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格里拉哪裡能吃到最多的特色美食
傣味—傣記百味樓
傣族的飲食具有獨到之處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見長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傣味特色菜:
檸檬烤魚 菠蘿紫米飯 舂雞腳
納西風味—啊虎火鍋
啊虎火鍋的招牌菜色是納西臘排骨火鍋,納西臘排骨火鍋是雲南麗江傳統美食之一。
巍山小吃—巍山味道
巍山小吃品種繁多,其中光餌絲就有很多種類,如扒肉餌絲、過江餌絲、小鍋餌絲、砂鍋餌絲、炸醬餌絲、鹵餌絲、炒餌絲、唰餌絲;清真的紅燒牛肉、炸醬牛肉餌絲、手工餌絲等,巍山小吃色香味俱全,令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巍山美食歷史悠久,地方味道濃厚,做工講究,甜咸分明,質地純正。
火塘牛肉—潘記大火塘牛肉
火塘牛肉火鍋緣起雲南保山。保山世居的高山民族聚居的特色和火塘有不解之緣!數千年以來,每每時值嚴冬奇寒,高山民族的火塘文化總是這樣的一幅場景:合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哪怕門外嚴冬寒夜,北風凜冽,只要在火塘邊一坐,可以聽老人們講述祖宗的種種傳奇故事,同時烹牛煮羊,熱湯滾水,吃香喝辣,怡然自得。
2. 香格里拉問答:請問香格里拉哪裡吃的比較好
很多大理回族開的清真餐館,很小門面,氂牛肉為主,便宜也好吃。古城「龍行客棧」門口新開一家「飯堂」,很個性、典雅的裝修,菜餚質量也很不錯。
3. 香格里拉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
一、好玩的地方
香格里拉肯定能聯想到透明的空氣。沒有城市裡的喧囂,這里很安靜,給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一絲寧靜,總感覺在城裡呆久了看到周圍的事物像是蒙塵了似的。而香格里拉是感受大自然的寧靜最好的地方,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
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之匿覽挲恰景區:景區內以白塔、文化石、瑪尼石、瑪尼堆、經幡、水車轉經桶、天葬台、水葬台、藏式木楞房、民族工藝產品為景觀載體,以乘坐氂牛船、藏民族歌舞表演、馬術表演等表現形式來體現香格里拉,以藏傳佛教為背景,以藏族民間祈禱文化及民俗風情為主題的人文旅遊資源,大幅提高旅遊區的文化內涵。
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之碧塔海: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部,距縣城35公里處。自然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東、南、北三面與洛吉鄉相鄰,西部與建建鎮接壤,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14公里,總面積1418公頃。碧塔海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氈的地方。
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之噶丹松贊林寺:噶丹松贊林寺,漢語為歸化寺,距香格里拉縣城5公里。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為雲南藏族佛教最大的名寺。全寺佔地500畝,築有堅固、厚實的城恆。開設扎雅、獨克、東旺、龍巴、魯古五道城門。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可容1600人跌坐念經。
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之白水台:白水台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南三壩鄉白地行政村境內,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其成因是由於水中的碳酸氫鈣經陽光照射發生分解反應,形成碳酸鈣白色沉澱物,不斷覆蓋地表而形成的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
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之納帕海:藏語里的納帕海是森林背後的湖。它是一個典型的季節湖,一年四季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色。在夏秋之交的時候,這里是一片草原,是花海草甸和青稞交織的地毯,而冬季這里又變成一片寬大的水域,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
以上就是對於香格里拉著名旅遊景點的相關介紹了,香格里拉每一處景點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喜歡的朋友不如抽個時間親自去看一看。
二、好吃的美食
香格里拉的小吃主要是鍋奔火鍋、賽密羊肉、索里瑪酒、琵琶肉、烤牛烤羊、琵琶肉.,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吃。
