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樂山市區有哪些經營樂山當地小吃的老字型大小飯店
在樂山中心城區,像 「游肥腸」這樣能把生意扛到今天的老字型大小,已經算不錯的了。樂山的許多老字型大小都興起與上世紀初期,只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公私合營,讓大部分樂山「老字型大小」停止了發展的腳步,逐漸勢微甚至面臨「關停並轉」的命運。時代變遷,峰迴路轉,市場經濟的大潮湧起和外來商業業態的進入,讓樂山老字型大小備感步履艱難。現在的顧客早已不再是圖「堆垛」,現代市場講究品牌效應、就餐氛圍、市場推廣,樂山的許多老字型大小在這股浪潮里漸漸「淡出江湖」。大浪淘沙,有的獲得了新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的仍在苦苦堅撐,似乎只為了告慰前人,不至於在人們的記憶中泯滅,有的則徹底從樂山人的生活中消失殆盡。
盡管現今的新生事物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字型大小歷史淵源和文化魅力越久彌香,擦去歷史的浮塵,金字招牌依舊閃閃發光。日前,從省商務廳傳來消息,在正在緊張進行的全國「中華老字型大小」評選活動中,樂山有7家老字型大小報名入選,「游記肥腸」、「全華醬油」、「德昌源豆腐乳」等3家作為樂山「老字型大小」的「代表作品」,已經進入全國最後的評選環節。
在同一些老樂山人聊起 「老字型大小」的話題時,一些曾經在樂山人心中占據重要位置的「老朋友」緩緩浮出了歷史的水面——
記憶與現實
永善公豆花
1943年,樂山土生土長的黎淵如在樂山較場壩搭了個棚子,一邊賣茶,一邊賣豆花。「永善公」取意於「永遠善良公正」。這里的豆花從推磨、燒漿到點制,都非常講究,豆花又嫩又綿,直至豆花吃完,鍋里都看不到一點殘渣。其豆花蘸水與眾不同,佐料多達12種,腌制的臘肉香腸也頗具特色。1963年,朱德總司令來樂山時,吃過永善公豆花後大呼過癮,一口氣喝了四五碗豆花水,並送黎淵如一盒「中華」香煙以表謝意。如今, 「永善公豆花」早已淡出江湖,老一輩樂山人只有為數不多的還記得這個名字。
劉宗秀素麵
樂山城剛解放時,劉宗秀和丈夫王學成在市區東大街擺起了面攤,生意看好,就租了一間鋪面在此長長期經營。劉宗秀解放前賣過湯元、醪糟,為人忠厚,講究貨真價實,不管客多客少,劉宗秀總是堅持自己配佐料,直至晚年。劉宗秀素麵用的是正宗宜賓芽菜、雙釀醬油、成都海椒、天廚味精為主要佐料,這些都是在當時叫得很響的品牌。上世紀50年代,川劇團的戲散了,觀眾大多喜歡來這里吃上一碗香噴噴的面。在那個年代,劉宗秀素麵就開始講究白圍腰、白袖套、白帽子,據說朱德總司令到樂山時,也不忘專門來到劉宗秀的面攤吃了一碗面。由於種種原因,劉宗秀素麵關門歇業,那香噴噴的滋味,至今仍讓不少樂山老人口齒留香。
劉漢元乳湯抄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劉漢元麵食與劉宗秀素麵毗鄰,兩家生意「比翼雙飛」。劉漢元的拳頭產品是乳湯抄手,抄手皮薄、肉餡大,佐以豬骨熬成的濃湯,即所謂「乳湯」,味道濃郁,相當受群眾歡迎。劉漢元的精明之處在於,她的抄手肉餡雖然大,但肉並不多,主要是拌和得法,吃起來又好吃,又有賣相。而且,她用的豬油從來不用豬板油作原油,而是實膘肋條肉,油渣香脆可口,也不浪費。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劉漢元乳湯抄手也慢慢從樂山人眼中消失了。
周雞肉
