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粥要怎麼煮才好吃
導語:粥是很養胃的東西,也是很多人喜歡喝的。而且粥的做法很多,不同的材料都可以做出美味的粥來,那麼,怎樣煮粥才好吃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下怎樣煮粥才好吃呢?
怎樣煮粥才好吃
1、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
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裡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鍾。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鍾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鍾,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5、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鍾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冬季喝粥養生三個講究
冬季腸胃不好 喝熬爛的粥
平時煮粥,大家都喜歡把粥熬得糊糊的,覺得這樣的粥最有營養,容易讓脾胃虛弱的人吸收。因為粥里含有的維生素B族等營養物質都是水溶性營養物質,將粥熬得稀爛以後,給消化不良、脾胃不好或者手術後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病人吃,有利於粥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想要提升粥的營養價值,可以根據食粥對象的不同,搭配不同的食物,提升粥的營養價值。
糖尿病人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早上喝一碗粥去上班或者上學,前兩個小時總能夠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但是到了十點左右,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這並不是因為粥沒有營養,而是粥有促進消化易於吸收的特點,因此人體血糖會上升得很快,在早上的前兩個小時就能夠表現得能量充足。但正因為營養易於被吸收,血糖升得快,降得也快,兩個小時以後,人就會開始感到餓了。鑒於粥對血糖升降有較大影響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粥,以避免血糖上升無法控制的情況出現。
兒童
兒童正處於成長期,如何喝粥才能讓兒童攝入更多的營養,讓營養更均衡呢?這需要遵循一個配餐原則,即:搭配食物的原則,生物學種屬越遠越好(如動物配植物比單純植物配植物好),食物種類搭配越多越好,同時食用的次數越多越好。粥是個「潤滑油」,和什麼東西都可以良好進行搭配,只要遵循營養全面平衡的原則,就可以熬出美味營養的粥。
大米粥煮多久
大米粥要煮多久這個問題是因人因烹飪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從個人喜歡大米粥的柔軟程度來說,如果是喜歡吃那些粥水分明,米粒形狀完整的大米粥,那麼煮10到20分鍾就可以了。如果喜歡粥水混為一體,非常濃稠完全看不到米粒形狀的`大米粥,那麼需要1個小時左右。但是如果想粥又濃稠又省點時間,大家在煮粥的時候可以加點鹼進去,這樣的煮粥很快就爛。大家還可以事前先把大米放入冰箱凍一下,凍過的米因為會出現很多小裂痕,所以很好煮,這樣的米煮粥也很快就爛開,這樣可以節省了煮粥的時間。
煮大米粥的時間還和你選擇的烹飪工具有關,如果食用電飯煲來煲粥,那麼需要的時間久會比用煤氣爐、電磁爐、高壓鍋慢,用高壓鍋煮粥最快。一般用電飯煲煮大米粥需要至少30至40分鍾,高壓鍋煮5分鍾那粥已經爛了。可是煮粥的快慢還和你的分量有關的,所以大家在煮粥時,要結合自己使用的烹飪方式、自己喜歡的濃稠程度、煮的分量來判斷煮粥所需要的時間。
『貳』 粥怎麼煮才好喝
砂鍋粥,做法略有不同。米放入沙鍋加水煮開,煮到米稍微有點開花的時候,放入配料、調味料,以前最常吃的是沙蝦、田雞、鱔魚等,正宗的潮州做法,還會放一些剁碎的潮州蘿卜干、切塊的香芋。再煮二十到三十分鍾,出鍋前放一小碗芫荽末,大勺一攪,就可以分裝入碗品嘗了。
生滾粥,是先煮好白粥,然後支一口小沙鍋,舀入白粥,煮開,然後把配料和佐料放入,一般會放一些易熟,不用煮太久的配料,或是一些已熟的半成品。
尤其想念粥家莊的荔灣艇仔粥,加了切絲的蛋皮、燒鴨和香脆的花生米
材料:大米(一量杯半),大閘蟹(最好用母的,kiki用的是一公一母)。
配料:姜絲、橄欖油(普通色拉油一樣)、清料酒、鹽、高湯精或者味精少許。
1、 先把米洗好,放在砂鍋裡面,用熱水煮,水要放足,最好中途不要加水。粥店裡一般要把米泡上幾個小時,這樣煮起來容易熟。煮開以後,小火煮半個小時左右。
2、 把姜絲、拆碎的蟹放進鍋裡面,如果不怕麻煩可以把蟹肉挑出來放進去,這樣吃起來就方便咯,kiki顯然是怕麻煩的……不過kiki把蟹鉗裡面的肉仔細挑出來咯。
3、 放一勺橄欖油。
4、 放少許清料酒,kiki覺得這樣可以去掉點兒蟹的腥味,不知道粥莊裡面放不放。
