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是特別能吃辣,大家推薦一款好吃又不辣的火鍋底料唄
如果不能吃辣的話,可以吃一些三鮮鍋底或者是選擇西紅柿鍋底,這些鍋底都不是特別的爛,而且營養更加豐富,滿足吃火鍋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更加的有多樣的選擇。身體也更加舒適一些。
2. 到宜昌旅遊,有哪些本地特色菜和菜館推薦
1.魚腥草,或稱節節根。
2.臘肉,炒臘肉或者加橙皮煮臘肉。
3.豆腐乳
4.炸廣椒
5.懶豆腐
6.魚糕(枝江、宜都)
7.野菜餅
8.漆油炕土豆
9.長江魚,比如江鰱火鍋等。
到宜昌 旅遊 你可以去CBD小吃街
每天下午飯點之後,多多少少會去小吃街走一遭,那美味的小吃,好吃的不得了!
有朋友來找我玩,我必帶上他去小吃街品味不一樣的"舌尖上的宜昌"
正餐過後又餓了,咋辦?不用說,去小吃街吃宵夜啊
已經有無數個美妙的夜晚,在這條街上我尋覓到滿足我味蕾and胃的delicious小吃了。所以我為大家篩選了幾款最值得可愛的你小試牛刀的美味
最先推薦的肯定是色香味俱全,香辣可口的大豬蹄子了號稱宜昌最好吃的何記烤豬蹄,當然周記烤蹄王也是一絕。
網紅烤麵筋你確定不來30串,好吃又如此實惠,親愛的你,還在等什麼,快行動起來吧。咦咦咦,忘了忘了,還有不甘落後麵筋大王
鐵板鴨腸,好吃的程度我不說你也知道,看它一旁垃圾箱里的簽子你就知道其美味的價真貨實了
我最愛吃的還數圍爐鍋盔啦,各種口味,吃的你飄飄欲仙。
那黑不溜秋的是啥?當然是大老遠就能聞到的長沙臭豆腐了
除此之外還有東北烤冷麵,標頭烤肉,烤魷魚,大叔鐵板小串等美味小吃.........
我吃過還想吃的就是回味蘿卜店了,這里的菜品多不勝數,主要是這里還可以試吃喲,想想沒付錢就能吃到美味的小吃,那感覺,爽的不要不要的!
再者就是出神入化的烤酸奶,第一次吃,除了驚訝,都是滿滿的甜蜜回憶呀。
最後我想介紹下最近新來的水果撈,水果新鮮可口,好吃的不得了
去達CBD除了最直接的打的,還可以在南苑或者圖書館前面乘坐23路公汽。交通選擇也是多樣
另外CBD除了小吃街,在CBD商業中心裡還有很多火鍋店,服裝店, 娛樂 城等好玩的地方,CBD可謂是宜昌最繁華的地方,這里啥都有,只要你想的到,這里就能買的到。在它周圍還有兒童樂園,這一好玩的地方,裡面的游樂設施多不勝數。它的不遠處,另一好玩好吃的國貿也在那裡。
竟然沒人答,這兩天看 美食 探店的看的多了,突然覺得宜昌就挺好吃的,我想吃的一個不落。
說不上深藏不漏,就是經常吃的,隨便整理一下吧
早點:
在福綏路那塊,挨著的有不少早點,都不錯。
1、老房子,很多年了,環境一般,因為我不吃肥腸所以我一般都吃牛肉面,口味偏咸,配個煎雞蛋和米酒,宜昌的面口味偏重慶一點,比武漢的牛肉麵明顯要麻一些。
2、芳媽面館,離老房子不遠,走過去拐角就是,都是老店,想吃哪家隨便挑一個
3、胡記包子,排隊的人很多,經常都是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買,我每次去吃面也吃不下包子,但是都會買幾個帶回去給我媽吃。素菜餡的也很多人買,我不記得味了,反正我喜歡吃牛肉餡的。帶我老公去吃過,他一個河南人出國了有次跟我說,宜昌那包子真好吃,北方沒有辣包子!
4、毛記鍋貼,我覺得可買可不買的那種,正常水準吧,我吃過最好吃的鍋貼可能還是南京的,我老公堅定不移的覺得洛陽的那家鍋貼最好吃。
再就是解放路那一塊
5、聞丑香,其實也不算解放路那,就在那一塊吧,說實話,這個很火,但是我沒吃過,離我家很近,但是由於我媽說它不好吃硬是不想去,我每次早上好不容易爬起來就想吃老房子。。所以竟然一次都沒吃過,我覺得有興趣的可以嘗嘗,畢竟還是挺多人覺得不錯的
6、雲南砂鍋米線(致祥路),在鄭信記的對面,我覺得這家沒有隆康路的好吃,等下會說,但是料還挺足的,我爸媽都挺喜歡吃的,其實我最愛的米線是我上高中經常吃的東門那裡的,但是拆了以後我就不知道他們家去哪了。
7、中山路老字型大小熱乾麵,這家也有點年頭了,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按兩算的,反正我同學北京回來過年,大年初幾我倆一大早起來,他點名要吃這家熱乾麵。以前一中沒搬的時候,校門口旁邊的熱乾麵是大家公認好吃的哈哈。
8、桂花大餅,第一次是聽我爸說的好吃,我以為是甜的酥餅,結果是嗨大一個肉餅,我覺得一般般?但是真的排隊的人很多,我能吃到一個虧的是我爺爺大早上起床去排的,他們都覺得好吃!
