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咸陽市內哪有賣攪團的是那種剛做好,就盛到碗里,然後澆上汁子就可以吃的!
品味裡面就有 ~!~!
『貳』 咸陽哪家餃子好吃,什麼價格,具體在哪朋友們告訴一聲,馬上冬至了
文林東路二運司綜合樓五穀香飯店,特供冬至水餃,家常手擀麵、攪團、鍋盔辣子、各色冷熱菜等。自己磨製的小麥粉,綠色有機,絕無添加劑。
『叄』 朋友邀請到咸陽玩,請問咸陽有哪些美食作為吃貨的我必須品嘗一下
咸陽的美食很多,不比省會西安少,都很好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咸陽有哪些美食不容錯過。
1、咸陽匯通面
匯通面其實是咸陽一種以地點命名的陝西傳統麵食,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匯通十字西南角。匯通面可歸類為陝西臊子面,但其又不同與臊子面,其中還加入了干拌面的特點重料少湯。主要配料一般為土豆、胡蘿卜臊子+肉臊子。(可要求加入香菜)。面條筋道,口味適中,油潑辣子香辣帶勁,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有濃厚的陝西地域特色。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咸陽的8道地方美食,多是麵食,陝西本就以麵食比較出眾,當然咸陽的美食遠不止於此,還有很多,歡迎咸陽的朋友給留言進行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肆』 去陝西咸陽袁家村必吃的十大美食有哪些
袁家村是陝西有名的民俗村,在很多吃貨眼裡,袁家村就是陝西 美食 的聚集地。豐富的 美食 種類讓人眼花撩亂、流連忘返,漫步 美食 街,短時間內就體驗到了「舌尖上的陝西」,有吃、有喝、有玩,最愜意的旅途也不過如此了。
袁家村不容錯過的 美食 :
袁家村酸奶來袁家村,一定要嘗嘗人氣火爆、大名鼎鼎的袁家村酸奶。袁家村酸奶聲名在外,有多少人慕名而來,店門口經常排起長龍。有現場喝還是外帶,很多遊客都是三五瓶的買。酸奶酸甜適中,口感細膩柔潤,配合重口味的麵食,尤其甘甜爽口。
手工烙面陝西人熱愛麵食,愛吃更愛做。手工烙面製作程序復雜,分為調面、攤面、晾面、壓疊、切面、澆湯六大步驟。其特色吃法稱之為「泖」,將面盛在碗中,反復用烙面湯澆。然後調上佐料,即可食用。麵筋薄細潤,湯濃煎辣香,酸辣可口,一碗可不過癮吶
厚德麻花這家厚德麻花,絕對是袁家村的人氣明星產品,光看排著買麻花的隊伍,就知道他們家的麻花有多受歡迎了。剛出鍋就沒有了,總是搶不到,節假日的時候只能限購,簡直供不應求。麻花分為軟麻花和硬麻花兩種,出鍋松軟,涼之酥脆。價格也合理,22元10根。
粉湯羊血粉湯羊血在袁家村的第一家門面,長長的排隊人群讓整個人一下就感受到了袁家村爆棚的人氣。粉湯羊血屬重口味,胡椒味較重,吃上一口就無法停止,麻、辣、香!重口味人士的最愛啊 湯是高湯而制,羊血給的分量也足,雖然價錢貴了一些,但吃完整個人都熱乎乎的,幸福感湧上心頭。
我記得去年袁家村 美食 大賽評選出的十大 美食 小吃有:
1.油潑BIANGBIANG面
特點:口感筋道、臊子味足、尤其適合西北人口味。
2.辣子疙瘩
特點:紅油漂浮、色澤鮮艷、肉酥疙瘩香、湯酸辣適口。
