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寧的鴨肉粉怎麼做 詳細做法!!!
鴨肉粉並不是南寧的特色,南寧的特色是老友粉.如果你是指鴨肉粉的話,廣西貴港橋圩的鴨肉粉比較有點名氣.嘿嘿.個人感覺,其實燒鴨粉也不錯啊,我就經常在家裡做來吃.燒鴨粉也比較簡單.1.把粉燙過備用(燙水燙湯隨人意).2.把買來的燒鴨配的那個汁(老闆會給你鹹味汁和酸梅汁2種,2人份以上的多要點,這里就看個人口味了,我一般拿鹹味的)放水在鍋里煮開,自己調好鹹淡酸甜(這個拿來做湯的,如果是干撈的就不必放那麼多水了).3.把剛才煮開的湯汁放在燙好的粉里就可以吃了.4.要是想吃青菜的話,就把青菜放進前面燙粉的水或湯里燙熟,加點花生油,醬油,拌勻就可以吃了.
❷ 廣西14道粉,14個地級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粉
廣西,地處邊陲,除了壯族以外,還有十幾個少數民族。因此使得廣西風味,有著迷人的少數民族風情。廣西菜雖然沒有進入「八大菜系」。但是廣西的米粉,應該是天下第一,知名的特色米粉一共是46種,而且有充滿了獨特的魅力,足以令吃貨們陶醉流連。
我按照廣西的14個地級市,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貴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賀州市、河池市、來賓市、崇左市。每個城市一道粉來介紹,讓朋友們去廣西的每個城市,都能感受廣西米粉的不凡。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桂林馬肉米粉
我很小的時候,讀梁羽生的《廣陵劍》,第一次知道桂林馬肉米粉,後來大了,又讀到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寫的小說《玉卿嫂》,裡面的榮哥兒雖然是小孩,卻每次都能吃十幾碟。就不禁對馬肉米粉很是嚮往。
直到去了桂林,才發現十幾碟的馬肉米粉早就不見了,只有一大碗盛過來,上面用幾片馬肉和馬下水做澆頭,這種馬肉據說是桂林當地的一種小馬,肉質緊嫩,撒上幾粒油花生,拌以桂林辣醬,佐以三花酒,吃得是又香又美啊!
南寧生榨粉
南寧最有名氣的是老友粉, 歷史 悠久,「老友常來」早就揚名八桂,蜚聲海內。但是我卻覺得生榨粉更好吃一些,當然它的價格也比老友粉便宜。一碗生榨粉,貴的不過10元錢,在南寧普遍是7-8元。
生榨米粉又稱榨粉、生榨粉,它軟、滑、香,並以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餿」味。可能有些人聞不習慣這種味道,我剛開始吃的時候也有種難以下咽的感覺,但後來吃習慣了,偶爾吃到沒有那股濃厚餿味的生榨米粉,反而覺得那不是正宗的生榨米粉。也許只有我喜歡那股味道吧,不習慣的朋友去南寧還是吃老友粉吧。
柳州螺螄粉
我在柳州呆過半個月,這個城市是「工業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業最強」。不僅工業水平在廣西排名第一,城市的規劃也非常美麗。
螺螄粉最早的傳聞,只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深夜,一家小店煮粉的骨頭湯沒有了,就將粉煮到螺絲湯里去,草草應付客人,結果客人們吃了卻大贊美妙。於是這家店主就記在心裡,逐步完善配料,形成了如今的網紅螺絲粉。
雖然螺螄粉的 歷史 沒有明確記載。但是,2020年,一年110億的銷量收入,不得不說,柳州人的智慧和辛勤。螺螄粉的臭,只是好多人對酸筍的味道不習慣,其實在柳州的大街小巷裡面,大家絕對不會聞到臭臭的味道的。習慣酸筍的味道之後,吃起來還是別有風味的。不清楚,這碗小螺螄粉,什麼時候能申請到世界級的非遺,據說柳州的官方,正在積極籌辦這件事情。
防城港海鮮粉
防城港市位於欽州灣,這里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去防城的人都吃過哪裡的海鮮,自然防城的米粉是少不了海鮮的味道的。既能吃到海鮮,又物美價廉。何樂而不為呢?
我在防城港吃過一碗海鮮米粉,至今難忘。裡面有蟹、蝦、螺肉、粉腸頭、豬雜和泥蟲。最重要的是粉腸頭和泥蟲,粉腸頭取粉腸頭部較厚的一段,口感更緊實Q彈,是粉腸中的極品;泥蟲是類似於沙蟲的一種海鮮,形似蚯蚓,蛋白質含量高,潛伏在沙灘里,需要有經驗的趕海人才能挖出來。
欽州豬腳粉
欽州也是沿海城市,海鮮自然有名。但是欽州的米粉,以豬腳粉最為出名。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該菜品是欽州的招牌 美食 。
欽州豬腳粉喜歡用當地的細河粉,河粉在清湯里汆燙10秒後撈出放入碗里,加入清湯,再撈一大塊豬腳蓋在粉上,澆上一勺豬腳鹵汁湯。一碗欽州豬腳粉湯色微黃,河粉軟糯,豬腳色澤艷麗、有曲折感,肥而不膩,脆而不硬。豬腳含有滿滿的膠原蛋白能夠美容養顏,深受女性的喜愛。無肉不歡的人們吃上一碗豬腳粉,一大塊豬腳能夠大快朵頤,解解饞癮。
北海卷粉
北海也有海鮮粉,但是我覺得有特色的,還是北海的卷粉。北海這里僑居越南的華僑非常多。因此,這里卷粉有許多中南半島的特色,尤其是這里僑港卷粉,僑港卷粉皮薄,韌性好,餡料一般為豬肉馬蒂,味道也偏清淡,一般也不配湯頭,多加淡米醋,生菜、薄荷、酸檸檬調味,很有東南亞特色。
北海的卷粉類型非常多,有老街卷粉、南康葉氏兄弟卷粉、僑港卷粉、合浦芽菜卷粉等等。卷粉的粉皮非常的薄,甚至薄到有點透明,而且這種卷粉的餡是非常多非常豐富的,透過薄薄的粉皮都可以隱約看到裡面豐富飽滿的食材了!
梧州米粉
梧州我沒去過之前,只知道這里的龜苓膏比較有名。結果去了之後,發現這里的米粉也不錯。據說,這里的同心村米粉,是用井水製作,用石磨磨製。梧州的牛腩粉,被廣西烹飪協會評為米粉10大製作標准之一。粉湯用豬筒骨、牛骨、姜、香料包等熬制而成,米粉具有薄白透明,爽軟的口感。
在梧州的岑溪,居然每年有一個米粉節。.相傳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龍母的誕生地——岑溪大竹村的老百姓在龍母放歸養大的五條小龍回大海時,用上好的大米,精心加工成雪白的米粉,沿河投進江里,讓小龍品嘗民間 美食 ,此後歷代沿襲,形成風俗。
貴港東龍酸粉
貴港也有豬腳粉,河粉,螺螄粉等廣西特產粉,但是本地知名的就是東龍酸粉了。東龍鎮,是貴港的「四大圩鎮」之一。東龍酸粉屬「腌粉」類,所採用的米粉扁而寬,外觀如河粉。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巴、油炸花生、酸黃瓜、酸豆角、油炸脆、叉燒、香菜等,佐料主要有米醋、秘制調料等。
和其他「腌粉」不同的是米粉是純手工做的,腌料既香又酸,正宗的東龍酸粉一定要配上東龍地區獨有的秘制調料,吃起來才酸甜、可口、香噴噴,與其他地區粉風味相去甚遠。
玉林生料粉
其實,我是想介紹狗肉粉的,但是擔心文章不能過審。只好說說,玉林的生料粉了。畢竟這個生料粉,是 歷史 悠久,解放前就很知名了。
生料粉顧名思義是用生料烹煮的米粉,常見傳統的生料粉用到的生料有豬肉片、魚片、豬肝、豬粉腸。這都需要事先用調味料分別腌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米酒,這里的米酒為透白色,半透明,不像桂林的三花米酒那麼的純凈,度數也不及那個高,但是卻透著純純的米香,味道也偏甜,用它來去除肉類的腥味省去了用糖來提鮮。烹飪一碗生料粉提前需要准備的工序和食材較多。豬骨湯、多樣的生料食材、小配菜必不可少。
