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大饃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大饃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5 18:36:29

『壹』 安徽阜陽有什麼特產

特產:口孜大蒜,太和貢椿,潁上大米,界首馬鈴薯,古城泥人,戀思蘿卜,老集生薑等。

『貳』 饃是陝西人的靈魂,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

說起陝西,我們不禁地想起濃濃的關中風情,更能讓我們想起當地極具特色的北方小食。而在這些特色的民間小吃中,最出名的就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饃了。其中老潼關肉夾饃是最久負盛名的,包含在裡面的肉不但肥而不膩還十分有嚼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為之點贊。當然,除了老潼關肉夾饃,還有很多好吃的饃類食品在這里生根發芽。

三、最奇特的石子饃

這里所說的石子饃當然不是用石子做成的大饃,還是在大饃即將成型時候放在一堆石子裡面裡面擠壓出大小不一致的凹陷。不過這個饃呢,並不是圓潤,而是一種扁平的饃。又來壓大饃的石子是一種洗干凈並且燒熱的光滑石子,這樣既能夠做到衛生又能壓出很好的形狀。而石子饃的歷史也十分悠久,相傳在唐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主要是為了商旅在路上充飢。

『叄』 大饃和饅頭有什麼區別

饃和饅頭都可以稱為饃,饃饃是泛指詞。饅頭和饃一樣都是用麵塑造一定形狀然後蒸出來的。但是在做的時候,饅頭是橢圓形或接近圓的,而饃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微向上凸起,在蒸的過程中會發生形狀改變,但是大體和原形差不多。

