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莞有什麼特產水果
東莞屬於南方廣東這邊,所以這邊有香蕉,荔枝,龍眼,菠蘿蜜,橘子
『貳』 東莞虎門12月份什麼水果最好賣
樓主可以參考下面的東莞虎門特產,適合自己的帶回家:
1、虎門麻蝦——虎門鎮地處珠江口東岸,珠江河與南海鹹淡水交匯處。全鎮有近22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地區土地大部分屬基圍田地帶,傳統上以種植鹹水草為主,因此,歷來虎門盛產麻蝦。虎門麻蝦以其肉質鮮嫩、爽脆可口而遠近聞名。
2、白沙油鴨——產於虎門鎮白沙村,是有著150多年歷史的虎門傳統名牌農產品,經鹽淹制、臘干後製成。產品色澤光亮潔白,味較香淳,肥而不膩。由於其質優味美,歷年雄霸香港市場飲譽東南亞各國。
3、虎門番荔枝——是我省優稀水果品種之一,其果質優良,果肉柔軟細滑,風味特別香淳,且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和保健成份,具有清喉潤肺、滋陰補脾之功效。
4、虎門水魚——種源是來自於湖南、湖北三帶的正宗優質純正中華鱉,經過我鎮多年來養殖、選育而成,主要養殖於虎門山鄉水庫邊,水質較好,污染小,環境幽靜,養出的水魚不但生長快、色澤好,而且其「裙邊」寬厚、肉質細嫩,抗病能力強,更具營養價值,在國內享有聲譽。
5、虎門服裝——南派服裝特色,款式新穎流行,全鎮有各類服裝生產企業1000多家,各類服裝商場17個,擁有服裝商店10000多家,年生產銷售服裝超億件,產品遠銷國內外。
『叄』 廣東有什麼好吃的水果
廣東有什麼好吃的水果,廣東水果特產有哪些?
荔枝
天下荔枝唯嶺南
從化
從化是著名的荔鄉,地處北回歸線,氣候溫和,黃土壤居多,特別適合荔枝生長,有三月紅、圓枝、黑葉、雪懷子等39個品種。五月下旬開始,從化的早熟品種就已經進入成熟期了。妃子笑、糯米糍是從化荔枝的名優品種。6月28日從化將舉辦2015年荔枝節,屆時感興趣的fun友們不容錯過。
採摘時間:5月下旬-7月下旬
採摘地推薦:從化有很多供遊客自由採摘的荔枝園,主要集中在太平鎮、神崗鎮、錢崗古鎮一帶。
交通指引:廣州-華南快速干線-京珠高速
橄欖:一顆小果實,留下多少快樂記憶
品果地點:潮州
橄欖,又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橄欖又稱諫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後,香甜可口,餘味無窮,比喻忠諫之言,雖逆耳,而於人終有益。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千克,25年後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千克,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潮州人喜歡吃橄欖,青橄欖、烏橄欖,生食、燉湯、入葯、送粥……潮州人還喜歡把橄欖製作成雜咸,有橄欖菜、橄欖糝、油橄欖、烏欖等。橄欖菜是潮汕地區所特有的風味小菜,取橄欖甘醇之味,芥菜豐腴之葉烹制而成。
潮汕人世代都視橄欖為果中之珍,迎春佳節,以橄欖奉敬客人,橄欖成熟的時候,村裡的小朋友會拿著竹竿去敲橄欖,敲下來以後就興高采烈地拿回家泡水喝。橄欖核還是小朋友們天然的玩具。
旅遊小Tips:想要體驗採摘橄欖的可以去潮州綠島旅遊度假區,它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裡面山環水繞、古木參天。百年郁蔥的黑橄欖碩果累累,婀娜多姿的翠竹搖曳起舞,浮光掠影的千竹湖碧波盪漾。
林檎: 一種水果吃出雍容氣度
品果地點:汕頭
潮汕話所稱林檎的水果,在學名上稱番荔枝,這種水果因為看起來疙疙瘩瘩,因此又被稱為佛頭果、釋迦。林檎因為產量比較小,外形又給人一種富貴雍容的感覺,所以賣得比較貴。
汕頭人吃林檎,會把硬邦邦的水果在稻穀里埋個三天,等它變得熟軟之後,再拿出來吃。林檎果肉雪白,口感非常綿密潤糯,味道甜蜜,有一種非常高貴的甜香氣。林檎不但甜蜜可口,更有極強的抗氧化作用,延緩肌膚衰老,美白皮膚。
林檎以汕頭澄海樟林的為上品。科隆千樹園、協和生態園都種有林檎,也很適合旅遊觀光。汕頭蓮華鎮山清水秀,是久負盛名的水果之鄉,現在已經形成了以休閑、生態、民俗風情為主題的特色旅遊圈。
旅遊小Tips:除了摘果以外,還可以游覽盛安古寨、西浦村、蓮花古寺、蓮花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大自然休閑農庄等特色景點。
柚子:一個果實藏住甜蜜心情
品果地點:梅州
梅縣金柚已經在2016年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里出產的沙田柚和蜜柚都大受歡迎,最常見的是白肉柚子,還有一種改良的紅心蜜柚,果肉是紅色的。
