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潮州哪裡的牛雜比較好吃!
安揭路楓溪雁園路口牛雜店,市區彩虹路牛雜店,鳳塘浮崗橋旁木記牛雜店,楓溪外馬路(汕頭八弟牛肉店),楓溪外馬路老肥牛肉店,市區西湖邊鎮記.
⑵ 想買點牛雜來吃哪裡有賣
牛雜瘀斑再菜市場肉類攤都會有買的,大型超市也會有啊。
【小炒牛雜】
11
成品圖。
小竅門
1、盡量挑選優質的新鮮牛雜,需要一層薄薄的肉帶著筋的牛雜,這種牛雜做出來的口感最好。
2、牛雜入高壓鍋中壓15分鍾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長時間,這樣牛雜剛好帶著點點嚼勁。
3、做這道菜需要帶點辣味才爽口,可以用青尖椒、干辣椒或是小米辣。
⑶ 廣東哪裡的牛雜最正宗
廣東牛雜的傳統做法,以及香料和醬料的正宗配方,值得收藏!
對於沒吃過牛雜的人來說,是真的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美味。要說牛雜有多好吃,可以這樣來形容:所謂「食在廣東」,廣東的美食琳琅滿目,其中不乏各種街頭小吃,而廣東人的每一天,就是從街頭這一碗牛雜開始的。
牛雜說白了就是用牛的各種內臟,比如說牛肚、牛大腸、牛腰、牛的心肝肺等等,配合以白蘿卜做出來一道小吃,此道小吃兼具了各種牛雜的滑嫩口感以及各種香料和醬料的獨特香味,葷素搭配,因此備受老廣的喜愛。
牛雜最早起源於廣州的老西關地區,原來是廣州的特色小吃,但是最近幾年,這道小吃也開始慢慢出現在其他地方,甚至是北方的很多城市。
牛雜好吃,製作工藝自然也是非常講究,其中的重點就是香料和醬料的配方。雖然每一個牛雜製作者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概的一個配方還是差不多的,都是借鑒了一個最傳統的牛雜配方。
下面就結合著牛雜的具體製作過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最傳統的牛雜配方,一個是關於香料的配方,一個是關於醬料的配方。
一,先說一下牛雜的傳統製作過程
1,熬制牛骨湯,也就是牛雜要用到的底湯
餐飲界對於高湯有句行話,叫做「當兵的槍,廚子的湯」,可見高湯的重要性,以前的老魯菜館,講究的是「一鍋湯」,這鍋高湯用完了,即使來的客人再多,也要關門歇業。同樣,好的牛雜同樣依賴好的高湯。
將牛骨頭簡單焯一下水,撈出來用清水洗干凈,然後放入專用熬湯的鹵鍋中。鹵鍋內注入清水,再依次放入大蔥(打成結)、老薑塊(拍扁)、大蒜(拍扁)、料酒、胡椒粉(白鬍椒粉)。
接著大火燒開,注意隨時撇去上面的浮沫,燒開後改為小火,慢慢煨制4個小時。這里注意了,小火煨制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的底湯顏色發白,會有一種比較濃稠的感覺。
熬制高湯,有句行話叫「無雞不鮮,無肘不濃,無骨不香」,牛骨頭在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出香味,時間一定要長。另外,熬制好之後,牛骨頭不要扔掉,下次還能用。
熬制底湯時,這些食材的比例:以10公斤水為例,其他相對應的食材用量是,牛骨頭3斤、大蔥20克、老薑塊100克、大蒜20克、料酒10克、白鬍椒粉3克。這是個比例,如果用的是5公斤水,其他的食材的用量減半就行,這個不難理解吧。