鍋奔火鍋:鍋奔是藏語竹葉菜,產於高山的野生植物。准確地說,它並非藏民的傳統菜餚,而是民族融合、互相學習的結果。主要原料有鍋奔、洋芋、熟豬肚、豆腐、水發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許麻油,頓時香氣四溢、馥郁芬芬。食之禦寒暖身,營養滋補。吃此火鍋,是好用銅制或土陶容器,味道更美。
藏式糕點:藏式糕點製作麵食是藏家的擅長,品種較多,最常見的有油炸果,八撒糕點,吉祥結油炸果,龍眼包子,油煎敘魯敘魯等,形狀各異,香脆可口。多用於喜慶佳節,招待賓客。油炸果,藏語稱現納。採用精製麵粉、酥油等原料配製而成。製作八撒糕點,則是先將精製麵粉製成蠶豆大小的面球蒸熟,放入酥油湯中煎炸,再中入奶酷紅糖,即成酸甜可口、綿軟回甜、油而不膩的八撒糕點此外,還有青稞面毓的藏式糕點,如納真粑粑等。
糌粑:糌粑是藏區的主要食品之一。磨製糌粑以青梨為主,將青稞曬干炒熟,磨成細面,便成了香噴噴的糌粑。藏族信用糌粑大都先在碗里倒點酥油茶,再把糌粑加入碗中,用手攪勻。隨後,將之捏成一個個的小團,即可食用。糌粑的營養成分很豐富,且攜帶方便,只要有茶水沖開就可即食。第一次吃,可以沖得稀一點,小心嗆了嗓子!許多朝聖者就是把糌粑作為干糧的,少時方便。
寺不:寺不是納西族的一道遠近聞名的風情名菜,納西語意為吹肝。是將豬肝充分使之膨脹,塞入精鹽、五香粉、姜絲、火硝、紹酒、腌漬後取出,再撒上花椒粉風干。食用時將寺不放入湯鍋,加辣椒果、姜、花椒,用文火慢煮,取出切成片。色澤鮮潤。麻辣芬芳,且耐貯存,可保持一年風味不變。
琵琶肉:琵瑟肉是一種採用藏族傳統的腌肉方法製作的肉食。具體做法是,將豬的內臟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軀體。待稍涼後,放入花椒、草果、食鹽等佐料(也有的加白酒),輕輕搓揉後,將其縫合,壓上石板腌制,還要用木塞或玉米芯把豬鼻塞嚴,以防蟲蛀。因其形狀像琵琶。故稱琵琶肉。《滇南新語》里說琵琶肉薄膩若明珀,形類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若不切開,呆數年不變。其肉味道鮮美,肉色彩透明,見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燉,是藏人待客的佳餚。
以上為您簡單的介紹了香格里拉有什麼好吃的,是不是感覺非常誘人,非常美味呢?
4. 香格里拉美食
香格里拉美食如下所示:
1、琵琶肉
琵瑟肉是一種採用藏族傳統的腌肉方法製作的肉食。《滇南新語》里說琵琶肉「薄膩若明珀,形類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若不切開,呆數年不變。其肉味道鮮美,肉色彩透明,見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燉,是藏人待客的佳餚。
5. 迪慶香格里拉必玩景點
香格里拉縣是迪慶藏族自治州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區交匯處,也是舉世聞名的「三江並流」風景區腹地。下面介紹香格里拉的依拉草原、哈巴雪山、噶丹松贊林寺等十三個景點,是您前往香格里拉旅遊的必看經典。
【雲南香格里拉】雲南香格里拉旅遊攻略 迪慶香格里拉必玩景點
到達與離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從麗江或昆明進香格里拉。大香格里拉一帶,許多景點交通不便,需要包車,有些還需要請向導。並且盤山公路路況復雜,不太建議自駕游,安全第一。
最佳季節:5-11月。 五月中下旬至八月,是高原草甸上各種花兒爭奇斗艷的時候;金秋則是遍地的血色狼毒花,和層林盡染的繽紛秋色。
建議遊玩:3-7天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雲南省西北部,鄰接四川省
不可錯過的香格里拉之美:①逛古城曬太陽;②松贊林寺朝拜;③千湖山看杜鵑;④探訪世界第一村尼汝;⑤親臨高原海子;⑥徒步白馬雪山;⑦納帕海騎馬觀湖;⑧跟當地人逛市場;⑨體驗民族節慶;⑩嘗當地美食;朝聖梅里雪山;徒步雨崩。
香格里拉簡介
香格里拉縣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距麗江200公里,車程4-5小時,「香格里拉」一詞源於《消失的地平線》一書,在藏語中意為心中的日月,因其聖潔優美被譽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有神聖的雪山,幽深的峽谷,飛舞的瀑布,被森林環繞的寧靜的湖泊,徜徉在美麗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凈如明鏡的天空,金碧輝煌的廟宇。這里是宗教的聖土、人間的天堂。在這里,太陽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
香格里拉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獨克宗古城和縣城周邊、德欽縣以北和虎跳峽一帶。正常游覽香格里拉需要2-3天,若喜愛徒步,可到虎跳峽與雨崩。但到梅里雪山進行轉經朝拜則費時較長。
在香格里拉生活著藏、傈僳、納西、彝、白、回等13個民族,他們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傳統習俗中,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飛行員因飛機失事「飄落」在虎跳峽北面金沙江的支流的一個小小的山谷中。奇異而且美妙的自然景色使飛行員完全忘記了剛剛從死神的手中掙脫的驚恐,脫口說出這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二戰之後,「香格里拉」一詞便不脛而走。今天,誰也難以確切地說出真正的那片夢幻般的仙境到底在什麼地方。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香格里拉卻因此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那裡的「一橋、一台、兩湖、一山」成為人們追尋仙境的熱點,即天生橋、白水台、納帕海、碧塔海和哈巴雪山。