在眾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個頭最大的了,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
梅州被稱為中國金柚之鄉,這里是全國最大的沙田柚生產基地。梅州金柚憑借其金品質名揚海內外。金柚已成為梅縣農民的搖錢樹、致富果。
旅遊小Tips:梅州跟柚子有關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4月的柚花飄香旅遊節,一個是11月的金柚飄香文化節。柚花節期間,遊客會聚集在雁鳴湖千畝柚園內,或合影留念,或輕嗅花香;金柚節則會舉辦名優農產品展銷會,遊客們可以在果園裡面親手採摘柚子,品嘗柚子宴,購買柚子製成的的特色農產品。
獼猴桃:每一顆佳果都有故事
品果地點:河源和平
河源獼猴桃屬於早熟品種,每年7月就可以採摘上市。獼猴桃果實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豐收季節的獼猴桃園充滿生機,棚架里獼猴桃樹的枝蔓上果實累累,呈現出誘人的美景。
和平縣是全國最南端獼猴桃種植基地,獼猴桃種植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和平野生獼猴桃資源比較豐富,市場供貨期從7月至11月均有鮮果流通。
獼猴桃果園最集中的地方是下車鎮,早在2000年,就被批准為一鄉一品獼猴桃生產地鎮。
貢柑:傳統的嶺南佳果 展現新歷程
品果地點:德慶
廣東歷來是產柑橘的好地方,包括大名鼎鼎的沙糖桔、茶枝柑、年桔、蜜桔、馬水桔、新會桔等,貢柑是其中一種,貢柑又以德慶貢柑最為出名。
貢柑的果色金黃漂亮,皮薄光滑,肉質脆嫩,爽口無渣,果汁豐富,清甜可口,香蜜濃郁,風味極佳。德慶貢柑營養豐富,被水果業界推稱為當今健康時尚的水果新貴。
德慶貢柑被譽為中國第一柑,也被稱為皇帝柑,產於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據說宋紹興年間,宋高宗到德慶府,品嘗了德慶的地方特產柑桔後,連連稱贊,此後德慶柑桔被尊為御用貢品。
德慶貢柑的成熟時間為每年的冬至前後,採摘時間是每年11月,是年節的極佳果品。
旅遊小Tips:前往德慶的遊客可以先去盤龍峽生態旅遊區,然後再游覽金林水鄉、健生源、裹蒸作坊。在貢柑果園里任摘任吃,相信大人小朋友都會很喜歡。
水晶梨:把夏日的炎熱驅走
品果地點:清遠連州
不是所有的梨子都叫連州水晶梨。連州是全省栽培面積最大的水晶梨主產區,相比其他品種的梨,連州水晶梨口感更勝一籌。
連州水晶梨品種豐富,種植集中分布在海拔300至700米,氣溫相對寒冷的星子鎮潭嶺、大路邊鎮山塘、龍坪鎮孔圍、西江鎮高山等地區。
水晶梨有著六月雪的美譽,吃上一口,就能夠驅走炎熱。每年6月底7月初,連州都會舉行水晶梨文化節,現場不僅有新鮮水晶梨品嘗,還會有瓜果總動員、水果運動會等節目。
最精彩的是用上萬只瓜果搭成的5米多高的瓜果山,美麗勤勞的瑤族莎幺妹圍著瓜果山跳瑤族豐收舞蹈《長鼓舞》。
旅遊小Tips:連州市旅遊局推出連州避暑清涼水果游專線,一直持續到8月底。遊客可以親手採摘水晶梨,體驗採摘的快樂,品嘗最新鮮的夏日消暑神器。
黃皮:給暑假的生活加點酸甜滋味
品果地點:雲浮鬱南
無核黃皮是鬱南的特產,每年7月下旬到8月初,是黃皮成熟的季節,鬱南都會舉辦黃皮節,喜迎八方賓客,遊客可以盡情採摘品嘗無核黃皮。
鬱南無核黃皮具有果大、肉厚、多汁、色鮮、味美、無渣的特點,甜酸適中、果肉黃白相間、肉質結實嫩滑。果園里的黃皮樹都不高,伸手就能夠摘到碩大飽滿的果實。
鄉情:大屋、大樹中的鄉村味道
很多遊客來到鬱南,都會去參觀位於建城鎮的干園別墅內的無核黃皮的母樹,這兩棵古樹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如今依然長勢旺盛,掛果累累。
來鬱南旅遊,必看的景點還有光二大屋,這是一棟修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的特色建築,光二大屋佔地10畝,歷經20載建成,133間房屋呈回字形分列,整體為五進五路的大型圍屋格局。
旅遊小Tips:遊客到鬱南,可以游覽鬱南縣城的中山路,那裡是最繁華的CBD,有不少舊式的廣州騎樓商鋪,都城鎮位於江邊,商家雲集,可供遊客參觀購物。
三華李:這種水果以地方命名
品果地點:韶關翁源
翁源被譽為中國三華李之鄉,有史料記載,三華李種植時間是明朝的嘉靖年間,故三華李有史料記載的種植歷史已有近五百年,最早在廣東翁源縣三華鎮種植而得名。
三華李果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肉色深紅,氣味芳香,肉質鬆脆爽口,無澀味,果味清甜。成熟期在農歷芒種到夏至之間,史有嶺南夏令果王之稱。
