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宿羊山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宿羊山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9-23 12:20:18

Ⅰ 宿羊山的名勝古跡

摘要 宿羊山的傳說及名勝古跡宿羊山原名宿娘山,據傳很久以前,王母娘夜宿此山而得名"宿娘山",後以其諧音演變成"宿羊山"。民國3年置宿羊山纖團屬七區,24年青宿羊山鄉屬五區。1949年屬山東蘭陵縣,1953年劃歸邳縣置十五區,1957年撤區並多為宿羊山鄉,1968年改宿羊山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改置鎮,2000年撤鄉並鎮,將原徐樓鄉並置宿羊山鎮,鎮政府駐地宿羊山。名勝古跡宿羊山鎮名勝古跡眾多,鎮域內主要有"清涼寺"、"千年古槐"、"瑞香寺"、"雙眼井"。據傳很久以前在宿羊山境內正申制高點上曾建有一座古剎,名曰"清涼寺",其門前正南百米處,有一棵古槐,只見它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半死半活地苫度春秋。卻誰也說不準它的生長年庚,究竟經歷了多少滄桑歲月。相傳,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生性酷愛古槐,大唐「統之後,打馬游歷全國,曾到這棵古槐樹下觀賞,走時留下兩名侍從,賜予銀兩,令其於樹下,安家守護。至今這棵古槐,根深葉茂,甚為壯觀。古鎮宿羊山原建有瑞香寺,是邳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邳縣縣志補》中記載"元時建,蒼松翠柏,繞廟三面,廟東南有黃慷一株,數百年物也。"瑞香寺建在宿羊山主峰大武山西坡腳下,林木蔥郁的三山相叩的谷底之申,座北朝南,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富麗堂皇,古色古香,蔚為壯觀。門臨一漲清池,規模頗大,清朝光緒年間,香火鼎盛,僧眾多達百人。這座始建於元朝天順年間的寺廟,相傳是鎮江金山寺有一高僧從西北萬追趕一隻鳳凰到此,這只鳳凰飛至宿羊山後,悄然落在主峰武山腳下。"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高僧看到這里林濤起伏,野花滿坡,瑞氣綴繞,透著靈秀,加入仙境,於是便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寺廟,名日"瑞香寺"。可惜,這座晨鍾暮鼓、古木參天、興旺非凡的數百年古剎,於"文革"時被破壞的盪然無存,那棵數百年"物也"的黃株連同數株合抱古銀杏,也被連根伐除。在瑞香寺西北旁有條石龍,背上清清楚楚有一脆坐印窩和一雙小巧玲隴的腳印,近旁有簇山棗樹,枝葉、刺針全向下而長,不遠處一塊巨石有雙三寸金蓮的履痕,下面石板上有馬的蹄印。傳說是王母娘娘坐龍背為孩子換尿布,在棗樹上晾尿布,走時上馬留下的痕跡,這些神話傳說的古跡至今留存,吸引著眾多遊人駐足觀賞。位於宿羊山角下還有一個名勝古跡"雙眼井",這座"雙眼井",是人工用青石砌制而成,據傳有千年歷史,一井兩口,故名"雙眼井",此井四季清澈透明,井水甘甜爽口,據說,凡是飲用此井水