3. 粉湯羊血
特點:羊血鮮嫩、入口滑潤、諸味調和、麻辣鮮香。
4.石子饃
特點:色澤嫩黃、表面凹凸、入口脆香、味甜咸香。
5.豆腐腦
特點:地道食材、傳統工藝、口感嫩滑、豆香味濃、農家調味、別具一格。
6.清真麻辣米線
特點:麻辣味濃、米線筋道、菜品豐富、融合創新。
7. 餃子
特點:皮薄餡香、味道鮮美、形狀獨特。
8.蜂蜜粽子
特點:粽子軟糯、清涼適口、棗香味濃
9.手工烙面
特點:筋道耐泡、湯味濃厚、當地筵席佳品。
10.鐵鍋雞
特點:雞香酥爛、色澤紅亮、口味麻辣鮮香。
袁家村酸奶,手工烙面,厚德麻花,粉湯羊血,禮泉面,洋芋糍粑,黃饃饃,汆丸子,稃子,剺面。
袁家村原本是陝西咸陽市一小村,卻勝在有 美食 無數,留住了壹周君的胃。袁家村內有著數量眾多的古老傳統作坊一條青磚灰瓦的仿古街道,醪糟坊稻香村、辣子坊天一閣、麵坊五福堂、醋坊五味齋、布坊永泰和、油坊德瑞恆。踏著腳下仿古的青石板,房屋皆是頗具關中風味的明清式建築。
最驚艷的,還是袁家村 美食 。說到 美食 ,這里聚集著百種關中 美食 ,民俗一條街上的小吃也是數不勝數,十大 美食 都算少了,如禮泉面、稃子都是不得不品嘗的。驢拉著磨研著辣面,糧食醋……湧上你的鼻尖,彷彿一下子回到從前。在這里吃的就是家常便飯,野菜,粗糧,原汁原味做出最營養的飯菜,有好多原始的東西,帶來無窮的歡樂。
美如珠簾的掛面必吃,因為這里就是一個小吃村,每到周末不論是西安本地人還是來到西安的遊客都會來這里逛吃逛吃!在每家點一兩碗嘗嘗,剺(音同「 犁」)面,是用菠菜和面揉的,不是用菠菜汁,吃的時候裡面有菠菜的纖維,形象地叫「剺面」。
洋芋糍粑也一定要吃,把蒸好的土豆去皮捶打幾十分鍾後,十分勁道。很多外地人稱為洋芋攪團。炸油糕也好吃又叫年糕,清香細膩、香甜可口,可好吃了。
楊凌蘸水面是我個人的最愛,面條又長煮出來本身沒有味道,挑上一根蘸著佐料吃,酸口的面條。吃了你也會愛上。
粉湯羊血羊血細嫩,吃完大呼不過癮。配上野菜煎餅更是拍手叫絕。野菜+土豆絲+小蔥+辣椒。如此搭配也能做出絕佳美味!
還有走過各種店鋪,路邊是"童濟功"茶館。這個茶館是清代關中地區的老字型大小茶館。自唱自伴奏,搖頭晃腦非常入戲,茶喝起來口感醇厚,經泡。一壺茶消磨大半天時光。就在"童濟功"茶館邊還有一個"王家茶館"。王家茶館古拙粗曠,特別像《水滸傳》里好漢們聚集的地方。
上過舌尖上的黃饃饃,用黃米做的,叫饃饃可是有餡的!去皮的紅豆沙餡兒哦,饃饃中的心裡美。石磨辣子不管配啥都好吃,油潑辣子的辣椒,飄著辣椒獨有的香味兒,大快朵頤之來自釀酸奶解膩!卵石烙面、烤鴨蛋、野生活蠍子現炸,這些都能算得上十大 美食 吧,快來解饞!
在陝西有個村叫袁家村,每到 旅遊 季節,尤其是周末、假期,那個人多的,其實這裡面有好多吃貨,就沖著那口心中想去來著。
自製酸奶:每次去必喝,喝完還要買上許多瓶,有部分留著自己慢慢喝,還有給親朋好友帶的。
生拌豆腐:在豆腐坊,這個最搶手,剛出鍋的豆腐,還飄著豆香味,調上各種調料,撒上香菜,蔥花,吃上一碗唇齒留香。
麵食:各種各樣的面,油潑的、蒜沾的、岐山哨子面、擺湯面、各種各樣的面都有它的粉兒。
涼皮:就是自己蒸的那種麵粉的、炒點韭菜,放點綠豆芽,超級好吃。安利一種吃法,才出鍋的涼皮,什麼也不放,用手抓著吃。沒准還能找到童年時光。
鍋盔、油潑辣子、油糕、麻花、麻葉必帶之品。
辣子祘羊血,不知道你喜歡吃不?是不是你喜歡的味道。我是喜歡哪種麻麻辣辣的感覺,爽爽滴!
