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寧值得去的小吃店(求當地人回答)
推薦以下:
尕焦子的烤肉:
目前在東稍門附近(坐1路車,到東稍門,下車後向回走,過一個十字路口,再前行100米左右),牌匾的名稱為「馬義民黃燜手抓烤肉」。
9.西寧的西門口的水井巷幾乎匯集了所有青海的名吃,有"百味街"之稱。
⑵ 牛雜哪個部位最好吃
牛尾。 牛尾為黃牛或水牛的尾部,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肉和骨頭的比例相同,宜燉食。牛尾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極高。
⑶ 西寧的面點小吃都有哪些哪種是絕對值得品嘗的
「筏子」是黃河上游一種古老的水運工具,是用吹滿氣的羊皮袋連接在一起,上面紮上木板,借用充氣的羊皮袋在水面上的浮力進行運輸的工具,而筏子肉團,因為在外形上與羊皮筏子相似,因此而得名。不同於南方的牛雜清湯,這里的做法放了胡椒面等,別具風格。可以去嘗試!!最出名的是脂肪街的馬而沙牛雜!!但是人多到一定沒位置,一定會蹲著吃。羊雜推薦南川西路磚廠路口,六一繼業羊雜碎!
一提起炕鍋羊排,很多朋友也許在咽口水了,大西北羊肉不腥不膻,溫潤鮮美,再配上大西北綿軟醇厚的土豆,還有玉米孜然等料,不等出鍋已經迫不及待嘗上一口。要問青海炕鍋哪家好吃,真的沒法挑,因為都好吃。
⑷ 青海美食
1、粉湯:
粉湯是青海風味菜餚,以肉片、粉條、豆腐、香菜、蒜苗等配肉湯,加所需佐料做成。配上個餅子,絕對吃的舒服。
2、炒酒
炒酒是一種有肉丁、豆腐丁、金針(黃花菜)、木耳等的湯菜,因為在炒肉丁時加入了些許黃酒,所以叫炒酒。再加入切有菱形紋的叫「旗子」的烙餅。就成了舊時城鎮居民豐盛的早餐。
「現在看來,炒酒其實類似於胡辣湯,為了讓人吃著暖和,還會配以姜粉、花椒等比較刺激的調料。之所以叫炒酒,一是因為烹制時加入了黃酒,二是因為『酒』通『九』,冬至後進入寒冷的數九天,人們希望能炒熱數九寒天。」青海省著名民俗朱世奎說。
3、曲連:
曲連稱炕曲連、眼曲連,中間挖有圓孔的蒸或烙熟的大面餅,是青海風味麵食。按青海風俗,曲連是女眷們看望產婦時必不可少的禮物。在發酵好的面團中摻上青油、雞蛋、紅糖等揉勻,做成大厚餅,中心用碗扣出一個圓孔,在蒸籠中蒸熟,或在鍋里或在鏊里烙烤熟。按青海風俗,曲連是女眷們看望產婦時必不可少的禮物。有的地區看望生了男孩的產婦時,曲連中間不挖眼;看望生了女孩的產婦時,曲連中間要挖圓孔。
4、大豆角:
青海人喜歡把蠶豆稱之為大豆角,一到夏天,一些大豆角便上市了,在這里煮大豆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扒最外面的那層皮,直接放入鍋中煮,煮出來的大豆角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夏天放涼之後食用,味道也不錯。
5、禿禿麻食:
「禿禿麻食」,簡稱麻食,意為手搓的麵疙瘩,是古代突厥人的一種常見麵食。先將面和好,反復揉勻後切成小方塊,再用拇指搓碾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稱「貓耳朵」;最後將做好的麻食投入沸水中煮熟,撈出後加入各種作料,或煎炒或涼拌或燜煮,食用方法很多。一般是放羊肉、澆肉湯,下蔥蒜末,香菜末調味食用。麻食的做法比面條費工,關鍵是和面、揉面、搓面,因吃法講究,富於變化而成為青海人敬客、迎賓、聚會等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⑸ 西寧什麼最好吃
