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樣的羊肉最好吃呢
羊肉好不好吃,最主要的要看羊的產地、年齡、食物、水源、品種……
1、產地決定了羊的生活的環境,環境造就了羊肉的品質。
2、羊吃的草好水好,肉質才好,一般高山草原與平原草原相結合,春夏在山裡,到了秋冬季節轉場到大草原。
3、羊的品種也決定了羊肉的口味,還有就是年齡,年齡小的羊肉質鮮嫩膻味小。在新疆有一句話“沒有結婚的羊娃子”!
最好吃的羊肉,完全不需要孜然、芝麻、各種粉、醬油、雞精這些的幫助,甚至連蔥姜都不需要。 只要把羊排用鹽水洗凈,刷上一層蜂蜜,上火烤制,就香氣撲鼻,入口醇香,香又不膩。
② 哪種羊肉最好吃
綿羊與山羊:哪種羊肉最好吃?
「來二斤羊肉。」我們去買羊肉,不論是從菜市場還是超市,很少在問價的時候問到這是什麼羊的肉?是山羊還是綿羊?很多人大概都沒有在意過是這件事。不過,這當真是個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
綿羊肉口感更為細膩,膻氣也比較小,符合大眾的口味。我們從市場上買到的做炒羊肉片、蔥爆羊肉、羊肉蘿卜湯、涮羊肉的羊肉——多是綿羊肉。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吃山羊,或者山羊肉不好吃。
綿羊肉的肉質較軟,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綿羊肉更嫩。而山羊的活動量較大,因此肉質就比綿羊肉更有彈性,也更有嚼頭。山羊肉的彈性使得不少人認為山羊肉做起來容易老,但其實,好的山羊肉嚼上去就是會有彈牙的感覺,這不是老,嚼一嚼會覺得很香。
哪種羊肉最好吃 什麼地方的羊肉好吃
什麼地方的羊肉好吃
新疆,多大尾羊,是全國聞名的優良羊種,其肉是上等的羊肉,就連尾巴油也肥而不膩,深受消費者特別是西北地區的消費者的喜愛。當地人用大尾巴羊肉做成的手抓肉、抓飯等種類繁多的佳餚,款待四方賓客,成為當地特有的飲食文化。新疆的羊膻味較其他地區大,肉纖維感足。
內蒙。
1.烏珠穆沁羊體質結實,體格較大,肉用體型比較明顯。適應性強,適於天然草場四季大群放牧飼養。肉脂產量高,生長發育快,成熟早,肉質細嫩。
2.阿爾巴斯山羊,產於內蒙古高原半荒漠地帶,體格較大結實,結構均勻。繁殖率較低,多產單羊羔,羔羊發育快,成活率高,是一種適應性強,產肉多,絨毛增產潛力大的品種。
3.蘇尼特羊。產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體格大,體質結實,結構均勻,饞肉性能好,瘦肉率高,含蛋白高,脂肪低,膻味輕,各種氨基酸含量較高,正因為這樣,羊肉鮮味濃。內蒙古的羊吃草,吃穀物的都有,肉的膻味沒有新疆的那麼大,最棒的吃法當然是手把肉啦!只需要蔥姜蒜鹽,吃的就是羊肉的鮮味!
