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滁州好吃的早點有哪些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滁州好吃的早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17 15:15:36

① 滁州定遠特產有哪些

滁州定遠特產有哪些

滁州,簡稱滁,古稱塗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轄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南京市江北門戶,以下是「滁州定遠特產」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1、池河梅白魚

池河梅白魚池河的梅白魚享有盛譽,由於生長在污染小,水質優良的池河水域,魚質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廣,市場前景廣闊。梅魚又名「梅白魚」,定遠池河鎮至鳳陽梅市鄉廣段池河中的特產。 梅市地處定遠、鳳陽、嘉山三縣交界處,因傳統集市貿易而稱「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魚)而著名。 在安徽東部,有一條古老的小河,它發源於定遠縣西北邊境鳳陽山南麓,大頂山的雙龍泉和東架山腳下的噴石泉為其東、西兩個源頭。流向始為西北——東南,行至定遠縣南界的連江鄉轉為西南——東北向。在定遠縣境呈「U」形,是淮河流域八條支流之一,她的名字叫「池河」。

2、定遠橋尾

「橋尾」是安徽省定遠縣一種特產,臘肉中的佼佼者。因選用豬臀(尾)部的肥瘦肉,產於爐橋鎮,故名「定遠橋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定遠橋尾,用料講究,是選用當地的定遠豬(一種瘦肉型的豬)臀部帶尾骨的一塊肥瘦間半的肉盤,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製品。盤,即經過加工腌制的肉製品,形如芭蕉扇狀。太肥或太瘦的厚皮豬都不適宜,每個「橋尾」重量大約在2-2.5公斤左右,形狀如扇,其肉切片,晶瑩透亮,紅白相間,宜蒸宜煮,開胃適口,不膩不厭,過夏不哈,隔冬不壞,不滴油,且耐貯存,是饋贈親友的'理想佳品。

3、板栗燉土雞

板栗燉土雞板栗燉土雞製作方法:1.將土雞宰殺洗凈剁成塊,入沸水中焯過,撈出洗凈;2.將栗子去掉外殼,大棗用水洗凈;3.把焯好的雞塊、栗子、大棗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水,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燉2小時左右;4.至雞塊熟爛時,放入精鹽、味精調即成。

4、定遠老鵝肉

定遠老鵝肉鵝肉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從生物學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鵝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不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質好,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別是亞麻酸含量均超過其他肉類,對人體健康有利。鵝肉脂肪的熔點亦很低,質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5、定遠獅子頭

定遠獅子頭獅子頭食之酥脆、味香,經濟實惠,為大眾化早點。製作過程:先將麵粉發酵好,將發酵的面下鹼,比饅頭鹼要多些,揉搓好分成20個,每個下點姜、蔥、鹽,做好獅子頭形。第一天下午做好,第二天早晨油炸,妙就妙在要炸兩次,第一次文火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後再進旺火油鍋炸酥,撈出瀝油即成。

6、定遠李子

定遠李子李子是薔薇科植物李的果實。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7~8月間採收成熟果實,洗凈,去核鮮用,或曬干用。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喜食的傳統果品之一。它既可鮮食,又可以製成罐頭、果脯,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李子是清版縣志介紹的優質水果,其皮薄肉厚,個大色艷,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

② 滁州有什麼特色小吃

1、來安花紅

相傳,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來安籍三品京官吳棠,向皇帝呈獻來安特產
「林檎」;萬歲觀其果,色澤鮮艷象紅花,品嘗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連聲稱贊:
「花紅也!花紅也!」並當即封為「來安花紅」,傳旨來安,歲歲納貢。從此,林檎易名「花紅」,身價倍增。

「花紅」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滿口生香,很受人們喜愛。

2、池河梅白魚

池河的梅白魚享有盛譽,由於生長在污染小,水質優良的池河水域,魚質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廣,市場前景廣闊。

梅魚又名「梅白魚」,定遠池河鎮至鳳陽梅市鄉廣段池河中的特產。
梅市地處定遠、鳳陽、嘉山三縣交界處,因傳統集市貿易而稱「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魚)而著名。

3、明光綠豆

明光綠豆:產於明光鎮。所產豆粒大而整齊,色澤鮮明,綠如碧玉,晶瑩光亮,皮薄易爛,湯色清綠,氣味清香。其營養價值高。可作粥、飯、磨粉制粉絲、粉皮及精製各種豆沙糕點。浸水發牙稱豆芽,為菜中佳品。煮成豆湯為夏季清涼防暑飲料。釀造的明綠液曲酒,風味獨特。本品早在1920年即開始出口。