5、 小火再煮半個小時,放小勺鹽,放鹽的時候要小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粥特別吸收鹽味,一鍋粥放一小勺就感覺蠻有鹹味了。如果覺得有必要加點兒高湯精或者味精。好咯,可以開動了^_^。
我們這是花蟹粥,區別在於:先放些生油,再把生蟹丟下去,這樣就去腥了,實在怕腥的話再擱些姜絲好了。
其實腥不腥純屬個人感覺,有人腌豬肉都必放酒的。
【潮州白粥】
與廣州白粥截然不同的是,全程用大火煲粥,煲成粥水稠、米粒硬的粥,貌似「冷飯粥」,其實都系新鮮煮起新鮮吃的。煮法簡單,但必定要配著潮州鹹菜、菜譜來吃,在潮州當地,還有更多小吃相伴而上。
主材料:五斤水一斤大米。
做法:水滾後再下米,一直用大火煲煮。
配菜材料:蘿卜(製成菜脯)、大芥菜(製成鹹菜)。
做法:
1、先把蘿卜、大芥菜洗干凈,用熱水稍微煮過(即俗稱的「飛水」)。
2、以100∶7的比例來調配蘿卜、大芥菜與鹽分的分量,腌制2-3天。
3、在通風的地方曬干。
要點:只能選在天氣乾燥、陽光燦爛的日子來製作,最好是初冬。不過也可以在潮州買個一大罐回來備用。菜脯和鹹菜的分別是,鹹菜會連水分腌制,鹹味清淡但入味;菜脯要去除水分來腌制,吃起來乾爽咸鮮。
點評:這是典型的「妹仔大過主人婆」的粥,做配菜花的時間比煮粥的時間長,但是沒有了配菜,白粥就會黯然失色。
【潮州鹹粥】
潮州鹹粥又細分為兩種:潮州泡粥和潮州砂鍋粥。因為潮州地區是沿海一帶的地方,所以海鮮豐富,連煮粥的時候都以海鮮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獨特配料,風格獨樹一幟,在各地都頗受歡迎。
泡粥是用白飯來煮泡的粥,例如蚝仔肉碎粥、鮑魚肉碎粥、什會泡粥等,通常用料在兩種以上。
潮州砂鍋粥在廣州盛行一時,現在仍然有不少砂鍋粥專門店。粥如其名,用砂鍋、生米明火煲粥,粥七成熟的時,放原料在加配料煮成。經典的粥品有砂鍋生魚粥、砂鍋海蝦粥、砂鍋膏蟹粥等。
在這里,師傅分別介紹頗有代表性的兩款鹹粥,以及獨特配料的配方。
蚝仔肉碎粥
主材料:新鮮蚝仔、豬肉碎、大米。
做法:先煮飯,飯熟以後用上湯泡成粥,連蚝仔、肉碎明火煲煮20分鍾左右即可。
要點:先下肉碎,再下蚝仔,見到蚝仔鼓起來,就要即可收火。泡粥不可久放,食肆里都是即點即做的。放久了,蚝仔泡得過熟,米也會吸水變軟,沖淡了鮮味。
砂鍋海蝦粥
主材料:新鮮海蝦、獨特配料、大米。
配料:姜絲、芹菜粒、冬菇絲、炸蒜茸、炸方魚、炸蔥油、魚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先製作配料,然後用砂鍋明火煲出一鍋白粥,待粥有膠質的時候,即已經七成熟的時候,放入海蝦以及獨特配料,再煲煮5-6分鍾即可。
要點:主要是能配齊配料。配料中炸蒜茸、炸蔥油、炸方魚都要在煮粥前自行製作,蒜頭、蔥、方魚(也叫「大地魚」)切粒油炸,蔥油要把炸鍋的蔥和油都保留起來。在家最難找到的是魚露,這是潮州地區的特產,要用新鮮的魚濾出魚油、煮制,要在家庭製作有困難。師傅建議用一般的食鹽代替。
【師傅教路】
看過師傅教的煮法,大家也許有點納悶:怎麼都沒有標出分量來?這是記者在采訪以後才發現潮州粥還有一個優點:分量搭配比較隨意,用於懶人家裡宴客也不錯,不用計算來客人數,來多少人,下多少料。
師傅最後再給我們提了個醒,煲粥的時候留意三個細節:
一、雖然省時間,但煲潮州粥一點也不省人力。無論白粥鹹粥,都要全程用明火煲煮,所以掌廚的人一定要一直用勺子邊煮邊攪,陪著這鍋粥慢慢「成熟」。
二、選米很重要,一般要選出產自春季或者6月份上旬的新米,膠質比較重的「肥仔米」是上佳選擇。
三、上文提到,潮州鹹粥幾乎都下海鮮,但其實無論下什麼海鮮,肉碎也是鹹粥的必備材料。因為肉碎能給海鮮提味。
在油炸花生、蘿卜干、普寧豆醬、碎芹菜、香菜、酸白菜的簇擁下,砂鍋粥眾星捧月般端了上來,用一個大肚的砂鍋裝著,遠遠就聞到異香撲鼻。裡面的寶貝可真不少,我一個一個地把膏蟹、肉蟹、龍蝦、鮑魚、田雞、黃鱔、鮮墨魚、鮮魷魚、白鱔、沙白、花蝦、沙蝦等搭救上來,放進碗里。粥比廣州的粥略稀,米粒也是一粒粒的,米香直竄,請教師傅原來是潮汕的粥和廣州的做法不同:米是在特製的上湯滾開後才放,也可以放一些耐煮的海鮮如蟹類,待再次滾開後放其它海鮮如蝦類,這樣米粒就不會爛掉,然後蓋上蓋子三五分鍾後不怕燙的就可以吃了,口感十分鮮甜
『叄』 特別適合熬粥的小黃米,要怎麼煮粥才好吃
小米洗干凈,在水裡浸泡十分鍾,大火煮開,攪拌五分鍾,再用小火慢燉,小米粥這個東西小火慢燉才好吃,小米粥和水的比例要適中,不能水太多,不然也不香。
『肆』 粥要怎麼煮才好吃
1。煮前要將米用冷水浸泡分鍾,好讓米膨脹,這樣既可以省時間,熬出的粥香酥,口感好。但記得攪動時順著一個方向。
2.要開水下鍋,一般都是冷水下鍋,但冷水下鍋,容易糊底,開水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更省時間。
3.首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30分左右,哈哈粥的香味兒就此而出,可別小看大小火的轉變。
4.攪拌的技巧:開水下鍋時攪拌幾下,然後蓋上鍋蓋小火熬20分鍾,開始不停攪動,一直到10分鍾左右出現粘稠狀出鍋。
5。粥改小火10分鍾時加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粥色澤光亮,入口特別鮮滑。
其實粥店煮粥是底和料分煮的。粥底是粥底,料是料。這樣熬出來的東西還不串味兒,特別是輔料為肉類,海鮮時更應該粥底和輔料分開。
『伍』 高原很難煮熟米飯,那怎麼煮才能把飯煮熟