三華鎮這里的土壤,氣候環境才能種出最好吃的三華李。翁源三華李即使皮是青色的,吃起來也是很甜,基本上沒有什麼酸味,很爽脆。完全成熟的則像蜂蜜一樣甜,還帶有香味。
旅遊小Tips:遊客可以參觀韶關翁源縣城三華李種植基地、韶關雕塑路和風采樓,游覽百年東街。馬壩人遺址獅子岩是迄今為止廣東唯一的古人類化石遺址。
菠蘿:一片散發清香的海洋
品果地點:湛江徐聞
中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在廣東徐聞縣。這個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縣城,生產中國近一半菠蘿,也形成了中國最為壯美的菠蘿種植景觀帶,被稱為菠蘿的海。
每年4月是菠蘿收獲的季節,種植期則集中在7-9月。菠蘿的海是徐聞一種罕有的景觀———藍天、白雲、紅土、綠浪、黃金果,20多萬畝的菠蘿連綿起伏,在海風吹拂下搖曳生姿,就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
徐聞除了美味的菠蘿之外,更有美麗的地平線、種植園和鄉村,被譽為廣東最美的田園。這里一年四季色彩斑斕,天空瓦藍如洗,風車悠悠轉動,紅色的小路蜿蜒消失在美麗的深處,漫步於大地精心編織的錦緞間,每一眼張望,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幸福的享受。
旅遊小Tips:徐聞每年都會舉辦菠蘿文化旅遊節,會有豐富的活動可以參加。遊客也可以游覽瀛洲聯璧三墩島、角尾鄉燈樓角、角尾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海安白沙灣、貴生書院這些徐聞的標志性景點。
龍眼:水果中品到蜜一般的甜美
品果地點:茂名高州
茂名高州被稱為中國水果第一市,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龍眼生產基地。高州的龍眼是龍眼之最,而且甜度很高,比泰國龍眼的甜度還高。每年7月,都是龍眼採摘的旺季,親手摘下甜美多汁的龍眼細細品嘗,那新鮮的滋味別處吃不到。
早在漢朝時期,高州龍眼就已經成為重要的貢品,桂圓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質等,含鐵量及維生素比較多,具有安胎的作用。
高州的龍眼果園那麼多,但很多遊客還是會專程跑到分界鎮儲良村,這里有一棵巨大的龍眼母樹。1943年,高州人莫業坤將兩棵野生龍眼苗種在自家的庭院里,結果成活了一棵。連他自己也想不到,由它衍生出來一個新的龍眼家族——儲良龍眼,成為一代果王。
現在,儲良龍眼已成為優質龍眼的代名詞,在南粵大地被廣為種植。
旅遊小Tips:高州冼太廟、仙人洞、玉湖等都是旅遊達人經常打卡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冼太廟,是為了紀念嶺南百越族女首領冼太夫人而修建的寺廟。
神秘果:有魔力的水果
品果地點:廣州南沙
很多人可能對神秘果知之甚少,它是一種非常具有魔力的水果。神秘果呈紅色,比花生米略大一點,放進嘴裡咬,淡淡的沒什麼味道。
但它的果肉中含有一種特殊糖蛋白,可以讓對甜味敏感的味蕾興奮起來。吃一點點神秘果,再吃其它酸果,都將是蜜糖般的甜,非常神奇。
坐落於南沙萬頃沙的神秘果園,正是廣州最早種植神秘果的庄園,如今頗具規模。走進庄園內,將看見大面積種植的神秘果,可以親手採摘試吃。
果園中就種植有不少其他種類水果,如楊桃、檸檬等,你可以採摘一些時令水果現場品嘗,感受神秘果帶來的奇妙之處。
旅遊小Tips:神秘果園附近的永樂農庄種植有水果,養殖了魚蝦,可在此休閑垂釣,玩累了,還可在農庄餐廳品嘗一下特色農家菜。
更多關於廣東有什麼好吃的水果,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14010161521824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肆』 廣東東莞有哪些特產
廣東東莞有哪些特產
導語:東莞,又稱「莞城」,廣東省地級市,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廣東東莞有哪些特產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廣東東莞十大特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莞香