4、女山湖大閘蟹

女山湖大閘蟹,乃安徽省明光市一絕。自古以來,女山湖漁民一家大小常年就住在船上,當地流傳一句俗語:「吃蟹飯、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可見,螃蟹在女山湖悠久而深遠的歷史。

③ 滁州美食

1、廬州烤鴨。廬州烤鴨是合肥的傳統小吃了,滁州離合肥很近,所以廬州烤鴨在當地也十分的受歡迎,聽當地放老百姓說,廬州烤鴨還是古時候宮廷御膳類的美食,到明朝時期才流傳到民間,廬州烤鴨的做工嚴謹,香氣濃郁,肥而不膩。
2、天長甘露餅。它是安徽滁州天長市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甘露餅以精麵粉為主料,配以糯米粉、白糖、豬油、雞蛋、蘇打粉、豬肉、冬菇、筍片等原料製作而成。該餅潔白如玉,造型美觀,吃起來酥脆甘甜,入口即化,美味可口。
3、雲片糕。雲片糕的特點就是非常的薄,色澤也很白。其口感滋潤細軟,雖然是麵食吃起來也不會感覺到干。需要注意啊,千萬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不然會噎著的。另外雲片糕的製作方面也比較有講究,並非即做即食,而是需要貯藏一段時間,去其燥性,這樣做出來口感最佳。
4、周崗雪棗。周崗雪棗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是以麵粉、糯米為主料、配上白糖、黃豆、菜油等原料製作而成。食之酥脆可口,入口即化,和益脾胃。
5、池河梅白魚。這個魚肉的肉質十分的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術以後,色、香、味俱全,是十分受當地人喜愛的一道菜,當地的梅白魚真的十分的鮮嫩,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定遠餐飲業最為火爆的季節,客人都從四面八方前來,只是為了一場梅白魚的鮮美!
6、秦欄大脆。它是安徽滁州天長市秦欄鎮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製作時,將麵粉及少量油酥揉和後,搓成雞蛋大小的面饅,撒上芝麻,撤去爐內炭火,貼入爐內,利用余熱烘成。食用時,既可干吃,也可泡入雞湯,輕輕一咬,香脆可口。
7、全椒馬廠酥笏牌。全椒馬廠酥笏牌,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馬廠鎮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因其形狀像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象牙笏牌而得名。該小吃以麵粉、鵝油或鴨油、熟芝麻為原料製作而成,吃起來酥香味美,香氣撲鼻。
8、廬江米餃。廬江米餃是廬江人早點必點的美食,它的皮是由純粹的米粉加工而成的,裡面的餡兒一般也都是有豬肉和一些其他的蔬菜混合而成的,再經過高溫油炸而成的,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十分的美味。
9、來安花紅。來安花紅,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特產。氣清香,味微甜、酸。小喬木。來安花紅小巧玲瓏,形似蘋果,色澤青黃紅暈,外觀艷美,皮薄肉脆,汁多渣少,酸甜爽口,香味濃郁,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10、吊鍋老鴨煲。吊鍋老鴨煲,滁州這里歷來有伏天吃鴨子滋補身子的習慣,加上新上市的芫荽,不僅增添鮮味,而且能解除油膩,令口感清爽。
1、廬州烤鴨。廬州烤鴨是合肥的傳統小吃了,滁州離合肥很近,所以廬州烤鴨在當地也十分的受歡迎,聽當地放老百姓說,廬州烤鴨還是古時候宮廷御膳類的美食,到明朝時期才流傳到民間,廬州烤鴨的做工嚴謹,香氣濃郁,肥而不膩。
2、天長甘露餅。它是安徽滁州天長市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甘露餅以精麵粉為主料,配以糯米粉、白糖、豬油、雞蛋、蘇打粉、豬肉、冬菇、筍片等原料製作而成。該餅潔白如玉,造型美觀,吃起來酥脆甘甜,入口即化,美味可口。
3、雲片糕。雲片糕的特點就是非常的薄,色澤也很白。其口感滋潤細軟,雖然是麵食吃起來也不會感覺到干。需要注意啊,千萬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不然會噎著的。另外雲片糕的製作方面也比較有講究,並非即做即食,而是需要貯藏一段時間,去其燥性,這樣做出來口感最佳。
4、周崗雪棗。周崗雪棗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是以麵粉、糯米為主料、配上白糖、黃豆、菜油等原料製作而成。食之酥脆可口,入口即化,和益脾胃。
5、池河梅白魚。這個魚肉的肉質十分的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術以後,色、香、味俱全,是十分受當地人喜愛的一道菜,當地的梅白魚真的十分的鮮嫩,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定遠餐飲業最為火爆的季節,客人都從四面八方前來,只是為了一場梅白魚的鮮美!
6、秦欄大脆。它是安徽滁州天長市秦欄鎮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製作時,將麵粉及少量油酥揉和後,搓成雞蛋大小的面饅,撒上芝麻,撤去爐內炭火,貼入爐內,利用余熱烘成。食用時,既可干吃,也可泡入雞湯,輕輕一咬,香脆可口。
7、全椒馬廠酥笏牌。全椒馬廠酥笏牌,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馬廠鎮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因其形狀像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象牙笏牌而得名。該小吃以麵粉、鵝油或鴨油、熟芝麻為原料製作而成,吃起來酥香味美,香氣撲鼻。
8、廬江米餃。廬江米餃是廬江人早點必點的美食,它的皮是由純粹的米粉加工而成的,裡面的餡兒一般也都是有豬肉和一些其他的蔬菜混合而成的,再經過高溫油炸而成的,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十分的美味。
9、來安花紅。來安花紅,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特產。氣清香,味微甜、酸。小喬木。來安花紅小巧玲瓏,形似蘋果,色澤青黃紅暈,外觀艷美,皮薄肉脆,汁多渣少,酸甜爽口,香味濃郁,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10、吊鍋老鴨煲。吊鍋老鴨煲,滁州這里歷來有伏天吃鴨子滋補身子的習慣,加上新上市的芫荽,不僅增添鮮味,而且能解除油膩,令口感清爽。