正因為如此復雜的製作,才使得玉林生料粉,鮮香濃郁,湯汁鮮美,鹹淡適中,十分的美味。
百色燒鴨粉
百色燒鴨粉,最有名的就是田陽區了。田陽燒鴨粉,味道在燒鴨。田陽燒鴨選擇個大肉厚的大白鴨宰殺燒制,烤制時配料使用適當,注重原汁原味,成為百色有名的 美食 品牌。燒鴨粉以豬骨頭湯作湯汁,加上切成碎塊的燒鴨肉,湯乳白,肉金黃,享用時用竹筷一攪,豬骨湯的甜味拌入濃濃的燒鴨肉的香味,十分鮮甜美妙。
據說,燒鴨粉的 歷史 是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風靡於田陽百育一帶,後流向周邊地區。現在已經是百色不可缺少的城市名片了。
賀州粉角
賀州有名氣的是黃姚豆豉粉,不過我當時時間緊張,卻沒有吃到。只是吃到一味早餐。賀州粉角。粉角,雖然意義上不算是真正的米粉,但也是用粉皮製作而成。
將粉角餡炒熟,涼薯、豆角、木耳、筍干,都會分類炒好再用准備好的粉皮包好裝進蒸籠里蒸熟,根據個人口味撒上香油,辣椒,醬油,一道美味的粉角就此誕生,也是賀州人民最愛的早點。
河池湯粉
河池人製作米粉的主原料,並不局限於大米,還有玉米、小米,五穀雜糧都可以製作成米粉。河池湯粉是是將一定比例的大米和水浸泡,磨成米漿,將米漿澆在鋪著紗布的大盤里,形成薄薄的一層,再上籠屜蒸熟,晾涼後捲起切成或寬或窄的長條或絲備用,然後配以酸湯作料,放酸美的蕨菜、愛恨交雜的魚腥草、巧脆的黃豆、酷爽的酸豆角等……拌上溫熱的湯粉,噴香脆嫩,堪稱一絕。
來賓米粉
在來賓,遷江鎮的米粉是很有名氣。遷江里的遷,在狀語里是正中心的意思,就是中心江居住的意思。有「不食遷江米粉,不知天下美味」的傳聞。
遷江米粉不僅米粉本身爽滑柔韌,而且高湯、調料和配菜的講究。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豬腳、扣肉、豬小肚、七寸、肥腸、牛雜等。
崇左米粉
」三日不食粉,口若淡寡食無味「,這是崇左龍州民間的一句俗話,就是說米粉是當地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湯水取自左江的水,無污染,雞是走地雞,無需復雜的配料,保留湯汁的原味。
崇左位於祖國邊陲,與越南接壤,擁有很長的邊境線。因此,這里的米粉受到越南的影響很深,在崇左的龍州,當地的雞肉粉,就有一種越式吃法,將青檸汁擠進粉湯中,為土雞肉提鮮的同時,還在肥而不膩、細嫩鮮美的雞肉里,品出了甘甜與酸爽結合的獨特味道。
❸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廣西十四個省都有各自獨特的美食,去廣西旅遊的外地人除了想一覽桂林山水之外,更多的是想品嘗廣西的美食,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廣西的特色美食,歡迎大家借鑒。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篇1
貴港:潯江魚
潯江魚與合浦珍珠、容縣沙田柚齊名,並稱為「廣西三寶」。鰣魚是潯江魚中最負盛名的。在潯江沿岸一帶,人們多稱之為「三來魚」,取其每年農歷三月必來之意。魚肉中多細刺,但廚師切割得法,能烹調出獨具特色的美妙佳餚。
玉林:陸川豬扣肉
選用中國八大名豬之一的陸川豬豬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上口即化,不見鋒棱;肉香溫溫潤潤,含蓄自斂,厚而綿,濃而遠,熱香襲人,肉味不走半點偏鋒;表面酥紅晶亮,可謂「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現金身」的誘惑美味。
賀州:瑤族火煙臘肉
是最有瑤族特色的美食之一。瑤民們普遍都喜歡吃火煙臘肉。熱情的瑤族同胞在自家製作火煙臘肉,洗凈灰塵,或蒸,或煮,或炒,待火煙臘肉熟透,豬皮變得如壽山石般黃亮,肥肉如琥珀般透明,瘦肉如黑瑪瑙般精緻。滿屋子香氣四溢,即可出鍋上桌~
欽州:豬腳粉
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豬腳粉是欽州名氣最大的小吃,用當地特有的上好細米粉,配以調制好的熟豬腳做佐料而得名,香辣鮮爽!在欽州,一般的豬腳粉店都沒有什麼店名,往往都是以老闆的姓氏命名,且隱藏在一條條曲折的小街小巷裡,悄悄地散發出它樸素的香味~
河池:生炒牛雜
採用黃牛肉,牛肛腦,牛百葉,牛黃喉等材料並配合秘制配方,用猛火烹飪而成,其味道鮮嫩,脆口,讓人吃過不忘,回味無窮,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多次被選為廣西特色菜呢。流口水啦~
百色:蕉葉烤魚
特點:自然簡朴,充滿了山鄉風味。原料:魚,蕉葉。製作:把烤好的魚用新鮮的蕉葉包起,是百色菜的特色做法。帶著清香的芭蕉葉包裹著用黃姜、香葉、香茅等十幾種香料腌制而成的魚,再用慢火烤炙出別樣風情。口感香辣,滿口留香,嗜辣的你又多了一樣不同的選擇~
北海:梅香魚
是廣西北海的一個特色菜餚。梅香魚不是指魚的品種,其實這道菜在魚的種類上沒有什麼定式,只要是個頭大的、新鮮的`魚都可以拿來製作,梅香魚的製作和水魚蝦的方法大同小異,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梅香魚對魚的要求是「大魚」,而且用鹽要「狠」。
柳州:融水香鴨
俗稱土鴨或糯米香鴨,是融水縣農村群眾長期封閉自繁自養形成的一個地方家禽品種,以耐粗食,體型小,綠殼蛋佔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豐滿、瘦肉率高,肉質細嫩、鮮美、無腥膻味,含有特殊的肉香氣息,故名「香鴨」。
桂林:恭城油茶
在眾多的桂林美食中,恭城油茶卻顯得有些特別。其特別之處在於,第一次喝無不皺著眉頭,大搖其頭,而等到第二、三次喝的時候,就舒展眉頭,大點其頭了。而喜愛上恭城油茶的人,將從此對它難以割捨,油茶既可飽肚,又可去濕防病,抵禦風寒,增強體質,民間稱之為「爽神湯」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篇2
南寧:生榨米粉
以軟、滑、香,還有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據說,這種微酸的形成並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過程中由於產生了一種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後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這種『餿味』,那才正宗哦。」
崇左:把荷魚丸
是崇左市天等縣地道的地方風味小吃,選用垌列河的鯉魚為原料,即做即吃,湯煮、酥炸、煎蒸均可,韌而不硬,營養豐富,沒有腥臭味,清爽不膩,味道別具一格,深受人們青睞。魚丸可與魚頭、豬腸粉、腐竹、水豆腐、銀耳、香菇、酸筍和南瓜花等煮湯,風味獨特,十分可口哦~
來賓:北更「羊扣」
來賓忻城縣的北更「羊扣」是以大石山區生產的黑山羊肉(帶皮無骨羊肉)為原料,將羊肉水煮後下油鍋炸至略金黃,再將羊肉連皮切成長方塊,配上鹽、糖、生薑、老抽、腐乳、八角等配料上鍋蒸至熟透,反扣裝盤即成。此菜色澤金黃,肉質酥軟,潤滑適口,氣味芬芳!冬季吃羊肉可溫補身體哦~
梧州:河粉
梧州人多喜好吃河粉,若有幸得嘗河粉中的佳品,真是「一啖未落肚,筷子又遞到上嘴邊」!河粉本來極燙,如此不停不歇地將一大碗熱粉食罄,真會汗流滿面,淋漓盡致!梧州大街小巷河粉店很多,比較有名的有超記、炳記、大老粗、南華里、牛記、劉姐等。有時間要去梧州嘗嘗哦!