香格里拉的傳說
「香格里拉」一詞,源於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拂佛教的發展史上,一直作為「凈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據藏經記載,整個王國隱藏在青藏高原深處的某個隱蔽的地方,被雙層雪山環抱,由八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組成。在聳立中央的雪山上,有被稱為卡拉巴的王宮,宮內居住著香把拉王國的最高領袖。傳說中的香格里拉中居住著高智慧的聖人,他們身材高大,擁有自然力量,可以通過一條隱秘通道與世界進心進行溝通和聯系,並牢牢地控制著世界。在藏傳佛教浩瀚的經文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香巴拉王國的輝煌。她不但創造並主宰了世界,同時又是達 賴喇 嘛和班禪的轉世地。而且那裡還是一個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及純凈空氣的薈萃地,是美麗,明朗,安然,閑逸,知足寧靜,和諧等一切人類最美好理想的歸宿。在那裡,花常開水常綠,莊稼正在等待收割,甜蜜的果子掛滿枝頭。正因為擁有這些,「香格里拉」的傳說,才像謎一樣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信徒香客,也吸引著西方世界的探險家。
雲南香格里拉必去景點
依拉草原
依拉草原位於中甸縣城西北6公里處,總面積13平方公里,是迪慶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語意為「豹山」,因傳說中依拉草原門戶內北邊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中甸縣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20公里,總面積為21908公頃。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點為江邊行政村,僅1550米,海拔高差3846米。整個保護區4000米以上是懸崖陡峭的雪峰,亂石嶙峋的流石灘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勢較緩,地貌呈階梯狀分布,依次分布著溫帶、寒溫帶、寒帶等氣候帶,幾乎可以稱是整個滇西北氣候的縮影,山腳與山頂的氣溫差達22.8℃。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觀及滇金絲猴、野驢、彌猴為目的而設立的寒溫帶針葉林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呈立體分布著寒凍植被帶、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叢、冷杉、雲杉、山地常綠闊葉要帶、乾熱河谷灌草叢帶等,植物種類繁多。保護區內有蟲草、貝母、珠子參、天麻、雪蓮等名貴葯材;而蘭花、野牡丹等名花隨處可見;在濃密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一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野驢;二類保護動物雪豹、原麝、馬麝等。保護區自然風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磧湖、杜鵑花、雪山瀑布群構成。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山頂終年冰封雪凍。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遠遠望去,恰似一頂閃著銀光的皇冠。隨著時令、陰眼的變化交錯,雪峰變幻莫測,時而雲蒸霧罩,時隱時現;時而雲霧飄緲,絲絲縷縷盪漾在雪峰間,「白雲無心若有意,時與白雪相吐吞」。保護區內有眾多的高山冰磧湖,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其中,以黑海、圓海、黃海、雙海風景最佳。
噶丹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漢語為「歸化寺」,距香格里拉縣城5公里。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為雲南藏族佛教最大的名寺。全寺佔地500畝,築有堅固、厚實的城恆。開設扎雅、獨克、東旺、龍巴、魯古五道城門。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可容1600人跌坐念經。左右牆壁為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 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內藏金銀名畫琳琅滿目。正南為高聳的鍾鼓樓,清晨、中午、黃昏出鼓報時,聲聞十里;屋項屬新金瓦殿,金光閃耀,燦爛奪目。「遠近百里如見佛光」。松贊林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在縣城交通賓館前坐3路車可直達,也可乘旅遊專車中巴車,票價2元,計程車10元達。
