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昭通刺老包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昭通刺老包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4 07:17:42

Ⅰ 雲南昭通蘇甲

糕稀豆粉油糕稀豆粉是昭通人的傳統特色小吃,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的完美結合,讓這一小吃經久不衰。油糕以洋芋為主要原料,選用昭陽區高寒山區如小龍洞、靖安西魁梁子等地出產的優質洋芋,煮熟後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漿,放入油中炸至金黃後撈出。炸好後的油糕色澤金黃,外圍香酥爽脆,內里糯軟香甜,散發著洋芋特有的香味。稀豆粉選用優質豌豆,磨細成麵粉狀後加入生薑等作料熬制而成。熬好後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黃,蔥花的碧綠,辣椒面的鮮紅,讓人一看,不覺口內生津,喝一口,咂咂嘴,真是爽阿!這一美味,不僅養眼、養胃還養顏呢!因為稀豆粉以豌豆為原料,所以,經常喝稀豆粉還能祛斑養顏!油糕餌塊昭通人的主打早點,最常見的應該是油糕餌塊了。但凡買油糕稀豆粉的地方,都有油糕餌塊。把烤好的餌塊,抹上香香的花生醬、甜醬及辦好佐料的辣椒醬,放入油糕包起來,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餌塊的糯軟,辣椒醬的香辣,便充盈你的整個味覺世界,久久不肯散去。油糕餌塊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被眾多的食客青睞,有人戲稱它是「昭通的肯得基」。 天麻的葯用價值極高,《本草綱目》有「天麻補腦,三七養心,人參強腎」之說。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天麻素具有平肝息風、定驚止痙功能,能治眩暈、偏頭痛、眼花、風寒濕痹、小兒驚風等病症。 昭通有名的葯材——天麻 昭通天麻以野生天麻為主,天麻素含量極高,不僅產量大,且質量好,葯用效果極佳,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聲譽。主產於鎮雄、鹽津、大關、彝良、威信等地,特別是彝良小草壩天麻,含有0.4%~0.46%的天麻素等13種益腦成分,較之全國同類產品高出1倍左右。其個大,肥厚而飽滿,色黃白明亮,呈半透明狀,鮮品具有光澤,故又稱為明天麻。昭通天麻曾作為貢品上貢,深得皇室喜愛。《敘州志》記載:「貢天麻為敘府之要務,每年派員從烏蒙(今昭通)之小草壩購得,馬幫入川,載以官船,直送京都,皇上分贈諸臣,文武要員以獲此賞為榮」。現在,昭通天麻已有初步開發系列產品,如天麻片、天麻茶、天麻粉、天麻酒、復方天麻顆粒等。 除了天麻,蘋果也是昭通的一大特產。到了昭通,你會發現隨處可見洋芋。這就是昭通人青睞的燒洋芋。傳統風味小吃:綠豆糕綠豆糕具有形狀規范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昭通綠豆糕是一種以綠豆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味道香甜、色澤美觀的風味食品,在雲南頗有名氣。製作綠豆糕的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製作方法是:將黃砂糖粉和桂花、水一起攪拌均勻,待糖粉溶化後,陸續加入綠豆粉和豌豆粉,攪拌均勻後過篩,裝入篦內,裝至厚薄均勻再用細籮過干豆粉於表面,並用塑料布磨光表面,切成方塊生坯。將裝有生坯的篦子入蒸籠蒸15分鍾左右,出籠冷卻,印上紅戳記即可。包穀堖鄉包穀酒 包穀堖鄉包穀酒是巧家酒品中有名的老字型大小,到包穀堖鄉的客人,一下車到路邊食店均可飲上幾口,就是鄰縣的魯甸、會澤都能品嘗到包穀酒,到縣城,專營包穀酒的店主高高懸掛的三角旗,醒目的「包穀堖鄉包穀酒」格外顯眼,飲酒者大有擠破店門之勢。盤中佳餚刺老包在故鄉境內的高二半山區的小溪邊和山坡灌木林中,生長著一種渾身是刺、枝葉上覆蓋著一層棕黃色絨毛的小喬木。這就是近年來人們愈來愈喜歡的盤中佳餚刺老包。刺老包不但是營養豐富、味美可口的純天然綠色木本野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葯用價值。它的根皮還可做葯,能治胃炎、腎炎、淋巴結腫大和風濕關節痛等症。威信酸魚風味獨特、地道的威信酸魚,只產於威信縣羅布河流域的魚洞、白水、青龍、羅布等村寨。水是蘊化萬物的精靈。遠離塵囂的羅布河在滇黔毗鄰的丘陵間迂迴,「水至清則無魚」的哲理在羅布河的清波碧流中,被率性天真、往來游弋的鯽魚消解得無聲無息。魚不大,適宜捕撈加工的多在1~2公斤間。昭通酸辣餃面昭通酸辣餃面是一道起源於雲南昭通的美味小吃。餃即餛飩,面是細如發絲的面條。餛飩皮和面條都是用麵粉加雞蛋和成面團後人工擀制的。薄如蟬翼的餛飩皮和細面條,口感細膩,鮮香,嚼之有勁潤滑。洋芋「吃洋芋長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雲南人的一句口頭禪。可見其美味和知名度。昭通洋芋吃法甚多、做法易學,常見做法有吹灰點心、炸洋芋果、煎洋芋餅、炒洋芋絲、炸洋芋片、粉蒸洋芋、紅燒洋芋、老奶洋芋、涼拌洋芋、酸菜洋芋湯、洋芋燜飯、洋芋圓子……。風味鹹菜昭通風味鹹菜

