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鞍山哪裡的採石磯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鞍山哪裡的採石磯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4 14:14:12

A. 馬鞍山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喝的

在馬鞍山上的大學,感觸還是頗深的,好吃的呢,就看你喜歡吃什麼了,驫街,沒有什麼特色的好吃的,但是有吃的,葛羊路的串串,牛肉串串一級棒,蔡老五面館,大肉面一級棒,蝌蚪煲仔飯簡直美味......好玩的呢大概就是萬達,金鷹,大華了吧....

B. 城陵磯、燕子磯和採石磯為什麼被稱為江南三大名磯

長江,我國第一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自西向東橫貫我國中部,一路奔騰6387公里,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這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江邊常見突出水面的山岩,三面環水,單面靠岸,人們稱之為「磯」。在長江沿岸,石磯多不勝數,大型石磯就有72處,其中就包括最著名的長江三磯:岳陽城陵磯、馬鞍山採石磯、南京燕子磯。這三處石磯為何能從眾多石磯之中脫穎而出,並稱「長江三磯」呢?

城陵磯,位於湖南省北部,岳陽市東北方向約10公里處。洞庭湖與長江在這里交匯,城陵磯就位於江湖交匯口的長江南岸,面朝長江、背靠芭蕉湖,易守難攻。城陵磯南綰三湘,北控荊漢,是水運交通咽喉和兵家必爭之地。

採石磯,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西麓,翠螺山原名牛渚山,因此採石磯也叫牛渚磯。長江在進入安徽後發生轉折,由東西走向轉為西南-東北走向,水流相對較緩。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燕子磯,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江邊的直瀆山上,三面懸絕,突兀江上,如燕子般欲展翅飛掠江面,故得名燕子磯。燕子磯雄踞山上,地勢險要、總扼大江,是扼守古都南京的軍事重地。

大家都知道,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橫貫我國中部的長江是一道很難逾越的天險,因此 歷史 上南北對峙時期,南北雙方大多以長江為界憑江而守。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一道天險是擋不住的。對進攻一方來說,在哪裡渡江,如何渡江就是一個必須面臨並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長江三磯具有成為天然渡口的優勢條件,自然而然地就脫穎而出。當然,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們所處的特殊位置,是其它石磯不可取代的。

作為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將我國大致分為南北兩部分。而這條分界線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在中間留有孔道,就是南陽-襄陽-荊州一線,這條路線古代是南北交通大通道,是大規模兵力投送情況下的優選路線。順著這條線南下,正對的正是長江最險的一段荊江(宜昌至岳陽城陵磯),「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而最佳的過江渡口就在城陵磯。從城陵磯沿長江溯江而上可達湖北、重慶、四川等地;溯洞庭湖南入湘、資、沅、澧四水,更遠可通達雲貴以及廣西等地;順江東下可達江東各地,尤其是可直達古都南京。

在東部淮河一線,南下路線細分的話有三條,一條是走淮西---合肥一線,從巢湖進入長江,而這條路線正對著的長江段最佳渡口就是馬鞍山採石磯。採石磯到南京的直線距離約50公里,一旦敵軍在採石磯成功渡江,南京危在旦夕。

另一條是走徐州—淮安--揚州一線,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這條線正對的渡口是鎮江瓜州渡,距離南京直線距離也是50公里左右。

第三條是走盱眙---六合一線,而這條路線正對著的渡口就是南京燕子磯,距離南京約10公里。相比瓜洲渡來說,採石磯距離南京咫尺之遙,如果敵方從燕子磯成功渡江,10公里的距離轉瞬即可兵臨城下,對南京城的威脅和士氣打擊是最大的。

南京稱為六朝古都(嚴格來說,是七朝古都,明初也以南京為都),是東吳、東晉、南朝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的都城,而這些朝代無一例外的都是處於南北對峙時期。南京的防禦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城陵磯、採石磯、燕子磯關乎南京城的存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並稱為長江三磯就不難理解了。其中燕子磯更是至關重要,才會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位列長江三磯之首。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讀者可能還在疑惑磯是什麼意思,我在這里普及一下,磯,指的是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多用於地名。那為什麼燕子磯、採石磯、城陵磯會被稱為江南三大名磯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三個地方重要的地理位置:

城陵磯為湘北水運門戶。城陵磯南綰三湘、北控荊漢,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能夠扼住洞庭湖貫通長江的咽喉。

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採石磯因其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燕子磯突兀江面,三面懸絕,遠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燕子磯總扼大江,所以很多皇帝都想在南京立都,保衛京都。燕子磯地勢險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涌澎湃,掌握著長江渡口和重要的軍事重地。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

看完這三個名磯的地理位置,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三個地點能夠成為名磯的原因了。一句話:這三個地方地理位置重要,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為了統治者鞏固政權,再加上景色優美、壯觀,故而成為江南三大名磯。

