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園博園有什麼吃的
肯德基及各種盒飯快餐都有,就是貴。肯德基貴百分之十,魚香肉絲盒飯35元
B. 北京園博園里有什麼吃飯的地兒
剛入園的地方就有服務點,有小吃、快餐什麼的。就在主展館附近。但是排隊的人很多,然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便利車買食品的,我記得在錦綉谷上面那個觀景台上有餐廳的。
C. 武漢哪些美食
武漢越來越冷,在這樣的天氣里,美食能帶來無窮的溫暖,好吃的太多,有時候還要反復糾結一下「今天吃什麼呢?」
盡管武漢的美食店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但是老牌餐廳的地位還是不能小覷,這些當地品牌店,最老的比你年齡還大!
今天就讓十分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武漢老牌美食。十分君也整理了50家武漢老牌名店,看看你打卡了那幾家!
長堤街桂萍牛雜丨牛雜鍋仔
地址:硚口長堤街
聞著牛肉鍋的香味,吃著入味的紅油蘿卜以及軟爛不柴的牛肉牛雜,哪怕藏在老街的刁角處,這里每天都生意爆滿。
汪玉霞丨月餅
地址:大智路吉慶街1樓商鋪
這家老字型大小月餅最有名的要數活油蔥酥月餅,上了年紀的老武漢人往往都願意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專門來購買汪玉霞月餅。
曹祥泰丨綠豆糕
地址:司門口解放路409
他家的綠豆糕外面那層綠豆粉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油,入口反而有種沙沙的感覺,裡面的紅豆沙也非常細膩,想起小時候吃的那種最原始包裝的紅豆沙麵包的口感,特別扎實!
胖嫂油燜蟹丨油燜蟹
地址:前進二路151號
胖嫂家螃蟹的燒法很好,味道濃厚,肉質鮮嫩,吃到後面還可以加熱乾麵進去,吃到撐。
吳長子鹵菜館丨鹵菜
地址:統一街洪益巷108號
大鍋里插著幾副長筷子,來了話不多說,拿起筷子就開始挑選喜歡吃的,菜品每天都是現鹵的,所以吳長子鹵菜館出攤時間是17:30—24:00,千萬別去早了,以免吃不到!
周記熱乾麵豆皮大王丨牛肉豆皮
地址:漢陽區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
店裡的牛肉豆皮既有特色又好吃,臊子用料足,配料有筍丁、肉丁還有別家吃不到的牛肉,鹵水也給得足,口味層次更豐富。
小秋水餃丨水餃
地址:大成路大成生鮮市場對面
開了很多年的水餃店。武漢當地人都說自己小時候的味道。去的早的話還可以品嘗到面窩,除了水餃外,他家的牛肉粉味道也很贊。
福慶和丨牛肉麵
地址:單洞三路口
