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自產蕎麥哪裡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自產蕎麥哪裡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3 02:12:46

『壹』 蕎麥之鄉是哪裡

倫旗種植蕎麥終久歷史.庫倫蕎麥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侯特點形成了獨特的品質:其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B1.B2等。經國家商檢局、中科院衛生研究所的簽定和營養成份分析,蕎麥籽粒中含蛋白質10.3—11.9,澱粉63,3—75%,粗纖維1013—13.8%,VBl,VB2、VE的含量均高於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 同時含有大量的鐵、鈣、銅、鋅、硼、碘等元素和各種氨基酸,據測定在蛋白質中合有18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氦基酸含量比較豐富,配比合理,其中賴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均超過大米,尤其是所含的蘆丁是蕎麥的特有成份,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功能,對心血管疾病扣高血壓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對控制和治療糖尿病有效率達93%;另外,它還有健胃、免疫,消炎、防癌變之功能。 庫倫旗的地理、氣候、土質等條件,特別適合蕎麥生長,蕎麥始終是庫倫旗的主要糧食作物,因此庫倫旗被稱為「中國蕎麥之鄉」。全旗每年蕎麥種植面積都在35萬畝以上,其產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
庫倫旗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南部, 南與遼寧省的阜新、彰武兩縣接壤,東、西至北與本市的科左後旗、奈曼旗為鄰。庫倫旗的蕎麥日照時間長,有效積溫多,降水集中在6~8月份,這樣的氣候環境特別適合蕎麥生長,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條件使得「庫倫蕎麥」有其獨特的品質特徵,能夠加工蕎麥面精粉、蕎麥粉、蕎麥掛面,還能釀造蕎麥酒。庫倫蕎麥以種植面積廣、產量高、面細、色白、味香、加工精細、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澱粉含量高等特點而聞名國內外。2006年3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公布了「庫倫蕎麥」原產地商標認證。這是通遼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獲得認證注冊的農產品首枚原產地證明商標。原產地證明商標就是將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納入證明商標制度中,是對原產地加以保護的一種商標類型。只有取得原產地證明商標的地區的產品才能使用該商標。通過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不但可以保護自己的名優特產品,而且還可以提升產品的無形價值,為當地農產品走向國內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庫倫旗近年來立足蕎麥資源優勢,組織農民群眾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擴大蕎麥種植規模,提高蕎麥單產。在推廣種植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投資410萬元建設了1萬畝蕎麥良種繁育基地,使全旗蕎麥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產量達4000萬公斤。其系列產品蕎麥米、蕎麥掛面、蕎麥蜂蜜、蕎麥皮枕芯等暢銷國內外。該旗蕎麥通過國家原產地商標認證後,真正打響了「中國蕎麥之鄉」品牌,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從而加快全旗農牧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庫倫旗依託「蕎麥原產地商標認證」的品牌優勢,精心打造以蕎麥為主的雜糧品牌,在龍頭加工企業的引領下,其系列產品拿到了國際訂單,走出了國門,遠銷到東南亞和歐美市場。

『貳』 那個地方的苦蕎茶最好

哪個地方的苦蕎茶好,首選中國雲南高寒山區的苦蕎,苦蕎茶耐寒,越是高寒山區的苦蕎,質量越好,雲南是苦蕎起源中心,栽培歷史悠久,由於其獨特的地理 環境(光質好、溫度高)所種植的苦蕎含有的蘆丁比其他地區的苦蕎更高。谷冠苦蕎茶的加工工廠位於風景優美,遠離市區的山上,更加遠離城市污染,做到產品更 綠色,更健康。

谷冠苦蕎茶是精選雲南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區的優質苦蕎為原料,通過先進加工工藝精製而成的。它不是傳統的茶葉,而是由五穀之王的苦蕎麥加工而 成。分為全株型苦蕎茶和全胚型苦蕎茶。全部採用綠色無公害種植技術和要求,利用當地豐富的苦蕎資源,建立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模式,土壤 肥沃,吸大地之靈氣,苦蕎茶自然純正。

