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銅仁什麼地方的菜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銅仁什麼地方的菜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2 19:58:42

『壹』 銅仁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1,黃豆沙面糖糍粑 傳統食品。銅仁糍粑,自古象徵節慶喜日,亦有「年粑」、「壽粑」、「拋梁粑」之稱,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刻用,謂之「拋梁粑」有慶賀吉祥之意。 銅仁糍粑,除原料選擇、製作工藝考究外,常用優質黃豆,經炒香後與白糖同時研磨成細粉作調料,其味軟綿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適可口。 2,綿菜粑 地方節日食品,相傳有上百年歷史。最初始於中秋、重陽兩個節日食用,有喜慶豐收之意,後逢年過節亦有食用習慣。其主要原料為糯米、粘米、白蒿,經過浸泡、混合、濾干、磨粉、篩細、打芡、揉捏、蒸熟而成,也可根據需要包入各種餡子。銅仁綿菜粑具有軟綿和柔糯,香甜爽口等獨特風味。3、脆潲鍋粑粉 傳統食品,其正宗製作乃以優質綠豆、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沿鍋燙熟,粉表呈黃色、內起蜂窩,清香誘人,其佐料脆潲、姜蔥、油辣椒乃脆潲鍋粑粉精到之處,食之脆香酥爽。4、糖麻圓 傳統小吃,如雞蛋大,內空食白、表面色澤紅褐,芝麻裹面,以糯米加少量粘米打粉。其製作方法,捏成內空外圓狀,放入加有紅糖(或白沙糖)的油鍋里炸制而成。糖麻圓其有色鮮郁香,粘糯適中、味甜不膩、外形美觀等特點,老少咸宜。5、糖醋芝麻冰涼粉 銅仁傳統夏時小吃,主要原料有:涼粉籽( 又名冰粉籽),鹼水、石灰水、白(紅)糖、香醋、芝麻等。 將涼粉籽裝入布袋內,置於一定比例的鹼水、石灰水和冷水中揉制出漿發生化學反應而成,呈乳白色晶瑩透明,具有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涼沁脾、解熱止渴等特點,老少喜食。6、社飯 銅仁市城鄉「春社日」有吃社飯的傳統習俗。社飯歷史久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社飯的主要原料青蒿、鮮嫩野蔥,洗凈切細,擠出苦澀,用茶油入鍋炒熟出鍋,再擠出炒出的苦水。臘肉洗刮干凈,沸水煮熟後切成蠶豆大的顆粒。大米、糯米按6:4的比例, 大米淘洗後入鍋煮片刻,筲箕濾去水分;糯米淘洗後溫水浸泡半小時,筲箕濾去水分。按米總量配15%的臘肉,20%的青蒿,15%的野蔥及適量食鹽,主料、 輔料拌勻後,鬆散地入蒸蓋好,蒸熟,即可食用。7、馬打滾 出鍋時本是一個個與元宵無異的丸子,當放入這碗香甜的黃豆粉中滾上一圈後,就成了小孩們捧在手裡邊走邊吃的甜點了。8、炒灘螺,銅仁山清水秀,材料大部分用的是灘螺(從天然河灘里撈來的螺螄),雖然一些地方也有這道菜(田螺),但銅仁的灘螺卻是純天然,做得是最好吃,最夠味。9、江口米豆腐 就是豆腐狀物,呈黃綠色,原料中加入了綠豆之類的。切片或切塊涼拌,既是小吃,也可頂正餐,是銅仁一年四季街頭巷尾的風靡小吃。10、江口豆腐乾 其製作過程一般要經過泡豆、磨漿、濾漿、煮漿、點漿、上箱、過鹵、切塊、上扦、晾乾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產品,用棕葉每百穿成一串11、鹵盤 銅仁四季都有的小吃,鹵肉、鹵雞、鹵鴨,動物的里里外外、粉條、蔬菜一鍋煮,隨煮隨吃。12、鍋貼 平底鍋刷油,任你自己煎、炸、炒制各道菜。圖中展示的是炒米粉和土豆泥。13油粑粑 系以黃豆與粘米浸泡後磨漿,在音符型鐵提子或者鐵瓢中盛漿,中包酸菜、辣椒、豆腐乾或者肉末,亦有不包的,在沸油中炸至黃熟,油鄉豆香四溢,酥脆、爽口,老少咸宜,趕集人常用之佐酒,或加湯煮食之。(最好吃粉的時候泡個油粑粑在裡面,人間美味啊)