④ 滁州有什麼好吃的特色

1、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水鄉小鎮雷官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因其產地來安縣雷官集而得名。起源於清同治年間,板鴨製作採用宰、鹵、晾、煮四道工序。板鴨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鹹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

2、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滁州市特色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咸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

3、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早在清代即有製作。蛋體透明,呈松花紋狀,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內外同行業質量評比中屢次奪魁。1983年被評為省出口糖心皮蛋優質第一名,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頗負盛名。

4、周崗雪棗

周崗雪棗主料為糯米、麵粉,配料有白糖、黃豆、菜油。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5、管壩牛肉

管壩牛肉,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⑤ 滁州有什麼好吃的,滁州好吃的地方

滁州特色小吃
1、來安花紅

相傳,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來安籍三品京官吳棠,向皇帝呈獻來安特產
「林檎」;萬歲觀其果,色澤鮮艷象紅花,品嘗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連聲稱贊:
「花紅也!花紅也!」並當即封為「來安花紅」,傳旨來安,歲歲納貢。從此,林檎易名「花紅」,身價倍增。

「花紅」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滿口生香,很受人們喜愛。

2、池河梅白魚

池河的梅白魚享有盛譽,由於生長在污染小,水質優良的池河水域,魚質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廣,市場前景廣闊。

梅魚又名「梅白魚」,定遠池河鎮至鳳陽梅市鄉廣段池河中的特產。
梅市地處定遠、鳳陽、嘉山三縣交界處,因傳統集市貿易而稱「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魚)而著名。

3、明光綠豆

明光綠豆:產於明光鎮。所產豆粒大而整齊,色澤鮮明,綠如碧玉,晶瑩光亮,皮薄易爛,湯色清綠,氣味清香。其營養價值高。可作粥、飯、磨粉制粉絲、粉皮及精製各種豆沙糕點。浸水發牙稱豆芽,為菜中佳品。煮成豆湯為夏季清涼防暑飲料。釀造的明綠液曲酒,風味獨特。本品早在1920年即開始出口。

4、女山湖大閘蟹

女山湖大閘蟹,乃安徽省明光市一絕。自古以來,女山湖漁民一家大小常年就住在船上,當地流傳一句俗語:「吃蟹飯、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可見,螃蟹在女山湖悠久而深遠的歷史。

5、來安春卷

製作方法:

(1)、做皮子:1公斤麵粉倒在盆中,加10克鹽,倒500克冷水,拌和拌勻後,用雙拳抓舂面團,邊舂邊折攏,一直舂到面團光滑、細膩不粘缸,有勁為止。隨後再倒入冷水100克,醒放15分鍾,使面團內部的勁松開來,易打透、易攤。隨後繼續抓舂、折攏,待水全部吸入面內,面光滑不粘手時,再加100克水,醒放後繼續抓舂、折攏。如此反復4~5次,至面漿厚薄符合要求,光滑有勁,一抓就能把面漿全部抓起,不粘缸,再醒放片刻就可攤皮。爐子上放上平鍋或鐵板,用油揩布揩清,燒至平鍋燙手時,用右手抓起一把漿,拇指和食指扣住面漿,同時不停地上下甩動(不使面漿下落)。攤皮時,讓面漿下垂到鐵板上後,自里向外轉開成直徑約20厘米的圓形薄皮,隨即把余漿抓起,仍在手中不斷地甩動,如有白漿點,可再把面漿下垂粘去,然後把皮子從下邊撕起,撕起後翻過來在本鍋上燙一下,即成。如有破洞,可再攤一小塊皮子補上,每斤麵粉一般可攤皮子50張左右。

