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成都必須要買的特產
宮廷桃酥——24年的宮廷味道
桃酥是從1994年就火起來的糕點,味道直到今天都沒變過。有一家在文殊院賣宮廷桃酥的店,但凡是成都人都曉得這個地方,那就是宮廷糕點鋪。宮廷糕點鋪是成都第一家賣桃酥的老字型大小,和後面開的其他叫宮廷什麼的店鋪沒有任何關系,各位小夥伴購買時建議看清地址哦。乾隆時代風靡宮廷的味道,24年都沒變過的味道和排隊,是很多成都人從小吃到大的那一口記憶。
地址:醬園公所街58號2棟1層56號(近文殊院)
郫縣豆瓣——川菜之魂
來成都自然要嘗一嘗地道的川菜啦,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類似於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宮保雞丁、回鍋肉等大眾川菜吃完回家還不得露一手?自然想要菜的味道正宗就少不了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醬啦。
郫縣豆瓣: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
火鍋底料——成都必買
都說成都的空氣里彌漫著的都是火鍋的味道,每一個成都人不是在吃火鍋,就是在去吃火鍋的路上!雖說成都不比重慶,火鍋沒有那麼濃烈厚重,卻別有一番自己的滋味。
如今為了方便遊客選購,市場上陸續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小型火鍋底料供選擇。「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了我」,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我的眼裡出火鍋。在寒冷的冬日裡唯有火鍋才能溫暖我心窩。想想熱熱的火鍋湯,香噴噴的味道,有滋有味的生活實在令人愜意……
米花糖——浦江谷花
米花糖是蒲江縣的名特產品,民間俗稱『谷花』。傳在清代咸豐年間即有製作,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蒲江亦被人們譽為「中國米花糖之鄉」。蒲江米花糖,以其色澤潔白、香甜酥脆、爽口化渣、食後有稻穀清香餘味等特點,深受人民大眾喜愛,是旅遊、休閑、饋贈親朋好友的理想食品。在今天,蒲江米花糖以「川蒲牌」米花糖系列和「蜀蒲牌」米花糖系列產品為主,發展出米花糖、蛋苕酥、脆脆娃薯片、黑米酥、玉米派、玉米皇、黑米皇等多個品種,其中「川蒲牌」蛋苕酥獲「四川省首屆旅遊產品金熊貓獎」。
曹氏鴨脖——辣到流淚
曹氏鴨脖能上榜的原因其實很多人並不明白,論鹵菜四川的廖記棒棒雞、天府烤鹵、絕味鴨脖等大咖在,如何輪到曹氏鴨脖登場?其實曹氏鴨脖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記憶,幾乎每一所中學、大學校門外都有那麼一家曹氏鴨脖店鋪。當然,這個味覺記憶會一直持續到學生時代結束直到你忘記的那一天。
曹氏的味道以「辣」聞名,經常被稱為,吃一份曹氏要喝三瓶水,你就可以想像有好辣了!曹氏鴨脖的菜品種類也很多,不過最受歡迎的是它的素菜,光是土豆+藕就很容易滿足了~就算不真空打包帶走,堂吃的時候記得回一下鍋加熱一下,絕對吃到你流淚!
