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家莊有什麼好吃的
1 藁城宮面
藁城宮面歷史悠久,明清兩代作為貢品進奉宮廷,故而得名「宮面」。
2 保定府三宗寶
保定府三宗寶:"保定府,三宗寶:鐵球、面醬、春不老"。
3 趙 州 雪 花 梨
趙州雪花梨主產石家莊市趙縣及晉州、辛集、藁城市一帶,面積約20萬畝,年產量5億斤左右。
4 光華肉鴿
光華肉鴿肉鮮味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已成為城鄉居民的珍菜佳餚。
5 雪花梨
肉質潔白無瑕,似霜如雪,它不僅為國內群眾所喜愛,而且暢銷國際市場
6 金絲小棗
薄肉厚、汁多核小,味道甘美
7 狗肉全席
狗肉全席以一年左右的嫩狗肉為主料
8 雙鴿火腿
是石家莊雙鴿食品廠的拳頭產品,創國家專利產品,以其高營養,大塊肉的產品結構,兼高溫產品貸架期半年,黨溫貯藏的優勢,在全國各地的批發,零售市場體現了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深受消費者「青睞」,擁有東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各地等強勁市場基礎,銷售形勢很好。
9 天華鴨梨
肉質細膩,脆甜可口,營養豐富。1997年榮獲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河北省首屆農業博覽會名優產品稱號。
10 行唐烤煙
行唐被定為國家級優質烤煙生產基地縣,所產煙葉具有色澤鮮艷、香氣純正、尼古丁含量適中、油分均勻等優良性狀。1996年引進東方香料煙試種尤其成功,受到國內外專家的普遍關注。領導視察指導
11 贊皇金絲大棗
贊皇金絲大棗主產石家莊市贊皇縣,現有棗樹面積約8萬畝,年產紅棗2500萬斤。贊皇大棗是棗中珍品。贊皇大棗以其果實個大,含糖量高而著稱。果實平均果個30克左右,最大果個可達50克。果實成熟後紫紅色或鮮紅色,生果肉質脆甘甜、味美可口。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贊皇大棗是自然三倍體。棗樹抗乾旱、耐脊薄、當年栽植、次年即可掛果。早在58年,贊皇大棗即被評定為全國大棗優質品種;94年獲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在省組織的果品鑒評會上多次被評為省優質果品。98年贊皇金絲大棗被省命名為優質品牌。
除了在石家莊吃過以外,這些都可以帶回家哦~
2. 成都有什麼特產可以帶
成都土特產有:
蜀綉:
蜀綉,又稱「川綉」,它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綉技,綉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蜀綉的綉工和針法特點可以概括為:「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所謂「車」是指刺綉的關鍵部位,如動物 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處,由中心起針,逐漸向四周擴展。所謂「擰」則是指運用 長短不同的針腳,從刺綉形象的外圍逐漸向內添針或減針。這種獨特的綉工使綉作品 有張有弛,濃淡適度,密疏得體,因而,蜀綉多有水墨寫意畫的藝術效果。
蜀綉是四川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品。它同「江蘇蘇州的蘇綉、湖南長沙的湘綉和廣東的粵綉」一起並列為中國的四大名綉。蜀綉有自己獨特的運針方法和刺綉技藝,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人們把蜀綉的藝術風格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
蜀綉的品種豐富多彩,有偏重於實用價值的日用品,有偏重於藝術效果的欣賞品。有被面、枕套、綉花拖鞋及其它裝飾用品上百個花色品種。
成都的蜀綉生產廠家主要是位於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東路的成都蜀綉廠和位於市區和平街11號的漢皇綉庄。
川芎:
川芎分為壩川芎、山川芎和撫芎三種。 在平原栽培的川芎,一直要長到第二年「小滿」才成熟, 這時採收的川芎稱之「壩川芎」,其質地上乘。據科學檢驗測定,川芎含有揮發油、川芎內酯、阿魏酸、揮發性油狀生物鹼及酚性物 質等成份。 川芎以乾燥根狀莖入葯,性溫、味辛,可以鎮靜、鎮痛、催眠、降壓、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抗心肌缺氧等。用川芎命名製成的「川芎茶調散」和「川芎 茶調丸」,對頭風痛、頭暈眩久而不愈者有特殊效果。
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的產地是四川郫縣。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稻、小麥、油菜籽、胡豆(蠶豆)、 大麻等。這里的胡豆品質優良,以它作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的豆瓣醬,油潤紅亮,瓣 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調味外,也可單獨佐飯;用熟油拌,其味極佳。
豆瓣是烹制正宗川菜的主要輔料之一,因此四川城鄉居民都有自製豆瓣的習慣,豆瓣作坊、豆瓣廠到處可見。但是,四川豆瓣中最負盛名的只有兩個牌子:一是「郫縣豆瓣」,一是「資陽臨江寺豆瓣」。郫縣豆瓣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特色是:味辣、香酥、色紅,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被譽為「川菜的靈魂」。
特別是用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郫縣豆瓣由郫縣人陳守信始創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愈三百年歷史。其用料考究,以傳統工藝精釀發酵而成。色紅褐、油潤,瓣酥脆,醬酯香濃郁,是烹調川菜的必備調料,被譽為「川菜之魂」。
臍橙:
金堂臍橙果大質優,單果重250克左右,皮薄無核,果面光滑、色澤鮮艷、肉質細嫩、化渣、味濃、有香氣,每100毫升含糖9.5克,酸0.898克,維生素C51.2毫克,可容性固形物12%,營養價值極高,實屬柑桔之珍品。
徐公茶
徐公茶由華夏茶文化專家、新津徐金華先生精工焙制之佳茗。徐公茶雅號碧潭飄雪。采明前上等細嫩碧綠茶芽,配質優形美伏天茉莉鮮朵,手工操作,精工窨制;芽因出雲霧山,攝天地氣,得個中三味;花因人工手擇,潔嫩如雪,自在清芬。發水沖泡,見湯色澄碧,彷彿幽潭,乳花飄忽,浮懸水空,似碧潭飄雪。輕呷細品,齒舌遍香,有綠茶清香味,得茉莉魂。
干辣椒
辣椒是新津縣歷史上有名的土特產品,主產於牧馬山區的花園、黃渡、普興、金華等地。牧馬山辣椒因色紅、肉厚、香辣、味醇而馳名遐邇,歷來為成都、新津的餐館和麵食店所需辣椒的主要來源。
柚
梨山粑梨:
該品種歷史悠久,色澤美,口感好,保健功能佳。味道香甜可口,酥脆化渣,順氣靜神,是消暑饋贈的上等佳品。
清見桔橙:
該品種無核,單果重200—300克。果面黃橙色,較光滑。果肉橙色,柔軟多汁,風味佳,果汁糖度12-13左右,12月中下旬著色,成熟期為次年3月中旬。
米花糖:
蒲江米花糖以「川蒲牌」米花糖系列和「蜀蒲牌」米花糖系列產品為主,主要有米花糖、蛋苕酥、脆脆娃薯片、黑米酥、玉米派、玉米皇、黑米皇等,其中「川蒲牌」蛋苕酥獲「四川省首屆旅遊產品金熊貓獎」。各種產品包裝精美、香脆可口、酥鬆化渣是上等的旅遊小食品。
蛋苕酥:
選用四川優質無污染之鮮紅苕(又名甘薯或地瓜)為主要原料加雞蛋、優質香米、麥芽糖等精製而成。主原料紅苕含有豐富的粘液蛋白,是一種多糖體和蛋白體的混合物,是一種最佳的營養食品,具有色澤金黃、鮮香可口、營養豐富等特點,是居家、旅遊、饋贈之佳品。
白菜豆腐乳:
蒲江特色傳統食品豆腐乳除「老字型大小」「蒲江牌」紅豆腐外,鄒家紅豆腐、紅鄉純紅豆腐、老王紅豆腐等都以色澤紅亮、香味醇厚成為老少皆宜的佐餐佳品。
茶葉:
蒲江縣有以四川綠昌茗茶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茶葉加工企業30餘家,茶葉產品有蒸青綠茶玉露、玉綠,高檔茶名茶雀舌、曲毫,以及烘青綠茶、炒青綠茶、珠茶、高檔毛峰茉莉花茶等幾十個品種。
脆皮腸:
佳享食品有低溫脆皮腸系列、高溫火腿和三文治、熱狗等產品,產品經低溫殺菌成熟加工而成,口感鮮脆、營養豐富、食用方便。佳享公司已通過HACCP國際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論證,並且取得了國家工業食品協會授予的「國家質量衛生安全全面達標食品」稱號。
彭州大蒜:
四川省彭州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市36公里,人口78萬,耕地66萬畝,幅員面積1420平方公里。境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5.7度),土地肥沃,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年蔬菜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蔬菜15億公斤,是全國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全國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全國蔬菜質量示範區,中國西部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也是全國大蒜基地。
大蒜是彭州蔬菜的傳統的骨幹品種,歷史悠久,史書記載有400餘年;其色鮮質優,大蒜素、大蒜粉均高同類產品,2000年經國家農業部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成都)檢測,認定為無公害蔬菜。
新都桂花糕
新都桂花糕創制於明朝末期。它的特點: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長期暢銷省內外。四川省商業局優質產品。
「二荊條」海椒:
四川辣椒品種繁多,成都及周圍各縣培育的「二荊條」辣椒,以油亮鮮紅、香辣回甜等優點居全省之冠。全縣山區和平壩均種植海椒。其中牧馬山所產二荊條海椒最為有名。它色澤紅亮、椒角細長,椒尖有「j」形彎鉤,香味與辣味俱佳,干椒遠銷海外。四川1991國際電視節選用辣椒為會徽,正說明四川人酷愛辣椒。四川歷來是全國辣椒的主要產區之一。這種辣椒採用溫床育苗。曬干後鮮紅發亮,久不變色,已成為正宗川菜,各種名小吃和四川榨菜用以增香,添色、調味的必備輔料。
豐水梨:
果實碩大,扁園形或園球形。平均單果重為160克,果形整齊,果色黃褐,果肉白色,肉質細嫩。鬆脆多汁,石細胞少,風味甜,微香,品質優。可溶性固形物質為11.28%,果實7月中旬成熟。
合江草編:
地處縣東的合江鄉,盛產水稻、小麥和玉米,有大量的麥桿和玉米包殼。群眾中歷來有編草辮,做草帽的習慣,其產品以美觀、價廉、松軟耐用著稱,遠銷省內外。近幾年又將玉米包殼用來編織提包、坐墊、碗墊等,合江小學還將它與野草混編成「體育健美墊」。創出了一條「草編之路」。
九江雞蛋:
雙流縣的九江雞蛋,數量多,質量好,聞名遐邇。有人這么說:「成都市民吃的蛋,多是雙流供應的。」目前,正在積極推廣世界高產良種——迪卡褐殼蛋雞。
鬱金:
又名玉京,著名中葯材。縣內栽培已有900多年歷史。不僅暢銷國內,還向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出口。
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豬屁股,是一種生長於田埂、路邊、溝旁、河邊潮濕之地的葯菜兼用型作物,人工栽培已獲成功。雅安三九集團、成都制葯廠均以魚腥草為原料生產魚腥草注射液投入市場,增加了魚腥草產業化開發步伐。它作蔬菜用,主要食用嫩葉和地下嫩莖,秋季的老葉曬干後作葯用,可涼拌、熱炒、作湯和腌漬,也可用現代保鮮技術加工,進行真空包裝,以涼拌為主,進入市場。魚腥草入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化食鎮痛、止血之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肺痛、氣管炎、熱痢、瘧疾、水腫、痔瘡、中暑、腸胃炎、疥癬等多種疾病。多食魚腥草有益健康。
龍泉水果之鄉
水蜜桃:春雷26號、27號、28號,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百鳳、皮球桃、大久保,6月中旬-7月成熟。晚北桃、京艷,8月底-10月成熟
枇杷:大五星、早中6號、77-1、80-2、龍泉1號、解放中,5月中旬-7月上旬成熟。
葡萄:巨峰 紅富士、康帶爾、藤稔、依豆,6月下旬-10月下旬成熟。
梨:鳳水、金花、金水、早酥、桂花,7月中旬-10月下旬成熟。
臍橙:棚那、華盛頓、紐荷爾,11月下旬-12月下旬成熟。
漆器
青城絲毯:
是用蠶絲和絹絲為原料,按傳統加工工藝、經手工紡織而成的工藝品。
位於都江堰市的青城絲毯廠是成都市生產絲織地毯、掛毯的專業生產廠家。絲毯樣式豐富多彩,產品特色是:毯面光潔、染色牢固、質地柔韌,富有彈性。青城絲毯既是優質外貿產品,也可作旅遊紀念品收藏。
全興大麴:
老牌中國名酒,有「美酒如詩」的稱譽。源於清代乾隆年間,初由山西人在成都開設酒坊,按山西汾酒工藝釀制。後來,釀酒藝人根據成都的氣候、水質、原料和窖齡等條件,不斷改進釀造工藝,終於創造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方法,釀出了風味獨特的「全興大麴」。據資料記載,全興老窖取名於清道光四年,寓意為「全面興盛」。1951年在全興老號的基礎上成立了成都酒廠,從作坊式生產過渡到了工廠化大生產。
全興大麴以高粱、小麥為原料,輔以上等小麥製成的中溫大麴為糖化酵劑,採用「原窖分層堆糟法」生產工藝(成年老窖發酵要求達到「窖熟糟醇,酯化充分」),經嚴格蒸餾、精心勾兌,分壇定期貯存等步驟科學釀制而成。全興大麴以「窖香濃郁、醇和協調、綿甜甘冽、落口凈爽」的獨特風味被郭沫若譽為「延齡酒」。
蜀錦:
是一種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絲織品,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蜀錦系純真絲織品,質地柔軟,色彩艷麗、品種多樣、牢固耐用。
蜀錦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錦樣已有數百種之多。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婦女用的圍腰、頭飾等都是用蜀錦紋樣作裝飾。隨著現代紡織工業的興起,成都蜀錦的生產日漸萎縮,現僅剩一家成都蜀錦廠。該廠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附近,生產的蜀錦品種主要有被面、衣料及各種裝飾錦。錦樣格調有:方方錦、月華錦、雨絲錦、烷花錦、鋪地錦、散花錦等諸多工藝品種。另外還有民族緞等供少數民族作服飾、宗教裝飾用的錦樣品種。
3. 石家莊美食讓人流連忘返,你知道有哪些特色美食嗎
河北石家莊的老字型大小美食,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吃貨去品嘗,在河北石家莊這個地方的美食基本上都是一些雞魚驢肉等等這些為主,以這些為主製作的美食是當地的一些特色,也是當地人民吸引外來人員旅遊和消費的一些主要美食。其中以下三個美食是河北石家莊最主要而且是當地特色美食。
1.正定牛頭宴
正定這個地方是古城,歷史文化悠久,而且當地的飲食方面也是卧虎藏龍,當然最近聽到了很多聽眾推薦的一些美食,我覺得牛頭宴還是稍微吸引顧客一些,因為在這里旅遊的人無意不來品嘗這樣的美食,雖然說雞頭,魚頭,蝦頭這些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但當地的牛頭確實是做的非常的正直而且口味非常的獨特,最主要是當地的牛頭肉質非常的飽滿,這也是當地的特色之一。
4. 大概在7月份左右去無錫,各位有沒有什麼好的景點推薦,最好是自然風光好點的,還有好吃的東西 ,
背包還是跟團?