城陵磯為湘北水運門戶。城陵磯南綰三湘、北控荊漢,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能夠扼住洞庭湖貫通長江的咽喉。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而最佳的過江渡口就在城陵磯。
當初鬼子就從這里渡江。長江北是平原,萬里的大平原一點點小山丶小丘陵都沒有,部隊在這是空曠沒有掩護的活靶子, 而江南沿岸就有高地,丘陵,大山,按理說易守難攻, 可惜國民黨武器不如鬼子還是怕,輕易就放棄了。
解放後國家還是很重視,林彪在岳陽建立了一些密秘基地,後來林彪倒台,基地就廢棄,現在已經可以開放了成遊客觀光地了。據說城陵磯附近著名的老企業「長煉」當初就是在那些基地誕生,防空做得很好,連原子彈都不怕。
前幾天,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在岳陽城陵磯也掛牌成立,國家又重新對岳陽重視起來了,城陵磯有望像萊茵河的鹿特丹發揮重要內河港口作用。
如今,

C. 馬鞍山特色美食清朝貢品

石臼湖螃蟹。

石臼湖螃蟹,是馬鞍山特產美食。其產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域東部石臼湖的金腳紅毛大閘蟹,蟹爪金黃,足毛棕紅,個大肉嫩,黃多油厚,蟹味鮮美。

據《當塗縣志》載:「當塗境內水產螃蟹,有湖蟹、江蟹、河蟹……近湖者金腳紅毛尤肥美,為皇室貢品。」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食其味,予以高度贊賞,御封為「蟹中之王」。

石臼湖螃蟹被列為國宴名菜,石臼湖螃蟹不僅供應本地,還遠銷東南亞和香港,受到港澳台同胞的青睞。

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轄地級市:

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截止2022年2月21日,下轄地區包括3個區、3個縣,面積約4049平方公里。

D. 馬鞍山什麼東西最好吃

鞍山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泗水亭亭長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1.採石磯 採石鎮的採石磯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如《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

2.李白墓 李白墓園位於當塗縣城東南青山西麓,蒼松掩映、翠竹環繞。李白一生浪跡天涯,獨戀當塗,曾10多次來到當塗。晚年投奔從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客死當塗後,先殯於龍山東麓,後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為遂李白生前遺願,遷墓至青山西麓谷家村。

3.朱然墓 朱然墓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朱然(182-249),字義封,漢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出身東吳豪族,13歲過繼給舅父朱治為子,少時曾為孫權同窗好友。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一生屢立戰功,官左大司馬、右軍師。

4.濮塘風景區 位於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綠綉,飛泉叮咚,環境幽謚,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遠流長。

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

E. 採石磯在哪裡

採石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的採石公園里的翠螺山莊,採石磯的得名據說是因三國東吳時.此處曾產五彩石,又固其形狀如蝸牛,又有「金牛出渚」的傳說,故又名牛渚磯.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里曾發生「宋金採石之戰」。
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反侵略戰爭,侵略的一方為金國統帥為金海陵王完顏亮.甫宋主將虞允文仁壽(今四川仁壽)人,紹興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國,見該國大事戰備,回國後就奏請朝廷加強防禦。次年,完顏亮率60萬軍隊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帶領的一路約數十萬兵馬於同年11月抵達採石磯對面江岸 跟宋軍隔長江對峙。據《宋史》記載;當時形勢危急,江北完顏亮高踞在剛剛綻起的高台「黃居」下,殺白馬祭天 准備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軍卻因正「易將」而無人負責,「我師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時艱,毅然負起守衛重任,剛部署完水陸軍隊,完顏亮「 大呼,操小紅旗序數百艘絕江而來,瞬間,抵南岸者艘,直薄宋軍」。虞亢文勉勵身旁的勇將時佐應戰,時俊立即揮舞雙刀沖向金軍,大隊宋軍跟著向金軍沖殺.金軍後退,宋軍用「神臂弩」射擊敵船,致大批金兵死於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顏亮「悉敲殺之」。次日,完顏亮又來侵犯,被宋軍焚毀戰船300,大敗而去。全軍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殲,完顏亮又向宋軍施用反司計,也被虞允文識破。完顏亮惱羞成怒,率領部隊去江蘇揚州時的瓜洲渡,想從這里渡江奪取京口(今鎮江)。虞允文率 萬余軍隊赴京口增強防禦,並將馬船改造成戰艦。完顏亮在瓜洲渡發布軍今,實行連坐法;軍士逃亡則殺部將,部將逃亡則殺主將。以致人心浮動.導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帳中為部將所殺.不久,全部金軍都鎩羽而歸。
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大詩人李白在這里飲酒賦詩,相傳最後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說:名山得詩仙李白而益著,詩仙則望名山而流連忘返! 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現在在採石磯上建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馬鞍山的重要旅遊景點。
遊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抱,海拔131米,猶如一隻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於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採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窪,北邊山脊樑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它與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築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採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築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太白祠,由迴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進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進入大廳迎面大屏風繪有太白漫遊來石圖,壁上掛著太白游蹤圖,樓上設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築,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採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廣濟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於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亭內有數方珍貴的古碑。蛾眉亭據險而臨深,憑高而望遠,景色秀麗。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璧台,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峻異常。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里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台或捨身崖。
聯璧台左下側的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朴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捲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隻50餘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採石磯時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鐫「唐詩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採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岩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 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洞內上下兩層,洞內有洞,可通大江,環境別致,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內還設有茶室。
採石礬——我心中的歌
夏傳壽
當塗縣一中高級教師
(一)
滔滔長江從你身旁經過,
巍巍翠螺是你堅強的支柱。
順流而下通古都南京,
溯流而上達米市蕪湖,
鋼城馬鞍山更是養育你的沃土。
啊!千古一秀的採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顆明珠。
啊!人文薈萃的採石磯,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二)
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話,
將軍足跡訴說當年的戰火。
太白詩仙英靈昭日月,
散之草聖大作傳千古,
「江南一枝花」正在繪制更新更美的畫圖!
啊!千古一秀的採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一顆明珠。
啊!人文薈萃的採石礬,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原載2006年10月13日《馬鞍山日報》)

