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順鹵粉怎麼做
材料
意粉,鹵牛肉,鹵汁,蔥花,香菜,蒜泥,辣油,香油
做法
1、意粉煮熟。
2、舀一大勺鹵過牛肉的鹵汁澆到意粉上。鹵汁本身有鹹味,就不用再加鹽了。
3、鹵牛肉切片,放到意粉上。
4、再加入蔥花、香菜、蒜泥、辣油、香油,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㈡ 貴州安順有什麼好吃好玩的
油炸雞蛋糕和油炸粑稀飯是安順最為傳統的早餐,極具地方特色,別的地方難得一見。早餐可以選擇這兩種安順最為傳統的小吃,也可以選擇小清新范的沖沖糕和八寶飯。享受了一頓美美的早餐後,可順便游覽虹山湖公園。
㈢ 我准備去貴州安順工作了,哪位能給我介紹一下安順得到情況,小弟拜謝了
安順我去的多,好的地方小吃比較多 步行街的留一手烤魚(晚) 七小那得小芳砂鍋涼粉 對面有個鹵粉 老大十字的狗肉粉,都還不錯 我每次去都要挨家吃一遍。 安順的消費水平偏高,但經濟水平不怎麼樣,城市規劃的一般。安順很小,也很亂,據說治安不好,我一向不怕那些的,不知道屬實不屬實,不過買東西什麼的很容易被黑,告訴你在哪句話在安順最靈驗,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㈣ 在「一地一粉」的湖南,哪裡的米粉才最好吃
米粉的江湖裡面,永遠有弗蘭人的一席之地。
湖南人好像有無數種方法,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吃過的第一碗湖南米粉是什麼味道,早就記不清了只記得我擦了擦額頭的汗,紅著臉,對著那碗米粉,默默說了一句:「餘生,請多指教」。
忍住口水,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湖南米粉到底有多誘人。
01 弗蘭人嗦粉簡史
湖南是無可爭議的魚米之鄉,物產豐饒,好吃的東西也就特別多。「湖南人怕不辣」,但辣不是湖南人唯一的追求,只不過辣味恰好契合了湖南人潑辣直爽的性格。
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絕對會是答案之一。
我不只一次遇到過湖南朋友跟我說,「想回家嗦一碗粉」。好像他們對於家鄉的全部思念,都在一碗米粉裡面。在我為其他湖南美食打抱不平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真是沒有一個詞,比「嗦」更適合形容吃米粉的動作。
米粉好就好在順滑。嘬住米粉的一頭,輕輕吸氣,筷子順手一遞,「嗦」的一聲,米粉自己就會鑽進嘴裡。這已經是米粉控的必備技能,也是湖南清晨最悅耳的背景音。米粉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產物。不管是移居南方的北方人,還是南征的軍隊。米粉的創造者把南方常見的大米,做成北方面條的形狀,那一刻,鄉情就凝結在這一碗米粉里。
一碗米粉分扁圓。扁粉以長沙為代表,圓粉是常德的最有名。湯粉、炒粉、拌粉,不同做法又帶來不同滋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米粉的世界太大了,對於一碗米粉的出色與否,每個湖南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
02 湖南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湖南米粉的豐富程度,不是一兩篇文章能夠說清楚的。讓人眼花繚亂的味道和做法,也是米粉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長沙米粉丨質朴清澈的肉絲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台上,任人自取。
對人來說,只要米粉味道對了,環境什麼的都無所謂。蒼蠅館子裡面,不論男女老少,都埋頭專注於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泰然。這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許只有在輕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輕蓋、重蓋(澆頭的多少)之間有所區別。
長沙米粉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灑脫。
敞口鍋,滾水下粉,翻騰幾下即成。一勺紅亮的肉湯,透著雞湯的鮮甜,也帶著骨湯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煉出個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絲,沒有肉絲還叫什麼肉絲粉呢?