Ⅱ 昭通市位於三省交界,有哪些昭通美食小吃可以推薦的

昭通市位於雲南省的東北部,毗鄰四川,因此昭通市的食品口味相對接近四川。盡管如此,昭通的美食仍然有其獨特的風味。許多特殊的美食使人們想留下來享受。

這里將向所有人介紹昭通小吃,昭通小吃都有哪些呢?如果朋友在旅途中相遇,不應該輕易錯過它們。昭通涼粉是雲南昭通市的特產。昭通涼粉大致分為三類:豌豆涼粉、玉米涼粉和蕎麥涼粉。


稀豆粉可是昭通的地道小吃,美味非常,但又平常。稀豆粉你別看它平平常常的小小一碗,一點都不起眼,但它可是需要特別特別多的調料,它的製作方法也是相當的復雜和繁瑣。

放上辣椒面、鮮姜水、花椒油、蒜泥汁、芫荽、醬油、米醋、芝麻油、腐乳水、麻椒與嫩黃色的稀豆粉交相輝映,香味撲鼻,讓人胃口大開、難以忘懷。

昭通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它是雲南文化的三個發祥地之一。在這里除了享受美麗的風景、歷史和文化之外,喜歡在這里旅行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這些人們最喜歡的美食小吃。

Ⅲ 刺老芽為何被稱為「山野菜之王」呢有哪些烹飪方法呢

刺嫩芽,又稱刺老芽、刺老鴉、龍牙楤木。刺嫩芽生於林緣、灌絲、林中空地,散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廣東等地。

新穎刺嫩芽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3小時。泡好的刺嫩芽瀝干水分,放入碗中,打入雞蛋、放入食鹽、胡椒粉腌制15分鍾。然後參加麵粉,攪拌平均。鍋中入油,大火燒至六成熱時,轉中火放入刺嫩芽煎制。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Ⅳ 雲南有種帶刺的樹叫刺老包,有沒有人知道學名叫什麼