奔子欄
迪慶位於雲南滇西北高原,以其寒冷而著稱。然而在通往梅里雪山半道上的奔子欄卻與眾不同,它以炎熱而出名。冬季,迪慶高原已是大雪紛紛,這里卻依然如夏。「奔子欄」,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奔子欄地處金沙江西岸,區位獨特,奔子欄以上的金沙江怒濤滾滾,洶涌奔流,以下一段江面則豁然開闊,江水平靜。奔子欄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奔子欄渡口為滇藏「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馬古道」由滇西北進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從這兒往西北行即可進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榮、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維西、大理;往東南走,則是香格里拉縣及麗江。地處這樣的位置,奔子欄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設渡口,並設汛駐兵。如今,在奔子欄已修建了橫跨金沙江的公路橋——「伏龍橋」,使兩岸人民溝通往來方便不少,同時,也為今天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屬都湖
屬都崗湖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城東北方,距縣城35公里。海拔3705米,積水面積15平方公里。屬都崗湖四面環山,年平均氣溫35℃,降雨里580毫米,雨季多在6至10月份。 屬都崗湖是全縣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透亮,湖中盛產「屬都裂腹魚」,魚身金黃,腹部有一條裂紋,魚肉細膩鮮美。湖上還棲息著大量的野鴨、水葫蘆、黃鴨等飛禽。
梅里雪山
在德欽縣城西郊,從北到南排列著一座座雄奇秀麗的雪峰,這便是著名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海拔6470米,為雲南省第一高峰。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聖地。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牽羊扶杖徒步趕來朝聖這心靈的自然豐碑。卡格博峰,是雲南省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內「三江並流」主景觀之一。太子十三峰環立於卡格博峰四周,其中,緬楚姆(大海神女峰)線條優美,傳說是卡格博的妻子。
格博峰下,冰川、冰斗連綿,其中「明永恰」和「斯農恰」如兩條銀鱗玉甲的長龍,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森林地帶,是世界稀有的低緯度、低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
1.梅里雪山最美的季節是1—5月,而夏秋季極難看到雪峰的全景。
2.從德欽縣城出發到明永村,可到達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這段路既是高原,又是險路,對旅遊者的身體情況要求較高,如果個人身體不允許,不要貿然進入。
白水台
白水台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南三壩鄉白地行政村境內,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其成因是由於水中的碳酸氫鈣經陽光照射發生分解反應,形成碳酸鈣白色沉澱物,不斷覆蓋地表而形成的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
納西語稱白水台為「拜卜芝」,意為逐漸長大的花,是中國最大的華泉台地之一。佔地約為3平方公里。白水台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它還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甸縣城出發每逢單日上午有發往三壩鄉的班車,票價20元,公路多為土路,不用到三壩,在白地村下即可。如從哈巴村來僅33公里,有私車跑這條線,更方便些。
碧塔海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部,距縣城35公里處。自然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東、南、北三面與洛吉鄉相鄰,西部與建建鎮接壤,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14公里,總面積1418公頃。「碧塔海」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氈的地方。