張飛牛肉——川內極品牛肉
這牛肉其實和張飛本人沒有一毛錢關系,既不是為了紀念張飛,也不是由張飛的鹵制方法製作的,而是因為肉乾而不硬,潤而不軟,外黑內紅,故稱「張飛牛肉」。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聯,細細咀嚼,其味無窮。是四川閬中牛肉加工廠的傳統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這種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獲得成都工業協會優質產品銀獎。
2. 成都最受歡迎的糕點店是哪家了開了有多久了
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成都有一家老牌糕點店,年紀可能和本鹿的年紀差不多大,卻已經在愛好麻辣口味的成都,占據一席之地,成都大多數人眼中最好吃的糕點店。即便每天排長龍才能買到他們家的糕點,但是卻已經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它就是“宮廷糕點”。
其實除此之外他們家還有很多好吃的糕點,可以這樣說,他們家的糕點是你完全可以閉著眼睛買,不會擔心買錯的。他們沒有不好吃的糕點,只有不適合你口味的糕點,但是總會適合你家裡某個人,所以是家庭必備美食。
3. 成都春熙路和寬窄巷子附近有什麼好吃的特色吃的我想帶爸媽去
(王婆蕎面,正在壓蕎面)
一般來說,外地人來成都逛街愛停留的就是春熙路了,而龍抄手,韓包子,鍾水餃品質的下降已經不能代表成都的街頭小吃了。以下是一些我整理的春熙路附近的四川特色的小吃餐館,以方便附近逛街遊玩的人。口味只代表我自己的。如果有其他推薦的歡迎好吃嘴們留言。
春熙路上的:
伊藤洋華堂餐廳,伊藤洋華堂附一樓。這里除了日本風味的小吃外,還有各種帶四川本地特色的小吃和菜,而且水準都是中上。材料都很乾凈新鮮。你可以在超市買好原料直接加工,也可以直接去點餐。我比較喜歡他的牛肉刀削,12元。如果2人可以點個盆盆牛肉啊,兔肉之類的,送2碗飯,剛好夠2人份。有種2元一串的串燒,不是鐵板烤,是有點像火鍋的那種燙法的,我很喜歡他的八爪魚。烤腸也是很多MM在春熙路逛街必買的,伊藤這家的最火,辣椒面很地道,烤腸質量也比外面路邊店的好。火鍋粉也不錯。最近推出了豆湯飯,還沒嘗過。TIPS:飲料可以在超市買了帶到餐桌處,節約水錢:) 推薦
傷心涼粉(暑襪店), 錦江區暑襪南街34號(太平洋影城對面)。當然,最正宗的要去洛帶古鎮,但城裡開的還不錯的就這家了。不怕辣的人可以來試試。
春陽水餃(香檳廣場店),錦江區東大街97號香檳廣場2樓。曾經川師附近的春陽水餃讓好多人開車都要去嘗一嘗。是紅油水餃的味道,因為鍾水餃品質的下降,這家就是成都最好吃的水餃店了。不過我更喜歡他的酸辣味。後來春陽水餃在金色夏威夷開了家分店,現在又開到了香檳廣場。但我沒去過廣場店
其樂鍋魁,錦江區春熙路。鍋魁是成都本地特有的一種面餅,一般中間夾鹵肉或者冷盤。現在有很多品種讓你選。經典一點的葷的就是鹵肉鍋魁,素的就是夾大頭菜。其樂和樂來算2家現在做得比較大的。但因為我小時候阿姨在軍屯教書(鍋魁的正宗產地),所以對街頭這類鍋魁是絕對看不上眼。
張飛牛肉專賣(春熙路店),錦江區春熙路。張飛牛肉是四川有名的牛肉。現在他們在好幾個旅遊點上開了專賣店。春熙路上的還買牛肉麵和米線,有紅白味選擇。上次朋友推薦去吃了次,還不錯,湯很鮮,牛肉質量也不錯,但面條本身一般。不過在春熙路附近有這么個小吃店還是不錯了。