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別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歷來是東莞的地方特產,近幾年東莞市十分重視發掘地方特產,將莞香作為標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廣種植,久違的莞香不久將「香」遍莞邑大地。 據《中國樹木分類學》記載:牙香樹,別名女兒香,莞香(廣東東莞)。常綠喬木、樹皮暗灰色,易剝落。葉有大小兩種、大者稱大葉香,為長卵形;小葉稱細葉香,為披針形,互生,兩端尖,全葉長二寸許,青綠色。花白色。種子圓形、黑色。花期三月份至四月份,種子成熟期六月份。本種生長六、七年後伐其正干,後越五、六年,乃鑿香頭如馬牙狀,通稱「牙香」。 據史書記載,木香(莞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於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
2、麻涌香蕉
香蕉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東莞市水鄉、沿海地區三大傳統作物之一,歷史悠久,久負盛名。早在元代東莞已有香蕉生產。《元一統志》載:蕉子,番禺、南海、東莞、清遠並有,美香而甘。明末清初屈大均記載東莞中堂蕉利村芭蕉滿海天,清嘉慶年間蕉多出麻涌蕉利一帶可見當時水鄉的香蕉生產已有相當的規模。東莞香蕉主要有大種高把和大種矮把等優良品種。大種高把在東莞種植面積最多,一般單株產10-25公斤,個別高達50公斤,為香蕉類中的著名優良品種;大種矮把,植株較短,抗風力強、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點是適合東莞氣候的傳統優良品種之一。其他還有油蕉、齊尾、矮(高)腳頓地雷、越南香蕉、天寶蕉、蘿崗矮把、廣西高型香蕉、泰國香蕉、潮安香蕉、台灣高把、廣西矮、威廉斯、海南蕉等品種。
3、東莞荔枝
廣東省東莞市地理位置是位於該省的中南部區域,海拔為30到80米之間,當地地貌症狀是以丘陵台地、沖積平原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2.7℃。是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改革開放以後,該市積極推進國土綠化工作,東莞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宜果則果,林果並舉,適宜發展經濟林,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因為大力發展荔枝、橙柑桔等經濟林名聞遐邇。光照充足,土肥水豐,成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並在歷史上也一直以盛產荔枝聞名。 廣東省東莞市名列於第二批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名單中,該名單是國家林業局公布的,極具權威性,廣東省東莞市在名單中被命名為「中國荔枝之鄉」,同時,東莞市還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4、莞草
禾稈草,便是成熟禾稼收獲脫谷後的莖稈,無食用價值。廣州方言有:「禾稈冚珍珠」之說,意思是以毫不值錢的稻草掩蓋貴重珍珠,寓意有錢人不顯富,外表看不出。確實,不要說金銀珠寶,就是相對於普通食用品而言,禾稈草都是屬於廉物乃至賤物的。但禾稈草卻並非廢物,相反,以價值最低而用途最廣而論,禾稈草甚至遠超老薑、陳皮。
5、東莞千角燈
千角燈是廣東東莞民間工藝的瑰寶,原為東莞趙家所獨有。東莞趙氏為宋帝皇族後裔,相傳元初時趙家開始扎制千角燈,配飾的燈帶共24條。千角燈十年扎制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在濮藩宗(即解元坊之趙氏宗祠)展出過。燈雖不斷重製,而燈帶仍為宋物,一向由趙家珍藏,20世紀60年代被毀。千角燈製作中斷40年後重新復甦,現主要傳承人在莞城區政府的支持下費時八月扎製成了千角燈,但畢竟已至耄耋之年,後繼乏人,因此急需將千角燈製作技藝傳承下去。
6、石龍麥芽糖
石龍麥芽糖的主要原料並不是麥芽,而是糯米。東莞糯米米質特別優良,加上有精巧的傳統工藝,所以制出來的麥芽糖特別好。盛麥芽糖的容器也很別致,它是一個陶瓷有蓋的圓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麥芽糖。麥芽糖入滿盅後,即行上蓋加封,再貼上商標。這里的麥芽糖,品質優良,呈金黃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帶蜜味。 常吃麥芽糖,可以開胃消滯,滋補養顏,清心潤肺;可以治療肺氣腫、胃病;又可作調味品,燒烤、臘味都需要麥芽糖。
7、東莞臘腸
