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米粉粉絲哪裡產的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米粉粉絲哪裡產的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8 13:43:07

① 在中國,最好吃的米粉該去哪裡找

全中國,有多少小孩哭著喊媽媽,就有多少人的生活離不開米粉。米粉對廣大群眾生活的影響,不亞於母親對於子女哺育的重要性,畢竟一碗米粉承載的可是濃濃的家鄉情。
湖南人一天要嗦三頓粉,貴州人覺得自己的米粉天下第一好吃,桂林人為桂林米粉的家喻戶曉驕傲......但是大中華國土廣闊、物產豐富,我們的新疆米粉、南充米粉、新竹米粉、綿陽米粉,以及海南的各種米粉等等等等,也都赫赫有名。
1.螺螄粉
廣西和湖南兩省,經常battle米粉,但是論話題度,廣西柳州螺螄粉絕對是全國流量之首。
這一碗酸臭,有人愛得要死,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在徘徊的邊緣試探。
螺螄粉有多好吃?吃完一邊嫌棄自己的頭發,一邊感嘆,螺螄粉可真好吃啊!
螺螄粉有多難做?這碗湯要上千顆螺螄,經過7道工序熬製成一晚湯煮粉;螺螄粉的米粉也有說道,它用的是干米粉,用陳年大米製成,成型的米粉還需經過晾曬。沒有韌勁的螺螄粉,不值得一吃。這個粉就連速食裝,也要在家連泡帶煮半個小時,才能吃得上......
螺螄粉有多誘人?一個宅家連頭都懶得洗的人,但他心甘情願花時間煮碗螺螄粉。
2.廣西vs湖南
接下來咱說說,廣西和湖南,平時都怎麼battle本地人愛吃米粉這事的?
都說自己的米粉天下第一,都說自己的市民沒了米粉無法好好生活、遊子出來都最想的都是家裡的那一碗粉......
品種上來說,湖南米粉,是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可以說,湖南米粉上碼的是整個湘菜王國。碼頭太多,根本吃不過來。但是,廣西米粉的kol級別的更多,比如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牛雜粉......說起來,都很響當當。
說起桂林米粉,可以說坐得是第一把交椅了,家喻戶曉,認知度廣。據說張藝謀在桂林拍戲,也要百忙之中抽時間去吃碗桂林米粉。
但從流行度上,湖南米粉似乎更受年輕人歡迎,也得益於湖南米粉做出了不少餐飲品牌,白領們在訂外賣的時候,更多選擇湖南米粉。湖南米粉的口味潑辣爽直,再加上在外地經過改良少油,的確更容易被接受。
3.新疆米粉有點粗
新疆米粉的美味,絕對被美食界低估了,它就是看起來缺乏顏值,也不愛宣發,但妥妥實力派!新疆米粉,能非常好地吸收湯汁,裡面的芹菜恰到好處地平衡了口感,有時候裡面還會加入雞肉和饢。
而且你想不到的是,新疆炒米粉以爆辣吸引了無數新疆姑娘的胃。更多食客甚至是為了去挑戰辣度,選擇新疆米粉,而中辣就足夠讓普通人扶牆出門了..........
粗粗的米粉,口感Q彈,更是其他米粉沒法代替的啊!
4.新竹米粉有點細
