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蒸鹵面的做法是什麼
河南鹵面,又叫爐面、河南蒸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點,它不僅好吃,還省事兒。鹵面是將面與鹵湯混合,使面充分吸收鹵湯入味兒後上籠屜蒸熟。蒸好的鹵面沒有湯汁,香而不膩,干而不柴,百吃不厭。豬肉、豆角、黃豆芽是做鹵面必備的主料。
用料:鮮面條、豆角、黃豆芽、五花肉、姜、蒜、生抽、十三香、鹽
步驟
1、鮮面條上淋點油放篦子上蒸10分鍾,(淋點油是為了面條蒸熟以後不粘連到一起,容易抖散開)。
2、鍋里倒油,油八分熱放姜蒜爆香後,倒入切好的五花肉翻炒。
3、五花肉炒變色後依次加入豆角、生抽、鹽、十三香。(鹽可以多放些,因為面條是淡的)。翻炒均勻後倒入3小碗開水,蓋上蓋子燉3分鍾。
4、放入黃豆芽攪拌均勻。
5、菜炒至七分熟即可關火。
6、這時鍋里的面已經蒸好了。把蒸好的面條放進炒鍋里攪拌均勻,不停的攪拌,使面將菜湯汁完全吸收。
7、用鍋鏟將拌勻後的菜、面盛到蒸鍋里的篦子上,(篦子上放一層籠布),上鍋蒸20分鍾即可。
8、時間到後關火、開蓋,美味極了!配著大蒜吃,河南味十足啊!
河南蒸鹵面的做法步驟
步驟 1准備食材:豆角(中國超市的長豆角買完了,只能用這個短豆角,個人覺得中國的那種長豆角更好吃一點)、黃豆芽、五花肉、西紅柿。
步驟 2蒸面:我們這里沒有鮮面條,我用的是掛面。蒸鍋放熱水,把掛面隔水放篦子上干蒸20分鍾
步驟 3准備五花肉:切片,放入生抽、老抽、鹽、十三香。拌勻待用
步驟 4蒜姜切片備用。另起炒鍋,倒入油,油八分熱放蒜姜爆香後,加入拌好的五花肉,炒至變色
步驟 5五花肉炒變色後依次加入豆角、西紅柿、老抽、鹽(老抽和鹽可以多放些,老抽用來上色,鹽放多點是因為面條是淡的)。翻炒均勻後倒入3小碗開水,蓋上蓋子燉3分鍾
步驟 6放入黃豆芽,攪拌均勻
步驟 7菜炒至七分熟即可關火
步驟 8這時蒸鍋里的掛面已經蒸好了,把蒸好的掛面放進炒鍋里,不停攪拌,使掛面將菜湯汁吸收完全(我用的掛面比較干,所以准備的菜湯汁多些)
步驟 9炒鍋里的菜、掛面完全拌勻後,用夾子把炒鍋里的掛面再放在蒸鍋里的篦子上,菜均勻的鋪在掛面上,上鍋蒸。面想吃軟點的蒸20分鍾,想吃硬點的蒸15分鍾。
步驟 10時間到後關火、開蓋,美味極了!配著大蒜吃,河南味十足啊!
大家好,我是譚譚!
蒸面條做法:
1、面條:
市場購買細面條,或者手擀麵,手擀麵切細為佳。鋁制蒸隔箅子上塗抹一層清油,或覆蓋濕紗布,面條盡量大間距攤開,隔水大火蒸一刻鍾,拿出備用。
2、焯豆角:
蒸面條的水不用倒掉,將切成段的豆角倒入鍋內焯水斷生,撈出來過涼水,控干水份備用。
3、炒主菜:
在鍋內,倒食用油,煸香花椒粒和八角後撈出丟棄,放入姜絲蒜碎炸香,放入五花肉片或肉丁,肉片稍厚,肉丁方塊,肉變色油量增多後,加入豆角翻炒。
4、調味:
由於面條不再加鹽,調味要一次放完,加入生抽,老抽上色,根據面條分量加哦,加入食鹽,十三香,白糖,雞精繼續翻炒。
5、加水合不合適這一步非常關鍵,也決定了面條的口感。煸炒基本斷生後,直接在鍋內,根據面條分量,加入適量熱水燒開。
6、水開後,將備用蒸好的面條下鍋,用筷子緩緩攪拌,讓面條上色和均勻吸收湯汁,最佳的效果是面條吸干湯汁,又不幹澀。
7、這一步是面條入味,攪拌好的面條,重新放入鋁制蒸隔,蒸格可放濕紗布,最好墊放幾片大白菜葉子,拌好的面條碼放其上,隔水悶蓋大火蒸一刻鍾,端出來就可以了。
這就是河南家常蒸面條,色香味俱全!吃過的朋友都可以吃兩大碗哦!喜歡的朋友就跟著譚譚的做法來做吧!