西寧的餐飲,在西北也是小有名氣的。當地人大多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因此飲食風味獨特。尤其是民族特色菜餚和地方風味小吃,如烤羊肉、肋巴、釀皮、牛肉干、饊子、酥油糌粑、甜醅、雜碎湯等,大多經濟實惠,是在其他城市難以嘗到的風味佳餚。
西寧的一些高檔餐館還經營高原風味特色菜:蜂爾裡脊、蛋白蟲草雞、鴛鴦芙蓉發菜、酥合丸、清湯羊肚、筏子肉團、手抓羊肉等。
名稱: 肋巴
介紹: 很多旅遊者會對西寧一種獨有的叫「肋巴」(Kebab)的烤肉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種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後再刷上醬,在炭上燒烤的風味肉串,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這個詞也是源自土耳其語。
名稱: 牛肉乾
介紹: 牛肉乾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生產的「雪山牌」最為著名。它是以新鮮氂牛肉為原料,取凈肉加白水煮熟後,切成小塊,然後加入花椒粉、咖喱粉、味精、料酒、糖、鹽等佐料干炒、烘乾而成。香氣濃郁,滋味鮮美。
名稱: 手抓羊肉
介紹: 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對羊肉的一種獨特吃法。因吃時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烹調方法十分簡單,先以新鮮羊肉用水煮熟,再加鹽或蘸鹽即可食用。經過烹制的羊肉熟而不爛,肉味鮮美。原為牧民在游牧過程中的一種簡便進餐方法,現已成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之一。
名稱: 清湯羊肚
介紹: 用新鮮羊肚烹製成的青海清真菜餚。將洗凈的羊肚塊放入水中煮開,加蔥、蒜、姜等;至其煮爛撈出切成條或小塊,放入高湯中,再加蔥、蒜、薑末、鹽、胡椒粉、味精等煮開使之入味;撇去浮沫,盛入大湯碗中,滴入香油,撒上香菜或蒜苗絲即可食用。
名稱: 蜂爾裡脊
介紹: 裡脊肉剁碎,加鹽、薑末、花椒少許,調製成丸子,用蛋清塗抹在丸子上,文火炸熟,澆上味精、糖、醋等配好的芡汁,出鍋時淋幾滴香油。此菜既有肉又不膩,好吃。
名稱: 蛋白蟲草雞
介紹: 雞脯肉剁成肉茸,加鹽、生薑、胡椒少許與蛋清攪勻,裝盤,將蟲草(開水泡軟)放在肉茸上,蒸熟。然後改刀,裝碗灌雞湯,再蒸片刻,取出扣盤,澆上清湯即可。此菜具有強身補肺益腎的葯膳作用。
名稱: 鴛鴦芙蓉發菜
介紹: 雞脯肉剁成雞茸,加生薑、花椒等調味品。在柔軟的蛋皮上薄薄攤上雞茸,再鋪一層發菜,捲成筒,蒸熟,改刀,放入碗中,灌入調味液,蒸五分鍾,扣盤,澆上湯汁即可。特點是色彩素雅,造型美觀,湯清味醇,鮮香可口。
名稱: 酥合丸
介紹: 青海俗稱「團園丸子」。將熟糯米攪粘涼透,拌清粉,壓成片狀,切成長條,揉園壓扁,包入蒸熟的水晶餡丸子(即麵粉、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紅綠絲、冰糖渣、生豬板油碎丁拌勻),文火炸,再蒸半小時,扣如盤內,撒上白糖,或倒入少許糖水。具有軟、甜、香、酥的特點。
名稱: 筏子肉團
介紹: 俗稱「炸筏子」。將豬的胃壁脂肪膜(俗稱蒙肚子油或包肚油)做包裹皮,把肝、肺、腎、脾等,剁成泥,拌入鹽、姜粉、花椒粉、胡椒粉、醬油、清油、蔥沫、蒜泥等摻入麵粉和團粉,拌勻,填入脂肪膜中,再用洗凈的小腸管來回密密地紮成一長圓形肉團,兩端封口、煮熟,再蒸一個時辰可食。
名稱: 酥油糌粑
