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堂五鳳溪古鎮
摘要 五鳳溪,是金堂縣的一座古鎮,位於縣域西南部,右倚龍泉山脈,左傍沱江河畔,是成都十大古鎮中唯一的山地古鎮。
B. 五鳳溪古鎮附近還有什麼旅遊景點
五鳳溪古鎮,官方名字為五鳳鎮,位於龍泉山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屬成都市金堂縣,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
C. 快收藏,成都周邊不得不去的古鎮,全部都在這里
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如果旅行到了成都,除了體驗成都的「麻辣鮮香」之外,去成都周邊感受悠閑、慢節奏的成都生活和古鎮文化也必不可少,那,有這么幾個悠閑而又古典的古鎮一定不可錯過!
都說感受水鄉風情要去江南,其實在成都也有這樣一個水鄉古鎮,黃龍溪古鎮就是一個古典的川西民居水鄉古鎮。有著1700餘年 歷史 的黃龍溪,位於成都市東南約30公里處的雙流區,鎮子上保存完好的明清時代建築,紅石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覺。
如果你想尋找原汁原味的古鎮,又想感受成都人的悠閑生活,那到黃龍溪玩水、喝茶、發呆太適合不過了。
安仁古鎮位於成都市大邑縣,這里不僅有劉氏庄園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等聲名在外的大型博物館,還有電影博物館、魏明倫文學館等散落在老街街頭巷尾的小博物館,安仁小鎮是中國唯一一個被賦予「中國博物館小鎮」之名的古鎮。
裕民街、樹人街、紅星街三條老街均建於民國時期,安仁中學、萬成堰紀念碑、安仁戲院、同慶館等點綴其中,整個安仁古鎮如同一個巨大博物館,留存了民國時光。
街子古鎮位於成都崇州市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後山連接,依山傍水。它既得山靈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多座古跡,融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為一體。
街子古鎮,如果時節合適,它也可以非常安靜,漫步街上,沿街叫賣的阿婆、傍晚時分瑞龍橋上散步的當地居民、味江里戲水的小孩兒、還有那個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故事,都能讓你感受到古鎮的悠閑慵懶。
在成都平原邊緣的平樂古鎮,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 歷史 ,古鎮以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而聞名,有著"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古鎮內,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樓、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鱗次櫛比的清明古建築,演繹著四川豐厚而燦爛的 歷史 文明。
邛崍山是蜀山的中脊正脈,它在向成都平原過渡的一瞬間,將最美的山間聚落融於山水之間,這便是平樂古鎮的所在,從古鎮一路西行,是茶馬古道和南方絲路的起點,古鎮猶如一枚秀藏天府的珠玉,它是從康藏的香格里拉進入到成都平原的首個聚落。
新場古鎮位於大邑縣西嶺雪山邊緣,也是成都的又一個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西嶺雪山豐富而充足的出江河水經頭堰河、二堰河、三堰河穿鎮而過,將新場古鎮環繞。明清建築、大戶舊宅、天主教堂、名人故居、宗教寺廟點綴其中。
這不是一個能讓人驚艷萬分的古鎮,但對於周邊游的旅人來說,這卻是一個能讓人懷戀童年的好去處,過去的時光在此處唾手可得。
洛帶古鎮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坐落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二峨山麓,是離成都市中心最近的一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古鎮。
古鎮老街縱橫連著七個巷子,分別點綴著廣東會館、 江西會館、湖廣會館(龍泉驛區博物館坐落其中)、 川北會館,另外還有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土樓,這里簡直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大觀園。而會館則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移民史,老街內的客家民居保存完好,極具 歷史 、建築和文化價值。
元通古鎮,成都崇州市西北部的一個江邊小鎮。古鎮有三絕,分別是麒麟街上的黃家大院、清嘉慶年的永利橋、三江匯流,其實元通呈現的遠非如此,這里還有羅氏公館、黃氏公館和元通天主堂等古跡,更有王國英故居、廣東會館、江西會館和匯江橋等一時繁盛。
