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淮安有什麼好吃的
早點晚飯來說,就有交通路上的雞絲辣湯;沿著交通路走,上面有個古橋叫常盈橋,下去之後,向左走,也就是想著清江浦的方向,第一個轉彎路口,轉彎前走一點 有一家包子店,遠近馳名,牛肉包子,是淮安的老字型大小了,每天6點半以後基本就吃不上這家包子了,要吃必須是6點半以前。下橋之後還是那個方向走,直走會看見一家牛肉湯,很正的湯,依舊是淮安的老店了,在那邊吃早點的人很多。丁老飯店也在這周圍不遠,這里可是淮安老一輩的記憶了,裡面的餛飩做的就是老手藝,原來她家的主打辣湯,現在雖然依舊,但是沒有以前好喝了,也值得一試。
在附中那邊有一家清江浦的店,賣的包子也很有名 他們家的包子面點賣的很好。
要說人多了聚聚吃飯,在淮陰工學院那個北京路那邊有一家 酒店,就是正對面的那家,名字不是太記得了。他們家門臉不小,菜也很好,老闆就是淮安迎賓館的,淮揚風味自然不差。
在咖啡人那邊,也就是皇駕旁邊的一家湘菜館也很好吃
甜品,我喜歡吃樂園街第二道的椰芒家,他們家的芒果布丁口味很正,雙皮奶做的也很好,港市絲襪奶茶也很好喝,果粒非常好吃噢~
對面師專路上的有一家茶風暴,不是街頭的那家,是裡面走一點那家,蛋蜜汁很好喝~
晚上吃吃燒烤,自然少不了去去瘋狂烤翅,就在咖啡人附近,烤的味道很香,朋友喝喝酒聚聚基本都在那邊吃燒烤~
㈡ 請問淮安有哪家面館做的面不錯,有特色的,比較好吃的
西大街
錢貴KTV對面有個小巷子,裡面有一家沈家面館,是老字型大小了開了二十年了,他家二十幾年前是做拉麵的,那時候很風靡啊,估計全淮安就屬他家拉麵最好吃了,什麼蘭州拉麵根本沒法比,後來好像是老闆年紀大了,不做拉麵了,就改特色面了,口味很好,品種也多,我喜歡吃他家的肥腸叉燒回鍋,哈哈,他家的面很有特色,好像長魚面、蝦仁面、紅燒牛肉麵都是他們家的特色面,樓主可以去嘗嘗,我和朋友經常去。純手打累死我了,希望可以幫到你,樓主樓主!加分哦哦!~~
㈢ 漣水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捆蹄,是漣水縣的特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道光年問,這里市場活躍,商家交往頻繁,高溝鎮熏燒師傅鄭雲福兄弟為了給客人多添一樣下酒菜,便精製了捆蹄。當時,鎮上只有四家能生產供應。捆蹄的主要成分,是肥豬蹄膀上瘦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從開始到結束,要經過10多道工序捆蹄成品,色澤醬紅,鮮嫩可口,咸辣香甜,食時細嚼慢品,回味無窮。稱得上三餐美味,四時佳餚。
特點:(1)肉色鮮紅,咸中帶甜;(2)口感柔韌,芳香味濃;(3)多作冷盤使用。
捆蹄以精選的豬蹄膀瘦肉乾的豬小腸衣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砂蔻、豆仁、火硝、黃酒、冰糖、精鹽、味精、蔥姜、麻油、醬油等18種輔料,精心制怍而成。其工序大體是先將新鮮的蹄膀瘦肉洗干凈,切成長條,再將配料按一定比例配備並搗碎,撤在切好的肉片上,攪拌均勻。然後,放進醬油里浸泡數小時,撈起來用剪開的干小腸衣分別裹成網柱狀.用繩子(草繩最好),密密捆緊,再放回原湯里煮熟,捆蹄就做成了。做成的捆 蹄每個重約400~500克,長約l 8~20厘米,直徑4厘米左右。食用方法是用快刀將捆蹄橫斷切成薄片,扣於盤中,作為冷盤。或採用其它方法亦可。其色澤醬紅,層次分明,香醇味美,口感豐富,食之不膩,是下酒的好菜。並且,捆蹄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維生素、肌纖維,具有改善人體細咆的營養狀況和新陳代謝的怍用。同時.還具有益精、補血、滋潤皮膚、光澤毛發等功能。高溝捆蹄不僅家庭製作,以為風味之餐,而且高溝捆蹄廠早已開始規模化生產,1988年即榮獲全國優質保健產品「金鶴杯"獎和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牌獎。
2.生麩肉圓;原料:豬腿肉500克、生麩(即水麵筋)250克、精鹽12克、味精7.5克、紹酒25克、白糖25克、蔥姜各10克、濕澱粉25克。(色香味: 此菜呈白色小圓球,柔軟皮薄,肉圓汁多鮮嫩,食前須咬鼓圓之薄皮吸吮鹵汁,淇味甜中帶咸;)
製法:1)將水麵筋搓成長條,剪成50個小塊,每塊捏成圓子,另將豬腿肉斬碎,加調料攪拌成50個餡心;