記得關注譚譚哦!謝謝大家喜歡!
一,備料。面條1000克;肉400克;黃豆芽或豇豆角500克。蔥姜、醬油、食鹽、八角、食用油等。
二,製作過程。將面條上籠蒸熟備用。肉切片、黃豆牙焯水(如果是豇豆角就掐成2厘米段焯水),蔥切花、姜切絲。
1,熱鍋涼油,下入蔥姜、八角炒出香味,下入肉片翻炒至出油,添水兩碗煮10分鍾,加入食鹽、醬油調味,下入黃豆芽,開鍋後關火。
2,將蒸熟的面條在菜中拌勻,將鹵汁充分吸入面條中。
3,將拌好菜的面條再次上籠蒸十分鍾關火,將蒸好的鹵面倒入盆中挑散,淋入小磨香油。
每個地域都有自己代表性的面條,河南最具代表的自然是燴面。但燴面的湯考驗火候,燴面的面條考驗技術,所以人們吃燴面,基本上都去餐館里,少有自己做的。
而更家常的面條,鹵面應該更具代表性。雖然叫鹵面,但和更北方的「打鹵面」關系不大,從做法上來看,而更像是蒸面。
鹵面最大的特色,在於它的味道是完全浸入到面條裡面的,然後再把面條蒸熟蒸干,這樣面條就會很乾爽,也特別入味,越嚼越香,吃了便停不下來。我曾一次連吃4碗,比吃自助餐都賣力許多。
那麼,下面開始做吧。
首先是炒料,肉配菜,豬五花、後腿都可以,要有肥有瘦,素菜以四季豆、豇豆、蒜苔、豆芽等為好,它們做好後會軟中帶脆,是最適合鹵面的口感。
第一步很簡單,鍋里放油,放肉炒出油,放姜蒜片炒香,再放入配菜炒均勻。
然後放調料。
老抽醬油,上色用的,因為一會要給面條「染色」,所以要多放一些。
鹽,同樣多放一點,比平時做菜要略咸,一會要用湯汁給面條入味
十三香/五香粉/八角,放其中一種就可以了,鹵面嘛,要有一點香料的鹵香味,傳統通常是放八角、桂皮,我喜歡直接撒一些十三香,13種香料的集合,味道更豐富。
這樣,調味工作就差不多了。
然後加入水,水沒過菜餚四分之三就可以了,這些水是一會用來浸潤面條,給面條入味,水多了味道淡,水少了不足以浸潤面條。
大火煮開後,用中火煮上5分鍾左右。注意不要煮太久,否則湯汁會乳化變濃稠,那最後的鹵面就會很黏不清爽。
然後盛出來,把菜和湯汁分開盛,原因一會就知道了。
這時候終於到面條入場了,一定要用這種軟的鮮面條,而不是那種硬的掛面,而且最好是這種最細的,才比較容易入味。
面條先放進蒸籠,水開後蒸20分鍾左右,一是要把面條先蒸個半熟,二是蒸過的面條更容易入味。
然後就這樣,把蒸過的面條,一批一批的放入剛才的湯汁里,拌勻入味,這個也不要拌太久,大概拌勻後5秒鍾左右就可以了,然後撈起來瀝一瀝表面的湯汁。否則沾裹的湯汁太多,最後最好的鹵面就會很黏。
面條拌勻湯汁以後,就重新回歸蒸籠,先鋪一層面條,再鋪上一層肉菜,反復如此,鋪完為止。
蓋上蓋子,再蒸20分鍾,最後一步蒸,一是為了把所有食材徹底蒸熟,二是在蒸的過程中讓面條完全吸收湯汁,完全入味,同時外層乾燥清爽。
做好了,比湯面乾爽,比炒麵入味,越嚼會越香。
面比較干,一碗番茄蛋花湯是標配。
如果有一頓沒吃完的,下一頓可以炒一下再吃,更香。
大家好,我是小敏,身為河南人,我為大家分享下我們的蒸鹵面條,簡稱蒸面條的做法以及材料:
1:黃豆芽半斤(4人/份)
2:五花肉三兩
3:濕面條1斤半
4:芹菜2棵
5:香菜4棵
調料材料,花生油,鹽,生薑少生,蔥少許,雞精,醬油,味道,十三香調味料
做法:豆芽洗干凈,撈出控水,芹菜洗干凈切成斜條狀,香菜洗干凈備用,五花肉切成,碎小塊兒,准備好鍋啦