防城港:水「米乙」(水)
「米乙」這個字是沒有的,這應該是北部灣一帶的本地白話讀音,類似什麼什麼糕一類的東西。水「米乙」也是防城港一大特色小吃,一層層米漿做成的,上面再鋪上一層木耳、蝦米、蒜蓉等,入口細膩,是早餐的好選擇。
烤乳豬
烤乳豬皮色呈金黃,敲擊時聲音清脆,此時肉質細軟爽口。食用時將其履於盤中,以刀切成小塊,拌以黃皮醬、白糖或酸甜醬食之,入口酥脆,難以停筷,食後口有餘香,真是一大美食。
拔絲芋頭
採用桂林特產的荔蒲芋頭,削皮後用蛋青、澱粉裹入後油炸,待炸到色澤鮮黃時澆上糖汁,(糖汁用冰糖、醋、水調制而成)里香外脆、松酥爽口。菜的旁邊擺放一小碗清水,作用於切斷糖汁絲,也可起到降火作用。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篇3
香芋扣肉
用五花肉切成約0.5公分厚,煮成八成爛後油炸。荔蒲芋頭也切同肉一樣厚度油炸成金黃色,與五花肉一塊塊相隔、相扣,放入調料:豆腐乳等,吃起來味香、不膩、爽口。
醋炒干魚仔
干魚仔指的是烘乾後的河魚,生長在河中。做此道菜的酸多為桂林口味的酸筍,酸辣椒。把干魚、酸辣椒、酸筍爆炒後放入桂林三花酒、水蓋上鍋蓋紅燜至干魚發脹後再加入蒜苗等香料,酸辣爽口,非常開胃。
水泡腐竹
腐竹是桂林特產之一,用黃豆提取而成,金黃色,經油炸香、脆後再放入調料煮,營養豐富。
陽朔田螺釀
陽朔的田螺釀裡面的肉並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來,混合豬肉、香菜及其它調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殼里混合湯汁一起燒制。
桂林荷葉鴨
桂林荷葉鴨是傳統滋補名菜。是用桂林郊區蓮藕搪里生長的青青蓮葉,包裹鴨子,製成的地方風味菜餚。
白果燉老鴨
白果燉老鴨 最大的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南寧燒鴨
南寧燒鴨的原料多選用南寧本地的芝麻鴨。芝麻鴨個體小,體型飽滿,味道很好。
蚝油柚皮鴨
蚝油柚皮鴨是欽州市一道美味佳餚。將柚子皮用炭火烤糊,再打磨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去其苦澀;鴨子則過熱水晾乾,上醬油,炸至金黃色,用文火燜至適度;再把切好的鴨子和柚皮放進銅鍋,配以豬油、雞骨、鯪魚及蚝油等調料煮至入味而成。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篇4
欽州麻辣酥香陳皮蝦
獨具一格的麻辣陳皮蝦,陳皮芳香獨特,味帶回甜。海蝦留取頭尾的殼,中段肥厚的蝦肉裸露,不僅使得整個口感一軟酥,一脆一甜,各種湯汁佐料被吸進,美味留香,令人回味不已~親,有沒有流口水呢~
野生毛蟹
欽州自然生長的毛蟹學名合浦絨螫蟹。其肉鮮美味甜,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已列為主要名優品種開發。用毛蟹所制的鮮美菜餚,去欽州的親們不要錯過哦~
燒烤大蚝
欽州以大蚝最為聞名,蚝的吃法多種,可炭燒,煮湯、炒食、炸食、打火鍋、姜蔥、白灼、鐵板、油泡、鮮焗生蚝等樣樣皆益,每當冬季來臨時,蚝味肥美,鮮食尤其甘甜。蚝肉經過加工成為蚝豉,清蒸最佳,也是非常實用配料佐菜。
金蠶吐絲
選用欽州的優質大耗為主要原料,加上水發粉絲、蒜等配料,再以鹽、胡椒粉為調料。其做法是先將大耗剝洗干凈,用鹽、胡椒粉腌制好,粉絲用熱水浸發瀝干水切成小段,蒜炸香配用。將粉絲放入洗凈的大耗殼里,放入大耗、撒上蒜上籠蒸熟後裝盤淋上蒜香油即可食用。
靈山燒鴨粉
靈山燒鴨粉是欽州出名的美味。將扁粉在開水鍋里稍氽後盛入碗中,添一大勺肉湯,加花生米、綠豆芽、鴨血、蔥花等成一碗湯粉。為了不讓燒臘浸泡湯汁而流失味道,須另外斬塊裝碟上桌。燒鴨、燒鴨頸澆上用牛角子(腌檸檬)、酸梅、姜蒜、糖、醋做成的味汁,酸甜開胃不油膩!流口水了
欽州豬腳粉
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豬腳粉是欽州名氣最大的小吃,用當地特有的上好細米粉,配以調制好的熟豬腳做佐料而得名,香辣鮮爽!在欽州,一般的豬腳粉店都或沒有店名,或以老闆的姓氏命名,且隱藏在一條條曲折的小街小巷裡,悄悄地散發出它樸素的香味~紅亮亮的豬腳啊
清蒸豆腐圓
清蒸豆腐圓,它是欽州的一個名菜,用豆腐和瘦豬肉等蒸制而成。清鮮味美,嫩滑適口,老少皆宜。每到年、節常備此菜,後來經菜館稍加改進後,成為一道名菜。
欽州瓜皮
欽州瓜皮是精選欽州本地特有的短藤白皮黃瓜經傳統方法秘制加工而成,具有嫩脆爽口、酸中帶甜、香味濃、口感好、增加食慾等特點,風味獨特,是欽州市著名地方特產,是欽州市民家庭常備的風味小吃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廣西特色美食介紹 篇5
龍州雞肉粉
」三日不食粉,口若淡寡食無味「,這是龍州民間的一句俗話,就是說米粉是當地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湯水取自左江的水,無污染,雞是走地雞,無需復雜的配料,保留湯汁的原味。
涼拌木瓜粉
涼拌木瓜粉,又可簡稱為木瓜粉,是龍州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由熱帶水果腌制的「酸料」與米粉涼拌而成,酸甜可口,有助消化的功效。
桄榔粉
桄榔粉是龍州民間傳統美食,採用桂西南深山叢中特有的桄榔樹加工製作而成,是森林營養食品中之珍品。桄榔粉具有無脂、低熱能、高纖維等特點,有去濕熱和滋補之功能,對小兒疳積、發熱、痢疾、咽喉炎症等有功效,該食品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營養佳品。
老爺沙堆
在龍州小街巷或大馬路旁,總有那麼一個人,頭戴一頂深綠色越南帽,手推一輛老式三輪車,車上裝的是陪伴很多人度過漫長時光的龍州沙堆,這是很多人吃過的小吃,也是讓人能回憶起往日時光的小吃,因為這也是沙堆在車上度過的四十周年,品質和顧客的親賴給了它四十年的存在…
下凍燒鴨粉
下凍燒鴨在龍州是很有名的,它的長處在於製作上的手工細活。鴨子去毛、腸、肚,蔥末二兩,芫荽末一兩,鹽適量,調勻,入鴨肚。這種方法使人很容易便能想到,燒鴨在油鍋里翻滾的時候,那調料是從里往外慢慢滲透的。難怪有人吃下凍燒鴨,連骨頭都不肯放過。
角粽
居住在中越邊境線上的龍州縣金龍鎮壯族村民喜歡包「角粽」。「角粽」狀似牛角,故壯話叫「角莫」。在金龍鎮,村民們把「角莫」當成送禮佳品,特別是尋親訪友時,帶上幾串「角莫」,每一串以8個為宜。現在,「角莫」逐步被糖果、餅干代替,惟獨在鄉下,「角莫」還在村民中繼續流傳。
香糯米紅腸
香糯紅腸是龍州特色小吃。逢年過節及喜慶日子,用來款待賓客及家人共嘗。
捲筒粉
在龍州捲筒粉是叫糕,基本上粉皮都很薄,而且比較小條,吃起來口感也較細膩,有點韌韌的。
沙糕
龍州沙糕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民間,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在傳統工藝製作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創新,龍州沙糕品種多樣,風味獨特。龍州沙糕精選龍州下凍特有的香糯米為原料,以精製白糖,植物油為輔料製作而成。品質細嫩柔軟,口感滋潤,食而不膩,香甜可口,是饋贈親友,居家旅行的上佳食品。
黑糍粑
黑糍粑是龍州壯鄉人民慶祝豐收、迎親送禮的一種民間美食,也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必備的傳統節慶食品。
❹ 廣西南寧、桂林、柳州各有一種米粉,稱為廣西三大名粉,具體是哪些
中國最喜歡吃粉的地方莫過於廣西了,廣西人喜歡粉的程度其他地方是無法相比,廣西有一種專賣米粉的連鎖店叫做粉之都。這個名字剛好可以集中反映了廣西人對米粉的鍾愛,廣西的確具有粉之都的稱號。
米粉貫穿廣西人的一日三餐,一天不吃粉,真是渾身發癢。廣西人沒有吃麵食的習慣,早餐喜歡吃米粉,如果吃包子油條總感覺不踏實,非要吃一碗米粉才行。這種就好比北方人光吃米飯覺得不踏實一樣,非要吃幾個饅頭才顯得比較有嚼勁,胃才覺得踏實。
廣西粉種類之多超乎很多人的想像,很多人說其他地方也有米粉啊,比如廣東湖南等地都有米粉,但是那些都只是作為當地的一種小吃罷了,但是和廣西粉比起來真不是一個境界的。據相關統計,目前廣西各地米粉種類加起來高達40多種,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品種誕生。不得不佩服,廣西人對米粉的創造力如此之強,真會玩。
廣西三大粉,就不得不提及廣西三大城市:南寧、柳州、桂林,其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 美食 ,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但是很多外省人都知道後兩者,因為論城市知名度,桂林柳州相對比南寧出名。
桂林米粉,應該算是廣西乃至中國 歷史 最悠久的米粉了。時間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征伐嶺南地區開始,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派大臣去桂林北部修建靈渠,方便物資的運輸。而但是大部分的秦軍士兵都是來自北方,習慣了麵食。但是當時戰斗慘烈的條件下,沒有足夠的小麥製作面條,怎麼辦?於是,就拿大米代替做出像面條一樣的東西,也就是今天所看見的桂林米粉的雛形。
