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武漢好吃過早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武漢好吃過早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0-04 13:31:12

①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也是一個小吃的集中地,全國各地的小吃幾乎都在武漢的美食街出現,不過,武漢也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超好吃了。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芳齋湯圓

在武漢,還有一家同時享有「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糕團大王」三大稱號的酒樓——五芳齋酒樓。該店歷經百餘年之久,其製作的湯圓、粽子和糕團三鎮皆知,遠近聞名。

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齋」本是一家酒樓,建於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

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餘年之久。現今的五芳齋,採用現代設備與手工製作相結合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並繼續保持選料嚴謹、傳統配料、大王主理、製作精細、口味純正、油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准。

小桃園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以瓦罐雞湯最著名,其原料為產於黃陂、孝感一帶的肥嫩母雞。將雞塊入油鍋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老謙記牛肉豆絲、面窩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面窩,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

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19世紀末。

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他請鐵匠打制了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價廉物美的武漢特色早點。

田啟恆糊湯粉

田啟恆糊湯粉館坐落漢口花樓街,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名揚三鎮。糊湯粉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者必賣油條。在製作米粉時,選用秈稻米磨漿、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燜,擠壓煮製成型。然後用活鮮小鯽魚(或鱔魚)熬煮成湯汁,再加水調入生米粉製成糊湯,放入各種調味品,成熟裝碗時,撒上蔥花、胡椒、配以油條佐食,別有風味。其糊湯微稠,色調素雅,米粉潔白,細長有勁,魚香汁濃,滋味鮮美,營養豐實而著稱。

桂花赤豆湯

桂花赤豆湯是武漢地區一種小吃,桂花赤豆湯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楚寶熟食店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下首。桂花赤豆場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此外武昌的戶部巷匯聚了武漢的各種特色小吃。這條街因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毗鄰藩台衙門而得名。這條小巷子雖然只有150米,但各種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如:石婆婆熱乾麵、徐嫂鮮魚糊湯粉、謝家面窩、高胖子粥店、陳記紅油牛肉麵、萬氏米酒、王氏餛飩、何記豆皮、麻婆灌湯蒸餃、李大餅、顧氏肉鬆卷、呂記油餅、吳記米發糕、好來牛肉麵、老鄉小吃、李記粉面、陳記粉面、陳記燒梅面窩、小文煎包等。

此外,位於老通城的背後,漢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匯處的吉慶街是一條以武漢風味小吃與民間藝人吹拉彈唱著稱的特色街,如今,它已經成為武漢的一張名片,凡來到武漢的人都要慕名去逛一逛。

老通城三鮮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

豆皮本是湖北農村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人稱「豆皮大王」。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四季美湯包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

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解放後,「老四季美」湯包館生意興隆,越做做紅火,由原址遷到漢江路與中山大道交匯之處,現在已有三層樓做營業專廳,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賓客如雲。

而現在,四季美湯包的師傅已經另起爐灶,自己開了一些湯包店,湯包的口感與以前差了很多,江漢路四季美湯包店的生意並不好。近日,四季美老店更是面臨著拆遷的困擾。

蔡林記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據說,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面。

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面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里的麻油潑在面條上了。他當時靈機一動,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條里,然後將面條扇涼。

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過麻油的面條放在沸水裡燙熱,再濾干水放到碗里,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芝麻醬、辣椒醬、榨菜、蔥、姜、蒜、醬油和香醋等佐料,頓時香味撲鼻,惹得人們爭相購買。吃過面條後,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

從此以後,李包便專門賣起「熱乾麵」來了,還教了許多徒弟。幾年後,有個姓蔡的徒弟在漢口滿春路開了一家熱乾麵館,店名叫「蔡林記」,漸漸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

蔡林記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854號。其熱乾麵,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而今,熱乾麵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過早(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麵食。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1955年夫婦倆將「蔡林記」遷至更加繁華的中山大道,1974年店堂再次遷移至佳麗廣場正門下,1993年11月,因老城區改建開始,「蔡林記」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拆遷,等候還建。

1996年6月,「蔡林記」與厚生理餐館合並,改造後的厚生理餐館在中山大道上掛出了「蔡林記」的牌子。僅2。8米寬的門面如猶抱琵琶半遮面。

重張後的「蔡林記」營業面積(1—4層)達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銷售熱乾麵達450公斤。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1996年6月18日重張後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

今年擬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拳頭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順香居燒梅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歷史的老店。該店製作的重油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

燒梅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成面團,擀成一張張荷葉形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包成。燒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厭。

