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陝西哪個地方擀麵皮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陝西哪個地方擀麵皮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8 09:11:24

① 陝西寶雞有哪些美食

如果想在中國找出一個美食大省,那一定非陝西省莫屬。陝西省內的城市有很多,每一個城市都有其代表菜品,美食不只西安才有。而在陝西寶雞,你能吃到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麵食。這些麵食有哪些呢?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陝西省的著名麵食,而在陝西省內,寶雞市岐山縣的臊子面名列前茅 在全國范圍內也十分聞名。正宗的臊子面講究配色,雞蛋的黃、木耳的黑、蒜苗的綠、豆腐的白和蘿卜的紅一起構成了色彩繽紛的臊子面。


臊子面要想做好吃,臊子湯的品質是絕對不能差的,其幾種配菜也絲毫不可含糊。豆腐要煎成金黃色,雞蛋要煎成雞蛋皮,最主要的肉臊子要選用新鮮的豬肉,三肥七瘦,用恰好不過的火候和溫度炒成肉臊子。如此一碗面條,吃一頓也是幸事。


擀麵皮

在關中地區,擀麵皮是一道名小吃,而關中最好吃的擀麵皮,就要屬陝西省的寶雞市,那裡的擀麵皮稱得上是品質優良。尤其是寶雞岐山縣的擀麵皮,稱得上是中國擀麵皮之首,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麵粉經過種種復雜的步驟,洗出麵筋,再運用某種工序將面蒸熟,放涼後即是麵皮。當然了,單純的麵皮也許沒有什麼吃頭,擀麵皮需要花椒、辣子、八角、鹽、糖等調味料來調味。潑入熱油,一股香噴噴的油辣子的香氣就迸發了出來。


攪團

陝西是個麵食大省,除了面條、泡饃、燒餅這些傳統麵食 還有一種美食也是陝西的特色,那就是攪團。所謂攪團,就是用面攪好的面團,攪團的種類有洋芋面、蕎麥面和玉米面等,都是陝西寶雞常見的種類。

臘驢肉用到的驢肉首先要經過精挑細選,選用肥瘦相間的驢肉,加入桂皮、陳皮、白芷等調料的腌制。味道鮮香味美。臘驢肉除了直接吃,還可以用來做菜、燉湯等。最好吃的吃法就是,夾在火燒里吃,那樣是最美味的。

② 陝西眉縣有什麼特色小吃及特產

1、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是陝西省著名的漢族麵食小吃。被譽為北方麵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

2、攪團

攪團為陝西特色吃食,定義為「用雜面攪成的糨糊」,在二十世紀年代可以說是農家的救命飯。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攪團從何時起源無從考證。



3、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流傳於陝西西府地區漢族傳統風味的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調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

4、眉縣草莓

眉縣草莓協會成立於2001年4月,帶動眉縣草莓產業從百畝地種植規模,發展為上萬畝的大產業,會員從十幾人發展到315人。

協會下轄有草莓協會專家大院、草莓批發市場(面積40畝),建立優質草莓示範基地2000畝,被省、市命名為省級科技示範基地和市級科技示範園,協會建立了草莓專業合作社,並注冊了「槐香牌」草莓商標,產品通過農業廳「無公害認證」。

5、眉縣紅提葡萄

眉縣橫渠鎮紅祥村是紅提葡萄種植基地,從2000年開始引種栽植紅提葡萄,經過生長掛果證實,屬紅提葡萄優生區。紅祥村已發展紅提葡萄2060多畝,干雜鮮果1000多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眉縣

③ 擀麵皮都說陝西最出名,那麼有什麼秘方嗎

陝西的涼皮種類很多,外地人可難區分,我知道的陝西涼皮包含洗面涼皮、麻醬涼皮、擀麵皮,漢中熱米皮以及秦鎮涼皮。種類很多,我後面會一一介紹,今天主要來說說岐山寶雞擀麵皮的製作流程。

岐山擀麵皮,源於陝西岐山寶雞,岐山的擀麵皮鼎鼎大名,幾乎陝西的年輕娃們沒有不知道的,很多大人也喜歡吃擀麵皮,因為這擀麵皮就跟辣條很像紅油透亮還勁道。就算外地人來了,吃一次就會喜歡上,回家鄉還要帶上幾包的擀麵皮。所以擀麵皮只要給它一個機會,它就能上天的。今天陝西青鳥餐飲給喜歡岐山擀麵皮的娃們出一招,學會自己做,然後出去賣!