說完粗的,咱來說說細的——新竹米粉,產自台灣。其實新竹米粉在超市很常見,因為很適合家常做法,米粉不用煮,泡一下就可以炒,很快捷。除了作為主食,也可以用作米粉湯的輔料。
台灣多地都產米粉,為啥新竹更紅?
新竹米粉有300年的傳承,要感謝天賜,因為氣候是新竹米粉好吃的主因。新竹有風城之稱,所以米粉曝曬時,天然的強勁東北季風讓米粉速干,因而口感更有勁。新竹米粉是炊粉,也是特點之一。
5.東北人去海南確定不是因為米粉?
海南也有米粉?不光有,而且好吃的多著呢!並且充滿著濃濃的南國風情,是中國米粉最特別的存在。
想不到的是,蘇東坡的吃貨屬性也在這里綻放;吃酸,你會想到廣西和貴州,更想不到,最徹底的一碗酸粉,在海南;魚皮、蝦米等漁民的辛勞,也自然凝結在海南米粉,海南米粉里,有大海的味道。
6.四川米粉很低調
四川美食這幾年太火了,火鍋、面、鹽幫菜.......提起四川美食,外地人想前十名都想不到四川的米粉。
先報個菜名,在四川有:綿陽米粉、南充米粉、西昌米粉、綿竹米粉(對,就是年畫有名的那個綿竹)、合川水粉......粗的細的都有,並且極盡特色。比如說南充米粉,湯頭只有一種,但臊子有十多種。當地吃米粉的地方一般叫「粉館」。
四川米粉風情萬種,但最勾人的還是綿陽米粉。綿陽米粉的製作工藝復雜,要經過「三漂三熟」。食用前用米粉只需開水鍋中「冒」熱,再將湯料澆上即可食用,白白嫩嫩的米粉配上湯汁(清湯、紅湯和清紅湯)、肉類與蔬菜,色香味俱全。
7.廣州米粉舉著愛的號碼牌
全國米粉那麼多,廣州美食又那麼多,為什麼廣州米粉非吃不可?因為廣州米粉相較其他口味清淡,更加能吃出粉本身的味道,這一點誰都替代不了。
除了味道,廣州米粉本身也很有地位。在廣州,街頭小吃中,米粉與糖水、牛雜、粥、湯等同等重要。
8.江西米粉想哭泣
說起來,江西還是個「米粉之鄉」呢。朋友開玩笑說江西人的日常生活是,出米粉店和進米粉店,方圓十公里,要有十幾家米粉店。
江西米粉更有集大成者之勢頭,燙粉、炒粉、拌粉、湯粉、冷粉......景德鎮瓷器有名,米粉也厲害;峽江米粉更被譽作「忠貞米粉」,打著皇家招牌。
江西獨有的辣椒,能把湖南和四川比成渣渣,更是為當地米粉增色。江西米粉,值得被多愛一點。
9.福建米粉
莆田是個神奇的地方,莆田(興化)米粉是實打實的好吃。
福建米粉,最有創新精神,居然在米粉加入了鐵觀音粉末,安溪的創新米粉以奇闖入米粉江湖。武夷山腳下的紫溪粉,爽滑潔白,純情之感,沒齒難忘。
福建湖頭米粉更是享譽海內外,湖頭鎮的福壽村,家家戶戶屋頂上都會曬米粉,大米要經過10小時的浸泡再加工。別小看這樣一碗粉,可是當地居民幸福感的源泉。
10.貴州粉里有江湖
貴州米粉中值得大書特書的可不止遵義羊肉粉一種,還有水城牛肉粉、凱里酸湯粉、蝦子牛肉粉、貴州花溪牛肉粉......其中的凱里酸湯粉氣質最獨特,畢竟去貴州,一定要吃酸,再配上糊辣椒,可口開胃。
對於盛產稻米的南方來說,米粉就相當大米對於北方人的存在啊,沒有地方的吃食能離得開米粉!要細說吃法,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背後的歷史、手藝,更是一本翻不完的書。
米粉勾連的是人和地域、家鄉的情感。最好吃的,永遠是樓下、學校旁以及永遠想念或吃不到的那一口吧!