(2)、包餡:餡心有豆沙餡、黃芽菜蝦仁餡、黃芽菜肉絲餡等。黃芽菜肉絲餡的製法是先把菜切絲,用油煸透、煸癟,加鹽(先加鹽不易酥)炒和後倒入已煸過的肉絲,加白湯燜滾至菜酥,再加些味精,淋上生粉著成厚芡,出鍋冷卻,即成。包時,餡心放在皮子中間,包成10厘米長的條,在邊上塗上水粘牢,兩頭用手撳平,即成生坯。

(3)、炸熟:大油鍋燒至八成熟,把春卷一隻一隻的沿鍋邊投入,炸至金黃色、殼硬脆,用漏勺撈出,吃時蘸醋或辣醬油。

6、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一般在秋末至春節前製作,加工技術要求較高。其產品外型美觀、皮色潔白,皮薄肉嫩、尾油豐富,骨脆味香,風味獨特,為臘味中之上品。

7、周崗雪棗

周崗雪棗是我縣傳統名點,尤以周崗出產者為佳。主料為糯米、麵粉。配料有白糖、黃豆、菜油。取糯米浸泡兩周後,磨成米面,用開水調和並搓成條,下開水鍋煮開,加黃豆粉二斤入機攪拌,取出切成長條撒上麵粉,攤開曬干,製成雪棗坯;取坯下鍋油炸,呈金黃色取出。取白糖下鍋成糖漿狀,另取蒸熟的麵粉,將炸的坯子從糖漿中浸過,再沾上麵粉即成。特點酥脆,入口即化,和益脾胃。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8、羊肉粉絲

主料:買羊肉並當時讓人家幫忙磨成肉餡,多少隨個人愛好2—3人有半斤足夠。

其次配料:粉絲一小捆,菠菜少許切成小段。水澱粉少許、鹽、雞精、胡椒粉、香油(可不用);姜依據個人愛好可多點剁碎備用,蔥少許剁碎備用。第三:把肉餡放在器皿中加入碎姜和碎蔥,在放鹽、雞精、淋上少許香油、加入水澱粉,充分攪拌備用。

開火上鍋加水等到水燒開,用小勺貼著盛肉餡的器皿的邊緣一勺一勺慢慢將肉餡放入開水中,等到肉餡全部放好之後,把水面上的浮油盛出倒掉,放粉絲等到粉絲變軟,放入切好的菠菜同時加入一點鹽、雞精等水再開關火。用玻璃器皿將做好的丸子湯盛出上桌就可食用了。

9、天長甘露餅

天長著名精細糕點。相傳清道光年間,本市戴蘭芬中狀元後將其作為貢品呈入宮廷,深得贊譽,因改稱「進貢甘露餅」。甘露餅造型美觀,潔白
如玉,層層迭迭尤如盛開的白牡丹花。1982年被評為全國優質名細偉統糕點。主要原料 為精白 麵粉、熟豬油、白
綿糖、糯米粉,另加表梅、紅絲若干。500克麵粉可做50餘只,其製作工藝十分精細。先將精面團桿成薄薄的9層酥皮,窩成賀狀壓扁,入鍋以熟豬油文火煎之,待酥皮層層放開後出鍋,放上以糯米粉和白綿糖混帛的霜粉,並加表梅、紅絲即成。

10、定遠橋尾

「橋尾」是安徽省定遠縣一種特產,臘肉中的佼佼者。因選用豬臀(尾)部的肥瘦肉,產於爐橋鎮,故名「定遠橋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定遠橋尾,用料講究,是選用當地的定遠豬(一種瘦肉型的豬)臀部帶尾骨的一塊肥瘦間半的肉盤,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製品。盤,即經過加工腌制的肉製品,形如芭蕉扇狀。太肥或太瘦的厚皮豬都不適宜,每個「橋尾」重量大約在2-2.5公斤左右,形狀如扇,其肉切片,晶瑩透亮,紅白相間,宜蒸宜煮,開胃適口,不膩不厭,過夏不哈,隔冬不壞,不滴油,且耐貯存,是饋贈親友的理想佳品。

11、板栗燉土雞

板栗燉土雞製作方法:

(1.)將土雞宰殺洗凈剁成塊,入沸水中焯過,撈出洗凈;

(2.)將栗子去掉外殼,大棗用水洗凈;