這里再多說一下關於如何給調味料稱重的問題,如果是專業做小吃的,最好買那種專業稱重的電子秤,很精準,價格也便宜;如果就是自己在家裡做,嫌稱重麻煩的,可以這樣來掌握,就是家裡平時舀調味料的那種普通小鐵勺子,一勺子的重量大概是3克。
2,牛雜焯水
找一鐵鍋,注入清水,然後放食鹽、食用蘇打粉和鹼水,以1公斤牛雜為例,他們的量分別是10克、5克、5克,放生薑、陳皮適量,然後開始焯水。
焯水時應該注意的:牛腸和牛肺比較臟,焯水前一定要洗干凈,焯水的時候要不斷用勺子進行按壓,以便清理得更干凈。
焯完水的牛雜,撈出來後還要用涼水再沖洗一遍,一是看看是不是還有什麼臟東西沒焯干凈,二是為了讓牛雜後期的口感更筋道。
3,開始煲制牛雜
鍋中加入上面已經熬制好的高湯,也就是煲制牛雜的底湯,大火燒開,然後放入過完涼水的牛雜,高湯要沒過牛雜,然後開始煲制。
放入牛雜要分兩步來,首先放入的是牛腸、牛筋、牛肚、牛脯這幾種不容易煮透的牛雜,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放,小火煨制2個小時。
2個小時後,放入剩下的比較容易煮透的牛雜,同時放入牛雜專用香料包、牛雜專用醬料,另外再加20克沙姜粉和2克乙基麥芽粉(注意,乙基粉一定不能放太多),接著小火繼續煨制4個小時。
經過這4個小時的煨制,牛雜基本上算是做得差不多了,上面用到的香料和醬料的配方,我們放在最後說。
4,牛雜中的蘿卜怎麼處理
廣東牛雜,白蘿卜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蘿卜盡量選那種比較小的,切成丁。
另外准備一口鍋,鍋中倒入上面熬制好的高湯,再加入清水,比例是一半高湯、一半清水,大火燒開,將蘿卜丁放進去,再加一點糖和鹽。
燉煮蘿卜時應該注意的:水要沒過蘿卜丁2厘米;煮蘿卜時不要蓋鍋蓋,那樣很會容易使蘿卜的味道變苦;判斷蘿卜是否煮好的標準是,只要不是太用力就能把筷子插進去,就可以了。
5,牛雜最後的煲制
蘿卜煮好之後,放進牛雜里,繼續小火煨制大半個小時,到了這里,一鍋傳統做法、口味地道的廣東牛雜,就算正式完成了。
二,廣東牛雜,香料和醬料的傳統配方
1,香料的傳統配方
以10公斤的牛雜為標准,具體的香料配方是:10片香葉,3克花椒,5克八角,3克桂皮,3克陳皮,2克小茴香,1克甘松,1個草果,食鹽約150克,幾個干紅辣椒,這些香料按比例裝在香料袋裡即可。
2,醬料的傳統配方
30克黃豆醬,30克柱候醬,40克海鮮醬,將這三種醬放入一碗中或者小盆中,攪拌均勻即可,另外還要放120克白糖和10克白酒。
看到這里,有些人會有疑問了,「之前從別處看到的醬料配方,裡面的醬的種類要比這多出很多啊?」,這里要告訴大家,如果你看到的那種醬料很多的配方,基本上都是所謂的商業版本的配方,有時候也是真假難辨,但是所有的配方中,都是以這三種為基礎配出來的。
其實我也看到過很多種那樣的配方,所用到的醬料實在是太多了,甚至有點混亂的感覺。所謂大道至簡,只要是做法正規,操作得當,這個傳統的基礎配方,也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最後的總結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和記憶,這里做一下最後的總結:1,要仔細看上面的介紹,程序一定不要錯;2,除了大家比較關心的香料和醬料配方外,高湯的熬制也很重要;3,這個香料和醬料的配方,看似簡單,但是它屬於最傳統的配方,對於一般人來說,不要太過於迷信所謂的商業配方,這個配方就足夠了;4,傳統的配方,配上正規的做法,以及地道的食材,牛雜的味道終歸不會差到哪裡去。希望上面介紹的,能夠幫助到大家