東莞臘腸短而粗,傳說始創這種臘腸的原是個矮仔,他挑著長臘腸上街叫賣,因人矮,有的臘腸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顧客歡迎。後來,他便想辦法,把臘腸製得短而粗,在炮製方法上又與眾不同,他挑擔上街,人們老遠就看見那粗大的臘腸,並嗅到臘腸的特別香味,從此生意興隆,再不用沿街叫賣了。至今人們仍然用「東莞臘腸」來形容一些矮壯而精靈的人。 製作方法 東莞臘腸身長不到2~3厘米,好像一個橢圓形的小肉球。在製作上與普通臘腸有所不同,它是用當天加工出來的新鮮豬腸衣來製作臘腸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爛和勻,拌以白糖、食鹽、特級生抽醬油和味精,入腸前還灑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紮後,自然風干至適度,即放入火櫃以文火烘烤至透明乾爽。因而東莞臘腸風味獨特,色彩鮮麗,並有爽脆、香醇、鹹味均勻、美味可口等特點,成為廣東臘腸中的上品,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8、冼沙魚丸
冼沙魚丸冼沙魚丸是地道的東莞水鄉菜。魚丸是東莞的傳統美食,尤其以高埗鎮冼沙村的魚丸最為出名,也就是洗沙魚丸。洗沙魚丸所取的魚必須是新鮮的鯪魚,而且魚塘中不能養鴨鵝,以保持的魚肉味道純凈。而且洗沙魚丸在東莞的各種美食中,可謂最費時費力的菜之一。把鯪魚剃骨取肉之後,要用兩根鐵棒反復敲打6個小時以上,讓魚肉中的膠質,也就是蛋白質出來,然後再攢成魚丸,這樣做起來的魚丸膠質多、韌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樣一彈數尺高,吃起來也相當有咬頭。冼沙魚丸入口確實非常有咬頭,而且味道鮮美。特地拿了一個魚丸往地下拋去,真的彈起一人多高,果然名不虛傳。
9、白沙油鴨
油鴨即臘鴨,以虎門白沙的最出名,中國北方稱為板鴨。相傳在明清時期,虎門白沙設立鹽埠,官兵多江浙人,善養鴨,喜此地河水純凈,退伍時解甲不歸鄉,在溪邊養鴨,並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臘鴨,此地水足糧豐為其提供條件,故糅合江浙養鴨經驗與南安製作技巧,創出別具一格之白沙油鴨。 油鴨製做十分講究,在秋天先灌養10天,宰殺後刷鹽疊腌一夜,早上用冷暖水輪洗,鹽度適中,曬三天,然後再吊起風干。制好的油鴨,皮特白,肉瘦味香,遠銷香港、東南亞等地。當地農戶制油鴨每年一戶可收入三至30萬。 白沙油鴨之特點,肥白肉厚,甘飴香醇,肥而不膩,香而不俗。晚清時期已出口香港,譽滿海內外。100多年來,一直是外貿拳頭產品。改革開放以來,白沙村油鴨工場遍起,秋冬時節,可謂全民加工,近年還改良工藝,產品多樣化、綜合性,並發展臘腸、臘肉,大量出口,供不應求,每年僅出口創匯超1000萬港元。
10、糖不甩
這「糖不甩」的由來 , 據傳還跟八仙有關哩。 清朝道光十九年 , 東坑鎮一帶吸毒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 , 由於流毒泛濫 , 民不聊生 , 趕往東坑過「賣身節」受財主僱傭的男丁精壯無幾,大都是面黃肌瘦 , 勞力退減。上天大八洞神仙呂洞賓聞說後連忙打制治癮靈丹,普渡眾生。但良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條。於是呂仙人把仙丹藏於熟糯粉丸內 , 配以糖漿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 取之「糖粉粘丹不分離」之意 ), 搖身變成一個挑擔叫賣的老翁 , 從街頭到墟尾實行半賣半送。眾人吃後,果真殺住了毒品流毒 , 體力、智力恢復。農歷廿四節氣倒背如流 , 東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揚遠近。
;『伍』 東莞有哪些水果特產
東莞的土特產食品有:
莞香、荔枝、荔枝幹、東莞臘腸、白沙油鴨、麻涌香蕉、虎門麻蝦、虎門水魚、虎門番荔枝、萬江腐竹、石龍麥芽糖柚皮、東莞米粉、寮步豆醬、厚街蛋卷、鳳凰卷、石龍麥牙糖、道窖裹蒸粽、徐福記糖果、雀巢咖啡、嘉頓餅干;
『陸』 東莞有那些特產水果
荔枝,龍眼,香蕉。基本就這些。
『柒』 東莞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厚街臘腸、虎門白沙臘鴨、石龍麥芽糖、石龍麥芽糖柚皮、樟木頭觀音山的茶葉等這些保存可以比較久。而且是遠近馳名的啊。其他多是不能留很久的,如荔枝、麻涌香蕉、高步魚丸、道窖粽、厚街燒鵝瀨粉、艾角等等。厚街臘腸、虎門白沙臘鴨、石龍麥芽糖、石龍麥芽糖柚皮在超級市場有得賣,樟木頭觀音山的茶葉要去樟木頭了。如果你要請你的朋友吃東莞特色小吃,去粥城啦,那裡有很多東莞特色菜。
東莞◇特產
麥芽糖柚皮、荔枝、麻涌香蕉、厚街瀨粉、厚街臘腸、白沙油鴨、虎門麻蝦、虎門膏蟹
麥芽糖柚皮
東莞的土特產之一,它是選用優質廣西沙田柚,去掉果肉,只取柚皮,它的製作過程相當復雜:將柚皮曬干後,用清水長時間浸泡,這是為了除去鮮柚皮中的苦味。然後再去掉表面的一層柚青,把剩餘的部分片成數個薄片。 然後再要用事先製作好的,用由麥芽大米混合發酵而成的液體(這就是麥芽糖了),經過秘傳的方法淹制,要淹好多天後才能做成現在這風味獨特的土特產--麥芽糖柚皮。