『肆』 蕪湖有哪些小吃好吃,在哪裡吃呢,與詳細越好

1 公安街小勇快餐味道不錯,態度差。 2 中和路晶都排檔味道也好,環境差。 3 中和路許記排擋。 4 建委對面人才市場旁邊的巷子口 一家夫妻面攤, 他家的面鹵汁是牛肉湯 湯頭偏甜,味道不錯。 5 北門來鳳市場早點一條街,那個三姐妹面攤(應該大家都知道的說) 牛肉麵 湯頭也偏甜。 6 二中斜對面的鍋貼 底子炕的蘇蘇的。 7 一中對面的豆腦、餷肉蒸飯。 8 黃山園後面靠近九蓮塘有一家「清真」(名字忘了 只記得這兩個字 :( )面館,老奶奶掌勺。 9 新蕪路大菜市的平鍋炒麵,同事說味道不錯,偶沒吃過。 10 新市口 往一院去的路,左手邊菜市場的路口有一家盆塘沿老大牛肉麵館,味道贊。 11 團結西路「弋江春」小籠湯包、干絲,他們家面條混沌的湯頭是用雞湯的 滿鮮的, 蝦子面。 12 東郊路「蔣記」小籠湯包、牛肉麵、酸菜肉絲米線。 13 耿福興的蘿卜絲燒餅。 14 偶好朋友叮叮和偶說新蕪路的「巴渝人家」 不錯。那裡滴水煮魚 麻麻滴,好香,水煮牛肉不咋滴,沒大宅門的干鍋牛柳鮮嫩。 15 中和路仁和酒家的銅鍋涮羊肉。 16 紫葡萄海鮮酒店 美食街上的那個 這家本來不準備說的 因為微笑的准則是好吃又不貴 但是。。。偶好喜歡他家的菌王湯 55555555 鮮的眉毛都掉了,黑胡椒蝴蝶骨。 17 辣子村的泉水魚、涼拌粉皮,還有茄子土豆泥。 18 團結西路的蒙羊燒烤。 19 原來星光電影院那兒的快樂大排檔的炒麵皮和鍋巴湯。(晚上賣) 20 大慶路小學上坡的上坡麻辣燙。(全天營業)。 21 新蕪路上的李記炒飯。(晚上賣)西紅柿湯和醋熘白菜。 22 雙桐巷老刁家的牛肉炒麵皮和北門的香腸肉絲面。 23 「鳳上坡」珍珠圓子。 24 弋江橋底下老薛噶的獃子湯\螃蟹,鹽水蝦, 仔鴨紅燒乾子大沙吊裝。 25 大壟坊1路公交車終點站邊有家小飯店的菜味道蠻好,由其這家的鴨血燴牛肉和紅燒大魚尾。 26 老新華書店斜對面的回味鴨血粉絲湯。 27 雙桐巷的老奶奶牛肉麵。 28 北京路的三毛車水屋的撒尿牛丸、酸辣粉。 29 北門楊家巷對面的三子小吃大排檔的牛肉炒粉絲。 30 二中斜對面的雞毛山莊的木桶魚片、一鴨三吃。 31 美食街門口的九龍大包不錯,每次路過都會想是不是帶幾個回去,呵呵。 32 福祿商城的小橋麻辣燙,哩脊肉,仔排,偶朋友茉茉最喜歡他家的爆米花。 33 花園街門口的梅花糕不錯。 34 米線最好吃的要數一中對面的一家,偶去吃過一次。 35 步行街邊國貨路上的玫瑰酒店 木桶牛肉、烤鯉魚 招牌菜是烤乳鴿。 36 聯通收費大廳對面的」粥品軒」好吃不貴,蛋撻不比肯的基的差。 37 市委門口的古月面攤下的辣油麵很好吃~~~~~~~~(自從老闆買了門面後我就沒去吃了)。 38 推薦特色魚:二街旺角音像對面巷子中間的菜根香(門口現在的招牌是魚王莊)。這家的魚火鍋味道很好。價格不高。 39 北門大草坪對面的江城小吃不錯,有蒸餃,小籠湯包,陽春面,肉包,菜包味道都不錯。 40 還有北門老教育學院對面,老電視台旁邊,在一個煙攤後面有一個面攤(有點羅嗦哦),他家的面條是手擀麵,比較有筋骨。 41 說到板栗,東郊路口的時記,二院門口的小金,鳩江飯店的小邢,中和路的國姥偶覺得哈是不錯滴。 42 團結路上的弋江羊肉館偶也喜歡。 43 福祿商城一家炸椒鹽雞排、豬排、魚排的味道也蠻好的,有肉的香味。 44 團結路不到商行的地方有一條巷子,裡面一家羊肉鍋子,在裡面下面條,味道好的不的了。梅紅羊肉館。 45 冰凍街的明明麻辣燙不錯。 46 弋江橋下有家老字型大小小餛飩,老闆是位老奶奶的,味道很鮮的,在那邊的菜市巷子里有家鍋貼。 47 申元街(就是連接黃山西路和北京路的,對著老百姓大葯房旁邊的菜市口子的那條很短的小街),上面有家老費鍋貼不錯。 48 新百南樓左下面的麻辣燙。現在在大眾影都對面的巷子裡面。 49 福海傢具斜對面的麻辣燙。川佬麻辣燙。 50 銀湖中路往福祿商城拐進去的巷子里有一家耿記小籠湯包,號稱百年耿福興哦。 51 東門街路口的老卜炒粉。 52 北門楊家巷裡面的小鍋貼和牛肉鍋貼。 53 聯通對面的粥品軒旁邊那家成都三隻耳火鍋,特色是冷鍋魚,好吃不貴 54 康復路鐵道口裡面的菜市場,有一家賣燒餅的,天天都有人排隊買。 55 二街公積金管理處對面的牛肉麵也很好吃,不過就是老闆娘的脾氣不是太好。 56 馬塘區政府對面的鑫隆大排擋的狗肉味道絕對正宗,而且大家也放心,他家都是自己宰殺的狗。 57 綠影新村裡面,幼兒園附近有一個面攤,味道很好啊,尤其是她家的泡菜。 58 更興路對面的小圓門裡面進去第一家麻辣燙味道相當好!這條街上還有好吃的手抓餅。 59 北京路與九華山路交叉口東南的「中江夜市」,有家「強富小鍋貼」味道很棒,兼賣鴨血粉絲湯,才一塊五一碗。 60 吉和街吉和廣場對面有一家快餐店,她家的「鴨血豆花湯」用咖喱製作,裡面放的是黃黃嫩嫩的豆腐,那個鮮哦!想想都要流口水。 61 老樹的皮薩餅是我目前在蕪湖吃到的最好吃的皮薩餅,必勝客不知道怎麼樣,偶哈沒去過,優仙美地的做的象大饃,一點也不好吃。 62 常峰對面的徐記, 徐老闆本人很會燒菜,他家的牛肉粉絲煲可好吃了, 我現在特迷他家的開胃大沙煲,那個大沙煲里有鯽魚,螃蟹,豬蹄,咸筍,咸 板鴨,河蝦六樣燒出來的,燒好後白白的湯,濃濃的香味,別說多好吃.價錢不高.幾十元前,2-3個人點一個開胃基本就已經足夠。 63 神山口溫州商貿城後面有家「泉水魚」好吃。 64 北門保險公司邊上巷子第1家辣面好吃,加上鹵乾子,記住對他說要老乾子,鮮! 65 利民路小學邊有家奎湖漂魚挺好吃。 66 南瑞小燕子超市斜對面.大營新村大門口(口口鮮麻辣燙), 老闆去過四川.他們家的麻辣燙是從地地道道的四川學的。 67 桂花橋魚庄。那裡給你提供30種以上新鮮的長江水產:野生的江鱖魚、草鞋底、回魚、化魚、野生老鱉。。。。。。 68 美食城皖醫出口的馬路對面趙腰村涼粉(一對老夫婦操持)真是一絕,味道獨特美極了! 69 二院後門老頭的八寶稀飯。 70 冰凍街那有家但但面好吃。 71 馬塘區利民路上的武警醫院對面有家賣涼粉。 72 銀湖路工商局邊新達酒店的手抓烤羊排很好吃,烤的冒油,但是不膩,我每次去都會點這道菜,連脆骨都烤的蘇蘇滴,現在想想都會流口水。 73 二街和八中口子處有個老頭賣的牛肉小鍋貼和鴨腸湯味道很不錯(一般是在晚上出來),小鍋貼暴貴一快錢4個,不過味道真的很好。 74 來意隆(沃爾瑪店)小龍包,暴好吃。 75 中江商場旁的老頭老奶老鴨湯,這可是老字型大小了。 76 特別推薦:原弋江橋下面右邊靠老西街口子的地方,有個賣鴨子的味道超贊!!特別是紅皮的,又酥,又脆,味道很有層次感,鹵子配的也很講究,味道很特別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暴個料那家賣鴨子的老闆是個算命的神婆,我奶奶家原來就住那,小時侯我經常吃,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了,好久沒有吃過了,由於現在拆遷我們都搬走了,不知道那家賣鴨子的哈在嗎?很懷戀這個味道! 77 南瑞瑞東圓門口有個賣烤羊肉的,味道特別,也很乾凈,老闆人也不錯。 78 盆塘沿的曉岳排擋的酸菜魚。 79 紅旗的大個子麻辣燙。 80.旱橋蝦霸,豆腐皮,龍蝦,泥鰍面。