如今,米粉碼子的豐富程度,可以說是對選擇恐懼症患者最大的惡意,倒不如就來一碗簡單直白的肉絲粉。匆忙的清晨,只有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趕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專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了。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里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闆倒是全無門第之見,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時候,他們反倒會大度地說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應該是「凌厲」。招招都是殺招,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牛肉軟爛中帶著嚼勁,香料沒有掩蓋肉香,反而使得肉隱隱帶著一絲回甘。勁道的米粉,把湯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裹挾上來的蔥花,為本就豐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個層次。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在此期間,筷子是絕對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見底,方才回過神來,身邊的食客早已換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燉碼為王
一提起湘西,總覺得那地方悠遠神秘。湘西多民族雜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豐富。光是米粉的澆頭,就比長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湘西人號稱「辣椒當鹽,酸菜當飯」。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里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卜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壓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盤醴陵炒粉,重點就在一個「快」字。與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乾粉。炒粉的時候,幼細的米粉必須要提前泡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打頭陣的是一顆雞蛋。旺火冷油,雞蛋在鍋里抖動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雞蛋炒散後放入豆芽菜,緊接著鍋內又是一陣喧鬧。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鹽、醬油調味,顛勺爆炒,起鍋前撒上一把蔥花,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備。
(5)郴州魚粉丨一碗讓人辣到昏迷的魚粉
在郴州魚粉屆坐第一把交椅的,該是棲鳳渡魚粉無疑。據說,三國時的鳳雛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來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魚粉。