⑷ 哪裡的牛雜好吃呢
牛雜我認為還是廣東牛雜做的好吃、味道清淡、口味哪個地方的人都比較適合、下面我將廣東牛雜的全套技術配方告訴大家、大家在家也可以做美味的廣東牛雜。
六、牛雜火鍋出菜;准備一個牛雜鍋煲好的蘿ト打底,撈出煲好的牛雜放入蘿ト上面就好,撒上幾片香菜就可以出鍋了。
七、味碟的製作;吃辣的碟子中加入適量蒜菩辣和生抽即可、不吃辣的碟子中加入適量蒜蓉和生抽即可。
⑸ 南陽哪裡的牛雜面比較好吃
馮記牛雜面、老店牛雜面、三淼牛雜面黃酒館、襄陽紅這幾家的牛仔棉比較好吃。
1、馮記牛雜面地址:八一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在南陽做了十二年,憑的是香辣,一勺紅油牛雜澆於其上,香氣四溢,這個香辣味,讓人慾罷不能,香的誘人,辣的過癮
2、老店牛雜面地址:工業北路興達花園對面,這家店的牛雜面和干拌面是很多吃貨的最愛,最讓人忘不了的是芝麻醬,細膩順滑,香味十足,牛雜面配雞蛋茶,隔幾天不吃就想得慌
3、三淼牛雜面黃酒館地址:仲景路與建設路交叉口向南500米路西,三淼牛雜面最大的特色是牛雜面配黃酒,牛雜面口味剛烈,黃酒酸性味淡,兩者結合,堪稱完美!湯紅面白,菜綠肉香,色香味形俱全。
4、襄陽紅地址:七一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向東50米路南襄陽紅的牛雜面製作流程跟襄陽本地一樣,煮熟後的面條澆上湯底,再澆上一勺秘制紅油,看著像紅油,很辣的樣子,但吃起來並不辣。
⑹ 哪個牌子牛雜比較好吃
建議陝西丁小六綠色食品發展公司的牛雜,味道正宗,口感也很勁道,全家人都很愛吃。
⑺ 想做牛雜賣一般去哪裡進貨
一般菜市場賣牛肉的攤位都會有這方面的貨源,你可以去問問,或者直接去冷凍肉食批發店問問,基本都會有冷凍牛雜賣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⑻ 東莞虎門哪裡有街邊牛雜賣
整個廣東,吃起牛雜都是一等一的投入,早晚牛雜,午餐牛雜,宵夜牛雜……當然東莞也不例外,在大大小小的牛雜店裡,許多街邊牛雜更是卧虎藏龍地存在。我在虎門待過好幾年,下面開始回答你的問題:虎門現在吃的牛雜的地方已經不多了,很多小夥伴想吃到好吃的牛雜會選擇開車去大朗,其實不需要的,因為在虎門中心還有一家從1986年開檔的牛雜攤。
相信大家都曾經嘗過,用的是獨家配置的香料,但是好多童鞋說好像看不見他們擺攤了,是不是倒閉了?其實不然,只不過是牛雜佬的女婿繼承事業罷了。童鞋們要去的話可要趁早了,因為出攤時間只有下午的5點到7點兩個小時,一般來說一個小時左右就會全部沽清。可真搶手啊,不說了!小編要去搶了!
特別推薦鵝腸,分量很大,吃起來尤其滿足。
⑼ 廣州哪家店的牛雜好吃
認識廣州就得從牛雜開始,牛雜中「最廣州」的當屬蘿卜牛雜,蘿卜牛雜已成廣東廣州文化的一部分。
沒有特別的配方,就是花生香的牛雜湯底,但是別人就是做不出來。湯汁濃的像醬汁,這才是阿婆牛雜香味濃郁、出眾的秘訣。
每次一開檔,都排起長隊,排個兩小時,每人還限購兩份,阿婆牛雜可以說是最符合廣州味道,30年來都不變。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廣州哪家店的牛雜好吃?的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