『伍』 哪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

說起地道的羊肉泡饃就要說西安了。至於西安哪裡的泡饃好吃,就繼續聽我娓娓道來。

西安泡饃館子 歷史 最長是老孫家,一百多年,但中間因白蟻害歇了二十多年,1990年9月在端履門原址上重新開的業,店名老孫家飯庄。

同盛祥泡饃在西安也是近百年 歷史 ,雖五易地址,但一直是有傳承的,從未間斷,嚴格意義上講同盛祥才是真正的西安牛羊肉泡饃的近代縮影。要說這幾年在西安人乃至外地遊客口中提到的最多的泡饃館子,那一定是老米家。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劉信牛羊肉泡饃小炒】

劉信家中四兄弟排行老二,早先父輩在灑金橋開泡饃糊辣湯店,父故後,兄弟分家。三、四弟在從新巷、文景路各開一店,三弟屬虎,店名:劉老虎糊辣湯。

劉信最開始賣泡饃,湯香肉爛價實在!後增小炒泡饃,肉大饃筋,酸辣鮮香,名大振。受到無數吃貨們的追捧!坊間很多家做泡饃直接用泡饃湯,而真正地道的小炒泡饃一定要有lan牛肉的湯,味道出來是酸辣、料香、牛油氣搭配均衡才為正道,正是這種霸氣十足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

人均 :20

地址: 灑金橋北口老關廟大牌樓下(馬二旁邊)