介紹: 即酥油拌炒麵。它是藏族人民經常喜食的食品。做法是先到奶茶小半碗,再加入酥油、炒麵、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並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芳香,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飢禦寒。
名稱: 饊子
介紹: 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它是以白面為原料,稍加食鹽、明礬、調料,揉好製作後,放入油鍋炸,最後成金線套環樣的形狀。這種食品酥脆清香,久藏不壞,敬獻老人、貴客時,奉以奶茶泡饊子。回民、撒拉族過節日都要炸饊子。
名稱: 甜醅
介紹: 以青稞為原料(也有用玉麥的),洗凈,放入鍋里煮熟(青稞表層裂開後),冷卻,均勻加入甜醅曲,裝進陶質壇罐中密封,一般保持15°C左右的溫度,發酵3、5天即可食用。甜醅是青海人民喜歡的一種傳統甜食,具有醇香、清涼、甘甜的特點,還有開胃健脾之功。
名稱: 雜碎湯
介紹: 雜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四蹄等,俗稱「下水」。雜碎湯就是雜碎煮成的湯,即下水下鍋後,加調料、山楂等物,文火煮,腸肚爛後撈出,繼續煮頭蹄,去上層油凝固(稱「化油」),全部撈出備用。湯中加一些干蔥絲、綠芫荽等調味品。雜碎湯香味濃、不膩、補身。
名稱: 釀皮
介紹: 是用麥面為原料,加一定量鹼面,用溫水調成硬性的面團,多揉搓,在放入涼水中搓洗,洗去澱粉,直到面團成蜂窩狀時為止。此面團即麵筋。剩的湖水沉澱後,鋪入蒸籠中蒸熟,即為「蒸釀皮」。將「蒸釀皮」切成條狀,綴以麵筋多片,加調料,即可食用。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濃厚的傳統小吃,吃起來辛辣、涼爽、柔韌,滋味悠長。
名稱: 烤羊肉
介紹: 用鮮羊肉切成薄片,用鐵扦串上羊肉片,蘸上調料液,在火爐上燒熟,待表面脆黃、香味濃烈時即可食用。烤羊肉要趁熱吃。烤羊肉原為穆斯林的傳統小吃,現已經成為青海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
名稱: 爆燜羊羔肉
介紹: 爆燜羊羔肉是高原一絕。將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宰殺剝皮、洗凈切成3~6厘米的方塊,入油鍋爆炒,待皮肉淡黃時加入面醬、辣面、姜粉、椒粉、精鹽等,再反復炒至肉塊呈紅色時,加適量涼水,封鍋慢煨,水干肉爛即成。其肉細嫩,辣酥爽口,色澤暗紅,芳香柔軟。 西寧釀皮有兩種:較薄的金黃色和較厚的咖啡色,製作工藝不同;馬忠釀皮出名較早,但談不上最佳;在此推薦南小街有一家陳家高蛋釀皮,色味俱佳,一般到下午2點以後就關門;此外商業巷尕眼睛釀皮也很有名。西寧男士早餐喜食雜碎湯,一碗清湯羊雜(不像內地羊湯里肝肺什麼都有,只放羊肚和羊頭肉,強烈推薦羊眼睛)就著烤餅,太美了。西寧衛校對面有一家羊雜碎館味道相當好!9點以前食客不斷(常有開車去吃的),晚了就沒了!筆者走南闖北,除了太原鼓樓的「羊雜割」外,還未發現與之相敵的羊湯;另南小街華聯商場正門向東步行約400米,有一掛紅燈簍的小店經營牛雜碎湯,風味獨特,特此推薦。馬忠的那個馬麗亞沙鍋不錯不錯,真好吃,他家還有真正的用碗裝的酸奶,狂好喝. 我住的夏都影視港附近有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燒烤店,羊肉真是好吃呀,還有那個烤餅,想想就流口水了.
