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漢也是一個小吃的集中地,全國各地的小吃幾乎都在武漢的美食街出現,不過,武漢也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超好吃了。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芳齋湯圓
在武漢,還有一家同時享有「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糕團大王」三大稱號的酒樓——五芳齋酒樓。該店歷經百餘年之久,其製作的湯圓、粽子和糕團三鎮皆知,遠近聞名。
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齋」本是一家酒樓,建於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
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餘年之久。現今的五芳齋,採用現代設備與手工製作相結合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並繼續保持選料嚴謹、傳統配料、大王主理、製作精細、口味純正、油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准。
小桃園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以瓦罐雞湯最著名,其原料為產於黃陂、孝感一帶的肥嫩母雞。將雞塊入油鍋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老謙記牛肉豆絲、面窩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面窩,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
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19世紀末。
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他請鐵匠打制了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價廉物美的武漢特色早點。
田啟恆糊湯粉
田啟恆糊湯粉館坐落漢口花樓街,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名揚三鎮。糊湯粉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者必賣油條。在製作米粉時,選用秈稻米磨漿、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燜,擠壓煮製成型。然後用活鮮小鯽魚(或鱔魚)熬煮成湯汁,再加水調入生米粉製成糊湯,放入各種調味品,成熟裝碗時,撒上蔥花、胡椒、配以油條佐食,別有風味。其糊湯微稠,色調素雅,米粉潔白,細長有勁,魚香汁濃,滋味鮮美,營養豐實而著稱。
桂花赤豆湯
桂花赤豆湯是武漢地區一種小吃,桂花赤豆湯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楚寶熟食店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下首。桂花赤豆場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此外武昌的戶部巷匯聚了武漢的各種特色小吃。這條街因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毗鄰藩台衙門而得名。這條小巷子雖然只有150米,但各種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如:石婆婆熱乾麵、徐嫂鮮魚糊湯粉、謝家面窩、高胖子粥店、陳記紅油牛肉麵、萬氏米酒、王氏餛飩、何記豆皮、麻婆灌湯蒸餃、李大餅、顧氏肉鬆卷、呂記油餅、吳記米發糕、好來牛肉麵、老鄉小吃、李記粉面、陳記粉面、陳記燒梅面窩、小文煎包等。
此外,位於老通城的背後,漢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匯處的吉慶街是一條以武漢風味小吃與民間藝人吹拉彈唱著稱的特色街,如今,它已經成為武漢的一張名片,凡來到武漢的人都要慕名去逛一逛。
老通城三鮮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
豆皮本是湖北農村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人稱「豆皮大王」。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四季美湯包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
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解放後,「老四季美」湯包館生意興隆,越做做紅火,由原址遷到漢江路與中山大道交匯之處,現在已有三層樓做營業專廳,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賓客如雲。
而現在,四季美湯包的師傅已經另起爐灶,自己開了一些湯包店,湯包的口感與以前差了很多,江漢路四季美湯包店的生意並不好。近日,四季美老店更是面臨著拆遷的困擾。
蔡林記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據說,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面。
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面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里的麻油潑在面條上了。他當時靈機一動,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條里,然後將面條扇涼。
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過麻油的面條放在沸水裡燙熱,再濾干水放到碗里,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芝麻醬、辣椒醬、榨菜、蔥、姜、蒜、醬油和香醋等佐料,頓時香味撲鼻,惹得人們爭相購買。吃過面條後,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
從此以後,李包便專門賣起「熱乾麵」來了,還教了許多徒弟。幾年後,有個姓蔡的徒弟在漢口滿春路開了一家熱乾麵館,店名叫「蔡林記」,漸漸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
蔡林記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854號。其熱乾麵,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而今,熱乾麵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過早(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麵食。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1955年夫婦倆將「蔡林記」遷至更加繁華的中山大道,1974年店堂再次遷移至佳麗廣場正門下,1993年11月,因老城區改建開始,「蔡林記」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拆遷,等候還建。
1996年6月,「蔡林記」與厚生理餐館合並,改造後的厚生理餐館在中山大道上掛出了「蔡林記」的牌子。僅2。8米寬的門面如猶抱琵琶半遮面。
重張後的「蔡林記」營業面積(1—4層)達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銷售熱乾麵達450公斤。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1996年6月18日重張後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
今年擬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拳頭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順香居燒梅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歷史的老店。該店製作的重油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
燒梅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成面團,擀成一張張荷葉形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包成。燒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厭。
福慶和牛肉米粉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一帶,以經營湖南風味的米粉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可惜的是,這家老店因為某些原因也於2007年停業了。
;❷ 武漢哪有餅子店
虎泉,王家灣,南京路,火車站附近都很多。
餅子又叫油旋、是山西陝西等地區一特色風味美食。餅子整體呈圓形,直徑約15公分,厚約2公分,重約4兩。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酥活適口,便攜帶。
餅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稷山餅子早在明朝就已出名,有圓形油酥餅、半圓形蔥花餅或麻辣餅及三角形油酥餅三角類型,口味香酥適口。稷山餅子之所以特別好吃,是因為其從進料源頭抓起,注重操作中的每個細小環節。
特別是在用火方面,選擇了成本較高的焦炭作原料。稷山餅子色澤黃亮,層次鮮明,吃起來脆而不碎,香酥適口,既是放置三天後,色香味依然如故。
❸ 水冶的酥燒餅哪家最正宗
如果家住在安陽市裡頭,最正宗的水冶酥燒餅是在德隆街維也納酒店交叉口,西邊,走幾百米遠,一個跆拳道旁邊第二個
❹ 中國哪裡的燒餅最好吃啊
吊爐燒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被工商部門命名為「傳統名吃」。
周村燒餅,因產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很好吃。
❺ 名揚燒餅真的那麼好吃嗎
那個燒餅的原身叫做「掉渣兒」燒餅,是湖北恩施的原產地,放完暑假從家來武漢,發現片地都是燒餅店。。其實也就那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