【鳳祥齋老孫家泡饃】

能在西羊市老米家西邊開泡饃館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條街上有三家叫老孫家的,但此老孫家非彼老孫家,湯色黃亮,一看就是小茴香出頭,業內把這種做法稱之為"金湯",肉爛湯香,老味道。饃掰得很小,吃到嘴裡卻還是很筋道,廚師水平了得,在店內一張老報紙上一看才得知,原來是曾代表同盛祥去國賓館教過泡饃的孫少旭師傅掌勺,回坊泡饃藏龍卧虎啊。

人均 :20

地址: 西羊市137號老孫家泡饃館。

【長安小鎮老西安菜館】

長安小鎮是一家專門經營老西安菜的餐館,也是唯一的一家老西安菜館。外地的遊客來西安,在就餐方面,可能會選擇吃一次陝菜再吃一次羊肉泡饃,而來到長安小鎮,這兩點可以同時滿足,您既能吃上地道的陝菜,又能同時享用到美味的牛羊肉泡饃,長安小鎮雖然不是牛羊肉泡饃館,但其做出的味道,還是值得肯定的。

人均 :25

地址: 大唐西市,太華北路與鳳城二路十字,白廟路

【老鐵家泡饃館】

十七、八年前灑金橋西頭的鐵大娃老鐵家泡饃,那會在西安也算是有名有號,後來不知道為啥不開了,十幾年過去了,又在廟後街重新開了店,味道講究的是湯濃料重,就是在制湯時各種調料都多,制出的湯色略重,在業內這種做法也稱之為紅湯(百年 歷史 的老孫家就是這種湯)。喜歡重口的可以選擇他家,也算是西安民間 美食 老字型大小了。

人均 :24

地址 :廟後街中段路北。

【北廣濟街老劉家】

北廣濟街老劉家,也屬那種湯濃料重,坊間有米家的肉,劉家的湯之說,也有外地人吃老孫家的,西安人吃老米家的,坊上人吃的是老劉家的,就指的是這個老劉家,在西安泡饃界名氣緊隨米家之後。廚師破湯標准化,從早到晚吃泡饃他家的都基本是一個味道。

人均 :20

地址 :北廣濟街

【景德泡饃】

從橋梓口向北,馬上就到廟後街十字路西,劉志軍臘牛肉對面就是景德泡饃館,只有七、八張桌子,感覺就是成都那種蒼蠅館子,充滿了煙火氣息,吃泡饃的都是一些回民坊上老顧客。味道小茴香略出,油氣和料香搭配均衡,完全是傳統泡饃的感覺,缺點廚師做口湯時湯略少,吃這口可選水圍城。

人均 :19

地址: 大麥市街景德泡饃

【一真樓】

大皮院東口一真樓的泡饃在坊間的口啤一直很好,一大早好多坊上附近的人都來他家提湯就可見一斑,他家在做泡饃時如果不特別要求,基本上都做成水圍城,就是湯多,這種吃法也特別適合遊客和女孩子們的喜愛。

人均: 29

地址 :大皮院東口

【老白家】

在西安好吃的泡饃也應該有老白家這一號,也有二十多年 歷史 ,湯香肉爛自不用說,油氣出頭卻不膩。在他家吃要吃干刨,再配一碗酸辣可口的肚絲湯,這種吃法也只有真正的吃貨才能體驗的到,干刨配酸辣肚絲湯的吃法也是其他泡饃店所不具備的。

人均 :26

地址 :在四府街北段,琉璃街南邊。

【廟後街老劉家】

去他家吃泡饃的大多是老顧客,也是坊上人民喜愛的泡饃之一,這也是我吃得比較多的一家,在很多泡饃館把口湯做成干刨的時候,他家的口湯確定還能在吃完泡饃時碗底有一口鮮湯。

人均: 20

地址: 廟後街

【老黃家泡饃】

老黃家泡饃應該在西安泡饃界遠離坊上做得最牛的店,油香氣出頭,吃在嘴裡滿口油香,細品之下才會有那種回民特有的調料味,吃油輕的就不要選擇他家了,到他家吃泡饃再給廚師說油少就沒那個味道了。

人均 :35

地址: 蓮湖區漢城南路3號(近昆明路)

