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有哪些好吃的值得推薦呢
說起武漢,大家都會想起那些深藏在老漢口街邊里弄的美食早餐......香噴噴的熱乾麵,豆漿,油條,面窩,三鮮豆皮,酥餃,炸糍粑,四季美湯包......一周七天早餐都可以不重樣,生活在武漢的朋友多麼幸福啊!武漢不僅早餐品種繁多,還有很多經典的特色小吃,比如:清蒸武昌魚、精武鴨脖、周黑鴨、藕夾,湯遜湖魚丸等等。今天我給大家推薦幾種武漢的特色美食,吃貨朋友來趕緊看過來吧!
清炒洪山菜薹:洪山菜薹為武漢「國寶級」農產品,這一品種僅適宜洪山附近生長。這里的土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殊的「聚寶盆」地形,形成暖冬小氣候,只有這里長出來的菜薹,味道才正宗。這道菜口感清脆,鮮嫩多汁。現在已經到了吃菜薹的季節,來武漢遊玩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美食。
㈡ 武漢有哪些好吃的值得推薦
第一個必吃的美食當然是被譽為九大菜系楚菜代表的荊沙甲魚。
最正宗的荊沙甲魚經武漢狀元甲餐廳的國宴大廚改良之後,成了國宴美食,因此風靡全國。
狀元甲開到哪裡火到哪裡,每天排隊爆滿,不預定吃不到。
他們家的甲魚可以搭配各種食材,可以醬燒,可以清燉。
第三個就不得不說說風靡武漢的一家湘西燒烤,就開在後湖二路生態花園荷花苑小區的客串出品燒烤。
據說吳京戰狼2劇組的慶功宴是在他們湖南總店舉辦,李玟張信哲胡彥斌等娛樂圈大佬有一半來他們家打過卡。
湖南湘西的小串燒烤,主打烤牛油,烤牛肉串,豬肉串,黃喉,烤鴨舌等,食材新鮮,衛生干凈,做法精緻考究,香而不膩,絲絲入味。
㈢ 武漢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館子里一定要嘗試的菜式有哪些
比如長江菜館,阿寶生煎包,湖錦酒樓,愛唯飛機主題餐廳,萬麗軒餐廳,一定要嘗試臊子面,油潑面,擔擔面。以及爆炒牛腩,西紅柿炒雞蛋。
㈣ 到了武漢一定要吃的當地美食有哪些
【李記熱乾麵】
硚口區 中山大道384號附2利濟路車站旁(近多福路路口)
說起武漢,想必大家都會想起的武漢熱乾麵,在小編吃了這么多年的熱乾麵,最喜歡還是這家李記熱乾麵。算是武漢最出名的一家熱乾麵了吧,幾乎本地人都知道這一家,味道各有不同,雜醬的,傳統的,牛肉的,我還是比較偏向傳統的 ,醬料很足,口味完爆某蔡記,吃的時候加一點點醋,聽了頭!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
武昌區 武昌糧道街139號(近武昌區福利院)
這家店是很老的店,有很老的招牌,他家有名的不僅僅是熱乾麵,油餅包燒麥的吃法也很有名,離得近可以試試,專程跑去覺得不需要。【老通城豆皮】
洪山區 珞瑜路電力科學研究院南門旁(大洋百貨對面)
據說是毛主席去過的老字型大小~雖然產業化了,但是東西還是做得很合口味!贊一個
㈤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也是一個小吃的集中地,全國各地的小吃幾乎都在武漢的美食街出現,不過,武漢也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超好吃了。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芳齋湯圓
在武漢,還有一家同時享有「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糕團大王」三大稱號的酒樓——五芳齋酒樓。該店歷經百餘年之久,其製作的湯圓、粽子和糕團三鎮皆知,遠近聞名。
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齋」本是一家酒樓,建於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
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餘年之久。現今的五芳齋,採用現代設備與手工製作相結合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並繼續保持選料嚴謹、傳統配料、大王主理、製作精細、口味純正、油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准。
小桃園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以瓦罐雞湯最著名,其原料為產於黃陂、孝感一帶的肥嫩母雞。將雞塊入油鍋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老謙記牛肉豆絲、面窩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面窩,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
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19世紀末。
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他請鐵匠打制了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價廉物美的武漢特色早點。
田啟恆糊湯粉
田啟恆糊湯粉館坐落漢口花樓街,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名揚三鎮。糊湯粉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者必賣油條。在製作米粉時,選用秈稻米磨漿、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燜,擠壓煮製成型。然後用活鮮小鯽魚(或鱔魚)熬煮成湯汁,再加水調入生米粉製成糊湯,放入各種調味品,成熟裝碗時,撒上蔥花、胡椒、配以油條佐食,別有風味。其糊湯微稠,色調素雅,米粉潔白,細長有勁,魚香汁濃,滋味鮮美,營養豐實而著稱。
桂花赤豆湯
桂花赤豆湯是武漢地區一種小吃,桂花赤豆湯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楚寶熟食店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下首。桂花赤豆場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此外武昌的戶部巷匯聚了武漢的各種特色小吃。這條街因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毗鄰藩台衙門而得名。這條小巷子雖然只有150米,但各種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如:石婆婆熱乾麵、徐嫂鮮魚糊湯粉、謝家面窩、高胖子粥店、陳記紅油牛肉麵、萬氏米酒、王氏餛飩、何記豆皮、麻婆灌湯蒸餃、李大餅、顧氏肉鬆卷、呂記油餅、吳記米發糕、好來牛肉麵、老鄉小吃、李記粉面、陳記粉面、陳記燒梅面窩、小文煎包等。
