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值得初次去上海的人去嘗一下
1、小楊生煎
小楊生煎從吳江路的第一家生煎店起家,到如今大街小巷的連鎖店,吃上一客小楊生煎不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了,雖然小楊生煎沒有大壺春生煎褶子那麼多,但小楊生煎勝在第一口的湯汁,點上一兩鮮肉生煎再配上一份粉絲湯,可以填飽肚子的同時還有一點餘量可以嘗試一點其他的特色小吃。
2、沈大成
沈大成出名的不僅僅只有糕團,還有那一口雙面黃,始終保持了那個經典的上海味道。雙面黃的黃講的就是面條兩面的色澤,配上自己喜歡的澆頭,也算是一款非常有特色高大上的麵食了。
3、小紹興三黃雞
雲南路,乍浦路是最早的上海美食街之一,其中雲集了上海最早的一批餐廳,還記得那會到雲南路上去吃小紹興的場景,一早上運到活雞先要按照分量逐個挑選,然後才能上餐桌,2個樓層每到飯點晚到了必然要排隊,但依然阻擋不了來自八方食客的熱情。雖然小紹興的菜式比較簡單,三黃雞、雞爪、雞粥都是必點的。記得小紹興的醬料非常有特色哦。
Ⅱ 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好吃在哪裡
作為一個北方人,其實對於上海的許多經典小吃感覺一般。
比如著名的蔥油開洋拌面,我不愛吃海米;
比如著名的兩面黃和排骨年糕,雖然味道不錯,但也算不上驚艷。
其他的各種中式糕點,比如崇明糕、青團、海棠糕之類的,因為地域差異造成的口味問題,所以體會不到其中的美味。
每一次去豫園/城隍廟,那裡的南翔小籠饅頭店都在排長隊,下雨的時候也會撐著傘排。吃貨之魂在燃燒~
透明的肉皮,細嫩的肉餡,最喜歡的還是熱熱的肉汁!一隻小籠包的精華就在肉汁中。最好配上上海的米醋,味道會更好。
註:吃小籠的時候,需要先在皮上咬一小口,然後慢慢地把肉汁吸出來,最後再吃肉,不然會被肉汁燙到。
4、蟹粉豆腐煲雖然賣相並不太好,但是味道很贊!
蟹黃濃郁的味道、豆腐滑膩的口感、蘿卜清爽有嚼勁。
這道菜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名菜,比起八寶辣醬、響油鱔糊更讓我驚艷。
5、八寶鴨八寶鴨是上海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是我在上海每次聚會必點菜,因為不存在地域差異,各地小夥伴都很喜歡八寶鴨。
鴨中填入筍干丁、香菇丁、火腿丁、栗子丁、糯米等輔料,在蒸的過程中,不僅鴨肉蒸得酥爛,鴨肉中的油滲入了輔料中,味道相輔相成,又渾然一體。
Ⅲ 上海美食小吃街在哪裡
1.雲南南路 最老牌的美食街 雲南南路美食一條街,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市井氣息里,其實深藏著它的滋味,它的精緻,它的過日子情結。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集聚了具有 117 年歷史的洪長興、150 年歷史的的五芳齋、111 年歷史的德大西菜咖啡餐廳、87 年歷史的燕雲樓 …… 偶爾來這里懷舊,別有一番味道。 推薦美食:阿寶炸豬排、大壺春生煎、阿叔奶茶(原阿姨奶茶)、小紹興白斬雞、金陵鹽水鴨、洪長興羊肉火鍋、燕雲樓烤鴨、五芳齋粽子、鮮得來排骨年糕、德大西菜社牛排
交通:地鐵 8 號線大世界站
2.黃河路 別具風味的海派美食 這里離南京路很近,走去外灘也非常方便,所以來這里吃飯的人也很多。海派二字用在黃河路再合適不過。從南京路拐進 , 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入夜森林般的霓虹店招把這條小街渲染得五光十色、格外生動。 推薦美食:國際飯店蝴蝶酥、佳家湯包、雅科、大富豪、月星蘇州羊肉面館、粵味館
交通:地鐵 1、2、8 號線人民廣場站
3.淮海路 進擊的老字型大小回歸 闊別 12 年的老字型大小西點品牌 " 老大昌 " 回來啦!同為老字型大小的 " 哈爾濱食品廠 " 也重新開張。冰糕、西番尼、哈斗、咖喱餃 …… 這些專屬上海老克勒小資生活的招牌美味全都回來了。快來淮海路尋覓阿拉上海人的 " 哈根達斯 " 吧! 推薦美食:光明邨鮮肉月餅、老大昌冰糕咖喱餃、哈爾濱食品廠蝴蝶酥、滄浪亭辣肉面、紅房子西餐、長春食品商店大紅腸
交通:地鐵 1 號線陝西南路站
4.乍浦路 上海最早的美食街 乍浦路擁有上海第一家發電廠、中國第一家電影院,中國第一所美術專科學校 ……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乍浦路以美食街的美名享譽上海灘。這里多是一些民營餐館,以不斷翻新的菜式、靈活的價格、貼近性的服務,開創上海美食風氣之先。
推薦美食:胖阿姨正宗朝鮮冷麵、永祥燒鵝、希望小學堂(崑山路,近乍浦路)、王朝大酒店、金米籮大酒店、丁香飯店
交通:地鐵 10 號線四川北路站
5.吳江路 美食街里的一段神話 上海灘美食街里的神話。曾經是一條亂糟糟的小馬路,卻永遠人滿為患。它是活在每個上海人記憶中的 " 黑暗料理界之王 ",有誰沒吃過小楊生煎、西北郎燒烤?改造以後的吳江路,檔次提升了不是一點點,但每到飯點依然要大排長隊。 推薦美食:韓國八色烤肉、伊秀壽司、小楊生煎、力士相撲燒肉、牛陣火鍋
交通:地鐵 2 號線南京西路站
6.虹泉路 上海歐巴 "Style" 因《來自星星的你》而大熱起來的新晉美食街。當你站在金匯路虹泉路十字路口,視線所及之處皆是圈圈線線的泡菜文,還以為自己真的在韓國,處處走在韓劇里。還記得年初,去虹泉路吃啤酒炸雞,那可是朋友圈裡最流行的招呼。 推薦美食:MANGO SIX- 芒果椰奶、喜來稀肉 - 燒烤、酷炫 Self Cook- 韓國年糕火鍋、全州河家 - 韓國料理、酷必香 - 雞肉年糕
交通:地鐵 10 號線紫藤路站
7.昌里路 世博園旁的吃貨聖地 去上海浦東世博那一帶的朋友,一定要去次昌里路。絕對可以讓你從頭吃到尾!而且消費也足夠平民。自從彭浦夜市被取締後,這里就是小儂最中意的夜市啦。位於上南路昌里路路口的三鋼里,充滿浪漫的歐陸風情,最適合吃飽後散散步了。 推薦美食:光頭一郎章魚小丸子、大王鍋貼、蔡記武漢炸醬熱乾麵、上南二村香酥雞、周斌臭豆腐、湛江三仔烤海鮮、7 年 8 班烤肉、印度飛餅
交通:地鐵 8 號線成山路站、7 號線長清路站
Ⅳ 上海十大人氣美食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_上海美食推薦指南?
