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哪裡有鹵肥腸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裡有鹵肥腸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2 09:46:31

⑴ 哪裡的鹵味比較好吃呢

說到鹵菜,很多人都只知道盤飱市、廖記、溫鴨子等不過這些也只是名氣大。在成都這個美食之都很多小店都不缺乏美食的創造力,只是缺發吆喝力。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五家小編親身肉測過的五家鹵菜店

溫江天佑祥萬春老鹵

傳說中的萬春老鹵創始店——天佑祥,店子中掛的招牌顯得很有滄桑感。據說,萬春鹵菜其實並非某一個人的專利,也沒有誰去注冊,而是溫江縣萬春鎮周家的私家技術配方,並以其獨特的鹵菜風味而廣為流傳的,而今萬春鹵菜幾乎都出自萬春鎮周家幾弟兄及其徒子徒孫之手。

地址:九眼橋seven酒吧外面

王媽熱鹵

推薦菜品:鹵大排、肥腸魚他家的鹵菜吃法很新穎,有口小鍋冒熱蘸干碟吃。還有川北的肥腸菜很地道,吃著鹵花生,鹵大排、加上香嘴的干鍋,真享受啊

地址:雙流縣華府大道一段6號左岸花都

⑵ 徐州鹵大腸哪裡好吃

徐州有一家名字叫楊認真的鹵肥腸店,老闆姓楊,用楊認真鹵肥腸這個名字向食客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家肥腸火爆的原因,就是源自於老闆的認真敬業,對於食材的要求老闆很較真,一定要買鮮肥腸,據說他家是徐州鮮鹵肥腸第一家,老闆說,鮮肥腸跟凍貨做出來的味道差很多,凍貨不管後期加什麼樣的料,都做不到鮮貨的味道。
在高溫的加持下,鹵料味浸潤到腸子里的每一個褶皺,吃起來辣味明顯,鹵味兒香濃,肥腸本身的質感讓人吃一口,便欲罷不能,口感肥而不膩,軟爛又有嚼勁。
除此之外,永安廣場農貿市場里有一家專門灌制香腸的,他的攤子只做香腸,味道也好極了

⑶ 哪個地方的人最會吃肥腸

有些人覺得肥腸是腌臢之物,一想到肥腸的器官功能幾乎都要捂嘴而逃,但是所長倒覺得不如說肥腸是檢驗吃貨的入門考驗,更是建立革命友誼的最佳見證。走,去吃肥腸啊!

重慶人:我們要為肥腸正名

肥腸,其實就是豬大腸。本身有彈性,吃起來會有嚼勁,而它腸衣又帶有點脂肪,這便使它即擁有了糯糯的口感,又不會像毛肚啊豬肚那樣嚼不爛。喜歡它的人絕不嫌棄它的來歷,並且愛它愛到欲罷不能,比如說,重慶人。

熱愛吃下水的重慶人,因為好辛辣這一口,對於肥腸的烹制也是多用花椒,辣椒,紅油等,這可正巧把肥腸的腥味去掉了,於是用重口味的調料把肥腸翻著花樣兒地做,就比如說麻辣肥腸,水煮肥腸,干煸肥腸,青椒溜肥腸,肥腸豆花等,烹飪好後入口麻辣鮮香,配上肥腸獨有的口感,道道都十足美味。

重慶肥腸的養成之路

重慶人做肥腸多是放入鹵水制熟,一鍋鹵水做好後,把洗干凈了的剪成小段爆香過的肥腸放進去燉耙(軟),被鹵水沉澱後的肥腸,成品肥美軟糯,入口香醇。因為肥腸靠鹵水入味,所以鹵水至關重要,用的調料有最基本的大料、蔥姜蒜等,最不可少的是郫縣豆瓣醬和漢源花椒。


郫縣的豆瓣醬曉得做面的名堂的都會用鵑城牌,它家是郫縣的老字型大小,醬香濃重,極具風味,而漢源花椒在唐代的時候就是皇室專用的貢椒,色澤紅,味道濃郁,煮開後油重醇麻,畢竟皇帝老兒都認準的東西,你說能不好嘛?一鍋鹵水少了這兩樣調料,那可算完蛋了。

在重慶,跟肥腸有關的食物,被吃得最多的,還是肥腸面。不管你是在渝中區還是在渝北區,就算你是在什麼偏遠的郊縣,只要你去到一家面館兒,就能點到肥腸面。可以說,擺著重慶正宗面館兒招牌卻不賣肥腸面的都是騙那些瓜娃兒的。

在肥腸面前,我們都是親人

當年八一橋的常德腸子館紅極一時,整個店裡雖然只有肥腸干鍋這一道葷菜,卻吸引了無數吃貨造訪。

天下肥腸愛好者是一家。愛者兩眼放光,厭者避之不及。

若不是不經意間談及肥腸,我和小小珊這對地下肥腸黨大概不會這么快相認,「同志,原來你也吃肥腸!」 我們強忍著口水,執手相望,勢要踏平一切腸子館。

「曉得不,以前八一橋那家腸子館搬到紅星去了!現在叫張氏父子。」

「那還等什麼,今晚開吃!」

作為老店常客,小小珊清楚的記得,那時店子不大,從里到外都透著一股「土」味兒,矮矮的木方桌配幾條長凳,坐上去腳都伸不直。如今新店地方敞亮了不少,桌椅高度也挺舒適的。搬家後的新店地址知道的人還不多,正好省去了我們的排隊時間。