福慶和也算是老字型大小的面館了,店裡的牛肉麵,面條筋道,牛肉都切成一小坨,很軟爛,鹵的很進味。中間還帶了幾塊牛筋,很軟很Q,很好吃。
古田江胖火鍋丨豬彎彎
地址:硚口宗關地鐵站附近
一鍋兩吃,一邊是豬彎彎配藕塊,堆得冒尖,一邊是炸過後再下鍋的入味基圍蝦,有點鴛鴦鍋的架勢,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新口味泡蛋苕粉丨泡蛋苕粉
地址:集賢里92號(近榮西菜場、集賢菜場)
紅學鍋貼丨牛肉鍋貼
地址:解放路青石橋48號院(近水水烤蝦)
紅學鍋貼被食客們譽為武昌第一鍋貼,老闆是一對夫妻,鍋貼只有三種餡,牛肉、鮮肉和韭菜肉,三兩起售,每天這里的慕名而來的人都很多,想吃可以趕早呀。
土匪魚丨土匪魚
地址:蘭陵路和鄱陽街交匯處
作為四川的名菜,土匪魚光聞著味道就讓人食指大動,佐料滿滿當當的鋪在魚上,一筷子放進嘴裡,炸過後脆脆的魚皮包裹著新鮮的魚肉。
重慶特色火鍋冷鍋魚丨冷鍋魚
地址:街道口珞獅北路
它的魚肉基本上都是選的魚肚那一塊的肉,提前給你拌好醬料的魚肉就放在一旁,魚肉細膩鮮嫩,關鍵是店鋪按人頭收費,所以你吃多少都行。
德華樓丨包子
地址:漢口清芬一路59號
德華樓的包子是京津風味與武漢風味完美融合,包子麵皮鬆軟,富有光澤與彈性,而蘊藏在麵皮之內的肉餡,更是香而不膩。一口咬開,可以看見色澤誘人的肉湯,鮮味交匯在一起。
精武鴨脖丨鴨脖
地址:精武路
拿起一塊鴨脖放入嘴裡,口腔先被滿滿的鴨肉香氣填滿,舌尖處慢慢湧上香辣不斷刺激口水的分泌,等辣味漸退,回味緩緩升起,精武鴨脖的總體風格以香辣為主,醬香濃郁、越啃越香、辣口不辣心。
小桃園丨雞湯
地址:園博園東路漢口裡2-2-2號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里,武漢人對於那一罐從灶火爐里端出來的雞湯,小桃園煨出的湯雞嫩湯稠,湯油清黃,醇香味美,清香撲鼻,是滋補上品。
火土肝丨火土肝
地址:董家巷
大董家巷裡的火土肝,可是很多人專程驅車前來品嘗,吃的就是回憶,吃的就是小時候回憶的味道。
鐵棚子熱乾麵丨熱乾麵
地址:大興路84號(老五燒烤對面巷子內)
藏在刁角,門面是鐵棚子,十點就不到就已經賣完,本是一家標準的社區小店,卻因為優秀的口味,吸引了無數武昌漢陽的伢們過來打卡。
全刀子家常菜丨麻花梅子肉湯
地址:大興路69號
全刀子家常菜館的自創菜麻花梅子肉湯,讓你「過口不忘」,不信邪的可以去試試。
二廠汽水
地址:各大超市
武漢的夏天,除了竹床、蒲扇、綠豆湯,還有橘子、檸檬、香蕉、荔枝口味的二廠汽水,每個人記憶里都有一個水果味兒的汽水飽嗝。
油餅包燒麥
地址:糧道街
這樣的搭配至今都稱得上「武昌一絕」!在糧道街上開了近20年,鬆脆的油餅搭配著軟糯的燒麥,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王記牛雜丨生燙牛肉麵