刺老包學名為惚木,又叫樹頭菜和老虎刺。是雲南省魯甸縣特產之一。
春雨後,這種渾身是刺的小喬木頂端開始含苞吐露,逐漸長大,形如茄子。隨後又長出嫩芽、嫩芽散葉狀如香椿,輕風搖曳,逗人喜愛。不知是哪朝哪代,故鄉人把它作為野菜充飢的美味食品。記得童年時每年三至四月,故鄉的農民都要抽出時間,身背籮筐到山林里採集竹筍拿到市場上變個鹽巴錢,順便採摘一些嫩閃閃的刺老包帶回家,把貌似恐怖又逗人喜愛的刺老包用水洗凈,放入鍋里稍煮片刻就失去了老虎刺的威風,撈出後用冷水清漂,滴干水分放入盤中,拌上辣椒、食鹽、酸醋等佐料,涼拌食用,清涼可口,香味特別。那時吃食刺老包的不多,刺老包也沒上過市場,被埋沒在深山叢林之中。
刺老包不但是營養豐富,味美可口的純天然綠色木本野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葯用價值。它的根皮還可做葯、能治胃炎、腎炎、淋巴結腫大和風濕關節痛等症。

Ⅳ 刺老包怎麼吃

先用水洗干凈,然後放入開水中煮熟,再放入冷水中漂幾個小時去苦味,就可以直接食用了!最好是加上個蘸水!如果吃著有點苦的話就用水多漂一下!

Ⅵ 雲南昭通有什麼特色

糕稀豆粉
油糕稀豆粉是昭通人的傳統特色小吃,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的完美結合,讓這一小吃經久不衰。油糕以洋芋為主要原料,選用昭陽區高寒山區如小龍洞、靖安西魁梁子等地出產的優質洋芋,煮熟後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漿,放入油中炸至金黃後撈出。炸好後的油糕色澤金黃,外圍香酥爽脆,內里糯軟香甜,散發著洋芋特有的香味。稀豆粉選用優質豌豆,磨細成麵粉狀後加入生薑等作料熬制而成。熬好後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黃,蔥花的碧綠,辣椒面的鮮紅,讓人一看,不覺口內生津,喝一口,咂咂嘴,真是爽阿!這一美味,不僅養眼、養胃還養顏呢!因為稀豆粉以豌豆為原料,所以,經常喝稀豆粉還能祛斑養顏!

油糕餌塊
昭通人的主打早點,最常見的應該是油糕餌塊了。但凡買油糕稀豆粉的地方,都有油糕餌塊。把烤好的餌塊,抹上香香的花生醬、甜醬及辦好佐料的辣椒醬,放入油糕包起來,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餌塊的糯軟,辣椒醬的香辣,便充盈你的整個味覺世界,久久不肯散去。油糕餌塊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被眾多的食客青睞,有人戲稱它是「昭通的肯得基」。
天麻的葯用價值極高,《本草綱目》有「天麻補腦,三七養心,人參強腎」之說。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天麻素具有平肝息風、定驚止痙功能,能治眩暈、偏頭痛、眼花、風寒濕痹、小兒驚風等病症。

昭通有名的葯材——天麻
昭通天麻以野生天麻為主,天麻素含量極高,不僅產量大,且質量好,葯用效果極佳,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聲譽。主產於鎮雄、鹽津、大關、彝良、威信等地,特別是彝良小草壩天麻,含有0.4%~0.46%的天麻素等13種益腦成分,較之全國同類產品高出1倍左右。其個大,肥厚而飽滿,色黃白明亮,呈半透明狀,鮮品具有光澤,故又稱為明天麻。
昭通天麻曾作為貢品上貢,深得皇室喜愛。《敘州志》記載:「貢天麻為敘府之要務,每年派員從烏蒙(今昭通)之小草壩購得,馬幫入川,載以官船,直送京都,皇上分贈諸臣,文武要員以獲此賞為榮」。
現在,昭通天麻已有初步開發系列產品,如天麻片、天麻茶、天麻粉、天麻酒、復方天麻顆粒等。