元通依水而築,場鎮就在匯江邊。從鎮子的南門方向,有一些較高一點的建築,爬上樓頂,往北眺望,一幅如江南水鄉般的景象盡收眼底,大片青瓦屋頂,沿著文井江鱗次櫛比,居民臨河而居,中間一條街道穿行其中,商賈殷闐,厘刊櫛比,蔚為巨集。
五鳳溪古鎮,位於龍泉山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屬成都市金堂縣,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
區別於其他川西古鎮溫柔如水的模樣,五鳳溪以「半邊山江半邊城」的獨特姿態顯得更為豪氣,深厚的碼頭文化的積淀,也讓五鳳溪有著不同於其他川西古鎮的氣質。
白鹿鎮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彭州市,距離成都市區不到60公里,是一座中法風情的小鎮,也是打卡拍照的聖地。法式風情街、中世紀城堡、遺址公園、中法橋、溶洞飛來峰、各種法式民宿,構成了白鹿鎮獨特的風景線。
古鎮旁邊的山腰上有一處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的法式天主教堂,這便是領報修院。整個書院坐西向東,修建在半山腰的山坳里。四周九座山峰呈弧形排列,書院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處於青山環抱之中,呈現出別具一格的中西合璧風景。書院的建築既有典型歐洲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築的特徵,又兼有四合院落的結構,極具藝術價值。
懷遠鎮位於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部,距成都60多公里,小鎮不大,佔地僅一平方公里。小鎮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 臨江街等10餘條街道都保存較為完好。小鎮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多為穿木結構。
和周邊眾多熱門古鎮相比,懷遠古鎮一定是古鎮當中一股清流,雖交通便捷,但幾無遊人。整個鎮子格局完整保存,是一個完全未打造且原汁原味的小鎮,與打造後的眾多古鎮完全是另一種感覺。周末可去小鎮趕趕集,在老茶館里喝喝茶,老街老宅里隨意地閑逛,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獲。
全網同號:遊玩成都
是游記,是攻略,是郵戳,是旅行與紀念,是關於這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D. 五鳳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摘要 五鳳溪古鎮,位於成都市金堂縣城南,距成都市區48公里,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景區山青水秀,鎮周五座山崗,鬱郁蔥蔥,翹首企天,酷似沖霄之鳳;鎮中金鳳、玉鳳、青鳳、白鳳、小鳳五條主要街道布局有致,其地貌地形,天然雕琢,而其地理位置,更似鳳凰展翅,柳溪河穿鎮而過,交匯於沱江,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故名「五鳳溪」。
E. 四川成都竟有11個這么美的古鎮,你都知道和去過幾個
四川,成都,天府之國。
錦城雲樂,少不入川,自古以來繁華地。
成都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古樸美好的痕跡。
一起來看看成都最美的11個古鎮,你曾去過幾處?
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一個很優美的地方,曾經是千年水運碼頭,舟楫如梭,熱鬧非凡。想像中的溪流、小橋、船舶和農家。曾經的市井文化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流逝,而是濃縮到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當中。
被稱為」中國天府第一名鎮「的黃龍溪古鎮,曾有詩贊黃龍溪「十里錦江平如鏡,落日水溶金。青山掩映斜陽里,堤岸柳絮飛。千年古榕籠古寺,夜聽鍾鼓聲。瓊枝碧月迷人醉,遊子樂忘歸。」黃龍溪古鎮是集萬般風情於一生的古鎮。
」千年流水人家,一鎮蜀國文化「,黃龍溪古鎮是神秘古蜀國的最後見證者,它東臨錦江,北靠牧馬山,其 歷史 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國,曾是諸葛亮作為蜀國南征的起點之地。黃龍溪古鎮古樸幽靜,由正街、橫街、新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巷子街和九條小巷組成,它們是古鎮的主體,進入黃龍溪古鎮,首先看見的是川西民居文化街,它是黃龍溪的入口走廊,街內匯集了川西平原不同時期風格的院落建築精華。
一座黃龍古橋,連接東西古鎮,古橋東面景點是古鎮精華所在。現存有古龍寺,是黃龍溪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因古建築、古戲台、古榕樹」三古「而聞名,古龍寺正門之上的古戲台,又稱萬年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 歷史 ,是黃龍溪九個戲台中僅存的一個。