攪團是大鍋先做的,汁子是西紅柿做的,一勺辣子油,一勺韭菜,味道美得很,攪團也很有嚼勁。
涼皮也別好吃,值得第一個嘗。一般我們去的話,老公點一個攪團、我點一個涼皮,然後再買兩個油糕。那個油糕是現炸的,吃起來燙嘴,甜但不膩,皮很薄,脆脆的。
袁家是個挨宰地方,飯難吃又太貴,那有自己做的好吃,千萬別去了
貴,毛病慣出來了
老酸奶,豬蹄 ,干拌面,
酸辣粉
粉蒸排骨
酸奶
豬蹄
薯條
『伍』 西安有種小吃叫攪團,大家了解嗎
攪團是一種用雜面攪成的漿糊,可以說是上個世紀6、70年代的農家救命飯。攪團有玉米攪團和白面攪團兩種,還有兩種不同的吃法,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魚魚。 傳說攪團的誕生還和諸葛亮有一段淵源。相傳諸葛亮擋在西岐(陝西岐山縣)屯兵的時候,因戰事僵持不下,擔憂不想輕易認輸撤退,於是兵營里的將士們便都清閑無事可做,諸葛亮便在當地大力發展農業,來保證糧草充足。因吃多了麵食,諸葛亮便發明了水圍城這一吃法,大受歡迎。這也僅僅是一段傳說,真實與否無法考證。
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農村人的家裡口糧緊張,粗糧多,細面少,要想吃一頓飽飯很不容易,自然想方設法的用雜面做些充飢的飯菜。攪團含水量大,少量麵粉就可以做出一大鍋,於是幾乎家家都會做攪團來充飢。做好的攪團澆上醋水、辣子等,吃起來口感酸辣,掩蓋了粗糧帶來的缺陷。 那時候還流行著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這也證明了當時攪團在人們生活中是至關重要的。 攪團的做法不難,但比較耗時耗力。准備好麵粉和擀麵杖,將麵粉倒入鍋中,同時不停的攪拌直到沒有乾麵粉的時候,再加水不停的攪拌,直到鍋里的面團光滑沒有顆粒,最後再加些水充分攪拌,待到面團熟了之後,就算是成了。吃的時候將攪團舀到調好醋水。辣椒等的碗里,味道很好,攪團趁熱吃口感最好。
過去,西安城裡人蔑稱鄉下人為「稼娃」,意即稼穡之人、莊稼漢、鄉巴佬,是沒見過世面、兜里沒錢、土氣的代名詞,並調侃:「稼娃進城喝油茶,一摸口袋沒有釓;張開嘴,豁豁牙,卸掉帽子光禿㒎。」
計劃經濟時代,稼娃們填不飽肚子,經常車拉馬馱,以白米細面到渭北等地廣人稀之地以細易粗,只求數量不論質量地換回包穀、洋芋、蕎麥等粗糧,而包穀面恰是打攪團上好的原料。
1.打攪團。將水燒開,中火不停,一手持擀麵杖攪拌,一手抓包穀麵粉拌入鍋中,至稠糊狀時停止拌入包穀面,繼續燒火、攪拌約20分鍾,至擀麵杖能夠掛住麵糊、麵糊無疙瘩時熄火,亦可停止攪拌,攪團成型。
2.過涼魚兒。涼魚兒亦稱餶蚪,形似蝌蚪。舀涼水半盆,將魚魚篩蘸濕,通過涼魚篩,將攪團過入涼水盆中,降溫,成型。
3.晾攪團。將多餘攪團舀入碟子,晾涼,第二頓可做汆攪團。
4.焙餎餷。鍋中攪團舀干凈,不蓋鍋蓋,文火燒鍋,待餎餷暴起時取下,類似鍋巴,可作零食。
5.調汁、配菜。熗漿水(或醬油、醋),調入鹽、油潑辣子,攪勻,舀入攪團,放少許炒韭菜,是為「水圍城」;以醬油、醋、蒜泥、油潑辣子、雞精、炒韭菜拌入魚魚兒,是為涼魚兒;涼攪團加蔬菜汆熱,是為汆攪團。當然,漿水、醋可以根據喜好調用,調料也可增減,口味不同而已。