② 米粉產的哪裡最正宗

米粉,是指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南方消費者)的喜愛。
米粉的製作工藝大都以機器製作、乾粉泡發。都丟失了傳統的工藝。
米粉是江西人民最喜愛的一種食物,幾乎是無宴會不有米粉。江西的特色小吃除了瓦罐湯還有炒米粉等。
江西米粉、桂林米粉和台灣新竹出產的米粉都很有名氣、湖頭米粉在東南一帶頗有名氣,綿陽米粉在四川一帶大有名氣。
發展歷史編輯
各種米粉
各種米粉(16張)
據傳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食品。另一說法是秦始皇占林桂林的時候,由於當時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戰,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所以當時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狀並做成面條的形狀,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
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國年間,可謂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清朝時,桂林軒榮齋的炒粉、會仙齋的鹵粉、易榮齋的湯粉,各有絕活,吸引了無數的回頭客。三齋之間不是以拆對方的台而後快,而是互相勉勵,各出奇招,你賣湯粉,我就賣鹵粉;你賣鹵粉,我就賣炒粉,既公平競爭,又都動足腦筋,翻新花樣。因此,「三齋打擂」的典故,至今仍令入津律樂道。
米粉
米粉(5張)
桂林米粉,後來派生出涼拌紛、酸辣粉、三鮮粉、牛腩粉等等,給米粉注入了無限活力。而桂林米粉對柳州螺螄粉、廣東卷腸粉等的包容,又充實了桂林米粉厚重的基石。桂林米粉,就有了三天六夜說不完的話題。
且不說李宗仁當了代總統,派專機來桂林要米粉送往南京解讒,你就看桂林的老酒鬼清晨八早要一碗米粉送三花酒,一直喝到中午的那滋味,老話講「做了皇帝還想當神仙」,有了米粉和三花酒,做神仙他還不願呢。桂林的米粉店,滿街到處是。不少來桂林賣外地小吃,來了才曉得桂林人對米粉的依戀,沒奈何只好改行賣米粉。有的人不知熬鹵水的奧妙,以為鹵水就是醬油加味精,桂林人吃到這種米粉,吃一口吐一口。其實,要做一個真正的米粉師傅,並非易事。中國菜餚的烹制方法百款百技,而桂林米粉的配料,幾乎把中國菜的技法都用上了,好生了得。如果說桂林米粉是烹調藝術的經典,一點也不過譽的。
在桂林米粉文化藝術館里見到這樣一段話:「桂林米粉,是世界快餐業的鼻祖;桂林米粉,是中國食文化的代表;桂林米粉,是烹調藝術的經典;桂林米粉,是民族融合的見證。」
米粉特徵編輯
米粉
米粉
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干米粉等。它們的生產工藝大同小異,一般為:大米— 淘洗 — 浸泡 — 磨漿 — 蒸粉 — 壓片(擠絲)—復蒸 — 冷卻 — 乾燥 — 包裝 — 成品。 在中國南方由於盛產稻米,比較流行,南方人習慣吃米飯,對比較乾的食品難以下咽,因此米粉一般都是做成湯面。南方各地的米粉吃法和作料配製都不相同,貴州的米粉相當辣,一碗湯幾乎都是紅色。 桂林米粉和台灣新竹出產的米粉都很有名氣。米粉是江西人民最喜愛的一種食物.幾乎是無宴會不有米粉。

③ 最愛吃米粉的是哪幾個省市他們吃的粉區別在哪

我國最愛吃米粉的有以下幾個地區:1、新疆;2、貴州;3、南昌;4、廣西;5、湖南。而這幾個地方的米粉的區別,其實就在於做法不一樣,其中湖南和貴州的做法稍微類似一些,其餘的幾個地方則是完全不一樣。

5、湖南

最後,湖南的米粉其實也是很出名的,湖南米粉的做法和貴州米粉的做法都差不多,都是用骨湯、臊子來製作,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臊子的製作方面,貴州主要是香辣,而湖南除了香辣還有酸辣。

④ 全國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米粉發展到今天,花樣也逐漸增加,到了如今,依然不遜色於北方的面,那全國哪的米粉最好吃?

1. 衡陽米粉

湖南自古以來都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湖南衡陽的米粉更是秀色可餐,作為一種暢銷品更是暢銷全國。

製作衡陽米粉的時候,可以和青菜,菠菜等多種蔬菜搭配,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肉丸類,既能當主食也能作為休閑食品,色香味俱全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4. 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福建莆田的特產米粉,是用上等的黃尖米製作而成,這種米粉要比我們常見的米粉要細很多,最細的直徑只有1毫米左右,所以這種米粉就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煮時間長了很容易碎,不過興化米粉在當地的好評率卻很高,色澤為淡黃色,製作和食用都很方便,也別有一番風味。

⑤ 哪裡的米粉最好吃最正宗

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米粉的習慣,並且歷來就有最好吃最出名的米粉之爭,有的地區的米粉不叫米粉而是叫做米線,所以各地區叫法也是有區別的,下面小編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米粉產地有哪些?

米粉屬於哪裡特產?