糖柚皮是在咸豐六年(1856),由石龍專制麥芽糖的老字型大小「李全和」創制,作法就是用沙田柚皮削去表皮,泡水後再榨乾,以麥牙糖為主料配製而成。糖柚皮的製作至今還是以祖傳技藝為基礎,用小麥化成麥芽,加之糯米,經發酵後製成麥牙糖,再用傳統方法,採用銅鍋明火蒸煮大約一個小時,然後倒在糯米紙上冷卻,即可成為甜度適中、風味獨特的糖柚皮。通常為食用方便,會剪成三角形的小塊包裝好。
糖柚皮入口軟滑,細膩無渣,甜而不膩。據說其還有健胃消滯的功效,因而在建國後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曾名聲大噪,年產5萬公斤,馳名南粵,享譽東南亞。
中國荔枝數廣東,廣東荔枝數東莞,而且每年荔枝季節香港人成群結隊回大陸吃荔枝也必奔東莞,因為吃成精的他們也知道東莞的荔枝是最好的。其中出名的品種有糯米滋,桂味,當然還有妃子笑,就是讓楊貴妃笑的那種噢!現在因為不是荔枝季節,我就不說太多了.
東莞的香蕉最好的要數麻涌鎮的.
麻涌香蕉有一種別名叫「過山香」的品種,一聽這名字就已嚇人一跳了吧?那你在買時怎樣挑選它呢,你就要專找那種個頭不大,表皮上有一些黑色麻點的,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芝麻點或梅花點。別看現在有些外國進口的香蕉個頭大極了,有一尺多長,表面黃燦燦地看起來很漂亮,但你把兩種香蕉放在一起一嘗就分得出上下來了。麻涌的過山香皮又薄,肉又粉又甜,還香得不得了,那種外國大個蕉呢皮又厚,肉質又韌,半甜不甜,香味也似有若無,簡直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厚街的燒鵝賴粉是出名美味。
可能北方的來賓有些不知什麼叫賴粉,它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象面條一樣,但它不是扁的,而是圓柱狀的,吃起來特別滑爽。這個菜最講究的是在湯上,要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賴粉在熱水中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面上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再浸上了燒鵝的特別香味,簡直就好吃得連神仙都要下凡了。所以來到厚街,這個美味是一定要嘗的。厚街鎮上各個小吃早餐店都有這道菜式,要想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你只要看吃的人多少就知了。哪個店人多你就往哪個店去,絕對錯不了。
厚街臘腸,有一個傳說故事。
相傳南宋末年,戰亂不斷,百姓為了避禍,紛紛逃入山中。當時厚街有個姓王的村民,把大米和碎肉拌勻,灌入腸衣中,用小繩束成一節節的,然後曬干,隨身帶備逃難。吃的時候或蒸或煮或烤,既可當菜又可當飯,而且非常美味。後來經過人們不斷改進,就成了今天名聞海內外的厚街臘腸。在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東莞厚街的臘腸都是非常出名的。而且大家在購買時還可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它一節節特別短小,幾乎象一個大紅棗一樣,所以又叫棗腸。可能是當年那個姓王的村民為了節約又取食方便而做成這么小的吧。不過它食用起來確實非常方便,而且還有個好處,比如說你剪取幾個放在飯上蒸熟時,它的香味都會包含在腸里,不會散失,等到一口咬下去時就香氣滿嘴,特別濃郁。
東莞臨江面海,水產特別豐富,海鮮是這里飲食的一大特色。
『捌』 東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年前有去東莞尋味美食一陣,前些天又去了虎門鎮,覓食了當地好些小有名氣的店,都是一些小小的店,卻經營了許多年。
還有東莞地區的大嶺山荔枝柴燒鵝,南面蟹蒸肉餅,傻發蜜汁牛腩,渦嶺烤魚,霞記燒鵝瀨,老招牌青麻茶,東城樟村中山豬雜粥,泰華芒果腸粉,小亨燒雞,道滘肉丸粥,華洋餅家芝士蛋糕,新塘鯽魚米粉,萬江新村燦記牛鞭湯。
還有塹頭棉記糖水,曾公子生蚝,恆香園,依照雲吞面,芹菜塘的糕點,只亭街排骨飯,四眼仔魚丸,高佬粥檔的肉丸粥,瑞寶燙粉,朝陽大包,志亮牛雜,中山餐廳燒鵝瀨粉,群姨的燙粉和眉豆糕,蛋記雞蛋仔,天津小實的煲仔飯,翠雲記的鮮蝦雲吞面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東莞小吃和美食。
推薦一下光明路的【冠群飲食店】吧,東莞城區光明路那一帶的老字型大小很多,我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家,從小吃到大的。