上海的美食多種多樣,不僅有當地的海派菜,還有數不盡的世界各美食。海派菜的著名美食有生煎包、小籠包、草頭圈子等,德興館、老正興、上海老飯店、城隍廟、雲南南路、黃河路、乍浦路、七寶老街等都是上海的美食集中地。
1、生煎。上海生煎包有上百年的歷史,皮酥汁濃、肉香精巧。推薦小楊生煎(黃浦區南京東路720號第一食品2樓)、飛龍生煎(虹口區四川北路2002號東泰休閑廣場1樓)、豐裕生煎(盧灣區陝西南路281號)。 2、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形態小巧、皮薄精緻,以小竹籠蒸熟,既美味有漂亮。南翔饅頭店(黃浦區豫園路85號)、五雲德(虹口區河南北路377號)。 3、蟹殼黃。蟹殼黃餅色和形狀類似於煮熟的蟹殼,酥、軟、松、香,是茶客們喜愛的點心之一。推薦吳苑餅家(靜安區延平路255號)。 4、草頭圈子。草頭是江浙的常見野菜,圈子是豬直腸,紅燒圈子搭配生煸草頭,色彩鮮亮,味道十足。推薦上海老飯店(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242號)、老正興菜館(黃浦區福州路556號)。德興館(陸家浜路店)4.5人均¥ 5、排骨年糕。排骨年糕是上海的獨特小吃,排骨色澤金黃、酥脆鮮嫩、又糯又香。推薦鮮得來排骨年糕(黃浦區雲南南路46號)、王家沙點心店(靜安區南京西路805號)。 6、蝦子大烏參。蝦子大烏參是上海的高檔宴會菜,色香味形俱全,而且有滋補的功效。推薦上海老飯店(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242號)、老正興菜館(黃浦區福州路556號)。 7、紅燒_魚。_魚肉質白嫩、肥美,紅燒_魚是上海的名菜,鹵汁濃厚,魚肉入口即化,咸中帶甜。推薦上海老飯店(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242號)、廊亦舫酒樓(陸家嘴西路168號正大廣場5樓近陸家嘴環路西南角)。 8、響油鱔糊。響油鱔糊是上海菜濃油赤醬的代表,鱔肉鮮美、香味濃郁,以六、七月間的黃鱔最受歡迎。推薦沈大成(黃浦區南京東路636號)、上海老飯店(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242號)。 9、八寶辣醬。八寶辣醬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用蝦仁、雞肉、鴨肫、豬腿肉、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八樣主要原料烹制而成,辣鮮略甜。推薦老克勒上海菜(黃浦區南京東路299號宏伊國際廣場3樓)、上海老飯店(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242號)。 10、上海面條。上海的面條湯清味鮮,清淡爽口,選料講究,與北方面條的風味很不相同。推薦阿娘面(盧灣區思南路36號)、德興面館(上海浦東新區德平路1094號)。
更多關於上海十大人氣美食?,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d463a161573240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上海街頭尋美食,有哪些好吃的烤肉店
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有著各國不同風格的烤肉店,其中更是有一些好吃到需要早早排隊才能夠吃上,比如坐落在虹泉路的韓式烤肉-韓國歐巴炭烤肉,淮海路的日式烤肉-牛小新燒肉屋,蘭溪路上的東北烤肉-楊記齊齊哈爾烤肉總店,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推薦菜吧~
終於輪到我個人比較推薦的齊齊哈爾烤肉了,作為一個齊齊哈爾鄰居城市的人,從小就是吃這種味道的烤肉。這家楊記齊齊哈爾烤肉坐落在蘭溪路上,距離地鐵11號線也很近,這家的推薦菜品有家鄉烤肉、烤韓腸、金牌肉筋、酸菜、秘制羊肉等等,並且東北烤肉的蘸料也是一種特色,這家是我的夏日的夜宵首選。
這幾家上海的烤肉店都很好吃,如果有空的話就去嘗嘗吧~
Ⅵ 上海街頭,有哪些好吃的烤肉店
1、韓友烤牛肉店
地址:虹泉路1078號(井亭天地2樓)
營業時間:11:00-14:00,16:00-22:00
人均:88元
這家烤肉店位於虹泉路的「韓國一條街」井亭天地2樓。工作日前往,中午開門才過15分鍾,店內已經是風風火火,爆滿的狀態。店不大,清點了一下共有桌子14張,如果想趕上第一批,請千萬提前到店。
冰櫃放滿了各種冷盤和蔬菜水果,韓式烤肉嘛,自然少不了好搭檔——生菜兄弟。緊挨著的是肉肉肉肉類自取區,紅的,黃的,圓的,方的擺滿了整個冰櫃。這里提供了6種肉類可供選擇,有調味五花肉、調味牛扒、五花肉、梅花肉、調味豬排、烤牛腸,皆用保鮮膜碼好包好,干凈衛生。
2、虎丸燒肉