攪團、涼魚兒主要用雜糧,經濟實惠,味道鮮香、酸辣、爽口,曾幫助稼娃們度過了飢荒歲月。但是,粗糧不耐飢,攪團帶湯喝,故有「哄上坡」之別稱。糧食寬裕後,人們也將之作為「稀岔兒」「憶苦飯」,不時地回味一番,現在業已成為西北一帶的特色小吃。
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陝甘寧青尤好吃。根據主要用料不同,更筋道味美。
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攪團的吃法多種,炒攪團和涼拌攪團等多種吃法。
種類
蕎面攪團、玉米攪團、碗豆攪團、青稞攪團、洋芋(馬鈴署)攪團等。
小陳來答題, 小陳 美食 ,一個自學做菜愛搗鼓 美食 的吃貨!
攪團是我們西北地區的一道傳統特色 美食 ,也是我們西北農村地區的家常主食。在西北地區覆蓋范圍較廣,陝西,甘肅,寧夏,都有攪團
其不同地區,所用麵粉原料各不相同,做法各異,玉米麵粉較為多見,還有蕎麥麵粉,小麥麵粉
鍋中加入清水,水開以後,一隻手拿著長竹筷子,一手細細灑入麵粉,一邊灑,一邊攪,灑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均勻持續,火不能太大。所以要保證其麵糊團光滑,無小面丁,不糊鍋底,確實是個技術活,不是會攪兩下子那麼簡單的!
攪團對於我個人而言,確實有很多很想說出來的一些好受,打小就吃它,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然而攪團是隔一兩天家裡必須吃的一頓飯, 我們家鄉那邊,把攪團稱之為「饊飯」,童年時代最不愛吃的飯,看那家小孩子愛吃攪團,對於那時的我們而言這說白了就是,「開水燙麵糊糊」,於是哭著鬧著就是不吃飯,如果有時候幸運的話,父母會給你開個小灶,做頓比「饊飯」好吃一點的,比如洋芋絲之類的。如果哭鬧不起作用的,那就餓著吧!餓了就吃干饃饃。
然而現在長大了,常年出門在外,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老家的攪團,甚至幾年根本就吃不到,每到一次回家的時候,回家的第一頓飯就是攪團,沒等回家,就先給爸媽打個電話,說一定做攪團,做一大鍋。時間長了吃不到,看見圖片都流口水,這也許就是老家的味道吧!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很幸福,很美味,老家的滋味真好!
此情此景,有說不完的感受,回憶太多,馬上過年了,希望快快回家!在外漂泊的遊子,西北的老鄉們祝你們早日能吃到攪團,哈哈 ,老家的味道真好!
西安特色小吃有很多,說起攪團,估計媽媽輩的沒有人不知道!夏天有涼魚和涼攪團,秋冬可以吃熱攪團,這種「攪」出來的 美食 ,軟糯,入口即化,伴著調制好的湯水下肚,味道真的是讓人流連忘返。日漸降溫的深秋,一碗攪團,暖暖的好貼心!
攪團,是陝西特色小吃
是一種,用玉米面、蕎麥面等攪成的漿糊
最後加上酸酸的漿水或提前炒好的配菜
和紅紅的油潑辣子
簡直太誘人!