起鍋燒油,
⑵ 在山東,上鍋蒸的麵食不一定都叫饅頭!這7種也很好吃
提起麵食,不得不提山東,山東饅頭的招牌,幾乎立滿了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從 歷史 到現在,山東人將麵食做成了五花八門的樣子,特別是上鍋蒸的,不僅僅只有饅頭這種食品;而且「齊魯豬豬俠」發現,就是饅頭也不一定是統一的叫法。
限於「齊魯豬豬俠」的知識層面和見識面,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海涵,或者留言給「豬豬俠」,普及一下知識。「豬豬俠」很期待哦~
這里的「饅頭」概念,是指和饅頭基本一樣的製作方法。即,圈面 發酵 再圈面 上鍋蒸 吃!在這種做法下,筋道的小麥麵粉和生命之源融合,在有力的一雙大手之下,形成了一個個大小均勻,半圓狀的 美食 。倘若在網上推個十幾年、幾十年,柴火大鍋蒸的時候,有與鍋邊相念的部分會產生一種叫「胡噶扎」的 美食 ,嘎嘣脆,是孩童們的最愛,可惜現在吃不到了!
在「豬豬俠」生活的縣城,饅頭還叫「卷子」「餑餑」。其中「卷子」是長方形的,做法和包水餃的時候一樣,用刀切成長方形。而「餑餑」和「饃饃」是饅頭和卷子的統稱,不知道您那裡是不是有這種叫法呢?
先說說「油卷」吧,有些地方也叫花捲,是和擀餅一樣的做法。只不過是再把整張大餅捲起來,用刀切成合適大小後,捏住兩邊一卷,層次分明的油卷就出來了,擀大餅的過程中,可以抹油、撒鹽和蔥花,這樣層次更分明,口感也更好一些。接下來再說說發面餅,我們這邊一般是在面發酵的不好的時候,或者是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將一大塊發面團子均勻攤厚,有的直接上過蒸,有的還做成千層餅。
重點說說「扒拉兒子」,這個「兒」是個兒化音,和後邊的「子」要讀出一種頓挫感來。在俺縣城,最多見的就是「薺菜扒拉兒子」「老豆角扒拉兒子」和「黃西菜扒拉兒子」。這應該也屬於初步加工吧,菜上蘸水,把面均勻裹在菜上,抹上點蔥油、撒上點鹽,蒸出來,能吃上兩大盤子。
花饃饃,「豬豬俠」覺得膠東地區得很好(因為別地方沒在我們縣城賣,咱也不知道)。老遠一看,和生日蛋糕無異,而且在我們這里,很多老年人過生日,送花饃的還是不少的。甚至有些花饃已經成了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固定的門頭和客源。
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不僅好看,而且好吃。綠色的葉子能吃出菠菜味兒,紫色的雲彩能吃出火龍果味兒……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不知道您吃過沒有。
可以說,山東麵食上鍋蒸的,不僅僅叫饅頭,也不僅僅只是饅頭,還有其他的如年糕之類的,「豬豬俠」就不再贅述了。「豬豬俠」才疏學淺,如有遺漏可不要怪罪哦~歡迎大家給「豬豬俠」普及一下您那裡的知識~
⑶ 我國的哪些地區愛吃面條哪裡的面條又最有特色呢