保護區內有國家高級保護的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其中還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為「重唇魚」的魚,屬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杜鵑醉魚」的景觀已人人皆知。碧塔海位於保護區核心部位,湖面海拔3539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均寬700米,最寬處約1500米,最窄處約300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為40米。
去碧塔海,從中甸縣城乘車至雙橋公路通至25公里處,餘下的路徒步可到湖邊,也可騎馬,。建議徒步,要穿過一片森林,感覺更好。
碧壤峽谷
位於香格里拉至鄉城公路103公里處、格咱鄉小雪山山腳。峽谷景觀曾經震撼了許多光臨之人,中國、瑞典植物考察團稱嘆碧壤峽谷是個「奇峽」。此峽谷深而窄,壁高1000多米,最寬處約80米,最窄處僅10餘米,可謂「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峽斗石為門」。碧讓河水從切割深度為1000—2000米深的碧壤峽谷中沖出,在2.5公里長的懸岩絕壁間,形成洶涌的激流、轟鳴的聲響。深峽激流又籠罩在水霧雲霧中,顯得幽深神秘,猶如深藏於世外的「仙境」,只不過這「仙境」在朦朧中分明又是一種富於傳奇色彩的驚險奇境,彷彿是探險者和江湖游俠隱居之地。 碧壤峽谷直聳雲天的絕壁上,分布著岩畫,那各種各樣的圖形,至今人們還未能探究清楚其表達的意義。根據其較為粗獷的輪廓和模糊的印跡,有關專家考證為古代遷徒民族留下的符號,其營造下的某種文化氛圍,使峽谷憑添了幾分悠久古樸的人文意蘊。
納帕海
藏語里的「納帕海」是「森林背後的湖」。它是一個典型的季節湖,一年四季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色。在夏秋之交的時候,這里是一片草原,是花海草甸和青稞交織的地毯,而冬季這里又變成一片寬大的水域,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為香格里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風景區之一,也是全縣最大的`草原,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飛禽黑頸鶴的理想棲息地。每年6月,是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最好的游覽季節,這時草原芳吐嫩芽,而納帕海已經是綠草茵茵。各種野花爭相開放,茫茫的草原上瓊花瑤草爭奇斗艷,成群的牛羊隨著草海起伏,四處是「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美景。
藍月山谷
藍月山谷景區(又稱石卡雪山景區)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南部,距香格里拉縣城7公里,交通便捷,有一條四級油路直達景區,車程約15分鍾。全景區按照5A級標准修建,索道2006年7月份建成試運營,十一正式開通。全長4190米,是目前雲南最長的索道。索道將遊客從海拔3270米的納帕草甸送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頂,在山頂可以同時看見梅里雪山、玉龍雪山,甚至四川稻城的三大雪山等幾乎所有的雪山景色。景區匯集了雪山、峽谷、森林、湖泊、花海、草甸等香格里拉特色的自然景觀和生物及民俗宗教文化,綜合體現了雪域高原特有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風情。很多美妙的民間傳說和動人故事,讓景區頗具《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神韻。
虎跳峽
虎跳峽,顧名思義,因傳說有虎從江心巨石躍過而得名。是世界上僅次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著名峽谷,長約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最窄處僅30米,與兩岸的玉龍、哈巴雪山海拔落差3900米。虎跳峽以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著稱於世,整個峽谷共有18處險灘。
雨崩
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行走其間讓人有曠世桃源之感。位於梅里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擁,因其地理環境獨特,所以人煙稀少,全村只有20幾戶人家,僅通過一條驛道與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
香格里拉旅遊攻略
交通
1、可以選擇從昆明到香格里拉中甸機場,不過通常折扣比較少。也可以選擇到麗江三義機場,然後從麗江進香格里拉。
2、迪慶香格里拉機場距離縣城5公里左右,計程車不打表,一般不超過30元,大約需要15分鍾。
3、麗江三義機場到香格里拉,沒有直達的機場大巴,需要先到麗江客運站,然後坐大巴過去,需要4小時左右。所以如果你是下午才到麗江,建議在麗江待一晚上,第二天再到香格里拉。
美食
1、比較有特色的當地美食,如青稞酒、酥油茶、氂牛肉火鍋。但是不是每一個外地人都喜歡這種口味哦!
2、尼西土鍋雞、琵琶肉則是比較容易被外地人接受的美食,可以嘗一嘗;
3、本地人都不一定能夠吃得上的藏香豬,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試一試!
4、去香格里拉還有一種不可錯過又可以帶走的美食——松茸,尤其是每年的7~9月,可以吃到新鮮的松茸呢!