地址:金虹橋商場地下1樓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2:30
人均:200元一位
金虹橋的這家比另一家玫瑰坊分店比起來,環境要好一些,店面也寬敞了不少,沒那麼烏壓壓、亂糟糟的了。
最關鍵的是,這里沒有榻榻米,自然也就免去了脫鞋的尷尬。這里有牛小排花紋漂亮,肉質感人,嫩口不塞牙,有牛肉特有的脂香,包上生菜塞進嘴裡,越嚼越過癮,對了配蒜蓉烤肉醬也很不錯,隨便你怎麼吃都行。
3、畢真烤肉市集
地址:祖沖之路1239弄長泰廣場7座B1層
營業時間:11:00-21:30
人均:169元
這里的烤肉來自不同的國家,也沒有特定的風格,所有的肉都放在進門口的冰櫃里親自挑選。然後稱重買單,有種真的在集市裡的肉攤買肉一般。
來這烤肉,強烈建議你們一定要服務員全程幫忙烤,因為店員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知道每一種肉烤至的時間方法和火候,能把肉最完美的狀態呈現出來。
4、拉蒂娜Latina
地址:陸家嘴環路165號2層
營業時間:11:00-15:00,17:00-22:00
人均:207元
這家烤肉連鎖店名叫「拉蒂亞」,是上海老牌巴西烤肉自助店。從1998年踏入中華大地,到現在已經要22個年頭了。
在上海設有多家分店,但最喜歡氣的是陸家嘴這家,坐在靠窗位置還能看到東方明珠。關鍵是在這個地段,吃自助烤肉只要人均100出頭。
自助餐分兩檔傳統巴西烤肉和經典巴西烤肉,分別是158元256元。區別是稍貴的那檔裡面多了三種牛肉和三文魚,扇貝等四種海鮮。不過傳統158元那檔光是肉就已經有將近20種,如果對海鮮沒什麼要求的話,這檔完全足夠了。
5、BARBARIAN
地址:武定路1019
營業時間:11:00-02:00
人均:173元
武定路沿街的清吧不少,唯獨BARBARIAN看上去最不像酒吧,一排石牆結結實實夯在街邊,像是居民小區的圍牆,稍不留神就在路口與它擦肩而過。乍看不起眼的石牆里,確是別有洞天。
酒館一樓被裝潢為洞穴風格,隨處可見石頭砌成的牆面和鐵鏈吊起來的座椅,「野蠻」又自在。在這里吃飯喝酒,感覺下一秒我就會「退化」為泰山,把鐵鏈搖椅當藤條盪起來。二樓的露台很受歡迎,晚上7點幾乎一座難求,重點是,美式BBQ的味道真的讓人饞到痴狂。
Ⅶ 上海好吃的烤肉店!!!
光頭燒烤:天鑰橋路零凌路15路車站終點站 歷史比較悠久的燒烤了,一對夫妻白手起家,架在馬路邊兒的一個小小烤肉攤兒,發展了成百上千的吃客,有時候想幾串烤肉要等一刻鍾,可見那時生意之火,羊肉(1元)豬肉(5角/串)最好吃。其次是牛肉(1元)和好吃的烤雞翅(3元/個),還有饅頭(1元),雞心(1元)等等,好多,羊雜湯(5元)。消費滿20元就可以發給你個小爐,小凳若干,辣椒粉孜然粉的自己愛怎麼烤就怎麼烤,這普遍的提高了吃客的積極性。 回味齋 :吳江路步行街 聽名字就知道是清真的,沒有豬肉耶,生意總是太好,品種也全,羊肉羊腰羊肝羊心羊筋板筋。羊也真倒霉唉。還有牛。還有雞。都倒霉。此處價格味道衛生都不錯,最干凈的攤子。 另一家大鬍子燒烤:西藏路新世界後面 可以坐下來吃的店。有些別家沒有的東西,比如烤雞皮,羊眼睛什麼的,附近有個盱眙龍蝦館,也不錯。這里可謂是步行街一枝花,哈哈 東昌路燒烤 :地鐵東昌路久負盛名,一個老頭在那裡烤,人很多,油煙很大,據說他一個月能賺10萬,我心理很不平衡的!。 松阪燒肉店:錦江海金客餐廳二樓,正對錦江貴賓大樓大草坪 推薦:日本松阪牛肉:鮮紅色牛肉,白色魚紋脂,入口即化美國prime牛肉,奶味十足,秘制佐料浸蘸,很入味道。 推薦吃388元的情侶套餐,相對來說性價比最高! 巴西烤肉店:地址:淮海中路1582號/南京西路1649號電話:64377288 這個店比較老,也比較小,但是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想在同類中選一家去吃烤肉,這家是我的首選,覺得品種很多,帶elong卡有免費飲料,那邊飲料記得不便宜。58元/人,比較實惠的價錢。 達加馬巴西烤肉 地址:淮海中路398號中海大廈1樓/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8樓電話:64267056 68元一位的烤肉,和大多數人家一樣,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家,但是我覺得還行,至少為它定位排隊過,是一家不功不過的烤肉店,路過就進去吃吃咯。 阿根庭燒烤餐廳地址:仙霞路299號電話:62351828 感覺和達加馬很像,69/人,給我留下印象的是,冰激凌不錯。 婉君燒烤虹古路、安龍路口,不能預定 生拌牛肉是特色,打在肉上的雞蛋均勻地攪拌到肉里,再加進放在一旁的梨條,很解油膩。冰過的,吃一口,很爽。鐵板五花肉光是看樣子就很可愛,一圈肥肉一圈瘦肉,搭配得好看。 東北碳烤:港匯廣場的後面 推薦:牛胸口肉。沒有全肥那麼油膩,卻比全瘦更香,比較適合搭配東北芝麻醬料。 韓式冷麵味道也不錯。總體來說價格合理。 