7.蒸制麵皮,把制好的麵皮放入籠中蒸40分鍾,筋道、柔軟的岐山擀麵皮就做好了。

8.切擀麵皮,切成手指粗的長條,將秘制的調料和辣椒油,酸辣爽口的麵皮就做好了,香滴很。

擀麵皮辣椒油的製作:

1、選擇品佳味香,營養豐富,辣味濃郁,色澤紅亮的辣椒,遵循傳統工藝,在鐵鍋中用小火,將辣椒慢慢碾碎。

2、將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

3、加菜籽油燒至十成熱關火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上述調料面加入小伙慢慢熬制,加熱至十成熱後再關火靜置到不冒油煙時,分成三次倒入辣子面,每次都要充分攪動避免糊鍋。

4、辣子油不冒泡時,倒入幾滴岐山食醋,辣子會沸騰冒泡一股香氣騰起。激香的後辣子色澤更加鮮紅油亮,也有氣味飄出來。

5、辣子油激像之後加入少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加了白糖的辣椒油外觀會更加漂亮,在拌麵皮的時候也都會粘在上面十分的好看!

6、做好的辣椒油涼下來之後密封保存,靜止一夜顏色更佳。

小貼士:油潑辣子的油溫一定要掌握好,溫度低了潑不出辣椒面的香味,溫度高了又會讓辣椒面容易焦糊,前面不熟練的老鐵們可以用溫度計。油潑辣子應該是「油,鮮,香,辣」的效果。

④ 西安涼皮哪家最好吃

沒有最好吃!只有適合不適合你的口味!下面是西安涼皮的幾個流派。

秦鎮米皮

南門外南關正街上的薜昌利,土門小樹林的史玉林,建西街老吳家和吳升都不錯。如果去秦鎮吃推薦橋西頭獨一味,老街呂家

這家天順涼皮曾和魏家涼皮門店緊挨,又和拴馬樁擀麵皮互為同行,是大學南路比較有名的涼皮小店。雖說歷經過一次搬遷,但味道經久不衰,經營多年來還逐漸在種類上增加了冒菜、砂鍋等吃食。

天順家的擀麵皮切得較細,麵皮筋道,軟硬適中,配菜爽口,汁水酸辣濃郁;大米皮滑溜軟糯;炒涼皮調料給的足,吃起來都特別香。

大學南路的這家拴馬樁擀麵皮是總店,另外西安街頭還有他們家眾多分店,可以說生意很是紅火了!對於重口的人來說,拴馬樁擀麵皮從色澤上就更勝一籌。噴香的調料汁鮮紅油亮,攪拌均勻吃一口,有嚼勁的擀麵皮更帶味。總的來說,西安的每家店涼皮都大同小異,選擇你最喜歡的就好。

⑤ 正宗的擀麵皮到哪裡學

建議正宗的擀麵皮到陝西寶雞地區學習。擀麵皮是陝西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小吃,以西府寶雞地區為最佳。擀麵皮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的特點。其中寶雞岐山擀麵皮於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正宗的擀麵皮到哪裡學

寶雞岐山人的擀麵皮做法具有特色,其它地方的米麵皮和釀皮是把面調成糊狀,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

而歧山擀麵皮是先擀成面再蒸,蒸熟後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基本和米麵皮一樣,只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

⑥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陝西人主食是吃麵食的,他們的飲食也會因為地域的不同,和其他地區的人有所不同,下面就為大家分享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1

大皮院

大皮院是西安回坊內的一條街道,東接西華門大街和麥莧街,西至北廣濟街,長是398.5米。 在這不長的巷子里,卻有著各種不平凡的美食。

大皮院一共有四條小巷,分別是張家巷、李家巷、劉家巷、綢皮巷。 不過這些巷子現在都是死巷。

永興坊

永興坊是唐長安城108坊之一,這位置可是唐太宗時候魏徵的相府,位於小東門里西北角,緊鄰城牆。明清以來,這個地方被稱為「鬼市」,是西安著名的舊貨交易、古玩市場。

不過現在啊,這里可不再是「鬼市」啦!在這小東門口這個通衢之地, 重建了仿古的社區——永興坊。 專門展示陝西省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文化。當然,裡面的子長煎餅、漢陰炕炕饃、柞水洋芋糍粑, 這些特色美食可別忘記嘗嘗。

西羊市

西羊市位於鼓樓以北,東起北院門,西至廟後街東口,長是419米。 今天的西羊市已是西安著名的回坊小吃旅遊一條街,不僅在西安本地赫赫有名,就連很多外地的吃貨們對其大名也是如雷貫耳。

