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蒸草魚一般是哪裡的草魚最好吃起源地在什麼地方
廣東管草魚叫wan魚,有一種脆肉wan 的草魚清蒸很好吃
㈡ 鯉魚 草魚 青魚 鱸魚 鯽魚的什麼部位最好吃
鯉魚 魚鱗好吃滑嫩爽口 草魚 魚頭好吃,做魚頭豆腐湯很不錯 青魚魚皮好吃 鱸魚魚身好吃,肉嫩清香無腥味 鯽魚 全身都好吃,適合清蒸
㈢ 淡水魚哪一種最好吃你會如何選擇用來做清蒸魚呢
魚肉是非常有營養的,而且吃起來口感比較細膩,裡面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在淡水魚中草魚是比較好吃的一種魚用來清蒸或者是爆炒味道都是比較好的。可以發現在春天以及夏天的時候用魚進行紅燒或者是清蒸方式非常好,而且營養也能得到保留。
在腌制草魚的過程中將提前准備好的薑片直接塞到魚的三類會更好的去除腥味。處理好之後就可以直接上鍋蒸新鮮的,魚,魚身上的水分不是特別的多,但是肉質比較緊實,所以在蒸魚的過程中選擇濕蒸方法更好一些。蒸魚的火候一定要控制好,一定要用大火蒸,味道會更加鮮美之後加入適量的雞油或者是花生油,菜的味道會變得更好。
㈣ 草魚怎麼做最好吃
砂鍋草魚最好吃。
砂鍋草魚做出來的草魚非常美味,味道香辣可口,而且魚肉特別鮮嫩,特別入味,非常下飯。砂鍋草魚裡面搭配了豆腐,豆腐充分吸收了湯汁的鮮香,入口鮮嫩又好吃。
食材:草魚,生薑,小蔥,食用鹽,胡椒粉,生抽,蚝油,辣椒醬,茄子,洋蔥,豆腐,香菇,食用油,八角,啤酒。
烹飪步驟:
1、一條草魚,生薑,小蔥,適量的食鹽,胡椒粉,生抽,蚝油,兩勺辣椒醬,一根茄子,一個洋蔥,一塊豆腐,香菇,3八角,一瓶啤酒。
㈤ 草魚最好吃的部位
頭鮮尾鮮
㈥ 鯉魚 草魚 青魚 鱸魚 鯽魚的什麼部位最好吃
鯉魚 魚鱗好吃滑嫩爽口
草魚 魚頭好吃,做魚頭豆腐湯很不錯
青魚魚皮好吃 鱸魚魚身好吃,肉嫩清香無腥味
鯽魚 全身都好吃,適合清蒸
㈦ 草魚怎麼吃最好吃
第一步:將購買回來的草魚清洗干凈,一定要注意把魚肚中的黑膜清洗掉,再切下魚尾,然後將草魚的魚頭切下,將魚頭用刀對半切開,可以選擇不將兩瓣魚頭斷開,使其還連在一起即可。之後我們需要把草魚魚頭上面共兩塊牙齒用手摳去,因為這是草魚魚頭腥味的主要來源,一定要處理干凈。
第二步:我們將草魚魚身用手按住,將魚身用刀片一下,在家自己進行操作的時候要小心,千萬不要傷到自己的手了,另外半片也一樣處理即可,操作的時候要注意刀需要貼著魚骨往前滑動。將片下來的魚骨剁成大塊,之後我們再將魚排骨用刀剃下來,然後再剁成大塊即可,剃魚排骨時,需要用刀貼著魚的骨頭慢慢片,這樣可以保證魚肉多片些下來。
第三步: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片魚片了,因為今天使用的是草魚來烹飪的,所以我們在用刀片魚片的時候要比平常片的稍厚一些,大約在三毫米的厚度即可。但如果有朋友選擇黑魚進行烹飪的話,那麼就需要片的稍薄些了。我們自己在家片魚片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慢點操作,以免傷到手。
第四步:將剁好的魚骨放入盆中,盆中撒上少許的鹽,然後倒入沒過魚骨的清水,用手充分將其抓干凈後,洗掉魚骨上面的血水。將血水倒掉後,往魚骨上撒上少許鹽和一點點味精,在倒入適量啤酒,用手抓一下,使其混合均勻,將其靜置十分鍾以便腌制入味。
第五步:把片好的魚片放入碗中,往碗中倒入清水,用手反復抓洗一下魚片,以便洗去魚片上的黏液和其中的血水。抓洗干凈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魚片用手撈出,擠干水分,一定要注意把魚片中的水分擠干,不然等會在給魚片上漿的時候會導致容易脫漿。然後往魚片上撒上少許雞精,再倒入一點點啤酒,之後繼續用手把魚片和調料混合均勻,我們不需要往魚片中加入胡椒粉,有些喜歡吃辣的朋友可能會想在腌制的時候放入胡椒粉使其有一點辣味,但胡椒粉會使魚片發黑,所以為了保證魚片美觀最好不要往生魚片中加入胡椒粉。