考旺拉: 淮海中路1045號64338290 羊肉串是店裡的招牌菜,在上爐烤之前,先要用十餘種調料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腌制,這樣的肉串烤好之後,非常嫩而且味道獨特,還有奶香。這里還有烤的三文魚和北極貝,可以嘗試一下。 烤樂碳烤:虹梅休閑廣場,虹梅路3338弄8號 烤樂羊排是來自內蒙小羊,比較鮮嫩,是店裡的招牌菜之一,這邊有烤豬手,比較特別。 維加斯餐廳:淮海路上海廣場 這里除了烤肉外,還有三十多種的匹薩,還有各式的中西式點心,好像特別適合我的口味! 自助的,好像58。 烤肉霸:港匯廣場美食街電話:64070489 地中海烤肉,土耳其風味,有個裹著羊肉的漢堡不錯,像快餐店! 錦江拉丁餐廳:茂名南路59號新南樓電話:64722718 這可能是最早的烤肉店。98元/位,15%的服務費,酒水另計,吃過兩次,感覺肉的品種蠻多的,還有表演可以看,不過,還是覺得貴了點,因為是五星級裡面的烤肉么。 巴聖烤肉店地址:浦東世紀大道1388號電話:58208895 特色在於羊肉蠻正宗的,撒過孜然的肉香誘人。其他就一般了,68/人
Ⅷ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准備去上海旅行的朋友,除了看出行攻略,還得看美食攻略,對於上海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特地研究了一番,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些小吃。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
從10年開始,開始看《淘最上海》這個節目,應該是從第一期一直看到現在,每期都會介紹很多美食,看得多了很多地方也就很熟悉了。
那些大的館子就不多說了。小吃什麼的才是愛~之前有一個上海38種小吃的匯總。按照這些小吃來整理些店好了~小吃廣場什麼的就算了...(一般一家店裡會涉及到不同種類小吃,不過真正好吃的人應該會去找每種小吃最好吃的地方吧~)
上海最特色的38種小吃:
1. 小籠
和鼎泰豐的小籠還是有區別的...個人還是不喜鼎泰豐的,沒有好吃到哪裡去還很貴。
南翔小籠,顧名思義,嘉定區南翔鎮是源頭,不過一般也不會有專門跑那邊去的。市區內比較好的有:南翔饅頭店(豫園店)、佳家湯包(黃河路店)、富春小籠(愚園路店)、萬壽齋等。
2. 餛飩
老上海的話,柴爿餛飩挺受歡迎的, 柴爿餛飩意思就是那種流動的餛飩攤。
街上很多吉祥餛飩、福建千里香餛飩...不要去這些店裡吃...
肇周路上有家耳光餛飩,風評不錯。
還有就是原來開在靜安別墅的小餛飩店,後來轉移陣地到威海路的弄堂小餛飩。
古徽州餛飩、夢花街餛飩、三林塘餛飩等也都評價不錯。
3. 生煎
小楊生煎開的到處都是...我最早吃生煎也是吃的這一家
另外吃過的有虹口的飛龍生煎、乍浦路的金彪王生煎等。
感覺雖然飛龍生煎店面有點破,但口味好像更符合我的喜好。
據說雲南南路上的大壺春也不錯。
4. 鍋貼
其實不是太搞得清楚某些鍋貼和煎餃的區別...不過好吃就行了~
吃過一家浦東的汪師傅鍋貼,感覺肉餡挺實在的,湯汁也很鮮。
各種美食節目介紹過的:虹口的胖阿姨鍋貼(上海有不少阿姨美食~)、伊斯蘭餐廳的牛肉鍋貼,肇周路的宏玉坊、連鎖的大王鍋貼、包旺鍋貼等。
5. 豬油菜飯
這個是一直聽說文廟的菜飯很有名。就在文廟路上。
現在人氣頗高的趙小姐不等位(長樂路、太倉路、龍之夢店)的豬油菜飯,人氣也是很旺的,招牌菜之一。
6. 粢飯糕
在吃這個之前,我的感覺是應該不錯,咸香咸香的,而且炸出來的應該很脆。
不過看了製作過程之後...喜愛程度就下降了...因為真是全油的鍋里炸出來的TAT
香還是挺香的,不過比起這個我還是更願意吃別的當早餐TAT
我吃的是廣西北路的極品粢飯糕。
據說很多上海人的記憶就是小時候去上學,在弄堂門口的攤上買一塊剛炸出來的粢飯糕。光看著這個描述就覺得挺美好的~
7. 油墩子
這個小吃我是在召稼樓古鎮吃的,江阿姨油墩子,小有名氣的一家。
做的是蘿卜絲油墩子(江南一帶的不少點心喜歡放蘿卜絲),料很足,看上去挺干凈的,不像街邊的攤位臟亂。
也是在油鍋里炸出來的,應該比較合小孩子喜歡吃油炸食物的口味吧。
嘗一點就好,吃多了就覺得油膩了。
8. 冷麵
這個不是朝鮮冷麵那種...也不是川味的那種涼面。
上海人有自己喜歡的本地做法的冷麵,夏天的時候吃冷麵、冷餛飩,是很多人的最愛。
做法自然裡面是要放芝麻醬、花生醬這種東西的,面條也是一般的蒸面,不是朝鮮冷麵那種蕎麥面。
做出來的感覺其實就是涼的拌面。王家沙、美新點心店、鴻瑞興等店夏天的時候賣,上面提到的萬壽齋、富春小籠等等店也有。
9. 爛糊面
其實就是把面煮的爛爛的,有一定糊狀的面。一般在家裡也可以做。
這個的話,就是鴻瑞興做的比較好了,萬體那家店是鴻瑞興最有名的一家。
10. 蔥油拌面
海派麵食的經典之作,是將煮熟的面條放上蔥油一起伴著吃。第一次吃還不太習慣這個味道,不過後來越吃越覺得香!