寧夏,多灘羊。
灘羊系蒙古羊的一個分支。公羊有螺旋型大角,母羊多無角或有小角。頭部常有褐色、黑色或黃色斑塊。背腰平直。被毛白色,呈長辮狀,有光澤。成年公羊體重47千克左右,母羊35千克。 寧夏也有手把肉,但是口味和內蒙的有所不同。寧夏還有羊肉抓飯,味道也是很贊的
③ 北京幾家好吃的涮羊肉
|| 天橋老金涮肉
搬家擴店後的老金,依然是小胡同里的小門臉。主顧以老街坊鄰居為多,一張嘴都是一口京片子。老少爺們圍著小桌擠作一團,每次鍋子端進端出,伙計都要吆喝著叫大家再側身讓讓,生擠出一條道來。
不分部位,不賣凍卷,甭管牛羊肉,老金家都只有手切一種。羊肉不標榜品種產地,就是每天從廊坊大廠拉回來的,但勝在選肉眼光狠辣,處理得乾乾凈凈。大盤足有八兩,肉片厚實,肥瘦勻稱,涮久了也仍然嫩得驚人,每一口都盪氣回腸。
小料別具特色,是第一代老金、打小在南來順學徒的創始老掌櫃按照當年師父師哥的方子配出來的。大量陳醋打底,偏酸偏稀,但也因此解膩去腥。
地址:西城區留學路46號鷂兒胡同口北20米
|| 老北京豐澤居
1980 年代北京第一批開起來的餐廳之一,如今已迎客30 多年,由年過五十的第二代接手掌管,維持著家庭小作坊的形態,自有一派溫馨。
出於對品質的苛求,店家幾乎對一切工序都事必躬親。鮮羊肉是每天從牛街挑回來的,機切片要自己打卷;糖蒜自家腌制,酸甜平衡清爽可口;小料中的韭菜花醬,是在八月上市時買足量韭菜花,自行打醬;各樣主食麵點也是在後廚現切現烙。
羊肉總體質量出色,手切與機切的部位劃分明確,羊瓜條紋理清晰,肥瘦相宜,嚼勁足。秘制羊肉是近年研發的新品項,用辣椒、孜然腌制一整夜,不蘸麻醬味道也足。
劃重點推薦麻醬糖餅和燒餅,新鮮現做,熱氣騰騰。糖餅上下烙得酥脆,中間柔軟,甜香醇厚。燒餅則勝在層次分明、味道飽滿。
對了,這家店還是人藝劇院的後食堂,話劇迷們可以期待一下和偶像的偶遇。
地址:東城區報房胡同53號(近北京人藝)
|| 裕德孚
簋街上的一家小店,只有7 張桌子。實力派,味道好,刀工妙。羊肉是內蒙閹割的綿羊,都是頭天晚上殺好的,放血氣兒(排酸)也要一個晚上。
黃瓜條以瘦為主,限量供應,一桌一份。這是羊身上最嫩的一塊肉,形狀像小黃瓜。一隻羊就倆後腿,倆後腿外側里就這倆小黃瓜,一條二兩不到,所以連著附近一塊肉一起切著叫黃瓜條。
切肉師傅刀工極佳,每一片都極薄,展開來看是鮮紅亮透。要知道此店所傳承的刀工的祖師爺是當年「京城兩把刀」之一的於德龍。
肉好不怕挑。切肉師傅還教給大家一個內蒙羊肉的驗證方法:把羊肉就著蔥花拌鹽吃。可以吃出羊的原味兒,肉膻不膻,馬上現形。這羊肉如此生鮮坦盪,本鵝當時就棄了麻醬,只品真味了。
師傅推薦小三岔,肥瘦適中。紅的瘦肉似玫瑰鮮薄,白的肥肉如玉晶瑩,入清湯後,施施然漲長,受熱吸水均勻之後,變身肉色凝脂,誘惑尤物,恨不得一口啖之為快。它亦報之以口感綿密,讓人越吃越愛。
常有人以煮過的清湯里是否有沫兒來判斷羊肉好壞。但裕德孚的切肉師傅表示,這未必准確,要是鍋子里的水不開,也會起沫子。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264 號(北新橋十字東)
|| 聚寶源