鄉村基(百盛店),錦江區總府路2號時代廣場百盛商場B1樓。重慶的連鎖中式快餐,解決午餐還不錯的地方。人流比其他幾個商場少,所以好找座位。推薦:雞翅,牛肉米線等
春熙路以北王府井背後:
同仁堂御膳宮(總府路店),錦江區總府路1號同仁堂2-3樓。有葯膳和葯膳火鍋聞名。每上一道菜,服務員都還會解釋這道菜的葯用價值。而且是有四川特色的葯膳,有麻有辣哦。價格也不貴,很平民。他的升級版就是武侯祠旁邊的欽膳齋。強烈推薦
盤飧市,錦江區華興街62-64號(王府井後面)。老字型大小的鹵菜館,可以在下面外賣處買鹵菜帶進去堂吃。推薦各種鹵菜,鹵肉鍋盔。鹵水有股中葯或者香料味,我個人不是很喜歡,我更喜歡久久丫的口感。
崇州余蕎面,錦江區純陽觀街19號。有傳說這家才是正宗當年開在青石橋的蕎麵店。推薦鴛鴦蕎面和糖油果子。
自力面館,錦江區華興街(東風背後)。素椒雜醬面,牛肉刀削。很多年的老館子了,味道保持的還算不錯。
雨田,錦江區華興正街90號。成都最有名的蒼蠅館子之一。和三道拐一樣,以燒菜聞名。味道很家常。推薦蒸蛋,燒菜,荷葉蒸肉,藕湯。不能說味道如何的驚艷,但在這里附近中午吃到家常的味道,對很多上班族來說是福音。
宜賓何氏冷鍋魚,雙柵子街與岳府街交界處,是性價比很好的一家冷鍋魚館子了。裡面加的筍子很好吃,是煙熏筍。油碟里可以叫老闆加藤椒油,就是青花椒油,別有風味
曾實記泥鰍王,錦江區純陽觀街39號(近王府井百貨)。曾經有段時間成都瘋狂的迷上了吃耙泥鰍,石鍋,曾實記,甜妹是比較有名的。曾實記就在王府井背面的小巷。後來又出了新品我就再也沒去吃過泥鰍了,典型的喜新厭舊。沒辦法,成都的餐飲流行風一般就最多半年就變了。從以前的火鍋兔,酸菜魚,香辣蟹,自貢菜,耙泥鰍,爬爬蝦等等,都是一怔風。能在風後堅持下來的一般都還是有點分量。推薦冷鍋去骨麻辣味,青椒干煸泥鰍
華興街煎蛋面,錦江區華興正街4-6號(近王府井)。曾經紅極一時的煎蛋面。當年的確很好吃,但現在再去,要說好吃真的很難了。。。麵糊,蛋焦,西紅柿也沒味道了。至於很多人推薦的紅糖粽子,那紅糖一看就是加水的,不是熬化的。但居然依然生意很火爆,網上評論也相當高,我有點想不明白。
韓包子(總府路店),錦江區蜀都大道總府路12號。曾經還推薦過給外地的朋友,說別去龍抄手了,韓包子還可以。但上次去徹底失望了。
夫妻肺片(總府路店),錦江區總府路23號。和龍抄手有得一拼。其實味道還不如你到廖記棒棒雞去打包一份的好。
春熙路以南青石橋附近:
復興肥腸粉,錦江區青石橋北街30號。因為復興肥腸粉,現在青石橋上有一串類似的店。應該正宗的是這家。白家是雙流的。肥腸粉是老字型大小的成都小吃了,正宗的粉不是用一般家裡用的粉絲做的,是一種籽籽揉出來的。點一份粉,麻辣的,加2個肥腸節子,多放點香菜,再來份牛肉鍋盔。端上來後加點醋,把鍋盔撕成小塊侵在紅湯中吸汁水。基本這樣是比較地道的做法:)
王婆蕎面(青石橋店), 錦江區青石橋海鮮市場十字路口(近煙袋巷)。春熙路附近我個人最喜歡去的一家小吃店了。第一次去的人建議點鴛鴦蕎面,就是一半粉一半蕎面。這樣滿足了吃粉的願望,也可以嘗下蕎面。推薦牛肉味的。凍糕有紅糖和白糖的2種,我喜歡紅糖的。葉兒耙也還不錯。 推薦
青石橋海鮮燒烤攤,錦江區青石橋中街北段海鮮市場門口。現在比較火的夏天晚上宵夜的地方。海鮮很便宜。就是路邊的小攤,但很有成都特色的麻辣海鮮。但海鮮質量來說,就有所分歧了,畢竟便宜,但新鮮度有欠缺。
老麻抄手(財富店),錦江區青石橋北街口。重慶的連鎖店。其實抄手本身一般,但麻得讓人受不了,很刺激。初次嘗試的建議點微麻。我很喜歡他家的涼糕,很不錯。搭著老麻抄手,也能調劑下
張麻辣,錦江區紗帽街(近三聖街)。他和對面的廖排骨是我最愛的2家鹵品拌菜店了。張麻辣的蒜泥拌白肉絕對值得推薦,鹵雞翅和腳腳也不錯。廖排骨的排骨,鴨子,想起來都口水