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

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和干米粉等。

關於米粉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據傳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食品。另一說法是秦始皇占林桂林的時候,由於當時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戰,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所以當時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狀並做成面條的形狀,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

其實米粉發展演變到了今天,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招牌米粉了。

中國最好吃的米粉在哪裡?(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的知名度或許超過了米粉的本身。如果你去過當地旅遊,就會發現滿大街都是米粉店,而且極其便宜,按斤購買食用。吃起來軟滑爽口,看起來潔白細嫩,可見其過人指出。最大的亮點在於鹵水的製作上,不同的店有不一樣的秘方,使得桂林米粉有著成百上千的風味。

2.雲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其低湯採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分為湯料、佐料、主料、輔料。用料之多,使得其口感層次分明。

3.湖南邵陽米粉

邵陽米粉用純米製作,不加任何其他材料,新米陳米的配比讓做出來的米粉彈性十足,雪白順滑容易夾斷,一口嗦下去嘴唇沾上油湯,嚼起來滿口米香味。

4.湖南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早秈米經過十幾小時水浸,打漿,加熱定型特殊工藝製成潔白、混圓、細長且有彈性的粉條,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作料後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可口、風味獨具。

5.江西上饒米粉

上饒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上饒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

6.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是用螺螄湯料、米粉製作的一道主食,原本就是柳州及廣西范圍內的特色米粉小吃,隨著近段時間網路的傳播,瞬時間成為全國聞名的網紅美食;其口味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特點。

⑥ 湖南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長沙米粉丨質朴清澈的肉絲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台上,任人自取。
對人來說,只要米粉味道對了,環境什麼的都無所謂。蒼蠅館子裡面,不論男女老少,都埋頭專注於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泰然。這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許只有在輕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輕蓋、重蓋(澆頭的多少)之間有所區別。
長沙米粉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灑脫。
敞口鍋,滾水下粉,翻騰幾下即成。一勺紅亮的肉湯,透著雞湯的鮮甜,也帶著骨湯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煉出個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絲,沒有肉絲還叫什麼肉絲粉呢?
如今,米粉碼子的豐富程度,可以說是對選擇恐懼症患者最大的惡意,倒不如就來一碗簡單直白的肉絲粉。匆忙的清晨,只有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趕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專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了。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里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闆倒是全無門第之見,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時候,他們反倒會大度地說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應該是「凌厲」。招招都是殺招,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牛肉軟爛中帶著嚼勁,香料沒有掩蓋肉香,反而使得肉隱隱帶著一絲回甘。勁道的米粉,把湯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裹挾上來的蔥花,為本就豐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個層次。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在此期間,筷子是絕對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見底,方才回過神來,身邊的食客早已換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燉碼為王
一提起湘西,總覺得那地方悠遠神秘。湘西多民族雜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豐富。光是米粉的澆頭,就比長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湘西人號稱「辣椒當鹽,酸菜當飯」。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里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卜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壓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盤醴陵炒粉,重點就在一個「快」字。與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乾粉。炒粉的時候,幼細的米粉必須要提前泡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打頭陣的是一顆雞蛋。旺火冷油,雞蛋在鍋里抖動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雞蛋炒散後放入豆芽菜,緊接著鍋內又是一陣喧鬧。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鹽、醬油調味,顛勺爆炒,起鍋前撒上一把蔥花,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備。
5.郴州魚粉丨一碗讓人辣到昏迷的魚粉
在郴州魚粉屆坐第一把交椅的,該是棲鳳渡魚粉無疑。據說,三國時的鳳雛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來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魚粉。
本來因為劉備輕視自己而悶悶不樂的龐統,吃完魚粉,一掃頹氣。又是一個名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真假,棲鳳渡魚粉倒是真能掃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魚粉,紅彤彤的湯已經讓人看得直冒汗。現殺的鰱魚燉湯,加上用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來上兩勺茶油,就是魚粉的湯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望而卻步,而郴州人卻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魚粉強行打開周身的毛孔,讓人倒吸涼氣的同時,卻大呼過癮。這種爽快感,能抵擋住所有的不順心。
6.衡陽魚粉丨魚之鮮,粉之彈
如果說郴州人痴迷用魚湯來襯托火紅的辣油,那麼衡陽人就是執著於湯頭的鮮美了。
衡陽魚粉的湯,要用敲開的豬筒子骨熬一整夜,有這骨湯做底,湯頭才不會單薄。魚塊在燉湯前一定要經過油煎,既是為了定型,也是為了讓湯能夠更白。
衡陽人吃魚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過,他們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時,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魚粉講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等到吃完魚肉,濃縮了豬骨和魚肉的精華的湯汁,帶著滿滿的膠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鹵粉丨鹵香四溢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最愛的還是拌著吃的鹵粉。
鹵粉,顧名思義,要有鹵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沒有其他味道的。所以,鹵粉味道的好壞,全在鹵水上。燉著豬骨或牛肉的湯鍋里,翻騰著各式香料和中草葯紮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兩個小時,才算是合格的鹵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鹵水,配著原湯鹵出來的牛肉或雞蛋,滿嘴馥郁的香味,也難怪永州人對此欲罷不能。
8.邵陽米粉丨湖南人的「烏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邵陽米粉,八成會說,「這不是烏冬面嗎?!」
據說,因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⑦ 中國哪裡的米粉好吃它們各具有什麼樣的特色