餐館推薦
麗香緣臘排骨火鍋 人均消費80元起
布達拉木樓餐吧 人均消費80元起
靜靜的嘛呢石餐廳 人均消費50元起
阿若康巴 人均消費50元起
住宿: 新城主要是一些經濟型的商務酒店和中高檔酒店。縣城外有幾個住宿的地方,雖然交通不怎麼方便,但是都是可以親近大自然的,適合時間比較多的自由行者。
購物推薦: 尼西黑陶、松茸、雞血藤手鐲、氂牛肉乾。
主要節日: 賽馬節、朝白水節、藏歷新年、闊時節、香格里拉弦子節
藏地旅遊要注意些什麼
1、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2、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受戒的佛教徒在這方面更是嚴格。雖吃牛羊肉,但他們不親手宰殺。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3、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4、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5、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
6、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信仰苯教的則從右邊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7、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8、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9、進寺廟時,忌諱吸煙、摸佛像、翻經書、敲鍾鼓。對於喇 嘛隨身佩帶的護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動手撫摸;在寺廟內要肅靜,就座時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聲喧嘩、打獵和隨便殺生。
10、忌用單手接遞物品。主人倒茶時,客人須用雙手把茶碗向前傾出,以表敬意。
11、忌在拴牛、拴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
12、忌用有藏文的紙當手紙或擦東西。
13、進入藏胞的帳房後,男的坐左邊,女的坐右邊,不得混雜而坐。
14、忌將骨頭扔於火中。
15、藏族家裡病人或婦女生育時,門前都做了標記,有的在門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門口插上樹枝或貼一紅布條。外人見到此標記,切勿進入。
16、藏族一般不吃魚嚇、雞肉和雞蛋,不要勉強勸食。但現在這類飲食習慣已有很大改變。
17、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裡念經或出去朝佛。人們相信藏歷的每一個地支終了、第二個地支開始時是一個凶年,如每個人的13歲、25歲、37歲、49歲(以此類推),都是凶年或"年關",要特別小心,只有多念經、放布施才能避免災難。
香格里拉民族節日
藏族:
藏族有藏歷新年,鍋庄節,增值節,默郎飲波法會,賽馬節,旋子節,登巴節,格冬節等。
熱巴舞:是由佛學家當巴桑傑傳下來的,廣泛流傳於迪慶境內。熱巴舞是一種有鼓鈸(單鈸),鑼伴奏的集體大型歌舞。在表演中,男持銅鈴,女持手鼓(因而熱巴舞又名「鈴鼓舞」,)繞圈走動,翩翩起舞。鈴鼓聲節奏鮮明,隨著曲調和情感的變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緩。
跳熱巴舞的原意是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和祈禱豐收。
鍋庄舞:「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卓就有多少調;山上有多少棵樹,卓就有多少詞;氂牛身上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這便是人們對內容豐富的鍋庄舞的贊益。
彝族:
彝族有火把節,過年節和兒童討糧節等。
火把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的火把節為彝族傳統的隆重節日。每年火把節到來的時候,全村村民出動,手執火把在田間環繞,一起祈禱莊稼的豐收。年輕的男女則來到公共場地,圍繞著燃起的篝火,邊歌邊舞,非常熱鬧。
傈僳族:
傈僳族最隆重熱烈的節日是盍什節,澡塘節,刀桿節等。
盍什節:也叫年節,是傈僳族最盛大的節日,只不過各地過年的時間前後不一罷了。一般是在農歷十二月五日到次年正月初十。過節時,居民都會聚集在村寨廣場上,舉行對歌,跳「鍋庄」舞以及騎馬射駑的比賽。
納西族: 納西族有正月春節,二月祭龍節,三月清明節,五月端陽節,六月火把節,七月祭祖節等,另外還有浴洗日,朝北山,跳「阿勒」等主要民族節慶。
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多與納西族相同。
回族: 回族節日以古爾邦,開齋節最為隆重。
香格里拉 民族飲食習慣
藏族: 藏族以青稞,小麥為主糧(河谷地區還有稻穀,玉米等)。而且喜歡酥油,糌粑,並把它們作為主食。此外,青稞酒,酸奶,奶茶也是藏家待客的飲品。
納西族: 納西族以小麥,玉米,大麥,蕎麥等為主食,肉類主要有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等,納西人喜歡濃茶,蘇里瑪酒,包穀酒等,也是待客的飲品。
傈僳族: 傈僳族以玉米,小麥,蕎麥為主食。日常以玉米粥,玉米花,玉米粑粑,面果飯為主食,肉食以豬牛雞羊為主,喜歡字釀酒。
彝族: 彝族以苦蕎,燕麥,土豆為主食。茶和酒是彝族人最喜歡的飲品,蕎麥酒是彝族人自釀的名酒。
6. 香格里拉有什麼好吃的!!!