『貳』 貴州銅仁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貴州銅仁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你知道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而這些美食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溫暖的記憶,如果你要去到銅仁,除去欣賞當地的美景,美食也是不能辜負,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我知道的貴州銅仁最有名的七大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七、花甜粑

花甜粑是銅仁思南土家族獨有的美食,其實就是年糕,但裡面卻藏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有花有草,有鳥有獸,有福祿壽喜的字樣,每一片都帶著紅艷艷的花紋,煮在米酒里好吃,有趣,又養眼,有些人以為是甜的,它不是甜的哦,這個以前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有它就代表新年到了。

以上就是小編我知道的貴州銅仁最有名的七大特色美食,你還知道哪些呢?記得留言評論哦。

『叄』 銅仁有什麼好吃的食物嗎

卷粉,銅仁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用大米磨成米漿,攤在特質的鐵盤里,然後在熱水活蒸籠上燙熟形成一層薄薄的薄粉,卷粉既能包進去各種蔬菜,還可以包各種肉食比如台灣的熱狗,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包不了的卷粉;如果你不過癮還可以讓老闆給你包一個全家福,讓你大快朵頤的同時極大的滿足味蕾和肚子。

『肆』 盤點貴州十大獨特美食,最後一道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文/黑白流派

民以食為天,各地美食小吃儼然是當地的一種文化符號和象徵。我是貴州人,貴州氣候潮濕,喜食酸辣,口味兼具湘川菜風格,又融合地方特色,因此產生了許多特色美食。下面就跟著我去了解一下吧,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美食,有一道我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一、凱里酸湯魚

黔東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音lào cuān,方言,意為走路不穩,東偏西倒)」。說的便是在這里居住的苗族同胞對酸湯的喜愛。

地道的做法分為紅酸湯魚,白酸湯魚、油酸湯魚三種,其中白酸湯魚做法較為復雜,一般在農村才能品嘗到。用的魚多以稻花鯉魚和鯰魚為主,輔以秘制酸湯,開胃又營養。

作為以凱里市命名的特色美食,不僅在貴州擁有眾多忠實粉絲,外省遊客也慕名而來,一些品牌老店一度排起了長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中華美食篇也把它列為貴州美食的首選。

二、貴陽絲娃娃

絲娃娃,乍一聽,讓人浮想聯翩,實則為夏日絕佳美食。絲娃娃在貴陽街頭十分常見,因看著像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而形象得名。絲娃娃配菜很多,搭配多樣,口感富有層次感,多種蔬菜的美味全都包裹在其中,配一酸辣爽口的蘸水,一口下去,美味無窮。

三、遵義蝦子羊肉粉

遵義羊肉質量算是出了名的好,蝦子羊肉粉原料簡單,羊肉和米粉。但吃羊肉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只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

四、興義刷把頭

願意清同治年間的特色小吃,因其形狀如民間所用竹刷把的頭而得名。蒸熟的「刷把頭」比大拇指略大,淡黃油亮,引人食慾。用雞湯、油浸胡椒面、醬油、蔥花等兌成蘸水,味美無比。嚴格來說,興義刷把頭算是燒麥的一種創新,由於皮薄餡足,掌握火候是關鍵,秘訣就是用旺火蒸5-6分鍾即可,不可多蒸。

五、水城烙鍋

水城烙鍋可謂「西部一絕」,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特色吃法。有香辣爽口,味道奇香,開胃可口,油大不膩等特點。水城烙鍋始於清代,至今有300多年歷史。傳說,平西王吳三桂調兵鎮壓水西彝族土司,到達水西後糧草不足,官兵們只好取來屋頂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壇片架在火上,把獵獲的野味和採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後充飢。正是當年的這一無奈之舉,創出了今天這道美味。

六、銅仁鍋巴粉

鍋巴粉是貴州銅仁地區的特有小吃。用大米混合綠豆,在燒燙的鐵鍋內倒上原漿製成,成薄紙狀,綠色,切成長條狀後煮食。食用時需配上獨家製成的佐料,味道鮮美而毫不油膩,可以將湯水和佐料吸入粉內,增加口感,也可以不需要湯干拌。其中,印江一帶習慣將鍋巴粉配合豆漿干拌,口感獨特。