。是面條、包子、饅頭等麵食,很多的湖北人都會習慣性的認為自己晚餐沒有吃飯,骨子裡就會這樣認為,只要吃的不是大米飯,哪些饅頭、包子都不算,湖北的同學,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河南人一直以來多是喜歡吃麵食的,尤其是他們那邊的河南燴面了,我自己也吃過幾次,感覺味道非常的不錯,和陝西麵食是完全兩個味道,其實對於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吃河南燴。
當屬陝西省,本人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在這裡麵食也是多種多樣,如臊子面,油潑面,肉夾饃,牛羊肉泡麵,涼皮,攪團等,多到你數不清,一日三餐都與麵粉有關,像我父親從來不吃造出各種各樣的麵食吃法,白面,粗糧,做法繁多蒸的,煮的,炒的,燜的....無論是什麼面在她們手裡定會變成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美味!一碗好吃的面,這其中就少不了澆面的鹵子,。
⑷ 河南蒸面鹵面的做法
河南面,又稱爐面、河南蒸面,是一個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不僅好吃,還方便。鹵面是將面條和鹵汁混合在一起,讓面條充分吸收鹵汁,然後放入蒸籠蒸熟。蒸面無湯,香而不膩,干而不柴,百吃不厭。豬肉、豆子、豆芽是做面條必不可少的食材。
配料:鮮面條、豆角、豆芽、五花肉、姜、蒜、醬油、十三香、鹽。
步驟
1.在新鮮面條上倒點油,放在爐排上蒸10分鍾。(倒點油,這樣面蒸完就不會粘在一起,很容易抖出來)。
2.將油倒入鍋中。油八分熱,姜蒜爆香後,倒入切好的五花肉翻炒。
3.五花肉炸變色後,依次加入豆角、醬油、鹽、十三香。你可以多加點鹽,因為面條很清淡。翻炒均勻,倒入3小碗開水中,蓋上蓋子小火燉3分鍾。
4.加入黃豆芽,攪拌均勻。
5.將蔬菜炒至七分熟,然後關火。
6.這時,鍋里的面已經蒸好了。將蒸好的面條放入煎鍋中攪拌均勻,不斷攪拌,使面條完全吸收蔬菜湯。
7.用鍋鏟將拌好的蔬菜和面條放在蒸鍋的箅子上(在箅子上鋪一層籠布),蒸20分鍾。
8.時間到了就關火開蓋。太好吃了!和蒜一起吃,滿滿的河南味!
河南蒸面的練習步驟
第一步准備食材:豆子(中國超市已經買完長豆了,你只能用這種短豆。個人覺得中國長豆角味道更好),豆芽,五花肉,西紅柿。
蒸面條:我們這里沒有新鮮的面條。我用掛面。將鍋里的熱水蒸熟,將掛面放在漏勺上干蒸20分鍾。
第三步准備五花肉:切片,加入生抽、老抽、鹽、十三香。攪拌均勻備用
大蒜和生薑切片備用。在另一個炒鍋里,倒入油,將大蒜和生薑加熱八分鍾,加入混合的五花肉,翻炒至變色。
第五步五花肉炸變色後依次加入豆角、西紅柿、醬油、鹽(醬油和鹽可以多加,醬油用來上色,鹽多加是因為面條清淡)。翻炒均勻,倒入3小碗開水中,蓋上蓋子小火燉3分鍾。
加入黃豆芽,攪拌均勻。
將這道菜翻炒至七分熟,然後關火。
第八步這時,蒸鍋里的掛面已經蒸好了。將蒸好的掛面放入炒鍋中不斷攪拌,使掛面完全吸收蔬菜湯(我用的掛面是乾的,所以多准備了蔬菜湯)。
第九步炒鍋里的菜和掛面調勻後,用夾子把炒鍋里的掛面放在蒸鍋里的箅子上,把菜均勻地鋪在掛面上,放在炒鍋里蒸。我想讓軟面蒸20分鍾,硬面蒸15分鍾。
時間到了,關火,打開鍋蓋。太好吃了!和蒜一起吃,滿滿的河南味!
大家好,我是譚譚!