早在元代,這里就已是「羊市」, 解放前,西羊市是一條普通的居民巷。改革開放後,因為臨近鼓樓和北院門, 在民族特色小吃的帶動下,西羊市越來越紅火,現在已是西安旅遊和美食的名片。

回民街

回民街,指西安回民聚集的地方西安本地人稱之為「回坊」,也叫「坊上」。 是西安小吃最集中的街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這里本地人扎堆,載滿幾代人的回憶。

粉巷

當年這里就是以賣胭脂而得名,在這里,時尚和傳統混搭在一起。 傳統的小館子和新興的,時尚餐飲混搭在一起。 並且,這里的美女帥哥也總是絡繹不絕的穿梭在這條巷子,如今的它依然古都的一顆時尚明珠。

灑金橋

為南北縱街,南起大麥市街北口,北至蓮湖路中段的老關廟,什字正南,長800米。 在南宋和元代稱為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橋,後改為灑金橋。

這條街距離北院門很近,但街兩邊的小吃一點也不輸給北院門。 網紅金家蛋菜夾饃就在這條街。

大車家巷

你知道粉巷,卻不一定知道大車家巷,這條長不過800米的巷子。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被路邊停著的汽車塞得滿滿當當,而大車家巷與粉巷的交匯處,可以說,是聚集了整條巷子的人氣。

你能想到的市井美食,這里幾乎都有。這里還被稱為麵食者的天堂,你想吃的麵食這里都有。

順城巷

順城巷環繞著古城,世事的換遷,為這里蘊育了道之不盡的歷史文脈。 它是城牆跳動的血脈,串起了書院門、碑林,東岳廟,大明宮多處古跡,歷史與文化融為一體。

在西安,順城巷也是個神奇的的存在,這里特別適合散步遊玩,厚重的歷史文化里,還裹挾著濃濃的煙火氣息。 不少讓吃貨們high翻的美食,都坐落在這里。

東木頭市

東木頭市東起東廳門,西至南大街,全長890米。 是原來的'唐長安城皇城少府監處,宋代時稱菜市,金時稱草場,明時這里成為府城的木頭市,枋板市,故更名為木頭市。

明末,因其與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頭市相對,改稱為東木頭市。這里的小吃琳琅滿目,一定不要錯過!

北廣濟街

北廣濟街位於西大街中段路北,南北縱街,長791.5米。 隋唐時期,北廣濟街所在位置,大致在長安皇城承天門街的北段,街北頭北側有唐承天門遺址。

這段小道看似不起眼,躲在華麗麗的高樓叢中,但卻是老西安力薦的清真美食集散地。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2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

1、漢中麵皮(Hanzhong Mianpi),是陝西省漢中市的一道特色小吃;相傳該菜品的歷史始於秦漢時期,做法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上籠蒸成薄皮兒,趁熱抹上菜籽油,切成條狀,依個人口味調入油辣子、味精、精鹽、醋、醬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

2、甑糕(zèng gāo),陝西人一般稱其為jìng gāo,是西安、關中地區、晉南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蒸制而成;有的會加紅豆、葡萄乾等置鐵甑上蒸制而成。

3、臘汁肉是陝西(西安)馳名的地方特色小吃,早在戰國時期,便以寒肉稱之,唐代謂之臘肉。臘汁肉色紅、晶瑩光亮,食之肥而不膩,瘦肉無渣,食罷濃香經久不散。

4、鍋盔(英文:guokui),又叫鍋魁、干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以及甘肅省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5、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面條,廣泛流傳於甘肅、寧夏、山西、陝西一帶。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可選用芹菜、白菜、薺菜等葉類蔬菜。

陝西小吃都有哪些地方3

陝西最具特色的小吃有哪些

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多用於早餐,裡麵食材眾多,營養豐富,湯汁濃烈,味道鮮美,香辣適口。吃時配以麻花或者烙餅,非常果腹耐飢,是陝西人的一道尋常早餐

葫蘆頭

葫蘆頭: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像葫蘆而得名,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豬肚等豬下水。吃時將饃掰成碎塊,配以糖蒜、香菜、醬辣子,鮮香滑嫩,肥而不膩。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陝北的名小吃之一,將洋芋切成絲伴以乾麵粉蒸制而成。

楊凌蘸水面

楊凌蘸水面面和湯是分開吃的,吃的時候從大盆裡面挑出寬且勁道的面拉到湯中,夾著面一口一口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面分盆裝,越嚼口越香

陝西biangbiang面

陝西biang biang 麵食陝西關中傳統特色風味麵食,是傳統的陝西褲帶面,因製作的過程中 biang biang 的聲音而出名。將上等的精麵粉手工拉成長寬筋道的面條,加上小蔥、醬油、辣椒面等用熱油潑制而成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傳統麵食,尤以岐山的臊子面最為正宗,臊子面的面條筋道,一般手工擀制而成,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岐山臊子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