順道說一句,銅仁便是我的家鄉,除了鍋巴粉,還有無數小吃,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

七、腸旺面

腸旺面又稱腸益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漢族風味麵食,主要原料是豬大腸、新鮮的豬血旺和擀制的鴨蛋面條。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

無論春夏秋冬,來上一碗正宗的豬血豬腸腸旺面,定能慰藉你的心靈和一天的勞累。

八、貴州辣子雞

辣子雞,湖南和四川也很常見,但貴州辣子雞多了一份自己的「氣質」。相比湖南、四川等地用干辣椒炸出來的辣子雞,貴州辣子雞更勝一籌。用特色的糍粑辣椒與雞肉一同炒制,兩種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避免了川版和湘版的火爆,卻更加綿綿悠長,刺激著你的味蕾,好吃的讓你停不下口。

九、布依五色花米飯

五色花米飯是布依人的專利品,選取優質糯米,配以天然色用植物色素,將米飯染得色彩鮮艷、五彩斑讕,並由此賦予米飯無盡的詩情畫意和浪漫情調,是布依族同胞智慧和辛勤勞作的結晶。

十、牛糞火鍋

其為貴州省黔東南的苗族美食,也叫牛癟火鍋,為貴州黔東南地區待客上品,有健胃助消化的功效。

火鍋底料在未煮之前,聞著有股淡淡的腐草味,隨後將牛肉牛雜倒入火鍋中,煮的時候能聞到牛糞的味道。由於含有優質的青草,吃起有一股葯味還有一點苦。據說湯底里加入了石菖蒲和藿香川芎等香料,會越吃越香。

做法:在宰殺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葯材喂飽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放入鍋內文火慢熬後食用。

這種吃法大部分人一開始是無法接受的,但當地居民願意以一頭牛作為代價來待客,可見貴州人之熱情。我之前有一次去當地,做了好些心理准備都沒敢嘗試,不知各位客官怎麼看。(前方多圖高能預警)

關於貴州的美食,那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文中也只是根據自己的認知的例舉的一些典例,關於貴州這片神奇的土地,你還知道哪些美食或與之碰撞出哪些精彩的回憶,歡迎評論區討論。

『伍』 貴州侗仁有哪些有名的美食

貴州可是個寶藏之地,爽爽的夏日,諸多美食,會吃會玩就是它。銅仁地區是貴州省一個重要的轄區,這里居住著有漢、銅、土家、苗族、仡佬等29個民族;在歷史上銅仁就以後融合了來自江南、巴蜀、荊楚等地的移民,也薈萃了各地的飲食習俗和烹飪工藝,銅仁美食以其獨特的包容性備受食客喜愛。貴州之下,各種城市有各自的風格,今天來說說銅仁吧。

來貴州,遵義薄冰羊肉粉、花溪牛肉麵之外,銅仁的鍋巴粉是最為有名的。


當地村民將採摘的青蒿、野蔥等植物,與臘肉、糯米、干豆腐、花生等混在一起,然後用鐵鍋燜製成「社飯」,燜熟後的「社飯」色香味美、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陸』 銅仁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銅仁美食很多,像是馬打滾、銅仁社飯、黃豆沙面糖糍粑、米蝦等。其中,銅仁社飯是尤為有名的美食了,他不僅有著帶點香氣臘肉,更有糯米的清香,只要來同仁的遊客都應該去嘗嘗這飯。這里的米蝦也是很不錯美食。入口酸辣可口,比較開胃;作為甜點的黃豆沙面糖糍粑和馬打滾,吃再多也不會感到膩,大家都喜歡,飯後來一份。

『柒』 貴州侗仁有哪些有名的美食在夏天貴州會吃什麼

來貴州省,遵義市薄冰羊肉粉、花溪牛肉拉麵以外,懷化的鍋巴粉是最知名的。由黑豆為原材料製成,呈塑料紙狀,切割成長條形後烹煮,美味可口而一點也不滯膩,可以將茶湯和調料吸進粉內,提升口味。懷化的大家,每日的早飯、夜宵鍋巴粉全是我們飯桌上的熟客,其食法多種多樣,不但可以像煮粉面一樣煮著吃,還能夠做為火鍋配菜,每一種食用方法都能令人意猶未盡。

