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最好吃的水煎包在哪
北京市石景山區西五環魯谷橋下魯谷菜市場內36號能停車,交通方便.聞著噴香,黃焦酥脆,特別好吃
昌平區東小口鎮天通苑5區30號樓慶豐包子鋪(天通苑店)你那邊我不太清楚,這只是聽我朋友說,那裡的包子還不錯,你去試試吧
B. 水煎包兩面都焦香金黃才香,學會簡單一招,美味到口
# 美食 # #6月吃什麼#
文/阿宏
我相信大家都吃過水煎包,不管是什麼手法做出來的都特別好吃,特別是自己家鄉的水煎包甚是讓人懷念。每個地方的水煎包都有自己特有的品質,所以水煎包也出現百家爭鳴的一幕。吃這么多年水煎包,頭一次知道有這么多品種,真是貧窮限制了想像。
這其中山東的水煎包表現的最為出色,可以說山東的水煎包已成為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各地也把當地的水煎包列為代表本地方的特色小吃。像利津水煎包、淄博的金禾水煎包、青島的即墨水煎包、菏澤的菏澤水煎包和魯西南水煎包、濱州的喬庄水煎包、東營的龍居水煎包和史口水煎包等等數不勝數。
其中利津水煎包呈現圓柱形,很像廚師的白帽子,極有個性。其餘各地的水煎包大多是扁圓形狀,只是個頭大小之分,個頭小的多數在於商業流通,家庭版的個頭稍大。大多數水煎包都是烙個兩邊金黃,其實這樣吃起來更香。
其次,就屬河南的水煎包了,河南的水煎包各地造型奇特,有濃郁地方屬性。比如安陽的臨淇水煎包,入鍋之前是圓的,出鍋後是多面扁平狀的,所謂「一面金黃,三面軟」,看起來非常的誘味覺,內陷是韭菜、豆腐和小蔥,因此當地人很形象的形容「不吃後悔,吃了也後悔」。其餘各地的水煎包均以扁平狀為主,不過近些年河南水煎包流行一面焦黃的做法,也就是入鍋一面水煮,其餘面汽蒸。
總而言之,河南的水煎包沒有山東的那麼普遍,主要是餡料過於雜亂,從海參到韭菜、從野菜到時蔬都包了個遍,因此究竟是什麼味,誰也不好說。
再來看山西的水煎包,其實山西的水煎包大家不陌生,現在網傳說煎水煎包怎樣做會金黃酥脆,說的就這山西的做法。比較有名氣像平遙水煎包,就是例子,不過當地人把平遙水煎包的這種包法叫扁,包好後鍋中下刷油煎幾分鍾,然後倒入勾兌的麵粉水燜熟,這樣就具有底色金黃,焦脆,餡濃香可口,色味俱佳的效果,所以這種做法被很多人推崇。
比起以上甘肅的水煎包就有點特別,在甘肅叫水晶包子,名字就很誘人,形狀為扁平圓形,選料精細。餡料有肉餡和素餡兩種,先包成包子後下鍋按壓成扁平,一鍋嚴格要求數量,不多一個也不少一個,保證了包子的大小一致和均勻性,每個包子之間沒有粘連,個個晶亮酥脆,特別好吃。
比較特別的還有伊春水煎包,這是黑龍江的巷子水煎包,做出來的水煎包就是一個包子形狀,做法類似於蒸包子,只不過蒸鍋變成了煎鍋,所以包子底部是焦黃的。吃起來特別有味,很多人會特意去吃這種巷子水煎包,也是一種 美食 文化。
最後上一道水煎包子,大家看是哪裡的做法。
【食材】
主料:麵粉500克,韭菜1把300克左右,雞蛋5-6個,蝦皮適量。
輔料:鹽,蚝油,雞精,香油,酵母3克,白糖1勺。
一、和面時把酵母用溫水化開同時加1勺白糖一起化開,千萬別用開水,不然會燙死酵母,然後用酵母水和面。面要軟一些,然後餳面30-40分鍾。
二、韭菜摘洗干凈後切碎,然後加入適量芝麻油,主要是為了鎖住韭菜的水分。接著炒雞蛋,炒的同時用鍋鏟搗碎,出鍋自然冷卻。把雞蛋倒入韭菜,放入蝦皮適量,調味下鹽、蚝油,雞精然後攪拌均勻即可。
三、餳好的面揉一下,分成面劑子,然後擀成麵皮。接著放入拌好的餡料包成包子,並封口。
四、平底鍋刷油後放入包子,封口面向下按壓扁,先煎一小會定型,然後翻面,這時碗中放入一勺澱粉,一勺麵粉和少許植物油攪勻,然後用水破開後澆入鍋中。加蓋燜5分鍾至水干,翻面在來一次油水,同樣燜5分鍾,水干出鍋。
水煎包也有王者,山東的出名,山西的做法廣,那麼我這一款呢?一道我自己做水煎包的家常做法,味道著實不錯,大家可以試試。
C. 西安哪裡有好吃的水煎包 回民街的就算了
西門外南小巷菜市場這邊有一家很正宗的水煎包,旁邊有一家很好吃的肉丸胡辣湯。對面有一家更好吃的胡辣湯。一問三答,不錯吧
D. 哪裡的水煎包最好吃最地道
河南的水煎包吧,因為水煎包起源於河南屬豫菜,河南的孟夫子水煎包還是很好吃的,推薦品嘗。
E. 濟南最好吃的水煎包在哪裡
1、吳記小廚娘水煎包: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魯商常春藤銀座商業街一樓;
2、起點金盤水煎包: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興隆街292號;