⑹ 西寧市區有哪些經營西寧當地小吃的老字型大小飯店
馬忠食府千萬忍耐,別去!釀皮死難吃,不知道從哪裡批發來的,非要去馬忠,就只有他們開在莫家街里的瑪利亞砂鍋,這味道很正宗,量也足。只是結賬的時候一定仔細看一下,馬忠家的人「不會算賬」,老是多收錢……
小圓門食府是不錯的,但不是小吃。
三升的干拌好吃,量少,食量大就吃不飽了;三升的農家烤土豆也超好吃,尤其是配干拌。
五一路羊腸面已經不成了,老闆太奸詐,不放好東西了。
大清早趕著去紙坊街海一大廈樓下,有牛雜可吃,尤其是牛腸,又肥又香,沒座位,沒潔癖的就該去嘗嘗。
北氣象巷往裡走,路東有一家做熬飯的,還保有洋芋味,吃著也舒心的。
省醫院對面馬步芳公館的哪個巷道里,有家糖肉包,那也是相當的好吃啊。
交通東巷,交通醫院後門對過的那家炕肉店,肉酥爛,洋芋噴香,也是好去處!
東稍門,清真大寺旁邊的甜食店,甜醅干凈,也是有年月的了。
⑺ 青海牛雜館怎麼樣
青海的同事帶著來的,他說這是他在青海以外吃到的最正宗的青海菜了~~這的菜品估計不太符合杭州人的飲食習慣,真的都太實在了~~羊排很嫩,應該不是杭州的羊,沾小料很美味~~貌似是38米吧。。地皮包,2米,地皮菜餡的,很好吃~~女生吃一個應該就飽了~~牛雜,我喜歡,不知道多少錢,湯不錯,百葉,牛肚,還有牛心什麼的吧~~分量實在~~甜PEI,不知道怎麼寫,就是用青稞發酵的,跟醪糟味道差不多~~青稞餅,2塊一個吧,沒什麼味,沒吃過的可以嘗一下。。
⑻ 西寧有什麼好吃的
西寧的餐飲,在西北也是小有名氣的。當地人大多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因此飲食風味獨特。如烤羊肉、肋巴、釀皮、牛肉乾、饊子、酥油糌粑、甜醅、雜碎湯等,大多經濟實惠,是在其他城市難以嘗到的風味佳餚。
西寧的一些高檔餐館還經營高原風味特色菜:蜂爾裡脊、蛋白蟲草雞、鴛鴦芙蓉發菜、酥合丸、清湯羊肚、筏子肉團、手抓羊肉等。
烤羊肉:將羊肉切成小片,串穿於鐵扦上,放特製的長方形烤爐焙烤。然後在羊肉上抹上醬油、精鹽、姜粉、辣面、椒粉等佐料,並翻動鐵扦。其肉嫩味香,營養豐富。現在烤羊肉已經發展到烤蹄筋、烤腰子等,格爾木的烤羊肉是其他地方沒法比的。 羊雜碎: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肝、肺、腸、胃、蹄等切片,舀原湯汁,加調料,即成。雜碎柔、嫩、爛、脆,湯香味濃。
⑼ 朋友,你去過青海嗎
青青的山,藍藍的海,高山上流雲映花開,遙遠的青海,踏著牧歌向你走來,青海有放牧的姑娘,她們都擁有甜美的願望,在那裡拼搏的男兒都有勝利的方向。
我愛這位於世界屋脊之上的青海,這一片黃河谷地是我的心之所向。春夏季節,猶如海浪般的油菜花田讓我陶醉其中,在無垠的荒野上又可以看到 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原生態景色,如夢如幻的青海湖鑲嵌在青藏高原上,傍晚坐在湖邊的椅子上吹著小風,望著這一望無際的湖,那一刻整個人都輕鬆了。等你休息夠了,走到旁邊的小餐館,點上一份糖醋小排,涼拌黃花菜,清蒸湟魚,叫上一瓶青稞酒,和三兩好友談天括地,好不痛快。