乾縣豆腐腦

乾縣豆腐腦屬於「乾縣四寶」之一,不僅豆腐腦細膩,香辣可口,且營養價值極高,以「酸、辣」為特色,是補品中的瑰寶,也是人們常食用的早餐之一

黃桂柿子餅

黃桂柿子餅,是一種柿子和面製成的風味小吃,是臨潼特產「火晶柿子」製作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鮮亮,甜而不膩

泡泡油膏

泡泡油糕是三原有名的特色小吃,餡料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製作而成。色澤乳白,綿軟甜香,糕面蓬鬆起泡,入口即化

陝西 花饃

陝西花饃是一種享譽中外的民間藝術品,表現了淳樸善良的農家婦女們的心靈手巧和藝術想像力,陝西尤以關中地區的出名。其講究很多,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祭奠祖先、老人過壽、小孩滿月等用,還可以食用

黃桂稠酒

黃桂稠酒:將米製成酒,是一種最古老的轉化藝術。黃桂稠酒色白如玉,汁稠似乳,濃郁醇香,喝起來綿甜爽口。稠酒的酒精含量很低,所以不管老幼婦孺皆可飲用

牛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是獨具西安地方特色的的小吃。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已經成為陝西名吃的「總代表」。吃時配以糖蒜、醬辣子,味道聊咋啦!

肉夾饃

肉夾饃是在西北地區民間廣受歡迎的一種小吃,臘汁肉夾饃也是西安的著名小吃。饃香肉酥,回味無窮。那色澤、那氣味、那肉質、那味道怎一個「美」字了得。我比較喜歡吃的是老潼關的肉夾饃,因為它的餅是酥的非常好吃。

涼皮

陝西的涼皮味道繁多,有麻醬涼皮、秦鎮涼皮、漢中涼皮、岐山擀麵皮和麵筋涼皮等,做法各異涼拌時各具特色,味道也不近相同,但都以酸、辣、香為主。

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因用蕎面製成因而得其名,它不僅有特殊的香味,對身體也是大有益處的。蕎麥最降氣寬腸,涼拌蕎面餄餎離不開三樣:油潑辣子、蒜和芥末

甑糕

甑糕作為一種早餐,每天早上大街小巷都有售賣,物美價廉,棗香撲鼻,綿軟粘甜,可滋補強身,不中益氣,到現在都非常想吃的

陝西 油炒粉

顧名思義將涼粉炒制而成,在平底鍋內將豬油燒熱,將切好的涼粉放入鍋內,加入蔥花和調料不停翻攪,直至金黃滾燙,越燙越好吃

驢蹄子面

驢蹄子面形似驢蹄子,吃上口感筋道,有「驢」一身倔勁,其方法非常簡單

攪團

一般為農家飯,製作時一端拿麵粉,一端拿擀麵杖,將麵粉均勻的放入開水中,同時不停的攪拌,加入開水直至沒有小疙瘩,一鍋攪團就做成了。攪團吃起來比較講究,醋水要有香油、辣椒、蒜泥、薑末、芝麻、韭菜等

粉湯羊血

粉湯羊血為普通老闆姓所喜愛,仍舊保留濃厚的民間食品風格。陝西人喜養羊,喜食羊。

陝西 軟香酥

是陝西名點,逢年過節必送禮品。軟香酥色澤金黃,看著令人食慾大開,吃起來入口即化,皮酥餡香,尤其紅星軟香酥

石子饃

石子饃是陝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風味小吃,將其放在燒熱的石子上烙制而成。油酥咸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

水晶餅

水晶餅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膩,糖重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

漿水魚魚

漿水魚魚是一道著名的陝西風味小吃,其實並不似魚,形似蝌蚪。一般有白面、玉米面和澱粉3個品種,可熱吃也可涼吃,味道非常鮮美。特別是夏季吃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可緩解夏季煩躁,酸辣爽口是夏季提升食慾的最佳美食

陝西 鍋盔饃

鍋盔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風味麵食,用精麵粉,壓桿和面,淺鍋慢火烘烤而成。為陝西「十大怪」中的一種「烙饃像鍋蓋」,干硬耐嚼,香醇味美,夏季加上綠辣子更是美的沒話說了

空心掛面

陝西張家山鎮的空心掛面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族小吃,莖直中通,光潔度好,耐煮,煮後不渾湯,美味非常好。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