(3.)把焯好的雞塊、栗子、大棗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水,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燉2小時左右;

(4.)至雞塊熟爛時,放入精鹽、味精調即成。

製作提示:土雞燉制時間要長,去栗子外皮膜前可先炸一下,外皮容易去。

12、御膳豆腐

御膳豆腐俗稱「釀豆腐」。相傳是明朝一位姓黃的廚師創造出來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明初,每年把「釀豆腐」作為貢菜送往京城,朱元璋品嘗後,十分贊賞,黃廚師後來進宮當御用廚師。「釀豆腐」的製作辦法精細考察,做時要「把三關」(選料、製作、火候)、「走四步」(做菜壞、打蛋清、下油鍋、熬糖汗汁)。釀豆腐味似櫻桃,外脆內嫩,爽清鮮美,營養豐富,為席上之佳餚。

13、油炸麻雀

選自秋季網捕的肌肉豐滿麻雀,採用精湛烹調技術,食之骨酥肉香,其味鮮美,營養豐富。既可品茶下酒,又可饋贈親友。

製作方法:麻雀剝皮毛,去臟,留肝、心,洗凈,進鍋文火焙乾水,放盆內下甜酒拌勻,燜30分鍾,鍋下油1斤燒熱,雀進鍋炸至頭見白色撈出。鹵鍋下醬油、鹽、糖、姜、蔥、八角粉、少量水燒沸後,先下味精,再將麻雀倒進鍋輕輕拌勻(重易碎),貯入小罐澆麻油2兩,冷卻扎口燜一天後,裝盤澆鹵法即可食用。

14、鹵兔子

鹵兔子是我縣名菜之一,食之肉嫩味美,色鮮澤潤。

操作過程:兔子剝皮,支內臟,洗凈,從腰部剁兩刀。在0剁一刀,連刀不斷,放在掛鉤上淋水晾乾,進盆,用硝水浸2小時。撈出進鍋,加老鹵和水,下豬皮、醬油、鹽、白糖、蔥、姜和用布袋裝好扎口的香料,鹵至八成熟,撈出冷卻,改刀成丁、片形,裝盤澆醬油、醋、鹵法、麻油、蒜花、川椒粉即可食用。

15、定遠獅子頭

獅子頭食之酥脆、味香,經濟實惠,為大眾化早點。

製作過程:先將麵粉發酵好,將發酵的面下鹼,比饅頭鹼要多些,揉搓好分成20個,每個下點姜、蔥、鹽,做好獅子頭形。第一天下午做好,第二天早晨油炸,妙就妙在要炸兩次,第一次文火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後再進旺火油鍋炸酥,撈出瀝油即成。

16、水口鵝煲

水口鵝煲是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水口鎮的特色美食。水口鵝煲是以農家散養的2—3年年齡土鵝為主料而製成的,有益氣壯陽、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等作用。

水口,一座千年小鎮。鵝煲,一種菜餚製作。合在在一起,便是來安四大特色菜餚之一。

鵝煲,顧名思義,主要以原生態老鵝為製作主材,加以佐料,或清燉、或紅燒,再以火鍋形式上桌,配以蔬菜、豆製品之類涮用,價格便宜,內容實惠。其實,也是一種普通的吃法,鵝香醇厚,味道鮮美。

17、京彩松花皮蛋

早在清代即有製作。蛋體透明,呈松花紋狀,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內外同行業質量評比中屢次奪魁。1983年被評為省出口糖心皮蛋優質第一名,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頗負盛名。

天長地處高郵湖畔,是個典型的「魚米之鄉」。境內水網縱橫,菱藕遍地,魚蝦滿塘,被稱為「皖東的威尼斯」,歷來就是水產品和家禽養殖之鄉。天長農民具有悠久的養鴨歷史和豐富的養鴨經驗,廣大農村是家家養老鴨,戶戶有鴨蛋。天長鴨蛋更以蛋大、殼薄、黃多、質好著稱。與享譽全球的高郵湖雙黃鴨蛋齊名媲美。