住:火車站正對面過運河就是酒吧一條街,快捷酒店很多,速8,莫泰168等都是連鎖的,看你喜好了,來回也方便。
行:我推薦幾個你參考下(個人感覺最好的是靈山大佛,以前在那實習過,景色不錯,火車站88路直達,還有就是蠡湖公園,有摩天輪,內湖沙灘,自由燒烤什麼的,還不錯)
【開放式公眾免費景區】
渤公島·蠡堤景區
漁父島·西堤·湖門溢彩景區
蠡湖之光·百米高噴·醉石卧波景區
管社山莊·漁人碼頭景區
蠡湖公園
蠡湖新城中央公園(歐洲城)
蠡湖大橋公園
雙虹園·寶界公園
寶界山林公園
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高子水居·水居苑
金城灣城市入口公園
錫惠公園入口公園
南禪寺古運河·清明橋歷史街區
惠山古鎮·中國惠山泥人博物館
無錫博物院(無錫博物館,無錫科技館,無錫陳列館三館合一)
惠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湖十八灣景區
大陽山景區(華東唯一火山地貌)
【收費熱門旅遊景區】
靈山勝境(世界第一青銅大佛,世界佛教大會開幕地)¥180
太湖黿頭渚(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保)¥105
蠡園(江南名園,國家4A級景區)¥45/60
錫惠名勝區(全國重點文保)¥40/60
梅園·橫山景區(全國重點文保)¥35
央視影視基地三國水滸城(國家5A級景區)¥120
無錫動物園·太湖歡樂園¥100
太湖之星游樂園·蠡湖摩天輪(日本獨資,亞洲第三水上摩天輪)¥60
薛福成故居(全國重點文保)¥25
東林書院(全國重點文保)¥16
龍頭渚景區·素拓基地¥25
安鎮農業博覽園
綠羊農場·雨後山林溫泉
華美達廣場酒店·櫻花日式溫泉
靈山元一麗星溫泉度假區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在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約30公頃
無錫東林書院;明代江南地區最有影響的書院,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徒楊時長期講學之地。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家喻戶曉
宜興竹海風景區;宜興盛產竹,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稱。竹海縱橫八百里,連綿蘇、浙、皖三省幾十萬畝,秀麗壯觀。
華西村;「中國第一村」華西村位於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聞名的江南小村
龍頭灣;龍頭灣野外運動場位於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馬山鎮內閭村,是太湖之濱觀賞日落的勝地。
黿頭渚;無錫西南部太湖之濱的一個狀如黿頭的半島,
無錫梅園;園內種植三千多株梅樹,每到早春二月,梅花盛開,暗香浮動,為我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
東坡書院;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宜興丁山買田講學之地。蘇東坡才華橫溢,對我國文學藝術的日臻發展有著多方面的貢獻,尤其散文,為世人稱道,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太湖旅遊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西南端的馬跡山半島,有57座山峰、41條溪流、38處津灣
吃:(這里推薦去南禪寺,那邊基本都能吃到。價格也不貴,不過很多人的)
無錫排骨:無錫醬排骨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餘年歷史,享譽海內外。 一九八二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在無錫拍攝了醬排骨的燒制銷售情況。
大浮楊梅:大浮楊梅產於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
江南是楊梅的發源地,古時稱楊梅為「吳越佳果」。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成果有止渴開胃、益氣生津等功效。無錫人還喜食「酒浸楊梅」。以楊梅浸酒,兌少量紅糖,可去濕、止瀉、消暑、禦寒。
陽山水蜜桃: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有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 水蜜桃的品種很多,其中以早熟的『雨花露』、中熟的『白鳳』和晚熟的『白花』水蜜桃為最佳。不僅色、香、味具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是暢銷港、澳及海外的無錫特產。
清水油麵筋:無錫油麵筋歷史悠久,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性脆,是無錫的一大特產。
宜興毛筍:宜興十萬畝毛竹,竹筍鮮嫩可口,且澀味少。
毫茶:豪茶條紋緊而捲曲,葉嫩翠綠,白毫披覆,晶瑩隱翠,清香鮮醇,別具風味。
太湖銀魚: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春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宋代詩人「春後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並列為魚中珍品。清康熙年間,銀魚就被列為「貢品」。銀魚原為海魚,後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貴特產。銀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無鱗、無刺、無腥味,可烹制各種佳餚,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銀魚又是江蘇傳統外貿產品,太湖牌冷凍銀魚在國妹上久負盛名。日本人常把銀魚與鯡魚籽、海膽醬一起,配上調味品,製成珍貴菜餚。將銀魚曬成干,色、香、味、形,經久不變。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無骨,製成各類應時名菜,不比鮮銀魚遜色。八十年代太湖銀魚南移滇池,西湖,成為當地的名特產。
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濟魚類之一。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吳郡志》載:「白魚出太湖者勝,民得采之,隋時入貢洛陽」,當時白魚已作為貢品上貢皇庭。白魚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長,以小魚蝦為食,是太湖自繁睡魚類,一年四季均可捕獲,在六、七月生殖產卵期捕撈產量最高。《吳郡志》有「吳人以芒種日謂之入霉,梅後十五日謂之入時。白魚至是盛出。謂之時里白」。解放後,對白魚資源進行保護,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太湖白蝦:清《太湖備考》上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是人民喜愛的水產品。用白蝦做的「醉蝦」放在桌上,蝦還在蹦跳,吃在嘴裡,奇嫩異常,鮮美無比。白蝦剝蝦仁出肉率高,還可加工成蝦干,去皮後便是「湖開」。蝦還可入葯。托痘瘡、下乳汁,壯腸道。是強壯補精葯。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後喝一碗蝦米湯,頓覺腸胃舒適,美味不盡。
長江鰣魚:
江陰以水產著名的有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三鮮中以鰣魚更稱佳絕,向有「魚中之王」之稱。鰣魚性猛,游擊迅速,魚鱗鋒快,以此搏擊其他魚類,所以又稱它「混江龍」。但又很嬌嫩,一離水面,很快死亡,因此鰣魚難得。江陰一帶出產的鰣魚,肉質鮮嫩,鱗片富有脂膏,滋味腴美。
黑 杜 酒:
江陰黑杜酒為南方糯米制酒中之別品,相傳也為杜康所創。該酒視之色如膠墨,嗅之香味濃郁,入口甜而不膩,飲後補血健脾,向為孕婦產後調經活血補酒,品列江南名酒。
獐 奶:
獐奶是特級滋補品,主治神虧,長痢不止等,極為名貴,價值與黃金不相上下。近年來因捕殺過多,日益稀少。現已列為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之一。
馬山芋頭:
芋頭,又稱芋艿,古名蹲鴟。馬跡山芋頭大、形圓、質糯,味香美,有千餘年栽培史,歷來名馳蘇錫常等地。
小籠饅頭 無錫小籠饅頭,是無錫的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麵粉、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饅頭緊酵皮薄、餡多鹵足、鮮嫩味美,秋冬時,餡心中回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食時鮮美可口。
油豆腐乾 油豆腐乾,無錫傳統小吃。將老豆腐用刀切成1厘米厚,逐塊放入油鍋煎 成金黃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澆上熟醬油、甜面醬、蔥末、薑末,白糖等佐料即可 食用。此小吃香氣誘人,外脆內嫩,頗受市民喜愛。
三鮮餛飩 三鮮餛飩,起源於錫山市東亭鄉民間,後發展為無錫傳統名點。餛飩以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故稱「三鮮」。並以肉骨頭吊湯、豆腐乾絲、蛋皮絲為佐料皮薄、餡多、湯鮮的三鮮餛飩,是無錫最受市民喜愛的大眾化點心
方糕 方糕,無錫傳統名點。1943年由崇安寺「六芳齋「師傅王禹清引進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方糕用特製的方型木質模板,篩入糕粉,顯出凹型,分別放入鮮肉、豆沙菜豬油等餡心,篩上一層糕粉,刮平,用刀劃成塊線,上籠用旺火蒸熟即成。糕呈白色粉質柔軟、餡心豐滿、具有常有濃郁的江南風味。
蘿卜絲餅 蘿卜絲餅為無錫風味小吃。 製作方法上:將蘿卜洗凈刨成絲,用少許食鹽略腌後,擠去水份,放入蔥末拌勻。另用麵粉和冷水調成漿糊狀,再用白鉛皮做成的橢圓形模勺,底層鋪滿粉漿,放入蘿卜絲,再用面漿封面,放入油鍋內煎成金黃色脫模即成,食時美味可口。
酒釀棉子圓 酒釀棉子圓在無錫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白糯米粉用熱水拌和搓揉,切成方塊,用扁篩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圓子。另將酒釀搗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將煮熟的圓子連湯盛於碗中即成。酒釀棉子圓軟糯香甜,是老年市民的可口小吃。
海棠糕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後逐漸成為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它將麵粉,酵粉用冷水調成漿狀,在特製模具里刷上少許水油,注入面漿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等餡心,再用面漿蓋面,加上糖豬油丁和紅、綠瓜絲、瓜子仁等,蓋上撒上白糖的鐵板放在煤爐上烤熟。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掛粉湯圓 掛粉湯圓又稱五色湯圓,是地錫傳統名點。它選用上白元7成、上白梗3成,用清水淘凈浸入水內,然後帶水磨成水粉,裝入布袋內用石塊壓去水份,揉和搓勻,再包入鮮肉、菜豬油、芝麻、豆沙、玫瑰和白糖等餡心。吃時下沸水煮熟即可,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糖芋頭 糖芋頭,是無錫傳統名點。它創制於1858年,它選地方產上等芋頭的芋籽,去皮、洗凈、放鹼,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為火燜,放入紅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具有芋艿酥爛、色澤鮮紅、甜湯鮮潔、香味四溢等特點,是老少皆宜的應時小吃。
玉蘭餅 1850年由無錫孫記糕團店制,因正值玉蘭花開時節而得名。此餅選用糯米粉加開水糅合成小塊,做成餅胚,包入菜豬油、豆沙、鮮肉、玫瑰、芝麻等餡心放入平鍋用油煎烙,呈金黃色,外皮香脆,內殼軟糯,甜咸適口,香味誘人。
燒賣 燒賣,是無錫的傳統名點之一。它創制於是1757年。該點心選用豬腿肉、豬板油、薺菜或青菜嫩葉,加調料拌成菜肉豬油餡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製成餡心)。用精白麵粉加水揉合製成邊皮薄,底層厚的皮張,再包入餡心,經蒸熟即成。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點。
5. 鄭州有什麼好吃的
鄭州好吃的很多,這里有40種,你選幾個適合你口味的,保證你來了還想來,吃了還想吃!