地址:江漢三路
新鮮的嫩牛肉、牛臟在滾燙的高湯內滾上不到十秒就撈出,牛肉順著肌理切成片,充分吸收了醬汁精華的牛肉,輕輕一咬還會有香噴噴的肉汁溢出來,牛肉嫩滑中帶著一絲微辣的口感,吃起來又嫩又滑。
阿斌三鮮豆皮
地址:水陸街東(復興路口)
蛋皮與糯米緊密相連,糯米將肉丁乾子和榨菜擁入懷中,外皮看上去油滋滋的其實入口並沒有很油膩,糯米很有嚼勁。
丙祥燒麥丨燒麥
地址:球場路熱乾麵館旁
皮薄餡大,糯米漲的口感很糯,油大,餡子里有糯米香菇熏肉黑胡椒小蔥。味道無可挑剔,配合著她家熱的花紅茶葉解下燒麥自帶的油膩感和咸。
雷氏雞冠餃丨雞冠餃
地址:三眼橋北路24附4號
雞冠餃一口香酥軟嫩微微爆汁,肉給的比別家多,吃一個就能管飽。
阿德魚灣丨酸湯魚
地址:火炬路14號附1號(武昌實驗中學旁)
招牌菜酸湯魚,可以說在武漢是獨一家的味道。乳白色的魚湯,用酸角跟泡椒打底,酸中帶辣,裡面還用炸過的魚骨添香,鮮味濃郁。
龍班長蹄髈大王丨鹵蹄髈
地址:武昌水陸街復興路小學對面
每天店內大概能賣出100個蹄髈,個個肉質醬香,爛而入味。
四季美湯包丨湯包
地址:吉慶街
輕咬破湯包,湯汁便沁入嘴裡,蘸上姜絲醬醋,味道異常鮮美,一般要點上兩籠才能吃得過癮。
江西桃酥王丨桃酥
地址:江漢路
手掌大小的圓餅放在手裡沉甸甸的,分量十足,桃酥冷卻後口感更好,咬一口,酥脆的顆粒在唇齒間廝磨,香甜的味道在口腔中暈開,沒有絲毫油膩感。
老通城豆皮丨三鮮豆皮
地址:吉慶街
老通城可以算得上是百年的老字型大小了,排隊是常態,豆皮分為三鮮和牛肉的兩種,都是現做現賣,配料豐富,汁水鮮美,不論是從味道用料還是從包裝上,把小吃做到精益求精。
老萬城丨酸梅湯
地址:中山大道
酸梅湯入口酸酸甜甜,隨著冰涼的果味順著喉嚨滑進胃裡,一股攀上舌苔的回甘立刻就顯出了老萬成的真功夫,烏梅、山楂、桂花餘味一層一層在舌尖綻開。
田師傅香辣蟹牛蛙
地址:渣家路132號志誠大廈一樓(江漢北路口)
在田師傅家吃香辣蝦,這么多年味道依舊還是沒怎麼變,肉嫩,醬稠,滿足感油然而生。
曾記大腰子丨烤腰子
地址:苗栗路與香港路口交叉口東北角
每片腰子從中間劃了三道,腰子看上去嫩嫩的非常新鮮,口感也是十分鮮嫩,一點膻味都沒有。
蔣婆抄手丨酸辣紅油抄手
地址:漢口蘭陵路與勝利街口北側
每個抄手個頭都很大,呈現元寶狀,麵皮彈性十足,肉汁豐富多汁,湯頭入口清爽。
翠翠家常菜館丨青番茄炒肉
地址:楊園街武昌醫院東北(鐵四院食堂前面)
這家家常菜有驚喜,可以吃到別處吃不到的菜品,因為沒有菜單,可以憑靈感自由發揮。青番茄炒肉,可以說是很特別了,青番茄切成片,跟肉一起炒,酸酸甜甜很開胃。
老楊家鮮魚糊粉丨鮮魚糊粉
地址: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叉口
一碗湖湯粉一根油條,是這里每個人的標配,Q彈的細粉拌上楊師傅熬了一晚才熬出來的鮮魚湯糊,撒上嫩綠的小蔥,透白的蝦皮、大頭菜。一定要攪拌均勻後拌上油條。