經過歲月的變遷,如今的桂林米粉已經不再是當初的米粉,但是也繼承了它的很多做法。桂林米粉的精髓在於特製的鹵水,各家的做法都不同,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
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 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一般我們常見的桂林米粉都是放著叉燒、酸筍或者酸豆角、花生米,可能最多再加上幾片生菜。可能很多人估計沒想到桂林米粉還分很多種類。
柳州螺螄粉,也是舌尖上的 美食 唯一一個介紹的廣西 美食 。螺螄粉的起源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左右,螺螄粉的特點就是有點酸辣,酸不是特意的放醋,而是通過放酸筍和酸豆角調成的酸味。配菜一般都有腐竹、花生、木耳絲、油果、生菜等等。
核心的精髓還是在於湯,柳州產的石螺(主)、豬骨(輔),大料,沙姜,八角,炒果,羅漢果(少量)、干棗,枸杞,香菇加水熬成湯,就是我們平時吃螺螄粉時用的湯料。
南寧老友粉,應該是三大粉中最不出名的了,因為基本只有才南寧地區比較流行。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老友粉是當地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的獨特風味之一。
其實,做法也很簡單,就是用酸筍和豆豉、蒜瓣姜絲、辣椒爆香,然後放入豬肉一起翻炒,再倒入清湯,順便撒上少量的胡椒粉、少量鹽,放入生菜,再放入河粉一起煮,差不多就可以出鍋。現在很多市面上賣的都不太正宗,大多都是放入西紅柿的。正宗的老友粉是不放西紅柿的,如果你去了當地吃到含西紅柿的,肯定是不正宗的。
沒有哪個省市的人能像廣西人那般鍾愛米粉,如果一年按365天、一天三餐來計算,那麼廣西人可以一天吃四餐米粉都不會膩,一周不吃就會感覺生活缺失了什麼;也沒有哪個地方的米粉能如廣西的米粉種類多、品種全(乾粉、濕粉、河粉、濾粉、粉利、生榨粉等),做法(燙、煮、蒸、炒、干撈、涼拌等)和口味更是數不勝數(老友粉、螺螄粉、牛腩粉、狗肉粉、鴨肉粉、雞肉粉、卷粉等等)!先來說說廣西的三大名粉:
南寧老友粉: 老友粉是南寧本土具有標志性特色的風味 美食 之一,食用它後有開胃、祛風、散寒等功效。老友粉的主料有米粉、豆豉、酸筍、蒜泥、辣椒醬、牛肉末、胡椒粉、蔥花等,具有酸、辣、咸、香的獨特口感。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地區 歷史 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它以其獨特的風味聞名遐邇。它用豬骨、牛骨、羅漢果及多種佐料熬煮而成的鹵水,香味濃郁且味道鮮美;它用上好的早燦米磨成漿後,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再壓榨成圓根或片狀的米粉,更具有潔白、通透的外觀和細嫩、滑爽、韌彈的口感。
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是柳州的著名小吃,也是柳州本土人士喜食螺螄和米粉的最終產物。它以其別具一格的鮮香湯料、吸人眼球的艷麗色澤、誘人味蕾的多種配菜以及辣、爽、鮮、酸、燙的奇妙口感而風靡海內外。它的湯料主要由螺螄、豬大骨、大料、肉桂、八角、沙姜、多種辣椒等天然食材或香料熬制而成。螺螄粉中的米粉,是用失去了油性和膠質的陳年米製作而成的干切粉。螺螄粉最大的特徵是眾多的配菜:酸筍、腐竹、青菜、花生、木耳、香菇、黃花菜、榨菜、蘿卜干、空心菜梗等,還另備有螺螄豬腳、螺螄蛋、鴨腳、鴨胗、豆腐泡等豐富的小吃供食客自行選擇搭配。螺螄粉軟韌Q彈、鮮香爽口、酸辣入骨的獨特味道,讓人食後久久不能忘懷!
其實廣西除了上述的三大名粉外,還有許多縣市的米粉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我把一部分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廣西米粉羅列如下,以饗大家。如果各位某日途徑這些地方,可以暫停匆忙的腳步,細品一碗當地米粉,讓自己的味蕾有機會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如上圖的 南寧八珍粉 南寧干撈粉
南寧粉蟲
賓陽酸粉
吳圩、蘇圩的鴨肉粉
橫縣酥肉粉
隆安粉利
北海海鮮粉
欽州豬腳粉
靈山簸箕粉 防城港卷粉
東興雞粉
天等雞肉粉
百色田陽燒鴨粉
西林麻鴨粉
貴港橋圩鴨肉粉
貴港平南扣肉粉
桂平金田穀山粉
桂平羅秀米粉
玉林狗肉粉
玉林牛巴粉
玉林牛料粉
玉林牛腩粉
玉林北流簸箕粉
玉林蒲塘卷粉
河池煮粉
河池羅城大頭粉
柳州柳江區三都燒鴨粉
柳州燙粉
柳州炒螺螄粉
融安、融水濾粉
全州紅油米粉
平樂鹽菜米粉
梧州岑溪石磨粉
梧州牛腩粉
以上是廣西三大名粉和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米粉,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廣西品嘗各種各樣的米粉。記錄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廣西老鄉海涵!
說到粉,廣西的粉真的是手指頭加上腳指頭都數不清呢,但是總會有一個代表,廣西南寧、桂林、柳州各有一種自己的粉條代表,那麼分別是什麼呢?
南寧老友粉
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的獨特風味之一。老友粉里包含了豆豉,酸筍,辣椒,配上肉沫,十分可口,是南寧有名的代表小吃之一!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的特色 美食 ,一碗米粉好壞與否就要看鹵水的品質,桂林米粉是桂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吃,如果說蘭州人的一天是從一碗拉麵開始的,那桂林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桂林米粉開始的,桂林米粉的正宗吃法是先吃粉,後喝湯,米粉裡面加入了很多的配料,十分可口,價格還十分便宜,傳統的鹵菜粉2兩只需要4塊錢。
柳州螺螄粉
喜歡螺螄粉的同學一周不吃會想得牙癢癢,但是討厭的同學就會避之不及,原因在意螺螄粉裡面的酸筍,但是這個酸筍又是螺螄粉的精華,如果螺螄粉不酸不辣就不可以稱之為螺螄粉了,我個人特別喜歡吃螺螄粉,因為那種酸酸辣辣的感覺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
無論是桂林米粉,還是柳州螺絲粉,還是南寧老友粉,還是梧州老友粉,那都是廣西人的驕傲,好山好水種出來的好稻穀,才可以做出這么好吃的米粉
廣西南寧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合稱為廣西三大名粉,不同的粉有不同的製作方法也不一樣,起源 歷史 也不同,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粉。老友粉是南寧的特色風味小吃,挺受南寧友仔友女們的喜愛,正宗的老友粉口味比較重,第一次吃粉的外地人估計不太習慣,佐料挺豐富的,白而寬的切粉碰上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和豬肉,老友粉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又酸又辣,吃一碗下去挺開胃的,擔心長痘的女生可以少吃點辣椒。
南寧的粉之都、復記老友粉挺出名的,很多人去吃。桂林米粉分為鹵粉和湯粉,後面也有發展牛腩粉,鹵粉採用圓粉澆上獨門秘制的鹵水,配上花生米、豆子香脆的鍋燒肉或者牛肉或者香腸火腿等,根據個人喜好加上蔥花蒜泥、酸筍豆角、辣椒醬等配料,讓人流口水。湯粉用筒骨高湯加黃豆、青菜搭配而成。桂林米粉品牌挺多的,大街小巷都有,明桂米粉、崇善米粉、日頭火等。柳州螺螄粉採用美味的螺螄和原汁原味的螺螄湯配上香脆的腐竹和青菜,辣味十足,吃一碗想下一碗,一般吃螺螄粉會選擇加個鹵蛋,味道更爽。
說實話,柳州螺螄粉和桂林米粉可以說在全國各地都有看到,但南寧的老友粉卻始終走不出廣西,我也去過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前兩者,再說南寧老友粉也只是在南寧市有,走出南寧市也看不到,說它是廣西三大米粉之一可能是因為南寧是廣西的老大吧,對比老友粉我更喜歡南寧隔壁的小城市來賓的酸粉
首先,我們來說廣西省府南寧的老友粉。老友粉在南寧是南寧人早上起來排隊都要吃的,配料方面不是很辣,微帶甜味,湯水濃郁。
其次,說的是桂林米粉,主要是以干撈的吃法為主。去年在桂林一年,吃的比較多了。米粉以圓粉為主,比較粗根,湯水是顏色深厚渾濁的鹵水,輔料一般是燒肉,酸豆角,酸筍,炸黃豆或者花生。
最後,說的是柳州螺獅粉,螺螄粉以辣為特點。湯水採用老湯,味道濃郁鮮厚。輔料就很多了,可以自有搭配,有青菜,酸筍,腐竹,花生,海帶等。
跟大家說個現實生活中的笑話,以前有個朋友和湖南朋友開玩笑,我吃了你們湖南老婆餅五六年了,為什麼老婆都沒有一個?你們知道湖南朋友怎麼懟的嗎,他說我在你們廣西吃了幾年柳州螺獅粉,為什麼就沒有見到過螺絲!?哈哈,柳州螺獅粉確實沒有螺絲哦!大家別顧名思義!