此外,位於老通城的背後,漢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匯處的吉慶街是一條以武漢風味小吃與民間藝人吹拉彈唱著稱的特色街,如今,它已經成為武漢的一張名片,凡來到武漢的人都要慕名去逛一逛。
老通城三鮮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
豆皮本是湖北農村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人稱「豆皮大王」。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四季美湯包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
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解放後,「老四季美」湯包館生意興隆,越做做紅火,由原址遷到漢江路與中山大道交匯之處,現在已有三層樓做營業專廳,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賓客如雲。
而現在,四季美湯包的師傅已經另起爐灶,自己開了一些湯包店,湯包的口感與以前差了很多,江漢路四季美湯包店的生意並不好。近日,四季美老店更是面臨著拆遷的困擾。
蔡林記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據說,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面。
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面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里的麻油潑在面條上了。他當時靈機一動,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條里,然後將面條扇涼。
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過麻油的面條放在沸水裡燙熱,再濾干水放到碗里,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芝麻醬、辣椒醬、榨菜、蔥、姜、蒜、醬油和香醋等佐料,頓時香味撲鼻,惹得人們爭相購買。吃過面條後,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
從此以後,李包便專門賣起「熱乾麵」來了,還教了許多徒弟。幾年後,有個姓蔡的徒弟在漢口滿春路開了一家熱乾麵館,店名叫「蔡林記」,漸漸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
蔡林記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854號。其熱乾麵,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而今,熱乾麵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過早(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麵食。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1955年夫婦倆將「蔡林記」遷至更加繁華的中山大道,1974年店堂再次遷移至佳麗廣場正門下,1993年11月,因老城區改建開始,「蔡林記」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拆遷,等候還建。
1996年6月,「蔡林記」與厚生理餐館合並,改造後的厚生理餐館在中山大道上掛出了「蔡林記」的牌子。僅2。8米寬的門面如猶抱琵琶半遮面。
重張後的「蔡林記」營業面積(1—4層)達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銷售熱乾麵達450公斤。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1996年6月18日重張後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
今年擬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拳頭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順香居燒梅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歷史的老店。該店製作的重油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
燒梅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成面團,擀成一張張荷葉形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包成。燒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厭。
福慶和牛肉米粉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一帶,以經營湖南風味的米粉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可惜的是,這家老店因為某些原因也於2007年停業了。
;㈥ 武漢糧道街6家必吃美食推薦
糧道街現在已經快要成為武漢最火的美食街了,到了這里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店門前排著長龍,想要把糧道街好吃的都吃一遍,那可以一個星期不重樣。對於還沒去過糧道街的朋友,下面是介紹了6家必吃的美食,想去的話一定別錯過。這家是武漢本土老字型大小水餃店,四代人堅守了近百年。
他們家的水餃里,湯底湯色清亮,水餃皮薄餡兒大,分量也是超足。
除了以上6家,事實上,糧道街上好吃的店是一家挨著一家的。
很多店門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如三胖腰子粉、亮芳炸炸、豐一、重慶牛雜粉面、廁所雞排、楊記愛情麻辣燙等都推薦去試一試。
㈦ 能列舉一下武漢美食有哪些嗎
關於武漢的記憶還停留在那個盛夏,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謹以此文,祝願武漢早日康復。希望以後有機會大家去武漢看看時,這篇文章可做參考。
熱乾麵
武漢的靈魂,這不用說!松軟的鹼水面淋上一勺濃香四溢的芝麻醬,佐以蔥蒜等小料,食客們隨意地坐著或站著,熟練地攪拌,三兩口便下肚,這是屬於武漢的煙火氣。
武漢熱乾麵,首推蔡林記。外地的遊客拜訪武漢,第一站不論是哪兒,體驗一個武漢人的過早,吃一碗熱乾麵那都是必不可少的!