蒸面:
1.面條:
在市場上買細面,或者手工面。手擀麵最好切細一點。鋁蒸箅子上抹一層清油或濕紗布,將面條盡量攤開,放入水中蒸一刻鍾,取出待用。
2.長豆角:
不要倒掉蒸面的水。將切好的豆子倒入鍋中,焯一下,撈出,用冷水瀝干,晾乾備用。
3.炒主菜:
鍋中倒入食用油,爆香花椒和八角,撈出棄去,放入姜蒜絲,炒香,放入五花肉或肉丁,肉稍稠切丁,變色油量增加後放入豆角翻炒。
4.調料:
由於面條不再加鹽,所以調料要一次吃完。加入生抽和色醬油,根據面條重量加入,加鹽、十三香、白糖、雞精,繼續翻炒。
5、加水不合適。這一步很關鍵,也決定了面條的口感。炒好後,根據面條的量,加些熱水直接在鍋里煮。
6.水燒開後,將備用的蒸好的面條放入鍋中,用筷子慢慢攪拌,使面條上色,湯汁吸收均勻。最好的效果是面條吸收湯汁不幹澀。
7.這一步是品嘗面條,攪拌面條,放回鋁制蒸格。濕紗布可以放在蒸箱里。最好墊幾片白菜葉,把拌好的面條條碼放在上面,隔水大火蒸一刻鍾。把它們拿出來。
這是河南的家常蒸面,很好吃!吃過的朋友可以吃兩碗!喜歡的朋友,跟著譚譚練!
記得關注譚譚!謝謝大家喜歡!
一、材料准備。面條1000克;肉類400克;豆芽或豇豆角500克。姜、醬油、鹽、八角、食用油等。
第二,製作工藝。把面條放在籠子里蒸,備用。肉切片,黃豆牙焯一下(如果是豇豆角就焯成2厘米的段),蔥切絲,姜切絲。
1.熱鍋放涼油,放入蔥、姜、八角炒香,肉片炒至出油,加水分兩碗煮10分鍾,加鹽、醬油調味,放入豆芽,煮開後關火。
2.將蒸好的面條在盤中拌勻,將鹵汁充分吸到面條里。
3.將拌好菜的面再次放入籠中,蒸十分鍾。關火,將蒸好的面條倒入盆中,打散,倒入香油。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代表面,河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徽面。但是慧面的湯考驗的是溫度,慧面的面考驗的是技術,所以大家吃慧面,基本都是去飯店,很少有自己做的。
而更家常的面條,面條應該更有代表性。雖然叫面,但和北方的「面帶面」關系不大。實際上,它更像是蒸面條。
面條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味道完全浸在面條里,然後把面條蒸干,這樣面條會很乾很好吃,越嚼越香,吃起來停不下來。以前一次吃四碗,比自助餐辛苦多了。
那麼,我們開始吧。
首先是炒料,肉配菜,五花肉,後腿肉。應該是胖瘦。素菜以四季豆、豇豆、蒜苔、豆芽等為佳。它們煮好後會很軟很脆,最適合面條的口感。
第一步非常簡單。鍋里放油,肉煸炒出油,姜蒜片煸炒出香味,然後加入配菜,翻炒均勻。
然後放調料。
老抽用來上色。因為面條後面會「染色」,所以要多放進去。
鹽,也多放一點,比平時炒菜略咸,然後用湯給面條調味。
十三香/五香粉/八角,放一個就好。面條,有一點點鹵水香料的味道,傳統上用八角和肉桂填充。我喜歡直接撒點十三香,13種香料的集合味道更豐富。
這樣,調味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
然後,加水,水不要超過菜的四分之三。這些水將用來浸泡麵條一會兒,並品嘗面條。水太多味道會淡,水太少不會泡到面。
大火燒開後,中火煮5分鍾左右。注意不要煮太久,否則湯汁會乳化變稠,最後的面條會黏黏的,不爽口。
然後端出來,把菜和湯分開。原因馬上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終於到了面條入市的時候了。一定要用這種軟軟的鮮面條,不能用那種硬邦邦的掛面,最好用這種最細的面條,這樣更容易入味。
先將面條放入蒸籠,煮開後蒸20分鍾左右。一是面條要蒸到半熟,二是蒸出來的面條更容易入味。