牛街老字型大小,經久不衰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早上十點半開始排隊,才有機會吃上他們家的鮮羊上腦。要是賴床,好肉就沽清了。
羊肉來自內蒙自有牧場,肉質芳香。鮮羊腱是瘦而不柴、有筋道的嫩。極品鮮切羊肉,刀工見功夫,肉質纖維細嫩體貼,鮮汁滿腔。
雖然老北京銅鍋涮肉一般指羊肉,且只涮羊肉。但作為回族聚居的牛街,其牛也不容錯過。最受歡迎的牛肉是A 眼牛肉,全是冰凍機切。牛肉丸子亦鮮美可人。
限量售賣的燒餅名不虛傳,炸得外酥里嫩,孜然味很明顯,還有一些豐腴不可名狀的香料。前台小姐說是加了羊油,才有這般滋味。
地址:西城區牛街西里商業1號樓5-2號(清真超市旁)
2 | 值得一去
|| 宏源南門涮肉
許多老北京認可的涮肉店,生意火爆,晚上五點半到,就得排上一個多小時。好在有多家直營分店,且食材是由總公司統一配送,品質穩定。
每家分店都有自己的切肉師傅,牆上還掛著宏源集團內部競賽的照片,切肉片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可見對刀工的重視。
拋棄了傳統炭火,南門在銅鍋下支起煤氣灶。清水鍋底也比其他家豐富,蔥段、薑片、香菇、紅棗、枸杞好不熱鬧。點鍋底附送三碟小菜,外加白菜粉絲和凍豆腐,生怕食客錯過了這幾樣涮肉老搭檔。
說起自家出色的原因,店長嗓門洪亮:「羊肉好,小料香」——手切羊肉非常規整,涮起來不碎不散,肥肉嫩而不油,瘦肉纖維飽滿。
羊瓜條是河邊、後海店的限定。機切有多個部位可選,要趁化凍前趕緊涮,不幹不柴,肉香濃郁,在凍卷肉里可算上品。
地址:東城區永內東街東里13號樓-1-2號
|| 日壇涮肉
古典中式裝潢,景泰藍小鍋,外國人大概會喜歡。小鍋用不了炭火,只能點兩個小酒精爐,加熱太慢,羊肉涮起來有些溫吞,不易熟。
鮮羊肉拼盤中的羊上腦和羊腱子還值得一吃,肉色鮮紅,入口細膩。羊瓜條價格不菲,但相當鮮嫩。外脊和不分部位的鮮羊肉肉質則遜色許多。
地址:朝陽區日壇東路9號(日壇公園東側,印度大使館對面)
|| 爆肚金生隆
清朝光緒年間流傳至今的老字型大小,四代傳人的照片就在店內高掛著。爆肚專用調料獲得國家的發明專利,也是店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涮肉底料在於濃厚,爆肚的則講究清爽,且又能掩蓋臟器味兒,遮腥提鮮,便於食客品味到各種肚子的不同口感。
爆肚醬料由第四代傳人親自調配,包括花椒油等用料,甚為神秘。肚仁是招牌,是所有爆肚裡面最嫩的。每盤半斤,要八隻羊才出這一份。
單論涮肉呢,黃瓜條和羊上腦口味適宜,但也不算驚艷。
地址:西城區德外安德路六鋪炕1區6號樓南側
|| 滿恆記
平安大街的這家老北京涮肉很會做生意,把北京特色都搭在一起,銅鍋涮肉、羊蠍子、京式炒菜吃飯全都有,「不務正業」,卻不影響它的涮肉品質。
羊上腦賣得火,還有特別瘦的羊腱子,出品也不輸聚寶源,咬起來更嫩。相比之下聚寶源的肉更厚、略硬。
左:鮮切蘇尼特小羔羊;右上:羊腱子;右下:大刀手工鮮切極品蘇尼特小羊羔後腿
必點推薦:大刀手工鮮切極品蘇尼特小羊羔後腿(喘氣),肥瘦相宜,鮮嫩多汁,毫無膻味,嚼起來倍兒舒服,給貪吃的神經按按摩。
不少回頭客是沖著串兒來的,碳烤串兒要干一些或者糊一些,都可以滿足需求。