9、阿信鍋貼,鍋貼不說驚為天人還是比較好吃的吧哈哈,好像他家其他的也不錯,能吃挺多樣的。
10、抻條面,我覺得這個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意思,畢竟我第一次去,被我高中同學誇的天花亂醉的,我一吃,就這?但是也開了蠻久的,有人喜歡吃筋道的面的話應該會喜歡的,因為我還是喜歡吃細面啊可能有點品嘗不出來,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味道~
11、中山路湯包,這也是個老店,反正我覺得挺好吃的,我就很愛吃湯包!!!哪怕它皮不算薄我也覺得很好吃!!就是那種記憶中的味道(我好像有點理解喜歡抻條面的朋友了
再就是隆康路和其他地方的早點了,其實過了這一塊的我不是太熟了,畢竟早上起床很難啊
12、隆康路米線館,改名叫盛雲米線館了嗎?我看大眾有點懵。好久沒吃了好想這個味兒啊。雖然我依然覺得我吃過最好吃的米線在西雙版納!!!但是宜昌這家的三鮮,牛肉都不錯!
13、仙一品,也在隆康路,我應該吃過但是我忘了味道了,反正也挺多人愛吃的,畢竟離我家遠,我去隆康路吃完米線我也吃不下包子了
14、肖家巷的各路早點,其實我都叫不出名字!因為這就是我經常吃早飯的地方,我一般就是走到那想吃啥就點啥,我覺得干拌面油條豆漿都不錯!
15、皇婆面館,這也是我同學告訴我的,太遠的早點對於我來講,都只是耳聞。。。
16、劉雙香辣牛筋面,上了早餐中國的,有機會我回去也想嘗嘗,就是又離我家太遠了!
17、老趙豆餅,我好像只在宜昌吃過這種豆餅,好吃,比豆皮好吃!!!我喜歡這種外殼脆的。
其他餐館,竟然不知道先說哪一家了
1、程記重慶麻辣燙,在cbd後面,我小時候吃的麻辣燙就是這樣的,一大鍋你要什麼,人家拿出來放你碗里,真的好吃,我每次回去必吃!!!但是我一般只吃素菜和火腿腸這種,這種小店的肉我覺得不太好吃。
2、重慶老地方串串香,他家的腌菜花飯一絕,哈哈哈哈哈超級好吃,我們每次幾個人去吃串串就是為了吃花飯!
3、好可惜啊,我在武漢最愛的燙鍋鮮竟然關門了。給它留一條紀念一下,燙鍋鮮的蘸料真的很好吃,鍋底沒有味道吃的就是牛肉的嫩。
4、一刀鮮,前幾天看到一個外地朋友發朋友圈去吃一刀鮮了,我心中還很驚訝這都能找到。我們高中同學以前常吃的館子,後來吃的少了,不知道味道還是不是沒變,想吃家常菜,不錯的。
5、九宮格重慶老火鍋,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家,在萬達一直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了,同學帶我去的,油重就是重慶的感覺哈哈,辣度我們點的微辣我覺得還好。其實以前高中包括大學前幾年愛吃的都是解放路的德庄和仔兒火鍋,現在都不行了。
6、慈媽屈媽,實惠好吃,我們大學應該還在那裡聚過餐。
7、咖喱匠,算是高中的回憶吧,第一次是有次運動會溜出來同學帶我吃的,一進門拐到廚房的後面,坐在那裡感覺別有洞天,心裡想宜昌還有這么有趣的飯店。那時候一份20多塊吧,學生黨勉強吃的起,我自己也帶了不少朋友去吃過。最愛吃兒童套餐,後來非兒童不讓點了,再後來,很久沒去了,有次去很多人吸煙就一頓飯吃的有點難受了。
其實上學那會吃咖喱還有另外一家長勺子,現在也沒了,長勺子比咖喱匠貴,有錢同學請我去我才吃,也和同學吃過薩瓦迪,不算難吃吧,現在吃咖喱飯都是在家自己做了,超市賣的咖喱塊也挺好吃的。
8、天上飛,實名便宜的蒼蠅館子,最早也是我爸聽別人說好吃叫我們去吃的,我媽喜歡那個牛肉節節根,然而我不吃節節根。。
9、22公司烤牛肉,我同學住在那裡,有次去她家玩就帶我吃的這個,吃的很舒服
10、世榮鴨三套,沖鴨!也是我同學帶我吃的,最愛鴨翅!很入味,吃完了也可以下菜,其實和鴨火鍋差不多,雖然我在武漢吃過那種干鍋鴨翅也超好吃。
11、向小福鐵板燒,這個我沒吃過,因為有次去三大約了人吃這個被放鴿子了!但是我在武漢吃過一個這樣的鐵板燒好好吃!!!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也蠻好吃!