『叄』 四川大涼山農家自產苦蕎麥

四川省涼山州:涼山苦蕎,條件得天獨厚,優勢無與能比;涼山苦蕎,資源最豐富,全州17縣市,海拔1700米~3000米的區域,春夏秋三級均可種植,可開發利用面積300畝以上;涼山苦蕎,種類最多樣,全世界蕎麥有15個種,2個變種,涼山有10個種,兩個變種,進入中國農科院品質資源庫檔案的近900種苦蕎中,涼山有700多種;涼山苦蕎分布最集中,苦蕎是涼山高海拔地區的主要農作物,集中連片,規模浩大,千畝示範,萬畝連產隨處可見;涼山苦蕎,種植最廣泛,因地制宜,突出優勢,品種齊全,滿足需求;涼山苦蕎,產量最高,單產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倍左右;涼山苦蕎,品質最優,涼山苦蕎成分含量最為合理,各種人體最重要的微量元素比例遠高於其他地區,其中活性黃酮含量達到90%以上,是苦蕎中的極品。

『肆』 哪裡的蕎麥面最好

甘肅隴南最好!蕎面是中國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北魏時期《齊民要術·雜說》都記載了蕎麥面,蕎麥起源於中國,後來蕎麥流傳到日本、朝鮮半島等地。蕎面是甘肅隴南,隴東,隴西等地特產。甘肅大量種植蕎麥,並且有很多種吃法,用蕎麥麵粉和水,和成面團壓平後切制的細面條,煮熟食用。食用時加上各式不同的佐料。
蕎面饃饃

將蕎面配少許麵粉和好後發酵,或做成饅頭狀,或直接平鋪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二、蕎面節節

取蕎面加少許麵粉,和好後擀成面張,橫切三刀後疊起來,然後用刀切成條狀(寬約0.5厘米),下鍋即可。等煮好撈出後用漿水做湯,放上胡麻油炸的韭菜,蒜苗。鹹菜,味道酸美,清香四溢。也可放入雞湯,土豆湯,倒入食醋,放上胡麻油炸的韭菜,蒜苗,口感又別有風味。

三、蕎面涼粉

此涼粉非彼涼粉。具體做法是,先將蕎面倒入水中反復過濾,揉搓,去掉麵筋後攪拌煮熟,盛入碗、碟、盤子之中,等涼好後即可使用。上好的涼粉白嫩而富有彈性。食用時先將涼粉切成條狀,放入碗中,再加入漿水,調上胡麻油炸的韭菜,蒜苗,鹹菜,一碗清溜溜、白嫩嫩、涼絲絲的蕎面涼粉就做好了。在炎熱的夏天,吃上這樣一碗涼粉,保准讓您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以上都是甘肅特色小吃

