松餅必吃;黃天源的面,也屬於蘇州十碗面之一!值得一試。地址:觀前街86號07湘城人和園

簡介:他們家有著最蘇州味兒的麻餅,老字型大小,棗泥餡的裡面還有松子,軟軟的,甜而不膩。特色在於里頭有豬油,豬油融化了會讓棗泥不那麼干,香味更濃郁。非常建議買回去作為伴手禮。私信也會收到一些小夥伴問去蘇州帶什麼伴手禮特產回家,推薦這家的麻餅和黃天源的糕團。建議在微波爐加熱30秒,不是大熱天放一個月沒問題。推薦:麻餅地址:王天井巷61號(分店有好幾家,大家可以地圖搜一下就近前往)08阿四蟹庄

簡介: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天下,上千家的吃蟹飯店和船舫,分布在陽澄湖邊,吸引了全國各地不少的食客。如果你是陽澄湖大閘蟹上市的季節來蘇州遊玩的話,一定要去陽澄湖邊品嘗一下大閘蟹。這家店老闆三代本地人,特別厚道。招牌菜—清蒸大閘蟹,至今都保持著最傳統的做法,深受顧客歡迎。現場挑選,捆紮好,大閘蟹沖洗干凈,將大閘蟹的肚子朝天,隔水放置鍋中蒸架,蓋好蓋子大火蒸。蒸蟹的大師傅火候把握的恰到好處,出鍋的大閘蟹,外表色澤橙黃,肉鮮香甜美。翻開底蓋,連著把蟹背也一同剝開,蘸著特製的蟹料,然後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原汁的鮮美讓人回味悠長。若叫上一壺溫熱的上等花雕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人生快意不過如此。推薦:清蒸大閘蟹、蟹粉獅子頭、鹽水河蝦、紅燒鰻魚、醬爆螺絲地址:蘇州市崑山相石路春秋水城蟹舫苑1號入口

蘇式月餅皮,裡面是鮮肉,有湯汁,因此只能現吃(也是甜咸口的肉)。臨頓路的長發西餅口買月餅的從早上七點多就開始排隊,而且前面常有人四五十個一買,更有甚者一口氣買一百個。這誇張的排隊有力地證實了肉月餅的吸引力和饞嘴度。看看一鍋鍋出爐的月餅,看看一張張快點買到月餅期盼的臉,這就是它的魅力,無可替代。除了以往的鮮肉月餅和蝦肉月餅之外,這幾年更是推出了肉鬆月餅和榴槤月餅。雖然推出些其他口味,但鮮肉卻是永遠的經典。

更多關於蘇州旅行必體驗之美食攻略,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ab932161573087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陸』 蘇州糕團是哪裡的最好吃

在蘇州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糕團,無論是時令糕團例如青團子、大方糕、重陽糕等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老字型大小蘇式糕團店,盤點一下老蘇州們喜歡的蘇式糕團。
1、黃天源
創始於道光年間,坐落在觀前街的黃天源,是蘇州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名店,可以說黃天源是江南糕團老字型大小的代表。

黃天源

黃天源的糕團種類繁多,若按季節,一年四季都有適時花色品種推出,如正月初一供應糖年糕、豬油年糕、糕湯圓子,正月十五供應糖湯圓子,二月初二供應油煎年糕,三月清明節供應青團子,四月十四供應神仙糕,五月初五供應各色粽子,六月供應綠豆糕、薄荷糕、米楓糕,七月十五供應豇豆糕,八月十五供應糖芋艿、糖油山芋、焐熟藕,九月初九供應重陽糕,十月供應番瓜團子,十一月冬至節供應冬至團子,十二月供應各式年糕。