今天泡仔就給大家推薦幾家
除了像李記攪團這類連鎖店之外的
有童年味道的攪團~
建國門里右手邊的第一家店,有20年的 歷史 ,雖是蒼蠅館子,卻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這家可能是西安最接地氣,最純正的攪團了。
他們家的涼拌攪團非常特色。醋汁底酸爽無比,攪團上面蓋著一層韭菜,油潑辣子更是惹眼。
相比於別家,口感更偏向於勁道,酸辣清涼十分舒爽。熱攪團更是老年人的最愛,一碗用玉米面做成的熱騰騰的攪團下肚,胃會很舒服。
地址 :建國路10號
大秦老碗攪團,位於阿房一路,位置偏遠,但也有很多愛吃的朋友專門趕來。進門上到二樓,泡仔首先被環境驚艷到,鳥籠狀的設計也讓泡仔時不時盯著看,淡藍色的皮座椅,清新又舒適。
他們家的主打的攪團每天都是現做,泡仔看到這個步驟,就想起小時候,吃奶奶做的攪團,每次都是舀一勺在碗里,不停的轉碗,直到攪團鋪滿整個碗里。
攪團滑潤爽口、口感綿軟,入口即化,真的非常的過癮,讓人久吃不厭。攪拌稀稠剛剛好!用勺子挖到盛有汁子的碗里,看起來就勾人食慾。再配上油潑辣子,入口即化、勁道爽口。瞬間拾起童年的記憶。
地址 : 三橋天台路南段A15號大秦72坊大秦老碗攪團二樓
一對夫妻在和平路的東倉門開的攪團店,來吃的大多是周圍的居民,偶爾還會有不辭辛苦趕來感受西安本土小吃的外地人。
他們攪團有熱的,涼的。現在的天氣去,一碗熱攪團就可以啦,再澆上一勺油潑辣子,瞬間食慾大增,吃完整個身子都暖暖的。
地址 : 和平路東倉門
加了油潑辣子顏色看著更好啦,味道也很棒。攪團打得很細,吃到嘴裡很軟糯。關鍵一碗只要五塊錢!簡直太良心啦!舀上一口放進嘴裡,Q彈軟糯入口即化。
地址 : 韋曲北街東段長安第二幼兒園往西100米路南
這家在民樂園東新街的 美食 城裡,口味很正宗,裡面的綠菜和韭菜很入味,和家裡做的就是一個味道,而且價錢也不貴,環顧四周,基本都是吃攪團的人,大家有機會可以嘗一嘗,泡仔大力推薦喔~
主做涼魚和攪團,因為攪團有涼有熱,不管冬天還是夏天,都是一道 美食 。
舀起一塊看起來QQ的,放入嘴裡口感卻又是糯糯的,蘸著汁水吃起來很棒。
地址 : 解放路65號食上東新街 美食 街區長樂坊內
開在朝陽門的益田假日世界裡,和袁家村、馬嵬驛類似基本都是陝西名小吃的集合。泡仔很愛逛益田,每次路過這里的時候,從外面看著人不多,直到上次進去吃飯,才發現,裡面真的很寬敞,從門口不太能看出來人很多。
攪團端上來,上面飄著一層韭菜,配上油潑辣子和細細的芝麻和調料,口感軟糯卻不失勁道。所謂守藝人的叫法,就是在這個速食時代,把特色小吃保留下來。雖然做法費時費力,但是那一口味道確實是 永恆的經典 。
地址 :長樂西路166號益田假日6樓
相似店鋪 :中國手藝人
在西安這座 美食 的城市,說起攪團,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種「攪」出來的 美食 ,入口即化,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意思是「用面攪成的漿糊」,在陝甘寧地區尤為出名。攪團根據主要用料的不同,分為蕎面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用蕎面來做攪團,口感更加筋道,滋味鮮美。攪團有水圍城、漂魚兒、燴攪團、炒攪團和涼拌攪團多種吃法。
陝西地道的攪團透明晶亮,形如白玉,配以鮮紅的油辣子,青翠的香菜蔥花,色香味俱全。無論是在炎熱的盛夏,還是在寒氣逼人的隆冬,一碗或涼或熱的攪團,讓你立刻神清氣爽,回味無窮。
什麼是水圍城?就是在大粗瓷碗里盛上半碗「水水兒」,然後舀上一坨攪團,再加些特色的油潑辣子,食之香辣可口。
最普通的吃法是趁熱盛一團入碗,加入酸湯,其中最地道的便是用蘿卜纓子漬成的酸湯,配攪團吃增色爽口,再舀一勺油潑辣子,順湯攪勻,然後從碗邊開始吃起,夾一塊,在湯里一蘸送入口中。
攪團這么好吃,在家裡要怎麼做呢?