福慶和牛肉米粉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一帶,以經營湖南風味的米粉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可惜的是,這家老店因為某些原因也於2007年停業了。

;

② 武漢過早小吃有哪些地方,武漢的過早是什麼小吃

1.武漢過早的小吃種類很多,其主要有:油餅包燒麥、豆皮、金包銀糍粑面窩、雞冠餃、糯米包油條、什錦豆腐腦、糊湯粉、油香、熱乾麵、蛋酒,其中蛋酒是一種過早飲料。

③ 早就聽說武漢的過早和夜宵很有名,這次出差正好試一下,有當地美食街推薦嗎

你好!歡迎到武漢!
武漢的過早、小吃、夜宵等等比較集中一些的美食街,可以去武昌的糧道街、戶部巷、漢口的萬松園、漢陽的玫瑰園西街等地品鑒,還有一些就是分布在武漢各地居民區內的老店、名店也非常值得一試,這就要看你的具體位置再行推薦了!
總之,武漢的美食不會讓你失望的!

④ 武漢哪裡有好吃的早點作為外地人你會去打卡嗎

武漢的戶部巷、東湖、漢正街等都有很好吃的早點,作為外地人的我肯定會去武漢打卡的。

我大學就是在武漢讀的,所以作為外地人的我還是非常了解武漢的人文地理特性的,那麼武漢不僅僅具備很多美食,也還具備很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所以大家有時間可以去武漢打卡。

一、戶部巷、東湖、漢正街都有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美食早點。

我個人的建議,如果單純的想要去武漢旅遊可以選擇武漢的武昌區,因為武昌區包含了很多武漢的大專院校,配合風景都在武昌,所以我個人認為旅遊去武昌比較好。

那麼對於武漢的漢口地區雖然說也有類似江灘等風景優美的地方,但是畢竟商業化氣氛要重很多,所以商業購物我建議去漢口。

⑤ 武漢過早有名的早餐店全推薦2021

武漢被稱為是「早餐之都」,因為在這里可以讓你的早餐一周都不重樣,而且樣樣都很好吃。如果是剛來武漢的朋友,一定要好好體驗下武漢的過早文化,一定能讓你一飽口福。如果你也想每天吃不一樣的早餐,下面這些店一定要記好了。

一個小小的門頭寫著鹵肉大餅,要是不用心可能會錯過。她家的料超足,沉甸甸的一口咬下去全是肉。
來源: 青墨書晚風

⑥ 武漢過早出名小吃有哪些

1、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2、三胖腰子粉 3、王師傅豆皮 武漢過早對於很多外地人來說可能感到不解,吃早餐每個地方的文化和習俗都不一樣,武漢的早餐文化極具歷史文化底蘊,早餐品種繁多,花樣百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早餐文化之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波武漢早餐吃的小吃推薦。
1、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糧食街的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可謂武漢特色。糧道街得名於清代曾在此設的糧食署,現在是武漢的名校一條街,大大小小中學院校扎堆,人傑地靈,是武漢人民心中的」蒼蠅館子一條街」,代表著江城最市井的味道。

而開了十幾年的趙師傅,正是這條街上當之無愧的「頭牌」,也是武昌地區唯一一家堅持做油餅包燒麥的。

面是圓粗的鹼水面,色黃油潤,入口是濃濃的芝麻香,帶一種焦糊的香氣,一口就讓人愛上!

店名: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人均:13元

地址:糧道街139號(近古剎巷)
2、三胖腰子粉
如果說油餅蛋酒熱乾麵代表著傳統過早的態度,腰子寬粉就是近年興起的新風尚。在網紅遍地開花的糧道街,三胖腰子粉也算是顆冉冉升起的矚目新星。

腰子粉用的是寬粉,湯頭不是常見的清湯,反而呈糊糊狀,據說是因為燙熟腰花肝片時勾了芡。

湯跟粉無功無過,沒什麼出彩的。但是腰花肝片嫩得發脆,鮮而回甜,非常好吃!吃完再來份武漢特色的特色的鹵水。跟清淡黃亮的廣東鹵水不一樣,這里的鹵水黑漆漆的,走的是咸香麻辣的重口味路線。

最讓人贊嘆的就是鹵藕,帶著湖水的鮮甜,口感介於脆跟粉之間,因為鹵水的加持而形成豐富獨特的味型,讓人印象深刻。

店鋪信息

店名:三胖腰子粉

人均:16元

地址:中華路90號附近(好網角網吧旁)
3、王師傅豆皮
據說武漢吃豆皮分兩派:有鹵水派跟無鹵水派。這家王師傅豆皮,正是鹵水派的傑出代表。

三鮮豆皮是鮮肉、香菇、鹵豆乾混合燒成的餡料。

濃厚的汁水滲到糯米里,蛋皮的蛋香、糯米的粘糯,鹵水的婉轉,清淡之中見真本事。

牛肉豆皮很狡猾的用超大粒的鹵牛肉贏得了所有男同學的芳心,喜葷喜素大家自己看著辦了……

最後一定試試這里的清酒!