3、菏澤水煎包: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老屯農副產品市場8排7號;
4、張記水煎包: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濟兗公路184號;
5、魯西南水煎包: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穎秀路406號。
F. 青州哪家水煎包好吃
其實我就光知道估計個老槐樹煎包……別的我就不清楚了~~~再說這個好吃,每個人定義不一樣~~
有朋友說,來福聚的水煎包既地道又好吃。
還有的說,偶園街馬老三水煎包是原來的老槐樹水煎包是最好吃的。
也還有的說這個地方的,昭德街南邊中醫院後面那家水煎包好吃的。
所以說,還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定義吧
G. 哪裡的水煎包正宗好吃
自己做最正宗
水煎包的做法
1.
麵粉內加入溫水沏開的酵母粉,先和成絮狀面,一邊加水一邊和成光滑的面團。不喜歡吃粗糧的,可以直接用白面。
2.
肉片(在店裡切好的),加1湯勺醬油,1克鹽,少許胡椒粉、雞精,拌勻待用。
3.
茴香擇洗干凈,控水。
4.
切末(圖上這樣還是有些長,切工好的可以切的更細),與肉片混合,加入3克鹽,5克植物油,少許雞精、香油,調拌均勻。
5.
面團發酵到2-3倍大小,戳個洞,不回縮、不塌陷。
6.
揪成均勻的小面劑子,壓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兒,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發面的麵皮兒不要壓的太薄,不然漲發不好,容易被燙成死面的。
7.
夾入適量的餡,姆指和食指配合,把麵皮兒的邊緣捏成褶。
8.
大包子,一般在18個褶左右,小包子根據自己手的習慣隨意捏就可以。
9.
包好的包子,直接放到刷了一層油的鏊子里。打開中火,烙一小會兒,至底上微黃。
10.
加入半碗開水,大約不超過包子的三分之一,然後蓋上蓋子,轉中大火,約10分鍾就差不多熟了。將鏊子里的水燒干,裡面有卡卡響聲,按一下包子表皮,回彈很好,就是熟,如果按下去一個坑,就是還欠,再接著烙。底上的餎餷烙成哪種色澤的黃,根據自己的喜好啦。
H. 水煎包該怎麼做才好吃怎樣做才能有特色呢
水煎包我認為是在包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前我一直覺得水煎包不就是包子放在鍋里煎一下嗎。可是後來去了許多地方,我發現每個地方幾乎都有水煎包這種小吃,但是雖然叫法一樣,可外觀和味道卻不盡相同,吃過許多地方的水煎包後,我還是覺得家鄉的水煎包好吃,也可能是從小養成的口味習慣吧。
我的家是河南開封的,開封的水煎包在我印象中,從小家裡的大人就帶著我去吃,當時吃水煎包還要糧票呢,記得還是個國營的小吃部,每次去都需要排半天隊,排到以後我的標配是兩個水煎包配半碗胡辣湯,就能吃的飽飽的。現在雖然市場上賣水煎包的多了,但是總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那怎麼辦呢?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開封水煎包
【所需食材】
中筋麵粉、酵母、肉餡、紅薯粉條、韭菜
【所需輔料】
蔥、姜、生抽、老抽、雞精、食鹽、十三香、香油
【製作步驟】
第一步:將准備好的麵粉放入面盆中,溫水將酵母化開後加入到麵粉中,然後再加入溫水揉至盆光、面光,蓋上濕籠布,放在室溫下發酵至兩倍大。
第二步:蔥、姜切沫,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然後再放入生抽、老抽、食鹽、雞精、十三香和香油攪拌至調料完全被肉餡吸收,這樣水煎包的基礎肉餡就做好了。
第三步:將韭菜洗凈切成1厘米小段,紅薯粉條用熱水泡軟同樣切成1厘米小段。
第四步:將切好的韭菜和紅薯粉條放入基礎肉餡中,攪拌均勻,再次加入食鹽和香油,進行最後調味,這樣水煎包肉餡就做好了。
第五步:將發酵好的面團,像做包子皮一樣擀成煎包皮,將准備好的水煎包肉餡放入,對折捏成形狀稍長的煎包。
第六步:准備一個小盆,盆中放入少許麵粉,然後倒入半盆清水,攪拌成面水備用。
第七步:電餅鐺預熱,放入食用油(油可以多一些),然後將煎包均勻的擺放在電餅鐺中,在煎包上部也刷上一層油,蓋上蓋子選擇肉餅檔位,開始煎制。
第八步:煎制時要在煎包與煎包的縫隙間倒一些香油油,然後將准備好的面水倒入電餅鐺中,蓋上蓋子繼續煎制。
第九步:當煎包被煎至兩面金黃時,就可以用鏟子鏟出裝盤了。
一、水煎包製作為什麼要用發面?