然後就這樣,把蒸好的面條分批放入剛才的湯中,拌勻入味。這個不要攪拌太久,攪拌均勻後5秒左右,然後撈起,瀝干表面的湯。不然湯太多,最後再好的面也會粘粘的。
面湯拌勻後,放回蒸鍋,先鋪一層面,再鋪一層肉菜,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完成。
蓋上蓋子,再蒸20分鍾。最後一步是蒸。一是把所有的食材都徹底蒸熟,二是讓面條在蒸的過程中完全吸收湯汁,完全入味。同時外層乾爽清爽。
做好了,比湯面干,比炒麵好吃。越嚼越香。
面是乾的,標配一碗西紅柿雞蛋湯。
如果有一頓沒吃完,下一頓可以炒著吃。味道更好。
大家好,我是肖敏。作為一個河南人,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蒸面條的做法和用料。
1:黃豆芽半斤(4人/份)
2:三兩五花肉
3:濕面重1.5斤。
4: 2芹菜。
5: 4香菜樹
配料,花生油,鹽,姜,蔥,雞精,醬油,香精,十三香。
做法:豆芽洗凈,撈出控水,芹菜洗凈切成斜條狀,香菜洗凈備用,五花肉切成小塊,准備下鍋。
燒開油,
⑸ 蒸包子用什麼地方的麵粉最好
河北省五得利的高筋特精粉不錯,綠色包裝袋那種,山東德州產的面質量好。蒸包子大家都用它。
⑹ 蒸面條是哪裡的特色
蒸面條是華北、黃淮地區的傳統麵食,製作原料主要有五花肉、青椒、白菜、黃豆芽等,口味鮮美,營養豐富。2000年的傳統歷史
主料
豆角600g,豬肉500g,面條600g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姜15g,八角2個,老抽20ml,大蔥半根
做法步驟
1.准備所需的食材:豆角、豬肉、面條,調料:蔥、姜、八角。
2.面條放入蒸鍋中,蒸15分鍾,蒸面條的同時准備菜。
3.豆角掰段後沖洗干凈。
4.豬肉切稍微粗點兒的絲。
5.鍋中加適量油(比平時炒菜稍微多點兒),放入肉炒至變色。
6.把肉鏟到鍋的一邊,放入蔥、姜、八角煸炒。
7.炒出香味後倒入老抽。
8.翻炒至肉絲上色,倒入豆角。
9.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鹽。
10.倒入熱水,大概三小碗。
11.燒開後即可關火(不用把菜燉熟,待會兒還要再蒸)。
12.將蒸好的面條放入菜中。
13.將面條和菜翻拌均勻(一手鏟子一手筷子更方便)。
14.拌好的菜和面條一起放入蒸鍋。
15.蓋上蓋再蒸15分鍾。
16.蒸好即可出鍋食用。
菜品特色
1、面條選用細的扁的鮮面條稍微有些濕潤的,千萬不要用掛面,但也不是水份很大剛擀出來的面條
2、籠屜鋪上籠布,把面條放入,不要壓實,要蓬鬆一些,鍋內放水,大火燒開放入面條蒸10分鍾
3、豆角,蒜薹,五花肉,豆芽挑好,洗凈
4、豆角,蒜薹切2cm的段,五花肉切薄片
5、蒜切碎,蔥斜切片
6、蒸好的面條抖開,鋪在面板上晾涼
7、一小勺食用油均勻倒在面條上,用手拌勻,防止後面拌面條的時候面條弄的濕漉漉的,防水。
8、鍋內少許油燒熱,放入五花肉煸至金黃,撈出備用
9、鍋內的油留適量,下八角辣椒小火煸香
10、轉中火放入蔥蒜炒香
11、倒入豆角炒一分鍾
12、加入豆芽,蒜薹繼續炒一分鍾
13、倒入老抽,鹽,雞精炒勻,加水到菜的3/4處燒開,關火
14、把面條倒入鍋內,用筷子拌勻(按照我說的放水,最後拌好鍋內是沒有多餘的水份滴)
15、拌好的面條繼續放入籠屜,水燒開後再蒸15分鍾即可,面條蒸第二次是入味,另外把菜也蒸熟了。
⑺ 全國哪裡的麵食最好吃
看到我文章的朋友,有陝西的嗎?有到過陝西的嗎?你們有沒有同感,就是陝西麵食無論怎麼吃都感覺不過癮?無論渭南、西安、延安、銅川,還是寶雞、洛南、安康、西安,每到一個地方,麵食都非常豐富,怎麼吃也不覺得膩。特別是西安有個回民街,那裡可以吃到很多品種。在一般小吃中,我最喜歡吃岐山擀麵皮,筋道爽滑、酸辣可口,美得很!