本來因為劉備輕視自己而悶悶不樂的龐統,吃完魚粉,一掃頹氣。又是一個名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真假,棲鳳渡魚粉倒是真能掃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魚粉,紅彤彤的湯已經讓人看得直冒汗。現殺的鰱魚燉湯,加上用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來上兩勺茶油,就是魚粉的湯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望而卻步,而郴州人卻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魚粉強行打開周身的毛孔,讓人倒吸涼氣的同時,卻大呼過癮。這種爽快感,能抵擋住所有的不順心。
(6)衡陽魚粉丨魚之鮮,粉之彈
如果說郴州人痴迷用魚湯來襯托火紅的辣油,那麼衡陽人就是執著於湯頭的鮮美了。
衡陽魚粉的湯,要用敲開的豬筒子骨熬一整夜,有這骨湯做底,湯頭才不會單薄。魚塊在燉湯前一定要經過油煎,既是為了定型,也是為了讓湯能夠更白。
衡陽人吃魚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過,他們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時,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魚粉講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等到吃完魚肉,濃縮了豬骨和魚肉的精華的湯汁,帶著滿滿的膠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鹵粉丨鹵香四溢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最愛的還是拌著吃的鹵粉。
鹵粉,顧名思義,要有鹵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沒有其他味道的。所以,鹵粉味道的好壞,全在鹵水上。燉著豬骨或牛肉的湯鍋里,翻騰著各式香料和中草葯紮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兩個小時,才算是合格的鹵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鹵水,配著原湯鹵出來的牛肉或雞蛋,滿嘴馥郁的香味,也難怪永州人對此欲罷不能。
(8)邵陽米粉丨湖南人的「烏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邵陽米粉,八成會說,「這不是烏冬面嗎?!」
據說,因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㈤ 長沙鹵粉味道哪家好姚胖子鹵粉好吃嗎
長沙的鹵粉味道比較胖,怎麼分還可以人流量挺大,主要看地址選址。
㈥ 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哪兒的東西好吃
波波糖好吃啊
㈦ 長沙哪裡的鹵粉最好吃
長沙人最喜歡吃的,也是最常吃的食品,當然就非粉莫屬了,長沙人吃粉也是吃的花樣比較多,比如炒粉,湯粉,鹵粉等,不管是不是長沙的,還是其他地方的,只要好吃,長沙人都是來者不拒,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家長沙人氣最高的鹵粉店,據說去他家吃粉,為了吃上一碗粉,每次去都要排上半個小時隊。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店太火爆了,如今很多都已經打折扣了,味道和以前差別比較大,碼子(鹵粉中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分量也少了很多。
不過盡管覺得味道並沒有以前好,但是人氣依舊很高,想體驗一次的,倒是可以去試試,如果你覺得有更好的粉店,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㈧ 中國哪裡的米粉好吃它們各具有什麼樣的特色