⑥ 滁州有哪些好吃

琅琊酥糖、馬廠酥笏牌、施集茶葉、滁菊(中國四大名菊之一)、烏背金鱗鯽魚
琅琊酥糖
滁州名產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於明朝末年。它是用純白芝麻、白糖粉、富強粉、麥芽糖等為原料。生產出的
糖塊厚薄均勻,骨薄如紙,剖面層次清晰,呈螺旋體,色澤為乳
白色;入口酥軟,細膩無雜質,香味 濃郁甜而不膩,文人墨客贊
之日:「香召雲外客,味引洞中仙」,營養豐富,老少咸宜。因琅琊
山而名,系滁州傳統名優糕點。其「味甜而不膩,糯而不粘、酥而不碎」,老少咸宜,深受群眾喜愛。 酥糖亦稱「面糖」、「秦尤酥糖」、「董糖」。明末,滁州作坊開始以麥面、芝麻、糖為原料,經焙炒、加工而成,俗稱「面糖」(小包糖)。清初,有秦、
尤姓兩位師傅將面糖用糯米稀骨作包衣,進行改制而成,故又稱之為「秦尤酥糖」。後一位董姓師傅又將秦尤酥糖精心改制,將糯米稀骨多層次與面糖折疊,即謂之「董糖」。又有文人撰寫一說:「明崇禎年間,江南名藝 妓董小宛,擅長烹飪,精於製作花露,巧手會做糖食糕點。一次才子冒襄(字辟疆)生病,董小宛獨出心裁以芝麻、白糖、炒麵、糖稀、香油等原料,精心製作方塊酥糖,給冒襄食之。」其糖「酥脆香甜、開胃心爽」。後經民間流傳,人們即稱此糖為「董糖」。《崇川咫聞錄》也記載:「董糖,系冒巢民(冒襄之號)妾董小宛所造。」 民國初年,滁城多有前店後坊,製作糕點。「章三益」、「卞源昌」、「曹恆興」等店號製作的酥糖(亦名董糖),遠近聞名。
馬廠酥笏牌
酥笏牌是滁州全椒名點之一,以馬廠鎮最為可口。因其形狀象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為品茗
佳品,又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尤為適宜老年人食用。為明樂韶鳳所創。主料為麵粉,鵝油或鴨油、熟芝麻。將油酥和面
團揉和,反復折疊,擀成24層,形成 長約16厘米,寬約6厘米
的底坯,撒上芝麻入爐以文火悶透。取出後清除炭火,再層層
放入爐內,利用爐內余熱,熏烤過夜即可,啟爐香氣撲鼻,放
入茶盤,以手指在兩頭一按,即碎為八塊。食之有益於胃寒、食慾不振、體虛、盜汗等症。
相傳大明開國功臣、兵部尚書全椒人樂韶鳳與朱元璋君臣相洽。一日朱邀樂游金水橋,朱攜樂手,突然說:「攜手上金橋,有事不相饒。」樂跪下答道:「平生仗忠義,不畏帝王刀。」事後樂感到畏懼。一日朱元璋駕臨樂府,樂即奉上自家製作的酥笏牌請君品嘗。朱元璋拿起酥笏牌笑道:卿家心思精巧,造此笏牌,定有所奏。樂即答願交出所掌之權,回鄉告老,並口吟辭朝詩兩首。帝准其所請。故樂韶鳳得以善終,卒葬故鄉(見明清兩代縣志)。酥笏牌製作也從樂府流傳全椒,並以馬廠鎮得以保持當年秘傳。上世紀五十年代,馬廠鎮酥笏牌傳人曾為毛主席祝壽,製作酥笏牌寄到北京,受到中辦復函稱贊。
施集茶葉
該茶外形偏平挺直,色澤翠綠,峰毫顯露,湯色清澈明亮,清花香持久悠長,滋味醇和爽口,葉底翠嫩,是滁州特產之一。
滁菊
滁菊主要產於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為緊密的一種。滁菊偏於平肝陽,常用於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症,高血壓中醫辨證屬肝陽
上亢者可將滁菊、決明子代茶飲。《本草拾遺》記載菊花可「作枕明目」,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屬肝陽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葯枕。
烏背金鱗鯽魚
滁州特產烏背金鱗鯽魚為滁州四大名魚(鯿、花、鯉、鯽)中鯽魚一種,細膩,味甘香鮮醇,烏背金鱗,銀光閃閃,故名。與六合縣龍池烏背鯽魚南北媲美。清代後期,譽滿一時,由於這種魚生活在下水關一帶,水域狹窄,加上人工保護繁殖不力,已瀕於絕種。
當地有一個傳說:弦歌台南面湖裡古時就盛產鯽魚,正當孔子等人絕糧七日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條幾尺長的大鯽魚自動跳上岸來讓他們煮著吃,救了孔子師生的性命。從那以後,南湖鯽魚後代個個都是金鱗閃閃,傳說這是龍王所賜,因鯽魚捨身救聖人。如果魚放到別的水裡,不到半天就會失去金色。

⑦ 滁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1、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水鄉小鎮雷官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因其產地來安縣雷官集而得名。起源於清同治年間,板鴨製作採用宰、鹵、晾、煮四道工序。板鴨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鹹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

2、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滁州市特色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咸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