1。燴面。鄭州人都吃燴面,你要是說問你鄭州人哪的燴面好吃。他要看你是外地人呢,八成告訴你合記,他要看你是本地人呢,八成說,哎,現在的蕭記比合記好吃,說實在的,蕭記,那個燴面的味道啊,真的好,湯汁清亮,羊肉不膻且爛,里邊的木耳啊,豆皮絲啊,超級粉條啊,都是地道筋道的。合記燴面鄭州N家分店,建議吃丹尼斯旁邊的那家啊,就在中醫院對面,呵呵。這家是想當初毛主席他老人家首肯的,而且一個牛啊,就是要你排N長的隊,就是要你自己去領面,就是小菜素4葷8,就是樓上都是吃老外樓下都是吃本地,就是吃了一次想兩次,呵呵。你找個計程車跟司機一說,他鐵定知道地方,大不了告訴他11中旁邊。
2。管記涼皮和米皮。這個地方原來在建文電影院對面的小胡同里,酸辣粉,涼皮,米皮,擀麵皮,炒涼粉,炒三攙,我的口水啊,想當年,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天天放學要去吃的,呵呵。現在搬到黃河路服裝市場正門口,到了那,你看哪人多就跟著往哪走絕對錯不了。
3。教育學院背對大門右手頭一個路口,每天下午6點以後有家新疆人的烤羊肉串,那叫一個絕。更絕的不是他,而是他旁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攤攤,涮牛肚。洛陽的吃食。牛肚不要吃的過,來點涮的麵筋,包你吃了還想吃,吃完回北京都誰不著覺。
4。鴻運雞頭。在衛生路口,一個巨大的店,24小時營業,里邊以雞頭和螺絲著稱,你要是好吃辣的東東,那好著了,這家的雞頭是鄭州人的最愛,很多人跑半個城開車來吃,就是吃雞頭,別的還就是水拉皮好點,我小叔一次跟我回鄭州,一個上海人,從不吃辣的,天啊,一次吃了18個,第二天還要去吃,當時就把我嚇昏了,哈哈,當然,他家的雞頭都是泡在紅油里的,連骨頭都是酥的,吃雞腦的時候要小心翼翼的用舌頭把上邊的骨頭扒拉開,用力一吸,人間美味啊。
5。香菇牛肉面。想吃這口,那你要費點時間了,在鄭州金博大旁邊的光彩時裝街,到那裡問你這最好吃的香菇牛肉麵在哪,別人一定會告訴你的了,注意,呵呵,別問賣面的哈,對了一碗大的2。5元,十幾年不變。不過你也知道,呵呵,衛生狀況我可沒說跟北京飯店似的哈。
6。趙記米皮,當當當當,這個趙記跟管記十幾年來把持著鄭州一東一西的兩邊米皮市場,趙記米皮在中醫學院(不是剛剛合記那的中醫院啊)旁邊,到那問就知道了,在鄭州金水河橋頭,附近N個假冒偽劣,記住,找人多地放去一定對。
7。要說說好的大館子了,在報業大廈頂樓,叫紫堇花。只要是包間就可以有個平台看到整個鄭州的夜景,每次回去都要去FB一把。那裡的大雁翅膀和加餅吃的梅菜扣肉and烤出來的辣味的一串一串的蟮魚都是我的保留節目,對了,那的極品番茄魚很不錯哩,報業大廈很有名,鄭州人都知道在哪。
8。小南國,這個不用介紹了吧,N多的地方有分店。
9。越秀,這個也不用介紹了吧,N多的地方有分店。
10。川府飯店。這個要介紹介紹,就在優勝路上,我上小學就在旁邊的優勝路小學,呵呵。那裡的四川涼面1。2元一碗,以前是1元,哎,現在漲價了,不過好大一碗,還好吃,當然,這在他旁邊的分開來的專門的小吃店裡,你要是在他飯店吃飯,服務員可以給你帶買的。飯店裡有一個叫什錦沙鍋的東西我經常打包給姥爺吃,而且因此無數次的被那裡的警察SS給扣本,那裡停車不好停。
11。7中門口的黃橋燒餅和漿面條。說實在的,你要不是鄭州人,估計你吃不慣漿面條,因為那是洛陽人的吃食,是發酵後的面條,酸的,鄭州人都不吃,我媽現在提起來都想哭,那時候我老吃來著,俺媽媽就哭啊,酸的一個屋子都那味道。後來舉家遷徙北京,愛上了豆汁,我媽又哭,哈,漿面條里的小芹菜段和黃豆很有味道。
12。鐵路局保全街那有家骨頭店,去的人一人發塊布加一吸管,吃的你是滿臉流油和滿口留香,具體位置到保全街人人都知道!
13。鴻茂齋的涮羊肉,內蒙的羊,還有羊眼,都是北京不吃的,好吃,好吃,羊肉入口就化,爽,而且就在優勝路那家總店大,上下兩層2000多平,哈,厲害吧。
14。這個要介紹介紹,在河南省中心血站背對大門左手,每天早上6點到7點30,晚了就沒有了,正宗的河南周口逍遙鎮的胡辣湯,有葷素兩種,我姥姥家就在附近住,一般我回去每天早上都去的。建議你要是有時間去試試,那家真的是周口人哦,就是那個出蓮花味精的地方,我覺得葷的好吃點,
15。這個東西是從河南信陽傳來鄭州的,不過這家是信陽那家最正宗的搬來鄭州的。你要是吃的了辣的話,這個叫烤魚,是把魚像烤羊肉一樣烤了,然後用一個大大的盤子盛起來,然後加各種作料和豆腐皮啊,菜啊,粉絲啊,等等,在你面前個烤爐,就那麼邊烤邊吃,個人認為味道鮮美,而且最好吃的是豆腐皮,在杜嶺街和西里路交叉口,那裡有一個裕得烤魚。哎呀,忘了是裕得還是得裕了反正只要到那個交叉口。就應該看得到,是綠色的招牌,奧克啤酒的廣告,嘿嘿,而且很便宜哦(我覺得這句很重要)。
16。鄭州葛記悶餅。老鄭州人都吃的,是把7成熟大千層餅切條用上好的紅燒肉汁用巨大的一個鍋悶熟的,其味道濃郁,更好吃的是他店裡的糟豬手和熏魚,這兩樣是必吃的,店好象有分店,老店在鄭州火車站附近,叫敦睦路的地方。那裡有個箱包城,就在箱包城正門背對右手前行50米,路對面。很醒目的仿古建築,上掛金字招牌:葛記悶餅。
17。恩,還是火車站附近溜達,紅珊瑚大酒店,出了鄭州那個巨大的火車站的卧鋪出站口就可以看到其對面的大大的紅珊瑚大酒店,那個美啊,我喜歡里邊的那個龍井蝦仁,老覺得一定是杭州師傅做的。
18。繼續沿紅珊瑚大酒店出門右手,走到一個只能左右拐不能前走的地方,在鄭州市眼科醫院旁邊,有家門臉小小的店,叫小廣東,那裡的廣州靚湯味道很地道。
19。解放路那裡有個穆斯林的女子學校,那家學校右手旁邊的一條路叫老墳崗。聽起來很嚇人哦,可那裡有家很正點的賣伊府麵的地方,伊府麵就是鄭州的一種特製的麵食,原來最正宗的是在紫金山賓館的那家少林餐館,我小的時候,爺爺N次來鄭州都要帶我去吃,以至我到現在都想著他,可是少林餐館搬了家,我也離開了鄭州,再回去找也找不到,後來找到了吧,哎,又覺得少了點什麼,估計是物是人非了。這個伊府麵是把寬點的面條盤成一盤,然後下油鍋炸,半熟了就拿出來,面的顏色不至於太黃也不至於不脆,然後上一沙鍋的高湯,加入海參,魷魚,銀耳,紅棗,豆腐皮,小粉條,然後一氣的煮啊,出來後湯汁厚重乳白,面勁道而爽猾,天,我的口水。
20。花生糕。呵呵,這樣的花生糕是白色的,吃的時候好象覺得里邊分了層,又覺得里邊沒分層,反正吃的你是香甜鬆脆,口口生香,把個花生糕咬上一口,就酥脆的滿口掉渣,我一般都是找個盤子接著吃的。呵呵,不然鐵定好了我家狗狗。尤其花生的味道很重,把那特殊的感覺留給舌頭吧,這種點心的傳奇就在只有一家是鄭州最好吃的,無數的鄭州人每天都會把那個大爺的一車花生糕搶光,而且要早去,大爺就一個小小的帶個玻璃罩子的三輪車,每天上午在省體育館門口賣,你必須去早點,其實我覺得大爺也挺想賣到下午的,可惜買的人太多,一般一過中午,就沒的買了。
21。楊記拉麵,原來在花園路市場里,一開始有一個小店面,後來就在對面又弄了個店面,小時候在河南省歌舞團學琴,晚上就經常去那裡吃面,一個6歲的孩子可以跟我媽吃一樣多的2兩面,哈哈。後來市場拆了,楊記就突然遍部鄭州,哪都有,不過我還是覺得物華大廈旁邊的那家是正宗的,味道很Good。衛生路也有一家,不過面做的不怎麼樣,可是他冬天有樣菜是燉的麵筋,味道很好很好,大家可以去試試哈。
22。省委旁邊,省軍區左邊的那天酒吧路上,一個不見不散,俺同學的BF開的,很不錯(怎麼說也是同學哈,當然也要照顧照顧吧)。