一碗超美味的叉燒瀨粉,最低只要7塊錢,而且叉燒還不少哦!吃了很多年,味道還是是一如既往地棒!湯的味道夠濃,瀨粉吸收了湯汁就不會寡淡,粉的口感爽爽的,總之超好吃(´ε` )♡~
再來一小碟油炸鬼,放進湯里,吸收滿滿的湯汁,再一口咬下去,美味!
『玖』 東莞特產有哪些
特產是當地文化形成的一種結晶,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關於東莞的特產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
東莞特產有哪些?
冼沙魚丸
冼沙魚丸冼沙魚丸是地道的東莞水鄉菜。魚丸是東莞的傳統美食,尤其以高埗鎮冼沙村的魚丸最為出名,也就是洗沙魚丸。洗沙魚丸所取的魚必須是新鮮的鯪魚,而且魚塘中不能養鴨鵝,以保持的魚肉味道的純凈。而且洗沙魚丸在東莞的各種美食中,可謂最費時費力的菜之一。
莞香
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別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歷來是東莞的地方特產,近幾年東莞市十分重視發掘地方特產,將莞香作為標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廣種植,久違的莞香不久將「香」遍莞邑大地。
東莞臘腸
東莞臘腸短而粗,傳說始創這種臘腸的原是個矮仔,他挑著長的臘腸上街叫賣,因人矮,有的臘腸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顧客歡迎。後來,他便想辦法,把臘腸製得短而粗,在炮製方法上又與眾不同,他挑擔上街,人們老遠就看見那粗大的臘腸,並嗅到臘腸的特別香味,從此生意興隆,再不用沿街叫賣了。
白沙油鴨
油鴨即臘鴨,以虎門白沙的最出名,中國北方稱為板鴨。相傳在明清時期,虎門白沙設立鹽埠,官兵多江浙人,善養鴨,喜此地河水純凈,退伍時解甲不歸鄉,在溪邊養鴨,並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臘鴨,此地水足糧豐為其提供條件,故糅合江浙養鴨經驗與南安製作技巧,創出別具一格之白沙油鴨。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用料講究,選用上等鹹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泡軟洗凈的上好青竹粽葉包好,綁上東莞咸草,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數小時製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
石龍麥芽糖
石龍麥芽糖的主要原料並不是麥芽,而是糯米。東莞糯米米質特別優良,加上有精巧的傳統工藝,所以制出來的麥芽糖特別好。盛麥芽糖的容器也很別致,它是一個陶瓷有蓋的圓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麥芽糖。麥芽糖入滿盅後,即行上蓋加封,再貼上商標。這里的麥芽糖,品質優良,呈金黃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帶蜜味。
東豐龍眼
果實扁圓形,較大,均勻度好,平均單果重10.2克,果肉乳白色,半透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2%,維生素C含量38.6毫克/100克果肉,可滴定酸含量0.080%,可食率69.4%。
荷葉飯
荷葉飯荷葉飯又稱荷包飯,以荷葉包裹米飯和肉餡蒸制而成。荷葉碧綠,飯團鬆散,飯粒軟潤而爽鮮,有荷葉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間傳統方便食品,歷史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曰:「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裡香透,名曰荷包飯。
碌堆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漿,做成團,中空,吹以氣,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鮮時香、甜、軟,十分可口。
東莞水果特產有哪些
石碣龍眼
龍眼,又名桂圓,屬無患子科龍眼屬常綠喬木,樹高8-15米,春季開花,夏季結果,是原產我國的華南熱帶水果,著名嶺南佳果之一。石碣龍眼的特點:龍眼可鮮食,但常用曬或火焙的方法加工成龍眼乾,取其肉可入葯,名為桂圓肉。
石龍麥芽糖