『伍』 苦蕎麥哪裡產的好

四川涼山被國家譽為「黑苦蕎之都」,就如同雲南普洱,是一個地理標志性的茶糧食了。
花序總狀,頂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長2-3毫米,每苞內具2-4花,花梗中部具關節;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頭頭狀。
瘦果長卵形,長5-6毫米,具3棱及3條縱溝,上部稜角銳利,下部圓鈍有時具波狀齒,黑褐色,無光澤,比宿存花被長。花期6-9月,果期8-10月。[1]
生長習性
多生長於海拔500-3900米的田邊、路旁、山坡、河谷等地;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積溫10~15℃即可滿足其對熱量的要求。種子在土溫16℃以上時約4~5天即可發芽;開花結果最適宜溫度為26~30℃,當氣溫在-1℃時花即死亡,-2℃時葉甚至全株死亡。[2]
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山區有栽培。
國外分布:分布於亞洲、歐洲及美洲。[3]
繁殖方法
各地的地形、土質、種植制度差異很大,故播種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科學種植苦蕎麥應倡導條播。撒播因撒籽不勻,出苗不整齊,通風透光不良,而產量不高;點播太費工;條播播種質量高,有利於全面協調發育。從而得以苦蕎麥產量的提高。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條播以167~200cm開廂,播幅13~17cm,條播的優點是深淺一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墒情較差時深墒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採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以167~200cm開廂,行距27~30cm,窩距17~20cm,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cm,廂溝深20cm,寬33cm,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區小麥收獲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一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
栽培技術
選種
選用良種是投資少、收效快、提高產量的首選措施,苦蕎品種各有不同的適應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在二半山區選用抗逆性強,豐產性能好的品種,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在高二半山區選用耐寒耐瘠的品種,能獲得較穩定的產量。在低二半山區,選用早中熟高產品種。
選茬整地
(1)選茬。輪作制度是農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輪作,也稱換茬,是指同一地塊於一定年限內按一定順序輪換種植不同作物,以調節土壤肥力,防除病蟲草害,實現作物高產穩產,「倒茬如上糞」說明了輪作的意義,連作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更不利於土地的合理利用。苦蕎麥對茬口選擇不嚴格,無論在什麼茬口上都可以生長,但忌連作。為了獲得苦蕎麥高產,在輪作作物中最好選擇好茬口,比較好的茬口是豆類、馬鈴薯,這些都是養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麥、菜地茬口,這些都是用地作物。
(2)整地。苦蕎麥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只要氣候適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適合於其它禾穀類作物生長的瘠薄地、新墾地均可種植,但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養分充足、保水力強、通氣性好的土壤能生產出優質高產的苦蕎麥。
苦蕎麥根系發育要求土壤有良好的結構,一定的空隙度和空氣的貯存及微生物的繁殖。重粘土或粘土,結構緊密,通氣性差,排水不良,遇雨或灌溉時土壤微粒急劇膨脹,水分不能下滲;氣體水分蒸發,土壤又迅速乾涸,易板結形成堅硬的表層,也不利於苦蕎麥生長發育;沙質土壤結構鬆散,保水能力差,養分含量低,也不利於苦蕎麥生長發育,壤土有較強的保水保肥能力,排水良好,含磷、鉀較高,增產潛力較大。苦蕎麥對酸性土壤有較強的忍耐力,鹼性較強的土壤,苦蕎麥生長受到抑制,經改良後方可種植。
(3)深耕。深耕是苦蕎麥豐產栽培的一條重要經驗和措施。加厚熟土層,提高土壤肥力,既有利於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狀況,提高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又有利於苦蕎麥發芽、出苗和生長發育,同時可減輕病蟲草對苦蕎麥的危害。深耕改土效果明顯,但深度要適宜,各地研究結果表明,苦蕎麥地深耕一般以20~25cm為宜。深耕又分春深耕、伏深耕和秋冬深耕,以伏深耕效果最好。伏深耕曬垡時間長,接納雨水多,有利於土壤有機質的分解積累和地力的恢復。苦蕎麥伏耕地較少。一般以春、早秋(收獲馬鈴薯時)深耕為主,在進行春、早秋深耕時,力爭早耕。深耕時間越早,接納雨水就越多,土壤含水量就相應越高,而且熟化時間長,土壤養分的含量相應也高。
施肥
苦蕎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有關,但對於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增施氮磷肥是苦蕎麥豐產的基礎。
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為主,無機肥為輔」,施用量應根據地力基礎、產量指標、肥料質量、種植氣候特點科學掌握。
合理密植
構成苦蕎麥產量的因素主要是每畝株數、每株粒數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關。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氣、熱和養分,協調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在群體最大限度發展的前提下,保證個體健壯地生長發育,使單位面積上的株粒數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獲得高產。由此可見,密度對株粒數和粒重影響較大,通過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協調各產量因素之間的關系,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苦蕎麥播種後採取積極的保苗措施。播種時遇乾旱要及時鎮壓、踏實土壤,減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層上虛下實,以利於地下水上升和種子的發芽出苗。播後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時,會造成地表結板,苦蕎麥子葉大、頂土能力差,地面板結將影響出苗,可用釘耙破除板結,疏鬆地表。破除地錶板結要注意,在雨後地表稍干時淺耙,以不損傷幼苗為度。前後應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水分過多對苦蕎麥生長不利。特別是苗期。
(2)中耕除草
中耕有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的作用,也有消除雜草危害的效果。根據資料,中耕一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0.12~0.38%,中耕兩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能明顯的促進苦蕎麥營養發育。中耕除草1~2次比不中耕的苦蕎麥單株分枝數增加,粒數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產38.4%。
(3)灌溉澆水
苦蕎麥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過程中抗旱能力較弱,以開花灌漿期需水為最多。我國春苦蕎麥多種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條件,苦蕎麥生長依賴於自然降水。春苦蕎麥區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苦蕎麥開花灌漿期如遇乾旱,應灌水滿足苦蕎麥的需水要求,以保證苦蕎麥的高產。

『陸』 哪裡產的蕎麥最好

蕎麥的產地

1.中國產地:蕎麥在中國分布甚廣,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龍江,西至青藏高原,東抵台灣省,主要產區在西北、東北、華北以及西南一帶高寒山區,以北方為多,分布零散,播種面積因年度氣候而異,變化較大。尤其以內蒙古的蕎麥最為著名,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素有「中國蕎麥之鄉」的美譽。