這個一般的小吃店也都有,上面提到的弄堂小餛飩、萬壽齋、鴻瑞興等等地方都有。
然後上海有很多面館,基本上都有這道面。
11. 兩面黃
這個並不是很為人所知的小吃,也是種麵食。說實話我也還沒吃過TAT
將面條兩面都炸成金黃色,然後從鍋里撈出來後放在盤子上,再澆上澆頭、鹵汁。工序上就不太好做。所以做這道小吃的也就是一些老字型大小小吃店和一些本幫菜館。
南京西路王家沙,南京東路的沈大成有做,不過就不知道味道吃不吃得慣了。
12. 蟹殼黃
這個除了上海,在黃山我倒吃到了更多。就是小的燒餅,做的扁平,裡面有甜的或者鹹的餡,看上去像蟹殼。
老字型大小里還是可以買到的,延平路的吳苑餅家是代錶店家。
13. 老虎腳爪
又是一個瀕臨滅絕的美食...看節目里介紹製作起來很麻煩,所以現在還做這個的店應該也就個位數吧。長相像腳爪所以得名。
七寶古鎮里有做這個的,然後田子坊有家店,再有就是東江陰路的一家放心無鋁油條店(原來是新天地那邊好又來搬過來的,很多阿姨媽媽都從老遠的地方跑來買)
14. 燒麥
燒麥還是要吃下沙的!裡面的糯米、筍丁、肉粒還真是挺實在的。還有豆沙、紫薯的燒麥。
我是在召稼樓古鎮里吃的,可以去那裡試試。市內也有下沙燒麥的幾個分店,大連路、定西路、北京西路等等。
15. 麻球
這個很多地方都吃,也就不多介紹了,很多早餐店可以吃到。
不過上次去上海見識到比較奇特的...就是薺菜麻球...普通的麻球裡面餡是薺菜的。不得不佩服上海人對薺菜的愛。
這家店叫福得德海派人文餐廳,位於本幫菜一條街進賢路上。
16. 崇明糕
顧名思義,是崇明島的特產。最正宗的應該是要去崇明島去吃的,島上有家陸記據說不錯。
在市區想吃的話,去專門做崇明菜的館子即可。比較有名的是魚羊老鎮之崇明味道。
17. 肉絲湯年糕
目前上海灘吃年糕比較多的是排骨年糕、毛蟹年糕,還有就是韓國年糕...
這種吃法還真很少見了,據說豐裕生煎里還有。
18. 春卷
在上海貌似比較多的是黃魚春卷,吃一口,那個脆脆的皮,那個湯汁,那個嫩嫩的魚肉,一點腥味都沒有,好嗲的!
一般本幫菜館都有做這個。我在一家連鎖店,吃面的,叫家有好面的店吃的,這家店也算是快開遍大上海了...(除了黃魚春卷這家的黃魚面也還ok)
19. 八寶飯
這個小時候在家裡外公也會做給我吃,過年過節的時候喜歡弄,好像南方吃這個的地方不少。甜甜的,裡面放了那麼多種豆子啊、果脯啊,吃起來很帶勁。
老字型大小裡面做這個的挺多的,像王家沙沈大成之類的,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人買好大一塊八寶飯帶回去。買回去直接蒸一下,一大家子就可以一起吃了。
在陸家浜路那邊有家糯勿糯,節目介紹過不少次,網上風評也不錯。
20. 豆漿(咸漿)
作為一個認為豆漿只能是甜的人...是接受不了咸漿的存在的...近幾年才知道有這種食物的存在,並且江浙滬一帶好像還挺喜歡咸漿的...OMG接受無能
空的瓷碗里,事先放好撕碎的小油條、小蝦皮、紫菜片、榨菜末,要有幾粒小蔥,還要有一定比例的醬油和醋。最後滴上幾滴辣油。
在看美食節目一段時間後,還知道了上海有不少夜市賣豆漿油條的,也是發現了新世界...代表估計就是霍山路上的那家霍山公園夜市豆漿油條了...有興趣可以去試試。
21. 豆腐花
在廣東待過幾年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吃甜的豆腐花的,就像現在大陸開了些台灣豆花店裡的那些一樣,算甜品了。不過後來慢慢知道了咸豆腐花的存在...
豆腐花和咸漿里要加的那些東西差不多,區別就是豆腐花要更塊狀一點,不是豆漿那樣的液體。
一般上海早餐店都有做這個,推薦一家曹楊路上的實惠點心店吧,很老牌的吃早餐的地方了。上海人喜歡吃的早餐品種這邊基本都涵蓋了。
22. 水撲蛋
不愛雞蛋的我現在還沒嘗試過這個...據說就是:將水燒熱後,打蛋進入沸水中,成型後盛起來放入酒釀和糖。在家應該也可以自己做嗯...
23. 龍蝦片
這是小時候大愛的蝦片TAT多年後再次吃到是在海底撈等位的時候送的零食...也是醉了...
24. 鍋巴
這個平時吃的零食也挺多了於是乎沒有慾望去吃...