米粉,是一款用大米做為原料而製作的一款特色小吃,主要流行於中國的南方城市,比如湖南、廣西等多個城市的米粉都很有名,而且都有結合了當地的風味。米粉的製作工藝看似簡單,卻經過了一系列的製作過程,首先要選用優質的大米做為原料並進行清洗、浸泡,再將其磨成米漿……後面還有多個步驟,最後做出來的米粉具有彈性而且質地柔韌,用沸水煮燙或是干炒都很適合。
米粉的類別不少,在不同的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風味的製作方式。在米粉方面也有著不同的品種比如廣西南寧的濕米粉、湖南邵陽的干米粉;即使是同個省粉,在米粉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湖南邵陽、婁底等地區用的是圓粉,而湖南長沙、常德等地則是用扁粉。
廣西米粉也很有名氣,其中最有知名度的則是桂林米粉、南寧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螄粉,特別是南寧的米粉最為豐富,除了老友粉以外,還有八珍粉、干撈粉……廣西各個城市也有著不同風味的米粉,如玉林的牛巴粉。
㈨ 安順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1、帶吆喝的小吃——麻辣豆腐腦、豆腐皮
還沒看到小販就能就聽到的叫賣聲,「麻辣豆腐腦,麻辣豆腐皮~~」
熟悉的夥伴們都知道,這個就是豆腐腦的小攤了。
從裝滿豆腐的桶里盛出一勺熱乎乎、白嫩嫩的豆腐放在塑料碗里,然後依次放上醬汁、折耳根、大頭菜、酸蘿卜、灑上蔥花,最後放鹽、辣椒。重要的是,花椒一定不能少,麻辣的味道伴著豆腐腦的嫩滑,一勺接著一勺的送入嘴巴里。那個味道,是小安童年裡最香的回憶。
豆腐皮通常都是一層一層的堆疊在盛滿辣椒的盆里,想吃的時候就讓老闆給你卷上一個,老闆夾上事先拌好的豆芽、海帶絲放在豆腐皮上,然後在放上辣椒,灑上黃豆,一口一個脆爽,一口一段香辣。
2、會變身的小吃——油炸雞蛋糕
小十字公交站台的後面,有這么一個小巷子,不起眼,看起來也不整潔,但是大家都知道,這里藏著無數老安順人「魂牽夢繞」的油炸雞蛋糕最正宗的味道。
模具里放上麵糊、放上肉沫,再在肉末上蓋上一層麵糊,放到油鍋里一炸,還平平扁扁的雞蛋糕就膨脹起來,顏色也由雪白變成金黃。炸好的雞蛋糕外酥里嫩,吃的時候淋上特製的醬汁,再給裡面塞滿折耳根,滿口的香酥脆爽讓人留戀忘返。
3、最安靜的小吃——黃記糕點
有些東西的存在安安靜靜,與世無爭,十多年了,時光依舊流走,但彷彿在黃記糕點這里,一切都沒改變過。
紅色的軟糕,小安想念的是那柔軟的口感,糕體裹白糖入口時的沙沙嘰嘰;當天做好的沙琪瑪,小安想念的是濃濃的蛋香味,還有香糯黏牙的味道;還有軟軟白白的芸片糕,在小安小時候,每年過年,奶奶就一定會去買。
4、可以憶苦思甜的小吃——泡橄欖
一張板車,上面放著各種盆和罐,今天你可能在這里遇到它們,明天又不知道去哪裡了。從小安記事開始,這些瓶瓶罐罐,就是最原始的安順味道。
這一罐罐用自家容器泡著的,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橄欖吃起可就不一般了:入口的酸澀讓你前一秒眼睛都睜不開,酸脆的橄欖吞下肚後,沒過幾秒鍾,一股甘甜就從喉部湧上來,瞬間充滿整個口腔。
5、最甜蜜的小吃——沖沖糕
在安順話里,「沖」有用水「兌」的意思,沖沖糕也因此得名。用糯米粉做成的一個個沖沖糕,放在沸騰的特製水壺上用蒸汽蒸軟蒸松,然後放入調制好藕粉里。
香糯的糕被壓入口感香甜滑膩的藕粉里攪拌,然後放上花生碎、玫瑰糖,受熱瞬間玫瑰糖的香郁就充滿整個鼻腔,無論是冬天吃上一碗還是夏天來上一口,香甜的味道從不會改變。
6、最有招牌的小吃——「甜糕伯伯」
從小安的初中時代開始,這個「甜糕伯伯」彷彿就從來沒有變老過。那時的實驗學校門口、二中門口,一到放學,老伯的小車邊上都圍滿了「飢腸轆轆」的學生。學生放假的時候,老伯就會推著車到街上來賣。今天能遇見,也算是小安好運。
甜糕分為兩種,一種是薄片的,口感順滑細膩,小安比較喜歡這種,一口下去能吃到上面的芝麻,那種甜而不膩的感覺讓人美滋滋的;另外一種口感綿柔,一口下去滿嘴飄香、充滿嚼勁。
7、最搶手的小吃——糯米糕
每次來都會斷貨的小吃一定就屬它了——糯米糕。糯米糕分為白糯米和黑芝麻味兩種,小安我偏愛黑芝麻味。