鳳翔西府臘驢肉

西府臘驢肉是陝西寶雞鳳翔縣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驢肉 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對於積年勞損,久病初愈,氣血虧虛,短氣乏力,食慾不振皆為補益食療佳品

⑦ 陝西有啥好吃的

陝西有啥好吃的

陝西有啥好吃的,很多人對於陝西還是比較喜歡的,而且陝西省民俗文化民俗和文化,有時候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許在你家樓下唱著你聽不懂但又覺得厲害的旋律的大爺就是漢調二簧的愛好者甚至從業者。以下看看陝西有啥好吃的及相關資料。

陝西有啥好吃的1

1、肉夾饃

肉夾饃是陝西省的傳統特色美食之一,不同的地區品種也有所不同,有臘汁肉夾饃、肉臊子夾饃等,肉夾饃不僅在陝西非常有名,而且聞名全國,揚名海外,深受人們喜愛。

2、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起源於陝西省渭南市,其歷史十分悠久,是從古代的羊肉羹演變而來的,是將饃掰成塊後加入熬好的羊肉湯即可,吃起來肉爛湯濃,肥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3、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也是陝西省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涼皮是用小麥粉、米粉或澱粉製作的,品種非常多樣,製作方法也有所不同,調拌也各具特色,有麻醬涼皮、麵筋涼皮等。

4、臊子面

臊子面是陝西省的一道的傳統特色麵食,其歷史十分悠久,約起源於商周時期,臊子就是肉丁,除了肉丁外,,面中還配有雞蛋、木耳、胡蘿卜、豆腐等,味道十分酸辣可口。

5、岐山擀麵皮

岐山擀麵皮是源自陝西省岐山縣的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唐朝,是由冷淘面演變而來的,其麵皮選料精良,製作工藝嚴謹,吃的時候加上油辣椒、香醋等各種調料調拌,口感極佳。

6、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源自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是使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純手工製作的,面條柔韌,吃起來口感極佳,深受當地人和各地遊客們的喜愛。

7、金線油塔

金線油塔是源自陝西三原地區的傳統名小吃,創始於唐朝,是用上等麵粉、豬板油等原料製作的塔狀麵食,吃的時候放在鍋中蒸熟,拌上蔥節、甜面醬等,別有一番風味。

8、葫蘆頭

葫蘆頭是源自陝西西安的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北宋時期,是以豬大腸和豬肚等主要原料製作的,和羊肉泡饃的吃法很像,都是將饃掰成塊後倒入熬好的湯一起吃。

9、餄餎

餄餎也是一種麵食,在陝西、山西、河北等地都非常流行,面條是使用豌豆面、莜麥面、蕎麥面等製作的,比一般的面條更粗,煮熟後配上豆腐、肉、蘿卜等做成的臊子,非常美味。

10、甑糕

甑糕是陝西西安、關中、晉南地區都非常流行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不能錯過的十大西安美食之一,是用糯米、葡萄乾、紅棗或蜜棗等製作而成的,味道十分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陝西有啥好吃的2

一、肉夾饃

美食第一名當屬肉夾饃。

肉夾饃即肉餡的夾饃,這是兩種食物的組合、臘汁肉和白吉饃,也是中國漢堡。白吉饃入口香酥,外皮鬆脆,內陷綿軟,而用豬肉做成的臘汁肉,肥而不膩,汁香肉嫩,相傳臘汁肉是由三十多種調料配製而成,配上陳年老湯,讓肉質軟糯,色澤紅潤,風味醇香。

肉夾饃雖看似平常,卻要講究吃饃的姿勢,正確的吃法,才能讓肉夾饃唇齒留香。正宗吃肉夾饃要水平拿饃,從兩側先吃,可以讓肉汁充分浸入饃中,不讓肉汁外流。現在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肉夾饃,但其中的肉餡相差很大,所以,這也是西安肉夾饃最讓人戀戀不忘的地方。

二、涼皮

之所以把涼皮和肉夾饃放在一起,那是因為他倆才是最好的搭檔。吃一份肉夾饃不夠,吃兩份肉夾饃又有點膩,那就來碗涼皮吧!