米粉,是一款用大米做為原料而製作的一款特色小吃,主要流行於中國的南方城市,比如湖南、廣西等多個城市的米粉都很有名,而且都有結合了當地的風味。米粉的製作工藝看似簡單,卻經過了一系列的製作過程,首先要選用優質的大米做為原料並進行清洗、浸泡,再將其磨成米漿……後面還有多個步驟,最後做出來的米粉具有彈性而且質地柔韌,用沸水煮燙或是干炒都很適合。

米粉的類別不少,在不同的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風味的製作方式。在米粉方面也有著不同的品種比如廣西南寧的濕米粉、湖南邵陽的干米粉;即使是同個省粉,在米粉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湖南邵陽、婁底等地區用的是圓粉,而湖南長沙、常德等地則是用扁粉。

廣西米粉

廣西米粉也很有名氣,其中最有知名度的則是桂林米粉、南寧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螄粉,特別是南寧的米粉最為豐富,除了老友粉以外,還有八珍粉、干撈粉……廣西各個城市也有著不同風味的米粉,如玉林的牛巴粉。

⑧ 在「一地一粉」的湖南,哪裡的米粉才最好吃

米粉的江湖裡面,永遠有弗蘭人的一席之地。
湖南人好像有無數種方法,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吃過的第一碗湖南米粉是什麼味道,早就記不清了只記得我擦了擦額頭的汗,紅著臉,對著那碗米粉,默默說了一句:「餘生,請多指教」。
忍住口水,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湖南米粉到底有多誘人。
01 弗蘭人嗦粉簡史
湖南是無可爭議的魚米之鄉,物產豐饒,好吃的東西也就特別多。「湖南人怕不辣」,但辣不是湖南人唯一的追求,只不過辣味恰好契合了湖南人潑辣直爽的性格。
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絕對會是答案之一。
我不只一次遇到過湖南朋友跟我說,「想回家嗦一碗粉」。好像他們對於家鄉的全部思念,都在一碗米粉裡面。在我為其他湖南美食打抱不平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真是沒有一個詞,比「嗦」更適合形容吃米粉的動作。
米粉好就好在順滑。嘬住米粉的一頭,輕輕吸氣,筷子順手一遞,「嗦」的一聲,米粉自己就會鑽進嘴裡。這已經是米粉控的必備技能,也是湖南清晨最悅耳的背景音。米粉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產物。不管是移居南方的北方人,還是南征的軍隊。米粉的創造者把南方常見的大米,做成北方面條的形狀,那一刻,鄉情就凝結在這一碗米粉里。
一碗米粉分扁圓。扁粉以長沙為代表,圓粉是常德的最有名。湯粉、炒粉、拌粉,不同做法又帶來不同滋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米粉的世界太大了,對於一碗米粉的出色與否,每個湖南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
02 湖南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湖南米粉的豐富程度,不是一兩篇文章能夠說清楚的。讓人眼花繚亂的味道和做法,也是米粉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長沙米粉丨質朴清澈的肉絲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台上,任人自取。
對人來說,只要米粉味道對了,環境什麼的都無所謂。蒼蠅館子裡面,不論男女老少,都埋頭專注於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泰然。這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許只有在輕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輕蓋、重蓋(澆頭的多少)之間有所區別。
長沙米粉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灑脫。
敞口鍋,滾水下粉,翻騰幾下即成。一勺紅亮的肉湯,透著雞湯的鮮甜,也帶著骨湯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煉出個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絲,沒有肉絲還叫什麼肉絲粉呢?
如今,米粉碼子的豐富程度,可以說是對選擇恐懼症患者最大的惡意,倒不如就來一碗簡單直白的肉絲粉。匆忙的清晨,只有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趕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專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了。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里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闆倒是全無門第之見,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時候,他們反倒會大度地說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應該是「凌厲」。招招都是殺招,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牛肉軟爛中帶著嚼勁,香料沒有掩蓋肉香,反而使得肉隱隱帶著一絲回甘。勁道的米粉,把湯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裹挾上來的蔥花,為本就豐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個層次。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在此期間,筷子是絕對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見底,方才回過神來,身邊的食客早已換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燉碼為王