糯米糕切成方塊,整整齊齊的放在案板,你需要多少,老闆就會一排一排的給你放在袋子里。糯米糕用糯米做成,香糯的口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黑芝麻特殊的香郁氣息,入口有些粘牙,但綿糯的口感是你不能拒絕它的理由。
在西西弗書店樓下,隱藏著一排神秘的街邊小吃,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里「人滿為患」的原因了。
8、最有分量的小吃——炸魔芋、炸土豆
堆得高高的,事先就已經炸好的魔芋、土豆、火腿腸在等待著每一位客人的到來。3塊錢一塊的魔芋可不小,再加上個洋芋,用燒烤辣椒面和折耳根、酸蘿卜拌在一起,一碗的分量讓你吃得滿意而歸。
9、最文藝的小吃——裹卷
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胖子」整整齊齊的躺在盒子里,紅紅綠綠的餡隱隱可見。用手拿起一個放在嘴巴里,辣醬的香和各種拌菜的脆融合在一起,香辣爽口。
顧府街恆遠百貨前面的這條小巷子,一直以來也都是熙熙攘攘,這里又都藏著什麼樣的街邊美食呢?
10、最有格調的小吃——炸洋芋泥
安順人對於土豆的熱愛,從幾十種不同的土豆做法上就能看得出來,但是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香酥洋芋泥了。
已經碾碎,用糯米紙團成形的土豆泥里,拌上了少許香蔥,外面再裹上麵包屑,放入高溫的油鍋里一炸,土豆泥瞬間變成金黃色。最吸引人的是,炸過的土豆泥外面香酥可口,裡面的土豆卻仍然細膩鮮香。在紅艷艷的燒烤辣椒面里裹上一圈,吃的就是這個香辣酥脆。
11、菜品最豐富的小吃——鹵粉
吃一碗鹵粉,可以順帶著加上土豆、海帶、魔芋、豆腐、雞蛋、火腿腸,恐怕沒有比這個更豐富的小吃了吧。
鹵粉的湯汁是它好吃與否的關鍵,拌上佐料的鹵粉還要讓店家給舀上一勺湯,把辣椒的香燙出來、把香菜和折耳根的鮮泡出來。鹵粉順滑的口感是小安百吃不厭的味道。
12、最有季節性的小吃——清明粑
糯食一直都是安順人熱愛的味道,各種各樣的粑粑數不勝數,而清明粑一定是最具有季節性的了,因為清明粑里所需要的清明菜只有在清明時節前後才能採摘得到。
一個個團得圓鼓鼓的清明粑在鐵鍋上烙著,直到外皮烙出鍋巴、變成金黃,到裡面各種口味餡的香味滲入粑粑里。各種各樣的餡里,小安偏愛槽辣椒豆腐餡的,一口咬開,粑粑香糯Q彈,裡面的餡鮮辣美味。
13、最大眾的小吃——洋芋粑
之前說到的土豆和粑粑,在洋芋粑這里可是得到了一個綜合,它也是用壓碎了的土豆泥團成餅狀,然後放入油里炸,最後吃的就是土豆原味里的那股香氣,口感里鍋巴帶來的酥。
14、會「驕傲」的小吃——烤豆腐
烤豆腐也算是安順街邊上常見的小吃之一了,四四方方的白豆腐放在專門的爐盤上一烤,外皮就開始「膨脹」起來。烤好了的豆腐鼓得像個氣球一般,這個時候讓老闆用刀劃開,裡面放上折耳根,細膩香嫩的豆腐瞬間讓你欲罷不能。
15、最傳統的小吃——碗耳糕
用大米做出來的碗耳糕是老安順人小時候的最愛, 因為形狀像一個碗,又用「碗耳糖」製作而成,因得此名。
每逢過年,幾毛錢買上一塊碗耳糕那就是一件讓人十分高興的事情。碗耳糕口感Q彈香糯,清香甘甜,百吃不膩。但是現在買碗耳糕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在街上遇到了,就一定不要錯過。
16、最管飽的小吃——糯米飯
去到外地的安順人一定想念的小吃非糯米飯莫屬了。說是小吃,但糯米飯其實作為小安的「正餐」也都已經陪伴多年。
奇怪的是,小安永遠覺得糯米飯就要吃街上的,用大甑子蒸出來味道才正宗,裡面放上土豆、槽辣肉末、折耳根、油辣椒等,用手隔著塑料袋一揉,捧起來就吃。從小時候到現在,從來沒有吃厭過。
17、最紅火的小吃——鹽酸
安順幾乎所有不甜的小吃都一定要有辣椒,但是要數這裡面最「紅火」的,那就非鹽酸莫屬了。看著這紅彤彤的辣椒,口水都不知不覺的流下來。
鹽酸里主要的菜有大頭菜、蘿卜條、腌蒜頭還有豇豆,這鹽酸好不好吃,就主要看著自家的辣椒做得香不香。
大頭菜、蘿卜香辣爽口,豇豆柔軟入味,一般一個人買個5塊錢的吃下來,已經辣的滿頭大汗了,但是卻依舊想念,欲罷不能。
(來源:網路綜合)
㈩ 貴州安順哪裡的小吃好吃
安順是一座來了就會自然愛上的城市
這是一個我願意驅車上百公里來吃碗粉的地方
也許你會說:上次不是已經寫過安順 美食 攻略了嗎?