武漢豆皮
湖北武漢的豆皮,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 歷史 最為悠久,也最負盛名。外地遊客但到武漢,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為快。就連毛主席也曾數次品嘗,對其更是贊不絕口。
一口鍋,一個盤,這也幾乎是所有操著一口武漢話老闆製作豆皮的秘密武器。武漢豆皮又以三鮮豆皮最受食客追捧。由雞蛋、生粉、米粉和綠豆粉做的豆皮,搭配豬肉、冬筍、香菇、榨菜和腐竹做的臊子,外焦里嫩。
蛋酒
武漢人的過早,不能光吃熱乾麵,還得沖上一碗蛋酒,這個「過早」才算完滿了。
蛋酒香濃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極佳,酒氣不重,喝後卻覺得身子暖和。因此許多家庭中喜歡用酒釀來製作蛋酒,在感冒初期當作特效葯使用。只用雞蛋,酒釀佐以白糖,一碗蛋酒就製作完成,如此簡單的做法難怪它能受到武漢人的喜愛。
面窩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獨有的味道。面窩,當之無愧。是武漢人的心頭寶,出了武漢,卻再難品嘗到它的味道。
武漢的一天,「過早」是從一碗能量滿滿,裹滿芝麻醬的熱乾麵開始,喝一口酸甜可口的蛋酒,再咬上一大口酥脆的面窩,這樣的早餐在武漢才算完美。沒有面窩的過早就如沒有鳥叫的清晨,總覺得缺少點兒什麼。
糯米包油條
糯米和油條,這兩種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2種食材,卻被聰明的武漢人結合到了一起,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美味。
我曾去武漢遊玩過一次,很慶幸在一個武漢大姐做的早餐攤點吃到了它。與大姐聊天,親切的武漢話一下子擊中了一個遊子的思鄉之情。23年如一日,大姐只做了糯米包油條,這種專一與執著,也造就了資深吃貨們堅持追尋的味道。
油餅包燒麥
武漢的過早據說可以7天都不重樣?在武漢,燒賣和豆皮、熱乾麵有著一樣高的名氣,聽說武漢人可以連續三天都不吃熱乾麵,但卻不能連續三天都不吃燒賣。這也足以說明燒麥在武漢人心中的分量。
與燒麥搭夥的是炸的金黃的油餅,趁著燒毛還冒著熱氣,用小鏟子輕輕的把油餅劃一道口子,然後趕緊塞進去,這個時候再用專門的袋子裝起來,趁熱吃,一天的工作都會充滿干勁。
武漢鴨脖
沒有一隻羊能跑出內蒙,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跑出廣州,正如沒有一隻鴨能逃出武漢。武漢人的對於鴨的喜愛那是深入骨髓的。從精武一條街延展開來,小到家門口的菜市場,大到各大商圈機場,在武漢的任何地方你都能見到「周黑鴨」「絕味鴨脖」「小胡鴨」的身影。
資深的吃貨們會選准那些剛出鍋的鴨脖,還帶點鹵汁的余溫,不會辣的過分,相反越啃越香。那個時候,鴨脖可以說成了武漢人心中下酒菜的TOP1,切上兩根捧上一瓶行吟閣,就是一頓完美的宵夜。