從小在南寧這座城市裡長大,午餐吃得最多的是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中午基本都是吃粉,吃飯的相對來說比較少,特別是女生。
廣西的米粉聞名遠近聞名,聽說柳州的螺螄粉已經走出了海外,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我沒有深入了解到,而桂林米粉也已經聞名全國,南寧的老友粉雖然沒有前兩者那麼出名,但也是南寧的一大美味,外地遊客為了吃一碗正宗的老友粉而來到南寧不是沒有。
所以我可以認真的告訴你,廣西的三大名粉:排第一的是柳州螺螄粉,排在第二名的是桂林米粉,第三名是南寧的老友粉。
第三名:南寧老友粉
如今的老友粉已遍布廣西境內各大城市,縣至村鎮,隨著時代的腳步,物價上漲,大多的老友粉店已經沒有12年之前的那麼正宗了。
第二名:桂林的米粉
身邊的朋友都比較愛吃桂林米粉,而我不怎麼喜歡,味道太淡了不是我喜歡的味道,但也不否認它的美味。
第一名:柳州螺螄粉
每次吃螺螄粉,我都是點超辣的,吃完滿臉都是汗,那個酸爽。
廣西三大名粉,作為廣西人,肯定曉得的,而且都吃個遍,真是百吃不厭,三大名粉,一為桂林米粉,二為南寧老友粉,三為柳州螺螄粉
一大名粉: 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
首。它有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酸豆角、花生、油炸
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螺螄的湯水調
合而成,螺香撲鼻使人胃口大開,吃一想二,真是百吃不厭。
二大名粉桂林米粉:它用鹽、醬油、八角等香料做鹵肉時熬成的鹵水(這些配料都是絕密的配方,每家米粉店的配方都不一樣的)。把鹵肉切成薄片,放一點鹵肉,加上蔥花,炸香的黃豆或者花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放酸豆角、酸菜、辣椒什麼的,拌勻了,就可以吃啦!
三大名粉老友粉:
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老友粉是當地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 的獨特風味之一。其主要食材有河粉、酸筍 、豆豉、姜絲、蔥花、肉類、辣椒、胡椒粉。
這三大名粉大家吃了嗎,也歡迎大家來廣西吃廣西名粉哦!
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絲粉。三種粉裡面,桂林米粉放的調料比其他粉重,桂林米粉一般都會放叉燒跟脆皮,進到粉店裡面就會聞到一股油味,要是剛好碰到廚房裡面炸脆皮的話就更加不好受了。除了這三種粉之外,其實賓陽酸粉、桂平石龍狗肉粉還是不錯的
❺ 你在廣西吃過最好吃和和最難吃的食物是什麼
廣西人對吃的追求向來熱衷,吃的文化在廣西淵源流長,吃的東西在廣西富豐紛呈,你可以從香港的電影里看到鄭中基跑到廣西吃牛歡喜,你還能在通往廣西的高鐵上看見來廣西找 美食 的全國吃貨。
如果想吃精緻考究的粵菜,你可以到廣東;如果想吃美味粗暴的原味靚菜,你就必須到廣西!
廣西殺豬菜
想吃到地道的殺豬菜,廣西的必須一試!我吃過不少地方的殺豬菜,不可否認,每個地方都有他的特色,大城市裡的殺豬菜最容易讓人忘懷,加工精緻完全沒有了殺豬菜的原始與原味的情懷和味道。而廣西的殺豬菜,烹制粗暴,以血灌腸,豬肝、豬腩肉為主要食材,再加上木柴火烹炒,在起鍋時灑入自釀米酒,那種原始而飄逸的香味撲鼻而來!
桂平麻垌米粉
麻垌米粉並沒有很得體的賣相,但毫不影響它的美味與優秀!我相信,我們都吃過各種各樣的米粉,全國各地五湖四海,長的短的粗的細的,在中國米粉的種類可以豐富到填滿你的想像。麻垌米粉能脫穎而出自然有它的道理,用天然農家稻米磨漿製作而成的手工米粉,口感綿軟又富有韌性,經過講究炆煮的豬腸、豬肚、瘦肉在一碗麻垌米粉里交織相融,裊裊的香氣纏綿出讓人慾罷不能的誘惑,味蕾與胃早已淪陷!
南寧老友粉 老友粉在南寧家知戶曉,勿庸置疑老友粉已經成為了南寧的地標小吃,我也曾慕名而吃,但很意外的是,我覺得這是我吃過廣西最難吃的粉。它的味道相當混雜,味與味之間不但不相融反而相剋。酸筍、豆豉、蕃茄、麻油,這種不講究的撮合是對吃貨嘴巴最不認真的不尊重,一口吃下去,五味雜陳。我以為是我吃的那家做的不好,於是我用兩天時間穿梭於南寧的大街小巷,吃了很多店的老友粉,有的一口都吃不下,稍微好吃點的就能吃幾口。我真的很偑服南寧人的包容與隨便,這樣的粉,他們竟然能包容到讓他成為南寧地標小吃,好想和他們說一聲,你們挺不容易的。
廣西有很多美味可口的食物,比如說粉類,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捲筒粉等等,來南寧遊玩,朋友推薦去中山路吃復記老友粉,九塊一碗,湯汁好喝,肉量挺足的,每次去吃人都超級多,排隊等著,上次吃了一碗招牌老友粉,覺得挺好吃的。4塊一碗的桂林米粉也挺好吃的,特別是那個香香脆脆的鍋燒肉,每次吃鹵粉都要點鍋燒。南寧的糕點也挺好吃的,比如說瀘溪河網紅店的酥餅、小貝、榴槤酥都是很好吃的,農院路上的蛋撻也好吃價格便宜實惠,1.5元一個。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小吃,螺絲呀、牛巴呀都不錯的,去廣西其他城市 旅遊 都會買特產回家送禮。廣西的特色菜也是挺好吃的,比如說荔浦香芋扣肉呀、釀豆腐、釀苦瓜、啤酒魚、歡喜……在廣西吃過難吃的食物基本不多,有時候挺討厭臭臭的豆豉,一大卷豆製品放在空氣里彌漫著臭味,簡直比臭豆腐還臭。平時,不太喜歡吃鴨子,感覺鴨子有股濃濃的騷味,看著那些蜂蛹、螞蚱、野生小蟲子等食物也不敢吃下去,覺得太惡心了。
先講最難吃滴:截止目前始終沒敢下口滴——羊憋湯、牛憋湯。第一次聽這個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有心理陰影了,因為柳州方言的米共田就讀「憋」(第四音)。當時一起去縣城的朋友一副被雷劈的樣子,獃獃滴看著路上的一坨坨和一顆顆,問:這個恁子做菜吃?後來才曉得這個湯滴原料不是地上的一坨坨和一顆顆,而是胃裡面的東西加上雜碎熬成滴湯,據說對治胃病有奇效(吃什麼補什麼原理吧),而且沒是隨來隨有的啵。盡管如此,面對這鍋綠綠的湯,朋友講我沒識貨也好,沒口福也好,反正沒敢下口。
好吃滴就多了啵,螺螄粉,桂林粉,老友粉,馬肉粉,燒鴨粉,脆皮狗肉,酸菜魚,啤酒 魚,黃豆燜魚仔,酸辣荷花魚,檸檬鴨,全州醋血鴨,螺螄雞,霸王雞,鴨腳煲,巴馬香豬,荔浦芋扣肉,玉林牛臘巴,柳城牛臘巴,雲片糕……,不同品種之間沒有「最」可評價哦。
當然是賓陽酸粉好吃了,五種肉食對半搭配手工精磨粉還有青瓜,香菜,紫蘇葉,開胃爽口的湯汁,那可是色香美味的極 美食 。然後再去吃上一盤賓陽炒粉,既好吃又不花多少錢,還讓你一天舒舒服服,開開心心的去玩個夠了。朋友們要記得還有賓陽有名的燜狗腳哦,這道菜可會讓你流口水來等著吃哦,再去吃上一碗一元錢的黑涼粉或者槐花粉解吃喝又消暑,還有賓陽鹽糕捲筒粉也非常的好吃
在廣西好吃的食物很多,要我說什麼食物最好吃,我可能一下回答不上來。 但是要問我什麼食物最難吃,我卻有話可說,不是攻擊哪些地方的食物,確實是我個人吃不來。
我覺得最難吃的是河池巴馬那邊的生豬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過,反正我是不敢下口。 第一次知道這東西,還是幾年前,快過年了,開車送朋友回巴馬過年。到了巴馬當地,朋友家裡正好在殺年豬,朋友就請我們吃生豬血,據說是當地招待客人最好的食物了。 開始我還好奇,這生豬血怎麼吃, 只見朋友在桌上擺了幾個碗,然後在碗里加了一些類似酸豆角之類的一些酸東西,之後就把剛剛殺年豬接在盆里的豬血盛進碗里,端過來給我吃。端著這還帶余溫的的生豬血,我胃裡有些翻騰,實在難以下咽,雖然朋友一直在旁邊勸我吃,還直接給我做了示範,可是我真的吃不下。