黃天源糕團

推薦糕團:糕團組合、薄荷糕、玫瑰糕、梅花糕、海棠糕
2、明月樓
明月樓也是很一家讓很多老蘇州念念不忘的糕團店,早飯時間,這里的生意尤其好。

明月樓

許多人都說,早上來一塊熱乎乎的豬油糕,能撐到中午都不覺得餓。他家的豬油糕、薄荷糕、玫瑰糕、南瓜糕,軟糯好吃,都可以買來帶回去給家人嘗嘗哦。

明月樓糕團

推薦糕團:豬油糕、薄荷糕、玫瑰糕、南瓜糕
3、楊招娣
蘇州人嗜甜如命,軟糯的糕團自然是甜上加甜了,這家老蘇州們吃了二十多年的糕團店,卻只有三種口味供食客選擇。楊招娣早上四點開始准備,七點半開始製作,下午兩點開始售賣,賣完結束!因為夏天吃咸口冬天吃甜口是老蘇州們保留的味覺特色,所以每年的7、8月楊招娣都會休店。

楊招娣

赤豆豬油糕則是店裡的扛把子了!豬油糕里的豬油晶瑩剔透,赤豆的甜味加上豬油的香氣,只有純手工的才能做出如此扎實的口感!赤豆糕細膩綿軟,肉眼可見粒粒分明的紅豆在糕團中散發著芬芳,與糕團一起變得酥而不硬,甜度適中,因此深得老蘇州的喜愛。嘗一口棗子豆沙糕,中間部分的滿滿當當的紅豆沙,細膩可口,豆沙下面同樣摻雜著許多晶瑩剔透的豬油。

赤豆豬油糕

推薦糕團:赤豆豬油糕、赤豆糕、棗子豆沙糕
4、萬福興
萬福興的糕團在蘇州也是老字型大小了,店鋪在東中市與人民路的交叉口西北角,各類松糕、豬油糕都是不錯的選擇。除了這些,他家還會隨時令上櫃應景糕點。因為人氣很旺,早上去的時候糕團種類還算齊全,到了下午,很多品種的糕團就賣斷貨了,所以想去買糕團的朋友要趕早哦。

萬福興糕點

特別要推薦大家的是炒肉團,筍丁、蝦仁、黃花菜、肉丁等等用糯米皮包裹在一起,澆上醬汁以後,那叫一個好吃。這不,快過年了,去萬福興買塊桂花白糖豬油年糕回去和家人一起吃也是不錯的。

『柒』 蘇州好吃的美食有哪些

1、生煎

生煎又叫做生煎包子、生煎饅頭,蘇州生煎的餡料豐富,有鮮肉、玉米、薺菜等等,能夠滿足人們對口味的不同需求。剛出鍋的生煎最好吃,形態飽滿,冒著誘人的熱氣,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包底金黃脆香;餡心湯汁飽滿、味鮮濃郁。


『捌』 蘇州最出名小吃一條街

蘇州最出名小吃一條街是觀前街。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

每條小巷都有不少小吃店,各種香味引人垂涎。酒館菜館堂吃美食集中在太監弄,松鶴樓、得月樓、王四酒家、上海老正興、元大昌、功德林每個都是名聲響當當,如果是想簡單吃點推薦大家去綠楊餛飩和朱鴻興,品嘗一下蘇式餛飩或者地道的蘇式面點。

觀前街的布局:

觀前街運用「儒道互補」的原理,以玄妙觀為核心,同時在與北局廣場相對應處的宮巷東側,增設一攤販市場 配合玄妙觀廣場,形成三點式對稱布局。觀前街由六大功能分區組成,每一分區都有一至兩個核心設施如綜合商場作為「核」,由一系列輔助設施如專業商店作為「翼」,形成「以核帶翼」的布局。

其中,現代商品區位於人民路口到北局西側的一段,以人民商場為核心,其它專業商店延伸於其側;文化娛樂區以北局廣場為軸心,四大影院書場圍繞其間,並配置西餐等服務設施。

地方小吃區位於北局東側、玄妙觀前, 以美食街為核心,在小廣場配置各種風味小吃;工美休息區以玄妙觀為主題,東西二市以出售地方工藝美術商品為主;綜合市場區為宮巷一條街,以攤販市場為核心;地方特色商品區從玄妙觀東側延伸到醋坊橋口,結合老字型大小商店,配以綜合商場。

『玖』 蘇州有哪些小眾的甜品店

蘇州有哪些小眾的甜品店?小編為大家收集了蘇州小眾的四家甜品店,你都去過嗎?