23。實驗中學背對大門右手,走到挨著實驗中學家屬院的地方,有家小小的麵食店,當時N個晚上去吃刀削麵。放N多的辣椒,N大的碗,一個人吃完。留戀那個時代啊。
24。文化路從建文方嚮往財經學院去,不到財經學院的第一個路口,紳士大酒店,估計N多的人去過,覺得菜的味道一般,可是俺喜歡他的鴨脖子,好吃,有的時候去買上一袋子拿回家跟老媽一起啃,一袋鴨脖,一杯可樂,一張好碟,看的昏天黑地的,怎是一個爽字了得。
25。熱盆景,在紅旗路上,今年回去還是幾個同學2大條魚,那個辣的味道啊,爽的我們嘴都不用來說話和呼吸了,就是吃,一開始還吃不了那麼辣的東西,就把辣椒都用勺子撈出來,撈出來還不扔,都帶回家,後來練的差不多了,還找老闆要辣椒,非說人家放的不夠,哈。
26。老蔡記的餃子是小時候的最愛,那個時候哈,小的還要老爸抱哈,然後就去吃老蔡記的餃子,當時的亞細亞很有名SAI。逛了那就直接進老蔡記了,老媽和老爸就一個人看我一個人去買了票領餃子,那餃子和小籠包是用車推出來的,您想那鍋要有多大吧,喜歡吃他的餃子多過包子,雖然他餃子很膩,雖然他餃子上都是松針還不知道洗不洗,雖然他餃子一籠巨少,但是皮很薄,肉很多,味很濃,料很齊,然後再來點豬蹄,小菜。
28。南陽路豐樂園那有家大沙鍋,一個沙鍋大的可以給孩子洗澡,我喜歡吃排骨的,無數的人去吃,上下三層,一個大跨院,前後樓都是,里三層外三層的,遠近文明,好象叫黑妞沙鍋,其他的菜也好吃,而且好吃的不得了。我喜歡他的虎皮辣椒,炒田雞。
29。防疫路上有家天一閣,每次去都想問問那老闆,這天一閣是藏書的地方,這飯店起這名字是不是挨不著邊,可是怕問了下次他不叫我進,我豈不是很郁悶,吃不到好吃的哈,天一閣的拿手好菜是炒回鍋肉,加了點不知道是什麼果仁,巨好吃。
30。人民公園東門對面有家杭州菜館,里邊的東坡肉好吃的很,一份是一個小小的紫沙缽,里邊揭開蓋子是塊好吃的不得了的方方正正的肉肉哈,糯糯的,甜口但是不膩,感覺Good。其他的就是龍井蝦仁,開水白菜,感覺醋魚不好吃,估計魚不是杭州運來的。
31。建文跟文化路交叉口,新華書店對面有個胖胖的40歲左右的女人推個小車車,有的時候有他女兒幫她,炸臭豆腐,我有一次正好回去鄭州,好S賴S的趕上流行感冒,弄到醫院去,鄭州五園就在路口的西邊,每天冒著再次感染的危險都要跑出來吃份她的臭豆腐,加上辣醬,香菜,還有不知道的醬料,美味啊。
32。碧莎崗公園西門,有家鄭州西花園,其實他就是碧莎崗公園分出來的一塊地方,超級豪華,全歐式的建築,帶個漂漂的噴水池,去的機會少,能去也是沾了別人的光,進去光顧看新鮮,菜的味道般般哈,不過我喜歡那的醉蝦,感覺就這一道菜可以拿的出手。
33。將軍大酒店旁邊,鄭州唯一一家味道正宗的開封灌湯包。其實開封灌湯包鄭州N家,這個是唯一的正宗的,包子口味十幾種,感覺就是大肉蔥的好吃,那個小包子要用筷子輕輕的夾起來,慢慢的放在嘴邊,用牙咬掉一點皮,啵的一下把里邊的湯吸出來,哦,那種美味哦,不過更喜歡那裡做的麻辣香菇,就是花椒辣椒和香菇,可是香菇朵朵入味,香辣無比。
34。鄭州華聯商廈下東門的小吃店,叫辣妹,里邊的炸羊肉串和鵪鶉很是美味。
35。介紹個吃盒飯的地方,,那家做盒飯的是浙江人,在敦睦路服裝市場里。靠火車站那個出口,附近只有他一家做盒飯的,里邊的獅子頭,小酥肉,紅燒肉,油麵筋都是絕味,連他家炒的青菜都比別家好吃,自己感覺他家應該去開個店,肯定比賣盒飯賺的多。
36。紅旗路上的餛飩侯,是王府井的餛飩侯來的,感覺很對味,可以,可以。
37。保全街附近有家無比好吃的萬家烤肉。
38。曹老五泡饃,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文化路西藏干修所那有家老孫家泡饃,我就覺得一個是人多,其他就沒了,感覺不如西安的一半,店裡照片到是不少,都是國家領導人,吃了沒兩個月,就關門大吉了,看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哈,後來發現吃的好的就是曹老五的泡饃,里邊加的粉條啊豆皮絲啊,香菜啊什麼的,這不是最主要的哈,最主要的是他的湯味道好,而且饃泡後不散不硬,吃起來還勁道,不錯不錯哈,
39。燕庄那有家信陽魚頭,是每天從河南信陽長途運來的新鮮魚頭,個個有兩斤以上,而且配上信陽的水做的,我在那吃過最大的是10斤的大魚頭,更大的掛在那有我半個高,那的魚頭做成剁椒的,豉汁的,清蒸的,無比好吃哈,一個字,鮮。
40,信陽美食
鄭州東區CBD商務內環路有一家 信陽燜罐肉那是真香,以信陽菜的烹飪方法以炒、燜為主,燉煮為次,以咸、香、微辣、醇厚為主味,菜色微重、口感滑爽而享譽中原。做好正宗信陽菜卻離不開信陽本地產的主要原才料及信陽本地水,因此這個店有60%以上主要原才料將從信陽采購,再加上100%信陽水才能做出地道的信陽佳餚。
6. 石家莊十大名吃是什麼
石家莊十大名吃是:金毛獅子魚、藁城宮面、辛集咸驢肉、鍋貼餅子、石家莊回民扒雞、西河肉糕、七色花棉花糖、缸爐燒餅、正定八大碗。
1、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也叫八個碗,是因民諺「八個碟子八個碗」風俗演變而來的。這種四碗肉菜和四碗素菜的形式在唐代時被定型為「八大碗」,並廣泛流行於正定。正定八大碗的特點是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與饅頭、大米飯相搭配,吃起來滿口留香,咽下去回味無窮。
3、七色花棉花糖
我們大家對棉花糖應該都不陌生,普通吃的棉花糖顏色都很單一,但是石家莊有七色棉花糖,彩虹的顏色,外表好看極了,喜歡吃棉花糖的小夥伴都想要一個,這種七色棉花糖是石家莊馬先生發明出來的,是不是很厲害,無論從顏色還是造型都非常好看,並且這么好看的棉花糖被稱為視頻中的玫瑰花。
7. 成都哪些特色小吃可以帶走
成都的小吃種類很多成都常見名小吃如:鍾水餃、龍抄手、夫妻肺片、廖排骨、棒棒雞、擔擔面、查渣面、沈小福米線等。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成都人心細,對每一種小吃的配方或製作方法都有細致的記載。成都有富有創新精神,這或許就是成都小吃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可以帶走的成都特色小吃主要有:
1、做菜原料類的:喜歡自己烹飪的朋友可以帶點青城山老臘肉、真空包裝的兔腿、兔頭,還有乾的菌類的回去。這些一般外地買不到,成都這邊很多超市都有山珍干貨。因為西南地區的地理特色,這邊的菌類、山珍非常豐富,喜歡煲湯的朋友不要錯過。一般超市賣的山珍干貨包裝袋上還會寫明做法用量,很方便實用。
2、喜歡火鍋的朋友也可以帶一點火鍋底料,選一些外地買不到的品牌,六婆啊、皇城老媽啊這些嘗嘗新鮮。豆瓣醬現在全國都買得到了,可以選擇鵑城牌郫縣豆瓣醬,非常道地的選擇。
3、送人送禮類的:可以選擇燈影牛肉、遂寧豆乾、張飛牛肉、西昌氂牛肉乾這些,很多都開發了小包裝的,方便送人送禮,也方便跟家人分享。不太建議買龍須酥、桃片這些糕點類的,包裝好的味道沒有散裝的好不說,全國很多地區都標榜這些是當地的特色,很多地方買得到。
4、休閑自留類的:最近幾年王老五花生酥比較火,超市也有散稱的,味道不錯,而且比較填肚子,買回家平時下午來兩顆還可以緩解疲勞。