除了天麻,蘋果也是昭通的一大特產。

到了昭通,你會發現隨處可見洋芋。這就是昭通人青睞的燒洋芋。

傳統風味小吃:綠豆糕
綠豆糕具有形狀規范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昭通綠豆糕是一種以綠豆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味道香甜、色澤美觀的風味食品,在雲南頗有名氣。
製作綠豆糕的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製作方法是:將黃砂糖粉和桂花、水一起攪拌均勻,待糖粉溶化後,陸續加入綠豆粉和豌豆粉,攪拌均勻後過篩,裝入篦內,裝至厚薄均勻再用細籮過干豆粉於表面,並用塑料布磨光表面,切成方塊生坯。
將裝有生坯的篦子入蒸籠蒸15分鍾左右,出籠冷卻,印上紅戳記即可。
包穀堖鄉包穀酒
包穀堖鄉包穀酒是巧家酒品中有名的老字型大小,到包穀堖鄉的客人,一下車到路邊食店均可飲上幾口,就是鄰縣的魯甸、會澤都能品嘗到包穀酒,到縣城,專營包穀酒的店主高高懸掛的三角旗,醒目的「包穀堖鄉包穀酒」格外顯眼,飲酒者大有擠破店門之勢。
盤中佳餚刺老包

在故鄉境內的高二半山區的小溪邊和山坡灌木林中,生長著一種渾身是刺、枝葉上覆蓋著一層棕黃色絨毛的小喬木。這就是近年來人們愈來愈喜歡的盤中佳餚刺老包。
刺老包不但是營養豐富、味美可口的純天然綠色木本野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葯用價值。它的根皮還可做葯,能治胃炎、腎炎、淋巴結腫大和風濕關節痛等症。
威信酸魚

風味獨特、地道的威信酸魚,只產於威信縣羅布河流域的魚洞、白水、青龍、羅布等村寨。水是蘊化萬物的精靈。遠離塵囂的羅布河在滇黔毗鄰的丘陵間迂迴,「水至清則無魚」的哲理在羅布河的清波碧流中,被率性天真、往來游弋的鯽魚消解得無聲無息。魚不大,適宜捕撈加工的多在1~2公斤間。
昭通酸辣餃面
昭通酸辣餃面是一道起源於雲南昭通的美味小吃。餃即餛飩,面是細如發絲的面條。餛飩皮和面條都是用麵粉加雞蛋和成面團後人工擀制的。薄如蟬翼的餛飩皮和細面條,口感細膩,鮮香,嚼之有勁潤滑。
洋芋

「吃洋芋長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雲南人的一句口頭禪。可見其美味和知名度。昭通洋芋吃法甚多、做法易學,常見做法有吹灰點心、炸洋芋果、煎洋芋餅、炒洋芋絲、炸洋芋片、粉蒸洋芋、紅燒洋芋、老奶洋芋、涼拌洋芋、酸菜洋芋湯、洋芋燜飯、洋芋圓子……。
風味鹹菜

昭通風味鹹菜小吃歷史悠久,遠在夏商時期,民間就有了風味鹹菜小吃,流傳的品種繁多,經過幾千年的錘練發展,使製作工藝精細,用料講究,形成具有獨特形、香、色、味、鮮特點的地方風味。
昭通主要傳統風味鹹菜有:豆瓣醬、太和豆鼓、豆瓣豆鼓、鎮雄豆鼓、鹵豆腐、臭豆腐、甜酸 頭、腌大蒜頭、泡辣椒、辣子薑片、酢辣子、茄子酢、翠菜、三香菜、昭通老乾腌菜、活腌菜、酸蘿卜、蘿卜爪、五香蘿卜、無鉛水晶松花皮蛋

提到天麻,必然提到最著名的天麻產區——昭通地區彝良縣小草壩。天麻是一種名貴中葯,主要葯用成份為天麻素,有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等多種治療、補益功能,臨床用以治療高血壓、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盪後遺症以及語言蹇澀、風濕寒痹、四肢痙攣、小兒驚風等有明顯效果。

杜仲,杜仲科落葉喬木。樹高15~20米,葉互生,卵形,邊緣有鋸。雌雄異株,春季開花,無花被,果實呈長橢圓狀,周圍有翅,杜仲乾燥樹皮,色灰白,折斷引伸可見銀白色膠絲。杜仲是中國的特產,為國家二類保護植物。昭通地區11個市、縣,凡海拔600~2000米均有分布,尤以鎮雄、大關、彝良、鹽津、威信等縣盛產,且質量最好。杜仲樹皮入葯,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等功用。