四、桃葉鋪甜品店

桃葉鋪甜品店,藏在小街小巷裡,水墨燈籠招牌,紅色牆壁,三張小桌,五、六個小凳,很和氣、很溫馨的感覺。最有名的莫過於雙皮奶,絕對5星,下午點一份奶,一份雞爪,看看書,那真是愜意哦。據說老闆娘是廣東人,店開了有十幾年了。

以上就是小編收集的蘇州小眾甜品店,你還知道哪些?記得留言評論哦。

『拾』 蘇州十大必吃美食

蘇州十大必吃美食

去一個地方旅遊少不了品嘗當地的美食,眾所周知,蘇州有很多特色的美食,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蘇州十大必吃美食,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1、蒓菜湯:

蒓菜湯太湖蒓菜素與鱸魚齊名,《晉書》中曾有這增的記載:西晉文學家張翰在北方做官,時間一長因想起了昔日蒓羹鱸魚,竟然棄官回了江南故鄉。“蒓鱸之思”也成了思鄉戀家的典故。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經會人工培植蒓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獲。目前在冬春季節,則有瓶裝蒓菜應市。吳縣花果食品廠的瓶裝蒓菜,還獲外貿名優產品稱號。蒓菜,嫩滑、鮮美,又有補血、清熱、潤肺、利尿、解毒等等功效。為蘇式菜餚中的著名湯菜,加不同輔料即可成為不同名湯,如前面介紹的“蒓菜塘片”外,還有蒓菜湯等。

2、䰾肺湯:

木瀆石家飯店的十大名菜之一,也是蘇州傳統名菜。䰾肺湯,原稱斑肝湯。䰾魚,太湖水域特產,狀似河豚,背部青灰色且有斑點,因虎又秀“斑魚”;受驚後腹部會鼓起如球,俗稱“泡泡魚”。䰾魚至多第10厘米左右,但頭大,剝去外皮,魚肉細嫩鮮美,尤其取肝做湯,素屬佳餚。䰾肺湯以斑魚肝、火腿絲、青菜心等精烹而成,斑肝金黃,菜心碧綠,相映成趣。斑肝肥嫩,入口而化;熱湯鮮美,勝過雞湯。此菜已被列入《中國名菜譜》。肺湯的來歷還與於右任先生有不解之緣,1929年他同友人在木瀆石家飯店用餐,對斑肝湯大加贊賞,即席賦詩中有“多謝聞名遐爾”。李根源先生還特意為石家飯店題寫了“䰾肺湯館”四字。䰾魚季節性很強,每年8至10月上市,且必須活魚取肝,因而此菜只在吳中有。蘇州且有“秋時享福吃斑肝”古諺。

3、碧螺蝦仁:

碧螺蝦仁以太湖流域活河蝦與洞庭東、西山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具有濃厚的蘇州地方特色。蝦仁,以東山一帶白殼蝦為佳,活蝦擠出蝦仁,加上精鹽、雞蛋清、干澱粉製成的漿汁,待熟豬油鍋燒至五成熱時,將蝦仁溜至呈乳白色,漏勺瀝去油,再以旺火復炒,此時加預先用5克碧螺春茶葉泡出的茶水及味精,不可多炒,僅顛翻數下即出鍋裝盤。同時以泡過的茶葉作圍飾邊,綠白相映,形美味鮮。

4、陽澄湖大閘蟹:

據說,背殼上的明顯的笑臉,是陽澄湖大閘蟹的標志之一。陽澄湖蟹的青背上象塗上一層明油,粗看,近似灰色;細看,灰中帶青,青而發亮,由於這種色彩大方潔凈,惹人喜愛,又被人稱作“蟹殼青”。和其他螃蟹相比,陽澄湖大閘蟹顯得神氣多了,簡直象個威風凜凜、光彩照人的“鐵甲將軍”。陽澄湖的蟹形態有四大特徵,當地人不用辨,一眼便識得:一是青背,蟹殼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無墨色斑點;三是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臍背隆起,威風凜凜。就在離開陽澄湖數公里的雉城湖,湖蟹產量亦多,但受海潮影響,肚不白,毛微黑,肉質遠不如陽澄湖蟹好吃。同一境域的湖蟹,尚且不能相比,其它地區的螃蟹,更是大為遜色了。

5、響油鱔糊:

指烹調後的鱔糊端上餐桌,熱油尚在盤中“辟叭”作響,素稱特色名菜。江南水鄉,黃鱔遍及河道水灘甚至田間溝邊。蘇州菜餚中以黃鱔為原料的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有刺毛鱔筒、生炒鱔片、爆鱔絲等等,響油鱔糊有名就在“響油”上。取活的鱔經沸水燙泡後,劃出鱔絲,將炒鍋內熟豬油燒至七成熱,投入蔥花煸得,然後放入鱔絲炒透,加紹酒略燜後,加入高湯燒2分鍾左右,放精鹽、醬油、食糖,蓋鍋燒10分鍾後收稠用濕澱粉稀勾芡,出鍋裝盤時在鱔糊中撥出一條凹槽,放入蔥花,並將姜絲、蒜泥、火腿未製成三角形飾邊。同時在另一鍋內將一勺麻油加溫,待八成熱時,迅速舀出澆水鱔糊凹槽,立即端上餐桌,撲上胡椒粉。此菜廚師與服務員要配合默契,否則,油溫一降就聽不見響聲了,會使客人掃興。蘇州民諺有:“小暑黃鱔賽人參”。六、七月間的黃鱔,倍受美食青睞。

6、桂花雞頭米:

桂花雞頭米頭是蘇州的傳統甜點,雞頭米,與雞無關,只是一種水生在蘇州葑門南塘的稀有特產,也稱為芡實。雞頭米,也算與雞有關。由於芡實果實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雞喙,所以大家就給了它“雞頭米”這個親切也貼切的俗名。其果肉色呈玉白,顆粒如珠,甜潤軟糯,即稱雞頭肉,是由農婦手工從果殼中剝出來的。由於費人工,雞頭米本身又是可與銀耳相媲美的滋補品,所以價格相對較貴。桂花雞頭肉,用雞頭肉、桂花糖、綿白糖為主輔原料,製成後香甜可口,是當地老百姓十分喜愛的甜品。以前,雞頭米都在時令的秋季上市時才吃的到,現在,在一些南貨店也可以買到一些曬乾的雞頭米,以方便遊客旅途攜帶。

7、常熟叫花雞:

常熟叫化雞,又稱煨雞,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吳地名菜,蜚聲海內外。相傳明末錢牧齋攜柳如是隱居虞山,一日散步山道,聞得異香,見一乞丐正在用松枝烤雞,雞身塗滿泥巴,烤熟後剝掉泥巴,雞毛一起隨泥帶掉,雞肉經火烤香氣撲鼻,丐人一無炊具二無佐料,以此帶毛雞塗泥燒烤竟然如此之妙。錢回家後,即命家廚如法炮製,不過雞肚中加入了佐料,柳如是品嘗後嘆道:“寧食終身虞山雞,不吃一日松江魚。”後來,常熟著名的山景菜館,精研創制了這道名菜,因鄉紳們認為“叫化雞”有失大雅,改稱煨雞,但人們習慣稱叫化雞。叫化雞選用當地著名的鹿苑雞(即四黃雞),宰殺後去毛洗凈,腋下開口,去內臟洗清,雞膛內加干貝、香菇、蝦米、火腿片等輔料,以及蔥、姜、酒、糖等調料,用荷葉捆紮外裹黃呢,放烤爐中煨烤。食時敲開泥殼,裝上盤,淋上芝麻油,隨帶芝麻甜醬、蔥白段蘸食。煨雞皮色有光澤,異香撲鼻,雞肉酥爛,味透而嫩,原汁原味,上筷骨肉即離,腹藏配料,鮮美異常,具有獨特風味。叫化雞不僅是常熟名產,還被江蘇省列為名特產品。