12、朱哥板栗,老牌子了,真的好吃,比別家的板栗確實賣的貴些,但是很甜又很糯啊,上學的時候每次走之前都會買點帶著車上吃。
13、鄭信記,也是老牌涼蝦,現在彭桂花也挺好喝的,其實我覺得只要紅糖味給足了都挺好喝的,以前喝五毛一杯的不好喝主要是寡淡寡淡的。
14、香脆坊,cbd後街的亭子那,我是真的喜歡他家的泡菜!!!!口水都出來了!!酸缸豆,蘿卜,還有魔芋干,我媽覺得他家的魚也好吃!!我經常買份泡菜買份奶茶然後去程記吃麻辣燙。
15、程記對面的有家烤冷麵也蠻好吃的!!不知道叫啥名,好像就那一家吧,挺多人買的!
16、胡姐蘿卜餃子,其實我個人不愛吃這個,但是作為本地小吃,又上過電視,反正挺出名的了,可以嘗嘗。
17、大聖燒烤,有可能我在武漢吃的燒烤太多了在宜昌始終沒吃到啥特別好吃的燒烤,大聖算是那種中規中矩的,鍋貼還挺好吃的,我同學愛吃巴比客優,以前吃過解放路教堂那裡那家,感覺就那樣吧。然後一中人愛吃一撮毛哈哈。張師傅燒烤好像也還行,我不記得我是沒吃過還是忘了味道,喬葉龍開來宜昌了,我只吃過武漢的店子,不過這種連鎖的就是味道都差不多,不難吃吧。我滿腦子都記得武漢的燒烤,對不住。
18、陳記重慶美蛙魚頭,我愛牛蛙!!!!希望有朝一日哥老官能進駐宜昌!
20、非常肥腸,我是個不吃肥腸的人,我吃過這家的別的菜,當然我同學覺得肥腸好吃嘻嘻嘻,很久以前吃的了,不知道現在味道咋樣。
21、黑子餐館,好像也不在了,留個紀念吧,初中就聽說了,高中畢業有次去西壩玩完同學帶我吃的,那時候覺得還挺貴的,論斤稱的活魚,很好吃。
22、福廚,福廚從初中開始就吃過挺多次的了,現在算是店越開越多吧,我媽最愛那個剁椒魚頭,我不記得我最愛什麼了,以前吃菜的品種不算多,但是味道確實不錯,晚上還有廣式點心,推著車那種。
23、紅星酒樓,老店子了,好一口螺絲。
24、魚豆吉,這個其實挺大眾的了,也算是宜昌特有的吧,菜品鍋底都不錯,豆漿鍋底竟然出乎意料的有味道。
25、羊魚鍋,得勝街那裡,老一中的後面,我記得第一次吃是同學過生日,好像也是我第一次在上學的時候喝酒?吵吵鬧鬧的,好像也是第一次吃羊蠍子。後來隔了很久去北京吃過一次羊蠍子又才記起來我是吃過這東西的。我覺得味道不錯,有點辣。
26、矮子餡餅,西陵後路這家!!!真的巨好吃!!想念這一口酥脆的餅皮!我帶去實驗室,辦公室,我同學同事都說好吃,讓我忍不住心飛揚。
27、老宜昌椰子蘿卜餃子面窩,其實我不知道這家叫啥名字,但是我看地圖應該差不多在那,是個流動小攤,因為我不愛吃蘿卜餃子不知道味道咋樣,但是她的芍面窩和面窩很好吃啊,高中放學我回家吃飯前經常先買一個墊肚子哈哈。
另外還有一些連鎖就不說了,海底撈,黃記煌,集漁,青瓦炭,蛙來噠,譚鴨血,袁老四,小龍坎,奈雪,樓蘭之類的,大家也基本都吃過。
不知道宜昌哪家小龍蝦好吃啊!!!我從武漢有時候回來想找家好吃的小龍蝦好像一直找不到!!!
有挺多菜色其實沒推薦到,我吃烤肉日料海鮮西餐這些還是偏少,烤肉吃不太出來哪家好吃不好吃,覺得都差不多吧。。另外一般常吃的也在家附近,有些遠的地方其實吃的少,大家有好吃的也可以告訴我,我回家就去吃!!!!