步驟
1. 提前炒制好自己喜愛的各類酸湯
2. 小麥麵粉和玉米麵粉以2:1的比例放入盆中,少量多次的加水,攪成麵糊。
3. 拿一鐵鍋,鍋內加少量清水煮沸。緩緩將麵糊倒入,邊倒邊不停攪動,以免糊鍋。
4. 中小火,鍋中麵糊軟硬程度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開水。
5. 分幾次慢慢加入開水,將麵糊攪成粘稠狀,攪拌均勻、鍋中沒有生面水,鍋內麵糊不停冒泡時可關火。
6. 舀一碗酸湯,將攪團用鏟子盛起放入碗上方,讓它流入湯汁內,凝固成團狀。
攪團,在整個西北都是當年的主飯,因為在以前,農民種植的小麥,要給國家上交一部分,還要留下來年的種子,小麥面家家戶戶都不夠吃,而玉米就成了大家的主要口糧,當年的玉米面叫粗面,由於要常年吃玉米面,大家都慢慢不喜歡吃了,於是就變著花樣做飯,散飯,攪團,面魚等等。
其實攪團就是饊飯的一種,只是加了燙的饊飯,但其味道獨特,看著誘人,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吃,不過現在已經很少做了,吃的人也很少了。
攪團,個人記得盛行大約於七十年代前後,那時候吃的大多是雜糧,關中農村地區多產玉米,也就是關中人說的苞谷。夏季收獲的小麥大部分都交了公糧;剩下自己吃的所剩無幾,基本上都吃秋季產玉米。玉米成熟後,關中人叫「搬苞谷」,是指從地裡面把玉米棒子收回家,先剝掉外面的皮,再綁起來晾曬;曬干後撥下玉米粒,然後就可以「磨面」了,磨好的麵粉就叫「玉米面」。關中人也叫「苞谷面」。也就是做攪團的原料了。七十年代前後,關中農村基本上家家都會做攪團,打魚魚。是每家人常吃的一樣家常便飯。攪團和魚魚的做法有很多朋友都說過了,不再重復說了。現在吃攪團,魚魚成了調劑,稀罕, 時尚 ,回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感悟……
在外面很多年了,但是還是記得小的時候吃過這個,我是延安人,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很小的時候,自己拿擀麵杖在哪裡攪。而且是越來越粘稠哦,然後很小的我就弄不動了。
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有攪團的影子,但是我15歲以後就沒有這個東西出現在紅白喜事上了,畢竟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都喜歡大魚大肉了,誰還喜歡這個。
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回家去看向日葵節的時候,朋友帶我去農家樂,我又意外的吃到了攪團。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在小的時候,自己手的力氣不夠大,所以老需要家人幫忙,才能弄好。
也不介紹怎麼做了,因為已經有許多朋友已經說的很詳細了。如果你也在你的童年來過那麼一兩碗,那麼就點一下贊吧。
我沒搞錯吧,我買的這個是攪團吧,很好吃,自己做太麻煩,賣豆腐的攤位有賣做好的,買回家自己涼調,味道好極了。
『陸』 求、咸陽的特色飯店。
規模差不多的都是別的地方的特色了,本地的沒什麼規模,像樣點的,北門口的三原小吃宴(十字路口,東北角),乾縣小吃(路西,往北走);人民路西,在煙草公司那有個旬邑的特色店,羊肉泡就是防洪渠和人民交叉處的秦盛樓,市政府對面的秦風樓,火車西站的麥香苑的攪團不錯