3、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早在清代即有製作。蛋體透明,呈松花紋狀,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內外同行業質量評比中屢次奪魁。1983年被評為省出口糖心皮蛋優質第一名,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頗負盛名。

4、周崗雪棗

周崗雪棗主料為糯米、麵粉,配料有白糖、黃豆、菜油。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5、管壩牛肉

管壩牛肉,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⑧ 滁州哪家面條好吃

定遠路 二附小後門 對面的 燃面乖好吃的

⑨ 滁州有什麼好吃的

旅遊除了玩,最重要的還是吃當地著名的小吃。下面是我帶來的是滁州有什麼好吃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1明光綠豆

明光綠豆:產於明光鎮。所產豆粒大而整齊,色澤鮮明,綠如碧玉,晶瑩光亮,皮薄易爛,湯色清綠,氣味清香。其營養價值高。可作粥、飯、磨粉制粉絲、粉皮及精製各種豆沙糕點。浸水發牙稱豆芽,為菜中佳品。煮成豆湯為夏季清涼防暑飲料。釀造的明綠液曲酒,風味獨特。本品早在1920年即開始出口。

明光綠豆是安徽省明光市馳名中外的名優特產,簡稱明綠豆,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美譽,當地的勞動人民自古就有種綠豆的傳統和經驗,由於明光市位於亞熱帶和溫帶的交接處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霜期較長,再加上土壤多為沙壤土、黃白土、馬肝土,其爽水性能好,因而對綠豆的生長極為有利。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下生長的綠豆,具有色澤碧綠、粒大皮薄;湯清易爛、清香潤口、營養豐富等特點,其品質為全國之冠,享有「綠色明珠」之美譽。據有關部門對明綠豆的成分檢驗,每千克明綠豆含粗蛋白質25.26g,粗澱粉54.24g,鈣977.8㎎,鐵43.62㎎,磷417㎎,鋅22.26㎎,硒7.47ug以及大量B族維生素和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超過國家規定的出口標准。

明光綠豆自1915年左右開始對外出口,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多次在國內外名優特產產品展銷會中獲得金獎。可作粥、飯、磨粉制粉絲、粉皮及精製各種豆沙糕點。浸水發牙稱豆芽,為菜中佳品。煮成豆湯為夏季清涼防暑飲料。釀造的明綠液曲酒,風味獨特。明光綠豆現注冊商標為「嘉禾鳳「牌。

明光綠豆產地范圍為安徽省明光市明南街道、明東街道、明西街道、管店鎮、三界鎮、石壩鎮、澗溪鎮、蘇巷鎮、橋頭鎮、古沛鎮現轄行政區域。

2池河梅白魚

池河的梅白魚享有盛譽,由於生長在污染小,水質優良的池河水域,魚質鮮嫩,採用當地傳統的烹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廣,市場前景廣闊。

梅魚又名「梅白魚」,定遠池河鎮至鳳陽梅市鄉廣段池河中的`特產。 梅市地處定遠、鳳陽、嘉山三縣交界處,因傳統集市貿易而稱「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魚)而著名。

在安徽東部,有一條古老的小河,它發源於定遠縣西北邊境鳳陽山南麓,大頂山的雙龍泉和東架山腳下的噴石泉為其東、西兩個源頭。流向始為西北——東南,行至定遠縣南界的連江鄉轉為西南——東北向。在定遠縣境呈「U」形,是淮河流域八條支流之一,她的名字叫「池河」。

梅白魚是池河流域特有的魚種,魚色如銀,漿汁似奶,肉嫩味鮮,堪稱魚類一絕;每年的梅雨季節大量的魚群從洪澤湖逆流而上到池河流域繁殖產卵生衍,遨遊在池河水域,獨特的池河水質盛產出聞名遐邇的梅白魚;每年的六七份是定遠縣池河鎮餐飲業最為火爆的季節,客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一嘗美味的梅白魚。

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池河梅白魚」榮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3女山湖大閘蟹

女山湖大閘蟹,乃安徽省明光市一絕。自古以來,女山湖漁民一家大小常年就住在船上,當地流傳一句俗語:「吃蟹飯、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可見,螃蟹在女山湖悠久而深遠的歷史。

明光市是明皇故里,女山湖是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150萬年前由岩漿噴發而成,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之一。據農業權威部門提供的調研材料,湖內浮游生物很多,水質清澈透明,又因火山爆發而形成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非常適合蟹、魚、蝦等水生動植物的生長,湖內養蟹不用人工投餌。女山湖大閘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脂肪、無機鹽、糖類、維生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份。食之,給人以極大的享受。當地民間常說「一盤蟹,頂桌菜」,倘若吃飯先上蟹,所有菜品都會被這大閘蟹搶了風頭,食了蟹再品嘗其他菜,也會覺得索然無味。