說到青海湖除了它令人神往的景色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生長在湖裡面的湟魚了。湟魚以其鮮嫩味美而著稱,但是現在由於人類大量捕撈湟魚導致其數量急劇下降,前些年一直封湖禁止捕撈。因為湟魚一年只長二兩肉,刺很多,吃它需要足夠的耐心呦。記得在我小時候爸爸經常買來湟魚,童年家住在村裡,我端著小盆,拿著剪刀,慢慢悠悠的晃到泉水旁,用一下午的時間洗干凈十幾條魚,拿回家爸爸在鋁鍋里燉上,媽媽再做兩個菜一個湯,蒸上米飯,就等著開飯啦,我和哥哥總是吃得很急經常被魚刺卡到,兩個人跟比賽似的跑到廚房拿起醋壺狂灌,一頓猛咳,跑回去又吃,湟魚的魚鰾真的超好吃,因為它的個頭小,一鍋能做十幾條,所以魚鰾會比較多,爸爸媽媽都不捨得吃都給我和哥哥吃,這是我記憶深處最親切的味道了。家庭關系往往能在一張餐桌上體現出來,家裡對吃食要求比較高,媽媽做面條,冷盤,湯都很棒,爸爸適合處理各種海鮮肉類,我很滿意家裡的伙食以至於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異常想念父母的手藝。
當然青海還有很多美食都是值得一提的,到了西寧,早上來一碗抓面配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酸湯,第二天都可以順道兒給你安排了,愛吃牛雜的來牛雜,愛吃羊雜的吃羊雜,還要配上饊子,掰成一小段一小段的跑在湯里等待它泡軟了,嗯~真香。在青海別的我不敢拍著胸脯保證,牛羊肉的品質那絕對是可以的,我們這里的牛羊肉並不比大都市的價格便宜,牛羊大多吃牧草長大的,天天漫山遍野的跑,那肥碩的大腿簡直是人間美味。我很喜歡的是青海的羊肉,膻味很淡,滿滿的肉想讓我欲罷不能因為從小開始我就不怎麼愛吃羊肉,當然烤全羊,羊肉串還得吃,清水煮羊肉對肉的品質要求很高,因為小姨夫有一家自己的養殖場,所以想吃的話可以現場挑選完了羊肋條水煮,羊脖子羊頭羊蹄用火熏著吃,羊腿上的肉用來烤串,家裡都會備著燒烤架,甭提多開心了,還有還有啊,羊腸還沒說呢,青海人一般都會用來灌血腸,煮在鍋里,等到鍋開了撈出來連案板都沒來得及上就被一分為二,大人們等不及要嘗嘗鮮了,大快朵頤的吃肉可真爽啊,我們喜歡自駕游,各種草灘,山野都是我們玩耍的好地方,租一個鍋台,再宰兩只雞,加上一隻羊,這就是屬於我們的天地吃飽喝足了唱唱跳跳最開心,小孩子們在水庫邊上玩的不亦樂乎,累了就摘野草莓吃,酸酸甜甜個頭小小的很是精緻。沒錯,這就是我們一整天的樂趣所在。
女孩子們是最可愛的生物了,逛街必備的是什麼?沒錯,當然是奶茶啦,但是在青海,我們喝的是甜醅子奶茶,真的超好喝,實名為它打電話,沒有人能拒絕它的誘惑,此處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從小喝到大。甜醅子是用莜麥,酒麴等做成的,小時候在深深的巷子里聽到有老頭吆喝賣甜醅賣甜醅,我拿著五塊錢和一個盆就沖出家門,老頭只舀一小碗甜醅子放在盆里,然後會加湯,其實啊,湯才是精華所在,每次仗著年紀小,就讓老頭多多的舀湯給我。長大之後很少有那麼純的甜醅子了,已將變成了改良版的甜醅子奶茶,依舊很好喝。逛累了,女生首選的午飯是麻辣燙了吧,挑一籃子菜,再要一大份釀皮,還有梗皮,米皮,擀麵皮,酸酸辣辣真能夠刺激味蕾,緩解疲憊, 血拚一下午都不會累。