那你一定不懂安順
這里好吃的實在太多
兩次三次都說不完這里的故事
西秀區是安順 美食 最集中的地方,儒林路是目前唯一僅存的老街,這條街是安順最古老的 美食 街,也是《致青春》的取景地,每走幾步路都是一段有 歷史 的故事,上百年的木板房和被時間打磨光滑的青石板,都會讓人忘了現在居然是2018
前陣子流行曬18歲,看見過這些豬肉行、彈棉花、古幣攤最年輕的一代應該就是這批90後了吧,現在儒林路在拆遷,也許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儒林路的樣子了吧
龍老太奪奪粉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儒林路中段
營業時間:8:30–21:30
龍老太奪奪粉在最老舊的儒林路,是安順最老的奪奪粉店之一,開了二十多年了,奪奪粉其實是一個小火鍋,特色鍋底是麻辣和酸辣,把各種配菜放到鍋里煮,裡面本身也有很多肉沫,香菇等,而這里說到的粉是貴陽人口中的米豆腐
配菜有很多,酥肉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它不是貴陽的坨狀而是片狀,所以吃起來不膩。因為奪奪粉口味比常見的火鍋味道重,所以安順人習慣配上一杯玫瑰水來解辣。注意火不能開大,糊了一整鍋就毀了
程記糕點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一中正大門前行100米菜場旁
營業時間:8:30–19:00
程記糕點在儒林路也是很受歡迎,後來因為拆遷搬到了另一頭,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打著電話一定要找到它,他家最出名的就是這個洗沙餅,安順人稱它為麻餅。裡面有大粒的冬瓜糖,也不像貴陽的是特別面,它是特別砂,喜歡的人會愛得瘋狂,但是對甜接受度不高的人會覺得太甜膩
段記包子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北街茶城12號後面
營業時間:8:00–16:00
安順的破酥包尤其出名,這就是安順第一家,已經有四五十年的 歷史 ,但現在還是老阿姨在做,多的時候一天要賣2000個,到周末了更是很多人特意從貴陽開車來帶上幾十個回去
破酥皮要經過一天的發酵再半小時的人工揉才能有這么多層,而且不稀不硬口感剛剛好,店裡有鮮肉、三鮮、付油三種,肉選用的是最嫩的梅子肉,付油是我吃過這么多破酥包里最不膩的一家
趙記鹵粉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西街老菜市場鳳儀小學對面
營業時間:8:30–18:30
趙記鹵粉是安順第一家做鹵粉的,已經開了28年了,原來是在七小,店裡有很多種套餐,分量都特別特別足,放學的小學生吃著顯得碗更加的大。味道吃起又像鹵苕粉又像素粉,湯是豬的筒子骨和自己調的秘制鹵料一起熬的,再配上一杯玫瑰水之安逸~
老六小的小鍋涼粉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太和街
營業時間:10:00—20:00
店家自己秘制的臭豆腐,秘制鹵洋芋就是致勝法寶!一鍋粉里有十四種材料,簡直劃算到爆炸!店家沒有招牌,純粹靠著口碑口口相傳了四十多年。米豆腐和洋芋超級臭,臭到你停不下嘴 吃到最後有股豆豉火鍋的味道,但是吃完在嘴裡留存的臭味只會保存10分鍾左右
陳玲蕎涼粉店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新大十字統一路23號整棟樓
營業時間:8:30—17:30
39年的蕎涼粉是每個安順人的記憶,裡面的靈魂就是秘制的腐乳,冬天的時候要一個月才能製作出來,我試著嘗了一下,居然有股杏子的清香也有點穀物的味道,忍不住想再來一口,問老闆能否購買,可惜生意太好供不應求無法帶走
吃片直接用的就是一整坨腐乳,而吃絲澆的是湯汁狀的,可以根據喜好自行選擇,我個人而言更愛吃絲絲的,裡面的腐乳味更加包裹完全,味道更加濃重
王老二鹵骨頭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新天地時代名苑對面