第六步:然後我們再往碗中倒入清水,用手將其抓拌一下,再打入個雞蛋,蛋清不需要太多,我們再用手將其抓拌一下,使其拌均勻。接著我們往碗中倒加入用水稀釋過的紅薯澱粉,再用手繼續抓拌均勻,然後加入少許生粉並抓拌均勻即可。如果有朋友在家裡做的魚片容易脫漿,那就說明水多芡少了,最後我們加入少許的清油,防止魚片被風吹乾。
第七步:待魚骨腌制好後,我們就往魚骨中加入少許鹽和一點雞精增添底味,再倒入一點點啤酒,用手將其抓拌均勻。抓拌均勻後加入少許雞蛋清繼續抓拌一下,然後加入紅薯澱粉抓拌均勻,最後加一點生粉抓拌均勻即可。
第八步:准備一些干辣椒切段,把大蒜切成蒜末,再准備一些青花椒。鍋中倒入足量的清水,然後下入薑片和蔥段,倒入些啤酒去除腥味,接下來我們再往鍋中加少許的鹽,以防等會魚骨和魚肉下鍋之後因為進水而失去鹽分。然後把鍋中的清水用大火燒開之後轉為中小火慢燉,將魚骨下入鍋中,待魚骨上魚肉焯熟後就可以用勺子攪拌一下,並轉為大火煮制兩分鍾。煮好後把蔥姜撈出丟棄,待差不多可以後,我們就用漏勺將其撈出至盤中,這樣烹飪出來的魚骨非常鮮嫩,而且不會脫漿。
第九步:我們把魚骨撈出來後就把魚片依次下入鍋中,千萬不要一下子全部放進去,防止其煮在一起了,我們下魚骨的時候要保證鍋中的水是沸而不騰的狀態。然後我們來開大火來將魚片定型,待其定型後,用勺子來推動一下讓魚肉受熱均勻。這樣碼出來的魚肉一點也不鬆散,而且也不脫漿,大概煮一分鍾即可用漏勺將魚片撈出控干水分放入盤中。
第十步:把備好的青花椒,干辣椒和蒜末撒在魚上,再淋上一點蒸魚豉油,把鍋充分燒熱後加入一勺油,待油溫燒至七成後將熱油淋在魚上,以激發出青花椒,辣椒和蒜末的香味。這樣烹飪出來的花椒魚,清淡不油膩,還帶有魚肉本身的香味。
㈧ 草魚那部位好吃
草魚最好吃的,當然是魚尾啊,肉質緊嫩,味道鮮美。唯一的缺點就是刺比較多。
㈨ 草魚我們很多人都吃過,但是你們知道草魚喜歡吃什麼嗎
草魚,脊椎動物亞門,鯉形目,別名又叫烏青、草苞、草根,一般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內陸湖裡面,也是一些漁民賴以生存的活計。
要想草魚肉質緊實,鮮美的話,一般都離不開他飼養的東西,一般可以給草魚喂養一些青草,因為只有喂養這些原生態的東西,草魚才能長得更大,更好。如果你給草魚喂養一些飼料的話,雖然它能長得很大,但是對於它的味道來說,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也可能就賣不出好的價錢了。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你也可以給草魚一周投放一次飼養,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些維生素類的東西,從而增加魚的抵抗力,讓它長得更大。而且,你不止從喂養方面著手,你還可以提高池塘的含氧量,讓魚吸收到更多的氧氣,也是有助於它的生長的。
㈩ 哪裡的草魚最好
釣草魚的招法與釣其他種類的魚差不多,只是要針對其生活習性,及時調整釣具、餌料並採取其他應變措施。 草魚以食草為主而得名,俗稱草棍。是北方地區主要垂釣品種之一。由於它僅能在大江大河的泅渦草叢中產卵,故靜水中的草魚都是人工放養的。草魚的食量大,生長發育快,星羅棋布的魚塘、湖泊、水庫都是草魚出沒的地方。幼魚期,常在岸邊淺水區有水草生長的地方覓食;體重大於500克時,在水域的上、中、下三層均能釣取。深秋和早春中、下層多,而夏秋季則中、上層多。草魚性溫順,食性雜,除了吃嫩草外。活蝦、活蚯蚓及各種香味的麵食、糟食它都吃。要根據這些特性選用施釣技藝。