「小心,點火啦。」服務員用鐵鉗夾起燒得通紅的煤球,放進桌子中間的爐灶里。不一會兒,飄著香氣的肥腸干鍋就上桌了。

干鍋肥腸(大鍋) 100元

肥腸和豬頭肉同煮,是最為鄉土的常德做法。肥腸的油脂香和豬頭肉的肉香交相融合,彼此成就,在辣椒、花椒和大蒜的助攻下,把這一鍋尤物推向高潮。

服務員用長筷迅速攪動,在中間留出一個窩洞。待到鍋中咕嚕嚕冒泡時,我夾起一塊肥腸往翻滾的紅油湯窩里蘸一蘸,再送入口中,整個口腔瞬間被一股異香包圍。

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妙!豬腸洗得極干凈,裡面的油膜撕掉了,幾乎聞不到膻味。火候恰到好處,口感柔韌。曾經吃到過沒熟透的肥腸,跟嚼皮筋兒似的。

位於常德最西北的邊塞之城石門,是肥腸煲的發源地。據《石門縣志》記載,石門肥腸煲是由土家族青年覃正村發明的。覃正村從軍時當過炊事員,學得了一手好手藝,復原回鄉之後成為一名廚師。他將北方熘肥腸加以改進,先把豬肥干炒,再佐以花椒、桂皮、辣椒和豆瓣醬,用土家族傳統的方法干燉著吃。

吃到一半,把一碟酸菜下進去,肥腸又吸收了另一種酸香之味。這時候舀一勺油湯來拌飯,簡直是人間至味。

齋菜 22元

以前老店只有肥腸干鍋一道菜,現在可豐富多了。在一長溜菜單中,小小珊一眼就瞥見了齋菜。見眾人一臉懵,她解釋道,此齋菜非彼齋菜。

齋菜其實是一種油炸食品,最常用到的食材是蓮藕和紅薯。咬一口,酥、香、脆,油而不膩。裹在外面的面衣薄而光滑,有滋有味。這用得可不是普通的麵糊,是用泡過的糯米和粘米磨成米漿,放一點鹽和芝麻,裝進木桶里發酵而成。

常德人愛喝擂茶,齋菜、米泡、鍋巴、蝦片等都是配茶的小吃。既然沒有擂茶,我就蘸著肥腸的油湯吃,嗯,也韻味得很。

牛雜缽 68元

熱衷肥腸者,大抵也是內臟愛好者。牛雜缽又香又辣,滋味濃郁,可我卻是為了用它下粉。「我們的粉是從常德運過來的。」還沒開吃,一煮便知,點菜大姐沒有唬我們。

常德米粉 8元

常德米粉得益於沅水,久煮不爛,不似長沙米粉,一筷子就能夾碎。待到雪白的米粉吸飽了湯汁,稍帶些醬色,就可以夾來吃了。口感Q彈,很有韌性。

見小小珊躺在椅子上揉著吃撐的肚子,我湊上去問道,「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是是是!跟你說,雖然過去陪我來吃的前任是個渣男,但這肥腸呀,一點也不渣。」

ENJOY TIPS:

肥腸干凈,到店必點

對煤氣特別敏感者慎入

張氏父子常德腸子館

地址:雨花區中意一路322號(女子大學南門旁歐維塞斯酒店2樓)

營業時間:11:00-21:00

ENJOY密探:小小珊(常德人士,信奉「不吃肥腸不足以談人生」)

江油的肥腸在四川很有名,四川吃肥腸的人又比一般的省份多。

考驗一個吃貨的標准就是肥腸,敢吃非常的那一定是一個地道的吃貨,要是可以把肥腸吃得好那就是老饕了。肥腸是豬內臟,以前稱之為豬下水。有些地方的人是不吃動物內臟的,所以吃肥腸是需要勇氣的。


在中國,有很多地區的人都喜歡吃肥腸,這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四川和湖南。四川有江油肥腸,鹵肥腸和干鍋醬爆肥腸,湖南的非常以干鍋最為有名,同時湖南的炒非常也很有特色。

鹵肥腸有兩大要訣:一是要肥腸新鮮,二是要鹵汁濃郁。很多餐館的老闆為了保障每天用的肥腸都新鮮,就會凌晨3-4點去屠宰場,接當天剛殺好豬的肥腸。同理,血旺也是這樣的。

鹵汁就要看各家的手藝了,有的是幾十年一直傳下來的,鹵水是越煮味道越濃的,搜易老鹵汁在四川是很值錢的。


做非常的時候有一個矛盾點,就是裡面的油要不要去掉。

因為豬本身比較肥胖的原因,所以不同的豬腸道內會有量不同的油脂,這些油脂在做肥腸的時候往往就會成為廚師的糾結點。

但是對於資深的吃貨來說,這些是一定不能去掉的,只要去掉了就會對非常的口感產生很大的影響,非常之所以好吃,就是因為厚重的口感和飽滿的味道,這些是鹵肥腸這道菜的命門。我見過一些餐廳或者是個人為了把肥腸洗「干凈」一點,就把油去掉的,往往味道就很寡淡了。

所以,最好的非常是要保留裡面的油脂的,只有裡面的油脂和外面的腸衣一起,才可以激發出只屬於肥腸自己的味覺體驗。


肥腸怎麼洗會比較好?