古鎮內的黃龍溪正街是保存最完整、最熱鬧的一條街,正街上有潮音寺、鎮江寺和古碼頭。 古碼頭是建在錦江和鹿溪交匯的地方,源於龍泉山渾濁的鹿溪在這里湧入岷江,彷彿一條黃龍咆哮而至,諸葛亮與劉備在此駐扎。
街子古鎮在成都的崇州市,距成都約50公里。 坐落於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毗鄰青城後山和九龍山,青山綿亘,層巒疊嶂。街子鎮東北與都江堰接壤。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經地勢平緩的街子鎮口,形成一泓碧潭——龍潭。古鎮水系發達,地下水豐富,石板路兩側及屋前院後,常年清水不斷,因而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後花園」之稱,街子鎮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街子是個 歷史 悠久的古鎮, 已有一千多年的建置 歷史 。 五代時名「橫渠鎮」,因橫於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內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
古鎮的 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築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大體根據《清工部法則》營造,木結構穿逗梁架,單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後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築為主。其它尚有明代水井等。
崇州街子古鎮,有著川西壩子獨特的自然風光,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淀,小巧玲瓏,保留著清代西南小鎮典型風貌。
西來鎮坐落於「天然氧吧」、「成都花園」——蒲江縣西北部,憑借靈秀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西來古鎮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四川省 歷史 文化名鎮」。
小鎮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
西來 歷史 悠久,西魏恭帝時屬臨溪縣,境內殘城址為臨溪縣治地,出土有宋代瓷器等文物,場內集鎮中心街上有清代建造的文峰塔與惜字宮,有至今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古建築一條街。
古鎮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築,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由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等構成了1200米長的老街和700米長的古巷,老街全是木質結構的瓦房,街道平整。
西來古鎮被兩條清澈透明的小河合抱而過,四季長流,碧水長青。
五鳳古鎮是成都市十個古鎮之一。位於金堂縣,龍泉山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
小鎮商業氣息不是很重,建築錯落有致,當地民風淳樸,是一個非常幽靜的古鎮,小夥伴們可以在此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慢慢遊玩。
位於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平樂古鎮 歷史 悠久,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 歷史 。這里是茶馬古道上的第一鎮,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
平樂古鎮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 歷史 ,以原生態的川西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而著稱。古鎮的主街樂善街,是著名的水景風情街,街的盡頭就是樂善橋,橋洞改用桃型,堪稱川西一絕。古鎮內的著名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都是值得參觀的景。
古巷中藏著許多好吃的店鋪,奶湯面是平樂特色,還有湯白肉、缽缽雞、石磨豆花等各色 美食 值得品嘗。
位於龍泉驛,素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是成都近郊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古鎮。使用古老的傳統方言-客家話,這里的千年老街完整保存了「一街七巷子」的格局。空間變化豐富,每條巷子呈現不同的生活氛圍,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