麻辣小龍蝦
麻小,武漢夜宵界的扛把子。大江大湖環抱下的武漢,白天在烈日的曝曬下暑氣難消。只能待太陽慢慢落下,熱氣漸漸消散,武漢人的夜生活才算真正開始。
小龍蝦,這種生物很神奇,既能上的了五星級,又能下的了大排檔,既可高大上,也可大排檔。三五好友,放下手機,解放雙手充分忙於去頭剝殼的活計,誇天談笑,這才是生活。
我們過早有熱乾麵、豆皮、油香、糊湯粉、牛肉麵、燒麥、糯米雞……100種30天不重樣;
宵夜有小龍蝦、毛豆、涼面、燒烤、炸炸、牛雜、串串、鹵菜……吃不撐不回家;
美食 街有老字型大小蘭陵路、石牌嶺、民意四路、長堤街、車站路、天聲街、六渡橋、北湖夜市……
還有各大商圈商場,各大高校食堂,
各個犄角旮旯里都藏著讓人慾罷不能的 美食 ~
武漢有八大名小吃,其中四大名小吃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具體視頻分享:
武漢最出名的當然是熱乾麵啦 還有豆皮 武昌魚 鴨脖 燒麥 小龍蝦 哎呀 真的太多啦
武漢十大名吃:鴨脖 熱乾麵 豆皮上榜 去武漢一定不能錯過,武漢的 美食 也是留住各地遊客的一大法寶。想知道武漢 美食 有哪些,快來看看我整理的武漢十大名吃。. 1:熱乾麵 身為中國五大名面之一的熱乾麵,是武漢的一張文化名片。面條都是事先煮好的,師傅會在點單之後重新在熱水裡燙下,然後加入鹵水、小料和芝麻醬。大家趁熱拌開,使每一根面條上都均勻的裹上芝麻醬,伴著小料一起吃,滋味十足,香氣撲鼻。 2.豆皮 三鮮豆皮是武漢獨有的小吃,在外地你是絕對吃不到的。米漿攤成的麵皮再刷上蛋液,上面鋪上拌了各種菜料的糯米,然後整個掉個,切成四四方方,一口下去,表皮焦脆,糯米軟糯。 3:湯包 都說武漢的豆皮要吃「老通城」的,那武漢的湯包就一定要吃「四季美」的,他家的湯包供不應求,每天排隊的人都很多。吃湯包的時候一定要先喝湯,再吃麵皮和餡料。 4:面窩 不管是吃碗干拌的熱乾麵,還是吃完湯水豐富的牛肉麵,武漢人都喜歡配上一個面窩,彷彿這樣才能全面的感受到武漢的風味。面窩中間薄,外圍厚,薄的的位置酥脆,厚的地方松軟。 5.糊湯粉 鮮辣十足的糊湯面,配上焦香的油條,這是很多老武漢人的早點「套餐」。想要感受武漢「魚米之鄉」的氣息,那來一位糊湯粉最沒錯。 6.豆絲 武漢黃陂的豆絲,不管是炒的、湯的、熱乾的,都很美味。它主要原料是綠豆,屬於天然的綠色食品。每年臘月,黃陂地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豆絲,准備新年。 7.鴨脖子 武漢的鴨脖一直是居家旅行、會客親友的佳品,來武漢 旅遊 的朋友們臨走時總會帶一兩盒回去,在武漢上過大學的朋友們最忘不掉的也是這麻辣鮮香的武漢鴨脖。
武漢是一座 歷史 文化名城,底蘊十分深厚,擁有著十分豐富的 旅遊 資源,同時也是吃貨們的天堂。在武漢當地有著「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說法,十分簡潔的概括了武漢人的 美食 生活。武漢有哪些好吃的 美食 ?