周雞肉的創始人是周明和,他以自己的名字開了家「明和飯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算是樂山一流的飯店。周雞肉的特點是肉質嫩而脫骨,口感好,紅油多且鮮亮,看上去就讓人垂涎三尺。其汁水用多味中葯熬制而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他製作雞肉很講究,一般是用細麻繩將雞大腿纏緊,這樣煮好的肉不會萎縮,且雞腿肉呈花紋狀,擺在廚窗里成了一件工藝品。時至今日,人們仍可從中心城區湖泊所菜市外那一排腌鹵製品攤位中,找到「周雞肉」那熟悉的名字。
海匯源十全大補湯
1939年,日軍轟炸樂山不久,眉山人吳光學來樂山當學徒,出師後經營糖果糕點,字型大小取名「海匯源」。他去世後,其妻沿用「海匯源」老招牌,經營起「海匯源十全大補湯」,店子開在東大街川劇團斜對面。十全大補湯採用當歸、蓮米、紅棗、薏仁等十餘味中葯,配之豬肺、豬心、雞肉、肘子、豬蹄等熬制,其湯乳白鮮美。每天早上天未亮,很多老年人就要抄起雙手,冒著晨霧,來到海匯源,一碗大補湯下肚,潤肺,通氣,生血,好不愜意!如今,海匯源仍在經營,但十全大補湯已經「難尋芳蹤」,取而代之的成了銀絲面和燒麥。
寶華園燒麥、銀絲面
寶華園是樂山第一家燒麥店,它卻是賣銀絲面出名的。燒麥是北方食品,1930年由瀘縣人白玉延從外地引進,在樂山中心城區較場壩一帶經營,後因戰火幾度變遷,1942年遷到東大街,起名為寶華園。1960年寶華園公私合營成為國營企業,1986年承包經營,1994年企業轉製成為私營企業,2003年1月成功申報注冊「寶華園」商標。現在的寶華園繼續發揚了傳統的製作工藝,長期堅持手工製作,銀絲面用的是雞蛋加精面手工擀制而成,和面時不加水,佐以雞湯、蔥花,不用醬油,色、香、味、形俱全。燒麥形如石榴,皮薄餡鮮、油而不膩、鮮美醇香,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今年7月,寶華園燒麥和手工銀絲面被市商務、工商、衛生、質檢局評為「樂山名食」。
游記肥腸
譽滿嘉州的游記肥腸,相傳創始於清朝咸豐年間,為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的百年老店。1939年8月19日樂山大轟炸後,樂山較場壩成了「光壩壩」,一個叫游開文的樂山人在廢墟上掛出「游記肥腸湯」的招牌,以飲食生意維持生計。由於他燉的豬腸烹制考究,味鮮無異味,「游肥腸」由此樂山揚名。上世紀80年代後期,曾「失傳」一段時間的「游記肥腸」在樂山城區東大街重新露面,在原有基礎上開發了幾十個新品種,走上了規模化經營的道路,成為樂山遠近聞名的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
「李培德」菜刀
有樂山廚師的地方就有「李培德」菜刀。幾年前,一名樂山籍的大廚遠渡大西洋,前往美國開中餐店,臨走時他帶了兩件東西,一件是辣椒,另一件是「李培德」菜刀。今天,在樂山中心城區的雲頂酒樓、唐偉飯店、鄧強飯店、山灣賓館等大部分餐飲店,都普遍使用「李培德」菜刀,樂山廚子都以能使用「李培德」菜刀為幸事,這成為了樂山倖幸刀具廠廠長張桂華和廠里40名「鐵匠」的驕傲。
「李培德」菜刀成長至今天,得力於樂山老名刀匠李培德。李培德專業制刀50多年,制刀手藝爐火純青。張桂華對此耳濡目染,20年間從僅有兩三個人的鐵匠鋪出發,發展成為今日紅火的刀具廠,在全省有113個固定經銷點。老字型大小能歷經風雨而不倒,依靠的是過硬產品質量。手工鍛造是一種古老的加工方法,一名學徒要熟練掌握全套技術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為了保證質量,「李培德」菜刀放棄了對產量的追求,採用定單生產,客戶上門取貨。在樂山, 「李培德」菜刀是樂山眾多老字型大小中為數寥寥能走上產業化道路的品牌。
德昌源豆腐乳