牛肉薄切挺好看,但是口感一般。手切牛肉大失水準,硬且難嚼。極品雪花肥牛眼肉因為部位優勢,在嫩度和鮮度上都勝過前者。
麻醬偏咸,但現炒的辣椒油加分:客人出現才炒,剛從鍋里出來裝在碟子里還燙手。辣椒油擱芝麻醬里更棒。
地址: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14號
|| 丁卯涮肉
一家年輕的店,87 年生的倆北京爺們和一北京大妞在最北京的鼓樓大街上開的老北京銅鍋涮肉店。正統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湯底是清水、姜和蔥白,鴛鴦鍋底都算偏離正道;也有加上枸杞、海米、大棗、香菇的,無非是為了提鮮。
而在這家古香古色的北京店裡,老北京湯底指的是羊尾油加啤酒。雖說加羊尾油在北京銅鍋涮肉里也找得到別家,但再加上啤酒,算是創新了。
把京八件碼在雕花擺件上,是此店另一特色。京八件是指北京銅鍋涮肉里羊肉的八大部位:羊上腦、大(小)三岔,羊裡脊、羊磨襠、一頭沉、黃瓜條、羊腱子、羊筋肉。一次就能滿足食客的八個願望,好吃好看又好玩。
羊筋肉口感和味道都最為冒尖,有嚼勁,集肉筋、筋膜、脂肪和肉於一體,直奔「頂香貼骨肉」的境界。
地址:西城區舊鼓樓大街121號
|| 眾宜軒
二環內胡同里的一家店,尋店過程就像是在迷宮里探路。小四合院、京韻大鼓,店家嫌棄北京的水質不夠好,還用農夫山泉來做清湯鍋底,可算用心。
羊是寧夏灘羊,而不是老北京銅鍋涮肉傳統所用內蒙綿羊,膻味更輕。不過千里迢迢運來,價格也會偏貴,別家能吃一桌的錢,這家只夠點兩盤羊肉。
地址:東城區慶平胡同34院
|| 情憶草原
手切鮮羊肉只有一款,切得略厚,有些影響口感。至尊3D 肥羊,是指經過三天三夜排酸的羊肉,比起南方「從農場到餐桌」完全無冷凍的熱氣羊肉,安全性更勝一籌,只是價格也挺至尊。
他們家烤串名聲遐邇,羊後腿肉串和羊上腦肉串,碳烤至琥珀色澤,豐腴多汁,且不加孜然,只用鹽來吊味;配上北冰洋暢快怡人。
地址:東城區光明路甲1號北空司令部東配樓(近龍潭東路)
3 | 不去也罷
|| 洪運軒(北緯路店)
只賣機切羊肉片。肉分三種:普通、半邊雲和精品——精品是老北京獨一份生吃的羊肉刺身,但坦白說,羊肉並不適合生吃,口感差,膻味大,做成刺身無非是為證明羊肉品質而炫技一般的存在。
色澤鮮亮好看,但吃到嘴裡不是那麼一回事。肥肉油膩,瘦肉乾柴,筷子一碰就碎。唯一優點是處理到位,涮了一小時鍋底清亮如初,幾無血沫。
|| 北平三兄弟(簋街店)
老北京涮肉的肉講究立盤不動。肉不注水,頂天立地。北平三兄弟可能為了展示自家肉好,立盤上肉,但就像之前涮羊肉科普里提過,立盤不算能肉好標准。
鮮羊上腦、手切三岔只能說一般。鮮羊瓜條不知為何完全拋棄刀工,弄成厚實串狀,太瘦而柴,失去老北京涮肉的風味。
|| 常贏三兄弟(常營店)
人聲鼎沸,吃起來卻略感落寞。極品羊腱子、羊脊肉組成的極品雙拼,肉質和口感都對不住極品二字。鮮牛百葉也沒能讓味蕾擺脫沉悶,羊肋肉甚至有些膻得慌。
|| 老五四季涮肉(菜市口店)
手切鮮羊肉顏色黯淡,肉很散,筷子一夾就碎。手切肉片兩端有兩條可疑的凹痕,表面又過於平整,懷疑用模子壓過。老五精選羊肉作為店內暢銷的機切肉片,卻在鍋里碎成八段。