宜昌位於鄂西南,飲食受恩施和重慶等地的影響,造就了宜昌獨特的飲食文化,也出現了挺多好吃的菜和小吃,當然每家店的口味風格也存在著差異。
一、節節根節節根在宜昌人的餐桌上挺常見的,有的人喜歡吃,有的人聞到節節根的味道就跑的遠遠的,對與我來說夏季沒有節節根的餐桌是沒有靈魂的。有涼拌的,和肉類一起快炒的,做成醬的等。
二、炕土豆炕土豆是宜昌一到風味名吃,也是一道宜昌特色菜,採用高山洋芋,把土豆削皮洗凈,放入鍋里炕,加菜油炕,等表面金黃後放鹽,蒜末、小蔥,辣椒粉等。
3、清江魚頭
宜昌特色菜,每個餐館都有自己的做法,下面我推薦宜昌幾家特色民間餐館,做宜昌地方菜很地道。
1、天上飛地址:宜昌市西陵區珍珠路22號(三江橋頭張記干鍋對面)
入口有個鐵梯子上去,,不過有點陡,不想爬的親們,可以從旁邊的一條小小巷子走樓梯上去,這家店年代很久了,價格便宜,分量十足,現在也成了宜昌網紅店。
圖為特色菜-節節根牛肉
圖為特色菜-糖醋帶魚
在喧鬧的城市,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吃飯,享受生活挺好的,竹子、桃花相伴左右,挺舒服的。
1、福廚
宜昌人民的集體記憶呀。上菜速度快,價格便宜,味道不錯,菜單上的菜比較少。典型的家常菜館。推薦土菜缽,特別香,拌飯特別好吃。剁椒魚頭!招牌菜!首先魚的質量特別好,另外是用黃椒做的剁椒,菜的色澤和香味更恰當(不像在北京吃的剁椒魚頭覆蓋了一盤的紅椒,逗我呢這是水煮魚頭吧)。還有一個土家特色菜就是合渣了,豆製品做的,挺清淡的,在辣菜中有助於去油膩之感。
2、廚子印象
一家比較有特色的菜館,CBD夜市街一條巷子進去,便宜,味道也不錯,凳子還是弄的板凳,餐桌弄的也是傳統四方桌。推薦菜品,涼面,我是認真的,味道真的不錯,還是用鐵盤裝的。
3、黑子餐館
宜昌人吃魚聖地,位於西壩吃魚一條街。全部的餐廳都在江堤上搭的棚子,可以看江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標准宜昌魚火鍋,味道絕對贊。雖然這一家火到爆,但是旁邊幾家我們也去吃過也不錯。如果實在沒有耐心等待,就去旁邊幾家吃。魚種推薦除草魚以外的各種,基本上江鰱和黃骨頭(學名叫黃顙魚)都可以,土豪可以肥魚嘛。
4、李二鮮魚火鍋
吃魚的地方咯,去魚缸那裡自己選魚,然後師傅撈起來後用篩子把魚打暈,稱重計價,然後就拿進去殺了,的確非常新鮮,魚肉質量不錯。這家魚火鍋是宜昌火鍋和重慶火鍋的混合版,宜昌火鍋的特點就是燉鍋,重慶火鍋的特點是涮鍋,這家店就是魚先燉好端上來,魚吃完了開始涮豆皮、藕等等。魚種推薦依舊,除草魚以外的各種。
5、魚豆吉
這個是長陽縣走出來的餐館,長陽很多家連鎖店(類似於陽朔的大師傅啤酒魚?),現在北京都有分店。但……這是涮鍋,魚切成片了下鍋涮,本人不太喜歡這種吃法的,但是也值得一試。味道另有一番風味。
6、自己人
推薦了一系列吃魚的店,說說其他的吧。自己人算是典型的宜昌本土菜館,我麻麻工作單位食堂,來這家店就吃吃炒菜啊什麼的就比較好,有香煎小黃魚(又開始推薦魚了……不好意思)、一鍋鮮 包括鐵板土豆片都蠻有地方特色的都值得一試。但不太推薦這里的魚火鍋,畢竟其他地方可以吃到更好的。
7、夷洞天
這也是宜昌本土菜館,推薦吃炒菜類的,記得有什麼酸菜嫩牛,味道不錯,下面墊的有土豆粉,算是比較有特色。招牌是洞天老湯,煲的雞湯,味道確實贊。
8、放翁酒家
差點忘了這家!!!上過CNN評選的全球35家風景最佳餐廳,中國唯二,大陸唯一的一家餐廳,建在懸崖峭壁上,可以觀看南津關的風景,對面就是三峽蹦極的地方,風景真是特別棒,十分有特色。本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過,記得是主推各種肥魚火鍋,中華鱘等等,白湯肥魚不辣,味道非常鮮美,上等魚啊,價格也不菲。。。好像也有普通菜團購,總體來說這家餐廳主要是來看風景體驗一下的,味道並沒有太突出。
說到湖北宜昌,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三峽風光和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也正因為這里有宏偉壯觀的天下第一壩,和上天賦予的奇峽秀麗風景,才引得世間遊客源源慕名而至,來宜昌觀光 旅遊 。
自古以來,其實宜昌還是諸多 美食 文化的匯集地,由於宜昌地處荊楚大地與巴蜀交匯處,加上有長江口岸聯通沿江諸多城市,因此匯集了吳越、荊楚與巴蜀一帶的文化,自然也就吸取傳承了這些地方文化的精髓,當然也包括飲食文化,因此,從宜昌的地方特色 美食 風味中,不僅可以感受到荊楚與巴蜀風味融合的痕跡,還可以感受到江浙一帶的風味,也可以這樣講,湖北、四川、重慶以及江浙一帶有的特色 美食 ,在宜昌都有,而且很多特色菜在宜昌各地,又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今天我就來介紹源自宜昌當陽河溶的一道宴席菜譜: 「四大六小」和「六大六小」 。
何為「四大四小」和「六大六小」?「四大六小」和」六大六小「都是古時候當地民間對一種 宴席菜譜的俗稱 ,這種宴席上如果出四個大碗菜和六個小碗菜,便稱之為「四大六小」;如果出六個大碗菜和六個小碗菜,便稱之為「六大六小」。
大碗菜的菜譜: 最先上席的是以肉糕、雞蛋卷、圓子為主要內容的第一道大碗菜,為頭菜 ,有團圓年豐的寓意;