營業時間:18:30—02:00
來安順怎麼可以不啃骨頭,他家的骨頭吃一整盤都不會膩,用的原材料很講究,沒有一點添加劑,鹵水也用的是老鹵水,所有的食材都親力親為購買,不用加工好的成品。包括現在店裡的烤肉串都是當著客人的面現穿,讓你親眼看到放心
他家的鹵水面更是一絕,面條筋道順滑不說,鹵水非常濃郁香濃,再和辣椒、脆哨一融合,如果我之前沒有吃這么多,我真的可以一個人吃兩碗
劉老實火鍋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新天地 美食 街進去第一個路口左轉20米
營業時間:早6:00—14:00 晚16:00—21:00
劉老實是我每次去安順必吃的一家,他家參魚片可以用薄如蟬翼來形容,涮個五六秒就可以吃,湯是精華,吃完不喝三碗我是不會走的。值得提醒的是他家蘸水用的是新鮮小尖椒,比普通的蘸水辣很多,所以一定要少少的蘸
更讓我迷戀的是他家的開花饅頭,上桌吃起來平凡,但是冷透了簡直超級無敵好吃,那種緊實的口感太讓人迷戀,紅糖味在你咀嚼的時候滿滿擴散,每次走都要打包一份在回程的路上吃
一鍋端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新天地三聯學校旁邊
營業時間:9:00—21:30
這家店做的就是一些家常炒菜,但是好在用料,豬肉用的是紫雲宗地花豬,爆炒花豬肉里除了鹽、糟辣椒沒有味精、雞精等添加,油炸粑炒雞丁里的雞肉也是用的鮮雞肉慢慢剔骨,而非凍貨所以吃起來特別嫩。正是因為用料好味道自然好,每天都是滿座
這只是安順西秀區 美食 的冰山一角
更多的老字型大小老味道等你發掘
安順現在在大范圍改造棚戶區,好多地方的小吃都變位置了,來了好吃街是最簡單的,但是好吃街的東西都偏貴,小街小巷,還是沒這么好找的。。。安順的老市中心是小十字,新大十字,這一截的小街小巷的小吃問問路人就知道了,新市中心是大數據產業中心,好吃街就在旁邊
支記牛肉粉在虹機廠路口有一家,不知道是他家搬家還是分店?
小十字花江剪粉拆遷了,不知道搬哪裡去了?好想念她的味道!
西門趙一曼門口擺攤的油炸耙稀飯,很香,倆個老人家可能沒做生意了吧?他們的油炸粑稀飯租不起門面!
科學路的花江狗肉粉攤子,也租不起門面,找不到了?
到處都「高大上」了,這些優秀的傳統小吃可能都要消失變成「傳說」了?唉!
平壩牛肉鵝肉好吃
花江剪粉店搬至悅立達旁
安順的小吃在貴州都應該算的上出名的。
一是安順裹卷。安順出名的裹卷應該是在安順 美食 街的王記首家多味香辣,好像是13塊錢一盒,有四種口味,包括青椒,油辣子,西虹市等等。但在市區。今天要說的這家是位於關嶺縣的裹卷。名字叫安順柴姨媽裹卷,地址位於關嶺自治縣萬綠城酒旁邊,味道是兩種,油辣子的和青椒的,12元一盒,一盒好像有20個,還有6元一盒的和2塊一個得大的。味道棒棒的。本人基本每個星期去運動完回來都會去買。
……
二是關嶺花江狗肉。關嶺第一家狗肉館是位於花江的一戶人家。但由於名聲大振,現在的味道已大不如前。個人比較強烈推薦的是位於斷橋鎮的一個狗肉館,地址是在位於斷橋鎮小陳便利店旁邊(320國道和210省道交叉處),主打的是清湯狗肉,80一斤。還可以加狗爪子,好像是20一個,和血腸。吃之前先喝碗湯,那叫一個贊。蘸水有兩種口味,一種是用朝天椒切細加入各種調料的味道。另外一種是用當地比較出名的胡辣椒製作而成的胡辣椒蘸水。血腸裡面加有脆骨,吃起來脆脆的,很棒。
三是這次需要推薦的是個人強烈推薦的這一家牛肉館,名字叫做頂雲興海牛肉館,地址位於關嶺自治縣頂雲街道辦領袖國際三期泰和苑信用社旁邊,強推的是干鍋牛肉,味道不錯,價格現在是生牛肉70塊一斤,牛雜稍微貴一點,80塊我基本每個月要吃一次,每次基本上是三碗飯。有機會的小夥伴可以試一下。
四是斷橋河魚,顧名思義就是在斷橋鎮的河魚,主要口味是用花椒,西虹市,二荊條辣椒,泡椒製作而成的麻辣鮮口味。魚主要採用的是黃辣丁,一般在60塊錢一斤。然後一般會送一點小菜,包括涼拌折耳根,涼拌米粉,涼拌蘿卜等等。同時吃完魚還可以燙蔬菜 。如果不是很辣的情況下,最後用魚湯汁拌上米飯那會是絕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