【馬洪小炒】

馬洪小炒泡饃館是近幾年出現的泡饃界新軍,牛羊肉泡饃和小炒泡饃都做得中規中距,雖然亮點不大,但同時在一家店裡做到兩種口味都不錯,想同時吃到兩種口味的,可以選擇他家。

人均: 22

地址: 紅埠街46號

【老烏家特色小炒泡饃】

老烏家特色小炒泡饃,賣得久了,現在來說在坊上算是賣小炒名氣最大的,由於外地遊客去得多些,口味總體上輕淡,所以吃家子去他家的時候總會給喊:老闆!辣子醋多。這樣他家的小炒吃起來才會夠味,外地人絕不敢這樣喊,因為他家正常口味就挺適合外地人的。早些年時在他家會吃到小炒專用的"三角餅",如今老顧客去要了才會給,生意好時在他家只能吃到機器的攪饃,講究快和翻台率。

人均 :23

地址: 大皮院91號。

【馬峰小炒】

下午五點鍾才會開門營業,一直營業到夜裡兩三點鍾,去他家吃首選一定是生肉小炒,新鮮的牛肉片現炒出來是和攬出來的牛肉塊是不同的,算是炒肉片和紅燒牛肉的區別吧,主要是口感更加鮮嫩。在西安生肉小炒里他家的味道是最好的,沒有之一。也是西安小炒界的第一重口味,去他家千萬不敢再說辣子醋多的話,麻辣酸香各種出頭,一碗下去會讓你頭上冒汗,嘴巴打顫,麻辣香、醋香、油香口內余長。曾在店內見一女生掰好饃後遞給服務員說:"不要辣子不要醋。"服務員斜著眼嘟囔道"不要辣子不要醋你來吃啥來了。"可見味道重是馬峰家的特色,有些女生都害怕。由於營業時間長,很多晚上喝過酒,嗨完歌的都會跑到他家美美的吃上一碗,一天的場子才算圓滿了。口味輕者慎重嘗試。

人均 :25

地址: 北廣濟街,近小皮院西口。

【老安家陝西第一碗】

早先他家主賣泡饃,卻以小炒出了名,起先很多人吃他家是因為到了邊上的老米家,一看人太多,排不起那個隊索性就在他家吃了,一但吃了這口的,卻也喜歡上了。去他家吃很多都是西安本地人帶著外地朋友逛下回民街,然後吃碗他家小炒泡饃,味道感覺上和老烏家的差不多,不喜小炒這口的可以吃下他家的泡饃,也屬肉爛湯香型。也有許多人記住他家是因為門口開票的小美女。

人均 :25

地址: 西羊市中段近老米家。

我來說說:「 哪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

」陝西的羊肉泡饃分三大糸列,三大系列分布在三個地域,三個地域分別是:

①、西府一帶,也可以說是關中西部,以寶雞地區為主誇咸陽周邊數縣。

②、西安市一帶,從地域范圍上講也可以說是關中中部。

③、關中東部,基本上全是渭南市轄區七八個縣。

三個地域做法完全不同,味道口感也就有了區別,下面分別敘述一下特色。

首先說說西安市的羊肉泡饃如何操作,西安市裡羊肉泡基本做法是:顧客先把烙餅預先掰成很小很小的丁丁,大櫥師再把掰好的小丁丁饃倒在炒鍋里,用羊肉湯煮數分鍾後,再倒進碗里端給顧客吃,碗裡面基本全是饃和兩片肉,可以說一點湯都沒有,幾乎是乾的。這種做法本應叫 羊肉煮饃,也確屬是煮的,沒有湯,幾乎是干狀的。

再說說關中西部羊肉泡饃如何做法,西府普遍做法是顧客自己先掰烙餅,掰完饃後,把碗端給大櫥師,大廚師接碗後把大鍋裡面的羊肉湯往碗里舀兩三勺,爾後把湯又倒進鍋里,又舀進碗里,又倒出,這樣連續兩次,第三次舀滿湯後才讓顧客端去開始吃。西府地域這種做法與西安市截然不一樣,這樣做出的羊肉泡饃碗里有半碗羊肉湯,顧客可連吃帶喝同時進行。

最後再說說關中東部羊肉泡饃的做法,關中東部七、八個縣基本相同,其做法是,大櫥師滿滿舀一碗羊肉湯,裡面放兩片羊肉,湯里已有各種調料,讓顧客自已往湯裡面邊掰燒餅泡著邊吃著。這種做法才應該真正叫做羊肉泡饃。 關中東部民間把這種羊肉泡饃就叫做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的味道全在湯里,可以說邊吃邊喝口感極佳!