涼皮也是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屬於漢族的傳統美食,特別流行於北方地區。涼皮的種類很多,有米皮,有麵皮,還有釀皮,「筋」、「薄」、「細」、「穰」是涼皮最大的特點,口味酸香鮮辣,隨意搭配。有人覺得涼皮就是夏天吃的,這就錯了,一年四季都是涼皮的季節,冬天如果感覺吃涼皮有點涼,可以換成熱湯拌,也是桌上佳品。

三、羊肉泡饃

西安有二泡,其一便是羊肉泡饃。羊肉泡饃又稱羊肉泡、煮饃,主要是由羊肉、粉絲還有烙餅組成。古代的羊肉泡饃是進貢給皇帝的,又稱作「羊羹」,如今,已經演變成了全民皆可食用的全民食品。

羊肉泡饃遍布陝西各地,但最有名的當屬西安。好吃的羊肉泡饃對技術要求特別嚴格,不僅豬肉的工藝要講究,連泡饃的手法也講究,饃要掰得越小越好,才能更入味。饃筋光滑,肉料湯濃,美味之餘還有暖胃功能,讓人食後回味無窮。

四、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便是另外「一泡」了。

葫蘆頭泡饃也是西安特有的風味小吃,這是一道「誆人」的美食,無論是食材還是做工,都跟葫蘆沒有一絲關系。葫蘆頭泡饃的主要食材是豬大腸和豬肚,用其熬制的湯放入做好的饃,湯鮮肉嫩,滋味濃香。

五、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又稱八珍湯,是西安本地的名小吃。它不同於河南的胡辣湯那麼簡單,肉丸胡辣湯又可以叫做蔬菜牛肉丸子湯,它的原料主要有牛肉、土豆、蓮花白,也可以放入胡蘿卜、芹菜等。

肉丸胡辣湯在冬日的早上最是吃香,即使寒風刺骨,喝上一碗胡辣湯,便覺一股暖流下肚至全身。吃前還可以澆上油潑辣子,配上鍋盔,美美的早餐就開始啦!

六、臊子面

臊子面的重點不是面,而是湯,臊子湯是臊子面的靈魂。

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上好的臊子當然要選擇肥嫩帶皮的豬肉,七分瘦,三分肥,炒好的肉丁再配以豆腐、雞蛋、木耳、胡蘿卜、蒜苗等,五顏六色,既好看又好吃。

七、Biángbiáng面

有多人和我一樣,是因為名字而愛上這道美食的',一碗面只有一根面,便是這道美食的特色之處。

Biángbiáng面又稱褲帶面,是陝西特有的名小吃,這是通過手工拉成的長寬厚的面條,在製作過程中,會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因此而得名。

「油潑辣子Biángbiáng面」是陝西流傳很久的老話,油潑辣子和褲帶面是絕配,拉好的面條,配以青菜、醋、醬油、花椒等佐料調入湯面,撈入面條,淋上合口的辣子油,再以熱油淋上,酸辣鮮香,這一根面條就可滿足一天的熱量了。

八、鍋盔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

鍋盔像鍋蓋,這是對鍋盔最真實的寫照,鍋盔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就像是鍋蓋一般。鍋盔雖看似厚實,但入口內酥外脆,香氣四溢,有「同車異座,未見其饃,便聞其味」之說,如此可見鍋盔之香。

古代戰爭時期,便用鍋盔當做干糧,易存放,干硬耐嚼,掰開一點一點地吃,是越嚼越多。延續至今,已然成為名滿華夏的著名小吃了!

九、甑糕

甑糕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名小吃,以西安和關中最為正宗。甑是一種古老的蒸器,用之蒸糕不僅味美,更是古韻猶存。

甑糕的主要原料是紅棗和糯米,糯米和紅棗相間,紅白相間,形色俱佳。甑糕既可以熱吃,也可以涼著吃,老幼皆宜,味道醇厚,作為冬春的早點,更是佳品。

十、賈三灌湯包

都說西安是麵食的天下,如果不喜歡干硬硬的面餅,那就來嘗嘗這灌湯包吧!

賈三灌湯包是西安名頭最大,字型大小最響亮的小吃之一。來到西安,必然要嘗嘗這人人稱贊的最正宗的清真灌湯包。

賈三灌湯包是清真食品,一般是牛肉或者羊肉為餡,尤其是牛肉灌湯包最為人喜愛。熱騰騰的包子,就像是薄薄的油紙一般,吹彈可破。吃的時候千萬不能著急,先涼一涼,再蘸上醬料,連皮帶湯的一起送進嘴中,湯鮮肉嫩,樂在其中。

陝西有啥好吃的3

1、肉夾饃。陝西招牌小吃,陝西最重要的名片之一,世界聞名遐邇,肉夾饃在陝西有很多種類,西安臘汁肉夾饃、臘牛肉夾饃、老潼關肉夾饃、岐山肉臊子夾饃、麻辣肝子夾饃、豬頭肉夾饃、驢板腸肉夾饃、孜然肉夾饃、粉蒸肉夾饃等等。各具特色,各具風味。