第二道大碗菜主要是以雞塊和糯米混蒸的糯米雞, 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第三道大碗菜是」和菜「,這個菜的做法比較復雜,有點類似肉糕的做法,但比肉糕更麻煩,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吃過這道菜,現在已經很少見到, 其寓意是和氣生財的意思 ;
第四道大碗菜是水煮魚片,里邊常參蓮子, 有連連有餘的寓意;
第五道大碗菜一般是玉蘭片和肉絲青豆一起做成的湯菜, 有清清白白的寓意;
第六道大碗菜一般是魷魚豬肝肉絲一起做成的湯菜, 有大雜燴的意思 。
上述第五道和第六道菜,只有」六大六小「中才有,」四大六小「就只有前四道菜。現在,有些焗匠(廚師)在定菜譜時,也會更改一些食材搭配,但基本材料還是沿襲之前的傳承,不過,不同的地方,對選材和做法也有微小差異。
六個小碗菜主要從這些菜譜中選配:涼拌豬肚、涼拌口條、涼拌順風(豬耳朵)、蒸肉(扣肉)、蒸魚、蒸八寶飯(糯米蓮子紅棗混蒸)、蒸牛肉。過去很少有炒菜上桌,但現在基本上六個小碗菜會有炒、有蒸、有冷盤,菜餚的食材也不再局限雞、鴨、魚、肉幾種,有的桌席上還會配搭味碟小菜。
這種宴席風味形成的由來開篇我已講過,由於宜昌的 美食 匯集了吳樾、巴蜀、荊楚各地的風味,當陽的河溶就更是如此。
在漳河水庫建成之前,沮河與漳河都可以行走木船,而河溶的兩河,是沮河與漳河在此匯集的地方,雖然經常出現洪水泛濫,但也給這個地方形成了可供船舶停靠的深水港碼頭,因此,早在清末民初,河溶曾經是荊楚大地上最為繁華的港口集市之一(那時叫「溶市」或「合溶」,1945年才更名為河溶),有」小漢口'之稱,不僅是當時沮漳河流域上最大的貨物集散地,還是「溶絲」生產出口的重要產地,雲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在此經商。
最鼎盛時期,這里的洋行、典當行、茶館、鴉片土膏棧、豬行、牛馬行、鐵匠鋪、船廠、染(絹)坊、糧行、山貨行、粗陶器皿、銀館、錫行、糟行、中葯鋪、米行、秦行、發糕鋪、齋鋪、醬園、絲行、稻草行、鞭引行、楠杉壽木、煤柴行、廣貨鋪、絲弦班、牛羊屠戶、牛雜鮮鍋、滾湯鮮椒、煤油洋行、木屐坊、客棧、紙貨鋪、印刷鋪、澆臘燭坊、繅絲、燈籠鋪、熬鹽作坊、酒樓是應有盡有,來自五湖四的商人成立的會館也多達十幾處,不同風味的 美食 通過這些商人的衣食住行活動,也就慢慢匯集影響了一帶的飲食菜餚風味和習慣,最初的「四大六小」或許就是這樣形成。
為什麼上大碗菜,是上一碗撤走一碗?因為過去的飯桌是四方形的方桌,桌面沒有現在的桌子這么大,所以為了菜碗飯碗不擁擠,每上一個菜大碗菜,就會將之前吃完的大碗撤走。
也還有一種說法,之所以大碗菜要一碗一碗上,是要營造大家搶食的氛圍,因為你不吃就要撤走,所以得趕緊吃,這樣既可以讓宴席氛圍熱火朝天,也可以讓大家節省吃飯時間下席,好讓等候的人用餐。
結束語總之,當陽河溶的「六大六小」和育溪茲化一帶的「四大六小」,都是在當時的溶市繁華時期,周邊的大戶人家紅白喜事用來招待客人的宴席方式,這種宴席的味覺,既有荊楚大地上的傳統風味,也有吳樾一帶清單味覺痕跡,涼拌菜又有巴蜀菜餚的味覺痕跡,從這里也可以反映出,當時來自各地的商人飲食文化,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中原的飲食文化。
以上是愛 旅遊 explore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區點評探討。
吃長江肥魚,刺少,點鴛鴦鍋,記住一定要是肥魚
東北菜
我們宜昌最有名的崖壁餐廳 放翁酒家 位於長江西陵峽景區附近
可以去吃長江肥魚
這家餐廳的名字叫做「放翁餐廳」是利用三峽峭壁上的天然溶洞建立而成的,餐廳毗鄰西陵峽景區,同時也號稱是全球九大岩洞餐廳之一。
從遠處看去,這樣的餐廳還真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其實大多數菜和我們那邊都差不多!但是有個菜我也是來了宜昌才知道 嚯嚯菜 顧名思義就是許多菜混在一起 又經濟 又實惠 而且味道也挺不錯的!這個菜基本上每家每戶都知道
3. 三鮮火鍋怎麼做簡單好吃
三鮮火鍋要想做的好吃,放水肯定要差一些建議放高湯。食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三鮮口味的火鍋底料、薑片、蔥段、枸杞。肥牛一盤、蟹排、魚豆腐、甜不辣、魚丸子、方便麵、包菜。
先往火鍋里倒入水,或者高湯,把底料和薑片以及蔥段和枸杞一同放進平底鍋里,蓋上蓋子燒開,我做的是2人的飯量。
等鍋里水燒開以後,用湯勺輕輕地攪動幾下,讓融化的底料均勻的化開。然後第一步先把甜不辣和魚豆腐、蟹排等火鍋必涮的東西放鍋里煮熟。自己平常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
等難煮的火鍋丸子煮熟之後,把方便麵放進鍋里煮軟,只需要煮到變軟就可以放其他食材了,等所有食材煮好後,方便麵吃著正好。
包菜提前清洗干凈切成寬條,控控水,方便麵稍微變軟一點,就立馬把包菜放進去煮,包菜是過水變軟就可以吃的菜,而且這個時候的口感是最好的,爽脆清爽,切記煮爛喪失口感哦!