學生可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早飯可能會吃媽媽或者奶奶做的牛奶雞蛋醪糟,甜甜的暖暖的會讓我們到學校早自習就開始睡覺,真是舒服過頭了。中午的選擇就會更多了,除了青海的朋友你們是否知道炮仗是可以吃的呢?炮仗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麵食,拉麵出鍋後不帶湯,用刀切成短條,倒入用粉條,牛肉末,青紅椒,菜瓜片還有其他菜炒好的配料接著放入調料混炒至入味。出鍋後真是面香逼人,做法和炒麵片有些類似淡口味大不相同,面條先長後短,先煮後炒,,面菜混一,吃到嘴裡有放炮仗的快感,火辣辣的感覺令人慾罷不能。在青海地區,炮仗面深受各民族的喜歡,有益腎,除熱,止咳的營養價值。類似的麵食還有干拌是一種西北拌面,干拉也是一種拌面,它與干拌的不同是干拉在盤子里而干拌在大碗里,干拌相較於干拉來說會比較干,但會配有一碗酸湯,在青海吃面可以加小冷盤,牛肉,或者雞蛋。學生黨根本不會有什麼選擇困難症,一周只吃面條都可以變著法的換著吃。再回學校的路上和小夥伴人手一瓶青海老酸奶,簡直美翻了好不好。
青海老酸奶和甜醅在我心裡的地位不相上下,作為一個青海人是不可能割捨下這些東西的,當然還要再加一個炕羊鍋,洋蔥,羊排,羊腸,洋芋(土豆,在青海叫法是洋芋),青紅椒,孜然,生薑,黑胡椒,蒜,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你根本無法想像洋芋在青海人的眼裡有多優秀,就像南方離了米沒法活,青海沒了洋芋可能會哭泣。炕羊鍋用的鍋是鋁鍋,炕了很久,肉和洋芋表皮焦脆,泛著金色的油亮亮的光,真好吃。
洋芋有各種做法,在青海可以說是把它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炕羊鍋,當然羊排還可以換成是排骨,土家雞,五花肉,牛排,但是洋芋必須在,這可是主角呢,在我們的飯桌上,大家對於洋芋的喜愛已經遠遠超過了肉類。它是鋁鍋里備受我們寵愛的食材。除了羊鍋,還有炸洋芋,炒洋芋,熬飯裡面可以放,還有涼拌洋芋絲,在我媽媽的手裡更是創造出來了一種新菜,金銀三絲,就是先將洋芋洗凈切成絲狀後下油鍋炸至金黃,配上媽媽秘制的料,撒上香菜,既簡單又受歡迎,親戚朋友來家裡這道菜絕對十分鍾內騰空盤子。
像媽媽輩的 年輕 女性時不時地就要 打伙盛 (青海話,意思為婦人之間的小聚,通常在某個人的家裡),媽媽們的活動就是打麻將,完了做攪團(青海特色),是用黃豆面做成的,糊狀,做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添水,用擀麵杖一直在鍋里攪動,保證它的口感,出鍋後有濃香的豆粉味道,配菜是黃瓜絲,胡蘿卜絲,韭辣辣(將韭菜剁碎淋上熱油),紫甘藍絲,還有其餘的一些肉類,但冷盤必備,基本都在盤兒吃,一大鐵勺的攪團,放上辣椒油,要很多油,淋上很多醋,一大勺韭辣辣,再在邊上放上各種配菜,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了。媽媽們對吃飯的要求還是挺高的。而且一大鍋大家都吃不完,回家的時候每人都要帶一盤回去,甭管誰吃了總之是不會被浪費的。