洛帶名稱的由來和蜀漢太子劉禪有一定的淵源。 洛帶在三國時建鎮,傳說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鎮內85%以上居民為客家後裔,是四川客家聚集區的典型代表。
「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古鎮內匯聚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是客家文化的實地博物館。
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始建於唐朝,聞名於近代,尤以劉氏庄園群和劉湘公館等民清時期的古建築群最有特色,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規模浩大的一處地主庄園。
走走老街,坐坐電車,看劉文彩地主庄園,大概是這里的日常打卡方式。整個古鎮顯得很寧靜,沒有那麼喧囂和商業化,在這里,可以還你一個民國夢。
位於成都崇州市,是北部崇州的門戶口岸。元通戲稱「小成都」,自古有三絕,一絕是庭院深深三進大院的黃氏故居;二絕是老街老橋清嘉慶年的永利吊橋;三絕是三江匯流摹臨微版「清明上河圖」。
這里,沒有過度的商業開發,沒有熙攘的遊客人潮,原住民的日常瑣碎,更讓人有一種歸家的心意。
壽安古鎮自北宋建鎮以來,已有1100多年之 歷史 ,鎮上有很多百年滄桑古建築,極具川西民族風情,集中體現在壽安鎮城北社區的二條街。
二條街平行正街以西,街長約800米,石板街面。街道兩邊都是清一色瓦房商鋪,商鋪前的房檐下是2米寬的石板通道,每間鋪面臨街處有一根木柱支撐房檐。 這樣大氣、規范的街道修建,在舊時的鄉場上鮮為少見。
河壩街是壽安鎮一條極具川西民居風貌的細長小巷,最寬處約5.5米,最窄處只有2.5米,長度接近100米。
火井鎮位於邛崍市西部山區,距邛崍市區31公里,是成都市級特色鎮,四川省 歷史 文化名鎮。火井鎮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距今已有近1500年悠久 歷史 ,是世界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氣的地方。
「高場」是「高家場」的簡稱,位於火井鎮東部,古時高場只有二十來戶人家,因高姓居多而得名。
鹽井溪穿高家場而過,分為南北兩半。南邊的街道是現在發展起來的新區,北邊的「河北街」街道狹長,蜿蜒二里許。古樸的木架房,陳舊的木板壁、木板門、木鋪板、小青瓦,處處散發出濃郁的古色古香。
懷遠古鎮位於崇州市,古鎮不大,好多清代跟民國年間的建築。懷遠有個響遍全川的名氣——「三編」:藤編、棕編、竹編。這人的藤、棕、竹都是藝術品。
下新街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條老街,幽深古樸。原為州署衙門所在地,現存街房大都建於民國初期,還有建於清朝的林氏宗祠,庭院小築、迴廊幽徑、小橋流水很美。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路
F. 五鳳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五鳳溪古鎮,官方名字為五鳳鎮,位於龍泉山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屬成都市金堂縣,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
古鎮特點
坡坡街串著半邊街,清代民居豐富而獨具特色,關聖宮南華宮氣度恢弘而和諧。漢唐時已為沱江上游重要水碼頭,有渣湖渡、鳴陽渡、金牛渡、羅壩渡四個渡口,高峰時期每天有100多艘船隻把川西的糧食、手工用品源源不斷地運往重慶,又從重慶、宜賓、瀘州運來食鹽、水果和洋貨,然後通過山路轉運到50公里之外的成都去銷售。宋置柏茂鎮,清康熙時官設為場。後時世數變,此鎮獨偏安於山水間,安享寧靜與閑適。
G. 金堂縣有什麼好吃的
清江的傳家魚庄中餐,平安橋的肥腸粉(節子),三江漁府(毗河大橋邊,坐在船上吃河鮮),南濱路的金三角麻辣燙,土橋蔥子糕,三小那邊的女兒食堂(之前叫金堂名小吃),清平街的香缽缽、排骨蝦。
H. 金堂五鳳古鎮有哪些小吃
五鳳是一個不去後悔一輩子,去了一輩子都在後悔的地方
I. 五鳳古鎮怎麼樣
早就聽過金堂五鳳溪,只是原來一直沒能成行。上月某天,適逢大家都有空,BOWL、冬至、冬至老爺和我一起來到這里郊遊。這里距市區將近70公里,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找到了屬於鄉間田野的寧靜。不過在烈日暴曬下,竭斯底里的蟬鳴聲將寧靜打破了。現在的五鳳溪,經過了精心的「打造」,依舊是「半邊山江·半邊城」,不過已經看不見什麼原生態的建築古跡了,完全就是普通的仿古建築群。雖然有依山而建、臨江而居的氣勢;雖然有寬敞整潔的遊客中心;雖然有設施先進的衛生間,但那種滄桑韻味和歷史厚重感被破壞後始終感覺不太舒服。古鎮的規模不小,但天氣太熱我們也只逛了一小部分。可能因為不是周末吧,鎮上還有許多商家未營業。停車場還不收費,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