老風味燒餅丨怪味燒餅
地址:鍾家村顯正街群建路小學門口
老闆是一對來自安徽的夫妻,在這做燒餅一做就是三十年,很多人都是吃著他家的燒餅長大的,如今他們的娃也吃著這口燒餅。
正宗桂林米粉丨桂林米粉
地址:糧道街中學對面
他家的米粉和其他家差別確實挺大,略硬但非常彈的,口感實在,配上入味的牛肉,再來一個門口賣的苕面窩或者藕面窩,那滋味,別提多爽了。
黑皮牛雜丨牛雜粉
地址:漢口台北路175號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紅油粉上鋪著切的方方正正的牛肉塊和幾塊大大的白蘿卜,味道雖然沒有那麼驚喜,但是他有他的風格,從小吃到大的店子,滿滿一口,一代人的回憶。
土大炮燜烤丨燜烤羊肉
地址:四美塘路79-1路(四美塘公園前30米)
全武漢獨此一家,板融合了燜和烤的雙重手藝,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燒烤方法——土大炮燜烤。獨特的烤制方法,肉里的汁水被炮筒里的高溫牢牢鎖住,軟柔的孜然香和多汁的口感相得益彰。
舒師傅餃子丨白菜豬肉餃子
地址:民主一街前進一路公交車站旁
白菜豬肉餡餃子是舒師傅家的經典,可水煮也可油煎。等待不到兩分鍾,一碗鮮活水靈的水餃就上桌了。
黃毛鴨脖丨鴨脖
地址:漢陽郭茨口知音西村玫瑰街
漢陽最有名氣的黃毛鴨脖,鴨脖味道深入到了肉里,嗜辣的慢慢吸允,可以充分感受麻辣的沖擊力。
一元路燒餅丨甜辣燒餅
地址:一元路
燒餅裡面揉著餡,外焦里嫩,燒餅會刷上好幾遍紅彤彤的辣油,均勻的撒上白糖,怪味燒餅招牌式的甜辣酥脆混合著烤制的麥香,酥脆爽口。
小民大排擋丨鳳爪
地址:白沙洲大道萬隆廣場對面
上過《風味人間》的小民,有著武漢正宗的大排檔風味,軟爛入味的鳳爪,椒鹽鮮香的枯豆絲…都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小鬍子燒烤丨烤藕
地址:北湖正街
烤藕入口生脆,最特別的是還帶著甜味,舌尖還有辣味游移,甜辣的快感在口腔中散開。
雞架子老萬丨雞架子
地址:統一街
雞架外面被炸的焦黃,骨頭炸的酥脆,作料也特別有味,所以喜歡重油重味的朋友可不要錯過。
胡炸炸丨炸肉
地址:居仁門
胡炸炸的炸肉都是自己腌的,裹滿孜然粉是很地道的武漢味道,炸過之後沾著醬料吃,完全沒有一點油膩,孜然的香味十分濃郁,還有一點若有若無的甜味在口腔里游盪。
塗記酥油餅丨牛肉油餅
地址:江漢三路
牛肉味的口感豐富,餅皮的油香里藏著牛肉濃香,牛肉碎里透著微微的麻與辣,這一口麻辣辛香。
正宗北京片皮烤鴨丨烤鴨
地址:江漢三路
鴨肉的油脂豐腴,面醬的桂花醇香,大蔥的辛辣濃烈,麵皮的柔韌甘甜層層重疊,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味覺沖擊,在味蕾中盡情怒放。