辣椒炒豬耳朵,這一菜但是我還在懷化吃的最美味的一道菜。正常的的鹵豬耳吃下去很有可能較為膩,可是通過朝天椒那麼一炒,可謂是去除開里邊的水油,再加之那正宗的貴州辣椒,也是爽口極其意味深長,加上二碗白米飯就更棒了。大夥兒假如有機會到這兒可一定要試著一下的哦,醬香型加辣的口感很令人希望。

『捌』 銅仁市區有什麼好吃的

黃豆沙面糖糍粑

傳統食品。銅仁糍粑,自古象徵節慶喜日,亦有「年粑」、「壽粑」、「拋梁粑」之稱,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刻用,謂之「拋梁粑」有慶賀吉祥之意。 銅仁糍粑,除原料選擇、製作工藝考究外,常用優質黃豆,經炒香後與白糖同時研磨成細粉作調料,其味軟綿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適可口。
綿菜粑

地方節日食品,相傳有上百年 歷史 。最初始於中秋、重陽兩個節日食用,有喜慶豐收之意,後逢年過節亦有食用習慣。其主要原料為糯米、粘米、白蒿,經過浸泡、混合、濾干、磨粉、篩細、打芡、揉捏、蒸熟而成,也可根據需要包入各種餡子。銅仁綿菜粑具有軟綿和柔糯,香甜爽口等獨特風味。
脆潲鍋粑粉

傳統食品,其正宗製作乃以優質綠豆、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沿鍋燙熟,粉表呈黃色、內起蜂窩,清香誘人,其佐料脆潲、姜蔥、油辣椒乃脆潲鍋粑粉精到之處,食之脆香酥爽。
糖麻圓

傳統小吃,如雞蛋大,內空食白、表面色澤紅褐,芝麻裹面,以糯米加少量粘米打粉。其製作方法,捏成內空外圓狀,放入加有紅糖(或白沙糖)的油鍋里炸制而成。糖麻圓其有色鮮郁香,粘糯適中、味甜不膩、外形美觀等特點,老少咸宜。
糖醋芝麻冰涼粉

銅仁傳統夏時小吃,主要原料有:涼粉籽( 又名冰粉籽),鹼水、石灰水、白(紅)糖、香醋、芝麻等。 將涼粉籽裝入布袋內,置於一定比例的鹼水、石灰水和冷水中揉制出漿發生化學反應而成,呈乳白色晶瑩透明,具有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涼沁脾、解熱止渴等特點,老少喜食。
社飯

銅仁市城鄉「春社日」有吃社飯的傳統習俗。社飯 歷史 久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社飯的主要原料青蒿、鮮嫩野蔥,洗凈切細,擠出苦澀,用茶油入鍋炒熟出鍋,再擠出炒出的苦水。臘肉洗刮干凈,沸水煮熟後切成蠶豆大的顆粒。大米、糯米按6:4的比例, 大米淘洗後入鍋煮片刻,筲箕濾去水分;糯米淘洗後溫水浸泡半小時,筲箕濾去水分。按米總量配15%的臘肉,20%的青蒿,15%的野蔥及適量食鹽,主料、 輔料拌勻後,鬆散地入蒸蓋好,蒸熟,即可食用。
馬打滾

出鍋時本是一個個與元宵無異的丸子,當放入這碗香甜的黃豆粉中滾上一圈後,就成了小孩們捧在手裡邊走邊吃的甜點了。
炒灘螺

銅仁山清水秀,材料大部分用的是灘螺(從天然河灘里撈來的螺螄),雖然一些地方也有這道菜(田螺),但銅仁的灘螺卻是純天然,做得是最好吃,最夠味。
江口米豆腐

就是豆腐狀物,呈黃綠色,原料中加入了綠豆之類的。切片或切塊涼拌,既是小吃,也可頂正餐,是銅仁一年四季街頭巷尾的風靡小吃。
鹵盤

銅仁四季都有的小吃,鹵肉、鹵雞、鹵鴨,動物的里里外外、粉條、蔬菜一鍋煮,隨煮隨吃。
鍋貼

平底鍋刷油,任你自己煎、炸、炒制各道菜。圖中展示的是炒米粉和土豆泥。
油粑粑

系以黃豆與粘米浸泡後磨漿,在音符型鐵提子或者鐵瓢中盛漿,中包酸菜、辣椒、豆腐乾或者肉末,亦有不包的,在沸油中炸至黃熟,油鄉豆香四溢,酥脆、爽口,老少咸宜,趕集人常用之佐酒,或加湯煮食之。(最好吃粉的時候泡個油粑粑在裡面,人間美味啊)