『柒』 咸陽市區都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一.肉夾饃 1.人民西路的七廠袁記肉夾饃 2.臘汁肉夾饃比較有名的在北大街裡面,街口有老崔家 3.荷葉饃夾臘汁肉,古渡飯店東邊的老李家 4.籠蒸肉肉夾饃最有名現在是二棉南邊楊家蒸肉. 5.長途汽車站附近有一家老漢喜肉
涼皮 1.嘉惠的十三香涼皮2.人民路四中門口的大龍擀麵皮3.善鑫擀麵皮的特點在辣4.永綏街里的老字型大小,韓家和王家涼皮
羊肉泡饃1.公園的秦鳳樓2.西門口的民族飯店3.新興路立交橋口楊家羊肉泡饃館值得推薦,特點是味淡4.人民西路有老孫家,防洪渠西一家,古渡公園的一間樓,花店巷一家,新興路立交橋口楊家,南陽街南頭一家,民院十字幾家5.世紀大道的秦盛樓(秦風樓的一個飯店)6.民西路陝科大對面老孫家的羊肉有特色.羊肉泡不錯
火鍋1.新興南路小肥羊和竹園村差不多。樂育南路的喜來順不錯2.百歲雞是咸陽做的很成功的一家,中華廣場的歲歲羊和百歲魚都是一家3竹園村,規模大,種類比較全,各種鍋符合不同人口味4中山街有個鴛鴦麻辣燙,味道真的很好5.名流開的時間不長,味道不錯.6毛條路的麻辣燙曾經很紅火,現在好象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家百人王.它是咸陽嘛辣燙的經典,味道不錯,那個牛肉很受吃客們歡迎,而且很便宜.百人王5中華廣場旁的巴島燙里邊的豬手不錯
烤肉 1.北門口鳳凰廣場有一家夜市,手抓羊肉非常好2.民院十字的烤肉3渭河邊,就是叢中華小區下去,河邊那有幾家烤肉不錯4.北門口的毛鬍子。。聽說那烤須不錯5.毛紡廠家屬區對面有家 老機場烤肉.味道也好6.北門口,老街入口那,第一家,那的烤肉也好吃
麵食類 1.老街(中山街)有一家biangbiang面館2.炒麵, 在西蘭路汽車站進站口有一家馬蘭面館3.廁所面現在在花店巷西邊,市房地局對面,別看它名字難聽,估計你想吃還吃不上呢,每天排隊限時賣呢!4.箸頭面館在北大街中段5.岐山臊子面,弄的比較好的有老段家,樂育南路的麵食灣,東風路的岐山面館6.人民西路210廠西有一家刀撥面7.樂育北路,二棉那裡的丁字路口有個霍家臊子面 8.西蘭路宏斌面館的面好吃9.東風路口的徐家牛肉拉麵館 10.彩虹轉盤的雞湯刀削麵11好德面莊裡的全套好吃12.沈興南路(出學校南門路過民生商廈往沈家小區走的那條路)一家叫扯麵館,那裡的棍棍面好吃,另一家叫山西神來刀削麵館,那裡的刀削麵.13樂育北路中段不到丁字路口處有咸陽很有名的馬虎面,那家的熏肉大餅好吃14.樂育北路中段丁字路口往東三十米處路南有一家「康莊面館」專買刀削麵15.北門口十字往南進老街里二十米路東有一家「擦面館」16.鳳凰廣場的瞎子面另外咸陽還有好幾家
夜市,生意不錯,口感也行.1北門口鳳凰那的夜市2毛條路的夜市3.老街的夜市.還有很多~~
『捌』 去陝西咸陽袁家村必吃的十大美食有哪些呢
袁家村原本是陝西咸陽市一小村,卻勝在有美食無數,留住了壹周君的胃。袁家村內有著數量眾多的古老傳統作坊一條青磚灰瓦的仿古街道,醪糟坊稻香村、辣子坊天一閣、麵坊五福堂、醋坊五味齋、布坊永泰和、油坊德瑞恆。踏著腳下仿古的青石板,房屋皆是頗具關中風味的明清式建築。
上過舌尖上的黃饃饃,用黃米做的,叫饃饃可是有餡的!去皮的紅豆沙餡兒哦,饃饃中的心裡美。石磨辣子不管配啥都好吃,油潑辣子的辣椒,飄著辣椒獨有的香味兒,大快朵頤之來自釀酸奶解膩!卵石烙面、烤鴨蛋、野生活蠍子現炸,這些都能算得上十大美食吧,快來解饞!