包菜變軟,緊接著放入肥牛。肥牛的英文全稱直譯成中文是:放在熱鍋里食用的牛肉。肥牛在鍋里順時針煮1-2分鍾就可以了,鮮嫩順滑,口感爆棚!
所有食材不能一股腦全部倒進鍋里涮,必須按照食材的難熟易熟情況看。一些大點的火鍋食材,像蟹排之類的,剪開食用比較有格調。
4. 有誰知道這火鍋的精準位置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烹飪技藝的發展,火鍋品種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依燃料而分有木炭火鍋、煤氣火鍋、電火鍋、酒精火鍋等;就質地而論有錫制火鍋、鋁制火鍋、不銹鋼火鍋、搪瓷火鍋等;按結構來說有連體式火鍋、分體式火鍋、鴛鴦式火鍋等;按烹飪風格來說,有湯鹵火鍋、清燉火鍋、水煮火鍋等。品種繁呈的火鍋,為餐桌平添幾分熱鬧的氣氛。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千鍋百味,著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涮的是海鮮之類,配料十分講究,最講究味道鮮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火鍋湯汁為雞湯或肉湯,並輔以肉、魚、雞等薄生片與菊花一起涮著吃,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特點是火鍋中一定要放雲腿,食時配以香菇、魚肉等生料,鮮嫩香辣,饒有風味;重慶的毛肚火鍋,具有原料多樣、鹵湯濃鮮、麻辣醇香之特點。此外,北京的羊肉火鍋、浙江的八生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山東的「羊湯火鍋」等,也風味別具。重慶火鍋從其淵源和歷史上來說,分為兩派,即纖夫拉船的水派火鍋和馬幫旱路的陸派火鍋[1]。
按燃料區分有碳火、電、酒精等;按火鍋結構區分有大鍋、單人單鍋(小火鍋)。
按口味區分有幾種湯底,鴛鴦火鍋、半辣半鮮、全辣和全鮮、菌湯鍋、番茄鍋。
此外,還有按鍋體製作材料分為銅火鍋、不銹鋼火鍋、陶瓷火鍋的,以及一些較獨特的火鍋。山東王可仲發明出一種火鍋餐桌,中間由1大8小9隻火鍋座組成,每隻火鍋座又由電熱盤、火鍋湯盆、金屬菜盤、鍋蓋等搭配而成。當需要品嘗火鍋筵席時,該桌既能作為專門的各客火鍋使用,也可以在中間擺放與火鍋相配的各式菜點。如果蓋上9個圓孔蓋,即成為普通餐桌,並有保溫菜餚的功能,只要將火鍋湯盆內放上水,將菜餚放置在其上面,然後打開電熱盤開關,就能使菜餚保持熱乎乎狀態,使菜餚口味鮮美。
5. 火鍋都有什麼口味的,什麼口味的好吃又簡單方便
酸湯魚火鍋
酸湯魚火鍋在雲貴菜系中比較有名,同時還比較出名的有黑山羊火鍋、菌菇火鍋、滇味火鍋以及臘排骨火鍋這幾款都是在當地非常出名的火鍋,今天主要講的就是酸湯魚火鍋,酸湯魚火鍋從出鍋後就有一種很自然的酸香,聞起來非常的香,而且聞到這種酸味就會非常的有食慾,加上獨特的酸湯醬汁,才會有這種清淡淡的酸香,這也是當地最為特色的酸香,吃起來可就別提有多香了。
老北京火鍋
老北京火鍋也是很出名的火鍋,相信大家無論吃沒吃過都會有聽過。老北京火鍋屬於北方的菜系了,在北方除了老北京火鍋較為有名外,還有就是東北白肉火鍋、羊肉火鍋、內蒙肥羊火鍋以及羊蠍子火鍋,很多奇奇怪怪的火鍋可能沒有去過北方的人聽都沒有聽過,吃老北京火鍋比較的講究,煮火鍋的鍋就一定要用銅鍋,另外就是肉要吃起來純,就不像酸湯魚那樣了。
重慶老火鍋