25. 排骨年糕
這個我很喜歡!!!在第三次去上海的時候吃到的,那是一個大雨天,上海剛剛入梅,我跟老爹倆人冒著大雨找到了雲南南路上的鮮得來,我點的排骨年糕他吃的小餛飩。
看名字其實會想成排骨和年糕炒在一起,不是的!是一塊炸好的大排,下面有一塊年糕,然後淋上了醬油,看著就很有食慾~
雖然有人嫌棄鮮得來的味道還有服務什麼的,不過我感覺還是值得一去的,一定要去雲南南路那家。另一家比較有名的老字型大小是北萬新。
26. 油豆腐線粉湯
其實就是油豆腐粉絲湯...一碗湯裡面放著油豆腐還有粉絲。
一般在吃生煎的時候,一兩生煎,一碗油豆腐粉絲湯,是很多人的標配。小楊生煎就可以吃到。
27. 雞鴨血湯
一提到南京很多人會想到鴨血粉絲湯...上海人也很愛吃這個小吃。
和上面那個湯一樣,這個也是很多人吃生煎的時候要配著喝的,小楊生煎也有這道小吃。
順帶提到鴨血粉絲湯,回味鴨血粉絲湯、妯娌鴨血粉絲湯都是開的到處都是的連鎖店。
28. 千張包
其實就是拿豆製品當做皮,裡麵包上肉、菜的餡料。一般吃的話都是千張包粉絲湯這樣一起吃的。所以生煎店裡大多也有這個可以吃。
29. 雞粥
這個就得提到兩家老字型大小了,小紹興,振鼎雞。小紹興的話就在雲南南路上,振鼎雞去福州路的那家不錯。
雞粥、雞湯面、白斬雞,想嘗試的話去這兩家還是可以的。
雞粥就是用老母雞的湯熬出來的粥,挺暖胃的。(對鹹粥無愛的就不做評價了...)
30. 酒釀圓子
好吃!從小對酒釀有種深深的愛,然後發現上海人也很喜歡酒釀。全國各地叫法不一樣,但差不多都一個東西,酒釀、醪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等等...
以前都是吃醪糟湯圓,那種湯圓都是有餡的,很大個的'。
酒釀圓子是沒餡的,就是糯米小團子。
這個上海很多店都有賣,無論大飯店還是小吃店,大眾點評一家去吃吧,都差不多~
這里順帶提一下湯圓,上海這邊叫湯團。
七寶古鎮的湯團店很有名,味道也很好,我有一次七點多就趕到七寶那邊吃的,交通很方便,七寶地鐵站下來就是。現在好像是3元一隻了,漲價了...有芝麻、豆沙、棗泥、花生、板栗、紫薯的甜味的,也有鮮肉、薺菜的鹹味的。
31. 海棠糕
挺甜的一種餅。就是外面的麵皮很酥脆,裡面是滾燙的豆沙,剛出爐的時候燙嘴。店面里一般都有提醒小心燙嘴。
城隍廟有個店做的不錯,春風松月樓下面的窗口就能買。(城隍廟還是能吃到點真美食的,並不是一無是處)
古鎮里一般都有這個,七寶古鎮、召稼樓古鎮、新場古鎮等等。
32. 烘山芋(就是烤紅薯...估計承載著很多上海人小時候的回憶,放學了餓了在路上買個烘山芋吃著)
33-36 糕團系列
上海人很喜歡吃糕團,每年到了清明最著名的就是青團,到了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等等。還有很多其他品種的。
雖然很多人嫌棄南京東路上的沈大成,但我不得不說這里的糕團還是不錯的,品種多,味道也不錯,就在南京東路上,不用進沈大成那個店,就在門口的外賣窗口,每天都會有好多人擠在窗口那裡買這樣那樣的糕點。我每次去上海都會在這里買團子吃。
還有家店叫虹口糕團廠,總店在四川北路上。最有名的是年糕團,就是年糕里放根油條,再放點其他料,比如芝麻、肉鬆之類的。吃一個這個絕對飽飽的了。其他品種的糕團也都有。
37,高橋松餅,最正宗的在浦東的高橋鎮,不嫌遠的話可以奔過去試試。
至於38任何一家超市裡都會有的特產,不用非在城隍廟的某個特產店買。
*蔥油餅:
曾經我吃的蔥油餅都是那種一塊一塊三角形的餅,來上海之後吃的是一整個的圓餅子,然後裡面蔥花真心挺實在的,味道很香,油也比較大。
不知道現在怎樣了,前幾年有家很火的蔥油餅店,茂名南路附近的阿大蔥油餅,這家店創下了我排隊買吃的的紀錄...七點10分趕到,七點50終於買到了...
整家店只有阿大這一位大叔在做蔥油餅,一次就出鍋20隻,來買的都是附近的爺叔、阿姨媽媽,一買就是好多...所以排隊的時間很長,一般上班族應該是沒耐心等的...
不過在等的過程中聽著前後的爺叔、阿姨媽媽用上海話東拉西扯的,也別有一番感覺~
*鮮肉月餅
雖然本人不太喜歡...不過真的是上海人的大愛,還是要提到一下的。
不光是在中秋,其他時候上海人都很喜歡吃這個。
蘇式月餅是酥皮的,跟廣式很大不同。裡面放的是肉餡,還是那種有汁水的,所以是要新鮮出爐就馬上吃的。我吃過一次,但是感覺就是...這不就是縮小版的餡餅么...沒有領悟到真諦...
泰康食品、光明邨、王家沙、真老大房等等老字型大小的,總是會有很多排隊買的。尤其是光明邨...那隊伍簡直了,隔好遠都能看到隊伍...
最近在日月光有一家瞞著爹海派中式名點,裡面做出來的鮮肉月餅、蟹殼黃等也挺受歡迎的~
*粢飯團
上海人早餐的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
粢飯團要屬南陽路粢飯團最為出名了,在南陽路和西康路的路口處。
這是血糯米包的,裡面有碎油條、肉鬆、肉醬、鹵蛋,很香~
一定要早點去,到10點就沒有了。
*上海人愛吃的西式點心 (這里的人真挺愛吃甜食的...)