上面是陝西人常說的羊肉泡饃, 其實羊肉泡饃是一句籠統的說法,是不確切的。從上面三個地域的不同做法,可以得出,完全是三個不同的風味口感了。

所以題主問:那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也是無法確切答復的,只能說不同地域不同做法不同口感了。不存在地道不地道了。

喜歡吃老孫家泡饃,很有特色,位於西安東關正街十字口南邊,這家回坊泡饃己有百年 歷史 ,馳名中外!

西安羊肉泡饃盛名已久,不少的遊客來到西安就為了看一眼兵馬俑吃一口羊肉泡饃。但是我卻並不認為西安羊肉泡饃是最好的。

因為我的家鄉有更好吃的一種羊肉泡饃——乾縣羊肉泡饃。

西安的羊肉泡饃湯少,味重,饃不筋道,即使吃「水圍城」,也喝不到幾口羊肉湯,並且其湯味道實在太咸,一般人難以接受。

而我們乾縣的羊肉泡饃,用的是發面煮饃,羊肉泡饃配料也不止羊肉一樣,還有羊肚,羊肝,羊血,打底的也非西安羊肉泡饃採用的紅薯粉絲,而用的是豌豆粉絲。

乾縣羊肉泡饃特色就特色在饃上,乾縣羊肉泡饃用的是「乾縣四寶」之一的鍋盔饃。將饃掰成拇指指甲蓋大小,同其餘配料一起大火快煮,饃越煮越勁道,湯越燒越香濃。

吃一口泡饃,筋道有嚼頭,喝一口湯,鮮香無比。我認為只有這種泡饃,才能體現出羊肉泡饃的精髓。
也許有人會說我坐井觀天,少知短識。但是我還是要為家鄉的 美食 打call,並堅定的認為它才是最正宗的羊肉泡饃。

西安的羊肉泡饃最好吃,最正宗

性價比是第一!平民餐不能失了譜!商家要有良心!價格干與要介入!物價局不能放任不管!民生第一!良知第一!

我不請自答。

我是西安農村的,前些年曾在西安幹了幾年導游工作,對西安羊肉泡饃略知一二。

說起羊肉泡饃,它可是陝西特有的傳統 美食 ,是古「絲綢之路」飲食文化的精華。

在西安,想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我建議你還是去「老孫家」嘗嘗,

老孫家羊肉泡饃始建於1898年,在西安也算得上百年老店,店內裝修很上檔次,具有伊斯蘭風格,泡饃味美,價格也很合理,環境不錯,不管你是來西安 旅遊 觀光,還是走親訪友,都值得一去。

牛羊肉泡饃不僅湯香肉爛,爐頭師傅做的好,饃也要掰的更好,才能咥一碗正宗的 美食 ,都說外地顧客吃不慣,一是沒找到地方,二是饃沒有掰好,好多店也沒有很好的引導,砸了西安泡饃的招牌,建議好的泡饃店,見到外地顧客備些掰好的饃(收點加工費),或直接建議機器絞饃(比瞎辯好吃多了),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飲食。象以前有名的現在都大不如前,我向大家說幾家試試:1、光明巷中段馬光榮(環境衛生一般),2、北廣濟街北口果淵齋老米家,3、白沙路光華路西口西泰厚(買像一般但好吃),4、永寧路3號建基泡饃。還有幾家沒有以前好也能吃,大雨泡饃、黃家、劉家、老孫家、伊俊齋、一真摟、一間樓、等,劉信小炒味道還行就是偏咸,饃太噥。