2.世界產地:蕎麥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法國、加拿大和美國也是重要生產國。據1975年統計,世界種植面積161.6萬公頃,其中蘇聯種植150萬公頃,波蘭是3.5萬公頃,日本是2.2萬公頃,加拿大是1.9萬公頃,美國是1.3萬公頃,法國是1萬公頃。平均產量約400千克/公頃。

『柒』 中國蕎面哪兒做的最好

哪裡的蕎麥最好,還需要從蕎麥的生長環境說起。
苦蕎麥喜涼爽,耐瘠薄,多生長在高寒山區,籽粒供食用。目前大多學者認同苦蕎發源於中國,。它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和華北等地山區,產地主要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世界苦蕎之父」林汝法認為:世界苦蕎在中國,中國苦蕎在山西,山西苦蕎看雁門清高
雁門清高黑苦蕎的原產地山西古雁門郡,海拔1800米以上,為高寒無污染山區,屬於原生態古老作物,又稱「韃靼蕎」,為黑苦蕎中的極品,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原料產品無害蟲侵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2010年第111號公告批准對左雲苦蕎(即:雁門苦蕎)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公司生產的苦蕎原料及苦蕎系列產品均通過了中綠華夏的有機苦蕎認證。
《本草綱目》中記載:苦蕎麥性味苦、平寒,有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臨床糖尿病治療實踐證明,苦蕎麥能夠降低空腹血糖、升高胰島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降低血脂,從而抑製糖尿病及其合並症的發展。近年來雁門清高已經有許多苦蕎產品面世,像黃金粥、苦蕎香米、苦蕎粉、苦蕎茶、苦蕎面條等等。
蕎麥選購有條件的話,還是需要去當地進行購買,確保購買的蕎麥質量真實。

『捌』 苦蕎茶那個產地的好

苦蕎茶的產地為四川涼山、山西左雲等地,苦蕎茶是篩選優質苦蕎麥種子,經烘烤製成的飲品,學名韃靼蕎麥,苦蕎茶產地眾多,其中以涼山苦蕎、雁門苦蕎較為顯著,不僅在產量上具有優勢,其次在工藝、口感上較為考究,成品茶顆粒飽滿,麥香馥郁且耐泡度高。
黑苦蕎亦稱為黑珍珠苦蕎,集八大營養素於一身的谷類作物,多生長在高海拔的無人區域,籽粒呈棱錐形,粒色成熟好的呈黑色,生育期很長,產量極低,但營養指標非常高。
其生物類黃酮蘆丁含量是普通苦蕎的3-5倍,含有豐富的亞油酸、蘆丁、微量元素。
涼山苦蕎
涼山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年均氣溫14℃—17℃之間,日照時數在2000—2400小時之間,日照輻射總量達120—150千卡/C㎡·年,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無霜期230—306天,日照充足、雨熱同期、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病蟲害少。
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遠離工業和城鎮生活區,大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良好,是種植綠色、有機苦蕎的理想凈土。
涼山苦蕎麥含有19種氨基酸,且含量高、組分好、結構優、易吸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B1、B2,鉀、鈣、鎂、鐵、銅、鋅、硒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尤其是蘆丁、葉綠素成份為苦蕎所獨有。
雁門苦蕎
雁門苦蕎產於雁門一帶海拔1800米上的高寒山區,位於中國第二階梯地帶。雁門一帶土壤肥沃,以黃色砂質土壤為主,是我國北方苦蕎重要的生產基地。
土壤中富含硒、氮、鉀、鎂、磷、等多種礦質元素,不僅為苦蕎黃酮合成提供了物質條件,而且是全國稀有的富硒土壤。
雁門苦蕎產品在製作過程中,黃酮損失率最小,含量更高,在口感上也更加香濃,爽口,適合日常沖泡飲用。

『玖』 蕎麥面那個牌子好

蕎麥產地主要是在中國的高寒山區,如果是產區的蕎麥,效果更好。
很多地方的蕎麥面都是甜蕎,但是苦蕎的效果更好
我推薦是西昌的幾個單位
航飛
正中

『拾』 蕎麥米哪裡產的最好

摘要 山西產的蕎麥米最好,口感比較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