F. 關於採石磯茶乾的資料

產品簡介「採石磯」牌茶干,產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源於清朝嘉慶年間,是清造廷貢品之一。解放後,也為黨和國家一些領導人所贊許,深受廣大消費者鍾愛。產品曾遠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獲省、部優和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及92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優質保健品三項銀獎。並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茶干選用優質大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製而成。且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折不斷等特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以及鈣、鎂、鉬、錳、硒、鍶、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在第五屆全國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學會上被一些著名的營養專家鑒定為色、香、味具佳、老少皆宜的營養保健食品。同時也是旅遊、飲酒、喝茶的最佳食品。
特點
採石磯茶干其色澤暗紅、細嚼韌性強、對折不裂縫,撕開有裂紋等特點。採石磯茶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鎂、硒、鍶等微量元素。
製法
以豆乾為主料,配以雞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味精、山梨酸鉀等佐料,先將黃豆漿液過濾,再用傳統方法壓緊和現代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豆製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風味。
品種
雞絲茶干,火腿茶干,香腸茶干,麻辣茶干,海鮮茶干,牛肉茶干。
食用方法
開袋即食或食用前開水燙一下口味更佳,也可配以蔬菜清炒或涼拌。告訴你一個小小竅門,在享用之前連同包裝袋用熱水燙一下,會更軟更好吃哦!
採石磯茶干傳說
採石磯茶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在清嘉慶年間,在採石鎮的翠螺山下住著一對以賣茶為生的老夫妻,採石磯的水質極好,沏出的茶水清香四溢,深受遊客贊賞,老漢常想,如果能有一種食品供遊人佐茶,必定可以增加收入。老夫妻決定製作一種可以佐茶的小吃,於是老夫妻倆試著用當地的黃豆磨豆漿做豆腐,壓製成緊薄柔韌的豆腐乾,放入食鹽、冰糖、大茴香、桂皮、甘草熬成的醬汁浸煮,入味後晾乾,便成為甘香筋道、越嚼越香的佐茶小吃,賣茶生意也隨之興旺起來,於是甘香筋道的採石磯茶干誕生了,不僅老夫妻的茶攤生意從此越來越好,連茶干也逐漸成為了當地的名產。

請採納、謝謝。

G. 鞍山有什麼特色美食

1、真味鴨血粉絲

地址:江東商場那邊的愛我愛我對面和和平樓那邊。

價格:6塊一份,含粉絲、鴨腸、鴨肝、鴨血和乾子。

評價:味道鮮香,回味悠長。我的最愛,剛工作的時候兩塊五,那時候經常和男朋友(現任老公)去吃,現在六塊一份了。

2、揚州包子

地址:桃源路中段

價格:5角一個。

評價:偏小,但面有勁道,餡香,兩口一個,吃了還想吃,買的人絡繹不絕的。

3、小趙湯包

地址:東苑酒店對面

價格:4塊一籠

評價:小籠包味道不錯。湯水足,味道好。

H. 求馬鞍山旅遊景點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馬鞍山景點有:褒禪山、採石風景名勝區、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霸王祠,都比較值得去。

文才風流,至今不絕。採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里的著名戰爭二十餘次。採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廣濟寺始建於東漢,為江南名剎。如今,採石磯擁有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有馳譽江南的三元洞,氣勢雄偉的三台閣,引人入勝的萬竹塢,有「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以及一些新開發的景點,如:沿江棧道等,還有一些待開發的景點,如:金牛洞、延園等。

I. 馬鞍山一日游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1、和縣香泉旅遊區

香泉旅遊區位於和縣香泉鎮,旅遊資源稟賦優越,以香泉溫泉為核心資源,同時擁有「六山、兩水、一古鎮資源」,不僅山水資源景觀質量極高,文化底蘊也很深厚,是一個集溫泉養生文化、昭明文化、名人古跡文化、方誌文化、宗教文化、老街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鄉村文化和美食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地址: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昭明路

絕壁臨江,水湍石奇,歷來又以其山水之險、風物之秀獨領-,被譽為「天下第一磯」。「採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臨吟詠,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最終長眠於附近的青山。

景點地址:馬鞍山市雨山區採石鎮唐賢街1號

J. 馬鞍山有哪些特產

採石磯茶干。黃池乾子、黃池醬菜、黃池月餅都不錯。。。石臼湖螃蟹、在市面上黃池廠生產的系列就叫金菜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