2)再把水麵筋圓子拉開,包進肉餡捏緊;鍋放水燒沸,加精鹽,肉圓隨做隨下鍋,但水不能沸,適時加放冷水,免使沸水激破肉餡,至圓子全部浮在水面時,再加入紹酒、味精,起鍋裝湯碗即成。
3.雞糕,又名酥雞,是漣水的傳統名菜。有近200年歷史,是喜慶宴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特點:(1)黃白相間,口感柔韌;(2)質地軟嫩有彈性;(3)可製作各種高、低檔菜餚。
雞糕是漣水縣城傳統名菜,已有幾百年歷史。以雞胸脯肉為主料.配以鱖魚肉、鮮蝦仁、雞蛋清、山葯、豆粉、蔥薑汁、精鹽、味精等輔料,製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先將雞胸脯肉與鱖魚肉放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撈起晾乾後斬成肉泥(越細膩越好),然後放入輔料和水,用力攪拌到不動程度,按3厘米左右厚度均勻攤在蒸籠里,上面塗上雞蛋黃,用小火蒸熟,即做成雞糕。雞糕可切塊收藏備用。食用時,將雞糕切成長方形薄片,開水下鍋,一滾即盛盤上桌。其色澤艷麗,粉嫩如酥,味道鮮美,故又有「酥雞」之稱。蘿卜干清代即已擅名淮海間。蘿卜干製作有生干、熟干之別。熟干臨食用時,必須加以烹調,方德呈其美味。生干則不待烹調,即可為菜。其製作方法並不復雜。制熟干:將蘿卜洗凈去須,大者縱剖四瓣,小者二瓣。放入籠內,蒸至八分熟取出,曬干。然後藏之瓮中·味永不變。還可將豬肉等加入其中,則別呈風味。如果在食用時,將蘿卜干中加入蝦米進行烹調,其味更是鮮美。制生干:將蘿卜洗凈去須,切成手指粗長條,在陽光下稍作晾曬後,即放入缸中。先放至約l 5厘米厚,撒上一層薄鹽,再放再撒,放一層撒一層,最上一層鹽要撤得稍厚些。總計約生蘿卜50公斤,撤食鹽2~3公斤,鹽放入過多會減少蘿卜乾的風味。放好後,上以重物壓之,過2~3天後,取出曬干,成為「原干」。原干還不宜食用,必須經過調鹵才行。即將其放入原鹵中。仍用重物鎮壓,使之吸收原鹵。如果原鹵不足,可以另外添加。如欲增高品味,可將花椒、丁香等葯料炒焦搗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以熬成汁水加入,然後用泥封口。十數日後,即可取出食用。色澤紅艷,香脆可口。蘿卜含有澱粉酶,蘿卜干同樣有幫助消化,理食順氣的功用。一方水土滋養一方生民,一方生民孕育一方物產。漣水的特產風味源流固有其長,種類固有其多,品位固有其名,都是漣人世代辛勞,奮發創造的結果。它是豐厚而寶貴的文化遺產,將激勵今之漣人創造出更多的奇跡來。
4.清蒸鴨餃;原料:活鴨一隻(重約2000克)、冰糖25克、醬油25克、紹酒30克、八角5克、精鹽10克、蔥25克、姜20克。(色香味: 呈長方形塊、醬紅色,味鮮肥嫩,用筷一撥即肉骨分開,湯汁清澄,碗面浮有金黃鴨油 )
製法:1)將活鴨宰殺治凈,放入水鍋中,加醬油、紹酒、冰糖、八角,蔥姜、精鹽煮至六成熟時,將鴨取出,斬成70克重的長方塊,分置在8個碗內;
2)再將原湯過濾後加到各個碗內,上籠旺火蒸2小時左右至鴨肉酥爛即成。
5.冬瓜四靈;原料:嫩冬瓜一個(重約2000克)、甲魚肉50克、熟火腿25克、熟雞脯肉50克、冬瓜球75克、水發冬菇15克、青菜心25克、熟蛋糕25克、凈魚肉50克、蔥25克、姜20克、鹽6克、紹酒30克、雞清湯200克、豬油1250克(實耗油100克)。(色香味:冬瓜碧綠,瓜腹四味滲透增美,湯鮮汁醇,營養豐富,可謂地方菜中之佳品;)
製法:1)將魚肉片成長柳葉形,加調料上漿後劃油;甲魚斬成長方塊,焯水洗凈;
2)火腿、雞脯肉分別切片;
3)將雞片、火腿片、魚片、甲魚塊分別擺在扣碗中的四個角,上放冬瓜球、冬菇、蔥姜、精鹽、紹酒、雞清湯,上籠蒸至酥爛取出,揀去蔥姜;
4)冬瓜颳去外皮,刻上花紋圖案,在一頭開蓋,去瓤洗凈,下五成熱(約1l0℃)的油鍋中焐至斷生,撈出放入湯碗中,舀入雞清湯,加精鹽、紹酒、蔥姜,連蓋一起上籠蒸透,取出潷去湯,把冬瓜口朝上放入另一湯盤中,將扣入碗中的「四靈」拖入冬瓜中,再加入雞湯、精鹽、紹酒,最上面擺上冬瓜球、蛋糕片、青菜心,上籠蒸5分鍾,取出即成。
㈣ 范水長魚面的介紹
氾水長魚面是揚州特色小吃,將黃鱔去骨後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撈出控油,再與調味料一起熬至成湯盛碗裝好。將魚湯與煮好的面條拌在一起即可食用。
㈤ 漣水縣城有什麼特色飯店,推薦一下
中山路上有一家 龍宮 烤鴨不錯。
漣洲路上有一家 王者 整體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