只要提到四川提到重慶,那麼就一定和辣要掛上鉤,就比如你去重慶遊玩,去重慶看風景你沒有吃到重慶火鍋,那都不叫去了重慶,很多人想吃重慶火鍋更多是去感受一下辣的勁道,特別是加上花椒以及重慶火鍋特有的辣椒油那種麻辣感,是在任何火鍋中的感覺不到的,所以說重慶的老火鍋吃起來是非常刺激的,也是超級帶勁的
菊花暖鍋
這道火鍋如果不是去了江浙一代,你可能聽都沒有聽說過,江浙一代較為出名的火鍋還有一品鍋、本地雞窩、八生火鍋、三鮮火鍋等,這幾款火鍋對於很多人來說真的很少見,甚至完全沒聽過,那麼這款菊花暖鍋需要用到的大量食材就是菊花,菊花還是先將鮮菊花瓣浸泡洗凈後,然後再用有明礬的水中再次清洗,把菊花瀝干後才能加入到火鍋中,這樣煮出來的火鍋吃起來才會神清氣爽,可見風味很獨特。
6. 重慶的火鍋哪裡最好吃
渝中區
凱旋路老城牆火鍋
上清寺中安旁邊的辣妹子
臨江門車站邊的百品香火鍋
七星崗的七星鱔魚
解放碑家樂福對面的巷子里好像有個叫老洞天的老火鍋店,味道霸道,店不大但有特色!去吃不排隊是不可能的!還可以見識一下老闆的一指彈
人民公園下面三三火鍋
臨江門滄白路,朱氏胖子爛火鍋,油是朱老闆專門配的,每一鍋油都是朱老闆親自調制
文化宮大門對面的「來記靚湯」
渝中區小什字家樂福對面的「老大火鍋」
大坪新開不久的奇火鍋
來龍巷的洞子老火鍋
儲奇門鱔魚火鍋,味道不錯,價格公道
渝中區太平門的趙二火鍋
大坪九坑子有很多:牛中府,蔣平,君之薇等,擺在露天特別爽
兩路口老街有幾家火鍋都還可以,價格比較便宜:童老五、東娃
渝中區望龍門車站往儲齊門方向走100米處的泰旺火鍋,味道吧實、分量有點少。特別是毛肚、牛肝,我每次都要點兩份。再望下走,還有家老正川,很多年了,基本上是回頭客,味道純,偏麻。
大溪溝嘉濱路的純正火鍋坊
臨江門夜福火鍋
沙坪壩區及高新區
沙坪壩麥香園
沙坪壩王少龍火鍋
以前的彩電中心邊邊那家品香居還不錯哈
烈士墓的老壩子火鍋,又便宜又好吃
烈士墓的慶相苑,開了10年了,霸道
南方花園裡面的劉一手還不錯
南方花園的寶全火鍋
南方花園E區門口。。夏大姐火鍋好吃。。
彩電中心對面往六店子方向路口,就在科城花園門口的「胡老三蟮魚火鍋
南方鴨腸王(科園四路總店)也是偶的最愛,記得前幾年在外地工作,回重慶朋友接風,偶指定南方鴨腸王,偶幹掉了四份鴨腸,再加N瓶P9,真是爽啊
火車北站旁邊的孔亮鱔魚火鍋味道可以。菜品新鮮,價格不貴。
工人村的紅岩火鍋,特別是送的小湯園嘿好吃
沙坪壩工人村,就在王少龍火鍋往現代書城走50米,叫李氏老灶火鍋,味道絕對一流
磁器口的鵝石壩火鍋
沙坪壩重大中門出來那條路往B區方向走,就是欣陽對面那個往半月樓方向去的單行道下來的左手邊,有個王老五火鍋
都很巴實哈,其中王老五火鍋很便宜,呵呵
沙坪壩天星橋轉盤往天馬路方向走100米右拐50米沙區武裝部對面有個「地瓜火鍋」是老火鍋
江北區
首推龍湖鴨腸王
龍湖易初蓮花對面的家福火鍋不錯!
黃泥磅皇冠自由城旁邊的劉一手火鍋好吃,環境也不錯
黃泥榜皇冠東和後面的劉家台胡火鍋是很不錯的哈,就是價格偏高、服務也差
加州背後「臨江門老火鍋」不錯,稀飯他的那種鹵味,特別推薦「肥腸」!
老江北城有家火鍋叫好望角,味道價格確實不錯,以前渝報都有介紹的。但是不曉得老城拆遷,它現在還在不。這是我最想念的一家了。
江北金科的橫牛火鍋好吃,特別是鮮毛肚和鱔魚
金島花園時代廣場那裡有家熬家鮮菜火鍋味道不錯
南岸區
傳言中最香的火鍋是南山上面老廠的「豬圈火鍋」,沒有門牌,不過很好找。另外,石板坡北橋頭底下那家火鍋也不錯,不過忘名字了。
李氏鮮火鍋非常好,特別是牛肉霸道,薄薄的一大片非常鮮嫩
南山李氏,去了還想去
南坪的元老火鍋
南坪南湖路,離公安分局沒得好遠,黃桷埡老火鍋。
我推薦南山胡火鍋,巴實
其實南坪南湖路的小金牛火鍋挺不錯,我們在那點吃了十幾年了。
老廠的醉月軒還可以,菜品很新鮮,味道也不錯喲
南坪有個老巴縣還可以!