趙記干煸辣子雞丨辣子雞
地址:江漢三路
辣子雞本是一道傳統的重慶美食,老闆結合武漢口味做了改良,剛出鍋的辣子雞色澤鮮亮,肉質飽滿。
D. 誰知道濟南的園博園周圍有飯店嗎。。。或者園區里的
濟南綠洲商務酒店三星級酒店
濟南 長清區 大學路6655號齊魯文化產業園東 |距濟南國際園博園0.97公里
濟南名仕學府酒店四星級酒店
濟南 長清區 長清科技園紫薇路中段 |距濟南國際園博園2.96公里
園博園裡面有個飯店,忘記名字了,位置在園博園西門處,在園博園一問工作人員都會告訴你的,如果你在西門進,給保安說去吃飯就不用買票了。呵呵。
E. 重慶渝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
1.重慶園博園全景4A景區
地址:重慶市北部新區龍景路
F. 重慶園博園附件有些好吃的,經濟又實惠的.謝謝大家了
園博園周邊貌似沒餐館,要不就是到鴛鴦,要不就是到汽博,最近的地方就這兩個位置有吃的。在金山名都這里有個張家小廚還可以,分量比較足,兩個人點一個葷菜基本夠吃了。
G. 明天廈門哪些地方比較好玩介紹些吃的(便宜點的)。求具體地址!!!
隨便玩,一般都是去鼓浪嶼吧,其他地方也就是逛商場沒什麼特點。
吃的可以考慮下
1輪渡旁邊的那家鷺江賓館7樓自助餐,地道的閩風小吃,裝修也是中上檔次的,可以眺望鼓浪嶼,2個人150左右管飽。
2海灣公園附近的榮譽酒店午茶,100+ 3個人差不多。環境幽美僻靜,吃完還能去海灣公園散步娛樂。
3中山路,中山路里的小吃可就多了,10塊一頓左右,都是很風味地道的,這個店太多了LZ可以邊逛邊看 我就不一一說了。
4鼓浪嶼上吃。
H. 武漢有什麼好吃的特色嘛
1.汪玉霞·酥餅提起汪玉霞,幾乎所有老武漢人都能脫口而出一句諺語:「汪玉霞的餅子——劫數(絕酥)」30多年前,每到中秋,花樓街的汪玉霞門前總有人排長隊買月餅,當時覺得這種漢味月餅特別好吃,尤其是蔥酥口味的,還有鹼酥餅也是一絕。人均:38元地址:江漢區青年路258號楚天星座1樓商鋪2.老大興園·鮰魚老大興園酒樓於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開業。原設武漢漢正街,1996年遷至利濟北路。主要名菜有「白燒魚」、「清燉魚」、「什錦魚羹」等。老大興園的紅火,讓國內外無數名人聞風而來,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品嘗後贊不絕口,殷秀梅、楊在葆等北京的26位藝術家來武漢時,乾脆把工作餐定在了老大興園。人均:78元地址:硚口區園博園東路9號漢口裡3-13.曹祥泰·綠豆糕曹祥泰是中華老字型大小,其主打產品是綠豆糕。曹祥泰的創始人是曹南山,前身為聞名荊楚大地及武漢三鎮的曹祥泰雜貨店,該店已有132年的歷史,得到了上至人民總理周恩來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好評,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曹祥泰仍堅持著傳統的配方、工藝、方法,保持著優良的品質。人均:28元地址:武昌區解放路409號4.老萬成·酸梅湯武漢市百年老字型大小,主營酸梅湯。老萬成始創於1910年,是由四個股東共同投資9000多大洋開起來的。老武漢人都覺得「老萬成」與「酸梅湯」就是一個意思」——老萬成就是做酸梅湯的,其實際製作酸梅湯有100餘年歷史。人均:2元地址:江漢路步行街漢口中山大道835號5.老謙記豆絲大王老謙記始創於1918年,店址設於武昌青龍巷(現在武漢市武昌區民主路與中華路之間巷名相沿未改),當時供應品種僅有牛腩、牛肉炒豆絲、牛肉煨湯原湯豆絲、清湯豆絲等五種。花樣少,但由於馮謙伯精於烹調,樣樣都有特殊滋味,因而膾炙人口,享盛名幾十年,至今還有少數健在的老人津津樂道。人均:12元地址:武昌區戶部巷28號(自由路口)6.談炎記水餃談炎記成立於1920年,至今直逼百年的歷史,經歷了武漢飲食界數度起伏,屬於武漢飲食界的奠基輩招牌。皮薄、湯鮮、餡大,吃到嘴裡滑香鮮嫩,風味獨特享譽武漢三鎮,被人稱為「水餃大王」。人均:11元地址:硚口區利濟東街1號(利濟北路口)7.五芳齋在武漢,還有一家同時享有「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糕團大王」三大稱號的酒樓——五芳齋酒樓。建於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人均:13元地址:江岸區中山大道1205號大智路門市8.