⑻ 哪裡的麵食最出名
一,北京:炸醬面
北京作為首都,老北京炸醬面是它代表性的美食,一大碗面條,再加上濃濃的炸醬,再配上少許小菜,吃著醬香濃郁,特別的爽口!
二,河南:燴面
河南的面條燴面最出名,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享譽中原,尤其是羊肉燴面,更是吃過一次就難以忘懷,能出名也不意外!
三,廣東:雲吞面
廣東人雖然以米飯為主食,但廣東人也會吃面,而且做法更是十分講究,面條要用鴨蛋和面,做好的面條十分有韌勁,吃著爽脆,雲吞用料也要用鮮蝦和肥瘦適中的豬肉攪打成泥,湯底更是用各種食材燉煮出來的,特別的好吃又營養!
四,陝西:biangbiang面
陝西的biangbiang面極具地方特色,因為在做這種面時會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這款面條也油皮面有些相似,這款正宗的biangbiang面它的長度也都非常長,面條爽口又勁道,很有陝西特色!
五,四川:擔擔面
在無辣不歡的四川也有一款非常有四川特色的面條「擔擔面」,因常由小販挑擔叫賣,由此得名!擔擔面的面條細滑,吃起來筋道好吃,而其中的佐料有大家喜歡的芝麻醬,肉沫,紅辣椒油,花椒面,蔥花,蒜末,豌豆尖,芽菜,吃著特別爽口!
六,湖北:熱乾麵
湖北最出名的面條還是得說熱乾麵,它是武漢人的早餐也是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它的面條是鹼水面,口感會更加的勁道爽口,而且燙熟的面條加上芝麻醬和調味料,拌開之後醬香濃郁!
七,山西:刀削麵
對於北方地區以麵食作為主食的來說,山西刀削麵尤其受歡迎,很多地方家裡也都會自己在家做刀削麵,刀工好的廚師還能做到,面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魚兒躍!刀削麵中厚邊薄,稜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
八,上海:蔥油麵
蔥油拌面是非常有名的上海菜,南方雖不以面條見長,但這碗海派蔥油拌面卻是上海人最難舍棄的味道,是用香蔥入油熬至蔥黃味香備用,烹成面澆頭!煮好面條來上一勺蔥油,蔥香濃郁,特別爽口!
九,吉林:冷麵
冷麵是吉林延邊最具代表性的飲食之一,冷麵採用蕎麥面,與小麥面、橡子粉、土豆澱粉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所以面條筋道和富有彈性,再加上各種配菜和冰冰塊,整碗面條口感和口味都十分豐富!
十,蘭州:拉麵
蘭州拉麵是一碗簡單的面條,勁道的手拉拉麵,加上濃濃的牛肉湯,再來幾片薄薄的牛肉,雖然簡單,但不得不說它相當有魔力!紅遍全國,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不論哪個省份,不管哪座城市似乎都有蘭州拉麵的一席之地!
⑼ 安康什麼地方的蒸面好吃啊,在哪條街.想帶回西安給同學.
N多家你自己先去吃在選,古樓街街口有家秦正蒸面旁邊也有一家,小十子有兩家,西大街中醫院隔壁蘭家蒸面解放路口的胡家蒸面,還有城門洞子旁邊那一家名字忘了,西關東關著都有,太多了你也吃不了,蒸面沒有好吃的只有愛吃的自己去選吧
⑽ 哪裡的饅頭最好吃,最出名
饅頭作為一種麵食,自古就很受歡迎。
饅頭是一種傳統的中國麵食,在山東和陝西也被稱為饃。饅頭是由麵粉製成的半圓形麵食,經過蒸制,最初是填充有餡料的,後來把有餡料的成為包子,沒餡料的叫做饅頭。饅頭柔軟可口,對胃很有好處。
4.揉好的饅頭在室溫下25-30分鍾,醒好的饅頭的表面喚醒,光滑而圓滑,感覺非常豐富。
5.醒好後,將其放入沸水鍋中,蓋上蓋子並確認沒有縫隙。火燒開並蒸30分鍾。蒸的時候,請確保將蒸汽保留在鍋中。
6.蒸熟關火,悶3分鍾從鍋里出來。
一般喜歡吃麵食的地方饅頭都好吃,例如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