一:熱乾麵 提到武漢,就不得不說到熱乾麵。熱乾麵既不屬涼面,也不同於湯面,而是在將面條煮的爽滑勁道後,淋上濃郁的醬汁, 令人食指大動。對於武漢人來說,熱乾麵不僅僅是一種小吃,更是一種家鄉的情懷,不管他們身處何地,只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香氣噴噴的熱乾麵就會感受到家的溫暖。比較好的店有位於漢陽大道的蔡林記熱乾麵,人均八塊錢一碗,味道超級正宗。 二:武昌魚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句著名的詩歌讓武昌魚聞名全國,現已成為武漢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傳統 美食 。武昌魚是鯿魚的一種,脂肪豐富,肉質細嫩鮮香,比較適合清蒸或者紅燒。比較好的店有位於武昌區武昌八一路的湖錦酒樓,他們家是武漢非常著名的酒樓,性價比高,口感也十分不錯,遊客來武漢可以去試一試。 三:鴨脖 鴨脖也是武漢最為出名的小吃之一,武漢的鴨脖分為「精武鴨脖」和「周黑鴨」兩種。精武鴨脖具有些許四川麻辣風格,口感刺激,香味撲鼻。周黑鴨味道以微甜爽辣為主,沒有精武鴨脖那麼辣,吃後回味悠長。比較正宗的店有周黑鴨(武昌火車站一店)和精武路第一家(解放大道),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選擇鴨脖種類。 四:油燜大蝦 油燜大蝦最出名的就是潛江五七油燜大蝦,因為味道獨特而聞名全國。油燜大蝦口感以辣、油為主,每年夏季,在武漢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賣油燜大蝦的小攤。做油燜大蝦比較好的店有靚靚蒸蝦(雪松路店)和巴厘龍蝦(雪松路店)。
五:鮮魚糊湯粉 口感清淡的遊客來了武漢如果受不了武漢 美食 的辣,可以嘗試一下吃鮮魚糊湯粉。鮮魚糊湯粉通常都是選用新鮮的小鯽魚,文火慢燉一個通宵,將魚肉熬的不見蹤影,魚骨幾乎熬化。而後用這個湯汁來做湯粉,鮮香無比。記得在吃鮮魚糊湯粉的時候一定要配根油條,泡在糊湯粉裡面吃,口感絕對能讓你驚艷。
六:糊米酒 糊米酒同樣也是武漢的一道特色小食,一碗糊米酒裡麵包含著湯圓、米酒,有的甚至還會加上幾粒枸杞。軟軟糯糯的湯圓,酸酸甜甜的米酒,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是武漢最平民的街頭甜品。比較好的店有三鎮民生甜食館總店和孝感米酒。
武昌魚,外地來的客人時主人都會請吃這道菜。周黑鴨,馳名全中國, 旅遊 的人基本都帶回去。熱乾麵,每個武漢人應該都吃過,早餐就靠它了。
1、排骨蓮藕湯
排骨蓮藕湯是湖北很有特色的 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關於湖北那段,主要講的就是這個湯。在湖北,素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舉凡筵宴,壓軸戲必然是一罐鮮醇香美的湯。
湖北人愛喝湯,也很會做湯,蓮藕排骨湯、瓦罐雞湯、魚湯圓均為湯中佳品,待客上選。尤其是用被譽為「水中之寶」的洪湖蓮藕做出來的「蓮藕排骨湯」,更是極具地域特色,濃縮了荊楚 美食 文化的精華。
2、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湖北武漢人早點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間極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色澤金黃透亮,鮮艷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風味遠近聞名。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曾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3、四季湯包:
在武漢還有一種湯包,被稱為四季湯包,這種湯包一年四季都有,四季湯包的制餡非常講究,選料也很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吃在嘴裡那是一個香啊。推薦大家去嘗一下。
4、熱乾麵
熱乾麵可以說是武漢小吃美味的代表了,當然它也是名氣最高的小吃。在武漢,人們早晨起床後都要來一碗熱乾麵。熱乾麵的美味使人無法忘懷,念念不忘。熱乾麵不僅流行在武漢,現在已經風靡全國了。
我是阿張,本人在武漢上過大學,有以下推薦
1,武漢熱乾麵,很多人都覺得熱乾麵是武漢的一個代表,它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是比較乾的一個拌面,非常適合學生上班族打包,一邊走路一邊吃。但作為一個廣西人,而且是不大喜歡吃面的阿張來說,這個面吃得有點不習慣。除非你喜歡吃面還有喜歡芝麻醬和花生醬。總的來說熱乾麵還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 美食 。
2,武漢豆皮,阿張吃了一次就愛上了。
3,武昌魚,味道還可以,當初毛澤東也強烈推薦。
4,絕味和周黑鴨,絕味鴨脖比較辣,周黑鴨的鴨鎖骨會稍微偏甜一點,相對不辣,就是比較麻。
5,蓮藕湯,武漢是一個湖泊比較多的城市,蓮藕湯也是非常有名的哦。
希望這次疫情早點結束,武漢早點好起來,現在武漢櫻花又開了,阿張想去看,順便去吃武漢 美食 。
㈧ 武漢哪裡小吃比較出名
第一名,戶部巷
不過是一條寬3米,長150米的巷子,但是永遠都是擁擠的,人再多些,你轉個身,就看不見你的小夥伴了。它也被稱為「漢味小吃第一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