朋友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朋友家裡三四歲的小朋友吃完了,都還說再要一碗。雖然我也挺好奇什麼味道,可是看著朋友和他們家小孩吃完豬血之後, 嘴四周帶著的血,似乎十分猙獰的面龐 ,我還是吃不下。最後朋友看我實在吃不下,幫我把那一碗血拿去廚房煮熟之後,我才敢入鄉隨俗吃了一碗豬血。
另一種讓我記憶深刻的食物是北海一帶,當地人自己釀的一種醬料 。別的地方的醬料,大多用豆子或者辣椒為主料,可是 北海的這種醬料是用當地的海里的螃蟹還有小海魚為主料,以及其他各種材料製作而成。 那一次,我們到北海遊玩,在吃晚飯的時候,北海當地的朋友給我們推薦了這種醬料,說是拌在菜里和飯里特好吃。 懷著好奇心,我把一些醬料拌進了飯里,舀了一口飯到嘴裡。你猜最後怎麼了,我現場直播了,把剛剛進嘴的一口飯直接吐了出來。問我什麼感覺,那種醬料拌著飯進嘴的時候,就是一股十分濃重的腥臭味,就是魚蝦腐爛的那種味道,實在無法接受,後來每次談到這種醬料,我的胃裡都是在不斷翻滾。
還有一種廣西的食物,開始我是無法接受,可是最後卻變得愛得不行,這就是橫縣魚生了。 大學畢業的時候,跑到南寧工作,同一個公司的師兄是橫縣人,周末的時候就喜歡自己弄魚生來吃。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根本不敢下口,畢竟都是生的。後來師兄做了幾次, 懷著好奇心我就嘗試了一次,拌著酸汁的魚肉入口的感覺還能接受,帶著些許的嚼勁,後來越吃越喜歡。 之後雖然離開了南寧,可是有機會還是會去吃一下魚生,不過身邊喜歡吃魚生的朋友卻少之又少。
食物的好吃與難吃,我覺得是因人而異。有些食物別人覺得很美味,我卻無法接受。有些食物我十分喜歡,但是別人卻不喜歡。這種喜歡和不喜歡也沒有十分明顯的界限,就如同我之前不能接受魚生一樣,後來卻變得 了喜歡。總而言之,對於食物,有機會還是可以多多嘗試,或許也會能夠接受呢。
我是地地道道的廣西人,廣西的 美食 是很多的,要說最好吃的,我覺得是要看個人口味了,像以重口味出圈,火爆全球的螺螄粉很多人就覺得很好吃,很有地域性,很能代表廣西 美食 。不過對於螺螄粉,和榴槤一樣,愛的人愛的要死,不喜歡的人聞一下都覺得難受。類似螺螄粉,以螺螄味道作為底料的廣西 美食 一樣受到熱捧,比如田螺鴨腳煲,螺螄雞等,都一樣是很多人的最愛。
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最好吃的永遠是珍藏在記憶中的家常美味,比如香菇燜排骨,這香菇不是一般的香菇,是廣西大明山上的野生香菇,個小,味道很香,排骨是農家自己養的土豬,飼養時間夠長,排骨鮮香美味。我爸爸做這道香菇燜排骨很好吃,排骨斬成塊後飛水,放幾朵香菇在砂鍋里一起燜燒,簡簡單單放點鹽、生抽調味,就特別香了,每次我爸爸燒這菜我都能吃上一碗 ,感覺沒吃過肉一樣。
還有栗子燉雞湯,記得小時候,奶奶趕集回來帶了一些油栗,剝殼去皮之後和雞肉一起煲煮,栗子燉的酥軟,完全溶於水,和雞湯一起變成濃稠的湯汁,口感細膩爽滑,真的很好吃呀。
我覺得最難吃的東西是牛癟湯和烤豬眼睛,也是我個人口味哦,我覺得這兩種都比較重口味,但是也有人喜歡的,不要噴呀,牛癟湯那股牛糞的味道,呵呵不是誰都能接受的。
百色捲筒粉牛腩粉、田陽燒鴨粉、凌雲狗肉粉、隆林雞肉粉羊肉粉、河池煮粉、玉林牛巴粉生料煮粉、平果生榨米粉、北海海鮮粉、賓陽酸粉、南寧老友粉……還有炒粉、干撈粉等等很多很多好吃的米粉和 美食 … ………
生炸粉!
在南寧待了四個月。吃的最難吃的就是當地注名的 美每天排隊的(老嘢糯米飯扣肉)吃了一半實在吃不下了,跟店員說打包吧!店員還很不高興的說怎麼可以這樣呢?我說確實吃不下了,難道讓我倒去垃圾桶更好看嗎?她不說話了 轉身給了兩個塑膠袋!裡面白寇的味道太重啦有苦味兒,糯米本事就軟糯膩口了上面放了兩片大肉片還要再澆兩勺鹵肉湯!天哪 給我兩瓶大雪碧也吃不下那一小碗飯啦!
廣西要說好吃的主要還是粉,桂林的鹵菜粉,全州的紅油米粉,柳州的螺螄粉,賓陽的酸粉,貴港的豬腳粉,燒鴨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生料粉,牛巴粉,梧州的牛排粉,都是不錯的,當然各地也有很多 美食 ,比如桂林牛排火鍋,路邊的炸串,螞拐火鍋羊肉火鍋等等,南寧的中山路豆漿油條,貴港的酸筍紫蘇悶鴨腳鴨翅,玉林的各種白切,大肉雲吞,梧州的河鮮。。。不說了我又餓了。
❻ 廣西各地都有什麼粉出名的廣西的特產是什麼
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北海牛腩粉,田陽燒鴨粉!桂林三寶:腐乳,辣椒醬,三花酒。荔浦香芋,北海海鮮,珍珠,環江香豬,,,,,,,,太多太多了!
❼ 廣西農村最常見的家常菜有哪些你吃過嗎
舊派的有三和的捲筒粉,文明行為老膳房的甜飯、黑芝麻糊、雲吞面、燉鍋,湯菜糕。那畢冰室的紅薯糖水,綠豆糖水。蘇兒的炸臭豆腐。羅婆的香嫩烤串。剩餘的是並沒有品牌的路邊小吃烤生蚝,炒粉蟲,炒伊面,蟹粥,炒螺螄,烤生蚝,雷公根,甜酸豬腳,螺獅牛雜湯。簡食的有高湯火鍋家的香鍋,酸湯肥牛,大骨湯火鍋雞。小柳江的田螺鴨腳煲。黔江石鍋魚。華潤置地的大泡芙。
地道美食:黃氏燒鴨粉:本地一家很有名的連鎖加盟米粉店,具體地址,在導航欄上能夠檢索到,依據你自己部位挑選到哪一家用餐。走入門店之後,見到一隻只明爐燒鵝,尤其誘惑。這兒的燒鴨粉確實很省錢,9元一碗粉,每碗有充足的粉,也有8~10塊鵝肉。溫馨提醒:9元的燒鴨粉是老師傅隨便分派鵝肉,店內也有優選款的粉,價格貴2元,是11元一碗粉。什麼叫優選呢?便是選鴨的位置,依據自身的鍾愛,規定老師傅砍鴨的那一個位置。燒鴨肉香細嫩,咬開也有可口的汁水,另配上一口滑爽的粉,那酸爽的感覺好刺激。主點來啦,店內鴨脖子,鴨脖子,調料免費無限量供應,隨意加上,老總也太富豪了吧,真是難以置信。
❽ 廣西的粉,哪個地方的最好吃
廣西人早餐最喜歡吃米粉,現已響當當名聲在外的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梧州的「河粉」。我曾過外省,掛「桂林米粉」「桂林米線」的到處都有,我幾次經過江蘇徐州,為省錢,又合口味,都是在「桂林米粉」店吃的山寨「桂林米粉」。
在廣西的市縣鎮,到處都見各種米粉小店,由此可知廣西人愛吃米粉的程度。各式各樣,各種名堂的米粉層出不窮,各有奇招。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也開始做米粉店買米粉,那時是五角一碗素粉,肉粉一元。米粉原料大家基本相同,只是用米品種略有異,磨的漿粗細濃稀有小小差別,藝術上有厚薄不同,干濕柔韌不用,關鍵的是做的湯水及配料調料用油等不同。那時什麼都自己做的,不象現在,米粉不必自己了,有人專做了,只管自己做湯制配料就行,工夫少了許多。因此,廣西米粉,那裡都有好吃的,那裡也有不好吃的。說那個地方的最好吃,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各人口人味不同,眾口難調,各有說法的,又各地有習慣,有特點的,更無統一過評比,是各自各說好,年的年齡段不同,說法也不一。老友粉,螺螄粉,就我而言,我就不很喜歡,我就喜歡我岑溪的牛腩粉,狗肉粉,蝦兒粉,豬腳粉,鴨兒粉,扣肉粉等。
米粉~廣西人的最愛,米粉是眾多食材中最合適我們的舌尖。
早上起來吃上一碗美味的米粉,精神抖擻上班做事,所以米粉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最佳食品。
廣西的米粉多種多樣,每個地方的米粉都有它的特色。
老友粉,螺螄粉,桂林米粉,欽州豬腳粉等等就是粉中之傑作。
至於你懷念過去的那種味道,或許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條件不斷提升。
食材資源不斷豐富,使舌尖上的敏感度也發生了變化。
過去5分錢一條的冷水加糖的冰捧,吃得珍珍有味。而如今淋漓滿目的冰淇淋中,又有那一種能吃出過去的味道?