答:水煎包成品後的口感是,底部焦脆並且有硬殼感,中上部有包子的軟糯口感,這兩種口感交織在一起,配上中間的餡料,吃在口中會給人以焦中有軟,鮮香無比的感覺,如果用死面的話那就變成另外一種 美食 --鍋貼,所以煎包和鍋貼最根本的區別在於面的選擇。
二、水煎包為什麼要加面水?
答:水煎包之所以加入面水主要是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入面水會在鍋中形成蒸汽,可以使水煎包快速蒸熟。二是:面水中的水分在蒸發完以後,剩餘的面會留在鍋中,被油煎成焦片,牢牢的粘在每個水煎包底部,這就是水煎包為什麼焦軟的原因了。
三、水煎包的餡料有要求嗎?
答:水煎包的餡料是沒有特殊要求的,可以用羊肉餡、牛肉餡和豬肉餡,也可以把韭菜換成韭黃,但是我個人認為必須要加紅薯粉條,這樣味道才正宗。
水煎:是烹飪包子和餃子的一種手段,有直接生包子或者餃子煎的,這樣就需要加入面水,讓生餃子或者包子利用面水的蒸汽來加熱成熟。也有用蒸好的熟包子或者下好的熟餃子煎的,這種是不需要加面水的。
開封水煎包,兩面金黃,外焦里鮮, 被許多開封人當成早餐中的 美食 ,配上胡辣湯或者豆沫,吃一口一天好心情,那麼通過我的解答大家學會了開封水煎包的製作方法了嗎?不如你也在家試試吧。
大家好,我是專做美味不啰嗦的八谷味。
我給大家寫的 美食 菜譜,不太喜歡啰嗦。請大家認真看到最後,水煎包怎麼做才好吃,怎麼做才更有特色。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水煎包得完整製作流程。
水煎包是和包子一樣的包制,然後進行先煎後蒸煮的工序流程。主要是油少水多。下面我們先來從第一部合面開始。
和面工藝流程共六個部分,分別是和面、壓面、下擠、成型、醒發、煎制
1.將稱量好的麵粉倒入和面機 。
2.開始配料,按照每一斤麵粉:
酵母5g 泡打粉4g 白糖10g 分別倒入和面機中。
3.充分攪拌使各種輔料攪拌均勻。
4.將稱好的水(夏天常溫水即可,冬天選擇30度左右的水合面)倒入和面機,然後啟動機器進行攪拌,攪拌時間過長容易導致麵筋 被攪死,攪拌時間過短,容易導致面沒有和開,和出來的面不容易發酵。
5標准:面團攪拌均勻表皮光滑。
6合好面我一般蓋個盆子上面防止表皮乾燥放那發面30分鍾,就可以壓面了。
壓面要將面團壓至表面沒有明顯氣孔,有一定柔和度,沒有明顯的蓬鬆感覺,達到包制 的程度。
1.壓面前須先在操作台上撒少量乾麵粉,並保證手掌在乾燥狀態(必要時可在手 掌抹上粉末,減小摩擦力),以免在壓面過程中面團黏住壓面機和手,影響壓面工 序並危及安全。
2.調整壓面機,使得壓面機上兩個滾軸的間距達到適當
3.壓面至表面光滑,側面看面團內部沒有氣孔
1 .將壓好的面從壓面機處按順序卷好,不要捲入空氣,卷好後避免互相粘連,在面得下面撒上少量乾粉,避免面與操作台黏在一起 。
2.握住面的前端,根據所需的長度,右手握住面,手心朝上不宜過於用力然後 將面通過左右手向兩邊快速拉長。
3.拉伸的面的粗細根據每個人手的大小來控制,一般情況只要右手大拇指和食 指能夠將面扣住即可。
4.雙手掌心向下,輕拍劑子的切口,使其平整 備注:每個劑子重量為35克(在冬季或空氣乾燥時,下劑子完畢後要用消毒後 的屜布蓋在劑子上,防止劑子乾裂的太快),劑子擺放有序,下劑子前,撤少許面 粉打底,防止粘劑子,影響擀皮工序。
包好的包子放入醒發箱醒發,溫度35度,濕度60%,(沒有醒發箱的話直接放在籠屜里醒發就可以了)夏天5-10分鍾,冬天10-20分鍾。(這個面我基本也不醒發直接就蒸了,量太大沒工夫)
電鍋溫度180度,鍋底刷一層油,擺入水煎包,煎到底部金黃,倒入麵糊。麵糊的高度不要超過包子的1/3處,蓋蓋子,煎制10分鍾即可開蓋子收汁,撒上蔥花芝麻(也可以不加)關火出鍋。