8. 南陽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豫菜是我國的重要菜系之一。河南菜的風味是既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和傳統烹調技藝,而又兼收各菜之長。南陽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呢?下面隨我一起看看吧~
【郭灘燒雞】
郭灘燒雞是以農村散養土公雞(柴雞)為主要原料,然後採用四百多年祖傳秘方輔以百年陳湯和二十多種名貴中草葯調味,利用祖傳秘方經修整——腌制——油炸——晾乾——鹵制而成。成品肉爛、骨酥、皮不破,食用時骨肉自動分離,肥而不膩,味道鮮美。
【唐河涼粉】
唐河涼粉:澱粉要從綠豆面中提取這樣打出的涼粉才會顯得滑膩爽口。
【芝麻葉綠豆面條】
芝麻葉綠豆面條是用三分之二的小麥摻和三分之一的綠豆面,擀成稍顯乾爽的面條,撒上適量的綠豆面備用。把新鮮的干芝麻葉浸泡透、洗干凈,把水分擠干,再放入蔥花,然後用精鹽和小磨油腌好,等油鹽都充分浸漬進芝麻葉中後,在面條煮到五成熟時,把它們倒入鍋中,起鍋時加上適量的味精等調味品即可。
【蒸面條】
傳統方法做美味蒸面 蒸面條,從小吃到大的家常美味。 對了,這個面也有叫燜面炒麵的,吃起來差不多,操作也很簡單的。 做這種飯,最好有五花肉,豬油的香味兒可以讓面條更加可口,配菜則很隨意,蘿卜,豆芽,芹菜,豆角,蒜苔蒜苗,都可以做。現在正是大量豆角上市的時候,豆角自然成了主角。喜歡加一塊洋蔥,兩個西紅柿,偶爾會加些瘦肉絲進去,但大多時間吃的都是素的。因為當健康和口味兒二選一時,我們更多是選擇健康。
【南陽風味小吃推薦】
金凱悅周邊
*天山路美食美客:童子鴨、富貴魚、鹹味鳳爪、毛血旺。*天山路陽光小店,很多TX都說好吃,沒去過
*天山路東北人家不怎麼地,沒有工業路那個老店做的好
*天山路偉家雞湯很好喝
*天山路重慶面館的鹵豬尾巴不錯
*天山路與工農路交叉口阿瓦山寨開了個分店,叫阿瓦一寨(魚頭一般,個人感覺)*高新路西頭,高新公安分局對面魚頭不錯【類似阿瓦山寨】
*高新路東頭一家老母雞扛槍不錯湯好
*高新路與人民路口向東 300米 韓記地鍋燴面 0377車友會掛牌合作單位 蕃茄魚等 特色:服務員清一色0377車友會標志T恤
*高新路東頭路南 穰東兔腿 兔腿 苞谷糝雜面條 烙饃卷菜
*高新路信陽曲府菜 老闆信陽人姓曲 信陽燉菜地道 霸王別姬做得好
*高新路的王哲小吃店的扣碗做的也不錯
*高新路路南「農家大鍋台」的排骨黃燜雞非常好吃 直接圍住地鍋吃 很有特色 地鍋一圈還貼里有玉米餅*高新路獨山大道交叉口哪家一雞二吃也不錯
*高新路上有個炒雞王的小店,味道不錯,還送饅頭和面條。
*人民北路高新路口往北100米路西的清林羊肉湯館不錯,超多羊排骨燉一鍋濃湯,味道鮮美他家的羊肉燴面也不錯
*人民北路高新路口往北100米路東的李娃牛肉湯館不錯,地方不咋地,像個大庫房,但是湯濃味美,分量也可以
*人民北路電業局大樓門前的那個道,向西通到工業路的,有兩個石墩旁邊的店牛雜面不錯
*人民北路人大南邊,以前的湘水芙蓉改成大宅門祥記燴面
*人民北路人大政協門口 有個家常菜館裡面的 燜面不錯(覺得店裡水煮魚不錯,米飯好吃)*工業北路路德築機對面的小道路口洗車行挨著的炒雞店 辣子炒雞 辣燜面 很過癮 量少*張衡路派出所東邊區間道向北六合居的包子不錯,和市人大向西區間道的怡然居室一個老闆
*張衡路公安局對面的 明春燴面 明春燴面的總店*張衡路財局路口向東1500米路北 金牌肚堡雞 湯很清淡 雞很嫩 味道很好 再向東1000米路北 萬家漁火 以魚為主 很鮮嫩
*張衡路東頭,路北烏蘇里江魚,大馬哈魚像豬娃子那麼大,香得很,加上玉米面餅大鍋菜,風味獨特,五六個人要3斤吃得飽飽的
*張衡路21小東幾十米楊記豬蹄地鍋雞,豬蹄、地鍋雞做的都不錯,價格也比較實惠,地鍋雞是40一盆吧,豬蹄15一斤,菜分也比較足。
*張衡路與獨山大道交叉口往東500米左右路北金記肚包雞 肚包雞湯喝著正爽, 還有炒粉絲
*312國道與人民路交叉口東南角 盛世開元 海鮮 環境好 服務好 價格好(環境的確不錯)*312國道蘭營水庫邊上的 潘記烤全羊 160元半隻送四個素菜 洋雜湯很好喝
*312國道三角花壇向唐河方向有一農家 排骨雞子不錯 是火鍋
*龍祥路金歲月生態園 不用多說 0377在那裡辦的年會
*龍祥路五星農庄 地鍋菜
建設路周邊 *文化路阿瓦山寨魚頭
*文化路梅溪餃子館 餃子 二十多年的老店最早在梅溪路的北頭簡易棚
*建設路和工業路交叉口的巴爺雞煲(有嚼頭,牙口好的推薦,夠辣)*建設路和車站路交叉口,紅星美凱龍對面有個食家廚房,飄香魚做的很好吃,還有魚香脆豆腐,米飯也比別處的好吃
*建設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公園對面果園快餐 鍋貼 燴面,老店在人民路和建設路交叉口,絲織廠橋東頭(鍋貼是特色,喜歡肉餡的)*建設路海底撈 吃的不是小火鍋 吃的是服務 蘸料不錯(同學聚會大多在此)*建設路草原興發 冬天去吃火鍋還可以(恩 常去的地方)*建設路電廠家屬院大門東路南 張記老店 涼皮 熱乾麵 米線 二十年老店
*新華路新華書店西邊的道最裡面有家老式肉片湯、松針包子店 據說是老南陽飯店傳承 包子比較塌 沒有賣相 口味可以
盆窯周邊 *盆窯勇老頭 林趣園 郭記鹵肉大鍋菜 東西基本一樣 豬蹄就不說了 甜面片和咸鴨蛋不錯 大鍋菜很好吃
*盆窯九隻鵝不錯
*盆窯老橋過去橋頭右手邊有條小路,一路進去好幾家飯店,都挺好的
煙廠周邊 *葯都石像南200米路東一鐵門里的炒雞也不錯 對面道理有一小院那家的羊肉包子 牛窩骨也很好吃
*石像南那個三岔口東北角,以前的梅溪路口青蛙腿和炒雞,還有煎涼粉~好吃好吃,好多年的
光武路周邊 *光武路防爆路口往北一百米路西的河街扣碗店,羊肉,牛肉扣碗吃著不錯
*光武路錦程公寓門口有個片片魚隔壁的店裡有個魚,好吃
*獨山大道副食批發城對面路東 西湖春天 *獨山大道洛陽面館 焦燒丸子湯 洛陽第一碗 和烙面 特色菜基本都是湯菜
濱河路周邊*0377車友食堂 鵝腿、一品豆腐、窩骨、燜面、熗鍋燴面等
*工業南路白河盛宴豐記燴面
*濱河路百年老媽 撒尿牛丸是真的好吃(蝦滑好吃)*濱河路同樂巷出口處有個酸蘿卜老鴨火鍋 酸蘿卜是特色 非常下酒
*濱河路的「兆記鮮羊」---羊湯(麻辣味)、火鍋刷現宰羊肉、現宰烤羊肉!!!地道!
*濱河路的「饃菜湯」---黃燜斗雞(味道還行、就是有點咬不動)、大鍋菜。
*濱河路也有家浴池扯麵
*濱河路西盡頭四壩路北盆窯林趣園分店 林趣園 豬蹄
*濱河路風帆小區門口的 一帆風順 酒店 包子感覺比船上的好 菜做得都很精緻
*濱河路維族烤肉 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感覺沒有解放廣場北邊以前叫 亞克西 的那家烤的好
*濱河路快到老橋路北邊沸騰魚(成都還是重慶)服務員都是四川的 正宗 魚很嫩很香 走時服務員還會把沸騰魚中的辣椒打磨成粉帶走。(*濱河路淯陽橋頭船上的包子非常地道
*濱河路差不多挨著得意樓的桐柏邢記鯰魚湯二店:野生鯰魚湯--湯濃白、味道香濃(據說裡面就放個十香葉、鹽);野豬肉、野羊肉、野兔、野雞(不過要提前一天預訂)味道香辣可口哦!最後再配一個地鍋米(米太硬啦)
*仲景大橋南頭路東的'夜市攤「油田燒烤」,羊肉串正宗,並且在燒烤前腌制過,最好的要算橋頭炒雞了,比石像南200米的要好
*伏牛路保險公司對面都一處刀削麵和鹵豆皮味道不錯,價格實惠。
*河南農行口有家高記小店,鹵的豬蹄、肘子、還有牛鞭,主食漿面條、燜面。價錢低廉,味道不錯!