1999年,「女山湖大閘蟹」正式在國家工商局注冊商標。隨後多次被農業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國河蟹協會等推薦為名優產品: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授予「女山湖大閘蟹」名牌產品;2007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女山湖大閘蟹」為綠色食品A級標准並通過續展;2008年農業部授予「女山湖大閘蟹」名牌農產品稱號;2008年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女山湖大閘蟹」安徽省著名商標並通過續展;2008年取得安徽省科技廳「河蟹產業化提升養殖配套關鍵技術研究」安徽省科技研究成果;2011年「女山湖大閘蟹」榮獲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安徽名牌產品;2012年「女山湖大閘蟹」榮獲「遼河杯」全國河蟹大賽金獎。

目前,明光市已擁有「中國河蟹之鄉」、「全國水產百強縣」、「國家重要的商品魚生產基地」、「水上明珠」等美譽,女山湖優質水產品年產量突破20萬噸,漁業總產值達12億元。其中,近三年來,女山湖大閘蟹每年總銷售額均超5億元,2012年總產值突破6億元,養殖面積達15萬畝,示範帶動市內近2萬名漁(農)民從事大閘蟹養殖,產品暢銷中國滬寧杭、廈深穗、港澳台以及新日韓等東南亞國家,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作出重大貢獻。

4來安花紅

相傳,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來安籍三品京官吳棠,向皇帝呈獻來安特產「林檎」;萬歲觀其果,色澤鮮艷象紅花,品嘗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連聲稱贊:「花紅也!花紅也!」並當即封為「來安花紅」,傳旨來安,歲歲納貢。從此,林檎易名「花紅」,身價倍增。

「花紅」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滿口生香,很受人們喜愛。

據江蘇省農科院鑒定,來安花紅鮮果內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含有蛋白質0.639%,磷0.031%,還原糖5.35%,可溶總糖6.57%,有機酸0.56%。來安花紅除供鮮食外,還可泡茶、釀酒,並具有解渴、防暑、消食健胃、生津祛火、防痢止瀉等作用。

據《來安縣志》記載,來安早在明嘉靖年間就有花紅栽培。古人稱之為林檎。從林檎到花紅,有個「皇封貢果」的故事。清嘉慶年間,來安城林檎種植大戶吳球,進京看望在朝中任東台御史(三品文官)的叔父吳棠時,帶了自家所產的林檎送給叔父,以表孝心。吳棠食後,覺得此果甚佳。翌日早朝時,呈獻給嘉慶皇帝。適逢嘉慶帝胃口不佳,心情煩躁,見臣奉獻果品頓覺快慰。視其色澤艷若紅花,食其味如桂花清香,龍顏大悅,脫口而出:「花紅也!」因系來安產,隨封為「來安花紅」,並詔令每年進貢。來安花紅品種優良,小巧玲瓏,皮薄肉脆,汁多渣少,味甜爽口,香味濃厚,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

花紅:學名「林檎」,是我國最古老的水果品種之一。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濃渣少。安徽省來安縣盛產花紅質地最佳。這里的鮮花紅果子不僅好吃,而且還能開胃解暑,泡酒止瀉治痢疾,是人們健身防病的上好營養果品。

傳說,明朝嘉慶年間,來安境內出了一個三品官、東台御史吳棠。他把0接到京城去住,誰知卻忽然得了痢疾。請遍了京都名醫都治不好母親的病。吳大人憂心如焚,不得不將願意老死故土的母親送回了來安。臨時找了個名叫花紅的村姑在病榻旁照看0。花紅姑娘心地善良,盡心盡力服侍吳老太太,見老人不吃不喝,便到集上買回新上市的新鮮林檎,讓吳老太吃點兒開胃。哪知吳老太只覺酸甜適口,越吃越愛吃。一連幾天吃林檎,病也治好了,飯菜也覺得香了。吳家上下皆大歡喜。不久,吳棠之子帶了七十多斤林檎進京,將林檎進獻仁宗皇帝。仁宗不知何物,只聞到桂花似的清香、紅紅鮮亮,脫口說出:「花紅、花紅。」吳棠感念花紅姑娘,急忙附和:「此果就叫花紅。」仁宗皇帝大悅,當朝賜名此果為「來安花紅」。

來安花紅產地范圍為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舜山鎮、半塔鎮、張山鄉、楊郢鄉等北部山區現轄行政區域。

⑩ 滁州最受歡迎的早餐是什麼什麼才是你的最愛

滁州最受歡迎的早餐是湯包系列,有二明湯包,小武湯包,曾記湯包,這些湯包都是非常好的早餐可以讓你早起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