吃米粉也是一樣,不過那時候的米粉,是純手工磨漿,竹簸箕蒸出的米粉。
的確和現在吃的米粉有所不一樣,雖然佐料不多,原汁原味是那個時代的味道。
如今這種工藝全部被先進的機械化生產代替了。淘汰落後產業,才能滿足市場。
豐富多姿的品種,令米粉大放光彩……。
酸甜香辣任君選擇,總有一款是適合你的。
當然是桂林。其他地方的都是憑一個有廣告效應的名字加上現在自媒體的各種宣傳炒作才冒出來,低調而文化久遠的桂林的米粉跟其他地區的粉根本就不想在一個檔次去比較,出了桂林吃個粉要麼沒肉要麼太貴要麼等半天,而桂林的米粉是最便宜最 健康 味道最好最方便的粉,其他地區的粉在桂林人眼裡只有兩個字:垃圾
桂林米粉最好吃
廣西玉林市區里的涼拌粉最好吃,特別夏天更是一款不可缺少的 美食 ;它不但爽滑,還很筋道,加上玉林特有的牛巴、鹵肉、扣肉等美味配菜,再淋上玉林獨特的辣椒調料,吃了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如果你有幸去到玉林,涼拌粉一定是你的最好首選……
廣西本就是粉都,最出名的當屬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螄粉,其他的就地域性很強了,我是廣西陸川的,我當然認為我家鄉的冷拌粉和牛腩粉好吃,出到外面吃不到家鄉的粉,也很少吃當地粉,在外吃的最多的就屬螺螄粉和桂林米粉!
我是廣西博白的,你來一趟我家,我請你吃幾頓粉你就知道了。 我們這里有牛腩粉,牛巴粉,叉燒粉,冷粉,捲筒粉,狗肉粉,扣肉粉,生料粉,鴨肉粉 ,……一日三餐皆可粉。
吃完你可能不想回家了,哪怕回家之後你都久久不能忘懷!前幾年帶過外省同事朋友來我家玩過一段時間,直到今天都常常跟我提起,想來我家嗦粉。她感慨萬千的說,吃的時候明明不覺得多驚艷。但是吃過之後就會愛上這種味道。關鍵是我們這里的粉,出了博白哪都吃不到這種口味的粉。為此我朋友非常懊惱!
我們這里外出打工的後生仔,後生妹,次次從外地回來,下車第一時間,行李都來不及放,直奔粉店,恨不得所有的粉都來上一份。嗦完粉,車也不暈了,打電話回去「媽,不用做我的飯了,我已經在外面吃過粉了」[狗頭]
關鍵是,我們這里的粉真的是物美價廉啊,最便宜的五塊錢一碗,最貴也就八塊,不管牛肉扣肉,反正平均六塊錢一碗粉。
人人都吃的起人人都能吃飽,人人都能吃爽!
算了我在這里說的天花亂墜的你們也不信,我看你們還是得親自來一趟,畢竟眼見為實,親自品嘗過了才知道。廣西大博白歡迎你們!
當然是梧州了,雖然名氣沒南寧老友粉和柳州螺螄粉大,但是我覺得梧州由於靠近廣東的緣故,粉很有廣東的特色!我最喜歡的就是炳記的牛雜粉
梧州也有自己特色的牛排粉,牛排不是西餐的牛排,而且牛肋排骨,大大塊的牛排骨,啃起來真是滋味!
還有特色酸菜魚米粉
夜宵的話還有芳記的上湯鹵味粉
還有白切雞粉和燒鴨粉,岑溪涼拌石磨粉等等
作為一個廣西人我喜歡的粉:桂林米粉,螺螄粉,老友粉,煮粉…至於哪個地方最好吃,這得看要吃哪種粉吧
廣西有名的粉有,螺螄粉,桂林米粉,老友粉。下面來說螺螄粉吧,螺螄粉是起源於柳州,所以叫柳州螺螄粉,螺螄粉以酸,香,辣而吸引眾人的胃口,桂林米粉起源於桂林以清淡口味為主,老友粉是南寧的一種特色粉吧,這三種粉給我個人的感覺,還是柳州螺螄粉好吃一些,它料多味鮮,酸辣對於年輕人是非常喜歡的!
❾ 廣西有什麼粉,你能說出至少10種以上嗎
紅粉, 黑粉 ,白粉 , 藍粉 ,綠粉 ,黃粉,橙粉,米粉,木薯粉
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顧名思義是廣西第一大粉。現在已經做到出口海外去了,更有自主品牌五菱 汽車 也製造螺螄粉來推動一方土地的稀有特產。螺螄粉的酸辣味我想很多人都是沖著它來的,還有就是它的配料。它配料有酸筍,榨腐竹,酸豆角,花生,榨菜,木耳等配料。在柳州吃螺螄粉可以帶動一些配菜的興起,比如吃一碗螺螄粉要配鴨腳,鴨腎,鴨腿,豬蹄,煎蛋,香腸,豬肺,油豆腐等各種小吃。來柳州不吃一碗螺螄粉就枉來柳州了,廣西的第一名粉,出口國外的一個自主品牌。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廣西第二大粉,知名度不亞於柳州螺螄粉。由於推廣不如柳州螺螄粉,所以委屈在第二位。桂林米粉,也是容納酸辣味,完全符合廣西西南地區人的口味。桂林米粉配料有酸筍,酸豆角,榨黃豆,叉燒,鹵肉,香腸等配料。吃桂林米粉肯定先吃干撈的先,等吃膩了就加上高湯再吃湯粉,肯定會讓你吃得飽飽的,而且流連忘返。
南寧老友粉
南寧老友粉為廣西首府的粉。 知名度稍微差點,但是廣西地界還是在前列的。南寧老友粉在南寧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得到,一碗新鮮的老友粉味道十足。它容納了酸筍的酸,豆豉的香,三鮮肉的美味,番茄醬的酸甜都容納到一碗新鮮的煮粉中。我覺得這個味很多人都可以接受並且會愛上它的。
玉林牛巴粉
玉林牛巴粉和牛腩粉都是玉林比較出名的一種粉。湯好的粉淋上牛巴的漬和牛腩燉的漬,一碗粉都是他們的味道,吃上一口滿嘴都是牛腩和牛巴的味道,在吃上香噴噴的牛腩和牛巴,絕對是嶺南的一道絕味的美味。
融安濾粉
融安濾粉是柳州市融安縣的一個比較有名的粉,加上當地的一些燒鹵,伴著醬料和爽口肉一起吃真的很爽。
全州紅油米粉
全州紅油米粉是桂林市全州的一個米粉,紅油顧名思義就是辣的。全州這個城市與湖南交接,所以比較能吃辣,這個紅油米粉就是用辣椒炒變成的紅油做成的湯料,放上一些碎肉和黃豆,一口喊著辣一口喊著爽。
欽州豬腳粉
欽州豬腳粉,就是豬腳出名。豬腳的酥軟,豬腳是過水後油榨,等下再泡水煮,把豬腳的豬皮煮得比較酥軟,咬上一口滿嘴都是酥酥軟軟的感覺。粉里加上侵泡豬腳的鹵漬,我覺得你肯定會把湯也喝完去。
北海海鮮粉
海鮮粉就是用海鮮煮的粉。粉裡面融入了海鮮的鮮味,粉上加上蝦,貝殼之類的海鮮,吃起來美味鮮香。
玉林生料粉
生料粉就是豬雜粉,這個早上吃才比較好吃,因為豬雜早上才比較新鮮,新鮮的食材做出來的 美食 肯定很好吃,這個無需多言。
馬山榨粉
榨粉,就是榨出來嗯粉,加上湯汁和爽口肉攪拌這個也吃不停口。
三都燒鴨粉
這個只有柳州人才懂的一個粉,聽說每天都要排隊,有些人專門從市裡開車跑過來就是為了吃一口這個燒鴨粉。
博白扣肉粉
一碗扣肉漬和扣肉聯合起來的一碗粉你覺得能不好吃嗎。
廣西什麼都不多,就是粉多。到了廣西無論你到哪個地方都會有各色各樣的粉店。只要你想吃什麼口味的都會有,只要你想吃,勞動人民都會弄給你吃。
螺螄粉,桂林米粉,老友粉,融安濾粉,紅油米粉,生榨米粉,欽州豬腳粉,賓陽酸粉,生料粉,雞肉粉。
螺螄粉
老友粉
桂林米粉
牛腩粉
豬雜粉
瘦肉粉
花甲粉
豬腳粉
牛巴粉
叉燒粉
炒河粉
炒米粉
……
柳州螺獅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生料粉、燒鴨飯、叉燒粉、欽州豬腳粉、桂林桂林米粉、玉林牛腩粉、玉林牛巴粉、扣肉粉、鴨肉飯、牛肉粉、天等雞肉粉,蒲廟生榨粉、馬山羊肉粉、賓陽酸粉、玉林狗肉粉
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捲筒粉,賓陽酸粉,玉林牛腩粉,玉林牛巴粉,玉林生料粉,扣肉粉,豬腳粉
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梧州河粉,玉林牛巴粉,百色牛腩粉,融安濾粉,紅水河紅油米粉,蒲廟生榨米粉,欽州豬腳粉,賓陽酸粉,玉林生料粉,寧明雞肉粉,桂平谷山粉,北海海鮮粉。
1、柳州螺螄粉
2、桂林米粉
3、南寧老友粉
4、賓陽酸粉
5、涼拌粉
6、豬腳粉
7、三鮮粉
8、濾粉
9、炒粉
10、沙煲粉
❿ 廣西各地有什麼很少有外地人知道的美食
我來介紹幾個特色 美食 吧,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
梧州的特色小吃 ——艾糍,顧名思義就是用艾草與糯米做成的糍粑!來看看它長什麼樣先。以前小時候,每到下雨天,就特別期盼能夠吃到這艾糍,咬一口,糯糯的,不單只有糯米滋的口感,還有艾草的香味!艾草雖苦點,但是其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等功效,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另外,玉林落水包,其實它也是糯米糯米做的,外面可包著一層包菜葉。落水包內的餡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比如香菇,瘦肉,豬肉,花生等等,甚至是魚肉都可以。
還有賓陽酸粉,它是廣西賓陽酸粉的簡稱,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吃上一碗可消暑,還有其以其特有的嫩滑的口感,濃香的醬汁和酸甜的酸醋,配以叉燒肉、燒腸、炸波肉、炸肉排、臘牛肉巴、酸黃瓜(有時是酸蘿卜等)、花生米(或者油炸黃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生蒜米)等佐料,可謂是酸甜可口、香脆誘人。最最正宗的是應該是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賓陽南街天後宮顏十八的酸粉。其實它還有提神、止渴、開胃、祛濕除熱功效的粉為酸粉。賓陽酸粉算是成了當地一種奇特的小吃,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還有就是欽州豬腳粉,不知道廣大朋友了解多少呢?上大學時期在欽州呆了四年,經常去二馬路那裡吃豬腳粉,雖然它看起來簡單,只配了幾片青菜和一根豬前腳,就是因為它的香味以及那香脆的豬腳吸引了我。但是別看它簡單,單是那個豬腳需要經過燒,刨,炸,浸,晾,凍,煲等步驟,就花了店主不少時間呢!