福慶和·特色粉面館福慶和始創於1922年,在六渡橋817號開店,正式掛出了「福慶和」的招牌,後來總被人叫做「老福慶和」。主要經營風味粉面,如蝦仁粉(面)、墨魚粉(面)等。人均:10元地址:武昌區民主路394號(近胭脂路)9.四季美·湯包1922年漢陽人田玉山在後花樓交通路對過一個側巷內開了個熟食店,經營小籠湯包和豬油蔥餅,打出「四季美」的招牌,後被譽為「湯包大王」。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人均:19元地址:武昌區司門口戶部巷內10.蔡林記熱乾麵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人均:15元地址:武漢江岸區民主路71號
I. 長清園博園附近有沒有推薦的吃飯的地,要求飯菜不辣,請給出店名和地址,謝謝
園博園往北走有一個長清大學城的商業街,裡面很多飯店,大小都有,干凈就行。主要是面向學生群體,消費不高,所以規格也不會太高。
有一個超意星(忘了是哪三個字,反正是這個名)是連鎖快餐店,感覺還不錯。
德克士也有。
還有一個火鍋店大一些。
其餘都是小飯店,沒有太大差別,點菜要不辣的就行了,濟南這邊也沒有菜菜都放辣。
園博園往西走到長清市裡也有些飯店。
J. 鄭州園博園需要帶吃的嗎
鄭州園博園不需要到帶吃的。
鄭州園博園有南門美食廣場、民俗文化園、新港花街、北門美食廣場。
園內餐飲位於南門旁的民俗文化園和北門旁的新港花街,為滿足遊客就餐需要,提高就餐效率,園內餐飲以中、西式快餐為主,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景區介紹
寧波簡稱「甬」,早在周朝已有此稱。「甬」字是古代大鍾的一個象形字,在鄞、奉兩縣的縣境上,山的峰巒很象古代的覆鍾,故叫甬山,這一帶地方就稱為「甬」地。
寧波園佔地面積1642平方米,以「十里紅妝、甬上情緣」為主題,體現了甬城婚俗文化,別具一格地將江南特有的婚俗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園林的創作中,展現了一個充滿喜氣的寧波人家的真實場景。
十里紅妝婚俗,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在浙江東部的海邊寧波地區依然十分盛行。在秋冬季節的黃道吉日時,隨路可見浩浩盪盪的抬嫁妝隊伍。二十一世紀後的今天,寧波鄉村地區依然村村都有出租杠箱的專來戶,也有出租結婚花轎的經營者。紅棉被、紅祭盤、紅板箱、紅大櫃、紅雞蛋、紅枕頭、火爐、油燈等嫁妝仍是現在嫁妝必備的物品,這樣的婚俗也是不可多得的一種文化遺存。
妝排十里,可見准備紅妝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做紅妝要選黃道吉日;紅妝製作工藝極其繁縟,需要動用木作、雕作、漆作、桶作、制衣作等百作手工;紅妝器物選材考究,採用上等木材;嫁妝種類也繁復多樣,婚床、紅衣櫃、紅板箱、紅衣架、房前桌、大腳桶、紅祭盤、紅馬桶等必不可少。所有嫁妝朱漆貼金雕花,雕龍刻鳳。因此,在民間有「千工床、萬工轎、十里紅嫁妝」之說。
主大門為方形門,它是以框景手法設計而成的,大門圍牆的石漏窗是寧波歷史文化的鮮活身影,其中蘊涵著寧波人民高超的石雕技藝、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旺盛的藝術創造力,是寧波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願望。
石窗,又稱石花窗,石漏窗。就是用石材雕刻成的「窗戶」,亦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廣泛應用於庭院建築。石漏窗既能透風,又具有防盜功能,更具有藝術裝飾性,是一種融藝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的石雕工藝。石窗技藝獨特,其製作工藝綜合融匯了淺浮雕、浮雕、深雕、圓雕、透雕等多種藝術手法,並結合石材特質形成了鏤挖、起地、刻線、鑽眼、打磨等一整套石雕技藝。其製作流程可分為落地、罡(gǎng)墨、打磨、畫樣、上樣、雕刻、鏤空、修光等八道工序。石窗外形與窗花講究審美與實用兩種表現形式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