——蝴蝶酥(一定是國際飯店西餅屋的)奶香味十足,要早點去,這里也容易排隊。
——杏仁排、核桃排、腰果排、西番尼等(哈爾濱食品廠)
——奶油小方(紅寶石)上海人也很愛吃奶油!
*面
在盧灣,有四大面館:復興路大腸面 思南路阿娘面 肇周路長腳面 麗園路縮頭面(香閣麗面館)
除此之外還有味香齋的麻醬面,老半齋的刀魚面,德興館的燜蹄面等等。
上海人比較喜歡的面有黃魚面、大腸面、豬肝面、腰花面、青菜肉絲面、大排面、鱔絲面等等。
上次去上海吃了一次辣肉面,覺得還不錯吧。這個面應該算很普通的,很多面館都有這個面。
除了湯面,還有不少拌面,比如八寶辣醬拌面。
Ⅸ 上海最有名的10大本幫菜,濃油赤醬,味道鮮美,你吃過幾道呢
來上海怎麼能不品嘗一下本幫菜呢?這可是老上海的特色,要是這10道菜不會點,可不能說你吃過上海本幫菜。
什麼是本幫菜?本幫是本地的意思,而本幫菜就是上海菜的別稱,屬於中國主要地區風味菜之一。上海本幫菜有兩大特色,紅燒和蔥油,而醬油、糖 是上海本幫菜必備調味品。紅燒要咸中帶甜 ,且不能過咸,蔥油要油而不膩,五香不辣,用小蔥不用大蔥,用姜不用蒜,成菜要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上海最出名的10大本幫菜,其特點濃油赤醬,味道鮮美,你吃過幾道呢?有機會來上海一定要嘗嘗 哦!
一,八寶鴨
八寶鴨是聞名遐邇的上海本幫菜,也是上海上海年夜飯餐桌上的主角之一。八寶鴨雖然只是只鴨子,卻內藏玄機,肚子里塞滿了糯米、火腿、雞肉、蝦仁等各種美味的食材,這些食材在被鴨油浸潤過後,更是將其味道之鮮美揮發得淋漓盡致,成菜 後 滿堂皆香。
製作過程:
1.材料有鴨子、糯米飯、 筍丁、雞丁、豬肉丁、鴨胗、白果、栗子、火腿、香菇丁等;
2.把整隻處理好的鴨子放入開水中進行焯水,再塗抹上醬油、白糖、黃酒等調料,鴨腹朝上扣在大碗中;
3.炒鍋燒熱放油,將蔥姜下鍋略煸一下,烹入料酒,放入香菇丁、筍丁、火腿丁、栗子肉丁、雞丁,然後加入醬油、白糖,燒上味,再放入糯米飯 拌和,填入鴨腹內;
4.大碗上用保鮮膜封好,上籠將鴨蒸熟後取下,將鴨覆在大圓盤中,再將原鹵潷入鍋中,投入蝦仁、豌豆,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明油,澆在鴨上即可。
二,紅燒鮰魚
紅燒鮰魚是上海十大經典名菜之一,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它的製作技藝被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鮰魚屬於長江特產,肉嫩味美,是魚中上品,在民間有著「不吃鮰魚,不知魚味」的說法。成菜後色澤紅亮,甜中帶咸,咸中帶鮮, 魚塊肥腴飽滿,入口即化,鹵汁濃厚細膩,如膠似漆。
製作過程:
1.先把鮰魚處理干凈切段,放入7成熱的油鍋中炸一下,撈出控油;
2.將 大蒜頭煸至表面金黃、接著放入蔥結,炒香後再放入魚塊等魚起皺了,接著加入黃酒,蓋上鍋蓋去腥;
3.加入老抽、生抽、白糖、鹽等到上色均勻,再倒入少許白醋去腥提鮮,最後加入清水,經過兩篤三燜,自然收芡 即可 。
三,油爆蝦
油爆蝦是一道一百年前發端於蘇錫,成名於上海灘的經典名菜,也是本幫菜八冷盤中雷打不動的角兒。上海 人講究 的是吃油爆香 是 不吐殼 的,這也是 檢驗油爆蝦做得地道 不地道 以及食客 懂不懂的一道雙料標准。油爆蝦成菜 後, 河蝦殼脆肉嫩,咸甜適中,色澤紅亮,汁濃入味, 盤中 沒有汁水。
製作過程:
1.主料青殼大河蝦,處理好後,鍋中倒油燒熱,放入河蝦,炸制蝦殼成紅色;
2.帶有油的熱鍋里加入黃酒、醬油、白糖、醋、蔥末、薑汁,攪至鹵汁稠粘時,將炸好的河蝦倒入,翻炒幾下出鍋就行。
四,蝦子大烏參
蝦子大烏參是上海最有名的特色菜餚之一,於20世紀30年代由滬上著名本幫萊館「德興館」廚師創制。大烏參,在 香港俗稱豬婆參,發脹後特別 大 ,而且製成的蝦子大烏參都 是一整隻躺在盤中,色澤烏光透亮,汁濃味鮮而香醇,軟糯酥爛,筷子夾不起,只能以湯匙取食。想想 都讓 人直流口水 ,蝦子大烏 參是 不能 用 遼參 的。
製作過程:
1.主料水發大烏參、干蝦子,把水發好的大烏參用水反復洗凈,瀝去水份,鍋中 豬油燒到八成熱時,將烏參皮朝上放進油鍋中炸,約十秒鍾後將烏參撈出 控油;
2.鍋中放入蔥油,將大烏參皮朝上放入鍋中,加入 料酒,醬油,白糖,醬色,高湯,再 把蝦子均勻地撒在大烏參上面,用旺火燒開後;
3.盛入容器 中 ,蒸半小時左右,待大烏參酥軟時取出,放 入鍋 中,加蓋後用小火 煨,大約 4分鍾後,在 把 大烏參盛起皮朝上平放於盆中;
4.用 原汁水 菱粉勾芡,放入蔥段,淋入蔥油,澆在烏參的面上即成。
五,上海糖醋小排