8、櫻桃肉:

蘇式菜餚講究“四季有別,按令上市”,以豬肉為原料的菜餚也是如此,冬令是美味醬方,春季則推“櫻桃肉”。將五花肋條豬肉洗凈,入鍋加清水旺火燒煮,至肉皮發軟取出,然後用刀在皮上剞十字花紋,刀痕深至第一層瘦肉。然後在鍋中墊竹算,肉皮朝下置其上,加豬肉湯、蔥結、薑片、精鹽、紹酒及紅曲水,蓋鍋中為燒30分鍾,加冰糖用小火燜至酥爛,再加冰糖用中火收稠,取出肉抽去肋骨,揀去蔥姜,皮朝下扣入蓋碗中澆鹵汁,碗加蓋入籠蒸5分鍾,取出後倒入盤中。同時,用菜油煸炒豌豆苗,將綠油油的豌豆苗圍在盤邊,一盤猶如剛從樹上摘下的“櫻桃”鮮艷奪目。此菜色如紅棗,皮爛肉酥,入口而化,咸中帶有甜酸。

9、生煎:

在吳地流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蘇州這種饅底金黃、硬香帶酥、饅身白色、松軟可愛、一咬湯鹵滿口的民間食品,也有吃了還想吃的時候......”——這是在啞巴生煎臨頓路分店的.店堂里的媒體介紹,可見生煎對於蘇州人是一種口福。 說到蘇州的生煎饅頭,論名氣和口味當數啞巴生煎。之所以稱其為啞巴生煎,是因為老闆是位老實厚道的聾啞老人,由於做的生煎好吃,食客漸漸地淡忘了他的名字,而直呼其為啞巴生煎。啞巴生煎既是蘇州市區遠近聞名的小吃名點,也是蘇州餐飲業一塊響當當的招牌,60年的經營歷史夠得上“老字型大小”了。啞巴生煎老店早年開在閶門皋橋頭,“文革”期間遷至東環路蘇安新村(工業園區蘇安新村24幢對面),現在的啞巴生煎分店很多,其中臨頓路(臨頓路溫家岸12號)的分店人氣最旺,三五十人排隊等候是常有的事,生意十分紅火。

10、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以桂魚(又稱鱖魚、石桂魚)加工製成,活殺後去脊骨,在魚肉上剞成菱形狀刀紋,深至及皮,蘸干澱粉後,經熟豬油二次炸制,呈渾身金黃,肉粒翻開如毛,頭昂口張,魚尾微翹,形如松鼠,趁熱將鹵汁淋桂魚身時,會發出哧哧之聲,猶如松鼠歡叫。因其色、香、味、形俱佳,堪稱蘇幫名菜中主角之一。據傳,松鼠桂魚由松鼠魚鯉魚演變而來。當初乾隆皇帝下江南,閑逛至松鶴樓,為應酬皇帝硬要吃魚,廚師急中生智,將供於趙公元帥神案上的鯉魚,炸烹而成。後來以骨疏刺少、肉質細嫩的桂魚替代了鯉魚,松鼠桂魚成為宴席名菜。蘇州名廚又在烹飪上精益求精,光是佐料調料就有河蝦仁、熟筍丁、得菇丁、青豌豆、豬肉湯及酒、醋、鹽、糖、豬油、麻油、蔥段、蒜瓣、干澱粉、濕澱粉…達十五六種之多。松鼠桂魚,被拍攝《中華三味》的日本友人譽為松鶴樓“首席名菜”,1983年11月在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上,被列為江蘇表演菜點之一。唐詩中有“桃花流水鱖魚肥”,因而品嘗松鼠桂魚最佳時節,當推每年三、四月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