洗肥腸是一項技術活,把買回家的鮮肥腸放到盆子裡面,加一些食鹽和醋。反復的揉搓15分鍾,然後用清水洗凈,再次重復上一個步驟。然後再去焯水,焯水的時候放一些姜和料酒即可。

這樣操作既可以把上東西去掉,也可以保留非常獨有的味道。


鹵制的時間也是關鍵!

肥腸的錄制時間不可過長,因為前期已經焯過水了,所以鹵制的時間要控制,同時非常的口感也是一個關鍵,時間太久就會軟爛了,味道也不好了,這一切都要靠師傅很好的把握。自己在家做的時候就隨意一點就好,鹵的時候盡量把火開小,讓鹵制的時間長一些。


最妙是肥腸頭!

在四川吃肥腸,老吃貨就知道讓老闆切一點肥腸頭,肥腸頭的脂肪含量和腸衣厚度都比一般的非常大,一頭豬的肥腸裡面只有一小節是肥腸頭,量也是有限的。

以前在外工作時吃過客家的酸菜炒大腸,有點咬不動,老闆說做法便是那樣,後來在朋友極力推薦下吃了干鍋肥腸,仍然覺得一般,最好吃的還是家鄉的四川江油肥腸

肥腸可以說是吃貨們的「接頭暗號」了吧。在肥腸面前,還分什麼你我!

要知道, 只要是在漢地餐桌,肥腸總有立足之地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市井。吃貨愛它,自然是愛它的柔韌脆軟、滑脆豐滿,還有那股深入人心的「氣味」。

肥腸料理,需要極大耐心。 難於清洗、難於烹飪。洗呢,若是洗得過於干凈,沒了肥油,也就少了豐腴的口感,更何談吃肥腸的快感?烹飪呢,講究火候和手法,是精工細作的功夫活兒。

有生之年,能與肥腸狹路相逢的緣分,還請各位好好珍惜。


四川丨肥腸愛好者的終極樂園

// 江油,亂腸漸欲迷人眼

執勤,我向身邊「好吃」的朋友們做了一個關於肥腸的小徵集。 問大家,哪裡的肥腸最好吃?10個回答里,有8個都說「四川江油」。

「江油的肥腸最好吃」 這個事實簡直是根深蒂固地安插在大家心底,不可動搖。

在過去,江油人其實是不吃肥腸的,只作廢物丟棄。在二十世紀6、70年代,國家經濟極度困難的時候,當地才有人開始吃肥腸。

而對於現在的江油人來說, 「肥腸」是他們一種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 。一碗肥腸,一碗干飯,一碗飄著蔥花的醋湯……便是全部的生活至味。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是肥腸的忠實追隨者。

在江油,肥腸多食於早餐。 許多店只做早晨或中午兩市,過了下午兩點後便關門休息。米粉或干飯都不挑,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肥腸,吃完以後一整天都美滋滋的。

肥腸的清洗是決定菜餚成敗的關鍵所在。 四川各地清洗肥腸的方式也是大同小異,除了用鹽揉搓以外,還會加麵粉、醋、明礬等等。江油的肥腸就處理得干凈,沒有什麼異味。色澤黃亮,油潤爽嫩,醇香軟糯,熱氣騰騰地,真是十足的誘惑。

// 成都,肥腸粉的天下

在成都,要是沒吃一碗肥腸粉,相當於去北京沒吃烤鴨、去雲南沒吃過橋米線、去武漢沒吃熱乾麵、去廣州沒吃早茶、去新疆沒吃手抓飯…… 這樣的遺憾,還是最好不要讓它發生。

肥腸粉是不分階級的。 就算是衣冠楚楚油頭粉面的老闆,一頭扎進路邊小館兒,也照樣端著一碗紅熱麻辣的肥腸粉呲溜呲溜吃得不亦樂乎。

肥腸粉起源於清朝末年成都雙流縣的白家鎮,距今100多年 歷史 ,有著極為深刻的市井淵源。在20世紀90年代的成都,火鍋和冒菜並不如現今這樣流行。但只要有一碗油亮亮的肥腸粉,便足以解了成都人對辣椒的饞。

一碗地道的肥腸粉里,紅薯粉、肥腸、高湯、各種佐料配料都不能少!

而成都人常說的 「冒節子」 又是個啥呢……它可是要和肥腸粉生死相依的「寶貝」唷。將豬小腸打成節,形成一個圓圈,放在鍋中鹵制熬煮,結子會漸漸變成圓滾滾的形狀。

晶瑩剔透的粉上,靜靜躺著鹵好的碎肥腸,再來兩個冒節子,攪拌開。每吃一口粉都帶上一小塊肥腸,既有嚼勁兒,又爽嫩鮮香無比,滑溜溜兒的。再夾著節子輕輕一咬,熱辣的汁水遍四溢口中,任憑滿嘴紅油,只想著與肥腸粉再纏綿一會兒。

果然是, 吃碗肥腸粉,做鬼也風流啊!


貴州丨好吃到跳舞的腸旺面

肥腸,還是肥的好,才夠有味,才能吃得爽! 而腸旺面,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存在。

腸旺面是貴州極具特色的一道傳統風味麵食 ,有著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獨特口感。

腸,即豬大腸;旺,即豬血。除此之外, 另一個必不可少的便是脆哨 。腸旺面中的紅油是由腸油、辣椒、脆哨共同熬制而成,色澤紅艷鮮亮,彌漫著豬油的香氣。再加上花椒、山奈、八角、蔥姜、辣椒、豆乾、青蒜等配料,還有手工擀制的雞蛋面。

這熱乎乎的一碗吃下去,味辣而不猛、面條細脆、濃郁醇香,真叫人直呼過癮。暖心又暖胃!