在我個人看來,毋庸置疑,一定是西安的羊肉泡饃最地道,記得前年放暑假的時候,我去過一趟西安,不是在回民街吃,而是在路邊的一家小店進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饃,我個人不喜歡吃羊肉,但是那碗羊肉泡饃讓我覺得非常的美味,首先,店家會給你一塊饃,讓你自己掰,而且廚師長如果看你掰的不好,他會讓你重新掰,這樣的話,你會找到食物的樂趣,當你和朋友一邊掰一邊聊天,很快就會掰得好,這個時候呢,後廚就會給你,因為你自己親手掰的這版模給你做一碗屬於你自己的羊肉泡饃,然後裡面有碎羊肉,有蔥花,香菜和粉絲,你可以不要蔥花香菜,但我個人覺得有蔥花香菜可以提味兒,有的店的羊肉泡饃的羊肉也是片兒狀的,我吃的這個就是羊肉丁,有機會還要去西安吃羊肉泡麵 順便提一嘴粉蒸肉也非常好吃,下面奉上無美顏無濾鏡的羊肉泡饃

西安的呀,不過,十幾年前的好吃,曾經寫了一個羊肉泡饃和小飯的文章,有很多人贊過,明天找一找,再發一下。

『陸』 阜陽有什麼特產

阜陽特產如下:
1、潁上大米。潁上大米是安徽阜陽潁上的特產。日前,由潁上縣稻穀深加工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協會申報的「潁上大米」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黃崗柳編。黃崗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朴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其產品包括:柳條箱(包)、飯籃、菜籃(圓、橢圓)、笊籬、針線笸籮、炕席、葦箔等。
3、太和貢椿,芳香肥嫩,質脆味美,品種多樣,有黑油椿、紅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質最佳,穀雨前來摘,腌制後長年不腐,常食可抗腫瘤。

『柒』 過年蒸饃饃,老家的年味就是這么簡單,一個大饃夠吃一頓

快到小年了,一般在農村裡,從小年這天起,就算是開始過年了,每個人都花枝招展的打扮著自己,等待著新年的到來,娃娃們開始買鞭炮玩耍了,老頭們唱起了家鄉的梆子,每個人都開開心心的,開始上街配置年貨了。在年貨中,我們老家有一種非常傳統的習慣,那就是蒸饃饃,誰家蒸出來的饃饃好看又好吃,誰家過年就更加有面子。

在我們老家河南,麵食是主食,因為做法多種多樣,所以在年底是最重要的食物,在我們的習慣里,蒸饃饃就是一種風俗,過年的時候蒸上很多饃饃,帶著大棗和餡,就更好吃了。這也是很多老家人最喜歡吃的一種年食,不僅僅好吃,主要還是喜慶。一到了蒸饃饃的時候,家裡的小孩子也是最開心的,不管能不能幫上忙,都洗干凈手,挽起了袖筒,打算幫助大人一起和面蒸饃饃。不過大部分的娃娃只是想在幫忙的時候順走一點面團團,自己捏一個小鴨小雞,等到蒸饃饃的時候,塞上一個棗在上面,也放到鍋里蒸起來,變成自己的小玩意,這種簡單的快樂,到現在依然存在。

在有的地方,饃饃也叫做饅頭,不過在我們這里,饃饃和饅頭可是不一樣的,一般的饅頭就是老媽手心一小塊面團大小就夠了,而蒸饃饃的時候,老爸就是主力了,因為個饃饃需要老爸兩個拳頭那麼大的面團,他要用力的把這些面團揉好,盡量的分均勻一點,上面鑲嵌幾個大棗,劃著幾層的面花,蒸出來之後非常的誘人。猶記得小時候的時候,我們每次都等著饃饃的出鍋,一旦出鍋,我們兄弟幾個首先就去把饃饃上的大棗摳下來吃掉。不過現在看到這樣大的饃饃,我還是很希望吃上一整個,回味一下當初的年味。

其實老家的風俗是蒸饃饃孝敬家裡的長輩,而且在拜祭天地祖宗的時候使用的,過去因為家裡窮,所以一家也不捨得蒸太多,畢竟一個饃饃就要好大一塊面呢,現在不同了,蒸出來就是圖個吉利喜慶,每家每戶都暗地裡比著誰家的饃饃大,誰家的饃饃做的有新意還好看,真正用來吃的並不多。