*河南農行對面王記的牛雜面
*車站南路二膠廠北邊的明春燴面 特色手撕雞
*車站南路二膠廠對面,一品炒雞
*車站南路二膠廠門口 袁記串串香 辣得過癮,比十四小邊上的串串香一條街衛生*文化路雙橋虢國羊肉湯
*文化路雙橋聞姬羊肉湯
*文化路雙橋廣式燒臘鹵味坊 叉燒飯
*文化路紅廟路交叉口 蒙古烤肉(已更名:鐵鍋燜面 烤肉店)
*文化路丁記米線 ,旁邊的胡辣湯*文化路小藍鯨旁邊的小冰屋 家常菜
*卧龍路卧龍官邸錯對面路南 寶麗發 實惠
*武侯路口 二膠廠外餐部 實惠 冬天有暖氣 北邊 北京豆腐房 以豆腐為主 免費供應豆漿路口東南角瘦子牛肉湯鍋十幾年老店
*七一路東頭得月樓對面小店的熱乾麵
*七一路南頭的老陝西里德燴面和火鍋羊肉也不錯
鴻德百貨周邊
*鴻德百貨大屏幕北邊的小道里有:小沈陽雞脖、驢肉燒餅、手抓餅、古氏擀麵皮、下火堂里的甜品也不錯,往北快到紅都那裡有個武漢小吃,水煮魚和毛血旺(大家都知道)*民主街南陽府衙西邊對面遊子老鴨粉絲湯~*民主街府衙福林河鮮 干鍋鵝翅 板面 碳鍋魚
*民主街裡面的嚴天喜餃子老號 老字型大小還是有吃頭的*民主街有個老田扣碗 熗鍋燴面的老店 生意真的很好 也好吃
*新華路王府對面旗桿抄雞子
*梅溪路東方紅影劇院門口的饞嘴鴨 至少十年
*梅溪路田府聚源脆皮烤鴨南陽總店,烤鴨相當好吃
*河街清真水煎包
*聯合街上去進城牆根商業街裡面有個商場郭老二燒烤 (以前商場郵局門口的燒餅夾羊肉串老攤)
*聯合街上坡處新疆拉條子老字型大小
*聯合街上坡處新疆拉條子對面小道(通往新華東路)把頭第一家 羊肉熗鍋燴面
*聯合街上坡 就是上面說的賣拉條的斜對面 有一家千里香餛飩 太好吃了 味道清淡 還有啊 現在他們又開始賣小蒸包了 味道也是一級棒啊 推薦一下!!!
*聯合街上坡,二小對面的板面館,西邊那家,臊子做的很地道。
*人民路糧食局2樓新開的珠光港式茶餐廳,叫食尚坊,環境不錯,菜也很好吃。
金瑪特周邊
*廣場南街丁老二(逛街去必吃的)
*廣場南街一品大包
*廣場南街一品大包旁邊的武漢九九鴨脖 味道也不錯
*廣場南街一品大包的對面有個賣雞蛋灌餅的小車 就他生意最好(逛街去必吃的)
*廣場南街十四小門口水磨涼皮
*廣場南街十四小北邊的沙縣特色小吃 湯不錯(逛街去必吃的)
*廣場南街物價局門口的蘭州拉麵
*廣場南街十年老店烤魷魚(逛街去必吃的)
*廣場南街 鄒記刀削麵,還有旁邊的北京炸醬面
*廣場南街 開封燒麥(逛街去必吃的)
*廣場南街第一家臭豆腐(逛街去必吃的)
*七一路京福華 小火鍋很愜意
*七一路魚米香 家常菜吃個米飯不錯
*七一路崔樹平骨傷科附近的羊肉泡饃
*七一路西頭路北 鳳凰餃子 焦燒羊肉
*七一路中行對面 金爵酒店(給對面的香江金爵不是一家)服務好,蒜香小排骨 金爵功夫魚
*七一路新禧餃子館 酸湯餃
*七一路唐河鹵羊肉 感覺比王俊發的好
*七一路卧龍區委東邊路南 德月樓羊肉湯 路北邊的理想食府 正宗的方城燴面 老陝西 味道還行 就是貴
*七一路中醫院對面永安村道口 楊孝業清真胡辣湯
*七一路消夏園 現在很一般 家常菜 餃子 烤鴨 實惠
*中州路中建小區 葛三鹵兔子系列 豬蹄 燒雞
*中州路中建小區 芸豆燉豬蹄 麻辣盤鱔 (雖然不如以前,但總是名聲在外)
*中州路中光廠家屬院,進門往右一直走到頭,有家單元房裡的米線,是以前中光廠門口那家,還有鹵蛋,都不錯
*中州路南陽影劇院裡面家屬院再往裡走,有家私房菜,豆豉鯽魚、雞子、還有個拔絲茄子,還有腌的黃瓜卷
*中州路影劇院的燒烤和院里的程記甫清真胡辣湯
*中州路不見不散的 蛋炒飯
*中州路水晶魚的 涼面
*工業路新華城市廣場錯對面,加油站南邊路西有家許昌*記驢肉館 早上有驢肉湯 餅是面條狀
*工業路海洋圖片社的那個院子里,從西數第二個單元1樓是個家庭菜館,價格實惠,味道還真不錯 HOHO 去晚了就沒地方了
*卧龍區農行南邊路西 匯豐苑 實惠
*中光廠對面路東 益友真菌面館 有特色,基本都是菌類菜,價位有點高
*建委對面路西 曾樓牛肉湯館 十幾年的老店 早上牛肉湯 中午拉麵炒菜 炒拉條合我的口味「壯」,再南邊 河澗驢肉館 基本都是驢肉及驢砸碎 驢肉火燒好
*玉器廠東隔牆 前門烤鴨店 口福居 兩家是連體店 烤鴨 火鍋 家常菜 實惠
*紅廟路西頭路南 項家菜 特色大碗菜 羊現宰現烤要那裡烤那裡 東邊鄂菜館 特色菜燉排骨
*紅廟路四小門口 老婆兒羊肉串 小時候就在那兒吃 不知道烤的是不是羊肉 便宜 吃的是回憶
*紅廟路農校後門 三甲鹵肉館
*紅廟路四小東一家土豆粉特好吃 《笑笑王土豆粉》
獨山大道周邊
*獨山大道三川對面新疆風味菜館
*獨山大道 梅園私房菜 有個鹽水雞不錯
煙廠周邊
*仲景路往醫聖祠進的路口 陳記板鴨 號稱十八年 味道很好
*仲景路魏公橋頭 巧味餛飩
*仲景路郵政市場旁邊1「聚友刀削麵」刀削麵(南陽一絕)、麻辣羊蹄!
*仲景路證券公司門口,老浴池扯麵
*仲景路北關浴池扯麵南隔牆的伊斯蘭拉麵很地道,羊肉串也好!
北京大道周邊
*北京南路老界嶺柴雞 柴雞蛋炸饃干
*北京路鐵路橋南側路東 白土崗辣子雞 黃燜雞 也是悠久的老店
*武侯路與車站南路交叉口東南角 唐河鹵羊肉燒雞 小米黃酒
*武侯路 路遇齋牛肉湯菜館 牛系列
*武侯路偉家雞湯 雞湯系列
*武侯路新疆大盤雞(雞湯隔壁) 大盤雞 一根面
*武侯路熗鍋燴面 熗鍋魚 熗鍋燴面
*武侯路華光賓館對面小吃店 燜面 肚絲湯 家常菜
*武侯路運管所東邊 扣碗
*中州西路過涵洞上坡的復順餐館 四川風味 麻辣盤鱔 酸菜魚 芸豆燉豬蹄 醋燜雞
*國醫大錯對面路南邊 郭師傅餃子 主要是餃子 大肉 羊肉 三鮮 味道很不錯
*百里奚口往西路北 復順餐館 麻辣盤鱔 酸菜魚 芸豆燉豬手
1. 文化宮進去路口右手邊有家麻辣燙,吃著不錯
2. 文化宮進去,就黑爾網吧還是黑爾檯球那個口,有家飯店,裡面的刀削麵
3. 人民路建設路口,西南角的老果園,東北角的新果園,燴面和鍋貼,個人覺得肉餡的鍋貼不錯(新果園貌似只有素餡的)
4. 麗都花園我曾經連吃了三天,最後一頓聞見那個菜味兒想吐的心都有了,清真飯店。但是早上的自助早餐比較好吃,羊肉包子很有名
5.建設路上宛城劇院東邊有家酸湯餃子,店開很多年了,可以嘗嘗
6. 工農路與建設路交叉口的東北角,在工農路旁邊有家軍哥羊肉湯,肉不是那種泡出來很拌秤的肉,湯挺不錯,很濃,但是我喝了兩次後牙齦直接腫了,看來自己服不住那麼「壯」的湯啊
7. 工農路與建設路交叉口的東北角,在建設路上有家張老二熱乾麵吧,有人推薦過,但是因為我在湖北待了幾年,所以覺得他的熱乾麵做的很一般
8. 三中對面的舒來喜老火鍋,我總覺得那裡面的生意出奇的壞,整天也沒人去吃,但是某次別人請客去那裡面吃炒菜,覺得比自己想像的要好得多
9. 建設東路天冠酒精廠斜對面,瑞家雞湯館,那裡的米線比丁老二好,很清淡,丁老二油氣太大了
10. 獨山大道上老洛陽面館,看菜譜覺得菜都不貴,上來以後才發現分量真少啊,而且是水席,菜都是湯湯水水的,很不習慣
11. 獨山大道上的里茲,秀水江南,凰庭等等,這些都去過,反正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吧,但是這不是咱平民老百姓頓頓都捨得去吃的,所以略過不談
12. 獨山大道上的什麼苗寨鐵鍋鴨,就是48塊錢有這個有那個,送這個送那個的,吃了之後大呼上當,堅決不去第二次
13. 獨山大道里茲南邊有個小道,進去有個兩層還是三層的小黃樓,叫梅園吧,私房菜,每頓只有5桌,可以去嘗嘗。他那裡的雞是用熱鹽煨熟的,也算是有特色
14. 濱河路卧龍大橋西邊的高地街五十六號,剛開業的時候去吃了,菜還點多了,吃個新鮮,環境服務很不錯,最近想去嘗嘗水果撈
15.百年老媽火鍋,比其他的店要貴一些,貴裝修和地段上了吧,東西吃著很一般
16.河南金爵旁邊海昌花園下面麗景門,剛開業的時候經常去吃,吃的那個嗨啊,可是一段時間沒去以後,質量明顯下降。前幾天去吃了,決定以後再也不去了,湯都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而且分量變的不實在了
17. 海昌花園下面的錦綉花園唯一印象深的就是那個棗酪,真的很好喝,現在超市也能買到
18. 河南金爵花園,最近一次去吃是朋友結婚的高價飯,吃了之後我決定自己結婚堅決不去那裡待客,太坑人了!