陝西丨在西安,唯有葫蘆頭不負我

「給我一個饃,我能泡遍全天下」 ,這樣一句話曾火遍西安 美食 圈。

在老陝,吃饃的方式多種多樣,最為聲譽在外的,是羊肉泡饃。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西安人更青睞的是別具風味的另一種——葫蘆頭泡饃 。當地流傳 「提起葫蘆頭,滿嘴涎水流」 的說法,可見是多麼特別的存在了!

這道陝西西安傳統特色小吃,源於北宋街市小食中的 「煎白腸」 。因豬大腸油脂肥厚、形似葫蘆,也就有了「葫蘆頭」的叫法。

葫蘆頭泡饃的吃法類似羊肉泡饃,饃會更松軟一些。先將饃用手掰成塊兒,泡入以豬大腸和豬肚為主料熬制的原湯中,加熟豬油、青菜、粉絲、香菜、蒜苗、辣子等。吃的時候,佐以辣醬與糖蒜,可謂湯鮮腸肥美,清爽又利口。

據說賈平凹曾對此評價: 「生了痔瘡的葫蘆頭最有味,最耐咀嚼。」 真是一句自帶氣味的評語……

葫蘆頭所用的確是「腸頭」,最靠近豬肛門的那一節 ,以肉質厚實,纖維緊密而居上。

怎麼樣,下次去西安,是不是也來上一碗嘗嘗?


北京丨請接受來自鹵煮的誠意

外地人來北京,要是選擇吃鹵煮…… 嗯,還真是個有勇氣的人

鹵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傳,光緒年間,因五花肉煮至的「蘇造肉」價格過於高昂,老百姓們便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來代替,再經過民間不斷的更迭傳播,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的鹵煮火燒。

一碗地道的鹵煮里,放有火燒、肥腸、豬肺、炸豆腐、可有可無的五花肉。

大部分人對鹵煮望而卻步,大抵是因為其中的主角——肥腸。處理肥腸是體力活兒,洗得不幹凈,騷腥味會徹底毀掉整碗鹵煮;洗得太過干凈,又會讓這一碗索然無味。

肥腸也有講究,通常分為大腸、小腸、腸頭,主要區別在於脂肪含量。前面說到的葫蘆頭即腸頭,是脂肪最為肥厚之處,大腸次之,最末為小腸。

豬腸的柔韌、肺頭的爛而不糟、老湯的濃郁、動物內臟混於湯中的油脂,再配上韭菜花、蒜泥、醬豆腐汁…… 這是人世間最為朴實真誠的滋味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

反正,對於愛它的人來說,從不關心它的來歷。只要體味一把那軟糯又有彈性的口感,就知道「欲罷不能」幾個字到底該怎麼寫!


山東丨生活就像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名字聽著就很霸氣。 這道是 魯菜中的傳統名菜 ,不太好做,也極少能在除山東以外的地方吃到正宗的滋味。但,也正是這樣一道菜,讓肥腸重獲了新生!

九轉大腸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的「紅燒大腸」,因製作像道家煉制「九轉金丹」一般的精工細作,於是稱作「九轉大腸」。

這道菜採用的是「腸中」部分,是豬大腸最長的一段。

烹制時,需加入肉桂、豆蔻等調料。而所謂的「九轉」,即將一條豬大腸層層相扣,先過水、再油炸,出勺入鍋反復數次,直到變色為金黃後盛盤取出,分而切塊,每一塊都帶著百轉千回的層疊質感。

九轉大腸集合了酸甜香辣咸五味,端上桌前再撒把香菜碎,便能好好體會什麼是外脆內軟、肥而不膩了。 一口下去,滿足與罪惡並存!


廣東丨沒有什麼是鹵水大腸解決不了的

廣東人愛吃鹵水,這是它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而其中的 鹵水大腸,也必佔有一席之地

特質的鹵水滲入到大腸的每一寸。要是在剛出鍋的現場,切上一節入口,柔滑香腴、脂嫩軟糯、肥而不膩,口腔頓時塞滿幸福。

這鹵水大腸,真是鹵得令人心醉。

當然, 廣東人也熱愛腸頭 。將繩子把腸頭層層纏繞、捆緊,在鹵水中鹵過,腸頭便會產生類似豬肚的脆彈口感。

還有 脆皮大腸 ,也是粵菜中的名菜,更是一道絕佳的下酒菜。

它的脆韌和油脂,更能激發酒的醇香。一口肥腸一口酒,肥腸油潤、酒漿清冽,纏綿著滑入胃中,美哉。

花樣最多不知道,但是味道最好的肯定是江油肥腸啦,我吃過無數次江油肥腸,真的是百吃不厭。記得有一年央視的中秋晚會在江油李白故里舉行,他們的工作餐就是江油肥腸。在你沒吃過江油最正宗的肥腸之前,你吃其他的紅燒肥腸可能還是覺得好吃,可是當你吃了江油的紅燒肥腸之後,你就會覺得其他地方的肥腸這的沒法吃,江油的紅燒肥腸是我吃過的所有肥腸里最好吃的,好多人都在模仿,但是從來沒被超越過!我反正只要路過就要去吃,下次一定要照些照片給大家看。

毫無疑問地說,絕對si我們四川人(「 老子 」其實不是四川的)

不過,對於我這種肥腸愛好者,

真心覺得最配肥腸的絕對是辣!