其實就是冰鎮米酒, 40度的日光下來一口冰涼的醪糟米酒,所有人同時發出了「哇」的贊嘆,爽啊~

店鋪信息

店名:王師傅豆皮

人均:16元

地址: 高雄路與台北一路交叉口

⑦ 武漢早餐有哪些

1: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最有名的小吃之一,也是特色的過早美食。對於外地人來說,熱乾麵就是武漢的名片,談起武漢美食,第一個想到的總會是熱乾麵。
2: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也是武漢人最主要的過早食品之一,也是最能填飽肚子的過早美食,極具地方特色。三鮮豆皮是由糯米和豆皮製作而成,三鮮源於餡料中包含鮮肉、鮮蛋、鮮蝦,以此三鮮而得名。
3:汽水包
汽水包屬於武漢的地道小吃,具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名副其實的傳統美味。
4:四季美湯包
湯包每個地方都有,而武漢的四季美湯包獨具武漢特色。
5:湖湯粉
糊湯粉,被譽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更是武漢一絕。
6:面窩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能圍滿人的攤子,便是面窩攤了。在武漢人的眼裡,面窩也是過早必吃的。
7:雞冠餃
雞冠餃不是餃子,因為形狀像餃子,又像雞冠,故稱雞冠餃。
8:糯米雞
在武漢,只要是油炸的早點攤必定會有武漢糯米雞。糯米雞也是武漢的地道小吃,主要原料便是糯米、五花肉和麵糊,這也是武漢人最喜歡的過早食品之一。
9:歡喜坨
歡喜坨一聽名字就跟喜慶,是武漢的傳統小吃,現在又稱麻圓,曾經入選了「中國名點」,也是武漢人民口口稱贊的美味小吃。
10:燒梅
武漢燒梅其實就是燒麥,武漢的燒麥與廣東的不同,武漢燒麥里的餡料全是大塊的肉和香菇,外皮是用走槌擀出了梅花邊,蒸熟後,就像是一朵朵綻放的梅花,因此得名。

熱乾麵選擇的面條是鹼面,顏色淡黃,吃起來勁道十足,芝麻醬是熱乾麵的靈魂,芝麻醬香氣撲鼻,配以香油、辣椒油一起拌勻,趁著醬汁凝固前嗦進嘴裡,才是吃熱乾麵最適合的姿勢。

⑧ 武漢特色美食

武漢特色美食有: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

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小桃園的煨湯、蔡林記的熱乾麵、四季美的湯包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讓很多「老武漢」如數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區有武昌戶部巷、黃陂好吃街、漢口吉慶街等。

武漢好吃的地方

1、戶部巷

地理位置也是很不錯就在長江大橋邊上,這里的小吃是真的挺多的,那裡的兩家臭豆腐是真的味道挺不錯的,所以排隊的人也是最多的。

2、江漢路

江漢路是武漢商賈雲集,美食、購物密集之地。各類中餐、西餐、韓國燒烤、日本料理、火鍋、快餐、各地風味美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從江漢路的佳麗廣場、萬達廣場、前進四路、前進五路、京漢大道、步行街一直到漢口江灘這一片巨大的地方,大街小巷裡面遍布著各類餐館。

⑨ 都說武漢是早餐聖地,武漢有哪些不得不吃的美味早點

剛到武漢的外地人,大多會被武漢人吃早餐的陣仗震驚到:一條街上擺滿了早點攤子,各個攤子前都圍滿了食客,有人等著一碗熱乾麵,有人盯著自己的那隻面窩,還有人會捧著一塊豆皮……這些標志性的早餐,意味著大武漢一天的開始。

與廣州慢節奏的飲早茶不同,武漢人通常來不及坐下慢慢吃,手裡捧著或者包里裝著,匆匆就趕著上班或是上學去了。於是這熱乾麵、豆皮、面窩就跟隨著人們,穿梭在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

這是武漢每天一次的全城運動,叫做「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