集賀州 美食 於一身的長壽盛宴——簸箕宴 ,早已在賀州內外家喻戶曉,但是關於簸箕宴你了解的有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簸箕上的 美食 世界~
在賀州大橋南端,坐落著一家以賀州民族文化為主題的酒店。酒店布局雅緻逸情,匯集了全國和賀州市頂級書畫家及藝術家的作品、賀州奇石、藝雕、根雕和名土特優農副產品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產物。但讓更多外地客人慕名而來的,是他們獨具特色的簸箕宴。
簸箕宴是賀州傳統的客家和瑤族的盛宴。在農村,簸箕幾乎家家都有,曬東西、揉面、做糍粑……幾乎事事離不開它。 用簸箕傳送 美食 ,方便,齊全,也成為了賀州人飲食習俗之一。
起初簸箕宴並不被眾人熟知,直到廣東電視台、江門電視台發現並報導,簸箕宴的名聲才漸漸傳出去。
「 凡是珠三角知道簸箕宴的都會找上門來。 」
他們的簸箕宴在今年榮獲得了賀州市 美食 大賽十大金獎,也作為長壽食物的代表之一登上了中央電視台。
如百花齊放般燦爛的簸箕宴是如何製作的呢?讓我們跟著擔任廣西賀州市烹飪名廚協會秘書長等多個職務的中國烹飪大師——宋雨一起探個究竟。
走進干凈整潔的廚房,大家早已開始忙碌,新鮮美味的食材放在長桌上待命。宋雨拿出鋪滿芭蕉葉的簸箕,一場 美食 即將上演。
首先出場的是半隻燒雞 。刀起刀落,雞被切成均勻的肉塊,將其按照原形整齊的擺放在芭蕉葉上,隨後緊接著的是南鄉鴨。它們安安靜靜的躺在簸箕里,等待其它夥伴的加入。
接著是肥瘦相間的熏肉 。肉片透著光泛著金色,可見刀工之精湛。「我們專門開了個密封的熏房,這個熏肉是我們自己做的喔!」宋雨在芭蕉葉上撒上一把花生米,用熏肉一片一片將其覆蓋。
葉子的選用也很有講究,一般會選擇芭蕉葉或荷葉 。只要將其洗凈後,用鹽水浸泡即可使用,十分方便,也減少了清洗的餐具煩惱,有點「取之於自然,還之於自然」的意思。除了綠色、美觀、防滲漏外,芭蕉葉還是一味葯材,防蟲又 健康 。
工作時的宋雨彷彿換了副面孔,不苟言笑,專心致志。
剛出爐的菜品很燙,但為了擺放的整齊和美觀,宋雨都會忍著皮膚的疼痛用手固定每道菜的位置。
賀州以「逢菜必釀」聞名,菜釀在簸箕宴里也必不可少 。光是這一盤菜中,菜釀就佔了五樣:辣椒釀、蘿卜釀、豆角釀、豆腐釀、「釀中之王」賀街瓜花釀。「我們賀州菜釀共有108種,想得到的菜我們都可以釀。」宋雨自豪的說。
除了菜釀,扣肉和酸扣也是每個客人的必點菜 。碗倒扣在芭蕉葉上,形成龜背;肉皮金黃,肥而不膩,香芋軟糯,芋嚼鮮美,香氣撲鼻,回味無窮。
不到一個小時,簸箕已被 美食 填得滿滿 。熱氣騰騰的雪梨豬肺湯,加上南鄉鴨、信都雞、5種菜釀、招牌扣肉、醋泡豬腳、香煎禾花魚、熏肉、糍粑、小芋頭、豆角、紫薯、黃瓜、荔枝,18道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隔著屏幕都令人食指大動。
褪下工服的宋雨在給自己的作品拍照,他的手機里已經記錄了數百種各式各樣的菜品。
簸箕剛搬上桌,宋雨便熱情地招呼客人們品嘗各種菜式:「你們一定要嘗嘗這個豬腳。外面很多人為了方便,直接用雙氧水漂白。但我們堅持只用醋泡,保持它本身的顏色, 健康 安全最重要!」 燈光下,食物們泛著自然好看的色澤。
簸箕宴的食材全部來自賀州三縣兩區,既保證了 健康 安全,又體現了賀州 美食 的特色。「我之所以成立廣西烹協賀州市名廚委專業委員會,是想挖掘更多屬於我們長壽賀州的優質食材。」
有他們在背後的默默付出和創新, 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將更有自信,一同祝福長壽賀州帶著簸箕宴這張別具匠心的名片,穩健地走上更大的舞台。
用糯米做的米花,用來煮油茶
紫色糯米飯!在我們老家,每年清明節,都會做一些紫色糯米飯,味道特別好。
這種紫色糯米飯是怎麼做成的呢?
其實,這種糯米飯所需的材料非常簡單,就只有「紅藍」,糯米,花生,芝麻,油鹽等!
在我們那裡有一種叫做「紅藍」的草本植物,摘了回來洗干凈後用水煮開,然後把煮開的水放到糯米里一起煮成糯米飯就可以了。
接著把花生芝麻分別煸炒香,然後混在一起搗碎備用。等糯米飯熟了之後,舀起來放到鐵鍋里炒,就像炒飯那樣,等炒到有一定香味後再把花生芝麻放下去拌和均勻的可以出鍋了!
這種紫色糯米飯炒出來,非常香!一是「紅藍」植物的清香,二是花生芝麻的脆香,三是糯米的炒香!
據傳,很久以前這種飯一般都是在清明節拜山掃墓時供奉給先輩們,認為這是最上等的食物,等掃完墓回家之後後人才能吃。
不過,自打孩提有記憶起,每年清明節老家那裡家家戶戶都會做這種糯米飯。
喜歡吃黃瓜皮,可惜玉林沒有
1.南寧脆皮燒鴨粉
廣西各地的粉各有特色,除了桂林米粉和螺螄粉以外,南寧的脆皮燒鴨粉也是一絕。沒有前兩者的重口濃烈,燒鴨粉更多的是香甜清爽。剛烤出來的燒鴨香脆可口,配上爽滑的米粉,竟有一絲絲甜味,可以叫老闆淋上一些燒鴨汁,味道更是豐富。
2.桂林油茶
桂林除了桂林米粉以外,遍地可見油茶店。油茶是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黃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製成。有的還加蔥花、菠菜、獵肝、粉腸,又稱「吃豆茶」。油茶的味道十分獨特,廣西打油茶是廣西侗族同胞的飲茶方式,也是他們招待賓客的必用之品。飲用油茶,既可品嘗這一獨特風味,又能領略一番侗族同胞的待客風情。
3.柳州生牛
要說吃燒烤,除了各種常見的烤得熟透的各類肉串,在柳州還有一種令人更加難以抗拒的燒烤 美食 ,那就是生牛。顧名思義,生牛,即生的牛肉,師傅純熟的刀工將其切成透明的薄片,一般只烤作三成熟為最佳,此時牛肉上還有依稀可見的鮮紅,蘸上調好的醬碟還有芥末,口感極為鮮嫩飽滿。
4.北海沙蟲
沙蟲又叫沙腸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沙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在目前盛產沙蟲的海域,就以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廣西北海市出的沙蟲,為最頂級的,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有降血壓、治濕、防癌作用。干制後炸、炒、燉、燴、煮湯均可,來北海 旅遊 一定不要忘了一飽其口福。
瓜皮醋 ,肉腸,五色米飯,肉粽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靈山的荔枝,還有柳州的螺螄粉
四川廣安麻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