唯一在水準線上的是主食。炸燒餅表層酥脆,內里層次分明,而完全不油膩。炸窩頭片酥透,中間一點點軟心,抹上一層臭豆腐,一香一跟頭。
* * *
蔡瀾說烹蝦觀色,是一樂趣。涮羊肉也如是。 木炭、爆火、沸水,鮮紅、淺粉、肉白。
銅鍋、清湯鍋底、鮮羊肉、麻醬、燒餅,齊活?非也,北京銅鍋涮肉還有三件套您落下了。
大白菜、凍豆腐、粉絲才是北京人的正統做派。大白菜是北京人記憶中的唯一青菜,不二選擇。凍豆腐坑坑窪窪的造型就是為了吸收湯里的肉味。粉絲壓軸上場,吸取湯底精華之餘,還負責把小碗里的麻醬給抹盡吃干。
④ 羊肉的做法有很多,你吃過哪幾種做法好吃的羊肉
羊肉,因為能夠遇風寒,補身體,而且對於體虛怕冷,腎虧陽痿,面黃肌瘦,氣血兩虧都有治療和補益效果。再加上它特別適合冬天使用,所以經常被人稱為冬令補品。
第一種叫做板栗燒羊肉,首先我們要將羊肉和板栗處理好,羊肉切成塊狀,而板栗要剝去皮。然後洗鍋燒一大鍋水,放入羊肉,蔥姜蒜,料酒進行焯水,這一步驟是為了更好的將羊肉的膻氣去除。
在煮羊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配料和配菜准備好,先將大蔥切成段,姜切片。准備三顆八角,三片香葉。羊肉大火燒開後直接撈出,洗去浮沫,放在碗中備用。另起一燜鍋,放入羊肉,蔥姜,香料,還有老抽,生抽,料酒,鹽,糖。加少許水,水量不要沒過羊肉,然後大火燒開,燒開後,轉成小火慢燉。
小火慢燉,時間在30分鍾到40分鍾左右即可。在第20分鍾的時候,需要開蓋翻動一下,並且感受一下羊肉是否有燉爛的跡象。時間到後起鍋,可以撒上少許蔥花。
第二道金針菇羊肉卷,這道菜製作起來比較簡單。首先需要准備好金針菇,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多放點金針菇,也可以少放一點。然後起鍋燒水,將金針菇燙熟。確認金針菇屬於八分熟後,就撈出放在一旁。這里使用的羊肉屬於已經切片好的,可以在超市裡直接買盒裝的,也可以去到菜市場買現加工的。
起鍋燒油,放入大蒜,朝天椒,先炒出香味後就放入我們的羊肉卷進行翻炒。看到羊肉卷變色後,就可以放入少許蚝油。最後再將我們的金針菇放入鍋內進行翻炒,金針菇本身會分泌出粘液,所以如果鍋里有少許水,也不用擔心他會炒製成糊狀。最後放入鹽和孜然粉進行調味,如果想吃稍微甜口的,就可以放一些糖,起鍋前放入少許蔥花即可。
第三種就是蔥爆羊肉。首先我們需要准備羊肉,大蔥,大蒜,鹽,燒烤醬,油。將羊肉切成片狀,蔥切成段,姜和大蒜都切成片狀。起鍋燒油,油熱放入蔥姜蒜,然後放入羊肉,如果能吃辣的,還可以放一些小尖椒。放入少許鹽和燒烤醬,翻炒幾下即可。又要注意的是,這道菜全程都要用大火炒制,所以在製作這道菜之前,一定要把配料准備好,羊肉再下鍋。一分鍾不到,就要趕緊把配料放進去,才能夠最快,速度超好。
⑤ 北京有哪些涮羊肉館子的手切羊肉值得推薦怎麼判斷手切羊肉的品質
銅鍋涮肉最忌諱的就是吃凍肉。
凍肉好切片易塑卷兒,滿滿澄澄四五盤上來,吃下去還不解飽,愣是加了二兩面湊肚兒圓,吃完您琢磨,怎麼琢磨怎麼覺著這叫矇事兒。而且你挾凍肉在銅鍋上涮,如果沒個賣油郎的技巧,肉很容易就粘沾在大肚斜面的鍋壁上,內里紅碳一呲,外面焦褐難看不說,烤時候大發了還順著筒子往鍋里掉渣。