沿河糯米包子

這種包子的獨特之處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細末為餡,蒸熟後滋味豐滿、甜香鮮酥。

小貼士:吃時最好用碗盛著吃,以免油餡漏掉

棉菜粑

色澤黑綠,具有柔軟清香,不粘不糯,口感舒適等風味。由於棉菜兼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用,所以更得人們的青睞。

油粑粑

油粑粑又名油炸粑,它色澤金黃,外面香脆而內酥軟,酸味中帶點辣味。

特別是剛剛出爐的更好吃, 可單獨食用,也可以煮著吃,放在做好的米粉里或者綠豆粉里混著一起吃,口味更好。 在銅仁地區,無論山鄉城鎮,油粑粑出售的攤點擺滿大街小巷,隨時都可買吃,又方便又便宜。

包穀酸辣子

首先是把包穀打成麵粉狀,和剁碎的紅辣椒拌好,舂成坨後放到壇子里先腌起來。

在吃的時候把腌好的包穀酸辣坨坨從壇子里取出,用菜油炒熟就可以了。吃起來酸辣爽口,非常送飯。

還有種糯米酸辣子,和包穀酸辣子一樣的做法,只不過將包穀面換成了糯米粉。

沿河牛肉乾

牛肉乾,精選生長在銅仁沿河烏江岸邊自然放養的優質黃牛,活牛宰殺以後,採用多種純天然香料,原湯熬制而成。本品營養豐富,是居家、 旅遊 、饋贈之佳品。

社飯

社飯流行於市內各區縣,以碧江、松桃尤盛。社飯源於春社祭祖掃墓。《銅仁府志》載:「三月清明前後數日,剪白紙標掛祖墓上,謂之掛清;若服未闋者,先於社日掃墓,以野蔬和飯祀之,謂之社飯。」

青蒿野蔥味馨香,臘肉香味濃郁,米飯油而不膩,流行於銅仁地區

蕨粑

蕨粑,是銅仁地區最具特色的土特產,採用蕨根反復捶打,瀝干水分做成。

特別是這道臘肉炒蕨粑,深受大家的喜愛哦!

舌尖上的銅仁, 美食 之路,與你同行。個人觀點,歡迎補充,謝謝!

在玉屏有一家粉麵店很不錯,名字叫黔粉貴面,土匪牛雜和屏山哨子粉面那叫一絕。

銅仁的好吃的可多了,給你推薦一些著名的小吃,一定要去品嘗一下哦!

辣子

包穀打成面,和剁碎的紅辣椒拌好,舂成坨後放到壇子里腌起來。吃的時候把腌好的包穀酸辣坨坨從壇子里取出,用茶油或菜油炒熟就可以了。吃起來酸辣爽口,非常送飯。還有種糯米酸辣子,和包穀酸辣子一樣的做法,只不過將包穀面換成了糯米粉。

鍋巴粉

和西安的涼皮很像。盤子粉通常是涼吃或者煮了吃,鍋巴粉則還要加青菜打漿,在鍋里烙起鍋巴後才行,做好的鍋巴粉色澤金黃,十分誘人。

蕨菜炒臘肉

梵凈山盛產蕨菜,又稱「雞爪菜」,日常做菜可清炒或涼拌。用蕨菜的根磨粉做出的蕨粑也很受歡迎,將半透明狀的蕨粑切成條或塊,與臘肉同炒,加上辣椒、大蒜,香味綿滑,入口韌性十足。