(-)選好釣位
雨後漲水時,通往水庫、湖泊、江河的溝漢,應是首選釣位。其次是水草叢生的明水區或蘆葦、浮萍附近的明水區。在這些地方釣草魚,往往比預想的效果還要好。
(二)打窩的方法
1.禾苗法 從農田裡撿些穀物、蔬菜等廢棄的間苗,選一根順直的掃帚竹或樹條(長約5O~6O厘米)作骨架,將禾苗綁扎在架上,呈上細下粗狀,在粗端再捆一塊適重的臭磚誘餌即成,持其細頭投入釣域。若水深在60厘米以上時,必須用繩在細頭一端掛一小塊硬質泡沫塑料,使其剛好露出水面,藉此標定窩位,以利投竿。
2.稗草法在沒有采苗的情況下,可就地撿取稗草、狗尾巴草等無異味的陸地嫩草。製法與禾苗法相似,不同的是,這些草稈較長,不須用竹、樹條作骨架,可直接捆成草把,底部帶塊適重的石頭就行。為了增強誘魚力,可在草把中夾點蘇子葉或有香味的誘餌
(三)釣餌與釣具
草魚對不同質的餌料有明顯選優棄劣的特點。大青蟲、青螞炸、摻有草每醬為添加劑的基礎餌,是釣草魚的首選釣餌。嫩草、菜葉(芹菜葉除外)、瓜果葉、蘆葦嫩心等,均須曬蔫用線綁在鉤上,否則甩鉤易脫落。此類餌適宜夏秋浮釣。在早春和深秋,應用底釣配炸彈式鉤裝糧食或半糟食,再加掛串鉤,用青蟲、河蝦等葷活餌裝鉤。具體釣法有以下幾種:
1.手竿釣法 用采苗、稗草打窩,手竿近岸垂釣。魚多時可在誘餌兩側用雙竿夾釣。釣大草魚立大鉤粗線,多用上中下間距為5~6厘米的3隻串鉤,墜在前(死墜)鉤在後,用2O厘米長的支線與主線相聯,其腦線長度10~15厘米為宜。
2.海竿釣法 可浮釣,也可底釣。浮釣可不用集團約,而改為3墜雙串鉤進行懸釣。
3.拋砣法 配自動三用插座或綳子竿,用重墜藉助搖線的慣性把餌鉤拋遠。這種竿一人看5~7支沒有困難。
4.攔釣法 主線必須長於能跨越通向水庫或江河溝汊的寬度。把大於0.8毫米粗的主線纏在線拐上,在主線的適宜長度--頭端的10米以外,每間隔1~1.5米處打一死結,留出能掛上鉤的套扣,用1米左右的腦線一端拴上8~12號漁鉤1隻,另一端拴上1枚曲別針,以利往主線上的套扣中掛(有制式聯接器或轉環更好)。再用硬質泡沫塑料修剪成5×3×3厘米的塊,用長約0.8厘米的漁線一頭拴塑料塊,一頭拴曲別針,掛在主線上的套扣中即可。用此法攔釣,應採用耐水泡長效釣餌。裝鉤後掛上大漂,把主線一端固定在岸邊木樁上,漁者手持線拐邊走邊放線,繞過溝汊對岸,把線抻直,並固定在岸邊的木樁上,即可靜等取魚。也可以用小帆船送線,節時省事更好玩。
5、草魚為何吃草
草魚為何要吃草呢? 一句話,遺傳所致。
不防先從它的食性說起。它們從魚苗到夏花階段,以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為食。魚種階段隨著口徑增大和咽喉齒發育,可攝食蕪萍、小浮萍、紫背浮萍、幼嫩水草和陸生旱草。成體以水生植物及江湖岸邊被淹沒的陸生植物為食。其中水生植物以鳳眼蓮、聚草等為首選,而不吃金魚藻、喜旱蓮子草等;陸生植物中以縮根黑麥草、稗草、苣蕒菜、紫花苜蓿、蘇丹草等為最佳草料,也喜食各種瓜葉、菜葉和甘薯葉等。
那麼,草魚如何吃草呢?眾所周知,各種草是具有纖維素的植物,一般不容易被拉斷,但草魚又不能「囫圇吞棗」地把整根草吞食,而要加以消化吸收。再者,在草魚上下頜上,又沒有見到能切斷草、磨碎草的牙齒,它用什麼辦法把草切斷、磨碎?原來,在草魚咽腔內,有一個小型「碎草機」,著生在咽喉部位,因此也稱「咽喉齒」。咽喉齒是鯉科魚分類的根據。如青魚的餌料主要是螺、蚌之類,「粉碎」工作就要靠咽喉齒來完成的。其咽喉齒與人的臼齒相似,形狀略同,齒面微凹,相當堅硬。草魚就不同了,吃的不是螺蚌類,而是富有纖維素的草料,因此草魚的咽喉齒不同於青魚的咽喉齒,每側各有兩行帶花紋的梳形牙齒,齒面呈鋸齒狀,兩側咽喉齒交錯相間排列,牙齒的上面有一層堅硬的角質墊。草魚上下頜咬住草後,靠頭甩動把草拉斷,再送入口內,由咽喉齒將草「切碎」,然後吞入消化道內。這副能磨碎草的「粉草機」就是「遺傳所致」之故。