19. 草原興發,想吃火鍋的同志們注意了,興發最近一直在搞活動,扔飛鏢給代金卷,很劃算,所以這段時間基本每個星期都去草原興發吃火鍋,味道比現在的麗景門好多了!順便說說這里的婚宴,很實在,也算是色香味俱全。唯一美中不足是辦儀式的大廳燈不爽
20. 府衙步行街,真維斯對面的魷魚,這個好多人都知道
21. 府衙旁邊福林河鮮的鵝翅,酸辣白菜心,酸辣土豆絲,我就愛這三樣
22. 府衙,米道淇,美其名曰快餐,讓我等了好久,而且吃起來完全沒有深圳真功夫中式快餐那種感覺,所以一次就PASS
23. 府衙,老鴨粉絲湯,也是不如以前了,不過想喝湯的時候去吃也不錯
24. 府衙,鴨肉包子吧,很一般,吃過一次沒有想第二次
25. 府衙路口尚味,去吃過招牌的拉麵和竹筒飯,每樣平均20吧,拉麵價錢趕上味千了
26. 府衙步行街二樓阿利茄汁面,倒閉我覺得很大快我心,就那個雞翅雞腳能吃,還那麼貴。別的飯基本沒有能吃的
27. 府衙步行街二樓韓尚宮,一般,去嘗嘗鮮
28. 鴻德和大統中間的步行街二樓也有家韓式的餐館,吃了一次,不想去第二次
29. 榮華富貴的權金城韓國燒烤,我推薦這個,確實比27、28好吃,雖然咱不知道哪裡做的是最正宗的,但是,比起上27,28的韓餐,我覺得最好吃的就是權金城,最重要的三家店的價錢基本一樣,我甚至覺得權金城還便宜一些。
30. 鴻德和大統中間的步行街,街客旁邊的小店,有個女孩做的壽司,個人覺得不錯
31. 鴻德和大統中間的步行街,街客對面的酸辣粉,南陽好吃精們都知道
32. 濱河路陽光地帶旁邊家屬院裡面的私房菜,去吃過,也是屬於名聲在外,那個幹部菜是個什麼嘛!去了千萬別點
33. 永和豆漿,去了也就喝喝豆漿吃吃油條還有嘗嘗那個蛋餅吧,別的,浪費錢
34. 梅溪路胖娃串串香(沒了)
35. 梅溪路電影城旁邊十里香,不稀罕吃那裡面的串,蓋飯和炒飯可以
36. 梅溪路十里香前面的土豆一家 )
37. 梅溪路眼科醫院前面有個小攤,賣豆漿的,喝著不錯
38. 梅溪路上有個女的推著三輪賣的烙饃卷菜,差不多有十年了
39. 梅溪路與中州路交叉口永和豆漿旁邊絕味鴨脖,味道很正,可是我吃膩了,鴨腳記得要老闆稱重,不要按個買,按個買不劃算
40. 不見不散餐廳,現在的不見不散完全沒有一點情調了,不去也罷
41. 說說幾個西餐廳吧,畫布的環境最好,上島開的最早,歌德東西一般,尚品地方太小,流金歲月最暖,去的最多的是流金歲月,因為地理位置比較方便,基本吃過來完了,超愛那裡的皮蛋瘦肉粥。尚品地方小小的其實也蠻有情調,而且人少不會覺得吵。至於豪享來,豪客嘉族,不怎麼去
42. 阿五美食,豬蹄,還有什麼豆腐湯,牛奶炒飯吃著都可以
43. 中心廣場的寒軒奶茶,冰粥,臭豆腐,烤翅,一個都不能少 (逛街去必吃的)
44. 高新路,光武路和獨山大道中間那一段有個信陽燉菜館,裡面的香辣雞,用土豆燉的,好吃,有點大盤雞的風味,但是比市裡的大盤雞好吃
45. 高新路上還有一家土雞館,離漁火飛揚不遠吧,漁火飛揚對面,有個大院子,黃燜雞吃著也行
46. 廣場南街臭豆腐旁邊的清香豆腐串,別吃豆腐串,吃餛飩或者丸子湯,屬於清淡的
47. 廣場南街臭豆腐旁邊的和記面庄,吃著也可以
48. 北京大道走到頭到農校新校區那塊,有個市外桃園,裡面的菜吃著也不錯,昨天才去吃的
49. 卧龍崗上郭師傅餃子,我愛三鮮餡!還有炒茄子也不錯,每次去必點
50. 人民路九小旁邊的道進去,有家炸串串,比較老的一家店,好吃,拌番茄醬
51. 七一路香江金爵旁邊,有家華元商務酒店,一二層是吃飯的,豐記燴面
9. 鳳凰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鳳凰古城一定要去的地方
鳳凰古城,一排排吊腳樓群,一群群文人墨客,一條沱江穿城而過,或許你見到過太多的別人心中的鳳凰,在這里,以我個人的經歷,說說鳳凰古城應當去玩的有哪些地方。
1、朝陽宮——位於西門巷、建於民國4年。前有高大門牆。粉紅色的牆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大戲台。整個院落朱漆金紋、浮雕飛動,宛如宮殿。朝陽宮內的戲台是現今保存最好的戲台,造型端莊典雅、工藝技術精湛。是具有濃郁地方建築色彩的藝術構築。
2、吊腳樓——鳳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濃郁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但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龍潭那裡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
3、大成殿——又名文廟,建於原熙四十九年道光十九年改建而成,建築飛檐翹角,盤龍矯繞。壯觀雄偉,正殿內孔子畫像,栩栩如生。殿前植有金銀雙桂,時至金秋,清香四縊。
4、北門城樓——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位於沱江南岸,城牆上有樓兩層,古磚瓦建築,有八孔炮台。下有城門、城門為木質門板、鑲鐵板,上鐵釘、上書「壁輝門」。再上方有各種人物和怪獸浮雕,工藝精美,栩栩如生。城高10米,厚4.5米連接東城樓。氣勢壯觀。城門外是一原始過渡古橋。這就是山鄉人所說的跳岩。北門跳岩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
5、沈從文的故居——出大成殿,直走200餘米可來到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居。典型的四合古院,內天井,有正房、廂房、前室10餘間。雖無雕龍畫鳳,但做工精細、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清靜典雅。裡面陳列著沈從文先生的一些影照及墨寶等。
6、古城牆——厚厚的古城牆連結著東、西二城門。古城牆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現存北門城牆後又經修復。依江而建,連結東、北二部城門,形成一道雄偉的屏障。這一道厚重的城牆,猶如一頁頁史書記載著以往的刀光劍影。
7、虹橋——出東門來到沙灣景區,一座卧虹橋橫貫水面,建於清康熙九年,因建橋所用岩石均為朱紅色砂石,橋建成後、宛如彩虹卧江,故為卧虹橋,簡稱虹橋。
8、沈叢文墓——從江心禪寺向下行約1.5公里,來到觀景山。一代文豪沈老就長眠於此,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一塊天然五彩石作為沈老的墓碑。上書「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反映了沈老的寫作態度和對人性及生命的哲學思考。此地有四季不敗之花,春夏常綠之樹。遊人、弔客往來不絕。
9、遐昌閣——虹橋對面是著名的遐昌閣,六方木質閣樓式活構,高20米,三層重檐,共由12根朱紅大柱,支頂外6根內6根,每根柱大一米余,皆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精美挺秀。遐昌閣的旁邊是新八景的萬名塔。塔為六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懸掛銅鈴,精美秀麗。聳立在沱江河岸,宛如亭亭少女。綠水名塔,相映成趣。
除了這些,鳳凰古城還有更多值得你去的地方,比如南方長城,比如香爐山苗寨,比如東就苗寨,比如苗人谷.希望通過上面對鳳凰古城的一些介紹讓你更了解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