在高海拔的西藏3500米左右,水的沸點大概是88℃左右。那麼88℃度的水能不能煮熟米飯,牛肉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要多加點水,燒更長時間。做熟飯和肉其實最低溫只要60℃左右,只要時間夠長。
如果不能燒熟,那麼古代沒用高壓鍋的西藏人難道都吃生肉生米飯嗎?回答燒不熟的腦補一下吧!
現在有一種低溫烹調,就是用60℃度左右溫度燒肉等食物的,這種辦法燒出的肉,很嫩不老,市場上也有這種低溫電熱鍋買的。
西藏做菜為了加快速度,可以燒烤或者油炸,這樣溫度自然可以提高到100℃度,或以上。
『陸』 全國各地臘八粥的做法
導語:臘八月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的風俗。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全國各地臘八粥的做法,歡迎大家參考!
【四川臘八粥的做法】: 四川地大人多,臘八粥做法五花八門,甜咸麻辣,而農村人吃鹹味的比較多,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卜、胡蘿卜熬成的。異鄉人來此品嘗,雖入鄉隨俗,但很難習慣,現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稱風味各異。臘八與粥可謂密切相關,而粥喝在臘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樣,喝出了水平。
【天津臘八粥的做法】:天津人煮臘八粥,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芸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浙江臘八粥的做法】: 浙江人煮臘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實、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長命百歲。據說,這種煮粥方法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其中內含若干傳說。
【山西臘八粥的做法】:山西的臘八粥,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江蘇臘八粥的做法】:江蘇地區 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煮法一樣。只是鹹粥是加青菜和咸排。蘇州人煮臘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雲:「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陝北高原臘八粥的做法】: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面條,全家人團聚共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民間相傳,臘八這天忌吃菜,說吃了菜,莊稼地里雜草多。陝南人臘八要吃雜合粥,分「五味」和「八味」兩種。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後者用上述五種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蘿卜,另外還要加調味品。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河南臘八粥的做法】:河南人 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穀豐登。
【甘肅臘八粥的做法】: 甘肅人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在蘭州、白銀城市地區,臘八粥煮得很講究,用大米、豆、紅棗、白果、蓮子、葡萄乾、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紅絲、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後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再分給親鄰,最後一家人享用。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寧夏臘八粥的做法】:寧夏人做臘八飯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山東臘八粥的做法】:在山東「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給孔府里當差們喝的。
【青海臘八粥的做法】:青海的西寧人,雖是漢族人居多,可是臘八不吃粥,而是吃麥仁飯。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肉、麥交融成乳糜狀,清晨揭鍋,異香撲鼻,食之可口。
『柒』 青海的臘八粥的做法