有女人之間的聚會肯定也少不了男人之間的聚會,周末帶著老婆孩子去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抓面喝完一碗酸湯,慢慢散步回家,當然在回家的途中總會被老友叫去打麻將,晚上炒幾個硬菜,開兩瓶青稞酒,綿綿的感覺,酒一下喉嚨就能體味到這才是正正的糧食的精華。即使喝醉了第二天早上起來也不會覺得頭疼。青海人吃的面是青稞面,喝的酒是青稞酒,就像內蒙人愛喝大烏蘇一樣。到了青稞豐收的季節街巷有很多小扁擔挑著筐子賣青稞,這種青稞一般都是經過處理的,揉搓了它的外皮,青稞的外皮很是扎手,手上沒點老繭就不要嘗試了。清理好皮之後放入大鍋里撒上適量的鹽進行翻炒。青稞是按兩賣的,一兩差不過在八至十塊左右。
朋友,你有沒有體驗過青海土火鍋?它是銅鍋,上鍋是鍋邊一圈已經是一圈滿滿的食材了,擺放的整整齊齊,有蘿卜皮,老豆腐,洋芋塊,牛肉片,羊肉片,五花肉片,粉絲,酸菜,肉丸子,滿滿當當絕對能讓你滿足,等到你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可以喝一點湯,混合了那種清香的味道,雖然很多肉但是我保證絕對有清香的味道。這原本的一鍋吃好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的下菜了。而且土火鍋有一個優點是可以在野外做,因為我們會很喜歡山水草地,將常出去自駕游,也會帶一個銅鍋,走之前在鍋里擺好食材,唱跳累了圍在一起找一點干樹枝放在鍋下部,倒入純凈水,將火點著,等鍋一開就可以吃這種原生態的味道啦。是不是很嚮往這種生活呢?小朋友還會帶自己的帳篷,吊床之類的。一整天都不會無聊的,不會給你機會讓你坐在一旁刷手機的。吶,青海呢口味也會偏川味一點,四川的火鍋味道也很好,但是這邊的特色是在小吃一類會加上一種餅 狗澆尿 這是一種薄的烙餅。名字的由來也是很有趣,在以前,油是很珍貴的,各家都有節約油的辦法。而青海的主婦們,在烙餅的時候為了節約油,就拿起小油壺沿著鍋的邊沿,一邊澆油一邊烙餅,因為在那時候都是農村的大鍋,而這個動作酷似狗在牆邊撒尿,由此得名 狗澆尿餅
這是將小麥面揉好後,開水燙面,攤開撒上花椒粉,鹽,以及狗澆尿的靈魂 香豆粉 ,再澆上少量菜籽,捲成長卷,切成小劑子,擀薄之後就可以烙餅了。這絕對能讓人快速的體驗到青海濃濃的別樣風情。
記憶深處還有的印象是爺爺給我捏的草面,一種粗糧面,吃起來有點扎,顏色是黑褐色的,在碗里舀上半碗面,加點白糖進去,倒入開水用手捏成一團一團的,吃著也很不錯,這是我記憶最深處的有關於和爺爺在一起的味道。記得小時候我總是不太願意吃這個,爺爺總想讓我陪他一起吃,我樂意和爺爺談條件,我陪他一起吃草面,要求爺爺給我煮奶茶。爺爺煮的奶茶味道很濃,有淡淡的鹹味兒。因為啊,青海的奶茶是真正的那奶和茶煮出來的,可都是有講究的,茶是那種磚茶,奶是新鮮的不隔夜的鮮牛奶,在農村很多人家都會養牛,所以奶源真的超級棒,等奶茶滾開了之後會加粗鹽,也會加一點酥油進去,融了之後濾去茶渣,咸鹹的奶茶也是我和爺爺在一起時光的味道。爺爺離開已經整整十年了,我再也沒有吃過草面喝過純正的青海奶茶了。我不願意破壞我和爺爺在一起的光陰的味道,那是甘美的,幸福的味道,是我記憶深處童年的味道。