2、陝西涼皮。涼皮和夾饃堪稱絕配,涼皮的主要特點、白、軟、香、薄、勁、光。歷史久遠,在陝西涼皮的種類也有好幾種,岐山擀麵皮、秦鎮米皮、漢中熱米皮、麵筋涼皮、麻醬涼皮、彬縣御面、懶涼皮等等。可以涼拌也可以熱吃,口味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拌制。夏季清涼解暑,冬季解饞過癮。

3、牛羊肉泡饃。泡饃在老陝特別流行,其中清真味的牛羊肉泡饃最受大眾歡迎,吃牛羊肉泡饃,饃要自己掰,掰得越碎越好,加上細滑的粉絲,配上熬煮的濃湯,來幾片肉片,配上幾瓣糖蒜和辣子醬,刨著吃,越吃越美,讓人回味無群。

4、葫蘆頭。泡饃的一種,葫蘆頭特製豬大腸,吃葫蘆頭泡饃主要吃的就是一口葷,配上解膩的糖蒜和增味的辣醬,鮮香滑嫩,肥而不膩,味道剛剛好。

5、biangbiang面,陝西八大怪之一,面條寬得像褲帶,名字字體比較復雜,biangbiang面的主要經過揉、搓、擀、抻、甩、扯等幾個步驟製作而成。陝西人喜歡將biangbiang面搭配上油潑辣子一起食用,面勁,辣子香,吃著特別帶勁。再加上自己喜歡吃的臊子味道更絕。

6、陝西餄絡。餄絡面被譽為北方三大麵食三絕之一,與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麵齊名。在陝西餄絡的吃法有很多種,有干拌的、葷湯的、涼拌的、雜糧的、純白面的等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西安餄絡、藍田餄絡、淳化餄絡、渭南餄絡、韓城餄絡、榆林餄絡等。在所有餄絡中蕎面餄絡最受大眾喜歡,尤其是羊肉臊子配上蕎面餄絡,最受食客追捧。

7、臊子面。陝西人喜歡吃面,臊子面家家會做,其中岐山臊子面最為有名,講究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等幾個特點,湯多面少,吃面不喝湯,俗稱一碗香,一個人吃十多碗也不算多,除了寶雞岐山臊子面,還有西安臊子面,陝北臊子面、咸陽匯通面、哈水面等均屬於陝西臊子面。臊子的食材豐富,有葷有素,廣受大眾喜愛。

8、鍋盔。陝西八大怪之一,鍋盔像鍋蓋,陝西的鍋盔主要以大、厚、重、干、酥、香為特點。耐存放、易攜帶、頂飽扛餓,外脆里酥、麥香味十足。其中乾縣鍋盔最為有名。鍋盔的吃法花樣眾多,可煮、可泡、可燴、可炒,你最喜歡哪種吃法呢?

9、千層油酥餅。陝西傳統烙餅,色澤金黃、層次分明,製作千層餅需要經過和面、制酥、做餅、煎烙。吃著脆而不碎、油而不膩。

10、金線油塔。陝西風味中的上乘面點,油塔線條分明,絲絲纏繞,蒸出來之後松軟綿潤,油而不膩,搭配泡菜、甜醬、蔥白、杏仁甜漿,清爽利口,別是一番風味。你覺得怎麼樣呢?

⑧ 手把手教你做出陝西特色小吃擀麵皮的正宗做法,勁道爽滑又好吃

手把手教你做出陝西特色小吃擀麵皮的正宗做法,勁道爽滑又好吃。擀麵皮是陝西地區特有的漢族名小吃,尤其是以西府寶雞地區的為最佳,寶雞岐山擀麵皮早在2011年就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擀麵皮是關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陝西岐山的擀麵皮和麵筋皮子的做法有些類似,相同的是都需要先和面、再洗麵筋、澱粉漿沉澱,不同的是擀麵皮還需要將洗沉澱後的澱粉漿發酵並擀制麵皮,而麵皮皮子可以直接用澱粉漿蒸麵皮,擀麵皮口感吃起來要比麵筋皮子口感硬而且更有彈性一些。

准備食材:

和好的面團、清水、酵母粉、八角、花椒、生薑片、花椒、食用油、辣椒面、白芝麻、鹽、陳醋、生抽、白開水、味精、綠豆芽、黃瓜絲

具體做法:

1.我這個面是提前和好的面已經醒了有半個小時,現在洗麵筋,倒入水後,過上5分鍾開始洗面,這樣的話洗面的時候手不容易滑,就這樣用兩手抓著面團一直洗,洗到水濃稠的時候,把水倒入另外一個盆里。