再不濟也要有青椒,

不論焦溜肥腸,軟溜肥腸,尖椒溜肥腸,

還是香爆肥腸、麻辣肥腸,鮮香肥腸面。

都是地地道道的川菜,

畢竟我們四川辣妹子帥小伙從小不怕辣。

看我們大四川花樣吃肥腸!

1、干煸肥腸

用鹵水將大腸煮軟,

後再小火干煸出大腸的水分,

所以吃起來也不會很油膩,吃起來特別香,

如果喜歡吃辣,可以多放點紅辣椒哦。

2、尖椒肥腸

四川達縣漢族特色小吃,

烹制過程中放入少許油加以姜蔥爆香,

後 翻炒 肥腸並加入自製輔料製作而成,

出鍋後的的尖椒肥腸香脆鮮嫩,

微辣爽口,色、香、味俱全。

是許多愛喝酒男士的下酒菜。

3、 魔鬼辣炒肥腸

魔鬼辣吃太嗨了,好吃停不下筷子,過癮刺激,

被辣那樣還想吃,真是一道魔鬼菜,完全把味蕾打開。

怕辣的人請自行退場,哈哈哈哈。

4、 青椒爆肥腸

豬大腸口感筋道有嚼勁,是很多人都愛吃的食材,

選 用青椒爆炒,香鮮微辣,

是非常下飯的一道美味,

而且也是佐酒的美味佳餚。

來自潮汕、廣東和東北的場外支援

1、 生啫肥腸(廣東)

生啫最大的特點是醬味十足,香氣撲鼻。

這道生啫肥腸,使得肥腸全部入味,

特別的廣式味道,

獨具特色的味覺體驗!

2、蒜烤肥腸(東北)

大蒜配肥腸,沒有人可以抗拒,

蒜香味的肥腸,吃上一口,

下飯神器、聚會必備,

帶你享受東北的豪爽與奔放!

3、鹵水肥腸(潮汕)

保留了肥腸的本性,

用特別的潮汕鹵味方式,

讓你不用到潮汕,

也能吃到正宗地道的鹵味。

沒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中國 美食 這樣博大精深,

作為吃貨當然要全部嘗個遍!

不論川還是湘,

黑吉遼還是北上廣,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保證你,

以上內容由豆果 美食 我編寫,轉載請註明出處與作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豆果 美食 』微信公眾號, 美食 天天不重樣!

四川巴中的邱肥腸!品種很多!二十多年前品種更多!多到可以作為一桌全肥腸宴出來!

肥腸,這種食物,在我們這邊不怎麼常見,以前出差的時候,全國各地都跑過,大大小小的飯店也都光顧過,也沒怎麼見過肥腸這道菜。

肥腸應該和臭豆腐一樣,喜歡的人會也特別的喜歡,不喜歡的人聞到味道就想吐,喜歡的人天天念叨,想著法的吃,不喜歡的人,看到不想看到。

在我們這邊,肥腸似乎只有一種吃法,清洗干凈之後放在鍋中和其他五臟一起煮,煮熟之後,切碎混著豬骨湯一起食用。涼拌,熱炒的比較少見。

我認為是北方人最會吃肥腸,北方最常吃的就是溜肥腸,溜肥腸這道菜肥而不膩,滑潤爽口。北方農村還有一種吃法叫「豬灌腸」,在豬腸里灌白面、蕎表面、米面等,這種吃法也叫「肉包面」。在豬腸裡面灌豬血的叫「血腸」,灌肉餡的叫「肉腸」。

⑷ 唐山那個地方鹵大腸好吃

就唐山的那種小吃小吃街上的話那種鹵大腸就很好吃不一定說非要去哪個店裡面吃一般店裡面的還沒有那種街上的好吃

⑸ 鹵肥腸用哪一截腸最好

鹵肥腸用腸頭最好,腸頭最肥、最好吃。

一點異味都沒有,好吃又好聞鹵肥腸的做法

食材用料:

  • 豬大腸一條、鹽一勺、小蘇打一勺、麵粉2勺、白醋一勺、蔥2根、姜一塊、

    干辣椒4個、桂皮一塊、大料2個、香葉2片、陳皮一片、冰糖10克、花椒3克、

    生抽一勺、老抽一勺、料酒一勺、鹽5克。

做法步驟:

【1】要想讓豬大腸做出來的味道比較香,沒有其他的味道,那麼清洗是非常重要的,用麵粉、小蘇打然後充分地用手搓洗干凈,然後倒入清水之後把大腸沖洗干凈,用清水再浸泡十五分鍾;

【2】浸泡好了之後把豬大腸裡面的油脂用手撕掉,隨後再放清水浸泡,同時倒入白醋,一共浸泡十分鍾左右,這能讓油脂得到更好地軟化;

【3】然後把水倒掉,重新倒入清水放鹽、麵粉、小蘇打一起浸泡十五分鍾,隨後用手搓洗干凈就可以了;

【4】起鍋燒水,放豬大腸和薑片、料酒,一起用大火煮開。其他的鹵味調味料也要先准備好;