外地的朋友來我大青海可以帶點什麼回去也是個問題呢,首選的就是牛肉乾啦,雖然長得不咋地,但你要是識貨的話會買到很好的氂牛肉乾回去,營養價值真的很不錯呢,在這兒強推的就是水井巷啦,那條街從我有記憶就在那裡啦,有特色小吃,有紀念品,有特產賣。因為青海的藏族和回族同胞比較多,這條街的民族特色非常濃。等到想回去的時候可以帶很多東西回去呢,比如氂牛肉乾,酥油茶,羊鞭,牛鞭,鹿鞭,黑枸杞,藏紅花,昆侖雪菊,冬蟲夏草,藏族披肩,皮草,藏族風銀飾,翡翠,玉石,乳酪干,而且會有羊奶的哦,如果你能接受羊奶的味道的話。這些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希望你可以來青海感受一下青海人民的熱情,品嘗一下青海美食,看一看青海的油菜花田,望一望一望無際的青海湖,在天空之境~~茶卡鹽湖走一走,坐一坐鹽湖的小火車,微風拂起,絕對治癒。你還沒有去過黑馬河感受過這里的天,你還沒有見過神奇的倒淌河,怎麼就能停下你的腳步呢,來吧,來吧,我在青海等你,我在這一片油菜花田裡等你,或者我去找你,但是無論我走到海角天涯,最愛青海我的家,清澈古老美麗的三江源,默默匍匐在我腳下……
⑽ 西寧有哪些地方特色小吃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座青藏高原上的古城,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遊資源,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西寧市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寧的美食,不同與內地,雖然種類比較多,但似乎多多少少都和牛羊有些關系,並且相對來講口味稍重。下面我就從幾個類別來說一說那些饞死你不要命的美食。
青海狗澆尿
小吃類
除去麵食和牛羊肉,西寧還有一類美食,我把它們統稱為小吃類,其中最為出色的代表就是酸奶、釀皮和甜醅。釀皮可能在西北的省份都能看到,但青海的釀皮卻又自己獨特的做法和味道,非常好吃。還有就是青海的碗裝的酸奶,你吃完就覺得超市買的都是假的,如果你能買到氂牛酸奶,那才叫一個純。甜醅青海獨特的一樣美食,用青稞製作,甜甜的,帶點酒香,喝完很舒服。
說了很多美食,那麼到底哪些才是我推薦的呢?不急,下面我就將我自己覺得值得品嘗的美食向大家一一道來。
手抓羊肉:這是我向大家推薦的第一道美食。其實整體來講,西北的手抓羊肉都不錯,但青海的手抓羊肉卻有自己不一樣的味道,首先它沒有羊膻味,其次它肥而不膩,肉質嫩滑軟,相對於青海牧區口感較為硬質的開鍋肉,西寧的手抓幾乎都煮的比較爛,配合上新鮮的生大蒜,味道極為鮮美。在西寧,無論是豪華酒店還是家常小館,差不多所有的餐館都有手抓,只是做法大同小異罷了。
酸奶:酸奶是青海非常值得品嘗的一樣美食,與很多地方的喝酸奶不一樣,西寧的酸奶是要吃的。為何?因為純啊,西寧街頭賣的那些碗裝的酸奶,上面一層奶油,裡面的酸奶外觀看起來有點像豆腐腦,里是放過白糖的,舀一勺放嘴裡,入嘴即化,酸酸甜甜口感非常棒。如果你覺得還不入味,建議你品嘗下氂牛酸奶,那可是酸奶中最頂級的,放些白糖,加些蜂蜜,吃完讓你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