五通橋德昌源醬園廠創建於1862年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四川腐乳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老字型大小廠家。它最早是岷江河畔老龍壩上由楊江東開的江東園作坊,1908年轉讓給楊德昌,1918年由其子楊吉安經營。抗日戰爭時期,一批內遷的化學專家對該產品進行鑒定,發現該產品黴菌活力極高,蛋白質水解極強,氨基酸含量豐富,故在1938年正式命名為「中國五通橋毛霉」進行推廣,成為豆腐乳發酵標准用霉。解放後,幾家老作坊江通源、鼎和源、洪泰源合並成德昌源作坊,主產德昌源豆腐乳、醬油等,1962年申報注冊「橋牌」商標。改革開放以來,德昌源醬園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工廠規模日漸擴大,管理水平達到現代化企業的要求,產品銷往國內17個省、市,並多次榮獲國家級獎勵,成為蜀中最具特色的名產之一。
羅城牛肉
羅城牛肉屬於清真食品,是伊斯蘭教人的文化瑰寶。清真食品擅長牛羊肉加工,羅城牛肉就是其中的一員。羅城牛肉始創於1942年,創始人蘇德能利用祖傳的牛肉腌制方法在犍為羅城鐵山一帶專業加工銷售鹵牛肉、乾巴牛肉、羊雜湯。1951年因政府需要改為集體經營,1988年交由蘇尊躍承包經營,更名為犍為縣羅城牛肉回民加工廠。2002年,羅城牛肉的「羅誠牌」商標被國家商標局批准注冊。世事輪回,如今的羅城牛肉不但沒有被歷史湮沒,反而越做越強,由60年前的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的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成為樂山人饋贈外地親友的佳品。
蘇稽香油米花糖
上世紀初,蘇稽一帶的商戶採用糯米、白砂糖、鮮豬邊油為原料做成「豬汪國花」,產品口感酥脆,口味香甜,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喜愛。1944年3月,蘇稽一帶商戶合作生產統一銷售,將「豬汪國花」更名為「蘇稽香油米花糖」。1950年 供銷社成立,蘇稽糖果廠歸由供銷社管理,同年解放軍進軍涼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為軍需品。從「蘇稽」牌注冊至今,60多年過去了,米花糖遠近聞名並曾一度出口俄羅斯。1996年,小小的蘇稽米花糖榮獲國際金獎。2004年,蘇稽糖果廠改為 民營企業,與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謝光洪接過這桿大旗。在現在的許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蘇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裝更精美、品種更齊全了。
全華醬油
「全華」即保全中華之意。1929年,「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范旭東在南京創辦了全華醬油公司,抵制日本醬油在中國的傾銷,幾經努力成為暢銷南北的名牌產品,甚至遠銷南洋群島。1937年,南京被日寇佔領,全華公司考慮到樂山的水質好,將全華公司搬遷到岷江岸邊的樂山徐家土扁,生產經營異常活躍。1954年全華公司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合並川內10家釀造廠擴大了全華的綜合實力,1969年成為全民所有,更名為樂山市全華釀造廠,1999年被經貿部認證為中華老字型大小,2001年全華商標被認定為四川省著名商標。全華不僅有著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是全省僅存的從解放前使用至今的商標。
