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代表美味的古漢語有哪些
你好!
滿漢全席
天仙配
美味佳品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Ⅱ 古代形容美味的詞語
沁人心脾
芳香四溢
香飄十里
珍饈美味
齒頰留香
肥而不膩
大快朵頤
食指大動
色香味俱全
垂涎三尺
望眼欲穿
食指大動
玉盤珍饈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鳳髓龍肝
回味無窮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無窮
肉:
肉質鮮美,色澤光亮,口感豐厚,濃油赤醬.
菜:
色澤鮮亮,清脆爽口,滿口清香,唇齒留香.
點心:香糯爽滑,脆嫩可口,
Ⅲ 描寫食品特別好吃的四個字有哪些
形容食物美味的四字詞語有侯服玉食,錦衣玉食,鮮衣美食,美味佳餚,水陸之珍。
侯服玉食 [ hóu fú yù shí ]
【解釋】: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指美味佳餚。
【出自】:《晉書·石崇傳》:「絲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
Ⅳ 什麼是古代形容食物很好吃的詞語
【尺頰生香】:吃過美味之後,牙齒和兩頰逐漸感覺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辭、詩文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2.【齒甘乘肥】:食美味,騎駿馬。形容生活豪奢。
3.【大烹五鼎】:烹:燒煮。古代祭禮,後用以指吃特別美味的飯食。形容生活奢華。
4.【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濃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5.【焚香列鼎】:焚:燃燒,點燃;列:排列。點起名貴的香,擺滿很多的美味佳餚。形容生活闊氣和講究排場。
6.【豐衣美食】:豐厚的衣服,美味的食品。
7.【鳳髓龍肝】:比喻珍奇美味。
8.【甘旨肥濃】:泛指佳餚美味。
9.【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細糧;膏梁:泛指美味的飯菜。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10.【海錯江瑤】:海錯:指海產品種類繁多,後用以指海味;江瑤:蚌屬,肉不能食,但前後兩柱味美,俗稱「江瑤柱」。泛指美味佳餚。
11.【嘉餚美饌】:餚:做熟的魚肉等;饌:飲食。美味的飯菜美食。
12.【嘉餚旨酒】:旨酒:美酒。指美味的酒食。
13.【見彈求鴞炙】:彈:彈丸;鴞:貓頭鷹;炙:烤肉。看到彈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鴞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14.【金齏玉鱠】:古代吳郡製作的一種美味食品,用細切的鮮鱸魚和菰菜攔以調料曬制而成,鱸魚鮮白如玉,菰菜嫩黃如金,因而得名。泛指美味佳餚。
15.【膾炙人口】: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16.【山膚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後泛稱美味。
17.【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18.【食魚遇鯖】:比喻調換口味,使不單調。鯖,魚肉合燒的美味。
19.【食指大動】: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20.【殊滋異味】:奇異的滋味。指美味佳餚。Ⅳ 描寫古代美食的詞語
描寫古代美食的詞語
1.古代形容美食的詞語有哪些一、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豐盛。
現形容食物豐富美好。出處:元·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三牲五鼎供朝夕,須勝似啜菽並飲水。」
譯文:三牲五鼎早晚供奉,必須要比吃豆類和喝水好。二、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餚饌。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譯文:精美的餚饌邀請你吃,千言萬對回答生意。
三、雕盤綺食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出處:唐·李白《扶風豪士歌》:「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譯文:用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宴請客人,好聽的歌和好看的舞蹈伴著香風而來。四、珠翠之珍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譯文:山鵽和鷃雀是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五、水陸畢陳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
形容菜餚豐富。出處:唐·白居易《輕肥》詩:「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譯文:酒杯里滿盛的是美酒佳釀,桌盤上羅列的是各處的山珍海味。
2.古代形容美食的詞語有哪些一、三牲五鼎
原形容祭品豐盛。現形容食物豐富美好。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三牲五鼎供朝夕,須勝似啜菽並飲水。」
譯文:三牲五鼎早晚供奉,必須要比吃豆類和喝水好。
二、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餚饌。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譯文:精美的餚饌邀請你吃,千言萬對回答生意。
三、雕盤綺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出處:唐·李白《扶風豪士歌》:「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譯文:用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宴請客人,好聽的歌和好看的舞蹈伴著香風而來。
四、珠翠之珍
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譯文:山鵽和鷃雀是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五、水陸畢陳
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餚豐富。
出處:唐·白居易《輕肥》詩:「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譯文:酒杯里滿盛的是美酒佳釀,桌盤上羅列的是各處的山珍海味。
3.描寫美食的詞語(20個左右,越多越好)描寫美食的詞語有:八珍玉食、其味無窮、膾炙人口、爽滑酥嫩、肉汁四溢、口感飽滿、回味悠長、軟嫩滑爽、入口即溶、酥脆香口、外酥里嫩、潤滑可口、色香味具全、香氣逼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入口即化、滑嫩爽口、味道香醇、肥而不膩、辣而不燥、鮮嫩多汁。
一、八珍玉食
1、成語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二、其味無窮
1、其中的味道沒有窮盡。形容含義深刻,使人回味不盡,出處:宋·朱熹《四書集注·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
三、外酥里嫩
1、外焦里嫩原用來形容烹飪的食物外表焦脆,裡面細嫩,在網路流行語中,形容遇到一件事情產生很大的感觸意同「被雷到了」。
四、回味無窮
1、指吃過東西以後剩下的味道,比喻事後越想越覺得意味深長,出處:宋·王禹偁《橄欖》詩:「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五、八珍玉食
1、解釋:泛指精美的餚饌,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4.描寫美食的成語1、其味無窮
其味無窮是一個成語,讀音是qíwèiwúqióng,意思是其中的味道沒有窮盡,形容含義深刻,使人回味不盡。
2、垂涎欲滴
垂涎欲滴,拼音是chuíxiányùdī,漢語成語,意思是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也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含貶義)。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3、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成語,出自《禮記·禮運》,形容調味(酸甜苦辣咸)齊全適宜,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心境等。另還有馬志明的相聲《五味俱全》。