Ⅱ 宿羊山鎮的經濟概況

概況
宿羊山鎮農業、水產業、畜牧業和林果業比較發達,一直是邳州市多種經營發展的先進鎮之一,1980年多種經營收入是全鎮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農業
宿羊山鎮大蒜為宿羊山的主產業,常年種植大蒜8萬畝,以宿羊山為中心的大蒜連片種植輻射面積已達70萬畝,面積居全國第一。 2013年大蒜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干蒜10萬噸,夏季作物以水稻為主,間作玉米、棉花等,全鎮糧經比例3:7。全年種糧面積67000畝,糧食產量31400噸,棉花產量1120噸。
林業
2013年,宿羊山鎮全鎮高標准農田林網建設3.6萬畝,成片造林1500畝。
牧業
全鎮人均養殖50隻(頭)以上,全鎮飼養量達到130萬只(頭),2005年全鎮雞、羊、兔、牛、豬飼養量達到200萬只。年出欄家畜8萬只。
漁業
淡水魚養殖是宿羊山鎮的特色養殖,1980年以來,宿羊山實施立體魚菱養殖試驗成功,利用8000畝不牢河水面實行攔河立體養殖,有效地提高了水產效益,2005年共產鮮魚5000公斤,菱角80000公斤。 工業
宿羊山鎮工業發展起步較早,解放初期,就開辦一個工具廠,主要生產加工農業生產使用小型農機具。後逐漸有所發展,到1978年相繼新辦一批工業企業,油廠、酒廠、綜合廠等10個,總產值500萬元。1985年鎮辦企業工業總產值5000萬元,今日宿羊山鎮,已形成了陶土製品,建材、化工、電子、鑄造、板材、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八大類工業集鎮。2005年,全鎮擁有數十家各類企業,全年工業總產值2.5億元。
宿羊山鎮境內邳州陶瓷廠始建於1957年,1992年經江蘇輕工業廳和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隸屬省陶瓷進出口(集團)公司,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500多萬元,主要生產低溫紅泥陶園林陶器,有4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產品全部出口歐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1000萬美元。
加工業
宿羊山鎮大蒜產業的發展造就了民營經濟的崛起,涌現出一批較大規模的大蒜生產、加工、冷儲加工骨幹企業和機械、板材加工製造民營企業。2008年,全鎮在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400萬元,在鎮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截至2008年,宿羊山鎮工業園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共有民營企業357家,其中,500--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72個,獲外貿出口權的企業11個,民營企業從業人數達1870人,交稅金總額1200萬元,佔全鎮財政收入40%,全鎮有大蒜冷庫280座,大蒜銷售量80萬噸,外貿出口額達7500萬美元。2008年全鎮工業用電5800萬度。比2007年增長1200萬度,連續三年工業用電量增幅全市第一,總量全市排名第三。

Ⅲ 宿羊山鎮的名人

宿羊山不僅名勝古跡繁多,而且俊才星馳,清朝進士陳略,聞名四方,至今流傳民間的《胡打算》一書屬他所著,他的墓碑現立於宿羊山山坡之上。

Ⅳ 宿羊山哪裡好玩

宿羊山鎮名勝古跡眾多,鎮域內主要有「清涼寺」、「千年古槐」、「瑞香寺」、「雙眼井」。
據傳很久以前在宿羊山境內正中制高點上曾建有一座古剎,名日「清涼寺」,其門前正南百米處,有一棵古槐,只見它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半死半活地苦度春秋。卻誰也說不準它的生長年庚,究竟經歷了多少滄桑歲月。相傳,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生性酷愛古槐,大唐一統之後,打馬游歷全國,曾到這棵古槐樹下觀賞,走時留下兩名侍從,賜予銀兩,令其於樹下,安家守護。至今這棵古槐,根深葉茂,甚為壯觀。
古鎮宿羊山原建有瑞香寺,是邳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邳縣縣志補》中記載「元時建,蒼松翠柏,繞廟三面,廟東南有黃楝一株,數百年物也。」瑞香寺建在宿羊山主峰大武山西坡腳下,林木蔥郁的三山相叩的谷底之中,坐北朝南,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宿羊山鎮蔚為壯觀。門臨一泓清池,規模頗大,清朝光緒年間,香火鼎盛,僧眾多達百人。這座始建於元朝天順年間的寺廟,相傳是鎮江金山寺有一高僧從西北方追趕一隻鳳凰到此,這只鳳凰飛至宿羊山後,悄然落在主峰武山腳下。「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高僧看到這里林濤起伏,野花滿坡,瑞氣繚繞,透著靈秀,如入仙境,於是便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寺廟,名日「瑞香寺」。可惜,這座晨鍾暮鼓、古木參天、興旺非凡的數百年古剎,於「文革」時被破壞的盪然無存,那棵數百年「物也」的黃楝連同數株合抱古銀杏,也被連根伐除。在瑞香寺西北旁有條石龍,背上清清楚楚有一腚坐印窩和一雙小巧玲瓏的腳印,近旁有簇山棗樹,枝葉、刺針全向下而長,不遠處一塊巨石有雙三寸金蓮的履痕,下面石板上有馬的蹄印。傳說是王母娘娘坐龍背為孩子換尿布,在棗樹上晾尿布,走時上馬留下的痕跡,這些神話傳說的古跡至今留存,吸引著眾多遊人駐足觀賞。
位於宿羊山角下還有一個名勝古跡「雙眼井」,這座「雙眼井」,是人工用青石砌制而成,據傳有千年歷史,一井兩口,故名「雙眼井」,此井四季清澈透明,井水甘甜爽口,據說,凡是飲用此井水的人們,從不腹瀉,這便是「雙眼井」的傳說。
宿羊山不僅名勝古跡繁多,而且俊才星馳,清朝進士陳略,聞名四方,至今流傳民間的《胡打算》一書屬他所著,他的墓碑現立於宿羊山山坡之上。