舀起碗底的麥仁,需要慢慢來品,也就是一粒一粒的吃。煮好的麥仁粥,麥粒看上去像煮熟的苡米,潔白凈亮,圓圓的脹大著。咬到牙齒上,外表比較嫩,裡面挺韌,有著特別的質感和韌力,咬斷後聽到輕輕的脆響。咬開的麥子,舌尖感覺到麥仁的甜味和麥仁的天然之香,也感覺到高原自然的美味。如今,青海麥仁粥已經成為青海地方小吃,在夜市烤羊肉攤位上不分季節常見,是赴青海旅遊的人們不可錯過的美食。
『捌』 大米粥怎麼煮好吃
一、各種大米粥的做法大全
1、山葯枸杞養生粥(山葯營養很多:A、健脾益胃、助消化;B、滋腎益精;C、益肺止咳;D、降低血糖;E、延年益壽;F、抗肝昏迷。山葯枸杞粥可以增進生理活性,迅速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低脂、高養分,幫助新陳代謝而達到美容目的。並有降低血糖及膽固醇、抗腫瘤的功效。女性更年期間宜多食用。)
原料:
山葯600克、米1/2杯、枸杞、糖桂花(冰糖)、小蔥。
做法:
(1)、大米加水提前泡半小時,山葯洗凈,去皮切塊;
(2)、將泡好的米放入鍋中,加入5杯水煮開,改小火煮成粥,加入枸杞、山葯塊一起熬煮。稍攪拌,小火熬煮30分鍾即可。
2、五行益壽養生粥
原料:
去核紅棗20枚、去芯蓮子20粒、葡萄乾30粒、黃豆30粒,黑米適量。
做法:把所有原料洗凈後,泡一夜後,煮粥,味微甜。
3、五穀養生粥
原料:
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粳米100克。
做法:
(1)、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洗干凈後泡水兩個小時。桂圓去殼。紅棗、粳米洗凈待用;
(2)、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壓鍋,加上1500ML的水,蓋蓋壓閥,大火噴氣後,關火。等到氣全部泄光後,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三次後即可;
(3)、喜食甜的,食用時可以加糖,但是最好是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最佳。
4、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5、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凈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6、芡實粥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7、山葯栗子粥
山葯15—30克,栗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殼後,與山葯、大棗、粳米同煮成粥。山葯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於脾腎氣虛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則容易食滯,造成消化不良。
8、生薑大棗粥
鮮生薑或乾薑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2—4枚。將生薑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它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9、胡蘿卜粥
新鮮胡蘿卜50克,粳米200克。胡蘿卜切成小片,與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
10、雞肉皮蛋粥
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味品。它有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氣血虧損的人。
牛肉板栗養生粥
1、糯米,黃米,燕麥與牛肉,板栗,紅棗,香菇,胡蘿卜。
2、將牛肉,板栗,香菇,胡蘿卜分別切丁。
3、將牛肉丁放入鍋中燒開,煮出血水,撇去浮沫。
4、將圖2中切丁的材料倒入牛肉鍋中,上蓋煮15分鍾。
5、待高壓鍋冷卻後,開蓋,將糯米,黃米,燕麥倒入鍋內,上蓋繼續煮至高壓鍋上汽5分鍾即可關火。
6、加鹽雞精調好鹹淡即可。
『玖』 粥要怎麼煮才好吃
1。煮前要將米用冷水浸泡分鍾,好讓米膨脹,這樣既可以省時間,熬出的粥香酥,口感好。但記得攪動時順著一個方向。
2.要開水下鍋,一般都是冷水下鍋,但冷水下鍋,容易糊底,開水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更省時間。
3.首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30分左右,哈哈粥的香味兒就此而出,可別小看大小火的轉變。
4.攪拌的技巧:開水下鍋時攪拌幾下,然後蓋上鍋蓋小火熬20分鍾,開始不停攪動,一直到10分鍾左右出現粘稠狀出鍋。
5。粥改小火10分鍾時加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粥色澤光亮,入口特別鮮滑。
其實粥店煮粥是底和料分煮的。粥底是粥底,料是料。這樣熬出來的東西還不串味兒,特別是輔料為肉類,海鮮時更應該粥底和輔料分開。
『拾』 高海拔地區如何煮小米粥
用壓力鍋,但是時間也要比平原要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