以前因為家裡小孩子多,蒸出來的饃饃都要被老人們裝在竹籃子里掛起來,用老人的話來說,掛在房樑上的話,不怕被老鼠和貓兒偷吃。其實我們心裡都知道,老人擔心的是我們這些娃,我們才是天天惦記著這些饃饃的人,而且在老人看來,娃娃吃饃饃太浪費,吃一個要掉一半,一邊吃一邊玩去了。

回到老家,老媽又開始磨面了,老媽的思想中,認為買來的面沒有自己磨得面好,所以自己做才是最香的。在磨面的時候,老媽讓我幫忙買一袋酵母粉回來,說是今年做得多,親戚家裡都要送過去,因為老家發展越來越好,不少的親戚都回來過年了,肯定是一個很熱鬧的大年。

『捌』 那地方的 大饃好吃

阜陽特產「枕頭饃」(又稱阜陽大饃、大卷子饃)。它長約一尺,寬約五寸,重達三至六斤,堪稱饃中之王。其做工甚細,先選用精細白面揉和百遍,然後用鐵鍋以文火蒸制而成。饃焦金黃,厚達半寸;饃瓣潔白,層層相包。吃在口中,濕潤柔筋,雖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軟。存數日之久,不霉不硬。

『玖』 哪裡的饅頭最好吃哪的最出名

饅頭作為北方麵食的主要形態之一,沒有哪裡的饅頭最好吃,到目前為止至少是這樣,但哪裡的饅頭最出名,那一定是山東。尤其是山東臨沂高庄饅頭是當今世上最負盛名的饅頭!

到目前為止,市面上的機器饅頭沒有一種能夠代替手工饅頭。值得一提的是饅頭和饃饃,在北方沒有明顯的區別。這一點和南方不一樣。

從這一點上來說,高庄饅頭也已經深入南方人的人心。

畢竟在遠離山東南部的江南,也有大批人認可高中饅頭,就像全國人民都認可膠東大白菜那樣。如果你要找一個饅頭比高庄饅頭出名,算我輸了。

『拾』 大饃怎麼做好吃又香 如何做好吃又香的大饃

1、所需食材:中筋麵粉250克、奶粉15克、溫牛奶140克、酵母3克、鹽2克、細砂糖25克、中筋麵粉20克。

2、先將3克的酵母倒入溫牛奶的碗內,混合均勻,因為冬天天氣冷,需要用溫熱的液體喚醒酵母。

3、接著將中筋麵粉、奶粉、糖、鹽、酵母、溫牛奶倒入麵包機,選擇和面按鈕,時間為15分鍾。

4、15分鍾後,將揉好的面團收圓,放在麵包機內,進行第一次發酵,發酵到原先面團的兩倍大即可。

5、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指在中間戳洞,洞口不回縮,就代表面團發酵好了。

6、取出發酵好的面團,我們開始排氣揉面,先用擀麵杖將面團擀開,然後撒上適量的中筋麵粉,對折,再擀開,再次撒粉,如此反復。切記撒粉的時候,不可量太多,少許即可,反正我總共撒了20克的樣子,如果你喜歡吃軟一些的,可以減少到10克。

7、直到面團表面光滑,切開後,面團內部無氣孔即可,一定要揉到表面光滑,這樣蒸好的饅頭表面才會漂亮。接著將揉好的面團擀成一個大的薄片狀,擀好後,表面刷上一層牛奶。

8、然後由上而下的捲起即可,一定要卷的緊一些;再用鋒利的刀,將卷好的面團切成段狀。刀一定要夠鋒利,這樣切出來的形狀才好看,整形好的饅頭生胚擺放在烤盤上,送入蒸烤箱中層。

9、選擇發酵檔,30度發酵35分鍾左右即可,具體發酵時間以饅頭為主,只要饅頭發酵到原先的1.5倍大即可。發酵好的饅頭,可以用手輕按一下饅頭表面,如果按下去後可以回彈回來,就代表二發好了。

10、饅頭發酵好後,蒸烤箱水箱裝滿水,最後選擇純蒸功能,100度,蒸20分鍾即可,饅頭蒸好後切勿立馬取出來,要在裡面悶上五分鍾,因為如果你立馬開門的話,饅頭很容易因為溫差過大,而表皮變皺或塌陷;成品,又軟又香,好吃極了。表面光滑,松軟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