B. 瀘州市瀘縣有哪些鎮
瀘州市瀘縣有福集鎮、玄灘鎮、嘉明鎮、喻寺鎮、得勝鎮、牛灘鎮、兆雅鎮、太伏鎮、雲龍鎮、石橋鎮、毗盧鎮、奇峰鎮、潮河鎮、雲錦鎮、立石鎮、百和鎮、天興鎮、方洞鎮、海潮鎮。瀘縣是四川省瀘州市下轄縣,位於四川盆地南部。東與重慶市永川區、瀘州市合江縣連界,南與瀘州市龍馬潭區和江陽區相鄰,西與自貢市富順縣接壤,北與重慶市榮昌區和內江市隆昌市相連。
地貌:瀘縣境內地貌有低山深丘、中丘中窄谷、淺丘寬谷、河谷階地四種形態,分別占幅員面積的7%、27%、60.5%和5.5%。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萬壽山最高峰)海拔757.7米,最低點(新路)海拔218米,高低相差539.7米,全縣約有66%的土地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下區域。
C. 瀘縣富集有些什麼好吃的地方望各位推薦,主要是想請女友吃飯。
如果你要吃火鍋 去: 藝夫天下 裝潢這些都很好看,很配你請女女吃飯。
如果吃干鍋去:翹腳牛肉(但是小點點沒好看)但是味道非常的霸道,特別是他的干鍋兔
如果吃中餐去:小粥仙,那裡的稀飯有8種味道 很好吃的
還有一家叫:姜鴨王,很好吃很辣就看你女朋友會吃辣不會吃的話相信她會滿意
求採取 求採取 求採取 求採取
D. 最有特色的川菜
川菜里的「麻婆豆腐」是最為膾炙人口的。它的創始人是陳麻婆,發源地在成都北門外的萬福橋頭。這位陳氏老婦臉上有一些麻子,時人藉此名之。她所做的豆腐,選料精細,講究搭配,能達到嫩、滑、麻、香、辣的效果,所以一舉成名天下知。有一次筆者與川菜的老師傅聊到此菜時,得知炮製此豆腐時,掛芡也要三次,才可達到上佳的效果。
川菜按照傳統流派劃分,有上河邦(成都、綿陽地區為中心)、下河邦(重慶、萬縣地區為中心)、小河幫(自貢、宜賓)、資川幫(以資中為代表的沱江流域各個縣份,包括威遠、仁壽、井研、富順)。地區不同,川菜的風味不行色也略有差民。川菜位居全國八大菜系之首,菜品名目繁多,據統計約有4000餘種,其中名菜有200多種。川菜歷來按地區劃幫,長期以來形成五個主要流派,即重慶幫、成都幫、大河幫、小河幫、自內幫。
成都幫的特點是葷素並用,即在魚翅席類的高級筵席內,必配有一素菜,另有一樣帶麻辣味的。成都幫注重色、香、味,調料專用郫縣豆瓣、德陽醬油、保寧醋等,輔料以青、紅、綠色蔬菜相襯,極具美感。老字型大小「正興園」、「榮樂園」所制名菜金錢雞塔、紅燒雪豬、竹蓀肝羔湯、開水白菜等聞名遐邇。著名川菜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樟茶鴨子、壇子肉等都來源於成都。
大河指長江,大河幫的包括樂山、宜賓、瀘縣、合江、江津一帶,以家常味見長,煎、炒、蒸、燒俱有。發明的菜品有眉山東坡肘子,樂山白砍雞、姜醋雞、棒棒雞,宜賓冬瓜盅,瀘縣玉牌脆肚,罐罐雞,合江肥頭魚,江津肉片、芝麻丸子等。
小河指嘉陵江,「小河幫」,在嘉陵江上游及川北一帶,主打民間傳統菜,如「九大碗」中的芙蓉蛋、豆皮蒸肉、坨子肉、燴千張、扣雞、扣肉、回鍋肉、炒雜辦、原湯酥肉等,都是這里的發明。著名還有南充「順慶羊肉」、川北涼粉,以及相傳是清光緒年間梁平人劉仲貴所創的達縣燈影牛肉。此外合川肉片,三台豆豉鹽煎肉,遂寧苕泥,也都馳名各地。
「自內幫」分布自貢、內江、榮縣、威遠、資中一帶。自貢原是鹽商集聚之地,名菜頗多,內江是成渝交通要道,餐館也不少。自貢的水煮牛肉、菊花火鍋出眾,「甜城」內江以夾沙肉、豆瓣魚、冰糖銀耳、什錦果羹等較佳。
相比而言,重慶幫的特點是能采各地之長,敢於創新,適應不同顧客需要。早在民國初年,「陶樂春」餐廳就能承辦高級海參宴席,「留春幄」、「久華源」已能製作200桌以上的大型燒烤席、魚翅席、滿漢全席。川菜珍品中的蟲草鴨、貝母雞、竹參鴿蛋、烤乳豬等就屬重慶首創。同時,以供應粉蒸肉、燒白、燒肥腸和豆花的低檔餐館也星羅棋布,食客盈門。因水產豐富,重慶廚師善於烹魚,干燒岩鯉、豆瓣鰱魚、雞茸魚翅、酸菜魷魚等極為出色。