草雖然被拉斷、切碎,送入消化道內,但草的營養成分終究少一些,再加上草魚對草類的消化率差,因此它的腸比較長(腸長為體長的2-3倍),以擴大攝食量,彌補營養的不足。據測定,草魚對草類的攝食量為體重的40%,最大可達60-70%,所以草魚有「草包子」的俗稱。
由於草魚有愛吃草的習性,因此它多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喜歡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泛水區域及水草叢生的湖泊、河道中生活,以滿足它食慾的需求。
明白了草魚的生態習性之後,垂釣方有據可依。凡是草魚的釣點,必須有水草,所用的餌料必須以「草」為主,沉入水的中下層,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由於草魚攝食量大,所以吞食鉤餌時,浮子會很快下沉,然後又很快上浮,繼而移動(被拖走),這時才可起釣。當發現草魚上鉤後,不要急於拉線,而是要放線(俗稱「遛魚」)。草魚知道「上當」後,痛苦難忍,拚命拉著鉤走,這時就要「遛」(放線)。讓其筋疲力盡後,才收鉤、拉近,但也不能猛然起鉤,因其力大,也有掙脫的可能,須用「撈海」輕輕從頭部撈入,再猛然起「撈海」,這時草魚才能被擒。
垂釣時用「草」(如蘆葦芯、嫩草)來釣草魚,也不見得什麼草它們都咬鉤。這裡面有件事必須交代清楚:草魚的咽喉齒長成後,還有脫牙換齒的過程,一般5-6月(收割大麥的季節)是它們「換齒」的時間,所以此際垂釣時,必須以特別嫩的草或特殊加工的「混合餌料」作為引餌,才能使草魚來咬鉤;否則,雖然草魚在此際處於飢餓時期(換齒),但由於餌料啃不動,它們寧願餓著,也不咬鉤,這就是諺語「難釣五月」的由來。
垂釣者尋找釣場,還根據草魚糞便出現的位置(相當於「魚星」)下鉤。
有人說草魚在晚上是不吃食的,這可能有些誤解。漁民說:「馬無夜草不肥,草魚無夜草不長。」說明草魚在安靜的夜晚是吃食的,這對當前開展「夜釣」又出了個新點子。《垂釣》雜志今年第2期《在得克薩斯釣中國草魚》一文中介紹了「夜釣草魚」的經驗,不防可以借鑒。
夏秋釣草魚三招
浮釣法
夏秋早晚水的表層溫度適宜,草魚多在水域的中上層活動、覓食,故宜底釣。底釣,先要打草窩,在岸邊杫一些鮮嫩的青草捆成把,甩在水面上,稍等片刻,草魚便來光顧。浮釣草魚的釣餌,以鐵性草尖唱主角。鐵性草在路旁、田坎上到處都有。 取草尖嫩莖部分,約3厘米長,一根一根地橫穿在魚鉤上,每次可穿4-5根。理順,去其長葉部分,便可將餌鉤甩到草窩旁邊,待魚上鉤。
半浮釣法
夏秋的中午、下午,水面表層溫度高,草魚多在水域的中下層游動、覓食,故宜釣半浮。半浮釣,也要先打草窩。與浮釣不同的是把青草捆成把,用一根繩子,一端 在青草上,另一端以短於水深50厘米 上石頭。將青草、石頭一並甩入水中,青草便在水的中層懸著。不一會兒草魚便會來進 ,不時可看到青草的碎葉、碎莖和草魚的糞便等,浮到水面。半浮釣法,最好用串鉤。一則可以釣水域中不同層次的草魚,二則咳以分別穿上鐵性草尖、嫩玉米粒、紅薯粒等釣餌,以投草塗之所好。這種釣法,往往上釣率極高。
底釣法
夏秋的中午、下午溫度高或表層水溫也高,草魚多在水域的底層活動、覓食,故宜底釣。底釣,可先用 合伺料、啤酒槽、紅薯、玉米粒、嫩玉米粒、青草捆上石頭打窩。最好是塘主平時喂魚的餌料,效果更好。釣餌用鐵性草尖、紅薯、嫩玉米粒、煮得爛熟的老玉米粒等草魚 吃的,魚類與所有動物一樣, 食也受條件反謝影響。
以上釣法,釣點 應選擇塘主經常餵食台的正前方或左右側。草魚吃上釣之後,浮漂的反應往往是抖動、抖動後 方向 下沉。此時一提竿,一條歡蹦亂跳的大草魚,便從「魚間」拉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