一提起湘西,總覺得那地方悠遠神秘。湘西多民族雜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豐富。光是米粉的澆頭,就比長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湘西人號稱「辣椒當鹽,酸菜當飯」。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里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卜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壓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盤醴陵炒粉,重點就在一個「快」字。與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乾粉。炒粉的時候,幼細的米粉必須要提前泡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打頭陣的是一顆雞蛋。旺火冷油,雞蛋在鍋里抖動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雞蛋炒散後放入豆芽菜,緊接著鍋內又是一陣喧鬧。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鹽、醬油調味,顛勺爆炒,起鍋前撒上一把蔥花,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備。
(5)郴州魚粉丨一碗讓人辣到昏迷的魚粉
在郴州魚粉屆坐第一把交椅的,該是棲鳳渡魚粉無疑。據說,三國時的鳳雛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來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魚粉。
本來因為劉備輕視自己而悶悶不樂的龐統,吃完魚粉,一掃頹氣。又是一個名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真假,棲鳳渡魚粉倒是真能掃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魚粉,紅彤彤的湯已經讓人看得直冒汗。現殺的鰱魚燉湯,加上用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來上兩勺茶油,就是魚粉的湯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望而卻步,而郴州人卻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魚粉強行打開周身的毛孔,讓人倒吸涼氣的同時,卻大呼過癮。這種爽快感,能抵擋住所有的不順心。
(6)衡陽魚粉丨魚之鮮,粉之彈
如果說郴州人痴迷用魚湯來襯托火紅的辣油,那麼衡陽人就是執著於湯頭的鮮美了。
衡陽魚粉的湯,要用敲開的豬筒子骨熬一整夜,有這骨湯做底,湯頭才不會單薄。魚塊在燉湯前一定要經過油煎,既是為了定型,也是為了讓湯能夠更白。
衡陽人吃魚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過,他們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時,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魚粉講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等到吃完魚肉,濃縮了豬骨和魚肉的精華的湯汁,帶著滿滿的膠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鹵粉丨鹵香四溢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最愛的還是拌著吃的鹵粉。
鹵粉,顧名思義,要有鹵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沒有其他味道的。所以,鹵粉味道的好壞,全在鹵水上。燉著豬骨或牛肉的湯鍋里,翻騰著各式香料和中草葯紮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兩個小時,才算是合格的鹵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鹵水,配著原湯鹵出來的牛肉或雞蛋,滿嘴馥郁的香味,也難怪永州人對此欲罷不能。
(8)邵陽米粉丨湖南人的「烏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邵陽米粉,八成會說,「這不是烏冬面嗎?!」
據說,因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⑨ 全國哪裡的粉最好吃

1、重慶酸辣粉

這道米粉也是全國出名的,也是雲南地區特有的食品,據說是有百年的歷史了,從五十多年前傳到了現在的昆明。可能大家只是吃過,但是沒有注意到裡面具體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其實這道菜的湯是有一層滾油的,還有就是裡面有生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等等,在就是裡面的主食米線了,吃起來也是非常的美味。

5、湖南牛肉粉

這種粉相信大家有很多人也沒有聽說過,其實這道菜在湖南是非常出名的早餐之一,裡面一般是有寬粉和圓粉的。這道菜吃起來方便,易於存放,而且非常的鮮美,現在全國各地的這種湖南米粉的小店也是非常多了。

6、廣東炒河粉

這道粉貌似看起來是屬於廣東當地的食品,在廣東待過的人應該知道廣東的食品是以清淡為主,但是當地會有很多的外來的小吃。那麼廣東炒河粉看著是比較的平常,但是炒出這道菜並不容易,炒的時候必須火力要猛,手勢也不能太快,不然粉會容易碎掉,同時油量也要控制的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