『玖』 咸陽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一.肉夾饃 1.人民西路的七廠袁記肉夾饃 2.臘汁肉夾饃比較有名的在長途汽車站南邊3.荷葉饃夾臘汁肉,古渡飯店東邊的老李家 4.長途汽車站附近有一家老漢喜肉
涼皮 1.嘉惠的十三香涼皮2.人民路四中門口的大龍擀麵皮3.善鑫擀麵皮的特點在辣4.永綏街里的老字型大小,韓家和王家涼皮
羊肉泡饃1.防洪渠的秦鳳樓2.西門口的民族飯店3.新興路立交橋口楊家羊肉泡饃館值得推薦,特點是味淡4.人民西路有老孫家,防洪渠西一家,古渡公園的一間樓,花店巷一家,新興路立交橋口楊家,南陽街南頭一家,民院十字幾家5.世紀大道的秦盛樓(秦風樓的一個飯店)羊肉有特色.羊肉泡不錯火鍋1樂育南路的喜來順不錯2.百歲雞是咸陽做的很成功的一家,3中華廣場的歲歲羊和汽車站南百歲魚,規模大,種類比較全,各種鍋符合不同人口味4中山街有個鴛鴦麻辣燙,味道真的很好5.名流開的時間不長,味道不錯.6毛條路的麻辣燙曾經很紅火,現在好象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家百人王.它是咸陽嘛辣燙的經典,味道不錯,那個牛肉很受吃客們歡迎,而且很便宜.百人王5中華廣場旁的巴島燙里邊的豬手不錯烤肉 1.北門口鳳凰廣場有一家夜市,手抓羊肉非常好2.民院十字的烤肉3渭河邊,就是叢中華小區下去,河邊那有幾家烤肉不錯4.北門口的毛鬍子。。聽說那烤須不錯5.毛紡廠家屬區對面有家 老機場烤肉.味道也好6.北門口,老街入口那,第一家,那的烤肉也好吃麵食類 1.老街(中山街)有一家biangbiang面館2.炒麵, 在西蘭路汽車站進站口有一家馬蘭面館3.廁所面現在在花店巷西邊,市房地局對面,別看它名字難聽,估計你想吃還吃不上呢,每天排隊限時賣呢!4.箸頭面館在北大街中段5.岐山臊子面,弄的比較好的有老段家,樂育南路的麵食灣,東風路的岐山面館6.人民西路210廠西有一家刀撥面7.樂育北路,二棉那裡的丁字路口有個霍家臊子面 8.西蘭路宏斌面館的面好吃9.東風路口的徐家牛肉拉麵館 10.彩虹轉盤的雞湯刀削麵11好德面莊裡的全套好吃12.沈興南路(出學校南門路過民生商廈往沈家小區走的那條路)一家叫扯麵館,那裡的棍棍面好吃,另一家叫山西神來刀削麵館,那裡的刀削麵.13樂育北路中段不到丁字路口處有咸陽很有名的馬虎面,那家的熏肉大餅好吃14.樂育北路中段丁字路口往東三十米處路南有一家「康莊面館」專買刀削麵15.北門口十字往南進老街里二十米路東有一家「擦面館」16.鳳凰廣場的瞎子面另外咸陽還有好幾家夜市,生意不錯,口感也行.1北門口鳳凰那的夜市2毛條路的夜市3.老街的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