石龍麥芽糖產自廣東東莞石龍鎮。石龍麥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東東莞糯米米質優良,加上有精巧的`傳統工藝,所以制出來的麥芽糖特別好。盛麥芽糖的容器也很別致,它是一個陶瓷有蓋的圓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麥芽糖。
虎門番荔枝
虎門番荔枝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粗鱗及細鱗兩個品種。虎門番荔枝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特點:虎門番荔枝是我省優稀水果品種之一,其果質優良,果肉柔軟細滑,風味特別香淳。
麻涌香蕉
香蕉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東莞市水鄉、沿海地區三大傳統作物之一,歷史悠久,久負盛名。早在元代東莞已有香蕉生產。《元一統志》載:"蕉子,番禺、南海、東莞、清遠並有,美香而甘。
白沙油鴨
油鴨即臘鴨,廣東省經典的漢族傳統名餚。以虎門白沙的最出名,中國北方稱為"板鴨"。相傳在明清時期,虎門白沙設立鹽埠,官兵多江浙人,善養鴨,喜此地河水純凈,退伍時解甲不歸鄉,在溪邊養鴨,並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臘鴨。
虎門膏蟹
蟹,有多種,虎門盛產青蟹(即"青殼蟹",屬海蟹),青殼蟹又分膏蟹和肉蟹兩種。肉蟹,是指雄性的蟹,膏蟹則是雌性的蟹。顧名思義,肉蟹體大肉多,適宜作姜炒之用;膏蟹之肉較少,但其膏則香酥無比,清蒸膏蟹最能得嘗其中味。
東莞臘腸
東莞臘腸是廣東省漢族傳統名菜,說起東莞臘腸,還有一段趣味的來歷。東莞臘腸短而粗,傳說始創這種臘腸的原是個矮仔,他挑著長的臘腸上街叫賣,因人矮,有的臘腸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顧客歡迎。
麥芽糖柚皮
麥芽糖柚皮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屬於廣東東莞的土特產之一,它是選用優質廣西沙田柚,去掉果肉,只取柚皮,它的製作過程相當復雜:將柚皮曬干後,用清水長時間浸泡,這是為了除去鮮柚皮中的苦味。
虎門水魚
虎門水魚種源是來自於湖南、湖北三帶的正宗優質純正中華鱉,經過我鎮多年來養殖、選育而成,主要養殖於虎門山鄉水庫邊,水質較好,污染小,環境幽靜,養出的水魚不但生長快、色澤好。
蹦沙
根據史料記載,順德大良蹦沙最早出現在一八八二年(清光緒八年)鋪設在大良華蓋路的「李禧記」。其時,李禧製作的蹦沙因風味獨特而為人所推崇,馳名於省港澳、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
粉果金吒
中山粉果是中山傳統名點之一,歷史悠久,其中以金吒為代表。此外還有角仔、葉仔、紅棗餅等。粉果以澄面、生粉、水、豬油、精鹽拌勻搓皮,以叉燒、瘦肉、冬菇、筍、鮮蝦配以生抽、白糖、味粉、蚝油等調味品為餡料。
橄欖
橄欖是福建珍果,是著名的亞熱帶特產果,閩江流域福州一帶有橄欖出產,以閩清、閩侯、福州的比較著名,另外閩東某些溫暖濕潤的地方有零星橄欖樹。橄欖,又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
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是廣東特產,為清末廣州一個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創。南乳又叫紅腐乳,是用紅曲發酵製成的我國特產豆腐乳,以開胃消食、風味獨特著稱。廣州人稱花生米為「花生肉」,南乳花生米也就被稱為「南乳肉」。
「美中紅」番木瓜
木瓜學名番木瓜,又名萬壽果,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素有「嶺南果王」的稱號。原產於墨西哥,17世紀時傳入我國,現以廣州市郊栽培最為集中。木瓜其果形長圓豐滿,肉厚籽少,有桂花香味。果實碩大,約一二公斤。
虎門番荔枝
虎門番荔枝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粗鱗及細鱗兩個品種。虎門番荔枝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特點:虎門番荔枝是我省優稀水果品種之一,其果質優良,果肉柔軟細滑,風味特別香淳。
胭脂紅番石榴
胭脂紅番石榴,本地群眾稱之為雞屎果,該品種色澤鮮紅,果肉厚,爽脆嫩滑,營養豐富,是以鮮食為主,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水果品種。胭脂紅番石榴在石樓鎮種植已有30多年歷史,主要集中在茭塘和勝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