4、珍饈美饌
珍饈美饌,讀音zhēnxiūměizhuà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
5、八珍玉食
成語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近義詞為山珍海味。山珍海味是產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貴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窩、魚翅、海參等,在古人食譜上常充主角。
5.形容美食的古詩句關於美食的古詩句:
1、充腸皆美食唐白居易《松齋自題時為翰林學士。》
2、與君美食復甘眠唐白居易《偶吟》
3、葯物扶持美食眠宋陸游《歸三山入秋益涼欣然有賦》
4、或對飲美食宋孔平仲《代小子廣孫寄翁翁》
5、踩壞美食宋郭印《病目》
6、美食身非稼宋李昉《侍郎吟思愈清逸才無敵唱彌高而和彌寡我已竭》
7、美食為我餐宋邵雍《歡喜吟》
8、美食無使饜宋邵雍《偶書》
9、美食不中飽人吃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鮮衣者宋喻良能《菲飲泉和韻》
11、美食大官饌明劉仁本《蕨萁行(閩清縣飢,不報,民采蕨萁為食而多》
12、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14、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15、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16、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17、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18、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
19、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6.描寫美食的詞語句子沁人心脾芳香四溢香飄十里1、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餚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後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鍾的竹筍和豬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一句一美食。「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
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
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里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蒓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蒓羹」。蘇東坡吃到了一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愛好品茗,詩作中也常見對茗茶的贊美,「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園景色。「從來佳茗似佳人」更是與另一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們輯成了茶館茶莊的名聯。
蘇東坡的詩詞書稿,其中有很多與美食有關的佳文,《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2、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餚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蒓」的句子,這「玉膾」指的就是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膾」是切成薄的魚片;「齏」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
「金齏玉膾」就是以霜的後白色的鱸魚為主料,拌以切細了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絲蒓」則是用蒓花絲做成的蒓羹,也是吳地名菜。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即是說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面條是天上蘇陀(即酥)一樣。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葯、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
並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餚。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彘」即「豬」,「彘骨」是豬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烹制或蘸美至極。
此外在詩中稱道了四川的韭黃、粽子、甲魚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
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他總結了選取用蔬菜不要調味,吃起來也很新鮮。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把大如莧實(雞頭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點都寫得非常生動。
《食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鱸肥菰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祖國山河無限好,家鄉父老不患貧。
淡雲出岫刪發何日,也味爭如鄉味醇。」"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3、唐代詩人杜甫雖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許多關於美食的詩。《麗人行》中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的詩句,即為"八珍"。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描寫唐代廚師加工魚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們爭食的熱烈場面。"春日春盤細生菜""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贈衛八處士》)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揮雙刀膾飛金盤白雪高徐州禿尾不足憶漢陰槎頭遠遁逃魴魚肥美知第一既飽歡娛亦蕭瑟(《觀打魚歌》)4、鄭板橋不僅是有名的畫家,而且對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鄭板橋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揚州鮮筍趁鰣。Ⅵ 古代人如何形容東西好吃古人有哪些詞彙來形容好吃的東西
夏天喝酸梅湯是北平各階級人人都能享受的事。徐凌霄《舊都百話》關於酸梅湯有這樣的記載: 暑天之冰,以冰梅湯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鮮果鋪的門口,都可以看見「冰鎮梅湯」四字的木檐橫額。有的黃底黑字,甚為工緻,迎風招展,好似酒家的簾子一樣,使過往的熱人,望梅止渴,富於吸引力……你可能會忘記這個時代,但你,永遠會記住那種味道。
古詩詞描寫起美味佳餚,講真從來不在怕的,色香味的人間煙火,在紙上煮酒烹肉,沏茶待客。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午後來點熱水沖新茶,浮沫如雪,清香怡人。再來點鮮嫩時蔬,招待可愛的朋友。人生真正的味道,還是在於清淡的歡愉呀。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還鄉。
——南宋 陸游《初冬絕句》
鱸魚肥美茭白(菰)爽脆,耐心燒成羹湯,搭配一塊新煎的麥餅。富貴食材不如一口心中最巴適的鄉味。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雨夜隔來春韭嫩嫩長長,剛燒好的黃梁你可要多嘗。你說相逢實在太難了,明朝又隔山嶽,世事兩茫茫。萬語千言,我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舉起酒杯「來,喝酒」。
寫完這些,小米童覺得古人都好厲害
連吃個餅的理由都那麼高端
本小米童也突然詩興大發
你們不許不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