春熙路以東大慈寺附近:
聞酥園(大慈寺店),錦江區大慈寺路17號附8號,就是大慈寺旁邊。是成都性價比最好的甜點店了。老字型大小,經常門口都是長隊,下午很多熱銷品種就沒了。特色:泡芙,肉鬆卷,千層酥,蛋黃酥等。糕點都不大,可以每種都要一點嘗嘗。或者帶去旁邊大慈寺裡面喝茶時做茶點,當半日休閑的成都人。推薦
御廷宮廷糕點(大慈寺店),錦江區大慈寺路17號(近聞酥園)。也是成都有名的老字型大小糕點店了。經常是和聞酥園兩難選擇中糾結,到底選哪家?推薦:桃酥,綠豆糕 開口酥
何師燒烤(東門店),錦江區東門大橋頭。成都有名的燒烤店,成正規軍後店堂干凈整齊多了,點了燒烤後服務生會給你上一盆缽缽雞,記得是要按簽簽收錢的哦,吃多少算多少。特色:冰粉,烤茄子,腦花。不過價格真的好貴。比我們愛去的雙楠樂山劉記燒烤貴好多。
巴蜀味苑,錦江區均隆街64-6號。雖然這家館子菜品下降很快,但曾經是我一周連去四五次,還要打包帶走的地方,還是推薦下吧。希望他們能恢復當年的風范。這家館子最早店面一點不起眼,但經常惹人注意的是掛出橫幅:熱情慶祝我店廚師榮獲XX廚藝大賽第一名之類的。特色菜是:沾水兔和豆瓣魚。當年沾水兔他是第一家,現在到處都是了。但他的兔子肉現在感覺比以前水了。豆瓣魚很家常,雖然現在我更喜歡雙楠的小尖椒的豆瓣魚,但最早是在這家喜歡上這道菜的。
沒寫火鍋和串串。一來是我覺得現在的串串漲價後和火鍋沒什麼本質區別了,實在我想不出哪裡的好,更別說是春熙路附近了。而火鍋,我還是比較固執的選擇皇城老媽,蜀九香,麻辣空間。特別是麻辣空間,已經取代了蜀九香成為我們最愛去的地方了。而皇城老媽的火鍋文化氣氛,對於外地遊客來說,還是值得去次的。還嫌不夠麻辣,可以要求加料的。畢竟老媽主要做的是外地人生意,一般剛上來的鍋偏溫柔了點。
4. 成都春熙路的宮廷桃酥加盟嗎
是。接受加盟。
宮廷桃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點,屬於江西小吃。製作簡單,味道酥脆,非常可口。以其干、酥、脆、甜的特點聞名全國,主要成分是麵粉、雞蛋、奶油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鉀、磷、鈉、鎂、硒等礦物質,食用方便,尤其是得到老年人和孩子的喜愛。
製作方法:
1、豬油,雞蛋液,白砂糖放大碗里一起攪拌均勻。
2、麵粉,蘇打粉,泡打粉混合均勻一起過篩到碗里。
3、加入核桃碎,用手抓勻成面團。
4、取一塊面團揉成圓形按扁放入烤盤,表面刷全蛋液。
5、180度預熱,中層烤制15分鍾左右,表面變黃即可。
5. 成都必買特產清單
成都市,川南腹地,四川省的首都,趙雷一首《成都》讓本來就火的成都一下子進入全國人的眼簾,僅僅算2017年就實現旅遊總收入3033.42億元;接待遊客2.1億人次,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01.33萬人次!
一年之中,不管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成都都是值得讓人留戀的城市。那麼多的人來到成都旅遊,自然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旅遊消費並不合理,錢沒有花在刀刃上,例如:土特產購買的不正宗,價格買貴了等現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理一理那些既好吃又好玩還不貴的土特產吧!