綠豆粉

綠豆粉是銅仁地區的名點小吃。是用大米和綠豆浸泡磨成漿,然後把漿均勻地攤在鐵鍋上,兩面均烤成金黃色的綠豆粉皮而成。吃起來鮮辣醇香,綿軟溜滑,清爽可口。由於它具有清熱解暑功能,大多在比較炎熱的天氣吃,頗受大眾喜愛。

棉菜粑

地方傳統的一種美味小吃,色澤黑綠,具有柔軟清香,不粘不糯,口感舒適等風味。由於棉菜兼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用,所以更得人們的青睞。

社飯

每當社日祭禮或清明掃墓,銅仁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做社飯。社飯以粘米、臘肉、野蔥、青蒿、花生仁、核桃仁為主料,色鮮味美、酥軟噴香,粘糯適中、口感舒適,為男女老少所喜歡。

沿河糯米包子

這種包子的獨特之處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細末為餡,蒸熟後滋味豐滿、甜香鮮酥。吃時最好用碗盛著吃,以免油餡漏掉。

油炸泡

又名油炸粑,色澤金黃,外面香脆而肉酥軟,酸甜中帶點辣味。可單獨食用,也可放進做好的米粉、綠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銅仁地區,無論山鄉城鎮,油炸泡出售的攤點擺滿大街小巷,隨時都可買吃,又方便又便宜。

糖麻園

糖麻圓也被稱作是麻團,是銅仁十分常見的小吃,其口味軟糯,再加上芝麻的清香,味道的香甜,十分受當地百姓及遊客的喜愛。

思南花甜粑

思南的眾多 美食 中,色、香、味俱全的花甜粑最為獨特。其片片如一的花卉圖案每每令外地遊客驚訝,而在品嘗之後,對它香糯綿滑的口感贊賞有加。

思南土家香腸

香腸,土話也叫瓤腸,是一種古老的肉食品保存方式。在思南無論你住在城裡還是鄉村,年豬可以不殺,但香腸一定會做。進入臘月,思南城鄉到處臘味飄香,讓人清口水直流。

貴州銅仁,黔東門戶,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重慶市接壤, 美食 融合了湖南與四川 美食 的風味,造就了屬於銅仁特有的美味,如果你也想品嘗這些不一樣的美味,不要錯過這里哦!

『玖』 萬山區美食

萬山區美食有銅仁鍋巴粉、油炸泡、渣辣面、銅仁糍粑、刨湯等。
1、銅仁鍋巴粉:傳統特色食品。其製作方法是將浸泡好的大米和菜葉磨成漿後,在鐵鍋中烙燙。由於其表面極似鍋巴而得名。食用時配以各種佐料,味美方便,是早餐和中餐的常用食品。
2、油炸泡:又名油炸粑,色澤金黃,外面香脆而肉酥軟,酸甜中帶點辣味。可單獨食用,也可放進做好的米粉、綠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銅仁地區,無論山鄉城鎮,油炸泡出售的攤點擺滿大街小巷,隨時都可買吃,又方便又便宜。
3、渣辣面:渣辣面炒油渣--地地道道銅仁特色菜餚渣辣面是銅仁農村特色美食之一,是用糯米面和上糟辣椒,然後放置在壇子里,過三五天後便可取出,用少量水調潤,用油炒制即可食用,渣辣面酸辣可口,健康開胃。今天,渣辣面炒油渣在銅仁大大小小的餐館隨處可見,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飯菜,酸辣可口,尤其是銅仁的夏季,非常炎熱,它已成為消暑解熱的美味佳餚。
4、銅仁糍粑:銅仁糍粑,亦有「年粑」、「壽粑」、「拋梁粑」之稱,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友,素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的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用於向眾人拋灑,謂之「拋梁粑」,有喜慶吉祥之意。
5、刨湯:來到銅仁,最能體現當地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熱辣性格,恐怕這道菜最恰當了。吃刨湯是銅仁農家古老的一種習慣。

『拾』 銅仁美食有哪些

銅仁最為特色的要算花甜粑和鍋巴粉。花甜粑工藝精巧,鑲嵌其中的圖案甚是精美,且圖案種類繁多,花甜粑不但好吃還賞心悅目。鍋巴粉是用大米和綠豆製作而成,鍋巴粉具有色澤鮮翠,味香綿、軟滑的特點,可配牛肉、羊肉、脆哨、三鮮等佐料食用,風味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