Ⅳ 江蘇徐州有什麼特產

邳州苔干:產於邳州市土山、議堂、占城、薛集、八路和鄰近的睢寧縣古邳等鎮。
徐州青方腐乳:俗稱臭豆腐乳,因色呈青灰而得名。創始於北宋年間,以邳州八義集所產最著名。
官湖鐮刀:原產於邳州市官湖鎮。始創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300餘年歷史。式樣美觀,經久耐用;宜於山區、平原使用,適應性廣。
官湖鎮:凍兔肉、桐木板、白廠絲為三大出口產品。
邳城鎮:白蓮藕、八寶菜為著名土特產。龍鳳涯河水產、城山村粉絲、城東村養貂遠近聞名。
八義集鎮:八義集豆腐乳、羊肉湯。
土山鎮:劉井粉絲,苔干,明代開始種植,清康熙年間成為貢品。
港上鎮:草柳編織,草莓。
白埠:柳、竹編製品遠銷海外。銀杏、板栗。
陳樓鎮:板栗。
鐵富鎮:柳編產品聞名。
邢樓鎮:薄荷。
議堂鎮:苔干暢銷國內外。
張樓:肉兔、甲魚、龍蝦、白蒜馳名。
宿羊山鎮:大蒜,享有中國大蒜第一鎮之譽。
四戶鎮:石膏之鄉

Ⅵ 邳州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嗎

邳州苔干:產於邳州市土山、議堂、占城、薛集、八路和鄰近的睢寧縣古邳等鎮。
徐州青方腐乳:俗稱臭豆腐乳,因色呈青灰而得名。創始於北宋年間,以邳州八義集所產最著名。
官湖鐮刀:原產於邳州市官湖鎮。始創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300餘年歷史。式樣美觀,經久耐用;宜於
山區、平原使用,適應性廣。
官湖鎮:凍兔肉、桐木板、白廠絲為三大出口產品。
邳城鎮:白蓮藕、八寶菜為著名土特產。龍鳳涯河水產、城山村粉絲、城東村養貂遠近聞名。
八義集鎮:八義集豆腐乳、羊肉湯。
土山鎮:劉井粉絲,苔干,明代開始種植,清康熙年間成為貢品。
港上鎮:銀杏葉,銀杏,草柳編織,草莓。
白埠:柳、竹編製品遠銷海外。銀杏、板栗。
陳樓鎮:板栗。
鐵富鎮:柳編產品聞名。
邢樓鎮:薄荷、石膏、沙王砂礓石。
議堂鎮:苔干暢銷國內外。
張樓:肉兔、甲魚、龍蝦、白蒜馳名。
宿羊山鎮:大蒜,享有中國大蒜第一鎮之譽。
四戶鎮:石膏之鄉
新河鎮:「甜油」燒菜口味純正,大閘蟹

Ⅶ 邳州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嗎

邳州苔干:產於邳州市土山、議堂、占城、薛集、八路和鄰近的睢寧縣古邳等鎮。 徐州青方腐乳:俗稱臭豆腐乳,因色呈青灰而得名。創始於北宋年間,以邳州八義集所產最著名。 官湖鐮刀:原產於邳州市官湖鎮。始創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300餘年歷史。式樣美觀,經久耐用;宜於 山區、平原使用,適應性廣。 官湖鎮:凍兔肉、桐木板、白廠絲為三大出口產品。 邳城鎮:白蓮藕、八寶菜為著名土特產。龍鳳涯河水產、城山村粉絲、城東村養貂遠近聞名。 八義集鎮:八義集豆腐乳、羊肉湯。 土山鎮:劉井粉絲,苔干,明代開始種植,清康熙年間成為貢品。 港上鎮:銀杏葉,銀杏,草柳編織,草莓。 白埠:柳、竹編製品遠銷海外。銀杏、板栗。 陳樓鎮:板栗。 鐵富鎮:柳編產品聞名。 邢樓鎮:薄荷、石膏、沙王砂礓石。 議堂鎮:苔干暢銷國內外。 張樓:肉兔、甲魚、龍蝦、白蒜馳名。 宿羊山鎮:大蒜,享有中國大蒜第一鎮之譽。 四戶鎮:石膏之鄉 新河鎮:「甜油」燒菜口味純正,大閘蟹