五斤斤水
小米麵35g
麵粉35g
每次倒之前先攪拌均勻再到,因為麵粉和小米麵容易分成。
五花肉 500克(肥瘦比例 4:6絞成肉泥)
3克料酒,10 克鹽拌勻,
老抽 20克,醬油 10克拌勻,
300 克溫水 分幾次一點點打入肉中,邊倒邊朝一個方向 攪拌,一般水要分5次添加,每加一次攪拌到完全吸收再到下一次,
水打完後放入雞精 10 克,十三香 2 克,胡椒粉 1克,白糖 10克拌勻,最後放入切好的大蔥 50克,姜 10克,料油 30 克拌勻即可。
水煎包是源於山東的,它是山東的傳統小吃,已經有了一些 歷史 了,是屬於魯菜系列的,它是經過蒸煮煎來做好的,所以出鍋時色澤顯得金黃,它吃起來軟嫩並且有帶有一點焦脆,味道真的又鮮又美,所以名揚四方,食者都是贊不絕口的,特別的好吃。而且它對人體有著促進食慾的功效,美味又好吃,所有人都適合吃,它是老少皆宜的食物,而且水煎包里包含了很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身體營養,而且沒有什麼害處,只不過吃多了會有點油膩,會導致長胖,所以就算它在好吃也要剋制,該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能瘋狂地去吃它。
I. 水煎包的家常做法
製作生煎包講究三分皮凍、七分肉餡,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餡料的
配方:
肉末500克(三肥七瘦),鹽7克,味精15克,白糖19克,冷水225-300克,黃酒6克 薑末30克,蔥末30克 胡椒粉1克 五香粉2克 香油30克,老抽少許8克,熟豬油50克,皮凍碎375克。
製作:1.將所有調料放入肉末中,朝一個方向反復攪拌,感覺上勁了,加水攪拌,水分4-5次加入。每次都要打上勁再加水。
2. 接著加豬油(覺得不喜歡改成香油),香油攪拌。
3. 然後加入碎皮凍攪拌均勻,冷凍至粘稠變稍微硬點,便於包餡。
4. 包的時候撒上蔥花。提香提鮮作用。這個很是小訣竅哦。
再給大家介紹一下皮凍的做法,家裡做量就少點。
1.豬背肉皮600克,去油去毛,焯水後加入冷水2400克,蔥、姜各40克,大火燒開,用小火煮至皮酥爛。
2. 將肉皮、蔥、姜取出,棄蔥、姜不用,肉皮入冷水中浸一下,入絞肉機絞碎。
3. 再放回原湯中重新燒煮,邊煮邊撇去浮沫。
4. 當湯汁呈稠糊狀時,即可離火,撒上胡椒粉,讓其自然結凍,最後出皮凍約1800克。用時入絞肉機絞成碎末即可。
製作生煎包的麵皮配比是:
500克麵粉、白糖12克 5克酵母、6克泡打粉、285克冷水(夏天和面一定要用涼水,冬天用溫水),
製作:1.麵粉 白糖 酵母 泡打粉混合,加入水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冰箱醒15分鍾。
2. 拿出來再揉一遍,搓成長條,下劑子,保鮮膜封起來,在常溫(23C成長條)下場發30-40分(約1倍大)。直接擀皮,包餡就行。
3. 准備煎鍋,鍋里加入油,擺上包子生胚,開中小火,把包子底部煎上色,開始加水,晃動一下,讓水和油均勻,蓋上蓋子,燜煮,如果包子大不容易熟,中間可以添加1-2次水。
4. 待水煮干後,關小火,慢慢煎,直到包子底部金黃酥脆,撒上熟芝麻,蔥花,燜一分鍾,即可出鍋。
註:如果將水加點麵粉和生粉,成水麵糊,煎出來的煎包就有金黃酥脆的鍋巴,很好吃,麵糊要很稀,不能稠。
J. 沈陽哪有比較好吃的水煎包啊
推薦你去新瑪特北走路東第一個胡同有家烤(煎)肉經常爆滿。 還有在沈北福瑞家超市一樓,進門第一家。 味道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