【5】重新起鍋燒油,放冰糖進去炒化,炒出糖色來;

【6】放蔥姜調味料,還有大料等鹵味料一起進鍋開始爆炒,要讓香味炒出來;

【7】放生抽、老抽、鹽和豬大腸進去,如果是用普通鍋煮的話,那麼需要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小火慢煮才行,如果是用高壓鍋的話,上汽之後壓二十五分鍾就差不多了。

小貼士

  • 製作的時候清洗的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好的話,就算是放再多的香料也還是會有異味,另外就是燉煮的時間一定要保證,要不然做出來的大腸嚼不爛。

⑹ 臨洮縣邊三鹵肉店有賣的鹵肥腸嗎

那邊的豬肉店是非常多的,而且是不非常是最有名的,味道也是最好的一種。

⑺ 濟寧南池附近哪家的鹵大腸好吃

胖媽肥腸,好吃不油膩,喜歡吃五香

⑻ 成都哪裡有好吃的肥腸

1.江油肥腸
武侯區肖家河中街26號(近永樂飯店)
薦燒肥腸 鹵肥腸
2. 巷子肥腸
武侯區一環路南二段磨子橋科華巷(匯川魚館對面)

電話: 028-85220956

⑼ 成都哪裡的鹵肉好吃

1.婆婆紅板兔/嘉州甜皮鴨推薦菜:雞爪、翅膀是的,就是這么「掛羊頭賣狗肉」的小店,雞爪卻好吃到爆,不僅很入味,而且有點辣,每次買30塊錢的才能過癮,下午來晚了就沒得了。地址:水碾河蓉上坊樓下光明路菜市場2.中三院

推薦菜品:排骨、肥腸雖然地理位置頗遠,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再遠都要吃。每天現鹵,吃到就曉得有好新鮮,香味淳厚,肉質細膩。

地址:雙流勝利鎮勝利路3.鄺老二鹵肉店

推薦菜品:豬蹄、排骨這家的豬蹄子是成都數一數二的。蹄子很入味很耙,但是吃起來還是很有豬蹄子的膠質感。鹵排骨是小時候那種最霸道的味道。

地址:金牛區茶店子北街19號4.寬湯湯抄手

推薦菜品:小肚、排骨一家賣抄手的店,但是天堂雞片和鹵菜卻出奇的好吃,鹵菜上桌之前都是切好了到鹵油里冒了一下,很是入味,粘上干海椒面一個字「香」

地址:書院西街38號5.正興張血旺推薦菜品:連肝肉、肥腸鹵過的連肝肉和肥腸再放到鹵水頭冒,紅油拌起,撒點芹菜。連肝肉肉筋韌勁十足、瘦肉彈牙,肥腸也十分入味。對面建發淺水灣的土豪們都會經常開車來

地址:天府大道南延線直走到正興鎮6.張尾巴鹵菜店推薦菜品:豬尾巴、耳朵尾巴鹵得又香又脆,耳朵又趴活,又是河邊上樹林里和朋友一起喝點小酒,啃個尾巴和蹄子,那叫一個爽。

地址:湧泉鎮共耕8組(近大土橋土龍路江安河橋頭)7.胖媽鹵菜

推薦菜品:兔頭、兔腰九眼橋酒吧一條街最出名的鹵菜,鋪位很小,酒吧夾縫間生存,單價5-15元之間,賣到凌晨4點。

地址:九眼橋seven酒吧外面8.鄧老鵝

推薦菜品:鹵鵝、豬天堂鹵鵝是主打菜,吃鵝的地方不多,這家雖說是老鵝但是肉質細膩入味,還有特色的豬天堂也是嘎嘣脆。

地址:郫縣團結鎮白馬村(市看守所旁邊)9.鍾記土鴨

推薦菜品:鴨子、肥腸鹵肥腸每天只賣一個半小時,甜皮鴨味道很正,皮甜肉鮮。鹽水鴨味道與南京鹽水鴨一致。

地址:國槐路903號(川師老校區藍谷地附近)10.丁鹵肉

推薦菜品:鹵土豆、鹵肥腸、鹵腦花曾經是推玻璃車車賣的,現在有鋪面了也乾乾凈凈的,鹵腦花招牌,點都不腥,入口化渣。非常和排骨都不錯,排隊的人全都幾斤幾斤的買,完全不考慮後面的人的感受啊!

地址:錦江區 蓮花西路189號11.青西路鹵肉店

推薦菜:鹵腦花、鹵肉所謂老店熏黑的牆代表了30年老店的經歷。來買的人都是大包大包的,豬尾巴和腦花兒很好吃。

地址:金牛區青西路4號附7號12.江胖哥鹵菜

推薦菜品:排骨、豬腳主要是鹵得很爛,豬蹄啃起來很方便,有點入口即化的感覺。

地址:成華區 光明路蓉上坊1期菜市1樓13.張記鮮鹵坊

推薦菜:豬皮、豬耳朵豬耳朵入味,又脆又香,招牌豬皮油亮亮的看到就瞬間咽口水啊。地址:成華新華公園後門新鴻路小區裡面的菜市場門口14.張麻辣推薦菜:鹵翅膀、芙蓉雞片張麻辣算是老店,看到堆滿雞腳鴨翅的櫥窗,就曉得生意有多好了,最受歡迎的翅磅是特色,再買點小菜土豆、藕配起吃起之爽。