香格里拉好玩的有:香格里拉虎跳峽、香格里拉屬都湖、香格里拉藍月山谷石卡雪山景區、香格里拉大峽谷、香格里拉白水台、香格里拉納帕海、香格里拉印經院、香格里拉天生橋溫泉、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香格里拉虎跳峽、香格里拉屬都湖、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都是國家級旅遊景區,非常值得遊玩。
1、香格里拉虎跳峽
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位於香格里拉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境內,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所涉及的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滇金絲猴為代表的珍貴自然遺產資源和以藏族少數民族文化遺產資源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在有限的區域內為公眾提供觀光旅遊、欣賞體驗、教育科研的機會。
7. 香格里拉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美食
當地的松茸燉土雞,也是相當好吃的一種食物。松茸是香格里拉當地非常珍貴的一種食物,現在城市裡也有很多人在吃野生菌,但你知道嗎,松茸可是被稱為天山上的雪蓮,營養價值非常高,並且還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所以到了香格里拉,一定要找機會去藏民的餐廳里吃一吃松茸燉土雞,當地很多餐廳的土雞是真正的土雞,雞肉緊致細膩,和松茸一鍋燉,味道非常鮮美。
8. 香格里拉必吃美食有哪些
1.氂牛肉 2.糌粑酥油茶 3.青稞餅 小貼士 香格里拉是藏區牧民的所在地,藏族的美食是非常有特色的,有一些事物是必須嘗過才算來過藏族,並且藏族還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這些食物是藏族每天必吃的,下面來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氂牛肉
到了藏區,吃氂牛肉實在是一種享受。到了香格里拉, 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售賣氂牛肉的地方。氂牛肉乾、氂牛肉火鍋小炒氂牛肉、氂牛肉乾巴..
氂牛肉在香格里拉吃法眾多,想怎麼吃,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定哦!都嘗嘗也不是不可以。
2.糌粑酥油茶
酥油茶(藏文里稱作ཇ་སྲུབ་མ་)是熱水、鹽和酥油,放到一個細長的木桶中,用一根攪棒用力攪打,使其成為乳濁液而成。
另一種方式是將酥油和茶放到一個皮袋中,扎緊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所以經常把製作酥油茶的過程稱為「打」酥油茶。
以前,經濟和交通極度不發達,在有些場景和季節,酥油茶+糌粑,就是很多藏族人的食物和水的唯一來源。
糌粑是藏族牧民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做法很簡單,就是將青稞曬干炒熟,磨成細面,就做成了糌粑。吃的時候將糌粑放在碗里,加入酥油茶、曲拉,然後用大拇指扣住碗沿,剩餘四個手指轉著揉成團吃,吃到最後碗也都這樣揉干凈了。對於藏民來說,每天早上要是不吃一頓糌粑,那一整天幹活兒都沒了力氣。
3.青稞餅
青稞餅是用青稞面調制烘烤而成的食物,是香格里拉藏族人民喜愛的食品。味道跟我平常吃的大麥餅有些相似,但是不同的做法會有不一樣的味道,在藏區的早點店裡一般都有買,10元一個,跟酥油茶一起吃,非常不錯的早餐選擇哦!
小貼士
1. 香格里拉地區平均海拔3300米,不宜劇烈運動,以免發生高反。
2. 香格里拉地區天氣乾燥,紫外線強烈,記得攜帶防曬用品並盡量補充水分;
3.瑪尼堆在藏族心目中是神的路標,上面的瑪尼石雕刻著六字真言或佛像,是藏民的聖物。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藏民認為走反了方向會有罪過。不要隨意拾取瑪尼石,更不要隨便坐在瑪尼堆上;
4.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要順時針轉動,不得逆轉;
5.對於藏民來說,頭頂是福氣的聚集地,所以忌諱用手觸摸別人頭頂,特別是小孩的;坐著的時候也不能用腳掌對著人。
香格里拉一個牛羊成群的地方,但是這里食物來源並沒有那麼豐富,也不是天天可以喝奶,一次一些食物就成為體力的來源,以上食物是到了藏族必嘗的特色的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