2.面盆里倒入清水繼續洗,把裡面的澱粉逐漸稀釋出來,換水次數少了,洗出來的麵筋比較粘,換水次數合適的話,洗出的麵筋才筋道,口感才好,一直洗到水比較清澈的時候麵筋就洗好了。

3.這個就是剛才洗麵筋倒出來的水,面水放置沉澱兩個小時左右。

4.現在把洗出的麵筋放蒸鍋上蒸15-20分鍾,蒸熟的麵筋拿出來晾涼備用。

5.這個面水已經沉澱的差不多了,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只留沉澱下來的面水,把剩下的面水攪一攪,用過濾網過濾一下。

6.在面水裡加些酵母粉,一般的話酵母粉倒進去會充滿整個水面,攪拌均勻讓它發酵,常溫下的話得一個晚上。

7.蒸熟的麵筋用手撕成小塊備用。

8.准備一個調料盒,裡面放入八角、花椒、生薑片,放鍋里煮10分鍾左右。

9.現在准備油潑辣子,碗里放兩勺辣椒面、一小勺白芝麻,用熱滾滾的花椒油潑一下,等涼了後加適量的鹽,用勺子攪拌均勻。

10.剛才煮好的調料汁倒入碗里放涼備用。

11.另取一個碗裡面倒入陳醋、生抽、白開水,然後加熱一下備用。

12.面水已經發酵好了,倒掉最上面那一層清水。

13.把下面的澱粉攪拌均勻,倒在鍋里,鍋里不用加水,開小火,一直攪拌,攪著攪著會越來越稠,這里攪這個的時候家裡有鐵鍋的最好用鐵鍋,不銹鋼鍋是不行的,弄完這個之後,洗鍋的時候才發現我的鍋漏底了,攪到這種不粘手的時候就好了。

14.現在在案板上刷一層油,把這個揉光滑,分成幾小塊,然後揉成長條狀,用手按壓按扁,在上面刷層油,盤子里也刷層油,再疊放在一起醒5分鍾左右。

15.剛才的調料汁涼了,加點鹽、味精。

16.現在把這個用擀麵杖擀成麵皮。

17.擀好後放在盤子里,每一層都要刷油,擀好三張就放蒸鍋上蒸,大約蒸8分鍾左右。

18.擀麵皮蒸好後等它晾涼,涼透後捲起來用刀切成寬窄相同的條放碗里。

19.碗里放點綠豆芽,這個綠豆芽在開水裡煮過了,加點麵筋、黃瓜絲,還有前面准備好的調料汁和辣椒油,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了,咱們今天的擀麵皮就做好了,非常復雜的工序,把這個分享出來是想讓大家都了解下擀麵皮的傳統製作方法,喜歡的朋友不妨在家自己試下。

⑨ 撩滴狠的陝西美食(2)——涼皮之擀麵皮

上一篇講了西安戶縣秦鎮的米皮,這一篇我們來講講擀麵皮。

米皮,是用大米做的,麵皮,是用麵粉做的。

麵皮也分好幾種。最常見的是洗了麵筋的麵皮。先和好面,然後放在水裡像洗衣服那樣搓洗,洗出來的麵糊,就是用來蒸麵皮的主料了。洗出的麵筋,放蒸籠里蒸熟,或是放水裡煮熟,然後撕碎,和麵皮一起調味吃,是老陝們夏天最常吃的一道美味了。

還有一種是不洗麵筋的麵皮,直接和好麵糊,然後舀一勺麵糊在蒸麵皮的工具里,放滾水裡蒸幾十秒就好了,調上各種調料,就可以開吃了。

但麵皮中最為有名的當屬擀麵皮了!它是陝西地區特有的漢族名小吃,尤以西府地區,也就是寶雞一帶的擀麵皮為最地道,寶雞岐山擀麵皮在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寶雞岐山人的擀麵皮做法和上述兩種麵皮的做法都不一樣。它是先將和好的面擀成薄麵皮,然後再上籠蒸,蒸熟後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或者是旗子塊的片狀,加上一把麵筋,豆芽、黃瓜絲,再調入鹽、醋及秘制的辣油、調料水,吃到嘴裡咸香酸辣,口感筋道,有嚼勁,讓人食慾大開!

作為一個地道的老陝吃貨,在西安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西安街上隨便一家有名的軍軍擀麵皮、彬彬擀麵皮、或是魏家涼皮店裡賣的擀麵皮都一樣的美味、一樣的性價比極高。炎熱的夏天,來一碗筋道酸辣的擀麵皮,再就著一瓶冰鎮過的冰峰,真是 聊咋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