宮廷桃酥——24年的宮廷味道
桃酥是從1994年就火起來的糕點,味道直到今天都沒變過。有一家在文殊院賣宮廷桃酥的店,但凡是成都人都曉得這個地方,那就是宮廷糕點鋪。宮廷糕點鋪是成都第一家賣桃酥的老字型大小,和後面開的其他叫宮廷什麼的店鋪沒有任何關系,各位小夥伴購買時建議看清地址哦。乾隆時代風靡宮廷的味道,24年都沒變過的味道和排隊,是很多成都人從小吃到大的那一口記憶。
地址:醬園公所街58號2棟1層56號(近文殊院)
郫縣豆瓣——川菜之魂
來成都自然要嘗一嘗地道的川菜啦,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類似於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宮保雞丁、回鍋肉等大眾川菜吃完回家還不得露一手?自然想要菜的味道正宗就少不了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醬啦。
郫縣豆瓣: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
火鍋底料——成都必買
都說成都的空氣里彌漫著的都是火鍋的味道,每一個成都人不是在吃火鍋,就是在去吃火鍋的路上!雖說成都不比重慶,火鍋沒有那麼濃烈厚重,卻別有一番自己的滋味。
如今為了方便遊客選購,市場上陸續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小型火鍋底料供選擇。「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了我」,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我的眼裡出火鍋。在寒冷的冬日裡唯有火鍋才能溫暖我心窩。想想熱熱的火鍋湯,香噴噴的味道,有滋有味的生活實在令人愜意……
米花糖——浦江谷花
米花糖是蒲江縣的名特產品,民間俗稱『谷花』。傳在清代咸豐年間即有製作,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蒲江亦被人們譽為「中國米花糖之鄉」。蒲江米花糖,以其色澤潔白、香甜酥脆、爽口化渣、食後有稻穀清香餘味等特點,深受人民大眾喜愛,是旅遊、休閑、饋贈親朋好友的理想食品。在今天,蒲江米花糖以「川蒲牌」米花糖系列和「蜀蒲牌」米花糖系列產品為主,發展出米花糖、蛋苕酥、脆脆娃薯片、黑米酥、玉米派、玉米皇、黑米皇等多個品種,其中「川蒲牌」蛋苕酥獲「四川省首屆旅遊產品金熊貓獎」。
6. 成都宮廷桃酥
建設路那家是最早文殊院11號老店,大慈寺也有一家,好吃。
7. 成都春熙路有啥好吃的
春熙路上沒啥吃的,尚都國際負一樓有個美食城,然後就是街上西式快餐有麥當勞和德克士,中式快餐有鄉村基,伊藤洋華堂對面有個好倫哥自助,周末中午55一個人,還不錯。
8. 成都有哪些著名的小吃街
香香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望平街
交通攻略
地鐵二號線東風大橋站出,沿河邊往東風橋走,過東風橋就是~
望平街更文藝范,更接地氣,是資深吃貨找到的一個隱蔽的好地方!不管是西餐,還是火鍋,就連缽缽雞、串串、面館、干鍋這兒都有!!作為望平街分支的香香巷那更是香飄四溢!好吃的有很多!
比如:
1、文殊坊的張涼粉店,往東走幾百米的宮庭桃酥店,都是老
成都
人喜愛的店,去吃的也是本地人為主。
2、馬鞍路的
雙流
肥腸粉、軍屯鍋盔,附近還有一些店,也不錯,不過受美食公交車影響,去的旅遊者也多了。
3、城隍廟、小關廟的羊肉湯在
成都
本地,有一定名氣。
4、
成都
人愛去的找食點:雙楠、肖家河、望平街、玉林、九眼橋等等。
真正的吃貨,都是去
雙流
吃肥腸粉、
簡陽
賈家喝羊肉湯、懷遠吃三絕、新場吃肥腸血旺、
崇州
吃天主堂雞片、
彭州
九尺吃鵝腸~~~城內的小吃街都是針對外地人的。