地址:錦江區三聖街12號(近紗帽街)15.溫江天佑祥萬春老鹵

推薦菜:鹵肥腸、鹵豬尾巴肥腸簡直好吃到爆,熱糯鮮滑,一個人都可以吃一盤子,走了還要打包,配起豆漿粑粑簡直就是極品。

地址: 溫江區 萬春鎮春江路1088號(近四川電力學院)16、王媽熱鹵

推薦菜品:鹵大排、肥腸魚他家的鹵菜吃法很新穎,有口小鍋冒熱蘸干碟吃。還有川北的肥腸菜很地道,吃著鹵花生,鹵大排、加上香嘴的干鍋,真享受啊。

地址:雙流縣華府大道一段6號左岸花都

在牛市口有這樣一個小店,靠著鹵菜,屹立了30多年,卻依舊不變初心,保持著曾經的老味道,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慕名前往,老闆每天下午2點開店,還不到點就會有人提前排好隊,還不到7點就全部賣空了,可想而知,是多麼受人喜愛。

他們家的鹵水都是自己反反復復研究,經過了30多年的時間沉澱和步步改進,保持原來的配方上越來越 健康 和好吃。還沒走到門口,都能聞到遠處飄來的陣陣肉香,感覺口水都要滴答滴答流出來了。

鹵菜的品種很多,葷的素的都有,而他家最令人流連忘返的要數鹵肥腸、鹵腦花和鹵肉三個搶手貨了,特別是肥腸和腦花,不到一會兒就空空如也。後來老闆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美味,每個菜品都只能限量購買,免得一些不法商販趁虛而入,但就算是這樣,買的人還是很多,去晚了就沒了。

我本身是一個不太愛吃肥腸的人,因為總覺得外面的肥腸處理的不幹凈,就會有一股子的腥味,但是他家的肥腸真的讓我一個不愛吃非常的人都覺得實在是太好吃了!!!鹵水鹵的肥腸入味,完完全全吃不到肥腸本身的腥味,基本上都是腸頭部分,老闆娘把油也剮的乾乾凈凈的,還笑著跟我說就算隨便挑一節出來,都不會有那種肥泡泡的油在裡面,吃起來相當有嚼勁卻又帶有軟糯感,肉也很厚實,不會說鹵的太久變咸或不夠味,一切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沒有幾十年的歷練,真的做不出來。

鹵腦花雖然看著沒有外面的燒烤腦花上面加上各種配料那麼精緻,但是吃進嘴裡才知道味道真的是一絕,腦花非常的鮮嫩,和肥腸一樣鹵的非常入味,腦花打理的非常干凈,撕了膜去了線,沒有一丁點本身的腥味,口感細膩堪比鵝肝,不管是直接吃還是下飯吃都很美味。

鹵肉應該是每個人吃都不會出錯的一道菜,要是不愛吃肥腸或者吃不來腦花的,那麼鹵肉你一定不能錯過,肉質食材非常新鮮,肥而不膩,非常有小時候家裡吃的的味道。

然而不喜肉卻喜歡啃排骨的我覺得鹵排骨也太香了吧。排骨啃起來脆香脆香的,鹵水都深入鹵到了骨頭里,非常大根,越靠近骨頭的部分感覺越香,再蘸上點海椒面,那個滋味,簡直不擺了,巴適!

作為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肯定是無辣不歡撒,麻煩小土豆簡直是我的取向狙擊,土豆是嬢嬢先煮好來放入鹵水鹵入味了之後,在拌上自家秘制的紅辣椒油,芝麻面面和蔥花,攪拌在一起,外面一層酥脆酥脆,裡面確實很軟糯,完全可以趕上三個特色菜了。

老闆也是性情中人,要是有些嬢嬢來插隊,都是直接不理他們,給好好排隊的顧客裝菜,另外他家雞米芽菜和鹵豬尾巴也是下飯神器。老闆娘還特意告訴我有鹵肉粽,不過數量有限,一般人都不知道,熟客才會主動問起。還不趕快和我一起買好帶回家之後加熱一番,熱氣騰騰的,邊烤著暖氣邊吃著鹵味,生活不要太美好。

個人覺得三聖街焉排骨的鹵味巴適!