昭通人走親訪友,一份饋贈鄉黨的土儀是必不可少的。帶的是什麼?當然是昭通醬。昭通醬色棕褐,鮮潤油亮,味濃釅,麻辣鮮香又略有回甜味。作為調味品使用,入於葷菜,可淡化其油膩;施之於淡萊,又可獲得葷香的感受;單獨佐餐,調和口味,增進食慾,余韻悠長。
昭通地區栽培石榴的歷史悠久,適宜栽培的地區廣泛,品種繁多,品質優良,尤以巧家石榴為上品。
昭通蘋果酸甜適度,清香怡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均達到14.0%~15.7%,高於煙台蘋果。全糖含量13.4%,果酸含量0.35%,配比適度。1970年後,昭通蘋果進入國際市場,銷售香港及東南亞地區。1975年,在陝西撞川召開的全國蘋果外銷基地工作會議上,昭通蘋果好評如潮,特別是「金帥」,各種營養成份檢測含量居全國各地送檢樣品首位。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乾燥根皮。入葯有補肝腎、強筋骨、通經散血等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陽萎、筋骨疼痛、半身不遂、氣腹疼痛等症。

Ⅶ 我們這里-利川,有一種可食野生植物,春天,會生出嫩葉,有刺,名刺耳包。很好吃,可不知道學名叫什麼

刺耳包,學名楤木,是傘形目五加科植物,又稱鵲不踏(《本草綱目》),虎陽刺(浙江土名),海桐皮(蘇北土名),鳥不宿(蘇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黃龍苞(四川寶興土名),刺龍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樹椿、飛天蜈蚣(四川北碚土名),刺耳包(湖北、貴州土名),刺老包(雲南土名)。

嫩芽可食用。

詳見網路

Ⅷ 刺老芽的吃法

刺老芽」是五加科楤木屬植物遼東楤木的嫩葉芽,它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通常在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森林中,在東北地區人們通常叫「刺老芽」。

同一屬植物楤木在我國西北地區人們常叫「烏龍頭」,也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

楤木在我國分布於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部及以南部分省區,通常生長在林緣、灌叢中或低矮森林中。

在我國西南地區通常把西南楤木和雲南楤木的嫩葉芽叫「刺老包」,也是一種很好的野菜。這兩種植物分布於我國西南地區。

可以看出以上幾種植物都是五加科楤木屬植物,該屬在我國產30種,各地分布的種類不同,但當地都把它的嫩葉芽作為野菜食用。

我是西北農村人,在我們這里通常在四月下旬就可以採摘楤木的嫩芽作為時令野菜食用了。

二,刺老芽怎麼做好吃

刺老芽的食用部位是嫩葉芽,老葉是不能吃的;食用時間在四月以後可以採摘,一部分當時就吃,多餘部分可以煮熟後在冰箱貯藏,在夏秋冬季都可以食用;做菜方法是必須先用清水浸泡二小時除去苦澀味道,之後再焯水處理,再做菜食用;

吃法多樣,可以做涼拌菜、

炒肉菜、

炒雞蛋、

做打鹵面等等,
風味鮮嫩,味道獨特可口,是人們非常喜愛的野菜之一。

Ⅸ 知道這是什麼嗎是吃的、具體叫什麼

刺老包學名為惚木,又叫樹頭菜和老虎刺。春雨後,這種渾身是刺的小喬木頂端開始含苞吐露,逐漸長大,形如茄子,隨後又長出嫩芽、嫩芽散葉狀如香椿,輕風搖曳,逗人喜愛。不知是哪朝哪代,故鄉人把它作為野菜充飢的美味食品。刺老包不但是營養豐富,味美可口的純天然綠色木本野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葯用價值。它的根皮還可做葯、能治胃炎、腎炎、淋巴結腫大和風濕關節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