糖醋小排是上海本幫菜的一道經典特色名菜,來上海必吃嘗,它鮮嫩酥糯、酸甜相融、肥瘦相間、紅亮油潤,相當開胃,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屬於老少皆宜。
製作過程:
1. 選用豬胸椎骨,切成小段,清洗干凈,控干水分,加入澱粉、醬油、糖、黃酒,調合後,腌制30分鍾;
2.鍋中倒油,燒制160度左右,把小排放入鍋中,反復復炸3次,出鍋控油;
3. 把炸好的小排骨放入鍋中,加入醬油、黃酒、精鹽、香醋,等調料,再加入少量水,大火燒沸後,用鏟刀上下翻動,燒20-30分鍾,加入白砂糖,再大火燒10分鍾,使糖溶化,透入肉體內,出鍋即可。
六,上海腌篤鮮
腌篤鮮是上海地區的特色菜餚,也是本幫菜,來源於寧波菜。這道菜口味咸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香脆嫩,鮮味別提有多濃了。記著來上海一定要吃本幫菜的腌篤鮮,它會鮮掉眉毛的。
製作過程:
1.主料有豬肉、春筍、鹹肉,一起清洗干凈,切塊;
2.砂鍋內加入清水、豬肉塊、鹹肉塊,用大火燒開,再加黃酒、蔥段,改用中火慢慢燜到肉半熟,再加入竹筍塊、鹽、味精,繼續煮至熟透,撇出裡面的浮沫,把蔥段取出即可。
七,糟銻頭
上海本幫菜中最著名的「糟」菜 ,就要數大牌的糟銻頭了,非常的有名,相傳 這道菜 可是 上海灘 大佬 杜月笙 的最愛 。在 上海 ,糟貨就是將吃不掉的葷菜 或 蔬菜煮熟 ,放入 糟鹵 中 ,便於儲存,不易餿酸變壞。糟 銻 頭 用的盡管都是些下水,但吃起來糟香撲鼻,沒有一點肉腥味。
製作過程:
1.主料豬舌頭、豬肺、豬肚、豬大腸、豬腳爪等處理干凈,改刀成小塊,入水煮熟後,放入缽頭內;
2.放入白色高湯、料酒、蔥姜、香糟鹵,在封住缽口,大火燒沸,再小火慢燉上半小時就能開缽了,吃前再撒上青蒜葉,淋上一勺糟鹵。這菜吃起來,糟香撲鼻,用的盡管都是些下水,但沒有一點肉腥味。
八,水晶蝦仁
水晶蝦仁是 上海 特色美味 佳餚 之一,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成菜 後 ,一盤好的新鮮蝦仁口感Q彈,脆嫩滑爽 ,回味帶甜,色澤晶瑩剔透般的白潤或者略帶粉紅色,它 也 屬於 一道 懶人 菜 ,根本 不用 剝蝦殼 ,在餐 桌上深受上海人的青睞。
製作過程:
1.把大河蝦仁用清水洗凈,加入鹽,食用小蘇打,處理至蝦仁晶瑩狀,再用清水沖洗濾干水份,加入鹽、味精、白糖、蛋清、澱粉上漿待用;
2.把花生油燒至5成熟時,投入漿好的河蝦仁,用勺子將蝦仁劃開至成熟出鍋,控油 ,然後 鍋中 倒入 適量 高湯、味精、鹽和澱粉調勾芡,放入蝦仁,翻炒幾下,淋入麻油裝盤。
九,上海紅燒肉
上海紅燒肉是 本幫菜的精品 ,把 其 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那就是濃油赤醬。有這么一說,上海人做紅燒肉的時候,「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做 紅燒肉 的 時候 ,選用 肥瘦相間 的帶皮 五花肉,加入 酒 、醬油 、糖 和 其他 很少的 調味品 ,靠火候 做出來 的紅燒肉 ,甜而不沾 、肥而不膩 、入口即化,都能 多 下 幾碗飯 的。
製作過程:
1.主料,帶皮五花肉清洗干凈,用冷水下鍋焯水,切塊,熟鵪鶉蛋放入5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2.把冰糖炒至焦黃色,倒入五花肉快速翻炒出油,倒入開水,放入姜、八角、花椒、桂皮、干辣椒、香蔥、醬油、料酒,大火煮開,改小火慢燒;
3.半小時後放入鵪鶉蛋、鹽,用大火燒沸後再改小火慢燉一小時,然後挑出裡面的料頭,大火收汁裝盤。
十,上海白斬雞
上海人特別喜歡吃雞,尤其是白斬雞,它皮脆肉嫩,所以在本幫菜中一直有著霸主地位。白斬雞選用的是三黃雞,雞肉不綿不柴,絲絲縷縷的肉絲特別 滑嫩,在齒間滿口留香,一盤白斬雞,一碟醬汁搭配鮮姜,可以說是吃雞的標配了。
製作過程:
1.主料三黃雞,處理 清洗 干凈後 ,把雞的嘴巴從翅膀下穿過去,然後把雞放入熱水中浸30分鍾,注意用小火,保證鍋里的水不會沸騰,利用水的熱度把雞浸透、泡熟,這樣雞肉會比較嫩。注意 中間 反復 2次把 雞提出 ,保證 雞 的內外 溫度 。
2.等鍋中水涼後再把雞撈出,擦去上面的水分,塗上香油,防止表皮變干。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上海最出名的10大本幫菜,其特點濃油赤醬,味道鮮美,你吃過幾道呢?有機會來上海一定不要錯過哦!喜歡就請點贊,加關注 美食 輕舞。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