謝謝你的提問,希望可以幫到你,成都彭州市的 鹵肉好吃



鹵菜中,豬肉類的鹵制菜品佔了很大的比例,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在鹵菜中,豬肉的各種鹵制方法:
五香類:
此方法可鹵制豬頭肉、豬蹄、排骨、豬肘、五花肉、豬尾巴、後腿肉等
以一鍋熬好的老湯20斤(單斤)計算:
香料: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當歸10,香葉10克,良姜10克,干香菇20克,花椒20克,
配料:鹽300克,雞精120克,冰糖20克,料酒30克,胡椒10克,糖色100克
鹵水製作:
1:豬腿骨5斤、母雞半隻或者一隻都有可以,雞爪或者豬蹄2斤(嫌成本高的,可以用豬皮代替)焯水待用,
2:將焯水後的豬骨、母雞、雞爪或者豬蹄放入25斤水(熬成老湯後20斤樣子),加入生薑100克,蔥100克,料酒150克,花椒、胡椒各1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制5小時左右,即成老湯。
3:用熱水將香料泡半小時,然後再用清水清洗兩三次,洗掉香料的異味和雜質,然後將香料放進老湯里,熬制1小時左右,熬出香味後,加入鹽、雞精、冰糖、糖色調好鹵水味道和顏色,
4:下入焯水後的豬頭肉、豬蹄、排骨、豬肘、豬尾巴、後腿肉等,倒入料酒,大火燒開,小火鹵制1小時左右,先撈出豬頭肉、豬尾巴、後腿肉、餘下豬蹄、排骨、豬肘繼續小火鹵制半小時,然後關火燜1小時左右即可。
醬制類
此方法可做醬豬蹄、醬肘子、醬排骨等
香料:八角30克,草果10克,桂皮30克,小茴香30克,當歸10克,陳皮20克,香葉20克,花椒10克,因為是醬鹵,主要突出醬香味,所以,這里香料就不要太多了。
配料:老湯20斤,黃豆醬4斤,醬油600克,生薑100克,料酒30克,雞精120克,鹽100克
鹵水製作:
1:老湯做法同上。
2:將香料用熱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涼水沖洗干凈,
3:將黃豆醬和醬油倒入老湯中,加入香料包、生薑,開大火燒開,加鹽、冰糖、雞精調味,小火熬1小時,熬出香料的味道,醬鹵的鹵湯就做好了。
4:原材料冷水下鍋,放生薑、蔥,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煮2分鍾,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
5:醬鹵水燒開,下入需要鹵制的原材料,大火燒開,小火燜鹵至軟爛(一般需要3小時左右),鹵湯粘稠即可。
6:吃的時候,淋一點醬鹵汁味道更好


豬下水(肥腸、豬肝、豬肺、豬小肚等)
1:鹵水配製:將五香鹵水舀出一部分,按鹵水和清水1:3的比例兌好:待用
2:大腸,豬肺洗凈,豬肝先用鹽碼味2小時,
3:將大腸、豬肺、豬肝、豬小肚焯過水,下入配製好的新鹵水中,加鹽、雞精調味,另加入八角、桂皮、良姜、白扣、花椒少量,大火燒開鹵水,中火鹵制1小時左右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豬肝最好單獨鹵制。


熏肉製作:
原料:鹵熟的五香豬肉,鋸末、白糖、花椒
1、鹵好的豬肉趁熱撈出,切成10厘米見方的小塊,瀝干鹵汁。
2、厚鐵鍋底部撒層柏木刨花或鋸末,再撒少許白糖,扔幾粒花椒,架上篾子,將切好的肉放在箅子上,蓋上鍋蓋,開火加熱,冒白煙後繼續熏7-8分鍾, 關火熏1分鍾後,開蓋取出原料即可。
涼拌豬頭肉、豬耳朵等
配料:紅油辣椒,復制醬油,鹽、雞精、味精、芝麻、香油、花椒面
做法:洗凈後將豬頭從中一破兩半,並割去耳根洗凈。將放有老湯的鹵鍋上火,放入豬頭,不加任何調料,煮兩小時即可。將浮油撇去,撈出豬頭,放入冷水中浸泡成白色即成。
涼拌時,將豬頭肉和豬耳朵切片,然後加入紅油辣椒,復制醬油,鹽、雞精、味精、芝麻、香油、花椒面,拌勻即可,鹹淡和麻辣口味依個人喜好來定。


紅油辣椒製作:
菜油50斤,二荊條辣椒面4斤,朝天椒辣面2斤,印度椒辣面2斤,去皮芝麻1斤,五香粉50克,姜(拍破)1000克,蔥(帶根)1000克,香菜(帶根)250克,大蒜切片250克,花椒100克,白酒40克
製作方法:
1:將五香粉和花椒用白酒拌勻,
2:菜油燒熟,(280度左右),標准為用勺子舀起油,菜油顏色變成透明白色為准(舀出5斤晾涼備用),
3:待油溫稍降一點,下入生薑炸干撈出,然後下入蔥、香菜、大蒜片炸干撈出
4:重新開火,將油溫燒至280度左右,然後關火
5:芝麻倒入大不銹鋼桶里,待油溫降至180度左右,舀入大約4斤菜油,將芝麻燙出香味,
6:將油溫繼續降溫至140度左右,開始煉制紅油辣椒。辣椒面按每次250克加入。首先將大約250克辣椒面放入桶里,然後加入大約3斤菜油,之後不停的攪動,待油不冒泡了再加入大約250克辣椒面,舀如大約3斤菜油,不停攪動,如此反復的循環下去,直至辣椒面加完,最後倒入剩餘的菜油,期間要一直不停的攪動,
7:待辣椒面完全燙出香味,顏色變成深紅色即可,五香粉,花椒,攪拌均勻,蓋上蓋子燜24小時以上即可使用。

復制醬油製作方法:原料:黃豆醬油1000克,八角2個,桂皮一小片,山奈2個,草果1個(去籽),紅糖150克,冰糖100克,小茴香5克,香葉5片,甘草2片、陳皮小塊,姜50克、蔥50克做法:1:將八角,桂皮,山奈,草果,小茴香,香葉,甘草,陳皮用熱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沖洗干凈待用2:鍋里加高湯100克,倒入醬油,加入紅糖,冰糖,姜、蔥和洗凈的香料,3:大火燒開,然後關小火,熬制原汁的2/3,關火晾涼即可4:不喜歡甜味的,可以減少冰糖的用量

太升路裡面,忠烈祠街有家店,從小吃到大,味道簡直不擺了。現在搬家很久了。但有時候走到那邊都要專門去買一堆回去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