陽光華庭朝海棠曉月那邊走有一排火鍋館是叫啥子牛的,反正以牛肉為主打的,也黑好吃,口水
我覺得我們公司後面的哪個好吃,叫什麼不知道,只知道南平電建下面,金山余老幺火鍋館旁邊那家哈
南山至老君洞方向(鮮龍井火鍋旁邊)怡寧火鍋,味道溫和,坐在枇杷樹下吃火鍋感覺很爽!
銅元局的聶五火鍋,味道還可以,最關鍵是價格好便宜
火鍋還是要黃桷埡的好吃而且新鮮,老廠有個殺牛場,很多東西都從那裡來,新鮮
南泉裡面走界石有個楊五火鍋,味道好,吃了不覺得難受,黑香,他在玉清寺有個分店,也不錯。毛肚和牙梗最好吃。
南山上龍井鮮也不錯
南坪雲滿庭B區支路口的顧胖媽火鍋好吃,價廉物美
楊家坪
石坪橋步行街裡面有個留春火鍋,味道將就,超級便宜分量足
珠江花園對面的劉一手 電話:023-68120216
兄妹火鍋搬到石坪橋五一新村去了,樓下就是騎龍火鍋,偶們經常去吃
直港大道的秦媽、家福、豬圈也還不錯
石坪橋騎龍火鍋的邊上還有一家「紅燈籠」,荔枝味的不錯,價格很便宜
另外就是遍地開花的火鍋連鎖店,如蘇大姐火鍋、秦媽火鍋、孔亮鱔魚火鍋、君子薇、德庄火鍋(德庄火鍋的荔枝味適合喜歡辣又不敢太辣的人)譚魚頭、王胖子;體育館附近有紅岩、王胖子分店;石碾盤有德庄;天星橋有小天鵝。
其他評價:有一個網友說:從就餐環境、顏色、味道、菜品、服務這五個指標來綜合衡量,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檔次。一流火鍋:小天鵝火鍋、韻苑火鍋、龍湖鴨腸王、德庄等;二流火鍋:孔亮鱔魚火鍋、南方鴨腸王、百品香火鍋、麥香園等;三流火鍋:秦媽、天地佳合、蘇大姐、齊齊鱔魚、老城牆、王少龍、豬圈火鍋等。什麼七星鱔魚火鍋、老洞子火鍋、陳眼鏡等跟三拖一差不多。二流、三流火鍋跟第一流的比,差距只是在就餐的環境,味道菜品方面都差不多。另外提醒大家一下,有些火鍋顏色看上去很紅,象紅辣椒一樣的色,是不正常的,是加了火鍋紅的緣故,這是一種添加劑,上面提到名字的火鍋酒樓或小店中有的,就是這么做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7. 什麼樣的火鍋底料好吃
火鍋底料好吃有德庄、名揚、橋頭、紅99、大紅袍、蜀九香、胖子火鍋。比較推薦的有德庄、名揚、橋頭、蜀九香。
8. 重慶火鍋排名前十強!
重慶火鍋排名有重慶德庄火鍋、重慶小天鵝火鍋、渝味曉宇火鍋、重慶龍騰萬里老火鍋、重慶春熙璐火鍋、重慶巴將軍火鍋
1、重慶德庄火鍋
德庄火鍋是一家實力強大卻十分低調的火鍋品牌,早在多年前就火爆全國,它憑借「天下第一鍋」迅速遍布各地,是重慶火鍋的代表之一。
6、重慶巴將軍火鍋
巴將軍火鍋品牌始於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由時任巴縣知縣王爾鑒賜名「巴將軍火鍋鋪」。 重慶巴將軍火鍋是一家擁有多種口味鍋底的火鍋品牌,其品牌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壯大,現如今已是一家上市公司。
9. 三鮮火鍋做法
三鮮火鍋是菜譜里的常見菜,三鮮火鍋口味屬於,做法屬火鍋煮菜類,但怎麼做三鮮火鍋最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習慣進行細節調整
製作材料
主料:火腿 100克 雞肉 100克 平菇 250克 白菜 500克
調料:鹽 5克 胡椒粉 1克 味精 1克 豬油(煉制) 5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將平菇撕成大片;
2火腿,雞肉焯熟後切成4厘米長,2.5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
炒鍋置中火上,下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平菇、菜心炒一下,再加雞肉、火腿炒勻,而後加入精鹽、雞湯(1000毫升)、胡椒面、味精燒沸,再舀入生火後的火鍋內,待燒沸出味上桌即成。
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為普遍。到了東北,地三鮮就變成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
用海鮮做的火鍋,用水發海參250克,大對蝦250克,熟雞肉250克。
調料:火腿25克,冬筍100克,熟油菜150克,白菜1000克,精鹽l克,味精3克,雞湯1500克。
製作方法:白菜洗凈後焯水,切成長方片。
海參切成抹刀片,對蝦剝殼片成0.2厘米的薄片,熟雞肉片成0.2厘米的片,火腿、冬筍切成0.2厘米的片,油菜用刀拍松。
白菜墊底,然後加入海參、雞片和其它調料,對蝦擺在上面。
炒勺內放雞湯,加入鹽、味精,燒沸後倒入火鍋內蓋嚴蓋加熱,待白菜熟爛後即可食用。
特點:色澤鮮艷,口味鮮醇,可用於宴席尾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