E. 從瀘州去黃荊老林
我前年去玩過,瀘州到古藺的新公路剛開通不久。行,瀘州到古藺的車,要接近5個小時,當時古藺進黃荊的班車很少,我們中午到古藺就被告知沒有進景區的車了,可以拼麵包車進去,不過貴啊,一般是150-200。我建議你們頭天下午到古藺然後再古藺城玩並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坐車進黃荊。黃荊裡面很涼快和生態,記得帶上魚竿或者魚網,山溝裡面的野生魚哦!住,我建議你去住景區大門進去沿小河直下路過紅軍樹後,大概再走1000米,有個單獨的農家,周圍就只有他們一家哦。這家的住宿和吃飯條件都很一般,主要是他家有個小主人,大概15歲的小男孩是個好向導,可以帶你體驗當地很多東東。摘野生獼猴桃,晚上摸魚等等。他家有個什麼野菜,名字「洋貨兒」好吃,在他們家吃住當時是30元/人/天。當然你對住和吃不是很挑剔的情況下選擇這家,或者就只有住景區大門口的旅館了。不是黃金周的話,住宿接待是沒什麼問題的。去景區最裡面的八節洞玩的話,最好坐觀光車,因為路途比較遠。景區門票價格好像是在20內。其實能自駕車去是最好的,景點分布比較開,公共交通也還不是很發達。
基本情況還是清楚了吧,那就適當加點分哦。
F. 瀘縣有哪些地方好耍
玉蟾山、玉龍湖,這兩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景點!當然最出名的是龍腦橋啊!
G. 瀘縣有什麼美食呢
金格爾酒店旁邊有家牛雜味道很好吃,老闆比較實在所有的東西都很新鮮,而且沒有添加劑,粉也很好吃,青菜是老闆自己家種的沒有用過化肥,香蔥也是每天早上自己去摘的,絕對的新鮮,那個牛雜裡面的豆腐也是自己炸,湯也是牛大骨頭熬的,加了老闆家獨特的中葯材好吃不上火,而且半點牛的騷味道都沒有,最愛老闆家的豆腐蘿卜,番茄醬
H. 瀘縣有什麼特色的本地美食嗎
瀘縣的「玄灘粉蒸泥鰍」很有特色,這個是純正的本地菜,外邊找不到的,來瀘縣不吃這個簡直太遺憾了!簡單跟你介紹一下!
玄灘粉蒸泥鰍起源於明朝中後期,相傳湖廣填四川引入而來。該菜系底蘊深厚,色、香、味、形俱佳,已逐漸形成包括「素三蒸」、「葷三蒸」、葷素混蒸、「八蒸」技法及各種調料在內的完善的蒸菜技術體系,在川菜中佔一席之地。「蒸菜美食,健康人生」是玄灘粉蒸泥鰍的宗旨,「好吃,綠色無污染,營養豐富,有益於健康長壽」是玄灘粉蒸泥鰍追求的目標。
I. 自貢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花門票錢的有:1.彩燈大世界;2.恐龍博物館和方特恐龍王車;3.榮縣大佛; 4.尖山;
不花門票錢的風景有:1.仙市古鎮(有醉仙灘酒); 2. 牛佛古鎮(有牛佛蒸籠); 3.青龍湖; 4.卧龍湖公園; 5.釜溪文創公園。
美食有:1.貢井艾葉立玲夜宵(正宗艾葉土雞腳);2.艾葉萬家豆花; 3.邱金小炒(夜宵為主); 4.韭菜嘴(中餐); 5.貢井長土蘸水菜 ; 6.九九韭酒家;7.來鳳魚;8.清香園(中餐)以上是貢井區的,在自貢味道當屬產前列,價廉物美; 自井區9.春花路傳統蘸水菜; 10.飛虹魚館; 11.鴻鶴仔姜鮮鍋免; 12.東鍋爐廠101肥腸館; 13.晨光豆花; 14.老街兔; 15.燈桿壩豆腐腦水粉 16.小李餐館(仔姜蛙) 大安區:17.涼高山電子廠餐館; 18.高硐鍾氏餐館; 19.馬沖口雪花小炒; 20.三八路888嫩魚館, 21.火車站黃羊群瓦市羊湯; 22.新民鄉蔥蔥鯽魚; 23.大山鋪鄧抄手; 24.大安長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