所以吃銅鍋涮肉,必須吃手切。
所以如果要吃銅鍋涮肉,牌子最大、名號來順兒的那家,最不讓人來電。雖然遍布京城、雖然當年拍《中華一絕》的時候他們家手切羊肉是12絕之一,但現而今門店眾多,卻沒兩家能把手切切好的,主打的也都是凍肉卷、刨花片。
我覺著非要做火鍋無可厚非,銅火鍋非湊盤凍肉卷子上來,那叫技術不夠。
而如果您要是沒那個刀工切鮮肉,就說自己是凍切,不能冰拔涼的一套盤子裡面血水冰水還在,非管自己叫手切鮮羊肉,那就叫臭不要臉了。
其次是忌諱吃重味。
北京銅鍋涮肉,從來不講究湯料里多少多少味佐料多少多少種中葯,兩段蔥三片姜,好點的弄桶泉水給你攙著桶裝水上,就算相當講究。再多了沒有。
如果多了不為別的,就為遮味兒。
大鍋咕嘟起來之後,湯頭清澄,這也是驗肉的根本。
還有就是吃料,海底撈那種想吃多少吃多少的吃法,不適合吃手切鮮羊肉。北京吃手切也沒那麼多零碎,就芝麻醬為主花生醬為輔(基本上純拿芝麻醬澥的店家已經沒有了,多少都摻點花生醬,確實提香)。
芝麻醬有生醬熟醬的分別。生醬是用香油澥的,熟醬是用水澥的。
如果是自己去澥醬,我個人習慣吃熟醬,水澥分兩過澥,先少水順時針打上勁,再加少許輔料和水澥松。
輔料基本就是韭菜花和腐乳,韭菜花買無鹽的,不然就不要加腐乳了。
醬料再怎麼秘制,這三樣不能少,總量不能多。
至於麻油辣椒油,我個人是不大吃的,蓋因秋冬景天天乾物燥,吃了上邊上火,下面走痔瘡。
您要不是秋冬景天吃的,那您隨意。
第三是忌諱吃的過程里邊加碳。
不是所有的講究都講究越老越好,吃時加碳是又不衛生又敗興的一種行為。
原來講究吃梨木碳,後來一水兒都改新碳,又叫機制碳,沒別的特點,就是耐燒。燒上兩個點還能滾水。
梨木碳和烤鴨用的果木碳不同,這煙不直接和肉接觸,當年的目的也是為了耐燒。
所以如果吃一半發現水不滾,服務員張羅著給你添碳了,甭問,臟了你的鍋子,直接罵他用人家剩下的二手碳給你上的鍋。
北方的銅鍋涮肉,把羊肉分八大部位:
大三叉、羊
⑥ 涮羊肉選羊哪裡的肉好吃
老北京美食——涮羊肉,精細鮮嫩口味好,越吃越過癮!
在北京,「涮羊肉」絕對是人盡皆知的美食,這道菜吃法很簡便,味道很鮮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對其都是相當喜愛的。
涮羊肉,其實也就是現在的「羊肉火鍋」,創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早在18世紀,康熙與乾隆所舉辦的,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中,都有羊肉火鍋的存在,而且受到一致好評,後流傳至市井,被大眾所熟知。
涮羊肉想要做得好吃,與調料是分不開的。涮羊肉的調料,包含了「辛、辣、鹵、糟、鮮」等成分,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香味,令人沉醉。
然後,製作涮羊肉的原料選擇,其實也是有很大講究的,肉一定要足夠的精細鮮嫩,肉片要薄且均勻,涮了之後香而不膻,入口味道純正,唇齒留香。
有關於這款美食的小知識,咱們就不再多說了,下面開始具體的製作教程分享,如果你也想品嘗涮羊肉的美味,那麼就趕快與我一同學習吧,很簡單哦!