Ⅷ 沛縣狗肉是徐州特產,這道美食有什麼歷史來歷呢

黿汁狗肉呈醬紅色,色澤鮮亮,味美醇香,肉質韌而不挺,爛而不膩。沛縣因此而成了古今聞名的「狗肉之鄉」。再浸泡麻花、油條,味道十分鮮美。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從運河上岸來到宿羊山,偶嘗此湯,大加贊賞,從此撒湯聲名遠播。每年入伏的一個月里,徐州的人們及遊客會集中在各個酒店,飯庄以及專門的羊肉館,燒烤店,吃羊肉,喝羊肉湯,稱之為吃伏羊。


康熙年間,徐州籍狀元李蟠曾為此菜即興題聯:"一簋魚羊鮮饌解解解老饕之饞,調理大羊美羹試試試廚師之技"。魚+羊=鮮,相傳漢字「鮮」字就來源於這道菜。徐州地鍋雞,徐州把子肉,徐州煎包來了徐州,吃菜管飽管好,價格便宜,分量大號,口味超好!當然是我們大徐州的地鍋雞了,地鍋雞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並存的特點。絕對是吃一口就上癮的感覺。徐州也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劉邦故鄉,項羽的故都,其境內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如此人傑地靈的寶地,怎能少得了美食呢?徐州的特色菜真是數不勝數。

Ⅸ 宿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符離集燒雞

符離集燒雞(Red-CookedChicken,FulijiStyle)屬於安徽沿淮風味,已有千年的歷史,產於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於京滬鐵路大動脈上的符離鎮。燒雞起源有幾種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後要抹上一層紅曲,故而過去不叫燒雞而叫紅雞,然後在學習了道口燒雞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提高,逐漸形成現在的符離集燒雞。其與道口雞所不同處,主要在於香料。這種燒雞以管、魏、韓三家的製品最為出名,被列入我國名餚之林。

風味特點

此雞肉爛脫骨,肥而不膩,鮮味醇厚,齒頰留香。 此菜產於安徽省宿縣,原名「紅雞」,是聞名全國的特產。量在開始時,此雞並無特色,只是煮熟後抹一層「紅曲」。 符離集燒雞的製作選當地當年肥健壯麻雞,且以公雞為良。宰殺前需飲清水並洗凈雞身,然後晾乾用飴糖塗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種名貴香料,放在保留數十年的陳年老湯鍋里,先用猛火高溫鹵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時方可撈出。這樣製作出來的燒雞,如鍋後趁熱,輕輕提起雞腿一抖,雞肉便會全部脫落而明架相連。

Ⅹ 比較好吃的烤全羊,你知道哪些地方有呢

西北的羊肉江湖地位一直都不低,壹周君大學室友有蘭州的,聽她每次提起她們家的羊肉,眼睛都在泛光。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羊,西北地方的烤全羊也帶有本地特色。內蒙古阿拉善盟的烤全羊,好吃!鹽池縣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培養了灘羊獨特的質量。大羊為美,其肉質細嫩、無膻味、味道鮮美、脂肪分布均勻,是國內外肉羊質量最好的一種之一。



江津聖泉的烤全羊是特別的好吃,老闆的外號叫張笆籠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貴的菜餚之一。高級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車出現在賓客們中間,整台筵席將頓時生輝,顯得格外豪華闊綽,為飲宴增添了異常豐富的色彩。除了火候的掌控外,羊的品質更關鍵,好的羊肉真的隨便烤烤,加點鹽就非常好吃了聖鄉樓外樓烤全羊燒烤;2、蒙古風情烤全羊(雙流區);3、賢逸居烤全羊(雙流區);這三家,是我經常去的幾家,10多個人吃一隻羊搓搓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