【涮羊肉】
食材:羊肉800克、白菜頭(洗凈切成塊)280克、水細粉絲260克、蝦仁10克、羊骨、魚
調料:香菜末60克、腌韭菜花60克、麻醬120克、料酒50克、腐乳1塊、鹵蝦油50克、辣椒油60克、醬油150克、香油25克、醋50克、蔥花60克、姜一塊。
製作步驟:
1、羊骨、魚、生薑加水燒煮,製作成原湯。
2、羊肉先凍一下,然後去除肉頭、邊角、脆骨、雲皮、筋膜,再將其切製成薄片,碼在盤子裡面待用。
3、將蝦仁加入到湯中,火鍋加上木炭,然後將水燒開之後,先下入少量的肉片在湯中撥散開來,涮成灰白色的時候,再蘸著配好的調料吃即可。
4、肉片一定是隨涮隨吃的,切忌一次性加入太多,否則就很容易老化,影響鮮嫩口感,等肉吃完之後,再加入白菜和細粉絲等,作為湯菜去食用。
【文末小貼士】
1、切制羊肉的要求是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羊肉片最好是長17至20厘米,寬3至6厘米。
2、食用時,把火鍋里的水煮開後,投入蔥花、姜絲、口蘑、蝦干、煮沸出味(切忌投放味精),湯鍋內是不加調味料的,所有的佐味都在蘸料中完成
⑦ 羊肉火鍋吃什麼羊肉好吃
選內蒙古集寧產的小尾巴綿羊(即閹割過的公羊)的「上腦」、「小三岔」、「大三岔」、「磨襠」、「黃瓜條」等部位的肉
美味羊肉火鍋
主料:羊肉(瘦) 500克
輔料:白菜 250克 粉絲 250克
調料:芝麻醬100克 腐乳(紅) 10克 韭菜 15克 香菜8克 料酒3克 大蔥 5克 辣椒油 10克 醬油 5克 醋 20克 蝦油 5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選切:選內蒙古集寧產的小尾巴綿羊(即閹割過的公羊)的「上腦」、「小三岔」、「大三岔」、「磨襠」、「黃瓜條」等部位的肉,剔除板筋、骨底等,冷藏在-5℃的冷庫內,或用一層冰一層肉壓12小時(冰與肉之間要襯上油布),待肉凍僵後,修去邊緣的碎肉、筋膜、脆骨等,然後橫放在案板上,蓋上白布(右邊邊緣部不要蓋沒),再用刀切成片,每500克切成長20厘米、寬5厘米的薄片80至100片,切好後碼在盤內。
2.調料:將芝麻醬、醬豆腐(先磨碎)、腌韭菜花、醬油、辣椒油、鹵蝦油、醋等分別各盛1小碗。
3.涮食:在火鍋內盛湯燒沸(湯內可酌加海米和口蘑湯,以增加鮮味)。然後將火鍋、羊肉片、調料碗一起上桌,由食用者自涮自食。先用少量肉片入湯內抖散,當肉片受熱呈灰白色,即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夾出肉片蘸上小碗調料,就著芝麻醬餅和糖蒜吃。在肉片涮食完後,可再將白菜頭、細粉絲(或凍豆腐、豆腐、酸菜)等作湯菜食用。
口感: 肉片灰白,薄嫩,沒有膻味,多種調料,隨意食用。
⑧ 中國哪裡的羊肉比較好吃
現在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除了豬肉是主要的消費肉類之一,現在很多人為了營養健康也越來越偏向於羊肉牛肉之類的了。特別是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吃火鍋自然是少不了羊肉的存在了。而且羊肉所存在的營養物質也是非常豐富的,不僅能夠補體虛、補氣血,同時也能夠達到祛寒冷、健胃開胃、滋陰補腎的效果。
甘肅因為地域跨度非常大,所以從東到西都有品質極佳的羊肉。就比如臨夏的藏系羊,這種羊天生肉制就是非常鮮嫩的,而且膻味兒也特別小,咬上一口湯汁都能夠從肉裡面滲出來。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吃最好吃的羊肉,還應該要去中國的這幾個地方。不僅僅是為了享受美食,同時也領略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
⑨ 什麼炒羊肉好吃
原料:羊肉、洋蔥、蔥、蒜、蒜苗、生抽、老抽、料酒、鹽。
做法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